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二大气与气候高频考点17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分析练习(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影响气候的因素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影响气候的因素
答案 寒流流经。
3.右面图1为“某区域的1月平均气 温分布图(单位:℃)”,图2为“某 地的月降水量与日最高、最低气温 的月平均值的变化图”。读图完成 下列问题。(12分) (2)对比图1中海陆平均气温的空间 分布差异特点。(6分)
(2)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①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②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考虑海陆分布 (距海远近)因素。 ③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 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④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如 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
考向预测
考向1 通过“影响气温的因素”考查“区域认知”
北极航道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捷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区逐渐
缩小,北极航道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自2013年“永盛”轮首航北极东
北航道以来,中国货轮已经多次航行在这条航线上。北极东北航道包含四条航线,大
体线路均西起摩
尔曼斯克,东至白令海。据此完成1~2题。
山地的迎风坡
我国东部地区 我国夏秋季节的东
夏秋季节
南沿海
(3)影响降水的因素分析
因素
具体表现
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如赤道低气压带;风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易
大气环流 形成降水,如西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多;而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
控制区降水较少;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易形成降水,如夏季风
海陆分布
深居内陆,大陆性强,降水少;位于沿海,海洋性强,降水丰富
2.气候要素——降水 (1)形成条件 ①充足的水汽供应。 ②气流上升达到过饱和状态。 ③有足够的凝结核。 ④水滴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

高考地理 影响某地气温高低和降水量多少的因素

高考地理 影响某地气温高低和降水量多少的因素

影响某地气温高低和降水量多少的因素1、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等温线弯曲延伸方向)的因素:——位置、大气、地形、洋流、植被、水文、人类活动(1)、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①纬度对气温的影响: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②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变化缓和;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相反。

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2)、大气:包括锋面活动和天气状况:①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

如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

暖锋相反。

②天气状况:白天多云,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往往比晴天低;夜晚多云,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好,往往比晴朗的夜晚温暖;多云时,往往昼夜温差小,晴天时相反。

(3)、地形: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0.6℃/100米),因此同一热量带内,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另外,高大地形往往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秦岭)因此山间盆地(四川盆地)、河谷(长江\黄河\汾河等)气温往往偏高。

山地同一高度,阳坡比阴坡气温略高。

(4)、洋流:暖流能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植被:主要指植被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因其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对蒸发量的影响,气温变化小于裸地。

(温差小)(6)、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由于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故温差小。

(7)、人类活动:城市的热岛效应,大气的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与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都有很大影响。

2、影响某地降水多少(与等降水量线图相关)的因素:——位置、大气、地形、洋流、植被及水文(1)、位置:主要是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通常大陆内部干旱少雨。

(2)、大气:主要包括大气环流、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①大气环流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高二地理气温和降水知识点

高二地理气温和降水知识点

高二地理气温和降水知识点气温和降水是地理学中重要的气候要素。

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

下面将介绍高二地理课程中关于气温和降水的知识点。

一、气温的形成和分布气温是指空气的热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气温的形成和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纬度、海陆分布、高海拔等。

1. 纬度的影响随着纬度的增加,从赤道到极地,气温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照射角度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减小,从而导致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减少。

2. 海陆分布的影响海洋和陆地在吸收和释放辐射热的能力上存在差异。

海洋辐射平均吸收能力较强,在夏季可以吸收大量热量,使得沿海地区的气温较为温和。

而陆地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夏季容易出现高温现象。

3. 高海拔的影响高海拔地区的气温较低,这是因为海拔的升高使得大气压强和密度降低,致使气体的压强降低,分子间碰撞减少,从而降低了温度。

二、降水的形成和分布降水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并沉降到地表的过程。

降水的形成和分布也受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1. 水汽来源水汽来自于海洋、湖泊、河流以及地表蒸发。

相对来说,位于海洋上方的地区降水量较大,而位于大陆内部的地区降水量较小。

2. 大气运动大气上升运动是导致降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大气上升时,水汽逐渐冷却而凝结成云和水滴,最终形成降水。

3. 地形和风向地形的高低差异会导致空气上升或下降。

山地通常有较多的降水,因为当潮湿气流经过山脉时,被迫上升,导致水汽凝结成云和降水。

此外,风向也会影响降水的分布,如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时,容易形成降水。

4. 季风和洋流季风和洋流也对降水分布产生影响。

季风是指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导致的周期性的气流变化现象,季风的变化会造成季节性的降水变化。

洋流影响降水分布是因为洋流可以改变海洋表面的温度和盐度分布,从而影响水汽的蒸发和凝结。

总结:地理高二课程中,了解气温和降水知识点对于理解气候和地理环境非常重要。

气温的分布受纬度、海陆分布和高海拔等因素影响,海洋和陆地有不同的吸热能力,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

高考地理世界气候知识点梳理

高考地理世界气候知识点梳理

高考地理世界气候知识点梳理在高考地理中,世界气候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掌握世界气候的相关知识,对于理解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就来系统地梳理一下世界气候的知识点。

一、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1、纬度位置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

一般来说,纬度越高,气温越低;赤道附近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气候炎热;而两极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气候寒冷。

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调节着全球的热量和水汽分布。

例如,在低纬度地区,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在中纬度地区,西风带控制下的地区,气候湿润;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气候干燥。

3、海陆位置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小,降水较多;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小,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降水较少。

4、地形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山脉阻挡了气流的运动,使得山脉两侧的气候差异明显;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洋流暖流流经的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寒流流经的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终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在 2000 毫米以上。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年降水量在 750 1000 毫米之间。

3、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年降水量在 1500 2000 毫米之间。

4、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沙漠。

终年炎热干燥,年降水量不足 250 毫米。

5、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的大陆东岸,中国南方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降水量在 800 1500 毫米之间。

2020最新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二 大气与气候 高频考点17 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分析练习

2020最新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二 大气与气候 高频考点17 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分析练习

17 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分析一、单项选择题(2018·昆明月考)乌克兰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黑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其北部地区与美国中部平原、中国东北地区并称为世界三大商品性玉米产地。

下图是“乌克兰简图”。

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18·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县年降水量及水系分布。

读图回答2~3题。

2.影响该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 B.海陆位置 C.季风 D.地形3.据图推断,年平均气温( )A.N地>M地B.P地>N地C.Q地>P地D.Q地>M地(2018·中山一中质检)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分布图”,完成下题。

4.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纬度 D.海陆分布5.每年七、八月份,南昌都会出现闷热、无风的极端天气,被传称为“中国火炉城市”之一。

南昌市成为“火炉城市”的原因是( )①七、八月份,南昌市太阳高度大,白昼长②伏旱天气,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③气流下沉,无风或风力小④盆地中部,不利于散热⑤省会城市人口众多,生活和生产排放大量余热A.①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二、综合题6.(2018·新乡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雪花的形态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气温在-14 ℃至-18 ℃之间,微风且水汽条件充沛时,雪花可以发育得非常充分,各种多级分枝的微观结构也最为精美;气温低于-18 ℃或高于-14 ℃时,雪花微观结构发育状况变差。

下图为“我国1月份均温处于-14 ℃至-18 ℃等温线之间的区域分布图”。

观察发现:图中甲地雪花最为精美,是我国最美雪花的观赏地;乙地雪花发育不充分;丙地雪花最大,多鹅毛大雪。

(1)分析甲地雪花最为精美的原因。

高中地理气候与气象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气候与气象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气候与气象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地理气候与气象的学习,是对自然界中大气运动规律和地球气候分布的科学研究。

通过对这一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气候与气象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地理现象。

一、气候与气象的概念气候指的是某一地区长期时间内的天气统计,包括温度、降水、湿度、日照等因素。

气候的形成与大气层热力分布、地球自转、水汽等因素密切相关。

而气象则指的是气候在具体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

二、气候类型1.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地区的季风气候受到季风风向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分为冬季风和夏季风。

2. 中纬度西风带气候:中纬度地区由于受到西风带的影响,气候变化多样,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气候。

3. 极地气候:地处北极和南极地区的气候极端寒冷,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冰冻状态。

4. 高原气候:高山地区,如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气压低,降水也较少。

三、气候的影响因素1. 纬度:随着纬度的增加,地球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少,温度也会逐渐降低。

2. 海洋性和大陆性:海洋具有调节作用,使得沿海地区的气温较为稳定;而大陆性气候则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和较大的温差。

3. 地形和海拔:地势高低和山脉、高原等地形地貌会影响气候形成和气候分布。

4. 水体分布:靠近水体的地方,受水的保温作用影响,气温变化相对较小;而远离水体的内陆地区,气温变化较大。

四、气象现象1. 气温:气温是大气中空气分子热运动强度的反映。

受到地球纬度、海洋性和大陆性、海拔等因素的影响。

2. 降水:降水包括雨、雪、雾、露等形式。

降水的多少和分布与气候类型、地形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

3. 风:风是空气在地球表面上的水平运动,受气压差、地球自转等因素影响。

风对于气象变化的研究至关重要。

4. 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受气温和地形等条件的影响。

5. 日照:日照时长指的是太阳辐射直射地球表面的时间。

受地理位置和大气状况影响。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气候与气象的基本概念和形成原因,以及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

【校本教材2020版】高考地理气候要素专题知识整合

【校本教材2020版】高考地理气候要素专题知识整合

高考地理气候要素专题知识整合微专题一气温要素一、气温的空间分布1、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2、气温的水平分布3、等温线走向的判读方法二、气温的时间变化1、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2、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3、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三、气温特征的描述四、影响气温的因素五、气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微专题二降水要素一、降水的规律1、降水的垂直分布规律2、降水的水平分布二、降水特征的描述三、影响降水的因素四、影响干旱的因素五、雾形成与消散条件分析1、雾形成条件分析2、雾消散的原因六、降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微专题三风要素一、风向1、影响风向的因素2、风向的判读二、风力1、影响风力的因素2、促使风上升的动力3、风力的判读4、影响风能资源是否丰富的因素5、开发风能的条件三、分析风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微专题四气候一、气候类型(一)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二)非地带气候类型的分布(三)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二、气候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一)气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气候对地形的影响2、气候对水文的影响3、气候对土壤的影响4、气候对生物的影响(二)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对人口、城市、建筑的影响2、气候对农业的影响3、气候对工业的影响4、气候对交通的影响5、气候对工程建设的影响6、气候对自然灾害的影响7、气候对环境问题的影响8、气候对能源资源的影响9、气候对旅游的影响高考地理气候要素专题知识整合微专题一气温要素一、气温的空间分布1、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规律】在对流层中,正常情况下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C;在平流层中,整体上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上升。

【典型例题】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完成1~2题。

1.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A.12时、15时大气较稳定B.5时、20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2.图中12时曲线愈接近地面气温愈高的原因是A.愈接近地面风速愈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B.愈接近地面空气尘埃愈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C.愈接近地面空气密度愈大,大气愈能吸收太阳辐射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地面辐射首先供近地面大气吸收23、等温线走向的判读方法【典型例题】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

2024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备考 气温、降水和气候

2024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备考 气温、降水和气候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影响降水,如赤道低压控制全年多雨,副高控制全年少雨
三、气候的影响因素
3.海陆位置:响气温和降水,海洋性气候更加湿润且温差小 大陆性气候干燥且温差大
4.地形地势:海拔影响气温,如青藏地区气候高寒;
坡向影响降水,如背风坡气候干燥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如欧洲西部;
下表中甲、乙为欧洲西部某地(50°N,5°E)和南美洲西部某地
(45°S,72°W)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4~16题。
甲地均温/℃ 甲地降水/mm 乙地均温/℃ 乙地降水/mm
1月 13.2 161 4.8 164
4月 11.3 339 9.2
84
7月 6.3 509 16.1 95
10月 8.1 232 12.2 140
1月 13.2 161 4.8 164
4月 11.3 339 9.2
84
7月 6.3 509 16.1 95
10月 8.1 232 12.2 140
全年 10.2 3 860 11.1 1 260
12.乙地7月气温高于甲地1月气温的主要原因是( C ) A.甲地正午太
阳高度大 B.甲地白昼时间长
C.乙地沿岸有暖流流经 D.乙地受东南信风影响
空间分布: 高低变化趋势
2.降水 时间分布:年降水量大小;降水的年变化和季节变化大小; 空间分布: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随堂练4 图a为某岛屿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 候统计图,图b为图a岛屿的地形略图。读图完成12~14题。
9.该岛甲、乙两地( D) A.甲地1月牧草枯黄
B.乙地有
明显干湿两季 C.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
2024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备考
气温、降水和气候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气温的影响因素和逆温现象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气温的影响因素和逆温现象

2024高考一轮复习考点气温的影响因素和逆温现象【内容解读】由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差异以及多因素导致的热量再分配,使得地球各处获得的热量存在差异。

而正是由于受热的差异才导致环流的产生。

受热差异可以从地气系统的受热过程、与外界热量交换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逆温是大气受热变化的另一类现象,其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较大的影响与应用。

【教学目标】1.掌握气温高低变化的影响因素(三个层面);2.知道气温高低的变化;3.知道逆温概念,掌握逆温类型、特点及影响【教学过程】一、基础检验(一)气温高低的影响因素1.地气系统受热过程(1)太阳辐射分布(输入端)(2)下垫面状况(过程端)下垫面指地球表面的特征,如海陆分布、地势起伏和地表粗糙度、植被、土壤湿度、雪被面积等等,它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

下垫面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地面的比热容及反射率。

一般可以跟水汽进行联系。

水汽含量较大,比热容较大。

吸热慢,放热慢。

一般来说,深色土壤的反射率比浅色土壤小,潮湿土壤的反射率比干燥土壤小,粗糙表面的反射率比平滑表面小,陆地表面的平均反射率为10—35%,新雪面反射率最大,可达95%。

(3)大气受热和大气的保温大气主要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因此海拔高,空气稀薄,吸收的热量少,温度低。

大气向地面传递的热量称为大气逆辐射。

与大气中CO2和水汽含量有关。

大气层本身存在温室气体,具有保温作用,称为温室效应,当温室气体(特别是CO2)比重增加,温室效应增强,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得全球变暖。

水汽含量的变化主要是对比:晴天与阴天;沿海与内陆两对关系对比昼夜温差。

【描述语言】:晴天,云量少,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气温较高;夜间,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因此晴天昼夜温差大。

阴天则相反。

2.与外界热量交换3.人类活动(1)热岛效应城市排放出的热量较多,气温高。

【小尺度】(2)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2020年高考山东版高考地理 第二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

2020年高考山东版高考地理     第二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

重点难点 1.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
2.影响气温的因素
因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洋流
说明 纬度高(低),太阳高度小(大),太阳辐射能少(多) 海洋性气候(比热容大:冬温夏凉,温度季节变化小;大陆性气候(比热容 小:冬冷夏热,温度季节变化大) 地势高(低),气温低(高);高山阻挡冷空气侵入(地形封闭不易散热) 寒流降温,暖流增温
最高气 温月份
②判断所属温度带
最冷(热)月均温
因素变化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 最冷月均温>15℃ 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
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 最热月均温<5℃
结论 北半球
南半球 热带气候 亚热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气候 寒带气候
③确定 具体的 气候类 型
年变化
一般随纬度增高而 增大 。北半球陆地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北半球海洋气温8 月最高、2月最低。
(2)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 递减 ;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 相反;山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2.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方法技巧
方法1 等温线图的判读技巧
等温线走向 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示意图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1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7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相反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因纬度而不同)
海洋影响程度不同(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A、B、C同 纬度,B地夏温高于A、C两地,冬温低于A、C 两地)

高三地理气温降水知识点

高三地理气温降水知识点

高三地理气温降水知识点气温和降水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我们了解地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气温和降水的定义、影响因素、分布规律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气温知识点气温是指空气中分子的热运动引起的物理属性,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气温的测量通常通过温度计进行,温度计的单位包括摄氏度、华氏度和开氏度。

气温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纬度、海陆分布、海洋流和风。

1. 纬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这是因为高纬度地区接收到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较少,导致气温降低。

2. 海陆分布:陆地和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不同,陆地吸收和释放能量的速度较快,所以气温波动幅度较大;而海洋吸收和释放能量的速度较慢,导致气温变化相对较小。

3. 海洋流:海洋流通过运输热量,影响着气温的分布。

例如,北大西洋暖流使得西欧温暖湿润,而秘鲁海流则导致附近地区气温偏低。

4. 风:风的运动也影响着气温的分布。

例如,从北方吹来的风通常带来寒冷的气温,而从南方吹来的风则带有暖湿气流,使气温升高。

气温的分布规律是指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气温分布情况。

这可以通过温度分布图来观察和分析。

一般而言,赤道附近气温较高,两极地区气温较低,而副热带地区由于盛行的高气压和下沉空气,气温也相对较高。

二、降水知识点降水是指大气中水分以液态或固态形式从大气层沉降到地表的过程,主要包括雨、雪、雾、露、霜等形式。

降水的计量单位是毫米(mm)。

降水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地表水资源的分配和植被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降水的影响因素包括气流、地形、季节和大气稳定度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降水的因素:1. 气流:水汽的运动和传输主要借助于气流,气流的强度和方向会直接影响着降水的分布。

例如,暖湿气流的聚集会导致降水的增加,而干冷气流则会抑制降水的形成。

2. 地形:地形对降水的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山脉上方的气流上升,通过冷却和凝结,形成云和降水;而山脉背风面则会形成雨影区,导致降水减少。

届高三地理复习计划讲解影响气候因素

届高三地理复习计划讲解影响气候因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影响天气的要素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影响天气的要素一、知识讲解图中表现出的影响天气的要素主要有纬度要素、海陆要素、大气环流和洋流。

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天气种类有热带雨林天气、热带沙漠天气、温带海洋性天气和极地天气。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天气种类有地中海天气和热带草原天气。

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的天气种类有热带季风天气、亚热带季风天气和温带季风天气,其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大洋西岸。

由图可以看出,亚寒带针叶林天气南缘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比大陆东岸高,主若是因为大陆西岸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大陆东岸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

二、考点分析考向一地形、纬度等对气温的影响以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7月均匀气温分布表示图”。

读图回答1~2题。

1/11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影响天气的要素1.以下关于甲处地形及影响其7月等温线分布要素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柴达木盆地,太阳辐射B.黄河谷地,地形C.秦岭山地,大气环流D.祁连山地,地形2.有关乙地成为我国夏天高温中心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天气干旱,天气明朗,太阳辐射强B.纬度较高,太阳辐射遇到的削弱作用小C.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消散D.地表缺植被保护,比热容小,升温快答案1.D 2.B分析第1题,联合甲地周边等温线分布及其地点知,该地为祁连山地,故影响其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要素为地形。

第2题,乙地地处吐鲁番盆地,位于内地,天气干旱,晴日多,加之植被破坏和地形影响,成为我国夏天气温最高的地区。

考向二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影响3.读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据图1、图2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由。

答案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

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分析由图例可以看出:巴西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巴西天气以热带雨林天气和热带草原天气为主,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挪动,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量多;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频考点17 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8·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县年降水量及水系分布”。

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该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
B.海陆位置
C.季风
D.地形
2.据图推断,年平均气温( )
A.N地>M地
B.P地>N地
C.Q地>P地
D.Q地>M地
3.每年七、八月份,南昌都会出现闷热、无风的极端天气,被传称为“中国火炉城市”之一。

南昌市成为“火炉城市”的原因是( )
①七、八月份,南昌市太阳高度大,白昼长②伏旱天气,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③气流下沉,无风或风力小④盆地中部,不利于散热⑤省会城市人口众多,生活和生产排放大量余热
A.①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019·甘肃天水质检)下表为“我国某纬线附近3个城市的气候资料”。

据此回答4~5题。

4.表中甲、乙、丙城市最有可能是( )
A.西宁、太原、济南
B.昆明、贵阳、福州
C.拉萨、成都、杭州
D.乌鲁木齐、包头、北京
5.乙城市1月均温明显高于甲、丙城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受暖气团控制
B.不受冬季风影响
C.受沿岸洋流影响
D.地势较低,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
(2019·湖南长沙调研)图1为“世界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图中甲地气温年较差约6.3℃,乙地气温年较差约为14.6℃。

图2示意三地年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

读图,完成6~8题。

6.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起伏
D.植被状况
7.图中与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相符的曲线分别是( )
A.ac
B.ab
C.bc
D.ca
8.造成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大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洋流性质
D.地形起伏
(2018·贵阳检测)下图示意“某山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

读图完成9~10题。

9.与山地乙坡相比,甲坡( )
A.位于背风坡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量较多
D.日照时数较长
10.该山乙坡最热月均温0℃的海拔约为( )
A.6200米
B.5200米
C.4200米
D.3200米
答案精析
1.D
2.B [第1题,由图中河流分布知,图中有一东西向的山脉分布,且等降水量线在山峰附近密集,说明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第2题,四个地点中,只有P和N在同一河流附近,且P在下游,海拔低而气温高,N在上游,海拔高而气温低。

Q地和M地无法判断。

]
3.D
4.C
5.D [第4题,由乙、丙1月和7月均温可推断乙和丙为亚热带地区,由乙、丙的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可推断,乙、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而题目中甲、乙、丙为我国某一纬线附近的3个城市,故甲、乙、丙纬度相差不大。

由表格可知甲年日照时数值最大,7月平均气温只有14.9℃,推断甲为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上的城市;而乙日照时数最低,可能是四川盆地,故C项正确。

第5题,由上题判断出,甲、乙、丙可能分别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故乙城市1月均温明显高于甲丙城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地势较低,周围山地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受冬季风影响小,故D项正确。

]
6.A
7.B
8.A [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距海洋较近,升温和降温速度慢,造成该地气温年较差较小;乙地距海洋较远,升温和降温速度快,造成该地气温年较差较大,故A 正确。

第7题,根据图中海岸线轮廓和经纬度纬度位置判断,该地位于澳大利亚中东部。

其中甲地位于30°~40°大陆西岸,冬、夏季分别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7月份前后),对应a曲线。

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1月份前后),对应c曲线;故本题选A。

第8题,通过上题的分析,可知两地的降水差异与地形和洋流无关,故排除C、D。

两地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影响甲、乙两地降水量的根本原因,选A。

]
9.C 10.B [第9题,根据年降水量曲线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甲坡的年降水量大于乙坡,迎风坡降水多,所以甲坡为迎风坡,乙坡为背风坡,故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气温年较
差是1月均温和7月均温的差值,由图可知甲坡比乙坡气温年较差小,选项B错误;降水多的地区,日照时数较少,所以甲坡比乙坡日照时数少,选项D错误。

第10题,根据1月均温和7月均温的数值可判断该地1月均温高,在月均温0℃作一水平线,与1月均温线相交如①,过此相交点作一竖直线,与乙坡相交如②,找出对应的海拔如③,选项B正确。

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