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与目标

【教学理念】

本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在历史时空框架下把握中古时期欧洲社会的特点,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理清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教学目标】

知道西欧封建庄园、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拜占庭与俄罗斯等基本史实,理解中古时期欧洲社会的特点。

通过文献、图片资料、地图等的解读,基于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的视角了解中古时期西欧、拜占庭、俄罗斯等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理解这一时期欧洲各区域文明呈现多元面貌的原因。

感悟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中第3课的内容,由“西欧封建庄园”、“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拜占庭与俄罗斯”三目组成。主要讲述了中古时期欧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不同风貌,聚焦于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随着城市的复兴,西欧封建社会出现的新变化;拜占庭与俄罗斯帝国的文明特征。

【教学资源】

本课教材中“学思之窗”的材料,“一个庄园的图解”,中古西欧的“三种人”,“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俄国在欧洲和亚洲的领土扩张(至18世纪)”、“问题与探究”部分的材料以及课外搜集的资料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运用。

【内容主旨】

中古时期的欧洲,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文明: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成为西欧中古时代的基本景观。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由东罗马发展而来的拜占庭帝国一度繁荣,俄罗斯在反抗蒙古的斗争中逐渐崛起。

【重点难点】

重点:中古时期欧洲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

难点:中古时期欧洲各文明区呈现不同风貌的原因。

三、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世界中古史,时代久远,虽然有些内容在初中教材中已经涉及,但高中内容多,难度提高,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1、多用地图构建中古时期欧洲的时空环境;2、用各种类型的材料设计历史情境,让学生体验当时人们所处的历史背景,感受当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理解历史阶段的本质特征;3、由于本课内容较多,教师要进行整合,聚焦核心,突破重难点。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和日耳曼人南下地图,教师讲述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相关史实。

设计意图:回忆旧知,导入新课,了解西欧进入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

环节1:出示教材中的图片“中古西欧的‘三种人’”,讲述中古西欧的社会分工。以“其中僧侣代表了基督教会的力量,在中古西欧地位显赫”为过渡,出示基督教的一段材料,提问:材料从哪些方面提到了基督教对中古时期欧洲社会的影响?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中古西欧的社会分化,通过材料分析和概括,学生理解基督教影响了欧洲社会的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团组织、社会秩序、权力结构并形成政教二元权力体系。

环节2:以图片“中古西欧的‘三种人’”中的骑士阶层,引出封君封臣金字塔结构图,提炼表层信息:这个结构图中,大小领主将什么授予相应的附庸?同时附庸又要向上级履行什么义务呢?出示领主与附庸关系的材料,提炼深层信息:领主和附庸关系的实质是什么?如果有一方违背了这个“双向契约”会有什么后果?这对王权可能会有何影响?出示封建制度的一段材料,提问:材料说明这样的关系对王权、国家会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资料、文献的解读,能够将封君封臣制度置于具体的时空环境下进行分析,理解封君封臣制度的实质以及对西欧封建社会的影响,培养从材料中汲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环节3:以图片“中古西欧的‘三种人’”中的农民阶层,引出中世纪的庄园图,由浅入深地提炼信息:庄园中的耕地有几部分组成?结合教材,说说这几部分耕地分别如何经营?庄园中除了耕地以外,还有哪些空间?由此可见庄园是一个怎样的组织?以“庄园中的农奴是如何生活的呢?”为过渡,阅读教材“问题探究”材料,提问:中世纪农奴的生活有哪些不自由?但处境比奴隶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学会从图片资料中提取表层和深层信息,理解中世纪西欧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庄园生活的不自由与之后城市的自治形成对比。

环节4:出示中古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的材料,提问:10-11世纪欧洲社会生产力有何变化?以“随着生产力进步,10-11世纪,商业逐渐繁荣,西欧各地兴起了许多城市”过渡,出示中古时期西欧城市复兴地图,提问:中世纪的城市分布有何特点?出示描述中世纪市民的一段材料,提问:中古西欧市民拥有哪些“自由”?阅读教材中有关城市的描述,思考;市民的这些自由是如何获得的?自治对西欧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其中还影响到了西欧的政治制度”过渡,出示城市复兴后西欧社会结构的变化图,分析城市复兴对西欧社会政治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文献、教材的分析,理解城市复兴的背景、特征及影响,理解生产力发展与城市复兴之间,城市复兴与西欧社会变化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做出恰当的历史解释。

环节5:以“以上我们学习了中世纪西欧的有关内容,那么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依旧留存下来的拜占庭帝国又具有怎样的文明特征呢?”为过渡,出示拜占庭帝国地图,提问:从地图上可见,拜占庭帝国受哪些文化的影响?出示查士丁尼及群臣图,讲述《查士丁尼法典》的制订;出示拜占庭帝国衰落和奥斯曼帝国兴起地图,讲述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历史。

设计意图:以地图为载体,分析拜占庭盛衰历史,落实时空观念,理解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对区域文明的影响。

环节6:出示俄罗斯从基辅罗斯公国到俄罗斯帝国扩张的地图,讲述俄罗斯帝国的历史。提问:俄罗斯与拜占庭的文明有什么关系,又有哪些不同?拜占庭与俄罗斯同西欧社会相比,又表现出怎样的特征?

设计意图:理解俄罗斯帝国的形成历史,制度特点,学会联系、比较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

环节7:总结并提问,中古时期欧洲各文明区呈现的风貌有哪些不同?你认为影响欧洲各文明区域形成多元风貌的因素有哪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概括本课学习内容,尝试着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的视角分析历史现象,感悟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

【资料附录】

材料1:

基督教不仅将一种新的信仰体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给西方社会,它还将一种新的社团组织、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嵌入罗马国家以及后来的西欧日耳曼社会,从而造成了西欧社会的二元分化:在同一社会共同体内,成长起相互平行的教权和王权,即政教二元化权力体系。

——丛日云:《在上帝和凯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195

页材料2:

领主附庸关系是依附和被依附关系,同时又表现为相互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即契约关系。布洛赫指出,这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契约,而且是双向契约。如果

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同样,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

样可以离弃领主,当时一个专用词汇谓之“撤回忠诚”。

——侯建新:《欧洲文明不是古典文明的简单延伸》,载《史学理论研究》,2 014年第2期

材料3:

封建制度是一种政府的形式……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或

主持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执行司法、征收赋税

的制度。在这样的一个政体里,政府的实质是分裂的。王座只保留了一个空洞

的宗主地位,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权力,而国王被缩成为一个阴影而已。

——[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册),耿淡如译,302页材料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