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规划设计要素的分析

对城市规划设计要素的分析
对城市规划设计要素的分析

对城市规划设计要素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7-09-21T11:41:42.66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作者:肖一夫[导读] 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都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所以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认真严格的对待城市建设问题。

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摘要: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国家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与改革,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城市发展水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国家经济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所以在城市建设方面,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为城市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这种规划与设计不仅能强化城市整体的精神面貌,还能提高城市的文化水准,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本篇文章就城市规划设计要素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规划与设计中涉及到的人文精神与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加以论述。希望文章对城市建设与发展有所帮助。关键词:城市规划;人文精神;生态平衡在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要对城市的整体形象效果加以研究与改善,还要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与节能环保的因素考虑进去,这样整体的工程建设才能有效的达到预期标准。另外,随着人们的审美眼光逐渐提高,城市建筑设计人员更要对建筑物加以创新,将符合时代潮流的因素利用进来,让城市在人们的眼中呈现别样的美景。不仅如此,工作人员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还需要考虑规划地区的地理条件和周围环境因素,在对其有充分的了解后,才能进一步的对城市内部空间的规划加以深入的探讨、研究。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都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所以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认真严格的对待城市建设问题。

1 体现人文精神,完善规划体系要想使得整个城市的规划能够更加合理,就需要对城市内部的人文精神进行全面的考虑。这里所说的人文精神并不是对整个城市的内部人群进行规划,而是需要根据城市内部人群的分布对城市的建筑物和相应的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总的来说进行城市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需要对城市内部的人文精神进行全面的考虑,提高城市发展的灵活性。在对各个城市的设计研究中清楚的发现,如果在进行城市本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忽视城市内部的人文精神就会导致整个城市的形态和布局都出现混乱的现象,严重的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对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也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这就说明了进行城市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优先考虑人文精神并不是毫无道理的。而且在轨迹对城市设计和规划的研究中,清楚的指出了要想促使城市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做到以人为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城市的设计和规划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支持,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结合其自身的人文精神对城市整体文化的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城市规划的自然生态平衡定义在现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性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对城市进行设计和规划就需要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考虑。而且在对现在城市生态环境的全面分析中可以清楚的被了解到目前进行的生态规划不仅是指对生态环境的规划,还包括相应的经济、社会和信息等多个方面。而对于整个生态规划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的规划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对城市的设计和规划的理论分析中,对生态环境进行规划的根本目的在于创建一个更加舒适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而且在规划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生态学中的基本原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1 整体性原则从相应的城市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对城市的自然生态大多数都是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规划的。对整体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形式的重视程度都非常高。在进行城市的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对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都需要做到全面的考虑,这样对促使整个城市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循环再生原则目前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提升,主要是因为现在社会上的环境遭受非常严重的破坏。对可持续发展来说重点要求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自身的节能环保和循环再生有一定的重视,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能够促使城市存在的能源得到最大效率的利用,而且对环境的保护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3 区域分异原则一个城市内部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和自然条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因为构成城市的各项因素具有多样性。为了使得城市内部的各项因素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就需要对整个城市中涉及的各种因素按照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这样能够提高对资源的保护程度。

3 加强自然生态平衡观念的引导3.1 城市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于这个城市的整体景观,这就需要对城市的景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在对城市景观的观察中清楚的了解到城市景观的构成。主要在于城市内部的园林和建筑物共同构成的城市景观。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城市内部的园林和建筑物的布局进行全面的考虑,并根据实际考察的结果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促使城市的景观能够更好的反映整个城市的特色。

3.2 目前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也非常高,这就需要在进行城市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对节能环保也能做到全面的考虑。在对建筑物进行建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选用较为环保的材料进行施工,对建筑物的朝向和采光通风等方面也需要全面的考虑。

3.3 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生活垃圾。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等,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居住区设置中央绿地。增加居住区的文化体育设施。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生态城市建设中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一是保护,二是提升。

4 注重低碳节能的城市规划要求由于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数量更是庞大,所以将节能低碳的理念渗入到城市规划的方案中并加以实施,成为了城市建设人员的重点工作之一。其实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时候,有很多细节方面的地方都可以为节能贡献一点力量。比如在建筑物门窗的设计方面,就可以通过对门窗面积的控制来节省一些材料和能源,只要将门窗在合理范围内进行控制与修改,就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另外制作窗户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加强玻璃与窗框间的距离来强化密封程度,这样在冬季的时候就可以保证屋内的热量不流失,降低热能的使用率。这样,城市规划设计与建造的时候,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能源的浪费,还能在响应国家节能低碳号召的同时,完善城市规划建设体系,让国家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5结束语

控规与城市设计的区别

控规与城市设计的区别

【杂谈】控规与城市设计的区别在哪里2011年03月29日18:14:56 ——吐血整理ABBS论坛话题“控规与城市设计的区别在哪里”讨论精华,共提取了42个网友论点。 正文:(小辄儿) 现在国内的控规处在很尴尬的地位:做吧,不实施;不做吧,有关部门又要求必须有这个步骤..... 现在的城市设计是火的发紫,国内出现了百家争鸣,群花齐放的喜人场面.....肉多人更多,这块市场竞争好像有点惨烈。国内现在的城市设计并没有成熟的体系,谁都想把自己的东西作为以后的范本,可是本人觉得城市设计的规范化与“统一”化还是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锤炼与实际的验证以后才可能形成稳定的局面。百家争鸣的时间应该是有一个适度长的时间段,这样才能形成真正成熟的良好体系。那么试问:城市设计有可能取代现在在实际实施中并不受重视的控规吗?控规走了这么多年,到底该走向何方?怎么样发展控规才能更有实际意义?而城市设计又该走向何方才能更有生命力?城市设计与控规的最大区别在什么地方呢?对于城市 设计与控规,我们该引发怎样的思考?欢迎大家来讨论。 讨论: 一、城市设计是城市设计;控规是控规。两个范畴。不过,在国内,现在城市设计越来越象控规;控规也越来越象城市设计。没有办法,个搞各的吧。 二、其实这是一个国家现行规划编制体系的问题,关键是控规究竟应当控制什么,我认为应当因地制宜,但是,控规毕竟是控规,和城市设计不一样, 三、控规应当突出其法规性规定性,城市设计应当突出概念,突出创意,但是缺一不可。 四、城市设计应当是控规之后的“设计”阶段,控规是理性的,而城市设计却是感性的。 五、这个规纳比较,有某些道理,但不太准确。(或者说,相当的不准确) 。首先,就中国的情况而言,目前我们的规划法中,并没有城市设计的地位。但是,对於控规,是有说法的。有几个途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问题。 首先,我建立大家有机会去考察一下控规和城市设计在中国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其次,再看一看目前我们是怎么作控规的,怎么作城市设计的。理论基础,内容,方法有什么区别。 第三,由於我国目前还没有对城市设计在规划系统中给予明确的地位,所以建议看看国外的情况。 以上提供一个思路。关于城市设计,我知道大家的理解是有差异的。我以前,现在,都认同这样一种观点: 1。城市设计是平行与规划的一个系统。按照JONATHAN 、BARBETTE等人的说法,城市设计是贯彻规划全过程的。不是城市规划过程中德某个阶段。好像如FH 所说,是控规后的设计阶段(请问,这和国内通常所说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有什么区别);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作者:薛静, 余翔, Xue Jing, Yu Xiang 作者单位:薛静,Xue Jing(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60), 余翔,Yu Xiang(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17) 刊名: 天然气与石油 英文刊名:NATURAL GAS AND OIL 年,卷(期):2010,28(2) 参考文献(11条) 1.许乙弘Art Deco的源与流 2002 2.张建华建筑设计 2007 3.张兵城市规划实践的分析理论 1998 4.谢文慧;邓卫城市经济学 1999 5.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 2006 6.徐建刚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开发及应用/新世纪中国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丛书 2002 7.王爱华;夏有才城市规划新视角 2005 8.王祖华;蔡健;徐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2008 9.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市环境保护 1982 10.许浩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法 2005 11.日本建筑学会建筑与城市空间绿化规划 20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窦志.赵敏试论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期刊论文]-建筑学报2002(10) 2.王民成.WANG Min-cheng浅析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关系[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09,35(26) 3.高云.金长峰试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期刊论文]-城市建设2010(9) 4.李冠.朱方位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关系[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09(27) 5.冯丹.王东军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 6.彭碧.向德军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研究[期刊论文]-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9) 7.郑伟.王健浅议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期刊论文]-中华民居2010(11) 8.尹彦凤.李勇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一体论[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0(25) 9.郑倩.Zheng Qian现代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期刊论文]-价值工程2010,29(6) 10.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2008(8) 引证文献(1条) 1.胡术颖.叶崇福关于建筑设计与城市的综合探讨[期刊论文]-中华民居 2011(6)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2910196632.html,/Periodical_trqysy201002016.aspx

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浅谈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作者:————————————————————————————————日期: 2

浅谈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摘要】城市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合理的城市规划,它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配置城市资源、调控城市布局的重要作用,为城市的发展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蓝图,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城市的发展规律与现状,本文主要从城市规划的概念、阶段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入手,进行简要分析与描述。 【关键字】城市规划;城市发展;重要性;影响 1978年11月,我国在经济上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而后的三十多年里,我的经济的发展果然不负众望,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带动下,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也在飞速进行中,无论是东部、中部、西部还是沿海内地,城市的面貌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林立、华灯璀璨。在建筑设计者、城市规划设计师以及行政主管部门工作者们的辛苦努力下,我们生活的城市的环境与形象变得越来越美好,居住的家园变得越来越温馨。 一、城市规划的概述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 在早期,人们的生活没有固定的场所,三五成群,靠捕鱼打猎为生。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开始崛起,人们也开始由此进入到群居的最高级模式,逐渐的走向了成熟与文明的时代。当然,伴随着城市的出现与发展,一个新的名词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那就是城市规划。 谈及城市规划,每个民族对其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知识的组成。所谓城市规划,顾名思义就是科学预测城市未来的发展走向、处理城市与其周边区域的经济、社会、土地利用布局以及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它侧重于研究城市物质形态的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根据,在城市管理规划、建设、运行三个阶段中位于最首要的地位,是城市管理的龙头。 (二)城市规划的发展分析 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随着时代与地区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也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并且紧跟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对城市规划的研究自古以来就存在了,而因为各个学科的参与,也为城市规划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后盾,例如地理学科、社会学科、历史学科以及考古学科等知识文化对研究城市

国内外优秀城市设计案例与实施分析

国内外优秀城市设计案例与实施分析 一、城市设计案例简析 古往今来,世界上优秀的城市设计实例为数不少。如按城市总体设计、中心广场设计、干道设计、绿化设计等去细分,更是不胜枚举。这里只能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名城,加以分析。 城市设计资料图片 1.北京 北京是我国首都,又是著名的古都。北京的城市设计,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今世界城市设计实例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北京的古城基本上是明代建成的,她的前身是元大都城,就是按《周礼·考工记》的理想都城模式设计的。明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吸取了明初中都和南京的布局和形制的特点,使这种“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格局更加突出,城市轴线也延伸到外城,形成了长达8公里的雄伟庄严的南北中轴线。北京作为封建都城,城市设计的主题就是要突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君临天下的气势与威严。北京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城市设计,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意识形态上都充分满足了这一要求。譬如在功能上满足了皇家政治(前朝)、生活(后寝)、游憩(御苑)以及礼制(坛、庙)、防御(城墙城楼)等方面的需要;在意识形态上,全城以皇宫为中心,中轴线为脊柱,左右对称,轴线上一重重城门,极力烘托出皇帝的权威,即所谓“非壮丽无以重威”。北京城由于经过整体设计,全城空间布局井然有序,更可贵的是有六海园林水系与之相陪衬,使规整中见自然,严肃中有活泼,这是历代都城中少见的。198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重要批复中指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规划和建设,要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国家首都的独特风貌。对珍贵的革命史迹、历史文物、古建筑和具有重要意义的古建筑遗址,要妥善保护。在其周围地区内,建筑物的体量、风格必须与之相协调”。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并发展北京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优秀传统。 2.华盛顿 华盛顿(Washington D.C.)是美国首都,也是世界名城,1791年由法国工程师朗方(L’anfant)规划。她的主题思想是体现美国在战胜英国殖民统治后,建成民主、自由、独立的新兴资产阶级国家这一国体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政体。城市设计巧妙地利用地形,以国会山高地为标志,设计了纵横两条轴线。主轴东西向,以国会为全市中心,南北轴线以总统府(白宫)为重点,两条轴线交叉点上建立华盛顿纪念碑(方尖塔),城市主轴以宽阔绿化为主。城市设计方案以后又经过补充完善,在主轴线两端建成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原理试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原理》课程试题A卷 2005.05 1.汉长安城的位置与隋唐长安城的关系是( )。 A.与隋唐长安城在同一位置 B.在隋唐长安城的东北 C.在隋唐长安城的西北 D.即明代长安城的位置 2.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不少于多少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范围之外的要求? A.1/2; B.1/3 C.1/4 D.1/5 3.家庭人口结构中的“主干户”是指: A.一对夫妻和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B.一对夫妻和一对已婚于女所组成的家庭 C.一对夫妻和多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D.—对夫妻组成的家庭。 4. 下列各项中,哪项内容不是城市设计的原则? A.以人为本,与自然亲和 B.历史延续的原则 C.方便舒适的原则 D.个性表现的原则 5. 霍华德于1898年提出了()的理论。 A.田园城市 B.卫星城镇 C.山水城市 D.邻里单位 6. 居住区干道布置原则,下列何者正确? A.平坦地区,干道可以不作坡度,或其纵坡可小于0.3%; B.干道标高应稍低于附近居住区用地的标高; C.干道标高可稍高于附近居住区用地的标高; D.地形坡度较大时,道路一般可与等高线斜交,必要时也可以与等高线相重垂直布置. 7. 步行商业街的设置,下列是哪条不符合规定? A.改,扩建两边建筑与道路成为步行商业街的红线宽度不宜小于10米; B.新建步行商业街可按街内有无设施和人行流量确定其宽度,并应留出不<5米的宽度供消防车通行; C.步行商业街长度不宜大于800米,并在每间距不大于160米处宜设横穿该街区的消防车道; D.步行商业街的各个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停车场地. 8. 对外交通设施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铁路 B.城市干道 C.水道 D.航空 9. 我国目前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方法主要有哪些()。Ⅰ。劳动平衡法;Ⅱ。职工带眷系数法;Ⅲ。加权统计法;Ⅳ。综合平衡法。 A.Ⅰ、Ⅱ、Ⅲ B.Ⅰ、Ⅱ、Ⅳ C.Ⅰ、Ⅲ、Ⅳ D.Ⅱ、Ⅲ、Ⅳ 10. 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下列那种方法有误? A.设计等高线法 B.高程箭头法 C.纵横断面法 D.四角标高定位法 11. 广场地面坡度通常采用()。 A.0.1% B. 0.2% C. 0.5% D.0.4% 12. CIAM的准确含义是()。 A.国际建筑师协会 B.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C.国际规划师协会 D.现代建筑师协会 13. 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不包含下列哪项?

浅谈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浅谈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发表时间:2019-06-14T16:05:50.7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作者:赵学阳[导读] 确立科学合理的市场行为准则,有助于维护投资市场的秩序,降低投资风险。 烟台毅德国际商贸城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经济发展是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基数,按照城市的发展水平来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良好的经济发展会有效的带动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会促进城市化的发展,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但是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对城市发展内容进行多方面的协调,使其城市发展的协同健康性作用。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重要性;影响 一、简述城市规划管理的实际意义 1、规范市场行为准则 确立科学合理的市场行为准则,有助于维护投资市场的秩序,降低投资风险,让投资者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投资活动中,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风暴的影响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逐步深化变革,这不仅给经济投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也使其投资行为面临着巨大风险。一旦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或内部管理出现漏洞,就会严重影响投资准确性,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而高效落实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建立健全编制体系,提高审批制度的标准化水平,还能约束投资者的实际行为,规范城市市场秩序,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2、助力政府部门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通过积极开展一系列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可以全面反映当地政府部门的职能效率和管理水平,而科学合理的规划也有助于政府部门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优势。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与社会企业、投资者等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和协调配合,推进统筹规划,平衡权利与义务。另外,规划管理工作也有利于协调城市经济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的迅速进步。 二、城市建设的作用 1、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建设应以规划为主要依据,通过建设,使其对城市环境进行改造,对城市系统内各种设施进行建设,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城市系统内各个物质设施的实物形态,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 2、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负面作用 1)过分的追求现代化将破坏城市古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其悠久的城市风貌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但是城市规划一般都追求现代化的建设,对于属于古迹的建筑也不采取有效地保护措施。比如我们嫩江县的老建筑,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是在城市规划中,由于要进行土地的商业开发,要发展经济,这些建筑就得不到有效地保护,而进行了拆迁。2)传统城市规划所产生的问题。随着近年来我国国力的提升,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外部各种环境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我国各级城市规划管理机制更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规划体制已相对过于陈旧落后,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跟不上城市发展进度,严重的制约、阻碍了城市扩展。这种计划经济时代城市管理方法体现出过于传统、陈旧,那时的城市规划主要还是以政府为核心,体现出的是政府意志和想法,没有考虑社会各方面因素,造成没有很好的融合,使其城市规划与经济建设形成两条平行线。3)现有的城市规划管理缺乏相关规范法律约束。目前缺乏有效法律法规,让许多投资者承担着很大程度的意外风险,这种现象就也就造成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同时也给行政腐败提供了滋生的空间,影响了城市发展的建设。这就造成对城市规划管理投资影响最大的问题,表现出的是没有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就不可能有效约束不法的行为,虽然国家层面上有宏观意见,但在具体城市执行和管理上,没有针对某些规定,整体约束力不够强,后果就导致了城市管理力度较弱。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问题探讨 1、城市规划发展的区域协调性不足 通过对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现状的分析,明确区域协调性不足,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呈现的主要问题。以我国大中型城市为例,较多的大中型城市在规划与发展期间,其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发展,主要集中于东部或南部地区,而西部与北部的发展呈现出相对落后的趋势。由此,突出了在规划与发展期间,东部与西部、东南部与西北部的区域发展协调性有待提高。区域明显的发展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大中型城市结构、城市化总体水平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可见,城市规划发展区域协调性的不足,限制了我国城市的协调性发展。 2、缺少较为合理的规划管理实行方法 城市缺少较为合理的规划管理实行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城市规划方案确定以后没有让相关部门进行的审批,根据国家的明确规定可知,城市在进行规划建设时一定要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才可进行实施,但是现在很多的企业在没有得到相关的审批合格文件,就已经开始进行改建、超建这种违规行为,导致整体的城市规划布局遭到破坏;(2)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的投入资金短缺;城市在进行规划管理时,对这一部分的使用资金投入较少,基本没有归纳到正常的财务预算中,所以导致规划管理部门出现人员少、素质低、工作质量差的现象,而且很多专业人才在得知这一情况以后也不愿意来到规划管理部门工作,造成管理部门人才短缺;(3)缺少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导致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影响管理工作的实施质量。 四、如何有效地做好城市规划 1、注重以人为本 城市规划最终目的就是为市民服务的,所以在开展此项工作过程中,就一定要加强对于人性化的思考,要注重以人为本,国力的提升,目前大中小城市中,高层建筑正在逐渐增加,所以我们就更要加强对高层建筑的关注度,在高层建筑的视角设计或者是布局设计上,都需要合理的统筹规划。

城市规划全面要点研究

城市规划全面要点研究 城市规划全面要点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已经进入了新的高速发展时期,达到39%,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何通过城市规划保证城市发展进程的健康推进,是城市政府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的工作重点。本文在此从城市规划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加强城市规划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城市规划;现状;理念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city level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new reached 39%, city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ow to ensure the city development process to promote health through the city planning, city hall is a serious study to city management work key. This article from the status quo of city planning, this paper proposed several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ity planning. Keywords: city planning; present situation; concept 中图分类号:TU984 前言:城市作为复杂综合体,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各个领域,为了使各方面协调发展,就必须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城市规划是为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是建设城市的基本依据,是综合发挥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前提和手段。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只有把城市规划好,在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下,才能实现城市健康发展的目标。 一、我国城市规划现状 1、城市规划随意性强 城市建设必须要按照规划方案进行。然而,在具体的城市建设中,

自然因素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自然因素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Nature factor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city planning 作者:…… 摘要::影响城市规划的因素有许多,文章认为自然因素应该更多的在城市规划中起到主导作用。本文阐述了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规划的构成、科学内涵、自然环境、自然因素的保护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及生态学原理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城市规划应该更多的反映社会和民众的呼声,而不应成为行政和金钱的奴隶。许多国家已经将自然环境、自然因素的保护作为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准。 Abstrac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ity planning have many, the article thinks that the nature factor shoulds be more to rises in city planning predominant function. This text expatiated the protection of the composing, science content, natural environment, nature factor of the concept, city planning of the city planning to influence and ecology principles of the city planning in the application in the city planning.

The city planning should reflect the society morely with the civil noise of shouting, but shouldn't become the administration with the peculiarly slave. Many nations have modernized the protection conduct and actions city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nature factor to level with the civilization degree of a measures the standard. 关键词:城市;城市规划;自然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 Key words:City;City planning;The influence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和影响 城市规划有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点,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城市规划是国家或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载体。在城市规划问题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自然系统对城市道路、城市绿地系统、及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而这些都可归结为城市规划范畴内。

城市设计的要素

城市设计的要素 城市设计(Urban Planning)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因而,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分析其基本要求,合理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发展。 城市设计要素 城市设计(Urban Planning)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因而,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分析其基本要求,合理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发展。那么,城市设计包括哪些要素呢? 一、城市设计要素的分类 哈米德·胥瓦尼在《都市设计程序》(The Urban Design Process)一书中对城市设计的要素的分类和界定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他把城市设计的要素分为八类:①土地使用;②建筑形式与体量;③流线与停车;④开放空间;⑤行人步道;⑥标志;⑦保存维护;⑧活动支持。 而国内有学者则把城市设计的要素分为:①城市空间体系;②城市天际线及制高点;③城市边缘与入口;④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⑤视线走廊;⑥水系和绿化。 上述分类方法,对于城市设计要素的界定和划分已带有体系化特征,但仍然存在把城市设计要素与城市构成要素对应和等同化的倾向,从而往往把本质上应该属于某一个城市设计要素体系的内容划分到其他的体系中去,造成研究对象的含混。 综合当代城市设计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成果,笔者认为,把城市设计的研究对象划分土地使用体系、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城市交通体系、城市景观体系,是符合城市形态要素系统构成的特点和城市设计系统整合的学科特征的,有助于把城市构成形态和空间环境的相关要素互相联系,从而进行整体性和体系化的研究。 二、城市设计要素的构成 1、土地使用体系。 1)土地使用的复合性。

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

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 【摘要】建筑设计的水平直接决定城市规划进程,影响城市的整体面貌;针对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本文着重分析了现代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影响 城市规划直接影响了城市的面貌和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的生活状态。人们所居住的城市空间,不仅包括了三维上的空间,也包涵了人们在城市中生活所感受到的情感。对城市规划研究时应该考虑到居住在城市中人们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分析研究人们的生活状况、心理和行为等为城市规划做参考。 1、城市规划的功能与建筑设计概述 城市规划所涉及到的是分析和设计城市空间,起到了协调人类活动空间和各个空间之间关系的作用[1]。城市规划是动态发展的,不断协调着各类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设计指的是对建筑物的分析和设计,它的作用是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空间的使用功能、美观性和经济性。在设计建筑时要考虑到所处的时代背景、城市历史、城市控制性规划和周边环境等,要让建筑物在城市规划中自然而不突兀。建筑设计必须按照城市规划的原则进行,符合城市规划的各项要求。 2、建筑场地设计

2.1城市规划对建筑场地设计的要求 建筑设计不能违背城市规划的原则,应该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就建筑场地设计而言,在进行实际操作时要符合城市规划用地和城市结构布局原则,这是从宏观上需要满足的要求[2]。从具体性要求来说,也要满足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指的是限定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土地的使用等,因此建筑设计一定要对以上要求做出合适的回应,通过实际设计将建筑物的用地性质、占地面积、绿化面积等控制在恰当的范围。 2.2详细性规划对建筑物用地性质的要求 建筑物在建造之前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必须在固定的地域内选一块固定的基地,然后在这个基地上施工,这就实现了控制建筑物选址的目的。控制建筑物的用地范围时采用建筑红线和道路红线的方法,将建筑用地界定出来,在此范围内进行建造。另外,建筑物的高度和交通等都要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要让建筑设计更加合理化。 3、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 3.1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有失控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建筑业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时机,开发商为了获取利益最大化,随意改变建筑项目用地和建筑设计结构,在有限的建筑用地范围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和经典理论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和经典理论 一现代城市规划理轮的早期探索 1.1898霍华德出版了《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为题的论著,提 出了——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定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它的实质就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代表作,世界上的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 2.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1922年勒.柯布西埃出版了《明天的城市》一 书。(阐述了他从功能和理性主义角度出发的对现代城市的基本认识,从现代建筑运动思潮中所引发的关于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思。)1931年,柯布西埃发表了他的“光辉城市”的规划方案。他认为所有的城市应当是“垂直的花园城市”。(代表作——昌迪加尔) 3.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于1882年提出了线性城市的理论。(线性城市就是 沿交通运输线布置的长条形的建筑地带,城市不再是一个一个分散的不同地区的点而是由一条铁路和道路干道相串联在一起的,连绵不断的城市 带。) 4.20世纪初法国建筑师戛涅提出了工业城市理论。1917年出版了名为《工 业城市》的专著。(阐述了他关于工业城市的具体设想,其目的在于探讨现代城市在社会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中的功能组织。戛涅将各类用地按照使用功能划分得非常明确,使它们各得其所,这是工业城市设想的最基本思路。) 上述四条,主要集中在通过新建城市来解决城市中已经存在的问题。他们紧对现有城市的问题进行批判,而没有提出改进的意见。

5.法国巴黎建筑师埃纳于19世纪中叶发表了巴黎改建研究。提出了大城市 改建的一些基本原则。 6.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即,在主要广场和街道的设计中强调艺术布局, 而在次要地区则可以强调土地的最经济适用。)现代城市设计之父西谛于1889年出版了《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一书》。(他通过对城市空间的各类构成要素,揭示了这些设施位置的选择,布置以及交通,建筑群体布置之间建立艺术的和宜人的相互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强调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以及他们的感受之间的协调,从而建立起城市空间的丰富多彩和人的活动空间的有机构成。) 7.盖达斯的学说。盖达斯于1915年出版《进化中的城市》。(他把对城市 的研究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于居住地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突破了当时常规的城市概念,提出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框架。)由此形成了区域规划的思想。盖达斯的名言“先诊断后治疗”,由此形成了影响至今的现代城市规划过程的公式:“调查——分析——规划”。(通过对城市现实状况的调查,分析城市未来发展的可能,预测城市中各类要素之间的互相关系,然后依据这些分析和预测,制定规划方案。) 二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 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20世纪20年代恩温提出了卫星城理论。(田园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思想都是建立在通过建设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的基础上,但在含以上仍有一些差别,他们应当被看作是同一个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深化的结果)

成都东站区域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成都东站区域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成都东站区域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 内容摘要:随着成都东站的正式通车,东站已成为西部最大,全国第六的综合交通枢纽,面对城市交通给成都带来的发展机遇,成华区正抓住东站的新建的机遇将把成华区打造成一个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环保,经济的现代化田园城市.以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 关键词:成都东站;西部最大;交通枢纽; 1.东站简介 :2011年7月1日,成都东站正式投入运营。成都东站现系成都铁路局直属客运特等站。成都东站占地面积大约1306亩,南北长约2.9km,东西宽约520m,自西向东:西广场、站房、东广场。成都东站建筑面积大约220000㎡,包括站房、无柱雨棚、高架等等。其中,站房面积108000㎡。成都东站建筑高度约为39m。在设计上,成都东站引入大量文化元素,东广场进站口以及西广场进站口均采用了青铜面具元素,屋顶引入金沙太阳神鸟火焰造型。成都铁路局局长武勇在竣工仪式上介绍,成都东站近期设计日均发送旅客200000人次,远期可达376000人次。 2.整体系统 成都东站位于成都市成华区, 是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如图1),东邻三环路,西接驿都大道,距火车北站10公里,飞机场18公里.车站以两环十射的方式连接国内多条干线.,分为达成车场和城际车场两部分.车站至东向西分为东广场,车场,西广场. 地铁2号线,7 号线引入车站.旁边设有城市公交站,和长途客运站,东,西广场下设有社会车辆停车场和出租车站,是一座方便快捷的综合交通系枢纽.

图1成都东站区位 车站总体分为五层(如图2),地面两层地下三层,地下第三层为地铁7号线站台层,地下第二层为地铁二号线站台层,地下第一层位旅客出站厅及换乘区,结合站厅设计出贯穿东西的通道,连接东西广场及公共交通站,去往城市的旅客可便捷的乘坐公交,长途汽车,出租车和社会车辆,实现零距离换乘。车站地面为站台层,主要是乘坐旅客出发和到达的场所,站台分为达成和城际两个车场。东站房负责通向东广场的旅客出站通道,西站房为旅客通道和基本的候车区,两侧布置售票厅,贵宾室,设备及办公用房等。整个站台层高大开阔,大跨度无柱雨棚轻巧通透富有层次感和韵律感。高架层为建筑六万平方米的旅客候车室,站场两侧通过高架桥的连接使旅客更为轻松快捷的到达宽阔整洁的候车大厅。同时,在高架层里,设有齐全的餐饮,娱乐,休闲,商务等综合的服务设施,全面的满足了广大旅客的需求。

浅谈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浅谈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摘要】城市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合理的城市规划,它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配置城市资源、调控城市布局的重要作用,为城市的发展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蓝图,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城市的发展规律与现状,本文主要从城市规划的概念、阶段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入手,进行简要分析与描述。 【关键字】城市规划;城市发展;重要性;影响 1978年11月,我国在经济上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而后的三十多年里,我的经济的发展果然不负众望,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带动下,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也在飞速进行中,无论是东部、中部、西部还是沿海内地,城市的面貌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林立、华灯璀璨。在建筑设计者、城市规划设计师以及行政主管部门工作者们的辛苦努力下,我们生活的城市的环境与形象变得越来越美好,居住的家园变得越来越温馨。 一、城市规划的概述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 在早期,人们的生活没有固定的场所,三五成群,靠捕鱼打猎为生。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开始崛起,人们也开始由此进入到群居的最高级模式,逐渐的走向了成熟与文明的时代。当然,伴随着城市的出现与发展,一个新的名词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那就是城市规划。 谈及城市规划,每个民族对其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知识的组成。所谓城市规划,顾名思义就是科学预测城市未来的发展走向、处理城市与其周边区域的经济、社会、土地利用布局以及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它侧重于研究城市物质形态的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根据,在城市管理规划、建设、运行三个阶段中位于最首要的地位,是城市管理的龙头。 (二)城市规划的发展分析 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随着时代与地区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也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并且紧跟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对城市规划的研究自古以来就存在了,而因为各个学科的参与,也为城市规划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后盾,例如地理学科、社会学科、历史学科以及考古学科等知识文化对研究城市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知识要点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知识要点 一、城市规划常用术语和指标 在实际中,经常遇到下列城市规划指标或有关名词: 1.用地性质:是指规划用地的使用功能。 2.用地面积:是指规划地块划定的面积。 3.用地红线:是指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的界线。 4.容积率:是反映和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指一定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即: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 其中,总建筑面积是地上所有建筑面积之和;建筑用地面积是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面积为准,不含代征用地。 5.建筑控制高度:又称建筑限高,是指一定地块内建筑物地面部分最大高度限制值。一般地区,其建筑高度,平顶房屋按女儿墙高度计算;坡顶房屋按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 6.建筑密度:是指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率(%),即: 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面积 7.绿地率:是指城市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率(%)。 8.交通出入口方位:是指规划地块内允许设置机动车和行人出入。口的方向和位置。

9.停车泊位:是指地块内应配置的停车位数量。 10.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即城市道路用地与两侧建筑用地及其他用地的分界线。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即为建筑红线,任何建筑物(包括台阶、雨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根据城市景观的要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线外侧退后建设。 11.建筑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12.建筑红线后退距离:是指建筑物最外边线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 13.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建筑间距主要是根据所在地区的日照、通风、采光、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设、建筑布局形式,以及节约用地等要求,综合考虑确定。住宅的布置,通常以满足日照要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14.日照标准:是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居住卫生要求确定的,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获得的日照量,是编制居住区规划,确定居住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15.日照间距系数:是指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16.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城市要按规定标准确定绿化用地面积,分层次合理布局公共绿地,确定防护绿地、大型公共绿地等的绿线。城市绿线范围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在城市绿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限期迁出。

对城市规划设计要素的分析

对城市规划设计要素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7-09-21T11:41:42.66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作者:肖一夫[导读] 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都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所以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认真严格的对待城市建设问题。 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摘要: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国家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与改革,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城市发展水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国家经济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所以在城市建设方面,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为城市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这种规划与设计不仅能强化城市整体的精神面貌,还能提高城市的文化水准,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本篇文章就城市规划设计要素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规划与设计中涉及到的人文精神与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加以论述。希望文章对城市建设与发展有所帮助。关键词:城市规划;人文精神;生态平衡在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要对城市的整体形象效果加以研究与改善,还要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与节能环保的因素考虑进去,这样整体的工程建设才能有效的达到预期标准。另外,随着人们的审美眼光逐渐提高,城市建筑设计人员更要对建筑物加以创新,将符合时代潮流的因素利用进来,让城市在人们的眼中呈现别样的美景。不仅如此,工作人员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还需要考虑规划地区的地理条件和周围环境因素,在对其有充分的了解后,才能进一步的对城市内部空间的规划加以深入的探讨、研究。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都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所以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认真严格的对待城市建设问题。 1 体现人文精神,完善规划体系要想使得整个城市的规划能够更加合理,就需要对城市内部的人文精神进行全面的考虑。这里所说的人文精神并不是对整个城市的内部人群进行规划,而是需要根据城市内部人群的分布对城市的建筑物和相应的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总的来说进行城市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需要对城市内部的人文精神进行全面的考虑,提高城市发展的灵活性。在对各个城市的设计研究中清楚的发现,如果在进行城市本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忽视城市内部的人文精神就会导致整个城市的形态和布局都出现混乱的现象,严重的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对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也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这就说明了进行城市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优先考虑人文精神并不是毫无道理的。而且在轨迹对城市设计和规划的研究中,清楚的指出了要想促使城市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做到以人为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城市的设计和规划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支持,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结合其自身的人文精神对城市整体文化的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城市规划的自然生态平衡定义在现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性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对城市进行设计和规划就需要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考虑。而且在对现在城市生态环境的全面分析中可以清楚的被了解到目前进行的生态规划不仅是指对生态环境的规划,还包括相应的经济、社会和信息等多个方面。而对于整个生态规划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的规划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对城市的设计和规划的理论分析中,对生态环境进行规划的根本目的在于创建一个更加舒适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而且在规划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生态学中的基本原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1 整体性原则从相应的城市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对城市的自然生态大多数都是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规划的。对整体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形式的重视程度都非常高。在进行城市的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对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都需要做到全面的考虑,这样对促使整个城市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循环再生原则目前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提升,主要是因为现在社会上的环境遭受非常严重的破坏。对可持续发展来说重点要求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自身的节能环保和循环再生有一定的重视,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能够促使城市存在的能源得到最大效率的利用,而且对环境的保护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3 区域分异原则一个城市内部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和自然条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因为构成城市的各项因素具有多样性。为了使得城市内部的各项因素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就需要对整个城市中涉及的各种因素按照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这样能够提高对资源的保护程度。 3 加强自然生态平衡观念的引导3.1 城市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于这个城市的整体景观,这就需要对城市的景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在对城市景观的观察中清楚的了解到城市景观的构成。主要在于城市内部的园林和建筑物共同构成的城市景观。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城市内部的园林和建筑物的布局进行全面的考虑,并根据实际考察的结果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促使城市的景观能够更好的反映整个城市的特色。 3.2 目前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也非常高,这就需要在进行城市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对节能环保也能做到全面的考虑。在对建筑物进行建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选用较为环保的材料进行施工,对建筑物的朝向和采光通风等方面也需要全面的考虑。 3.3 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生活垃圾。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等,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居住区设置中央绿地。增加居住区的文化体育设施。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生态城市建设中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一是保护,二是提升。 4 注重低碳节能的城市规划要求由于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数量更是庞大,所以将节能低碳的理念渗入到城市规划的方案中并加以实施,成为了城市建设人员的重点工作之一。其实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时候,有很多细节方面的地方都可以为节能贡献一点力量。比如在建筑物门窗的设计方面,就可以通过对门窗面积的控制来节省一些材料和能源,只要将门窗在合理范围内进行控制与修改,就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另外制作窗户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加强玻璃与窗框间的距离来强化密封程度,这样在冬季的时候就可以保证屋内的热量不流失,降低热能的使用率。这样,城市规划设计与建造的时候,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能源的浪费,还能在响应国家节能低碳号召的同时,完善城市规划建设体系,让国家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5结束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