【商务交往中的称呼礼仪】日常交往礼仪之称呼礼仪
商务礼仪中的称呼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商务礼仪中的称呼篇一:商务交际中的称呼礼仪是什么?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
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因此对它不能随便乱用。
在商务交际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些慰问、会客、迎送等人们接触不多而时间又比较短暂的场合中,容易发生把称呼弄错的张冠李戴现象。
这样不仅失礼、令人尴尬,而且还会影响交际效果。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呢?如何做到不失礼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张冠李戴的消极作用和不良影响。
在一次经济技术开发洽谈会上,一方的负责人竟连续发生称呼张冠李戴的现象,引起了另一方的注意,觉得这样的合作者头脑不清晰,生产经营能力不可信赖,从而取消了合作的打算。
可见,对张冠李戴的现象必须引起注意,因为它是交际活动的障碍。
第二,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交际刚开始时,一般双方都要互相介绍,但比较简略,速度也快,印象难以深刻。
因此事先要对会见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人物特征有个初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经过介绍后,印象就比较深刻。
必要时,在入室落座或会谈、就餐前,再做一次详细介绍。
有条件的,交换名片则更理想。
第三,要注意观察对方的特征,掌握记忆方法介绍,要留意观察被介绍者的服饰、体态、语调、动作等,特别注意突出特征或个性特征。
对统一着装的人,要格外注意观察高、矮、胖、瘦、脸形、戴不戴眼镜等。
第四,注意掌握主要人物商务交际场合,人员一般都较多,有时一下难以全部记住,那么这时你要首先注意了解和熟悉主要对象(带队的负责人)和与自己对等的对象(指单位、所从事的业务、职务、级别与自己相同者)。
现在,一般都不太讲究主客、主从关系的礼节,单从行止、座位的位置上判断是不准确的。
如有的人把来客中的司机当成了经理,弄得经理很难堪,那将会十分尴尬。
称呼的分类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
【基本商务礼仪常识】基本言语礼仪常识

【基本商务礼仪常识】基本言语礼仪常识在商务场合中,言语礼仪非常重要,它可以展示一个人的教养和职业素养。
下面是一些基本的言语礼仪常识,帮助你在商务交往中做到得体文雅。
1. 相互称呼在商务场合,称呼对方要恰当得体,一般应该用“先生”、“女士”等尊称。
在与对方熟稔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您”的称呼,但要确保对方对此表示认同。
2. 打招呼见到对方时要主动打招呼,可以说一句简单的问候,比如“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等。
还可以询问对方的近况,比如“最近忙吗?”或者“在公司工作得怎样?”等。
3. 注意礼貌用语在商务交流中,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比如“请”、“谢谢”、“不好意思”等。
这些词语可以显示你对对方的尊重和关注,促进良好的沟通。
4. 避免粗口和脏话商务场合是一个正式的场所,不适宜使用粗口和脏话,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表现。
要避免使用此类词语,以免给人留下不良印象。
5. 控制语速和音量在商务交流中,要注意控制语速和音量,不要讲得太快或太慢,不要太大声或太小声。
要以清晰、流畅的口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对方听得明白。
6. 避免中英混用在国内的商务场合中,如果与对方是使用中文交流,最好避免中英混用。
虽然英文在商务交流中是常用的语言,但在国内的会议和谈判中,使用纯中文可以避免交流误会。
7. 注意尊重和客气商务交流中要注意尊重和客气,避免用带有攻击性的语言或声调对待对方。
要尊重对方的决策和观点,尊重对方的意见和建议。
8. 注意节制和克制在商务议论中,要注意节制和克制,不要过于激动或过于冷漠。
要保持冷静的态度,理性地对待问题和表达观点。
9. 避免长篇大论在商务交流中,要避免使用过长的语句和过多的修饰词,以免让对方感到困扰和不耐烦。
要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对方容易理解。
10. 注意回应和倾听在商务交流中,要注意回应对方的发言,并展示出自己的倾听能力。
要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对方的观点,并做出适当的回应。
商务礼仪之职场中的称呼礼仪

商务礼仪之职场中的称呼礼仪在职场中,称呼一般划分为以下几类:【职务类称呼】在职场中最好以职务相称,如林处长、臧厅长、杨总、李经理、石主管等。
【学术类称呼】学术类称呼如吴教授、姜博士、怀老师等。
【泛尊称】泛尊称如金先生、郭女士、拓小姐等。
【称呼对方姓名】称呼对方姓名时,可以称其全姓名,如张三、李四,比较庄严、严肃。
在商务活动中,称呼要庄重、正式、规范。
一句得体的称呼,既能引起对方的注意,也一下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依照商务惯例,在商务会面中,最正式的称呼有三种,即应当称呼交往对象的行政职务、技术职称,或是其泛尊称。
泛尊称,指的是先生、小姐、夫人、女士一类可以广泛使用的尊称。
在商务活动中,以对方的行政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佳,是最常见的一种称呼方法。
可以仅称职务,如“局长”、“处长”、“经理”、“主管”等;也可以在职务前面加上姓氏,如“李市长”、“张董事长”等。
对医生、教授、法官、律师以及有博士等有职称和学位的人士,均可单独称“医生”、“教授”、“法官”、“律师”、“博士”等。
同时可以加上姓氏,也可加先生。
如“李教授”、“法官先生”、“律师先生”、“张博士先生”等。
这样可以表示你对他职称的认可和尊敬。
对于那些初次打交道的,或者既没有具体的职务也没有具体的职称的人,可以直接称呼他们为“先生”、“小姐”或者“夫人”,如果知道他们的姓氏,就最好在这些泛尊称的前面带上对方的姓,如“张先生”、“李小姐”等。
在使用泛尊称的时候,对于男士,不管多大年纪,都可以称呼对方为“先生”,但是对于女士来说,“夫人”这个称呼可不能乱用的,必须在知道对方已经结婚的前提下才可以用。
职场中称呼礼仪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称呼他人时应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第二,很多人有多种不同的职务,称呼时应以双方的关系为优,如是普通关系,则称呼学术职称更好;第三,对于“小姐”的称呼,有人容易误解,应慎用;第四,在进行自我介绍或称呼他人时,应放慢语速,咬字清晰,避免出现尴尬;第五,在工作场合中,一般以职务称呼为宜,无须太过谦虚。
国际商务交往中正确称呼的注意事项

国际商务交往中正确称呼的注意事项在国际商务交往中,正确的称呼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于称呼有着不同的习惯和规定,一个恰如其分的称呼可以为商务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增添信任和尊重。
在国际商务交往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称呼的细节和规范,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冒犯。
在进行国际商务交往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和习惯,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称呼的选择和使用。
以下是一些在国际商务交往中应该注意的称呼礼仪:1. 尊重对方的title和职位在进行国际商务交往时,我们需要尊重对方的title和职位,这是对对方尊严和地位的尊重。
在称呼对方时,我们可以使用对方的title和姓氏,例如Mr.或Ms.后跟姓氏。
在通信方式交谈或者邮件往来时,我们可以用称呼对方的title和姓氏,比如“Mr. Smith”或者“Ms. Johnson”,这样可以给对方以尊重和重视。
2. 注意不同国家的称呼习惯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称呼习惯,在进行国际商务交往时,我们需要根据对方的国家习惯来选择称呼。
比如在美国,人们通常使用姓氏进行称呼,比如“Mr. Smith”或者“Ms. Johnson”,而在我国,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对方的称呼和职位进行称呼,比如“张总”或者“李经理”。
了解对方国家的称呼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3. 尊重对方的性别和芳龄在进行称呼时,我们需要尊重对方的性别和芳龄。
对于年长的人,我们可以使用比较正式的称呼,比如“先生”、“夫人”等;对于年轻人,我们可以使用比较亲切的称呼,比如“小姐”、“小伙子”等。
在涉及到对方性别不明确时,我们可以使用比较中性的称呼,比如“尊敬的客户”、“亲爱的朋友”等。
4. 避免使用不当的称呼在进行国际商务交往时,我们需要避免使用不当的称呼,以免造成尴尬和冒犯。
比如在一些国家,对于职业或者阶层地位的称呼非常敏感,我们需要避免使用这些称呼,以免造成误解和冒犯。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国际商务交往中,称呼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恰如其分的称呼可以为商务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增添信任和尊重。
商务礼仪中称呼的作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商务礼仪中称呼的作用篇一:职场商务中的称呼礼仪职场商务中的称呼礼仪称呼,一般是指人们在交往应酬中彼此之间所采用的称谓语。
选择正确的、适当的称呼,既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又体现着对他人的重视程度,有时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所发展到的具体程度。
职场商务人员在正式场合所使用的称呼,主要应注意如下两点。
(一)称呼正规在工作岗位上,人们所使用的称呼自有其特殊性。
下述正规的五种称呼方式,是可以广泛采用的。
1.称呼行政职务。
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对外界的交往中,此类称呼最为常用。
意在表示交往双方身份有别。
2.称呼技术职称。
对于具有技术职称者,特别是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者,在工作中可直称其技术职称,以示对其敬意有加。
3.称呼职业名称。
一般来说,直接称呼被称呼者的职业名称,往往都是可行的。
4.称呼通行尊称。
通行尊称,也称为泛尊称,它通常适用于各类被称呼者。
诸如“同志”、“先生”等,都属于通行尊称。
不过,其具体适用对象也存在差别。
5.称呼对方姓名。
称呼同事、熟人,可以直接称呼其姓名,以示关系亲近。
但对尊长、外人,显然不可如此。
(二)称呼之忌以下四种错误称呼,都是职场人员平日不宜采用的。
1.庸俗的称呼。
职场人员在正式场合假如采用低级庸俗的称呼,是既失礼,又失自己身份的。
2.他人的绰号。
在任何情况下,当面以绰号称呼他人,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
3.地域性称呼。
有些称呼,诸如,“师傅”、“小鬼”等,具有地域性特征不宜不分对象地滥用。
4.简化性称呼。
在正式场合,有不少称呼不宜随意简化。
例如,把“张局长”、“王处长”称为“张局”、“王处”,就显得不伦不类,又不礼貌。
篇二:商务礼仪之职场中的称呼礼仪商务礼仪之职场中的称呼礼仪称呼是交际大门的通行证,是沟通人际关系的第一座桥梁。
所以,称谓语使用得当与否,对商务交际有直接影响。
称呼是指当面招呼对方,以表明彼此关系的名称。
称呼语是交际语言中的先锋官。
一声充满感情而得体的称呼,不仅体现出一个人待人礼貌诚恳的美德,而且使对方感到愉快、亲切,易于交融双方情感,为深层交际打下基础。
商务礼仪称谓介绍

商务礼仪称谓介绍商务礼仪是在商务交往中合理运用称谓来表达尊重、友好、尊称等情感的一种规范化行为。
在商务交往中,称谓的使用是建立和谐、良好关系的重要一环。
下面是商务礼仪中常用的称谓介绍。
1. 先生/女士(Mr./Mrs./Miss)这是商务交往中最常见的称谓,适用于在不熟悉或不确定对方具体职位的情况下使用。
在邮件或信函中,可以直接称呼对方的姓。
2. 尊贵的/尊敬的(Honorable)这是对政府官员、法官以及其他高职位人士的称谓。
使用尊贵的/尊敬的来称呼对方,表达对其尊重和敬意。
3. 教授(Professor)这是对具有教授职称的人所使用的称谓。
在与大学教授、学术专家等交往时,使用教授来称呼对方显得恰当。
4.博士(Dr.)对拥有博士学位的人使用的称谓。
在商务场合中,使用博士来称呼对方,显示出对其学术成就的尊重。
5. 主席(Chairman/Chairwoman)对企业主席、组织主席等高层领导使用的称谓。
在与客户或商业伙伴交流时,使用主席来称呼对方,传递出对其地位和职位的认可。
6.总裁/首席执行官(CEO)对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使用的称谓。
这个称谓常用于与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商务交往时,显示出对其职位的重视和尊敬。
7. 经理(Manager)对企业中一般管理人员或部门经理使用的称谓。
在与部门经理或其他企业管理层进行交流时,使用经理来称呼对方能够体现出对其职位的重视。
8. 同事(Colleague)对在同一组织或公司工作的人使用的称谓。
在商务场合中,可以使用同事来称呼同事类似级别的人,显得亲切和友好。
9. 先生/女士(Sir/Madam)这是对陌生人或不知道对方具体职位的人使用的通用称谓。
使用先生或女士来称呼对方表达了对对方的尊敬和礼貌。
在使用称谓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尽量准确使用对方的称谓,避免随意猜测或使用错误的称呼。
2.如果对方没有提供具体称谓或职位信息,可以采用尊贵的、尊敬的、先生或女士等通用称谓。
商务礼仪中的称呼

商务礼仪中的称呼篇一:商务交际中的称呼礼仪是什么?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
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因此对它不能随便乱用。
在商务交际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些慰问、会客、迎送等人们接触不多而时间又比较短暂的场合中,容易发生把称呼弄错的张冠李戴现象。
这样不仅失礼、令人尴尬,而且还会影响交际效果。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呢?如何做到不失礼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张冠李戴的消极作用和不良影响。
在一次经济技术开发洽谈会上,一方的负责人竟连续发生称呼张冠李戴的现象,引起了另一方的注意,觉得这样的合作者头脑不清晰,生产经营能力不可信赖,从而取消了合作的打算。
可见,对张冠李戴的现象必须引起注意,因为它是交际活动的障碍。
第二,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交际刚开始时,一般双方都要互相介绍,但比较简略,速度也快,印象难以深刻。
因此事先要对会见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人物特征有个初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经过介绍后,印象就比较深刻。
必要时,在入室落座或会谈、就餐前,再做一次详细介绍。
有条件的,交换名片则更理想。
第三,要注意观察对方的特征,掌握记忆方法介绍,要留意观察被介绍者的服饰、体态、语调、动作等,特别注意突出特征或个性特征。
对统一着装的人,要格外注意观察高、矮、胖、瘦、脸形、戴不戴眼镜等。
第四,注意掌握主要人物商务交际场合,人员一般都较多,有时一下难以全部记住,那么这时你要首先注意了解和熟悉主要对象(带队的负责人)和与自己对等的对象(指单位、所从事的业务、职务、级别与自己相同者)。
现在,一般都不太讲究主客、主从关系的礼节,单从行止、座位的位置上判断是不准确的。
如有的人把来客中的司机当成了经理,弄得经理很难堪,那将会十分尴尬。
称呼的分类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
它的总的要求,是要庄重、正式、规范: (1)职务性称呼: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
社交礼仪之称呼礼仪

社交礼仪之称呼礼仪在社交场合中,称呼礼仪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的称呼不仅可以展示一个人的教养和修养,也能够表达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社交场合中的称呼礼仪:1.称呼不熟悉的人:a)先生/女士(姓氏):这是最基本的称呼方式,适用于不熟悉的人,比如在商务活动或正式场合中的第一次见面。
例如:“女士,很高兴见到您。
”或者“先生,您好。
”b)尊姓大名:如果对方告诉了自己的全名,最好使用对方的全名称呼,而不是只使用姓或名。
例如:“李先生,您能告诉我您的名字吗?”或者“王女士,请问您叫什么名字?”2.称呼熟悉的人:a)友好的称呼:如果双方已经熟悉或成为朋友,可以使用更亲近的称呼,比如名字或昵称。
例如:“小刚,你今天看起来很不错!”或者“亲爱的,我已经等了你好久了。
”b)敬语称呼:如果对方是长辈、领导或至尊的人物,应该使用敬语来称呼,以示尊重。
例如:“爷爷,您需要帮助吗?”或者“老板,您对这个决策有什么意见?”3.正式场合中的称呼:a)职位称呼:在正式的商务活动中,应该使用职位和相应的称呼,以示对对方地位的尊重。
例如:“首席执行官先生,欢迎来参加我们的会议。
”或者“主席女士,您好。
”b)尊称称呼:对于一些重要和有地位的人,可以使用尊称称呼,以突显对其尊重。
例如:“尊敬的教授,我对您的研究非常敬佩。
”或者“尊敬的大使,非常感谢您的关心。
”4.地位与称呼:a)年龄和称呼:对于年纪较大的人,应该使用尊敬的称呼,以体现对长者的尊重。
例如:“张老师,我想请教您一些问题。
”或者“阿姨,你的花园看起来非常美丽。
”b)地位和称呼:对于地位高于自己的人,应该使用恰当的称呼来表示尊重和敬意。
例如:“总经理先生,我能够为您做些什么?”或者“部长女士,您对这个政策有何看法?”总之,正确的称呼礼仪在社交场合中非常重要。
适当地使用合适的称呼能够展示一个人的教养和修养,并表达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不同的场合和人物有着不同的称呼要求,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称呼,以确保社交互动的顺畅和舒适。
4.1 商务日常会面礼仪--称呼礼仪

如政治信仰、理想、爱好等
5
称呼姓名 相同者,都可以成为同志。
不巧当的称呼
案例
2
析分
思考
1 请问你知姑娘为什么生气吗? 2 如果你是这位青年,你会怎么称呼。
几个青年人到承德避暑山庄游玩,想抄近路去外
八庙,于是,向一位姑娘问路;“小师傅, 请问到外八庙的路怎么走?”“谁是 小师傅”姑娘怒目圆睁,愤愤而去,几个年轻
1 无称呼
“喂”、“哎”
四、不宜采用的称呼
1 无称呼
2 替代性称呼
秃子 瞎子 胖妞 小胖子 小矮子
四、不宜采用的称呼
1 无称呼 2 替代性称呼
34 错误性的称呼
Māo zhā
(1)误读 虎 查 (2)误会 将未婚女称为“夫人”
“我是谁”
思考
1 比较两位的举止,为什么李 总会尴尬?如果是你,应该怎么做?
比如:有正副县长、正副科长、正副
处长,称呼时全都把“副”字抹了。
四、不宜采用的称呼
5 封官称谓
“齐局、平局、史局请到范局这儿来。”
6 减副称谓
74 省略称谓
就是把“长”字去掉,加个姓。 如张科、王处、李局等。
“棋局平局死局请到饭局这儿来。”
四、不宜采用的称呼
5 封官称谓 6 减副称谓 74 省略称谓 8 使用庸俗的称呼 “兄弟”
1 人称敬称 2 亲属称谓 3 职业称谓
正式场合选择职业称谓显 得比较郑重其事,也容易 表现出应有的尊敬。
一、通常的称呼
1 人称敬称 2 亲属称谓 3 职业称谓 4 职务称谓
经理
李 经理 李强 经理
无论在什么场合,用 职务称呼都是一种场 面上的尊重。
一、通常的称呼
1 人称敬称 2 亲属称谓 3 职业称谓 4 职务称谓 5 职称称谓
职场商务礼仪称呼礼仪

职场商务礼仪称呼礼仪职场商务礼仪称呼礼仪1.职务性称呼在工作中,以交往对象的行政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并表达敬意,是公务交往中最为常见的。
在实践中,它具体又可分为如下三种情况:一是仅称行政职务,例如,董事长、总经理、主任,等等。
它多用于熟人之间。
二是在行政职务前加上姓氏,例如,谭董事、汪经理、李秘书,等等。
它适用于一般场合。
三是在行政职务前加上姓名,例如,王惟一董事长、滕树经理、林荫主任,等等。
它多见于极为正式的场合。
2.职称性称呼对于拥有中、高级技术职称者,可在工作中直接以此相称。
如果在有必要强调对方的技术水准的场合,尤其需要这么做。
通常,它亦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仅称技术职称,例如,总工程师、会计师,等等。
它适用于熟人之间。
二是在技术职称前加上姓氏,例如,谢教授、严律师,等等。
它多用于一般场合。
三是在技术职称前加上姓名,例如,柳民伟研究员、何娟工程师,等等。
它常见于十分正式的场合。
3.学衔性称呼在一些有必要强调科技或知识含量的场合,可以学衔作为称呼,以示对对方学术水平的认可和对知识的强调。
它大体上有下面四种情况:一是仅称学衔,例如,博士。
它多见于熟人之间。
二是在学衔前加上姓氏,例如,侯博士。
它常用于一般性交往。
三是在学衔前加上姓名,例如,侯钊博士。
它仅用于较为正式的场合。
四是在具体化的学衔之后加上姓名,即明确其学衔所属学科,例如,经济学博士邹飞、工商管理硕士马月红、法学学士衣霞,等等。
此种称呼显得最为郑重其事。
4.行业性称呼在工作中,若不了解交往对象的具体职务、职称、学衔,有时不妨直接以其所在行业的职业性称呼或约定俗成的称呼相称。
它多分为下述两种情况:一是以其职业性称呼相称。
在一般情况下,常以交往对象的职业称呼对方。
例如,可以称教员为老师,称医生为大夫,称驾驶员为司机,称警察为警官,等等。
此类称呼前,一般均可加上姓氏或姓名。
二是以其约定俗成的称呼相称。
例如,对公司、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人们一般习惯于按其性别不同,分别称之为小姐或先生。
商务礼仪中的称呼礼仪

商务礼仪中的称呼礼仪商务礼仪中的称呼礼仪称呼是交际大门的通行证,是沟通人际关系的第一座桥梁。
下面是商务礼仪中的称呼礼仪,一起来学习下吧:称呼的原则在商务交际中,人际称呼很有讲究,须慎重对待。
人际称呼的格调有文野雅俗高下之分,它不仅反映人的身份、性别、社会地位和婚姻状况,而且反映对对方的态度及其亲疏关系,不同的称呼内容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态。
在交际开始时,只有使用高格调的称呼,才会使交际对象产生交往的欲望,因此,使用称呼语时要遵循如下三个原则:① 礼貌原则。
这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
每个人都希望被他人尊重,合乎礼节的称呼,正是表达对他人尊重和表现自己有礼貌修养的一种方式。
交际时,称呼对方要用尊称。
现在常用的有:“您”——您好,请您… … ;“贵”——贵姓、贵公司、贵方、贵校;“大”尊姓大名、大作(文章、着作);“老”张老、郭老、您老辛苦了;“高”高寿、高见;“芳”芳名、芳龄等。
在交际场合对任何交际对象都忌用浑号、绰号。
② 尊崇原则。
一般来说,汉族人有崇大崇老崇高的心态,如对同龄人,可称呼对方为哥、姐;对既可称“叔叔”又可称“伯伯”的长者,以称“伯伯”为宜;对副科长、副处长、副厂长等,也可在姓后直接以正职相称。
③ 适度原则。
许多青年人往往对人喜欢称师傅,虽然亲热有余,但文雅不足且普适性较差。
对理发师、厨师、企业工人称师傅恰如其分,但对医生、教师、军人、干部、商务工作者称师傅就不合适了,如把小姑娘称为“师傅”(与对尼姑的称呼“师父”同音)则要挨骂了!所以,要视交际对象、场合、双方关系等选择恰当的称呼。
在与众多的人打招呼时,还要注意亲疏远近和主次关系。
一般以先长后幼、先高后低、先女后男、先亲后疏为宜。
称呼的方式称呼的方式有多种:姓名称呼———如“张三” 、“李四” 、“王娟”等。
姓名称呼一般适用于年龄、职务相仿,或是同学、好友之间,否则,就应将姓名、职务、职业等并称才合适,如“张三老师” 、“李四处长” 、“王娟小姐”等。
商务礼仪(商务活动中的礼仪规范与行为技巧、包括问候礼仪、称呼礼仪、握手礼仪、介绍礼仪、名片礼仪)

• 在社交活动中,希望与交往对象进一步交流与沟通。
• 内容:自己的姓名、工作、籍贯、兴趣、自己跟交往对象双方所共同认识的 人的关系等
如:“您好,我叫李刚,现在中国银行广州分行工作。我跟刘强是大学同学,都是长 沙人。”
– 公务式
• 适用于工作场合。 • 介绍四要素 :单位、部门、职务、姓名 。
交叉握手
与第三者说话
摆动幅度过大
戴手套握手
握手时伸手的先后顺序
• 握手时应遵循的原则:尊者居前。 – 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职位高者先伸手, 职位低者应先问候,然后伸手相握, 体现对领导 的尊敬) – 男女之间,女士先伸手; – 长晚辈之间,长辈先伸手; – 同级同辈之间,不分谁先伸手。
• 注意:
自我介绍顺序:地位低的人先向地位高的人作自我介绍。
• 自我介绍内容:
• 单位(全 称) • 部门 • 职务 • 姓名
您好!我是广州市康祥实 业有限公司的采购,我叫 林佳。(很高兴认识您, 请多关照!)
(二)、介绍他人
位卑者
➢年轻 ➢同事 ➢职位低 ➢男性 ➢非官方人员 ➢本国同事 ➢个体
位尊者
➢年长 ➢客人 ➢职位高 ➢女性 ➢官方人员 ➢外籍同事 ➢集体
常见的几种称谓:
• 第一类:职务、职称 • 第二类:姓氏+职务职称 • 第三类:连姓+名+职称(惯用于隆重场合) • 第四类:学位(博士以上学位)
常见称呼
• 国际惯例:称男性为先生,称未婚女性为小姐,称已 婚女性为女士、夫人和太太。
• 中国特色:同志、大爷、大叔、大妈、大娘、大哥、
大姐(内地与北方)。
谢谢大家!
Hale Waihona Puke (一)、问候用词用语问侯语:早上好、上午好、中午好、下午好、
关于商务见面中的称呼礼仪规范

关于商务见⾯中的称呼礼仪规范 在商务会⾯中,恰当地使⽤称谓,是商务交往顺利进⾏的第⼀步。
下⾯是⼩编给⼤家搜集整理的商务见⾯中的称呼礼仪规范。
希望可以帮助到⼤家! 商务见⾯中的称呼礼仪规范:称呼礼仪规范 在商务活动中,称呼要庄重、正式、规范。
⼀句得体的称呼,既能引起对⽅的注意,也⼀下⼦拉近了双⽅的距离。
依照商务惯例,在商务会⾯中,最正式的称呼有三种,即应当称呼交往对象的⾏政职务、技术职称,或是其泛尊称。
泛尊称,指的是先⽣、⼩姐、夫⼈、⼥⼠⼀类可以⼴泛使⽤的尊称。
在商务活动中,以对⽅的⾏政职务相称,以⽰⾝份有别、敬意有佳,是最常见的⼀种称呼⽅法。
可以仅称职务,如“局长”、“处长”、“经理”、“主管”等;也可以在职务前⾯加上姓⽒,如“李市长”、“张董事长”等。
对医⽣、教授、法官、律师以及有博⼠等有职称和学位的⼈⼠,均可单独称“医⽣”、“教授”、“法官”、“律师”、“博⼠”等。
同时可以加上姓⽒,也可加先⽣。
如“李教授”、“法官先⽣”、“律师先⽣”、“张博⼠先⽣”等。
这样可以表⽰你对他职称的认可和尊敬。
对于那些初次打交道的,或者既没有具体的职务也没有具体的职称的⼈,可以直接称呼他们为“先⽣”、“⼩姐”或者“夫⼈”,如果知道他们的姓⽒,就最好在这些泛尊称的前⾯带上对⽅的姓,如“张先⽣”、“李⼩姐”等。
在使⽤泛尊称的时候,对于男⼠,不管多⼤年纪,都可以称呼对⽅为“先⽣”,但是对于⼥⼠来说,“夫⼈”这个称呼可不能乱⽤的,必须在知道对⽅已经结婚的前提下才可以⽤。
商务见⾯中的称呼礼仪规范:称呼的注意事项 第⼀,初次见⾯更要注意称呼。
初次与⼈见⾯或谈业务时,要称呼姓加职务,要⼀字⼀字地说得特别清楚,⽐如:“王总经理,你说得真对.....”如果对⽅是个副总经理,可删去那个“副”字;但若对⽅是总经理,不要为了⽅便把“总”字去掉,⽽变为经理。
第⼆,关系越熟越要注意称呼。
与对⽅⼗分熟悉之后,千万不要因此⽽忽略了对对⽅的称呼,⼀定要坚持称呼对⽅的姓加职务(职称),尤其是有其他⼈在场的情况下。
商务往来中的称呼与介绍礼仪

• 对副职官员如何称呼呢?国民党军队盖以“建制+副”称 之,如“团副”“连副”之类。现在,外地对副职的简称 很方便,就是“姓氏+副”称之,如“赵副”“钱 副”“孙副”“李副”等,依此类推。
• 首先,指代不明。例如某系统组织官员群体到著名风景区观光度假, 在登山路上,你喊一声“李副!”肯定有好几个人答应,因机关李姓 副局、副处、副主任,加到一起,足可凑上一个班(部队编制12人)。
• 甭说官场,就是职场上称姓道名也有禁忌,例如工厂企业 对中年女工习以“某姐”称之,如“张姐”“李姐”“徐 姐”之类。但对姚姓女同事,以不用此类称谓为妥!
• 社会交往,人们初次见面,相互自我介绍,“您贵 姓?”“免贵,姓李。”很正常,但焦姓、郁姓朋友,则 应略作变通,免去回答时“我姓”两字,直接道姓为妥。
案例提问:
新任市长沈某在教育局长杨某的陪同下,出席我校开学典 礼,谁当介绍人最合适?
A校长
B副校长
C校办主任
D主持人
他人介绍的顺序:
先晚辈后长辈, 先下级后上级, 先主人后客人,
先低后高。 注意:介绍双方先低后高,
介绍一方时介绍位高者。
介绍的礼节:
手心朝上,四指并拢,以 肘关节为轴,指向被介绍 一方,并向另一方点头微 笑,口齿清楚,语言简洁。
活动、学术活动等活动中使用的。如“李局长”、“王总经理”、 “刘董事长”等等。 • 第二、技术职称。如“李总工程师”、“王会计师”等。称技术职 称,说明被称呼者是该领域内的权威人士或专家,暗示他在这方面是 说话算数的。 • 第三,学术头衔。这跟技术职称不完全一样,这类称呼实际上是表 示他们在专业技术方面的造诣如何。 • 第四,行业称呼。如“解放军同志”、“警察先生”、“护士小姐” 等等。在不知道人家职务、职称等具体情况时可采用行业称呼。 • 第五,泛尊称。它是指对社会各界人士在较为广泛的社交面中都可 以使用的表示尊重的称呼。比如“小姐”、“夫人”、“先生”、 “同志”等。在不知道对方姓名及其他情况(如职务、职称、行业) 时可采用泛尊称。 • 此外。有的时候还有一些称呼在人际交往中可以采用,比如可以使 用表示亲属关系的爱称,如“叔叔”、“阿姨”等。你这样称呼人家, 并不意味着他(她)就一定是你的亲叔叔、亲阿姨。
商务称呼礼仪

称呼礼仪是商务礼仪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接待活动中,接待人员对接待对象所使用的称呼,往往备受对方重视。
因为选择一种称呼,不仅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和对对方尊重的程度,而且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到了何种程度。
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商务称呼礼仪,欢迎阅读!称呼是交际大门的通行证,是沟通人际关系的第一座桥梁。
所以,称谓语使用得当与否,对商务交际有直接影响。
称呼是指当面招呼对方,以表明彼此关系的名称。
称呼语是交际语言中的先锋官。
一声充满感情而得体的称呼,不仅体现出一个人待人礼貌诚恳的美德,而且使对方感到愉快、亲切,易于交融双方情感,为深层交际打下基础。
称呼的原则在商务交际中,人际称呼很有讲究,须慎重对待。
人际称呼的格调有文野雅俗高下之分,它不仅反映人的身份、性别、社会地位和婚姻状况,而且反映对对方的态度及其亲疏关系,不同的称呼内容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态。
在交际开始时,只有使用高格调的称呼,才会使交际对象产生交往的欲望,因此,使用称呼语时要遵循如下三个原则:①礼貌原则。
这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
每个人都希望被他人尊重,合乎礼节的称呼,正是表达对他人尊重和表现自己有礼貌修养的一种方式。
交际时,称呼对方要用尊称。
现在常用的有:“您”--您好,请您…… ;“贵”--贵姓、贵公司、贵方、贵校;“大”尊姓大名、大作(文章、着作) ;“老”张老、郭老、您老辛苦了;“高”高寿、高见;“芳”芳名、芳龄等。
在交际场合对任何交际对象都忌用浑号、绰号。
②尊崇原则。
一般来说,汉族人有崇大崇老崇高的心态,如对同龄人,可称呼对方为哥、姐;对既可称“叔叔”又可称“伯伯”的长者,以称“伯伯”为宜;对副科长、副处长、副厂长等,也可在姓后直接以正职相称。
③适度原则。
许多青年人往往对人喜欢称师傅,虽然亲热有余,但文雅不足且普适性较差。
对理发师、厨师、企业工人称师傅恰如其分,但对医生、教师、军人、干部、商务工作者称师傅就不合适了,如把小姑娘称为“师傅”(与对尼姑的称呼“师父”同音)则要挨骂了! 所以,要视交际对象、场合、双方关系等选择恰当的称呼。
商务交往的会面礼仪有哪些

商务交往的会面礼仪有哪些商务交往中,见面时的礼仪是很讲究的。
下面是我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商务交往的会面礼仪内容,盼望可以协助到大家!商务交往的会面礼仪:问候礼仪称呼在商务活动中,称呼要庄重、正式、标准。
一句得体的称呼,既能引起对方的留意,也一下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依照商务惯例,在商务会面中,最正式的称呼有三种,即应当称呼交往对象的行政职务、技术职称,或是其泛尊称。
泛尊称,指的是先生、小姐、夫人、女士一类可以广泛运用的尊称。
称呼的留意事项:无称呼,在商务活动中不称呼对方,就干脆起先谈话是特别失礼的行为。
错误的称呼,如:将未婚女士称为夫人。
诨名性称呼,给对方其诨名,或带有诨名性的称谓。
不恰当的简称,有些称呼不相宜正式商务场合,切勿运用,如“兄弟”、“哥们”等称呼,会显得运用这种称呼的人档次不高,缺乏修养。
商务交往的会面礼仪:握手礼仪握手遵循“尊者确定”的原那么。
男女握手:男女同等。
(现代时尚礼仪之商务场景)宾主握手:主子应向客人先伸手。
长幼握手:年幼的要等年长的先伸手。
上下级握手:下级要等上级先伸手。
挚友、平辈见面,谁伸手快谁更为有礼。
迎接客人,主子先;送走客人,客人先。
军人戴军帽与对方握手时,应先行举手礼,然后再握手。
商务交往的会面礼仪:问候商务交往中,见面时的礼仪是要讲究的,前面讲过首轮效应,第一印象特别重要,说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事,一个年轻的小姐与一位先生握手,有的小姐自认为很淑女、很懂礼貌,相反表现的却是不懂礼貌,没有见过世面、不够落落大方。
(握手的表现)。
握手要用2公斤的力。
见面礼仪的几个重要细微环节一、问候。
问候者打招呼也。
问候时有三个问题要留意,1、问候要有依次,一般来讲专业讲位低的先行,下级首先问候上级、主子先问候客人、男士先问候女士,这是一个社会公德;2、因场合而异。
在国外女士与男士握手女士可以不站起来,这是在国内,在工作场合是男女同等的。
社交场合讲女士优先,敬重妇女。
3、内容有别。
中国人和外国人、生人和熟人、本地人和外地人不大一样。
国际商务交往中的称呼与姓名-礼仪用词模板

国际商务交往中的称呼与姓名由于各国、各民族语言不同,风俗习惯各异,社会制度不一,因而在称呼与姓名上差别很大,如果称呼错了,姓名不对,不但会使对方不高兴,引起反感,甚至还会闹出笑话,出现误会。
一、称呼在国际交往中,一般对男子称先生,对女子称夫人、女士、小姐。
已婚女子称夫人,未婚女子统称小姐。
不了解婚姻情况的女子可称小姐,对戴结婚戒指的年纪稍大的可称夫人。
这些称呼可冠以姓名、职称、衔称等。
如“布莱克先生”、“议员先生”、“市长先生”、“上校先生”、“玛丽小姐”、“秘书小姐、”“护士小姐”、“怀特夫人“等。
对地位高的官方人士,一般为部长以上的高级官员,按国家情况称“阁下”、职衔或先生。
如“部长阁下”、“总统阁下”、“主席先生阁下”、“总理阁下”、“总理先生阁下”、“大使先生阁下”等。
但美国、墨西哥、德国等国没有称“阁下”的习惯,因此在这些国家可称先生。
对有地位的女士可称夫人,对有高级官衔的妇女,也可称“阁下”。
君主制国家,按习惯称国王、皇后为“陛下”,称王子、公主、亲王等为“殿下”。
对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人士既可称爵位,也可称阁下,一般也称先生。
对医生、教授、法官、律师以及有博士等学位的人士,均可单独称“医生”、“教授”、“法官”、“律师”、“博士”等。
同时可以加上姓氏,也可加先生。
如“卡特教授”、“法官先生”、“律师先生”、“博士先生”、“马丁博士先生”等。
对军人一般称军衔,或军衔加先生,知道姓名的可冠以姓与名。
如“上校先生”、“莫利少校”、“维尔斯中尉先生”等。
有的国家对将军、元帅等高级军官称阁下。
对服务人员一般可称服务员,如知道姓名的可单独称名字。
但现在很多国家越来越多地称服务员为“先生”、“夫人”、“小姐”。
对教会中的神职人员,一般可称教会的职称,或姓名加职称,或职称加先生。
如“福特神父”、“传教士先生”、“牧师先生”等。
有时主教以上的神职人员也可称“阁下”。
凡与我有同志相称的国家,对各种人员均可称同志,有职衔的可加职衔。
商务谈判称呼、介绍、握手礼仪

行握手礼的禁忌
握手时的五大禁忌: 其一,三心二意 其二,戴着墨镜 其三,戴着手套 其四,只用左手 其五,与异性握手时使用左手
握手:手要洁净、干燥和温暖。 为表示格外尊重和亲密,可
先问候再握手。伸出右手,手 掌呈垂直状态,五指并用,握 手3秒左右。不要用左手握手。 与多人握手时,遵循先尊后卑、 先长后幼、先女后男的原则。 若戴手套,先脱手套再握手。 切忌戴着手套握手或握完手后 擦手。握手时注视对方,不要 旁顾他人他物。用力要适度, 切忌手脏、手湿、手凉和用力 过大。与异性握手时用力轻、 时间短,不可长时间握手和紧 握手。掌心向上,以示谦虚和 尊重,切忌掌心向下。 以双手与对方握手。要按顺 序握手,不可越过其他人正 在相握的手去同另外一个人 握手。
介绍礼仪
介绍自己 介绍他人
介绍自己
先递名片 时间简短 内容完整
正式自我介绍的内容: 单位 部门 职务 姓名
我叫唐里,是天秦 广告公司的公关部经 理。
介绍他人
“尊者优先了解情况”的规则 在为他人介绍前,先要确定双 方地位的尊卑,然后先介绍位卑 者,后介绍位尊者。这样,可使 位尊者先了解位卑者的情况。
பைடு நூலகம்
握手的要求
握手时的四个基本要求: 目视对方 面带微笑 稍事寒暄 稍许用力
握手的顺序
在正式场合,握手时伸 手的先后次序主要取决 于职位、身份。在社交 休闲场合,则主要取决 于年纪、性别、婚否。 测试题:以下各种场合 伸手的顺序如何?
提醒您: 握手时最重要的是 要知道应当由谁先伸 出手来。
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 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伸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 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接握;主人与 客人之间,主人宜主动伸手;男女之间,女方伸出 手后,男方才能伸手相握;如果男性年长,是女性 的父辈年龄,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中仍以女性先伸手 为主,除非男性已是祖辈年龄,或女性未成年在20 岁以下,则男性先伸手是适宜的。 但无论什么人如果他忽略了握手礼的先后次序而已 经伸了手,对方都应不迟疑的回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务交往中的称呼礼仪】日常交往礼仪之称呼礼仪
日常交往礼仪之称呼礼仪
人在社会生活中,是难以离开与其他人交往的。
一个人如果不同其他人进行任何交往,那么,他不是一位神,就是一只兽。
换言之,他就不会是一位正常人。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其中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三大支柱与交往有关,可见交往礼仪的重要。
对于人际交往,正确的态度一是要积极参加,及时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二是要学习基本的交往礼仪,并且在实践中正确的加以运用。
交往礼仪中一条最重要的原则叫做“三a原则”:接受对方、重视对方、赞同对方。
因接受(accept)、重视(attachimportance)、赞同(approve)这三个词词头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皆为a,故称之为“三a原则”。
这条原则,是美国人布吉林所提出的。
在人际交往中,运用该原则是非常必要的,所以要务必铭记在心。
接受对方,是要求同存异,容纳对方,不要对对方见外排斥。
(你是我人生历程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怎一个缘字了得!)重视对方,指的是要是对方感受到自己尊重对方,对方在自己心目中十分重要,
而非无足挂齿。
(世界因我而精彩,世界有你更美妙??你其实对我很重要!)赞同对方,指的是要善于发现对方之长,并及时加以肯定,既不要自高自大,又不要曲意奉承对方。
(不说你是我今生唯一的拥有,却讲你的确与众不同,恰是你的??让我欢喜让我忧!)
一、称呼
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
应当注意:
其一是要合乎常规。
其二是要照顾被称呼者的个人习惯。
其三是要入乡随俗。
我们主要讲一下生活中的称呼、工作中的称呼、外交中的称呼和称呼的禁忌。
(一)生活中的称呼
主要讲对亲属的称呼、对朋友、熟人的称呼和对普通人的称呼。
1、对亲属的称呼
(1)常规:祖父,曾祖父、表兄,表弟,堂兄,堂弟。
(2)特例:对本人的亲属,应采用谦称。
称辈分或年龄高于自己的亲属,可在其称呼前加“家”字,如“家父”、“家叔”、“家姐”。
称辈分或年龄低于自己的亲属,可在称呼前加“舍”字,如“舍弟”、“舍侄”。
称自己的子女,则可在其称呼前加“小”字,如“小儿”、“小婿”。
对他人的亲属,应采用敬称。
对其长辈,宜在称呼之前加“尊”字,如“尊母”、“尊兄”。
对其平辈或晚辈,宜在称呼之前加“贤”字,如“贤妹”、“贤侄”。
若在其亲属的称呼前加“令”字一般可不分辈分或长幼,如,“令堂”、“令尊”、“令爱”、“令郎”、
对待比自己辈分低、年纪小的亲属,可以直呼其名,使用其爱称、小名,或是在其名字之前加上“小”字相称,如,“长发”、“毛毛”、“小宝”等等。
2、对朋友、熟人的称呼
(1)敬称
对任何朋友、熟人,都可以人称代词“你”、“您”相称。
对长辈、平辈,可称其为“您”。
对待晚辈,则可称为“你”。
以“您”称呼他人,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恭敬之意。
对于有身份者、年纪长者,可以“先生”相称,其前还可以冠以姓氏。
对文艺界、教育界人士,以及有成绩者、有身份者,均可称之为“教师”。
对德高望重的年长者、资深者,可称之为“公”或“老”,如,“周公”。
若被尊称者名字为双音,则可将其双名中的头一个字加在“老”之前,如可称沈雁冰先生为“雁老”。
(2)姓名的称呼
平辈的朋友、熟人,均可彼此之间以姓名相称。
长辈对晚辈也可这么做。
为了表示亲切,可以在被称呼者的姓前分别加上“老”、“大”或“小”字
相称。
对同性的朋友、熟人,若关系极为亲密,可以不称其姓,直呼其名。
对于异性一般不可如此。
(3)亲近的称呼
对于邻居、至交,有时可用“大爷、大娘、大妈、大伯、大叔、大婶、伯伯、叔叔、爷爷、奶奶、阿姨”等类似血缘关系的称呼,令人感到亲切。
称呼时也可加上姓氏。
3、对普通人的称呼
(1)叫“同志”。
(2)叫“先生、女士、小姐、夫人、太太”。
(3)称职务、职称。
(4)入乡随俗,用地方叫法。
(二)工作上的称呼
分职务性称呼、职称性称呼、学衔性称呼、行业性称呼、姓名性称呼五种。
1、职务性称呼。
分三种:
(1)仅称职务:主任
(2)在职务前加姓氏:张主任、
(3)在职务前加姓名,仅适合极其正式的场合:张京磊副司令
2、职称性称呼。
也分三种:
(1)仅称职称:教授
(2)在职称前加姓氏:李教授
(3)在职称前加姓名,仅适合极其正式的场合:李季伦教授
3、学衔性称呼。
主要增加被称呼者的权威性,用于增强现场的学术气氛。
分四种:
(1)仅称学衔:博士
(2)在学衔前加姓氏:王博士
(3)在学衔前加姓名:王尔豪博士
(4)将学衔具体化,说明其学科:工学博士王尔豪
4、行业性称呼。
(1)称呼职业:老师、教练、律师、警官、医生、法官等,一般情况在此类称呼前可加上姓氏或姓名。
(2)称呼“小姐、女士、先生”:一般对商界、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称呼。
注意,未婚者称“小姐”,已婚者或不明确婚否者称“女士”。
可加上姓氏或姓名。
5、姓名性称呼。
在工作岗位上,一般用于同事、熟人。
(1)直呼其名。
(2)只呼其姓,不称其名,但在前面加上“老、大、小”。
(3)只呼其名,不呼其姓。
应用于同性之间、上司称呼下级、长辈称呼晚辈。
亲友、同学、邻里也适用。
(三)外交中的称呼
注意两点:一是要掌握一般性规律,即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二是要留心国别差异,加以区别对待。
1、一般性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