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高中)-含答案概要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一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解析: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分封制,实行了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任命官员管理。
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对中国古代社会有何影响?A. 促进了社会等级的固化B.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 阻碍了文化的发展D.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打破了世袭制和门阀制度,使得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有机会通过考试获得官职,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_________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答案:郑和解析:郑和是明朝著名的航海家,他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到达了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 清朝末期,_________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始。
答案:辛亥革命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标志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始。
三、简答题1. 请简述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它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反对封建礼教和旧文化。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改革,为后来的五四运动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抗日战争的胜利,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
其次,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再次,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简明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
《简明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一、填空1.一般说来,中原地区的居民称为__族, 其四周的居民按其方位分别为__,__,__,__。
2.今天,我国共有___个民族。
由于在历史上,氏族关系的密切发展,自汉魏以后,___一词逐渐成为我国各民族的总名称。
3.原始社会分为两个时期,其前期为___时期,后期为___时期。
4.传说中国的文明起源于__和___时代。
旧时人们常以___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
5.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6.商朝的建立者是____。
7.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是____土地制度是____。
8._____年,少数民族____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9.齐桓公任用______为相,进行改革。
10.“合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洛阳人___;“连横”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魏人__。
11.“五经”是___,___,____,___,和____;“三传”是____,____和____。
12.春秋后期的___是一位杰出的民间医生,他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病,兼通内、妇、五官、小儿等科。
13.秦长城西起____,东至_____。
14.秦统一后的钱币叫_____,文字叫_____。
15.汉武帝即位,_____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汉武帝基本上采纳了这个建议,从此_____学说逐步成为西汉中后期的统治思想。
16.西汉时,_____两次出使西域;东汉时,_____经营西域。
17.许慎的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辑完善,内容丰富的字典。
18.东汉时期最著名的医学家有_____和_____。
19.曹操的选官政策是所谓“___”;曹丕时,用“__”以选拔官吏。
20.230年,孙权派___到达夷州.21.___是两晋的基本经济和财政政策.22.“五胡”指__,__,__,__和__.23.隋炀帝即位后,创立_____,这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
24.641年,唐太宗以_____入吐蕃和亲,嫁与松赞干布。
25.880年,黄巢在长安称帝,国号“___”。
高中历史考试和答案
高中历史考试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实行分封制C. 推行科举制D. 实行九品中正制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汉武帝时期的政治措施?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推行均田制C. 创立太学D. 创立刺史制度答案:B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主要科目有哪些?A. 明经、进士B. 明经、明法C. 进士、明法D. 进士、明经答案:A4. 宋代的“三司”指的是哪三个机构?A. 户部、兵部、工部B. 礼部、户部、刑部C. 户部、度支、盐铁D. 吏部、户部、礼部答案:C5. 明朝时期,内阁制度的创立者是哪位皇帝?A. 明太祖B. 明成祖C. 明宣宗D. 明英宗答案:B6. 清朝雍正时期,设立了哪个机构来加强皇权?A. 东厂B. 西厂C. 锦衣卫D. 军机处答案:D7.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其临时大总统是?A. 孙中山B. 袁世凯C. 黎元洪D. 黄兴答案:A8.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提倡民主与科学B. 提倡儒家思想C. 提倡佛教思想D. 提倡道教思想答案:A9.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C. 一战结束D. 辛亥革命答案:A10.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1年B. 1922年C. 1923年D. 1924年答案:A1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A. 东北、华北、华东B. 华北、华东、华南C. 东北、华北、华中D. 华北、华东、华中答案:D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9年10月1日B. 1948年10月1日C. 1950年10月1日D. 1949年9月1日答案:A13. “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发展农业B. 发展轻工业C. 发展重工业D. 发展服务业答案:C14. 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错误批判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是指?A. 经济建设为中心B. 以阶级斗争为纲C. 以农业为基础D. 以工业为主导答案:B15.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点是?A. 土地私有化B. 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C. 土地国有化D. 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答案:B16.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主要强调的是什么?A. 经济发展B. 政治发展C. 文化发展D. 社会发展答案:A1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时间是?A. 2001年B. 2002年C. 2003年D. 2004年答案:A18.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哪个领域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A. 经济领域B. 政治领域C. 文化领域D. 军事领域答案:A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是什么?A.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B.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C.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D.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答案:A20. 中国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在?A. 2020年B. 2021年C. 2022年D. 2023年答案:A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2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历史卷试题及答案高中
历史卷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统一度量衡D. 以上都是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强化了士族阶层的地位C. 导致了地方势力的崛起D. 限制了文化思想的发展3. 以下哪项不是宋朝时期的科技成就?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蒸汽机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资源D. 军事征服5. 清朝末期,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保守派的强烈反对B. 改革派内部分歧C. 外国势力的干预D. 经济基础的薄弱6.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D. 国内经济危机的加剧7.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消耗敌军力量B. 保护后方安全C. 直接决定战争胜负D. 促进国际援助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什么?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 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C. 封建社会的终结D. 资本主义道路的终结9. 1950年代,中国进行土地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解放农村生产力B. 消除封建剥削制度C. 建立农村集体经济D. 促进城市工业化10. 文化大革命期间,以下哪个组织起到了重要作用?A. 红卫兵B. 工人阶级C. 知识分子D. 军队11.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决策是什么?A. 继续执行文化大革命政策B.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C. 加强阶级斗争D. 深化农业集体化12.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推行人民公社制度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D. 扩大农村市场13.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C.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D.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4. 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国内外贸易的增长B. 加剧了国内经济的不平衡C. 限制了国有企业的发展D. 减少了外资企业的进入15. 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B. 加强军事同盟关系C. 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 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高中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1. 选择题A.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
答案:正确解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B.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
答案:正确解析: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他在618年建立了唐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唐朝时期。
C. 明朝的都城是南京。
答案:错误解析:明朝的都城最初是南京,但在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此后北京成为明朝的都城。
2. 填空题A.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____。
答案:开元盛世解析:唐朝的盛世被称为开元盛世,这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达到了高峰。
B. 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____。
答案:溥仪解析: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溥仪,他在1912年被迫退位,标志着清朝的结束和中国封建王朝的终结。
3. 简答题A. 简述汉武帝的大一统政策。
答案:汉武帝的大一统政策主要包括政治上的中央集权,经济上的盐铁官营,思想上的独尊儒术,以及对外的开疆拓土。
解析:汉武帝通过这些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思想文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国家的疆域,奠定了汉朝强盛的基础。
B. 描述清朝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
答案: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包括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叛乱,以及编纂《康熙字典》等。
解析:康熙皇帝在位期间,通过军事手段平定了内部的叛乱,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同时,他在文化方面也有所建树,如编纂《康熙字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论述题A. 论述明朝海禁政策的影响。
答案:明朝海禁政策限制了民间的海上贸易,影响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航海技术的进步。
解析:明朝海禁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失去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导致中国在航海技术和对外贸易方面逐渐落后于西方。
同时,海禁政策也使得沿海地区的经济受到打击,影响了明朝的经济发展。
以上为高中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的示例。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高中_含答案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高中) 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卷共有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重农抑商就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思想,然而历代商品经济仍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据此回答1-4题。
1.我国古代商品经济最初产生于( )A.原始社会后期B.商朝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2.以下说法正确的就是( )A.儒家思想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重农抑商就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思想,所以孔子就是主张重农抑商的B.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就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始作俑者,所以战国时法家都就是主张重农抑商政策的C.重农抑商政策的经济基础就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以重农抑商政策就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结果,因而它长期的实行,就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D.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从事工商业者作传记(《货殖列传》),说明秦汉以前工商业者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后世的正史中再也瞧不到专门为工商业者作的传记,说明由于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工商业者不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了3.以下哪些就是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 )①封建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性质②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③封建社会初期不具备发展工商业的条件④诸侯国出于政治、军事因素的考虑A.①②③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4.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就是( )A.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B.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C.保证政府稳定的财政收入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匈奴就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对北方边疆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情况不符合两汉时期匈奴历史的就是( )A.经济生活由畜牧业发展到农牧业B.铁器已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等领域C.从分裂走向统一,形成了强盛的奴隶制国家D.西汉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管理6.两汉与秦朝对匈奴采取的相同措施就是( )A.修建防御工事B.与亲与互市C.进行战争D.迁民屯边张骞出使西域,促成当时世界几大文明在西域的碰撞与交融,使当地文化丰富多彩。
高中文科班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二
高中文科班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
1. 以下有关我国原始社会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翻土种地的主要工具是耒、(B)从事农业的主要劳动力是妇女(C)已出现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D)主要农作物是粟、稻、蔬菜2. 使西周成为空前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实行(B)广大奴隶创造出大量财富(C)农作物品种的增多和手工业的发展(D)周文王整顿政治和军事3. 春秋时期,最早的封建地主是哪些人转化而来的?(A)立功的将士(B)奴隶主贵族(C)有钱的大商人(D)城市平民4. 战国时期还没有出现的手工行业是(A)冶炼业(B)制瓷业(C)漆器制造业(D)丝麻纺织业5. 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死因是(A)革新图强的建议被楚王拒绝,悲愤自杀(B)主张变法被当权贵族排挤、流放后自杀(C)在流放中闻知楚都被秦军攻破,绝望自杀(D)做为贵看到奴隶制日趋衰亡,绝望自杀6. 最早为君主专制提出“君权神授”理论的是(A)韩非子(B)李斯(C)秦始皇(D)董仲舒7. 73年,班超出使西域的目的是(A)恢复东汉政府一西域各国的交往(B)联络西域各国共同夹击北匈奴(C)恢复西域都护、打通丝绸之路(D)为了同大秦建立直接的联系8. 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基本条件是(A)限制地主阶级占田数量(B)鲜卑族统治者主动汉化(C)政府掌握大量无主土地(D)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9. 对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A)稳定了农民的生活(B)开垦的荒地增多了(C)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D)促进了经济的恢复10. 北魏均田制的直接受益者是(A)贫苦农民(B)中小地主(C)鲜卑贵族(D)官僚地主11. 在南朝更替的四个朝代中,最安定的朝代是(A)宋(B)齐(C)梁(D)陈12. 唐代科举制中进士科最重要的原因是(A)考试内容最难(B)考试人数最多(C)主要选官科目(D)唯一儒学科目13. 唐玄宗前期,藩镇权限增大的直接原因是(A)唐玄宗不理政事、重用奸臣(B)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一方(C)唐与周边民族失和、边境紧张(D)安吏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14. 8世纪中期,控制东自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广大地区的民族是(A)鲜卑(B)匈奴(C)突厥(D)回纥15. 契丹建国后,实力大为增强的重要原因是(A)得到幽云地区(B)接受中原封建文化(C)统一契丹各部(D)控制了蒙古大漠地区16. 宋辽战争的起因是(A)辽兵南下掠夺(B)宋军夺取幽云地区(C)辽国需要岁币(D)宋真宗懦弱无能17. 以下各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A)北宋----辽-----西夏-----金(B)辽-----北宋----西夏-----金(C)北宋----西夏-----辽----金(D)辽-----北宋-----金-----西夏18. 王安石变法的直接目的是(A)发展生产力(B)增加财政收入(C)调整生产关系(D)抑制官僚地主利益19. 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生产者的利益(B)维护中小地主利益(C)维护大地主的利益(D)维护封建国家利益20. 元朝时,台湾岛隶属于(A)中书省直接管辖(B)河南江北省管辖(C)江浙省管辖(D)江西省管辖21. 元朝开凿疏通大运河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对南方的统治(B)南粮北调供应大都(C)加强南北经济交流(D)便于蒙古贵族南游22. 东欧地区的商队直接来中国贸易的最活跃时期是(A)唐朝(B)南宋(C)元朝(D)明朝23. 朱元璋建明朝时的都城叫(A)建业(B)建康(C)南京(D)应天24. 白银在明代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其主要原因是(A)白银开采量的增加(B)一条鞭法的实行(C)商品经济的发展(D)白银本身的价值25. 明朝后斯著名的东林书院所在地在右图中应是(A)①(B)②(C)③(D)④26. 清前期农业仍有发展,其主要表现是(A)引进了外国农作物品种(B)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C)耕地面积增加了近一半(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更加巩固27. 以下关于清前期新疆地区状况的表述,错误的是(A)清朝称天山南路地区为回部(B)噶尔丹的势力曾达到天山南部(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首次统一新疆(D)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大部分地区28. 下列现象没有因果关系的是(A)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停止实行(B)商品经济活跃------一条鞭法实行(C)蒙古侵拢边境-------明成祖迁都北京(D)清朝废除人头税-----人口大量增加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高中)_含答案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高中)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卷共有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思想,然而历代商品经济仍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据此回答1-4题。
1.我国古代商品经济最初产生于( )A.原始社会后期B.商朝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思想,所以孔子是主张重农抑商的B.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始作俑者,所以战国时法家都是主张重农抑商政策的C.重农抑商政策的经济基础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以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结果,因而它长期的实行,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D.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从事工商业者作传记(《货殖列传》),说明秦汉以前工商业者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后世的正史中再也看不到专门为工商业者作的传记,说明由于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工商业者不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了3.以下哪些是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 )①封建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性质②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③封建社会初期不具备发展工商业的条件④诸侯国出于政治、军事因素的考虑A.①②③B.①②④ C ②③④D.①③④4.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B.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C.保证政府稳定的财政收入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对北方边疆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情况不符合两汉时期匈奴历史的是( )A.经济生活由畜牧业发展到农牧业B.铁器已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等领域C.从分裂走向统一,形成了强盛的奴隶制国家D.西汉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管理6.两汉与秦朝对匈奴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A.修建防御工事B.和亲与互市C.进行战争D.迁民屯边张骞出使西域,促成当时世界几大文明在西域的碰撞与交融,使当地文化丰富多彩。
据此回答7-8题。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卷
第3页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一)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卷
高考·历史
02[2019·广东江门鹤山市模拟]我国的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一个或两个简称,例如
山东简称“鲁”、陕西简称“秦”、山西简称“晋”等。这几个省份的简称都与我国古
代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有关。这种制度就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中央集权制
A.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 B.明长城是世界建筑的杰作 C.卢沟桥见证了抗日烽火 D.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
解析:根据“举世闻名、连绵不断、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固若金汤”这些词语可 判断学习的内容为明长城,它是世界建筑的杰作。
第27页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一)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卷
高考·历史
19[2019·广东汕头潮阳区一模]顺治年间,出版家毛重倬因刻写的序文没有署上“顺 治”年号,被大学士刚林认为是“目无本朝”从而被拘;江西乡试主考官查嗣庭因出了 一道“维民所止”的作文题目,被雍正帝认为“维止”两字是“雍正”两字去了头,受 尽折磨含冤死于狱中,又受到戮尸之辱。上述案件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清朝实行( )
高考·历史
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表格对北宋年间贡举和武举取士人数进行了对比,取士人数 出现差异是因为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造就了宋朝科技 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第23页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一)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卷
高考·历史
16[2019·江苏盐城大丰区期中]下图反映了南宋初期抗金斗争中的重要战役,意义非 凡。对此理解正 确的是( )
A.唐朝杜甫的诗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 B.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C.南宋的辛弃疾,其词内容多数与抗金活动有关 D.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高中
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修建长城C. 推广铁器D. 焚书坑儒答案:C2. 唐朝盛世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的是哪一位皇帝的年号?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中宗答案:A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开拓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新大陆D. 寻找长生不老药答案:B4.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A. 曾国藩B. 李鸿章C. 张之洞D. 以上都是5. 辛亥革命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A. 武昌起义B. 黄花岗起义C. 保路运动D. 广州起义答案:A6. 下列哪一项不是五四运动的口号?A. 爱国B. 进步C. 民主D. 科学答案:B7.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著名战役?A. 四渡赤水B. 飞夺泸定桥C. 遵义会议D. 百团大战答案:D8. 下列哪一位不是新中国开国元勋?A. 毛泽东B. 邓小平C. 周恩来D. 朱德答案:B9.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B10.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地点是?A. 陕西西安B. 河南洛阳C. 甘肃敦煌D. 山东曲阜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划分为____个郡。
答案:362. 唐朝的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其规模相当于现在的____平方公里。
答案:87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4.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的口号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其中“夷”指的是____。
答案:西方列强5. 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实行的政体是____。
答案:共和制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答案: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海上远航活动,其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展示了明朝强大的国力和先进的航海技术;其次,郑和的远航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区的联系,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最后,郑和下西洋也是中国对外宣扬国威、扩大影响力的一次重要行动。
2023年全国高考历史综合试题(含答案)
2023年全国高考历史综合试题(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A. 王昭君- B. 杨贵妃- C. 西施- D. 貂蝉答案:B2.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圣人孔子的弟子?- A. 孟子- B. 墨子- C. 荀子- D. 庄子答案:A...第二部分:主观题(共4题,每题20分,共80分)1. 请简述中国历史上的五胡十六国时期的重要性。
答案: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标志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和统治,严重动摇了中原王朝的统治地位。
这个时期的大量战乱和政权更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了重大变革。
2.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以文化知识为主要考核内容。
它的特点是广泛选拔人才,提倡文化进步,使得社会上的人才有机会得到重用。
科举制度的作用是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第三部分: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0分)1. 解释“名利双收”的含义。
答案:名利双收是指在一定的活动或事业中同时获得名誉和利益的意义。
这个词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工作、研究或社交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或成功,并且从中获得了声誉和物质回报。
2. 请列举五代十国时期的著名政权。
答案:五代十国时期的著名政权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等。
...第四部分: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论述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是指在封建制度下形成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
在这个社会中,君主和贵族维持着统治地位,百姓则处于被统治的地位。
封建社会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导致了社会的分封和诸侯割据,使得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遭到破坏。
此外,封建社会也保持了长期的稳定,维系了中国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中国古代史测试题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史》测试题参考答案二.材料题51.(1)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2)秦始皇结束春秋战国分裂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
(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亦可)汉武帝:“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北击匈奴,派张骞通西域,实现“大一统”,使西汉王朝达到鼎盛。
唐太宗:完善科举制与三省六部制,“贞观之治”,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宋太祖: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52.(1)商鞅变法;奖励军功等措施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2)使秦国强盛,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3)内容: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学习汉族官制礼法等相同点: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封建化的改革。
不同点:孝文帝改革有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商鞅变法没有。
53.秦朝: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独揽大权;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西汉:“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给分)。
唐朝: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元朝:行省制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54.(1)闭关自守(2)原因:自持天朝物产丰富。
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受外国侵略,还害怕外国人与沿海人民往来会引起统治统治不稳。
(3)后果:阻碍了对外经济文化科技交流,对西方的兴起一无所知,导致近代落后挨打(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三.读图题(顺序不能颠倒)55.曲辕犁、筒车、唐朝56.(1)长安、大秦、敦煌(2)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57.(1)洛阳、涿郡(今北京),余杭(今浙江杭州)(2)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3)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58.略。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某某某某调研)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B.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C.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D.农耕经济成为各朝根本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文化认同感。
“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一方面是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说明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故A项正确;有虞氏和夏、商、周三代是前后相继的过程,不属于区域间的文化交流,故B项错误;材料是“祭祀”方面,属于宗族意识,不是政治制度和农耕经济方面,故C、D两项错误。
2.(2018·某某某某二调)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
当时的移某某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豪富、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
此举( )A.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B.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C.旨在抑制土地兼并D.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解析:B 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秦统一六国的兼并战争中,对一些地方的人口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大规模的移民,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故B项正确。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之前,关中地区经受战乱破坏,经济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优势,故A项说法错误。
秦朝移民中“迁豪富、强族于关中”是为了加强监管,尤其是迁六国贵族,是为了削弱六国贵族势力;“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是为了减少边疆少数民族叛乱,C项排除。
材料为巩固国家统一措施,D项排除。
【教师备用】【新知生成】秦朝保障统一的配套措施(1)全国必须在经济、文化上高度统一。
这就是所谓“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简言之就是度量衡、文字、货币、车道,乃至意识形态,都趋于高度统一,使中央政令可以畅通于各地,地方与中央保持一致。
高中中国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中国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B. 秦始皇推行了郡县制C. 秦始皇实行了分封制D.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答案:C2. 唐朝时期,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对外交流的重要举措?A. 玄奘西行取经B. 鉴真东渡日本C. 郑和下西洋D. 遣唐使来华答案:C3. 明朝时期,以下哪位皇帝不是以武力夺取皇位的?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厚照D. 朱由校答案:C4.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是由孙中山领导的B.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C.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D. 辛亥革命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独立答案:B5.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B.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C.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D.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答案:C6.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而进行的一次战略转移,下列关于长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长征的起点是江西瑞金B. 长征的终点是陕西延安C. 长征的总里程超过了25000里D. 长征的目的是北上抗日答案:D7.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A. 抗日战争始于1937年的七七事变B.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C. 抗日战争的结果是日本无条件投降D.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的对外战争答案:B8.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B.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C.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和奴役的历史D.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答案:B9. 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文化大革命开始于1966年B.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C. 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反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D. 文化大革命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和文化遭受了巨大损失答案:C10.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B.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C. 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 改革开放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全面私有化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__制度。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统一度量衡D. 修建长城答案:ABCD解析: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推行郡县制以取代分封制,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统一度量衡以促进经济交流,以及修建长城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流动B. 增强了中央集权C. 促进了文化发展D. 导致了地方势力的削弱答案:ABCD解析: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僚体系,促进了社会流动。
同时,科举选拔官员的权力集中在中央,增强了中央集权。
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科举制度也削弱了地方势力对人才的控制。
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______是著名的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开创了中国航海史上的辉煌篇章。
答案:郑和解析:郑和是明朝时期的著名航海家,他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到达了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非洲东海岸等地区,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导火线是______。
答案: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解析: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特别是山东问题的处理,激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引发了五四运动,这场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三、简答题1. 简述清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答案:清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包括:- 内部腐败:清朝晚期官僚体系腐败严重,政治黑暗,导致国家治理效能低下。
- 经济落后:封建经济结构无法适应工业化浪潮,导致国力相对衰落。
- 民族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尤其是满汉矛盾和民族压迫政策,加剧了社会不稳定。
- 外部侵略: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严重削弱了清朝的主权和国力。
- 思想启蒙:西方思想的传入,促进了民众的觉醒,为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
解析:清朝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也有外部的侵略和思想影响。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高中 含答案概要
2016年春季2014级半期检测历史试卷1、墨子、商鞅、韩非子思想的相似之处是()A反对兼并战争 B主张互爱互利C反对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 D主张中央集权2、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已有诸侯。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这样说的目的是()A想实行焚书坑儒 B准备攻打匈奴C反对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D准备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进攻3、《齐民要术序》中载:“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厥而不录。
”材料表明,贾思勰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是()A、反对B、赞同C、听其自然D、主张适当改变4、北宋造成“冗官、冗兵、冗费”从反面证明了()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是弊大于利 B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作保证C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D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5、王安石设想变法应是在不增加人民负担的前提下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为此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政府向农民贷款获得利息 B向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C引种占城稻增加粮食产量 D清查为逃避赋税而隐瞒的土地数目6、以下哪些是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 ( )①封建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性质②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③封建社会初期不具备发展工商业的条件④诸侯国出于政治、军事因素的考虑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7、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B.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C.保证政府稳定的财政收入 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8、魏晋时期的民族融合实质上是 ( )A.胡汉民族布局被打乱 B.各族人民互相交流与学习C.少数民族封建化 D 边疆地区的大开发9、魏晋时期的民族融合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是 ( )A.促进了民族间的迁徙与杂居 B.使北方经济恢复,北魏兴盛一时C.打破了农牧经济的天然界限 D.为隋唐的统一与繁荣准备了条件10、“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含答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公元前124 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的学习科目为“五经”,一律由儒学五经博士教授,同时下令全国各郡国设置学校。
汉武帝的这些措施A.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B.宣告了“百家争鸣”局面的结束C.确立了儒学在文化上的主导地位D.推动了儒学走向世俗化和生活化2.《诗经》祭祀诗中商人多神化商汤、武丁等祖先,崇尚先王的暴力和武功;而周人塑造的祖先则多是文质彬彬的形象,他们赞颂祖先带领民众在治理田畴、勘察居住点、建筑房屋等方面的贡献。
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A.践行儒家民本观念B.执政观念趋向理性C.尤其重视基层治理D.开始强调以文治国3.永乐三年,他率领二万七千八百多人,分乘二百零八艘木制帆船,由太仓的刘家港出发,开始了持续二十八年之久的航海壮举,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这一壮举,史称A.郑和下西洋B.鉴真东渡C.法显西行D.空海求法4.明朝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600多年来,中国与亚非各国关系的佳话流传不衰。
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A.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推动明朝政治革新进程D.扩大海外贸易的规模5.造成下图所示漫画中“悲剧”的措施是A.使枢密院与“三衙”分权B.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C.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D.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权力6.汉代妇女盛行自由改嫁,而唐代中、上层妇女大多选择守寡。
这种变化折射出A.儒家思想文化的发展B.唐代妇女更自由富足C.妇女贞节观念愈淡薄D.程朱理学观念已普及7.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
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是A.契丹、党项、女真、蒙古B.鲜卑、女真、蒙古、匈奴C.契丹、吐蕃、女真、满洲D.鲜卑、女真、党项、蒙古8.“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交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春季2014级半期检测历史试卷1、墨子、商鞅、韩非子思想的相似之处是()A反对兼并战争 B主张互爱互利C反对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 D主张中央集权2、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已有诸侯。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这样说的目的是()A想实行焚书坑儒 B准备攻打匈奴C反对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D准备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进攻3、《齐民要术序》中载:“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厥而不录。
”材料表明,贾思勰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是()A、反对B、赞同C、听其自然D、主张适当改变4、北宋造成“冗官、冗兵、冗费”从反面证明了()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是弊大于利 B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作保证C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D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5、王安石设想变法应是在不增加人民负担的前提下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为此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政府向农民贷款获得利息 B向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C引种占城稻增加粮食产量 D清查为逃避赋税而隐瞒的土地数目6、以下哪些是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 ( )①封建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性质②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③封建社会初期不具备发展工商业的条件④诸侯国出于政治、军事因素的考虑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7、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B.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C.保证政府稳定的财政收入 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8、魏晋时期的民族融合实质上是 ( )A.胡汉民族布局被打乱 B.各族人民互相交流与学习C.少数民族封建化 D 边疆地区的大开发9、魏晋时期的民族融合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是 ( )A.促进了民族间的迁徙与杂居 B.使北方经济恢复,北魏兴盛一时C.打破了农牧经济的天然界限 D.为隋唐的统一与繁荣准备了条件10、“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 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11、《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12、北宋范仲淹"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A.减轻徭役B.提倡农桑C.加强军事D.整顿吏治13、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②③④14、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A.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B. 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C.法家备受统治者推崇D. 道家最受欢迎15、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成为"显学"而备受推崇,是因为它()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④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6、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
刺史的主要职责是()A. 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B. 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C. 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D. 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17、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是因为它()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②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政权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④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加强了中央集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8、商周农业的进步,不包括()A.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B.种植多种粮食作物C.施用各种肥料 D、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19、春秋战国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①铁农具的使用②牛耕的运用③水利灌溉的发展④封建制度的确立A.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0.商鞅变法中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内容是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②统一度量衡③废分封,行县制④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A、①②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21、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22、《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A.牛耕的出现 B.井田制瓦解 C.铁农具的使用 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23、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行省制度的创立,反映了()A.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24、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C、宗教信仰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25、《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这说明隋唐时期的中央机构()A.分工明确互为补充 B.相互牵制互为监督C.程序繁琐效率低下 D.部门增多相权削弱26、西周时期,一位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这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又娶了一个妾.该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A.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27、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但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
以上材料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①文学记载侧面反映②考古发掘③史书记载④民间传说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8、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十派” ,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 “劳苦人众的行动帮会” ,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 .儒、道、墨、法B .墨、儒、法、道C .法、儒、道、墨D .道、法、墨、儒29、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能看出下列各教派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有:(1)佛教(2)道教(3)墨家(4)儒教A、(2)(3)(4)B、(1)(2)(3)C、(1)(3)(4)D、(1)(2)(4)30、《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反映的是()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B、井田制趋于瓦解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D、土地兼并严重31、阅读材料,请回答。
(24分)材料一:秦汉关中水利工程示意图材料二:旅游者从西安到骊山所看到的黄褐色的土壤是黄土地带的东南边际。
这土壤纤细有如面粉,令人设想几百万年前经过风力的转运,堆积在一个广大的地区。
它的深度自50英尺到700英尺,它的下层可能是在冰河时期结束时受到极大的压力所粉碎而成。
当初一部分土壤也可能被水力冲刷而沉淀于东部,又经过长期间的堆积,才聚成今日之深度。
这种现象对中国历史的展开,有好几重影响:因为黄土之纤细,可以供原始的工具耕耘,如木制之犁及锄。
周朝的开国,与推广农业互为表里,显然是得到这种土壤特性的裨益。
材料三:黄土还给中国另一种影响:黄河中游由北至南将黄土地带割成两半,其纵长500英里。
它也在内地接受几条支流的汇入,其结果是黄河的流水中夹带着大量的泥沙。
通过河流的水内夹带着5%的泥沙已算相当的多,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夏季可能高至12%,而黄河的流水曾经有过46%的纪录。
其中一条支流曾在一个夏天达到了难于相信的含沙量63%。
所以黄河经常有淤塞河床,引起堤防溃决泛滥,造成大量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可能。
这河流的水量在洪水期间和枯水期间幅度的变化又大,更使潜在的危机经常恶化。
按理说来,有一个最好坐落于上游的中央集权,又有威望动员所有的资源,也能指挥有关的人众,才可以在黄河经常的威胁之下,给予应有的安全。
当周王不能达成这种任务时,环境上即产生极大的压力,务使中枢权力再度出现。
所以中国的团结出于自然力量的驱使。
材料四:在《春秋》里经常有邻国的军队越界夺取收成的记载。
饥荒时拒绝粮食之接济尤其可以成为战争的导火线。
《孟子》书中提到饥荒有17次之多。
一段章句里提及公元前320年,魏国的国君因为他的辖地跨黄河两岸,曾告诉亚圣当灾荒严重时他须命令大批人民渡河迁地就食。
在这时候鲁国已扩充其疆域5倍,齐国已扩充其疆域10倍。
不难想象,当时大国要较小国家占有显明的优势。
它们所控制的资源能够在赈灾时发生确切的功效,所以在吞并的战争中也得到广泛的支持。
材料五: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民族的威胁已相当严重,这时已有将北方几个小国家所筑土壁结合起来构成一座相连的城塞之必要,这项工程终使秦始皇在历史上名传千古。
所以这种局势的展开也指出中国即使在国防上也要中央集权。
全国的国防线大致与15英寸的等雨线符合,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国防线,不仅为无数战士留下了辛酸的记忆,也是中国妇女流泪的渊薮。
总之它在地理上构成第三个因素,注定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官僚机构必须置身于一个强有力的中央体系之下。
——以上材料均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明重心首先在关中地区的原因。
(6分)(2)十世纪后,关中地区不再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指出中国古代政治中心转移的过程。
(4分)联系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政治中心转移的原因。
(4分)关中地区的历史变迁对你有何启示?(2分)(3)根据材料三、四、五分析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历史必然性。
(6分)(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一个什么本质问题?(2分)32题:问答题(16分)(1)秦朝统一中国后,在中央和地方创建了哪些制度?(6分)(2)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汉朝,隋唐,宋朝各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3)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分)2016年春季2014级半期检测历史试卷答题卡班级姓名得分(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明重心首先在关中地区的原因。
(6分)(2)十世纪后,关中地区不再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指出中国古代政治中心转移的过程。
(4分)联系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政治中心转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