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_T_13663-2000_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

合集下载

整理GB-T-13663-2000-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

整理GB-T-13663-2000-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

第8章习题答案1.已知KMnO4的ε545=2.2×103,计算此波长下浓度为0.002%(m/v)KMnO4溶液在3.0cm吸收池中的透射比。

若溶液稀释一倍后透射比是多少?答案:若稀释一倍,A=0.432.以丁二酮肟光度法测定镍,若络合物NiDx2的浓度为1.7×10-5mol·L-1,用2.0cm吸收池在470nm波长下测得的透射比为30.0%。

计算络合物在该波长的摩尔吸光系数。

答案:3.以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Fe (Ⅱ),称取试样0.500g,经处理后,加入显色剂,最后定容为50.0mL,用1.0 cm吸收池在510 nm波长下测得吸光度A=0.430,计算试样中的w(Fe)(以百分数表示);当溶液稀释一倍后透射比是多少?(ε510=1.1×104)答案:溶液稀释一倍,4.根据下列数据绘制磺基水杨酸光度法测定Fe(Ⅲ)的工作曲线。

标准溶液是由0.432g铁铵矾[NH4Fe(SO4)2·12H2O]溶于水定容到500.0mL配制成的。

取下列不同量标准溶液于50.0mL容量瓶中,加显色剂后定容,测量其吸光度。

V(Fe(Ⅲ))(mL) 1.00 2.00 3.00 4.00 5.00 6.00A0.0970.2000.3040.4080.5100.618测定某试液含铁量时,吸取试液5.00mL,稀释至250.0mL,再取此稀释溶液2.00mL置于50.0mL容量瓶中,与上述工作曲线相同条件下显色后定容,测得的吸光度为0.450,计算试液中Fe(Ⅲ)含量(以g/L表示)。

答案:V(Fe),mL 1.00 2.00 3.00 4.00 5.00 6.00c(Fe), mg/50mL0.1000.2000.3000.4000.5000.600A0.0970.2000.3040.4080.5100.618绘制A~c(Fe)工作曲线(略),由工作曲线查得A=0.450时,c(Fe)=0.440mg/50mL根据样品稀释情况,Fe的含量为:5.有两份不同浓度的某一有色络合物溶液,当液层厚度均为1.0cm时,对某一波长的透射比分别为:(a)65.0%;(b)41.8%。

聚乙烯(PE)管材生产工艺流程

聚乙烯(PE)管材生产工艺流程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生产工艺规程1 总则为确保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生产操作规范化,保证管材产品质量符合GB/T13663-2000《给水用聚乙烯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生产工艺流程。

2范围适用于以聚乙烯(PE)树脂为主要原料,经挤出工艺成型的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以下简称管材)的生产工艺流程。

3生产工艺流程3.1 生产计划3.1.1 根据公司销售部门下达的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生产计划通知书,工艺责任工程师应根据生产计划通知书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和作业指导书下达生产车间,生产计划和作业指导书中要明确规定该批产品的产品批号、原材料牌号、分级和原材料批次(批号)等。

凡是涉及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生产的质量记录表卡,都应当填上产品批号、原材料牌号、材料分级和原材料批次(批号)等。

3.1.2 车间主任按照工艺责任工程师下达的生产计划和作业指导书通知班(组)长进行生产准备工作。

3.1.3 上料班根据车间主任下达的生产计划领料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设定在70-100 ℃之间,烘干时间一般在2-3小时。

3.1.4 由工艺责任工程师和车间主任检查并核实班(组)长的生产准备工作是否符合生产计划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3.2 开机前的准备3.2.1 机器设备常规检查检查挤出机传动箱、齿轮箱是否加注润滑油,电路、气路、冷却系统、配混料烘干系统、主机、真空成型机、牵引机、喷墨印字机、切割机、空气压缩机等空机运转是否正常,确定所有机器均属正常运转方可安装模具。

3.2.2 安装模具根据下达的生产计划,在挤出机头上安装相对应规格的燃气管材挤出模具,在真空定型箱内装上同规格的定径铜套和橡胶密封衬板,调整出模具壁厚均匀度,所有连接螺丝都要涂上二流化钼锂基脂润滑脂并拎紧,安装模具加热圈、热电偶、温度计,接上加热电源线,准备升温。

3.2.3 升温升温前,先设置主机机筒和机头(模具)各段(区)加热温度,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生产机筒和机头各段(区)加热温度的设置范围见表1。

(国内标准)PE管材国家标准

(国内标准)PE管材国家标准

(国内标准)PE管材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13663-2000)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4427:1996《供水用聚乙烯管材规范》本标准和ISO4427:1996的主要差异为:1.本标准仅包含PE63、PE80、PE100材料制造的管材,不包含PE32、PE42材料制造的管材;2.本标准增加了定义壹章;3.对管材的性能要求,增加了"断裂伸长率"项目;4.增加了"检验规则"壹章;本标准和GB/T13663-1992的差异为:GB/T13663-1992《给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未采用国际标准制定。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13663-1992本标准的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胜利股份XX公司塑胶事业部;参加起草单位:齐鲁石油化工股份XX 公司树脂研究所、北京雪花电器集团公司北京市塑料制品厂、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逊、谢建玲、冯新书、李养利、刘雨生。

1、范围准规定了用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的材料,经挤出成型的给水用聚乙烯管材(以下简称"管材")的产品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仍规定了原料的基本性能要求,包括分类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用PE63、PE80和PE100材料(见4.1)制造的给水用管材。

管材公称压力为0.32MPa~1.6MPa,公称外径为16mm~1000mm。

本标准规定的管材适用于温度不超过40C,壹般用途的压力输水,以及饮用水的输送。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于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均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918壹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ISO291:1997)GB/T3681-1983塑料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GB/T3682-1983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方法GB/T6ill-1985长期恒定内压下热塑性塑料管材耐破坏时间的测定方法(eqvISO/DP1167:1978)GB/T6671.2壹1986聚乙烯(PE)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idtISO2506:1981)GB/T8804.2壹1988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试验方法聚乙烯管材(eqvISO/DIS3504-2)GB/T8806壹1988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eqvISO3126:1974)GB/T13021~1991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neqISO6964:1986 GB/T17219-1998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391-1998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eqvISO/TR10837:1991)GB/T18251-2000聚烯烃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颜料及炭黑分散的测定方法GB/T18252-2000塑料管道系统用外推法对热塑性塑料管材长期静液压强度的测定3、定义、符号和缩略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管材管件标准

管材管件标准

管材管件标准包括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材管件标准:1.给水管道系统标准:例如GB/T 13663-2000《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规定了PE管材的尺寸、外形、重量、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2.排水管道系统标准:例如CJ/T 159-2006《铝塑复合压力管(搭接焊)》,规定了铝塑复合压力管(搭接焊)的术语和定义、材料、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该标准适用于工业、民用建筑内生活、卫生饮用给水及热水采暖系统用铝塑复合压力管(搭接焊)。

3.管件标准:例如GB 10752-89《船用钢管对焊接头》,规定了船用钢管对焊接头的类型、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另外,还有CJ/T 124-2000《给水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CJ/T 123-2000《给水用孔网钢带聚乙烯复合管》等标准,规定了相应管件的要求。

4.连接方式标准:例如GB/T 19810-2005《聚乙烯(PE)管材和管件热熔对接机组》,规定了热熔对接的连接方式及相应的技术要求。

5.钢管标准:例如GB/T 3091-2008《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规定了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的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另外,还有GB/T 14976-2012《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 6479-2013《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等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钢管的要求。

6.管件涂层标准:例如CJ/T 136-2007《给水衬塑复合钢管》,规定了给水衬塑复合钢管的涂层材料、涂层厚度、涂层附着力等技术要求。

在选择和使用管材管件时,需要遵循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其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其成本、使用寿命等因素,以便选择最经济合理的管材管件产品。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使用说明书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使用说明书





4.7
4.5
8.9
5.4
6.7
SDR11
1.60 3.0 3.7 4.6 5.8 6.8 8.2
110
4.2
5.3
6.6
8.1
10.0
160
6.2
7.7
9.5
11.8
14.6
200
7.7
9.6
11.9
14.7
18.2
(250)
9.6
11.9
14.8
18.4
22.7
315
12.1
15.0
18.7
3.4、利用管材的柔性进行弯曲铺设时,管道弯曲半径应满足表 4 的规定。
表 4 管道允许弯曲半径
管道公称外径 dn,mm
管道允许弯曲半径 R,mm
dn≤50
40 dn
50<dn≤160
70 dn
160 以上
100 dn
3.5、管材在连接时可使用热熔焊机或电熔焊机,严格按提供的操作规程和
工艺参数进行热熔或电熔连接。铺设时按规定进行,不得将管材露天铺设。
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 使用说明书
执行标准: GB/T 13663-2000《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 J362-2004《埋地聚乙烯(PE)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98-2003《建筑给水聚乙烯类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四川泓锦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2 年 01 月 版本号:VER 1.0
公称壁厚 en(mm) 标准尺寸比
SDR17 SDR13.6
公称压力 PN(MPa)
0.80

【标准】PE管材国家标准

【标准】PE管材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13663-2000)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4427:1996《供水用聚乙烯管材规范》本标准与ISO 4427:1996的主要差异为:1.本标准仅包含PE 63、PE 80、PE 100材料制造的管材,不包含PE 32、PE 42材料制造的管材;2. 本标准增加了定义一章;3.对管材的性能要求,增加了"断裂伸长率"项目;4.增加了"检验规则"一章;本标准与 GB/T 13663-1992的差异为:GB/T 13663-1992《给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未采用国际标准制定。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 13663-1992本标准的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胜利股份有限公司塑胶事业部;参加起草单位:齐鲁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树脂研究所、北京雪花电器集团公司北京市塑料制品厂、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逊、谢建玲、冯新书、李养利、刘雨生。

1、范围准规定了用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的材料,经挤出成型的给水用聚乙烯管材(以下简称"管材")的产品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还规定了原料的基本性能要求,包括分类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用 PE63、 PE 80和 PE 100材料(见4.1)制造的给水用管材。

管材公称压力为0.32MPa~1.6MPa,公称外径为 16 mm~1000 mm。

本标准规定的管材适用于温度不超过40C,一般用途的压力输水,以及饮用水的输送。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PE管材国家标准

PE管材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1366‎3-2000)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4427:1996《供水用聚乙‎烯管材规范‎》本标准与I‎S O 4427:1996的‎主要差异为‎:1.本标准仅包‎含PE 63、PE 80、PE 100材料‎制造的管材‎,不包含PE‎32、PE 42材料制‎造的管材;2. 本标准增加‎了定义一章‎;3.对管材的性‎能要求,增加了"断裂伸长率‎"项目;4.增加了"检验规则"一章;本标准与 GB/T 13663‎-1992的‎差异为:GB/T 13663‎-1992《给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未采用国际‎标准制定。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 13663‎-1992本标准的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胜利股‎份有限公司‎塑胶事业部‎;参加起草单‎位:齐鲁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树脂研‎究所、北京雪花电‎器集团公司‎北京市塑料‎制品厂、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逊、谢建玲、冯新书、李养利、刘雨生。

1、范围准规定了用‎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的材料,经挤出成型‎的给水用聚‎乙烯管材(以下简称"管材")的产品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还规‎定了原料的‎基本性能要‎求,包括分类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用 PE63、 PE 80和 PE 100材料‎(见4.1)制造的给水‎用管材。

管材公称压‎力为0.32MPa‎~1.6MPa,公称外径为‎16 mm~1000 mm。

本标准规定‎的管材适用‎于温度不超‎过40C,一般用途的‎压力输水,以及饮用水‎的输送。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检验实施细则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检验实施细则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检验实施细则一、依据标准GB/T13663-2000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8806-1988 《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GB/T6 111-2003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GB/T6671-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GB/T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温度不超过40℃,一般用途的压力输水,以及饮用水的输送。

三、取样方法1、取样部位及数量现场抽取型号.规格.出厂日期.商标要求齐全的一根管材4 m2、液压试验取样连续从管材样品上切取试样,试样末端应平整并与管的轴线保持垂直。

安装密封接头后试样两端的自由长度L应等于试样外径的三的倍,但不得小于250mm。

试样数量:在同一试验条件下,最少需要3个试样。

四、仪器设备1、钢卷π尺20—200 mm 0.01 mm2、游标卡尺: 1型1—100 0.02 mm3、切割机4、烘箱:0—300℃0.1℃5、塑性管材耐压测定仪:0.2—10 Mpa 0.01 Mpa五、检验步骤(-)记录室内环境条件:温度湿度(二)按客户申请单填好原始计录(三)试验方法:试样的状态调节:试样应按GB/T2918-1998规定在温度为(23±2)℃,湿度为(50±10)%条件下进行状态调节至少24小时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1、外观检查用肉眼直接观察,内部可有光源照射。

管材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清洁,无凹陷、无杂质、无气泡,颜色不均等缺陷。

管端头应切割平整,并与管轴线垂直。

2、不透光性取400 mm长管段,将一端用不透光材料封严,在管子侧面有自然光的条件下,用手握住有光源方向的管壁,从管子开口端用肉眼观察试样的内表面,看不见手遮光源的影子为合格。

3、平均外径3.1原理概述测量管材外壁圆周长并除以3.142(圆周率)3.2测量方法对所抽试样测量距管材端口100 mm-150 mm处用钢卷π尺垂直于管材轴线绕外壁一周,紧密贴合后读数。

PE管材国家标准

PE管材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13663-2000)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4427:1996《供水用聚乙烯管材规范》本标准与ISO 4427:1996的主要差异为:1.本标准仅包含PE 63、PE 80、PE 100材料制造的管材,不包含PE 32、PE 42材料制造的管材;2. 本标准增加了定义一章;3.对管材的性能要求,增加了"断裂伸长率"项目;4.增加了"检验规则"一章;本标准与 GB/T 13663-1992的差异为:GB/T 13663-1992《给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未采用国际标准制定。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 13663-1992本标准的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胜利股份有限公司塑胶事业部;参加起草单位:齐鲁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树脂研究所、北京雪花电器集团公司北京市塑料制品厂、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逊、谢建玲、冯新书、李养利、刘雨生。

1、范围准规定了用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的材料,经挤出成型的给水用聚乙烯管材(以下简称"管材")的产品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还规定了原料的基本性能要求,包括分类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用 PE63、 PE 80和 PE 100材料(见4.1)制造的给水用管材。

管材公称压力为0.32MPa~1.6MPa,公称外径为 16 mm~1000 mm。

本标准规定的管材适用于温度不超过40C,一般用途的压力输水,以及饮用水的输送。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国内标准)PE管材国家标准

(国内标准)PE管材国家标准

(国内标准)PE管材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13663-2000)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4427:1996《供水用聚乙烯管材规范》本标准和ISO4427:1996的主要差异为:1.本标准仅包含PE63、PE80、PE100材料制造的管材,不包含PE32、PE42材料制造的管材;2.本标准增加了定义壹章;3.对管材的性能要求,增加了"断裂伸长率"项目;4.增加了"检验规则"壹章;本标准和GB/T13663-1992的差异为:GB/T13663-1992《给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未采用国际标准制定。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13663-1992本标准的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胜利股份XX公司塑胶事业部;参加起草单位:齐鲁石油化工股份XX 公司树脂研究所、北京雪花电器集团公司北京市塑料制品厂、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逊、谢建玲、冯新书、李养利、刘雨生。

1、范围准规定了用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的材料,经挤出成型的给水用聚乙烯管材(以下简称"管材")的产品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仍规定了原料的基本性能要求,包括分类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用PE63、PE80和PE100材料(见4.1)制造的给水用管材。

管材公称压力为0.32MPa~1.6MPa,公称外径为16mm~1000mm。

本标准规定的管材适用于温度不超过40C,壹般用途的压力输水,以及饮用水的输送。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于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均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918壹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ISO291:1997)GB/T3681-1983塑料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GB/T3682-1983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方法GB/T6ill-1985长期恒定内压下热塑性塑料管材耐破坏时间的测定方法(eqvISO/DP1167:1978)GB/T6671.2壹1986聚乙烯(PE)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idtISO2506:1981)GB/T8804.2壹1988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试验方法聚乙烯管材(eqvISO/DIS3504-2)GB/T8806壹1988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eqvISO3126:1974)GB/T13021~1991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neqISO6964:1986 GB/T17219-1998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391-1998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eqvISO/TR10837:1991)GB/T18251-2000聚烯烃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颜料及炭黑分散的测定方法GB/T18252-2000塑料管道系统用外推法对热塑性塑料管材长期静液压强度的测定3、定义、符号和缩略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管材 PE与U-PVC对比

管材 PE与U-PVC对比

6.6.2管材选择根据《上海市粮和菜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DB/T469-2009),灌溉水管可选用PVC-U给水管、PE管等。

现将这二种管材的性能与价格作一比选。

1、pe给水管(执行标准GB/T13663-2000)的性能优势(1)连接可靠:聚乙烯管道系统之间采用电热熔方式连接,接头的强度高于管道本体强度。

(2)低温抗冲击性好:聚乙烯的低温脆化温度极低,可在-60~60℃温度范围内安全使用。

冬季施工时,因材料抗冲击性好,不会发生管子脆裂。

(3)抗应力开裂性好:HDPE具有低的缺口敏感性、高的剪切强度和优异的抗刮痕能力,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也非常突出。

(4)pe管道具有良好的耐水锤压力的能力,与管材一体的熔接接头及pe管对地下运动和端荷载的有效抵抗能力,大大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

(5)耐老化,使用寿命长:含有2-2.5%的均匀分布的碳黑的聚乙烯管道能够在室外露天存放或使用50年,不会因遭受紫外线辐射而损害。

(6)耐磨性好:HDPE管道与钢管的耐磨性对比试验表明,HDPE 管道的耐磨性为钢管的4倍。

在泥浆输送领域,同钢管相比,HDPE管道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这意味着HDPE管道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经济性。

(7)可挠性好: HDPE管道的柔性使得它容易弯曲,工程上可通过改变管道走向的方式绕过障碍物,在许多场合,管道的柔性能够减少管件用量并降低安装费用。

2、PVC-U给水管(执行标准GB/T10002.1-2006)的性能优势(1)p vc材料短期、长期强度均大大高于pe材料;(2)理论和实际经验都说明,pvc的MRS和安全系数均大大高于pe,即长期使用的强度和安全性均高于pe。

(3)聚氯乙稀(pvc)是极性大分子,较单体氯乙烯(pe)和一些小分子较为稳定,因此比较不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但是,现在交联氯乙烯等高分子的出现,将会在这方面有所提高。

(4)p vc和pe均是环保的材料两者均可回收再反复利用,是节约资源利于环保的材料。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使用说明书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使用说明书

4.1.4、聚乙稀埋地给水管道不宜穿越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
采取护套管等到保护措施。 4.1.5、管道宜敷设在冰冻线以下。 4.1.6、管道敷设在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底面以下时,不得在受压的扩散角范围 内。扩散角一般 45°℃。 4.1.7、聚乙稀给水管道严禁在雨污水检查并及排水管渠内穿过。 4.2、管 道 布 置 4.2.1、住宅小区、工业园区及工矿企业,公称外径小于等于 200mm 的配水干管, 可沿建筑物周围布置,与外墙(柱)净距不宜小于 1.00m; 4.2.2、聚乙稀埋地给水管管顶最小覆土深度,在人行道下不宜小于 0.60m,在轻 型车道下不宜小于 1.00m; 4.2.3、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工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宜符合以下规 定: 1、与建筑物间距:管道公称外径小于等于 200mm 时为 1.00m, 公称外径大于 200mm 时为 3.00m; 2、与雨污水管间距;管道公称外径小于等于 200mm 时为 0.5~1.00m,公称外径 大于 200mm 时为 1.0~1.5m; 3、与燃气管间距:中低压管为 0.50m, 高压管 1.0~1.50m; 4、与电力电缆间距为 0.50m; 5、与电信电缆间距为 0.50m; 6、与乔木灌木间距为 1.50m; 7、与通信照明电缆间距为 0.50m; 8、与高压铁塔基础间距为 3.00m; 9、与道路坡脚间距为 0.50m; 10、与铁路坡脚间距为 6.00m。 当上述间距难以保证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 4.2.4、管道与热力管道间的距离,应在保证聚乙稀管道表面温度不超过 40℃的 条件下计算确定,最小不得小于 1.5m。
3.1.5、施工机具、用电、材料等设施能满足施工要求。
3.2、管材铺设时环境温度不低于-10℃,使用时环境温度不超过 40℃。

GB∕T 13663.2-2018 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材

GB∕T 13663.2-2018 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材

I C S83.140.30G3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 B/T13663.2 2018部分代替G B/T13663 2000给水用聚乙烯(P 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P o l y e t h y l e n e(P E)p i p i n g s y s t e m s f o rw a t e r s u p p l y P a r t2:P i p e s(I S O4427-2:2007,P l a s t i c s p i p i n g s y s t e m s P o l y e t h y l e n e(P E)p i p e s a n df i t t i ng s f o rw a t e r s u p p l y P a r t2:P i p e s,MO D)2018-03-15发布2018-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目次前言Ⅲ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㊁符号㊁缩略语2 4材料25产品分类36要求37试验方法108检验规则119标志13 10 包装㊁运输㊁贮存13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与I S O4427-2:2007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14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与I S O4427-2:2007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15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带可剥离层的管材18附录D (资料性附录) 高耐慢速裂纹增长性能P E100混配料和管材20附录E (资料性附录) P N ㊁M R S ㊁S 和S D R 的关系21参考文献22前言G B/T13663‘给水用聚乙烯(P E)管道系统“分为五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管材;第3部分:管件;第4部分:阀门;第5部分:系统适用性㊂本部分为G B/T13663第2部分㊂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㊂G B/T13663的第1部分和本部分共同代替G B/T13663 2000‘给水用聚乙烯(P E)管材“,与G B/T13663 2000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本部分删除了P E63材料制造的管材,仅包含P E80和P E100材料制造的管材(本部分第1章);增加了最大工作压力不大于2.0M P a和参考工作温度为20ħ的要求(本部分第1章); 增加了管材公称外径的范围,将管材公称外径由1000mm增加至2500mm(本部分第1章);将术语㊁定义㊁符号和缩略语的相关内容,移入G B/T13663.1 2017第3章;修改了聚乙烯混配料的分级和命名相关内容,删除了P E63级别材料的分级和命名,增加了混配料的80ħ长期静液压强度曲线不允许在5000h前(t<5000h)出现拐点的要求(本部分4.2);删除了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调整至G B/T13663.1 2017;增加了标识色条用混配料的规定(本部分4.3);修改了回用料的要求(本部分4.4);增加了产品分类的要求(本部分第5章);删除了其他用途水管颜色和暴露在阳光下敷设管道颜色相关内容,增加了蓝色管材仅用于暗敷(本部分6.2.2);修改了管材长度的极限偏差,规定长度不应有负偏差(本部分6.3.1.1);增加了管材公称外径的范围,修改了管材平均外径的要求;将管材不圆度从附录A调整至表2 (本部分6.3.2);增加了管材缩口的规定(本部分6.3.2);常用S D R系列增加了S D R9和S D R41,增加了管系列(本部分6.3.3.1);修改了任一点壁厚公差的要求(本部分6.3.3.2);将聚乙烯管道系统对温度的压力折减调整至G B/T13663.1 2017附录C;删除了P E63级别管材静液压强度的相关要求㊂管材静液压强度(20ħ,100h)试验参数P E80环应力由9.0M P a修改为10.0M P a,P E100环应力由12.4M P a修改为12.0M P a;静液压强度(80ħ,165h)试验参数P E80环应力由4.6M P a修改为4.5M P a,P E100环应力由5.5M P a修改为5.4M P a(本部分6.4.1);G B/T13663.2 2018修改了表6中环应力/最小破坏时间的对应关系(本部分6.4.2);管材物理力学性能中增加了熔体质量流动速率㊁炭黑含量㊁炭黑分散/颜料分散㊁灰分㊁壁厚大于12mm管材断裂伸长率和耐慢速裂纹增长的要求(本部分6.5);将管材的氧化诱导时间试验参数和要求由 200ħ,ȡ20m i n 修改为 210ħ,ȡ20m i n (本部分6.5);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中删去耐候性要求,将其调整至G B/T13663.1 2017第4章表3;增加了耐化学性能要求(本部分6.7);增加了系统适用性要求(本部分6.8);修改了试验方法的相关要求(本部分第7章);检验分类中增加了控制点检验(本部分8.1);修改了管材的组批和分组的要求(本部分8.2);出厂检验项目增加了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本部分8.3.1);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修改为 取一般检验水平I,接收质量限(A Q L)4.0 (本部分8.3.2);增加了控制点检验的相关要求(本部分8.4);修改了型式检验时管材规格的选取要求(本部分8.5.1);修改了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本部分8.5.2);型式检验增加了 一般情况下,每三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的要求,将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修改为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删去了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本部分8.5.4);修改了判定规则的要求,增加了 如有卫生要求时,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判为不合格批 (本部分8.6);修改了标志要求(本部分第9章);标志内容中增加了混配料牌号㊁管材批号和回用料标志的要求,并增加了标志示例(本部分9.5);修改了包装要求,增加了 在外包装㊁标签或标志上应写明厂名㊁厂址 (本部分10.1);删去了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的要求;增加了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与I S O4427-2:2007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 (本部分附录A);增加了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与I S O4427-2:2007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本部分附录B);增加了规范性附录 带可剥离层管材 (本部分附录C);增加了资料性附录 高耐慢速裂纹增长性能P E100混配料和管材 (本部分附录D);增加了资料性附录 P N㊁MR S㊁S和S D R的关系 (本部分附录E)㊂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 S O4427-2:2007‘塑料管道系统给水用聚乙烯(P E)管材和管件第2部分:管材“㊂本部分与I S O4427-2:2007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㊂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部分章条编号与I S O4427-2:2007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㊂本部分与I S O4427-2:2007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㊂相关差异已编入正文中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㊂在附录B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㊂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㊂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㊂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㊂本部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48)归口㊂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胜邦塑胶有限公司㊁永高股份有限公司㊁亚大集团公司㊁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㊁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㊁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㊁沧州明珠塑料股份有限公司㊁四川金易管业有限公司㊁天津军星管业集团有限公司㊁湖北金牛管业有限公司㊁浙江中元枫叶管业有限公司㊁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㊂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景发岐㊁黄剑㊁王志伟㊁张慰峰㊁付志敏㊁李大治㊁池永生㊁沈凡成㊁吴晓芬㊁董波波㊁杨科杰㊁陈鹊㊁闫培刚㊁李瑜㊂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 B/T13663 1992㊁G B/T13663 2000㊂给水用聚乙烯(P 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1范围G B/T13663的本部分规定了以聚乙烯(P E)混配料为原料,经挤出成型的给水用聚乙烯管材(以下简称 管材 )的术语和定义㊁符号㊁缩略语㊁材料㊁产品分类㊁要求㊁试验方法㊁检验规则㊁标志㊁包装㊁运输㊁贮存㊂本部分与G B/T13663的其他部分一起,适用于水温不大于40ħ,最大工作压力(MO P)不大于2.0M P a,一般用途的压力输水和饮用水输配的聚乙烯管道系统及其组件㊂注1:参考工作温度为20ħ㊂工作温度在0ħ~40ħ之间的压力折减系数,参见G B/T13663.1 2017附录C㊂注2:选购方有责任根据其特定应用需求,结合相关法规㊁标准或规范要求,恰当选用本部分规定的产品㊂本部分适用于P E80和P E100混配料制造的公称外径为16mm~2500mm的给水用聚乙烯管材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㊂G 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 Q 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 B/T2828.1 2012,I S O2859-1:1999,I D T)G 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 B/T2918 1998,i d t I S O291:1997)G B/T3682.1塑料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 F 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 R)的测定第1部分:标准方法(G B/T3682.1 2018,I S O1133.1:2011,MO D)G B/T4217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公称外径和公称压力(G B/T4217 2008,I S O161-1: 1996,I D T)G B/T6111 2003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I S O1167:1996,I D T)G B/T6671 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e q v I S O2505:1994)G B/T8804.1 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1部分:试验方法总则(I S O6259-1: 1997,I D T)G B/T8804.3 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3部分:聚烯烃管材(I S O6259-3: 1997,I D T)G B/T8806 2008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I S O3126:2005,I D T)G B/T9345.1 2008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I S O3451-1:1997,I D T)G B/T10798热塑性塑料管材通用壁厚表(G B/T10798 2001,i d t I S O4065:1996)G B/T13021 1991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n e q I S O6964:1986)G B/T13663.1 2017给水用聚乙烯(P E)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I S O4427-1:2007,MO D) G B/T13663.5 2018给水用聚乙烯(P E)管道系统第5部分:系统适用性(I S O4427-5:2007, MO D)G B/T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 B/T18251 2000聚烯烃管材㊁管件和混配料中颜料或炭黑分散的测定方法(n e q I S O/D I S 18553:1999)G B/T18252塑料管道系统用外推法确定热塑性塑料材料以管材形式的长期静液压强度(G B/T18252 2008,I S O9080:2003,I D T)G B/T18475 热塑性塑料压力管材和管件用材料分级和命名总体使用(设计)系数(G B/T18475 2001,e q v I S O12162:1995)G B/T18476 2001流体输送用聚烯烃管材耐裂纹扩展的测定切口管材裂纹慢速增长的试验方法(切口试验)(e q v I S O13479:1997)G B/T19278 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㊁管件及阀门通用术语及其定义G B/T19279 2003聚乙烯管材耐慢速裂纹增长锥体试验方法(I S O13480:1997,I D T) G B/T19466.6 2009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 S C)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线O I T)和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 I T)的测定(I S O11357-6:2008,MO D)3术语和定义㊁符号㊁缩略语G B/T13663.1 2017㊁G B/T19278 200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㊁符号㊁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㊂4材料4.1聚乙烯混配料生产管材应使用P E80或P E100级混配料,混配料应符合G B/T13663.1 2017的要求㊂4.2聚乙烯混配料分级和命名聚乙烯混配料应按G B/T18475中规定的最小要求强度(M R S)进行分级和命名,见表1㊂最小要求强度(M R S)以管材形式测定并外推得出㊂应按G B/T18252测试混配料的长期静液压强度,压力试验在至少三个温度下进行,其中两个温度固定为20ħ和80ħ,第三个温度可以在30ħ至70ħ间自由选择,以确定20ħ㊁50年置信下限(σL P L),从20ħ㊁50年的置信下限(σL P L)外推M R S值㊂注:国际上一般采用I S O9080和I S O12162对聚乙烯混配料进行分级和命名,I S O9080和I S O12162分别对应G B/T18252和G B/T18475㊂不允许80ħ回归曲线在5000h前(t<5000h)出现拐点㊂混配料制造商应提供符合表1中分级和命名的级别证明㊂表1聚乙烯混配料的分级和命名最小要求强度M P a命名σL P L(20ħ,50年,97.5%)M P a8.0P E808.0ɤσL P L<10.010.0P E10010.0ɤσL P L<11.24.3标识色条用混配料用于制造管材色条的聚乙烯混配料应采用与生产管材的聚乙烯混配料相同的基础树脂,标识色条用聚乙烯混配料不应对管材性能造成负面影响㊂G B/T13663.2 2018G B/T13663.2 20184.4回用料可少量使用来自本厂的同一牌号的生产同种产品的清洁回用料,所生产的管材应符合本部分的要求㊂不应使用外部回收料㊁回用料㊂注1:在使用本厂回用料的情况下,由制造商与用户协商一致并采用合适标识㊂注2:通过对管材混配料或管材制品中铁和钙元素含量的测定有助于推测是否添加了外部再生料或回收料㊂铁和钙元素含量的测定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上进行,符合本部分的混配料及其制品中的铁元素的含量一般不超过30m g/k g㊁钙元素的含量一般不超过300m g/k g㊂5产品分类按照管材类型分为:单层实壁管材;在单层实壁管材外壁包覆可剥离热塑性防护层的管材(带可剥离层管材)㊂6要求6.1总则6.1.1单层实壁管材应符合本章的要求㊂6.1.2带可剥离层的管材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㊂注:在一些特殊敷设环境如非开挖施工等领域,可能需要采用具有高耐慢速裂纹增长性能P E100材料制成的管材,其性能参见附录D㊂6.2外观和颜色6.2.1外观管材内外表面应清洁㊁光滑,不应有气泡㊁明显的划伤㊁凹陷㊁杂质㊁颜色不均等缺陷㊂管材两端应切割平整,并与管材轴线垂直㊂6.2.2颜色管材应为黑色或蓝色,黑色管材上应共挤出至少三条蓝色条,色条应沿管材圆周方向均匀分布㊂蓝色管材仅用于暗敷㊂6.3几何尺寸6.3.1管材长度6.3.1.1管材长度一般为6m㊁9m㊁12m,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㊂长度不应有负偏差㊂6.3.1.2盘管长度由供需双方商定,盘卷的最小内径应不小于18d n㊂6.3.2平均外径㊁不圆度管材的平均外径d e m㊁不圆度应符合表2中的规定㊂管材端口处的平均外径可小于表2中的规定,但不应小于距管材末端1.5d n或300mm(取两者之中较小者)处测量值的98.5%㊂表2平均外径和不圆度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d n平均外径d e m,m i n d e m,m a x直管不圆度的最大值a1616.016.31.22020.020.31.22525.025.31.23232.032.31.34040.040.41.45050.050.41.46363.063.41.57575.075.51.69090.090.61.8110110.0110.72.2125125.0125.82.5140140.0140.92.8160160.0161.03.2180180.0181.13.6200200.0201.24.0225225.0226.44.5250250.0251.55.0280280.0281.79.8315315.0316.911.1355355.0357.212.5400400.0402.414.0450450.0452.715.6500500.0503.017.5560560.0563.419.6630630.0633.822.1710710.0716.4800800.0807.2900900.0908.110001000.01009.012001200.01210.814001400.01412.616001600.01614.418001800.01816.2 G B/T13663.2 2018表2(续)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d n平均外径d e m,m i n d e m,m a x直管不圆度的最大值a20002000.02018.022502250.02270.325002500.02522.5 注:对于盘管或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710mm的直管,不圆度的最大值应由供需双方商定㊂a应在生产地点测量不圆度㊂6.3.3壁厚及公差6.3.3.1公称壁厚管材的公称壁厚e n应符合表3的规定㊂允许使用根据G B/T10798和G B/T4217中规定的管系列推算出的其他标准尺寸比㊂注:P N㊁M R S㊁S和S D R之间的关系参见附录E㊂表3公称壁厚公称外径d n公称壁厚e n/mm标准尺寸比S D R9S D R11S D R13.6S D R17S D R21S D R26S D R33S D R41管系列S4S5S6.3S8S10S12.5S16S20P E80级公称压力M P a1.61.251.00.80.60.50.40.32P E100级公称压力M P a2.01.61.251.00.80.60.50.4162.3 202.32.3 253.02.32.3 323.63.02.42.3 404.53.73.02.42.3 505.64.63.73.02.42.3 637.15.84.73.83.02.5 758.46.85.64.53.62.9 9010.18.26.75.44.33.5G B/T13663.2 2018表3(续)公称外径d n公称壁厚e n/mm标准尺寸比S D R9S D R11S D R13.6S D R17S D R21S D R26S D R33S D R41管系列S4S5S6.3S8S10S12.5S16S20P E80级公称压力M P a1.61.251.00.80.60.50.40.32P E100级公称压力M P a2.01.61.251.00.80.60.50.411012.310.08.16.65.34.2 12514.011.49.27.46.04.8 14015.712.710.38.36.75.4 16017.914.611.89.57.76.2 18020.116.413.310.78.66.9 20022.418.214.711.99.67.7 22525.220.516.613.410.88.6 25027.922.718.414.811.99.6 28031.325.420.616.613.410.7 31535.228.623.218.715.012.19.77.7 35539.732.226.121.116.913.610.98.7 40044.736.329.423.719.115.312.39.8 45050.340.933.126.721.517.213.811.0 50055.845.436.829.723.919.115.312.3 56062.550.841.233.226.721.417.213.7 63070.357.246.337.430.024.119.315.4 71079.364.552.242.133.927.221.817.4 80089.372.658.847.438.130.624.519.6 900 81.766.253.342.934.427.622.0 1000 90.272.559.347.738.230.624.5 1200 88.267.957.245.936.729.4 1400 102.982.466.753.542.934.3 1600 117.694.176.261.249.039.2 1800 105.985.769.154.543.8 2000 117.695.276.960.648.8 2250 107.286.070.055.0 2500 119.195.677.761.2注:公称压力按照C=1.25计算㊂6.3.3.2壁厚公差管材的任一点壁厚公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㊂表4任一点壁厚公差单位为毫米6.4静液压强度6.4.1管材静液压强度应符合表5规定的要求㊂表5管材的静液压强度序号项目要求试验参数试验方法1静液压强度(20ħ,100h)无破坏,无渗漏试验温度试验时间环应力:P E80P E10020ħ100h10.0M P a12.0M P a7.42静液压强度(80ħ,165h)无破坏,无渗漏试验温度试验时间环应力:P E80P E10080ħ165h4.5M P a5.4M P a7.43静液压强度(80ħ,1000h)无破坏,无渗漏试验温度试验时间环应力:P E80P E10080ħ1000h4.0M P a5.0M P a7.46.4.2在165h内发生脆性破坏应视为未通过试验㊂如果试样在165h内发生韧性破坏,则按表6推荐的环应力/时间关系依次选择较低的环应力和相应的最小破坏时间重新试验,如不通过视为不合格㊂表6静液压强度(80ħ)试验 环应力/最小破坏时间关系P E80P E100环应力M P a 最小破坏时间h环应力M P a最小破坏时间h4.51655.41654.42335.32654.33315.23994.24745.16294.16855.010004.01000 6.5物理力学性能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7的规定㊂表7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序号项目要求试验参数试验方法1熔体质量流动速率(g/10m i n)加工前后M F R变化不大于20%a负荷质量试验温度5k g190ħ7.52氧化诱导时间ȡ20m i n试验温度210ħ7.63纵向回缩率ɤ3%试验温度试样长度110ħ200mm7.74炭黑含量b2.0%~2.5% 7.8 5炭黑分散/颜料分散cɤ3级 7.9 6灰分ɤ0.1%试验温度(850ʃ50)ħ7.107断裂伸长率e nɤ5mmȡ350%d,e试样形状试验速度类型2100mm/m i n断裂伸长率5mm<e nɤ12mmȡ350%d,e试样形状试验速度类型1f50mm/m i n断裂伸长率e n>12mmȡ350%d,e试样形状试验速度类型1f25mm/m i n或试样形状试验速度类型3f10mm/m i n7.118耐慢速裂纹增长e nɤ5mm(锥体试验)<10mm/24h 7.129耐慢速裂纹增长e n>5mm(切口试验)无破坏,无渗漏试验温度内部试验压力:P E80,S D R11P E100,S D R11试验时间试验类型80ħ0.80M P a g0.92M P a g500h水-水7.12a管材取样测量值与所用混配料测量值的关系㊂b炭黑含量仅适用于黑色管材㊂c炭黑分散仅适用于黑色管材,颜料分散仅适用于蓝色管材㊂d若破坏发生在标距外部,在测试值达到要求情况下认为试验通过㊂e当达到测试要求值时即可停止试验,无需试验至试样破坏㊂f如果可行,公称壁厚不大于25mm的管材也可采用类型2试样,类型2试样采用机械加工或者裁切成型㊂如有争议,以类型1试样的试验结果作为最终判定依据㊂g对于其他S D R系列对应的压力值,参见G B/T18476 2001㊂6.6卫生要求用于输送饮用水的聚乙烯管材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 B/T17219的规定㊂6.7耐化学性若有特殊应用,应对管材的耐化学性进行评价㊂注:I S O/T R10358中给出了聚乙烯管材的耐化学性指导㊂管材耐化学性评价分类参见I S O4433-1和I S O4433-2㊂6.8系统适用性符合本部分的管材之间相互连接或与符合G B/T13663其他部分的组件连接时,制造商应按G B/T13663.5 2018提供系统适用性证明文件㊂7试验方法7.1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应在管材生产至少24h后取样㊂除非另有规定,试样按G B/T2918规定,在温度为(23ʃ2)ħ条件下进行状态调节至少24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㊂7.2外观和颜色目测㊂7.3尺寸测量长度㊁平均外径㊁不圆度㊁壁厚按G B/T8806 2008的规定测量㊂盘管应在距端口1.0d n~1.5d n范围内进行平均外径和壁厚测量㊂7.4静液压强度按G B/T6111 2003试验㊂试验条件按表5中规定进行,试样的内外介质均为水(水 水类型),采用A型接头㊂7.5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按G B/T3682.1试验㊂7.6氧化诱导时间按G B/T19466.6 2009试验㊂制样时,应分别从管材内㊁外表面切取试样,然后将原始表面朝上进行试验㊂试样数量为3个,试验结果取最小值㊂7.7纵向回缩率按G B/T6671 2001中的方法B试验㊂从一根管材上截取三个试样㊂对于公称外径大于200mm的管材,可沿轴向均匀切成4片进行试验㊂7.8炭黑含量按G B/T13021 1991试验㊂7.9炭黑分散/颜料分散按G B/T18251 2000试验㊂7.10灰分按G B/T9345.1 2008方法A试验㊂7.11断裂伸长率按G B/T8804.1 2003制样,按G B/T8804.3 2003试验㊂7.12耐慢速裂纹增长锥体试验按G B/T19279 2003试验㊂切口试验按G B/T18476 2001试验㊂7.13卫生要求按G B/T17219试验㊂8检验规则8.1检验分类检验分为出厂检验㊁控制点检验和型式检验㊂8.2组批和分组8.2.1组批同一混配料㊁同一设备和工艺且连续生产的同一规格管材作为一批,每批数量不超过200t㊂生产期10d尚不足200t时,则以10d产量为一批㊂产品以批为单位进行检验和验收㊂8.2.2分组应按表8对管材尺寸进行分组㊂表8管材尺寸分组单位为毫米组别12345公称外径16ɤd n<7575ɤd n<250250ɤd n<710710ɤd n<18001800ɤd nɤ2500 8.3出厂检验8.3.1出厂检验项目见6.2和6.3㊁表5中静液压强度(80ħ,165h)和表7中断裂伸长率㊁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氧化诱导时间㊂8.3.2第6章外观㊁颜色和尺寸检验按G B/T2828.1规定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Ⅰ,接收质量限(A Q L)4.0㊂抽样方案见表9㊂表9抽样方案单位为根批量范围N样本量n接收数A c拒收数R eɤ15 16~25 26~90 91~150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3201~10000235813203250801123571112234688.3.3在外观㊁颜色和尺寸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试样,进行静液压强度(80ħ,165h)㊁断裂伸长率㊁氧化诱导时间㊁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试验㊂其中静液压强度(80ħ,165h)试样数量为1个,氧化诱导时间的试样从内表面取样,试样数量为1个㊂8.4控制点检验8.4.1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每个尺寸组选取任一规格进行控制点检验,制造商每三个月进行一次㊂8.4.2控制点检验的项目为静液压强度(80ħ,1000h)㊁炭黑含量㊁炭黑分散/颜料分散及灰分㊂8.5型式检验8.5.1按表8的尺寸分组,每个尺寸组选取任一规格进行试验,每次型式检验的规格在每个尺寸组内轮换㊂8.5.2型式检验项目为表5中除静液压强度(80ħ,165h)㊁6.7和6.8以外所有的试验项目㊂8.5.3按8.3.2规定对外观㊁颜色和尺寸进行检验,在检验合格的样品中抽取试样,进行静液压强度(20ħ,100h)㊁静液压强度(80ħ,1000h)㊁断裂伸长率㊁耐慢速裂纹增长㊁熔体质量流动速率㊁氧化诱导时间㊁纵向回缩率㊁炭黑含量㊁灰分㊁炭黑分散/颜料分散和卫生要求㊂对于卫生要求,选用管材制造商生产产品范围内最小公称外径的管材进行试验㊂8.5.4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㊂若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试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结构㊁材料㊁工艺有较大变动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㊂8.6判定规则第6章中的外观㊁颜色和尺寸按表9进行判定㊂其他指标有一项不符合要求时,则从原批次中随机抽取双倍样品对该项进行复验,如复检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㊂如有卫生要求时,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判为不合格批㊂9标志9.1标志内容应打印或直接成型在管材上,标志不应引发管材破裂或其它形式的失效;并且在正常的贮存㊁气候老化㊁加工及允许的安装使用后,在管材的整个寿命周期内,标记字迹应保持清晰可辨㊂9.2如果采用打印标志,标志的颜色应区别于管材的颜色㊂9.3标志间隔不超过1m㊂9.4盘管的长度可在盘卷上标识㊂9.5标志应至少包括表10所列内容㊂表10至少包括的标志内容内容标志或符号制造商和商标名称和符号内部流体 水 或 W a t e r公称外径ˑ壁厚d nˑe n标准尺寸比S D R公称压力(或P N)材料和命名P E80或P E100混配料牌号a生产批号回用料(如有使用)例如:R生产时间,年份和地点(提供可追溯性)生产时间;如果制造商在不同地点生产,应标明生产地点的名称或代码本部分标准编号G B/T13663.2 a可以打印在标签上,标签可以附在管材上或外包装上,标签应保证在施工时完整清晰㊂示例:制造商用途d nˑe n S D R 公称压力材料和命名生产批号生产时间地点标准编号ˑˑ 水110ˑ10.0S D R11 P N1.6M P a P E100ˑˑˑˑ ˑˑ-ˑˑ-ˑˑ ˑˑ G B/T13663.210包装㊁运输㊁贮存10.1包装按供需双方商定要求进行,在外包装㊁标签或标志上应标明厂名㊁厂址㊂10.2运输管材运输时,不应受到划伤㊁抛摔㊁剧烈的撞击㊁暴晒㊁雨淋㊁油污和化学品的污染㊂10.3贮存管材应贮存在远离热源及化学品污染地㊁地面平整㊁通风良好的库房内;如室外堆放应有遮盖物㊂管材应水平整齐堆放㊂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I S O4427-2:2007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本部分与I S O4427-2:2007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具体章条编号对照情况见表A.1㊂表A.1本部分与I S O4427:2007的章条编号对照情况本部分章条编号对应的国际标准章条编号1和512~32~34.14.14.24.34.24.46.16.25.1和5.26.3.16.4~6.56.3.26.26.3.3.1~6.3.3.26.36.4.17.26.4.27.36.5~6.68.26.796.8107891110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A附录D附录E附录B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I S O4427-2:2007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表B.1给出了本部分与I S O4427-2:2007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㊂表B.1本部分与I S O4427-2:2007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本部分的章条编号技术性差异原因1增加了材料为P E80和P E100及管材的公称外径的规定㊂增加了管材适用于输送温度不超过40ħ的一般用途的压力输水以及饮用水的输配的规定㊂删除了 多层共挤管 ,将产品分类调整至本部分第5章考虑到我国产品标准的编排要求,使说明更明确㊂便于使用㊂以适应我国国情1删除了管材类型的要求,在第5章 产品分类 中规定考虑到我国产品标准的编排要求1范围中最大工作压力(MO P)修改为不大于2.0M P a;注2修改为 选购方有责任根据其特定应用需求,结合相关法规㊁标准或规范要求,恰当选用本标准规定的产品以适应我国国情2增加了G B/T2828.1增加检验规则,便于标准引用2增加了G B/T2918增加了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标准,便于标准引用2用G B/T3682.1代替了I S O1133:2005优先引用我国的标准2增加了G B/T4217增加了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公称外径和公称压力标准,便于标准引用2用G B/T6111 2003代替了I S O1167-1和I S O1167-2㊁G B/T6671 2001代替了I S O2505㊁G B/T8804.1 2003代替了I S O6259-1:1997㊁G B/T8804.3 2003代替了I S O6259-3:1997㊁G B/T8806 2008代替了I S O3126优先引用我国的标准2增加了G B/T9345.1 2008增加了灰分测定试验方法标准,以适用于我国国情2用G B/T10798代替了I S O4065优先引用我国的标准2增加了G B/T13021 1991增加了炭黑含量的测定标准,便于标准引用2用G B/T13663.1 2017代替了I S O4427-1:2007㊁G B/T13663.5 2018代替了I S O4427-5:2007优先引用我国的标准2删除了I S O4433-1:1997㊁I S O4433-2:1997,放入参考文献该文件在原文中未使用㊂本标准资料性引用表B.1(续)本部分的章条编号技术性差异原因2增加了G B/T17219增加了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便于标准引用2增加了G B/T18251 2000增加了颜料及炭黑分散的测定方法标准,便于标准引用2增加了G B/T18252㊁G B/T18475增加了长期静液压强度㊁材料的分级和命名,便于标准引用2增加了G B/T18476 2001增加了管材裂纹慢速增长的试验方法(切口试验)标准,便于标准引用2增加了G B/T19278 2003增加了通用术语及其定义标准,便于标准引用2增加了G B/T19279 2003增加了耐慢速裂纹增长椎体试验方法标准,便于标准引用2用G B/T19466.6 2009代替了I S O11357-6:2002优先引用我国的标准2删除了I S O11922-1:1997该文件在原文中未使用4.2增加了4.2混配料的分级和命名强调给水用聚乙烯管材应使用混配料,明确混配料的分级和命名4.4增加了 4.4回用料的使用 相关规定, 允许少量使用来自本厂的同一牌号的生产同种产品的清洁回用料,所生产的管材应符合本部分的要求㊂不应使用外部回收料㊁回用料要求更为严格,表述更为具体明确㊂以适应我国国情6.2.2对于颜色的要求增加了色条数量的要求,去掉了饮用水管材的颜色要求以及地上安装时应有防护的提示性内容以适应我国国情6.3.1增加了 管材长度 的相关要求明确管材长度要求,以适应我国国情6.3.2增加了管材缩口的规定, 允许管材端口处的平均外径小于表2中的规定,但不应小于距管材末端1.5d n或300mm(取两者之中较小者)处测量值的98.5%明确要求,以适应我国国情6.3.2表2中增加了d n2250和d n2500两种规格管材平均外径的要求参考E N12201-2:20116.3.3.1表3中增加了d n2250和d n2500两种规格管材公称壁厚的要求参考E N12201-2:20116.3.3.1表3中删除了S D R6和S D R7.4两个系列管材保留常用系列,以适应我国国情6.3.3.1将管材最小壁厚改为2.3mm保证系统连接可靠性和安全性,以符合我国国情6.3.3.2对于壁厚公差的表述改为任一点壁厚公差以适应我国国情61G B/T13663.2 2018。

给水涂塑钢管国标

给水涂塑钢管国标

给水涂塑钢管国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水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变得愈发重要。

给水涂塑钢管作为一种新型的管材,在建筑和市政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给水涂塑钢管的国标以及其特点和优势。

一、国标介绍给水涂塑钢管的国标是指该管材在生产、使用和质量控制方面需要符合的标准。

国标的制定旨在保证给水涂塑钢管在质量和使用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确保给水系统的安全和可靠。

根据国家标准《给水涂塑钢管》(GB/T 13663-2000),给水涂塑钢管分为不同的规格和型号。

其中,规格包括管材的外径、壁厚和长度等;型号则指管材的材质、强度等特性。

二、特点和优势1. 耐腐蚀性强:给水涂塑钢管外表涂覆有特殊的塑料层,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能够有效避免管道内部的腐蚀问题,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2. 流体传输效率高:给水涂塑钢管的内表面非常光滑,减少了流体输送时的阻力,提高了流量效率,使得给水系统的供水更加顺畅。

3. 结构坚固耐用:给水涂塑钢管由钢管和塑料层组成,既兼具了钢管的强度和刚性,又有了塑料层的耐腐蚀性和防水性能,使得管道更加坚固耐用。

4. 安装方便快捷:给水涂塑钢管的连接采用热熔或机械连接方式,安装简单快捷,减少了工期和施工成本。

5. 环保节能:给水涂塑钢管的制造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物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其内外表面的塑料层能够有效阻隔热量的传递,提高了给水系统的节能效果。

三、应用领域给水涂塑钢管广泛应用于建筑、市政工程、农田灌溉等领域。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市政供水工程:给水涂塑钢管作为城市供水系统的主要管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

2. 建筑给排水系统:给水涂塑钢管可用于建筑物的给水、排水、消防等系统,满足建筑物对水资源的需求。

3. 农田灌溉工程:给水涂塑钢管作为农田灌溉系统的主要管道材料,可用于农田灌溉、排涝等用途,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率。

4. 工业用水系统:给水涂塑钢管可用于工业用水系统,满足工业生产中对水资源的需求。

产品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

三、产品使用说明书百伦牌给水用聚乙稀(PE)管材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前请阅读详细)江苏百通塑业发展有限公司二0一二年百伦牌给水用聚乙稀(PE)管材产品使用说明书一、产品简介本产品选用卫生级聚乙烯为主要原料,并加入无毒助剂(色母),经过高速混合,加温由单螺杆挤出而成。

按国家标准GB/T13663-2000标准生产。

二、产品功能及用途本产品主要适用于农村改水用自来水工程建设、市政供水系统、建筑给水系统以及居住小区、厂区埋地给水系统、工业和水处理管道系统等。

三、产品适用范围本产品符合GB/T13663-2000标准,适用于输送温度不超过40℃的水,包括一般用途和饮用水的输送。

四、产品的技术参数管材物理性能要求管材的静液压强度五、技术规格尺寸PE80级聚乙烯管材公称压力和规格尺寸PE100级聚乙烯管材公称压力和规格尺寸六、产品的卫生要求及执行标准产品的卫生要求:产品不会使自来水产生气味、味道和颜色;符合GB/T17219-1998安全性评价标准规定以及国家卫生部相关了卫生安全评价规定。

产品执行标准符合GB/T13663-2000要求。

七、安装和调试7.1管材安装程序聚乙烯(PE)管道一般采用以下连接方式:熔接适用于PE管的连接,按接口形式和加热方式可分为:1、电熔连接:电熔承插连接、电熔鞍形连接2、热熔连接:热熔承插连接、热熔鞍形连接、热熔对接连接3、机械连接安装的一般规定1、管道连接前,应对管材和管件及附属设备按设计要求进行核对,并应在施工现场进行外观检查,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耐压等级、外表面质量、配合质量、材质的一致性等。

2、应根据不同的接口形式采用相应的专用加热工具,不得使用明火加热管材和管件。

3、采用熔接方式相连的管道,宜采用同种牌号材质的管材和管件,对于性能相似的必须先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

4、在寒冷气候(-5℃以下)和大风环境条件下进行连接时,应采取保护措施或调整连接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用聚乙烯(P日管材2011-11-30 发布2012-01-01 实施内蒙古正瑞管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4427 : 1996 «供水用聚乙烯管材规范》。

本标准与ISO 4427 : 1996的主要差异为:1. 本标准仅包含PE63 PE8Q PE10附料制造的管材,不包括由PE32 PE40M料制造的管材;2. 本标准增加了定义一章;3. 对管材的性能要求,增加了“断裂伸长率”项目;4. 增加了“检验规则” 一章;本标准与GB/T 13663-1992〈〈给水用高密度聚乙烯(PE)管材》未采用国际标准制定。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 13663-1992 。

本标准的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胜利股份有限公司塑胶事业部;参加起草单位:齐鲁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树脂研究所、北京雪花电器集团公司北京市塑料制品厂、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逊谢建玲冯新书李养利刘雨生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的材料, 经挤出成型的给水用聚乙烯管材(以下简称“管材”)的产品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还规定了原料的基本 性能要求,包括分类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用PE10附料(见4.1 )制造的给水用管材。

管材的公称压力为0.32MPa 〜1.6MPa ,公称 夕卜径为16m 叶1 000 mm 。

本标准规定的管材适用于温度不超过 40C , 一般用途的压力输水,以及饮用水的输送。

2规范性引用文件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 (eqv ISO 3126:1974)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 (热失重法)(neq ISO 6964 : 1986)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eqv ISO/TR 10837:1991 )聚烯烧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颜料及炭黑分散的测定方法 (neq ISO/DIS 塑料管道系统用外推法对热塑性塑料管材长期静液压强度的测定3定义、符号和缩略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3.1 定义3.1.1几何定义3.1.1.1 公称外径d n :规定的外径,单位为毫米。

3.1.1.2 平均外径d em :管材外圆周长的测量值除以 3.142 (圆周率)所得的值,精确到 0.1mm 小数点后第二位非零数字进位。

3.1.1.3 最小平均外径 d em, min :本标准规定的平均外径的最小值,它等于公称外径给水用聚乙烯(PE )管材Q/NZG001-2012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塑料自然气候暴露试验方法 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方法 长期恒定内压下热塑性塑料管材 1167:1978 )聚乙烯(PE )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2918-1998 GB/T 3681-1983 GB/T 3682-1983 GB/T 6111-1985 GB/T 6671.2-1986 GB/T 8804.2-1988 idt ISO 291:1997 ) 耐破坏时间的测定方法 (eqv ISO/DPidt ISO 2506:1981)聚烯烧管材(eqv ISO/DIS 3504-2 )GB/T 8806-1988 GB/T 13021-1991 GB/T 17219-1998 GB/T 17391-1998 GB/T 18251-2000 18553:1999)GB/T 18252-2000 dn,单位为毫米。

3.1.1.4 最大平均外径d em. max :本部分规定的平均外径的最大值,单位为mm3.1.1.5 任一点外径d ey:通过管材任一点横截面测量的外径,精确到0.1mm,小数点后第二位非零数字进位。

3.1.1.6 不圆度:在管材同一横截面处测量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的差值。

3.1.1.7 公称壁厚e n:管材壁厚的规定值,相当于任一点的最小壁厚e y,min。

3.1.1.8 任一点的壁厚ey:任一点上管材壁厚的测量值,精确到0.1mm小数点后第二位非零数字进位。

3.1.1.9 最小壁厚e y,min :本标准规定的管材圆周上任一点壁厚的最小值。

3.1.1.10 最大壁厚e y,max :根据最小壁厚(e y,min)的公差确定的管材圆周上任一点壁厚的最大值。

3.1.1.11 标准尺寸比(SDR):管材的公称外径d n与公称壁厚e n的比值。

SD& d n/e n3.1.2 与材料有关的定义3.1.2.1 混配料:以聚乙烯基础树脂加入必要的抗氧剂、紫外线稳定剂和颜料制造而成的粒料。

3.1.2.2 b LPL1):与20C、50年、概率预测97.5%相应的静液压强度,单位为兆帕。

3.1.2.3 最小要求强度(MRS): B LPL圆整到优先数R10或R20系列中下一个较小的值。

3.1.2.4 设计应力b s :规定条件下的允许应力,MR躲以系数C,圆整到优先数R20系列中下一个较小的值,即:b s= [ MRS]/C ................................................................... ⑴3.1.2.5 总使用(设计)系数C 一个数值大于1的总系数,它考虑了未在预测下限中体现出的使用条件和管道系统中配件等组成部分的性质。

3.1.3 与使用条件有关的定义3.1.3.1 公称压力(PN):本标准中公称压力PN相当于管材在20C时的最大工作压力,单位为兆帕。

3.1.3.2 最大工作压力(MOP):管道系统中允许连接使用的流体的最大有效压力,单位为兆帕。

3.2 符号C:总使用(设计)系数;d em:平均外径;d em, max:最大平均外径;d em, min : 最小平均外径;d n:公称外径;e y:任一点的壁厚;e y,min :最小壁厚;e y,max : 最大壁厚;f t:温度对压力的折减系数;t y:管材任一点的壁厚公差;B LPL:与20C、50年、概率预测97.5%相应的静液压强度;(I s :设计应力。

3.3 缩略语MFR:熔体流动速率;MOP最大工作压力;MRS最小要求强度;1)有时称为与20 C、50年的置信下限 b LCL。

PE:聚乙烯;PN:公称压力;SDR标准尺寸比。

4材料4.1 命名本标准中的聚乙烯管材料按如下步骤进行命名:4.1.1 按照GB/T 18252-2000确定材料的与20C、50年、预测概率97.5%相应的静液压强度 B LPL。

4.1.2 按照表1,依据b LPL换算出最小要求强度(MRS ,将MR醵以10得到材料的分级数。

4.1.3 按照表1,根据材料类型(PE)和分级数对材料进行命名。

表1材料的命名4.2 使用混配料生产聚乙烯管材,混配料为蓝色或黑色,基本性能应符合表2的要求。

蓝色管用材料应能保证该材料制造的管材的耐候性符合表12的要求。

对于PE 63级的材料,也可采用管材级基础数值加母料的方法生产聚乙烯管材,对材料的性能的要求自管材上取样进行测试。

表2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5产品规格5.1 本标准的管材按照期望使用寿命50年设计。

5.2 输送20C的水,C最小可采用C min=1.25。

由式(1)得到的不同等级材料的设计应力的最大允许值见表3。

表3不同等级材料设计应力的最大允许值5.3 管材的公称压力(PN)与设计应力b s、标准尺寸比(MRS之间的关系为:PN=2b s/(SDR-1) (2)式中:P赐b s的单位均为兆帕。

5.4 使用PE100等级材料制造的管材,按照选定的公称压力,采用表3中的设计应力而确定的公称外径和壁厚应分别符合表4、表5的规定。

管道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方可以采用较大的总使用(设计)系数C,此时可选用较高公称压力等级的管材。

表4 PE63级聚乙烯管材公称压力和规格尺寸表5 PE8 0级聚乙烯管材公称压力和规格尺寸5.5 聚乙烯管道系统对温度的压力折减当聚乙烯管道系统在20C以上温度连续使用时,最大工作压力(MOP应按式(3)计算:MOP=PN X fi (3)式中:f i——折减系数,在表5中查取。

对某一材料,只要依据GB/T 18252的分析,认为较小的折减是可行的,则可以使用比表7中数值高的折减系数。

6技术要求6.1 颜色市政饮用水管材的颜色为蓝色或黑色,黑色管上应有共挤出蓝色色条。

色条沿管材纵向至少有三条。

其它用途水管可以为蓝色或黑色。

暴露在阳光下的敷设管道(如地上管道)必须是黑色。

6.2 外观管材的内外表面应清洁、光滑,不允许有气泡、明显的划伤、凹陷、杂质、颜色不均等缺陷。

管端头应切割平整,并与管轴线垂直。

6.3 管材尺寸6.3.1 管材长度6.3.1.1 直管长度一般为6mm、9mm、12mm,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长度的极限偏差为长度的+ 0.4%,—0.2%。

6.3.1.2 盘管盘架直径应不小于管材外径的18倍。

盘管展开长度由供需双方商定。

6.3.2 平均外径管材的平均外径,应符合表6规定。

对于精公差的管材采用等级B,标准公差管材采用等级A。

采用等级皱等级蜀供需双方商定。

无明确要求时,应视为采用等级A。

表6平均外径mm管材的最小壁厚e y,min等于公称壁厚&。

管材任一点的壁厚公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

2.03.0 3.04.0 0.5 0.6 25.0 25.5 26.0 26.5 25.5 26.0 26.5 27.05.0 5.1 5.2 5.3 45.0 45.5 46.0 46.5 45.5 46.0 46.5 47.09.0 9.1 9.2 9.3 4.0 4.6 0.7 27.0 27.5 5.4 47.0 47.5 9.4 4.6 5.3 0.8 27.5 28.0 5.5 47.5 48.0 9.5 5.3 6.0 0.9 28.0 28.5 5.6 48.0 48.5 9.6 6.0 6.6 1.0 28.5 29.0 5.7 48.5 49.0 9.7 6.6 7.3 1.1 29.0 29.5 5.8 49.0 49.5 9.8 7.3 8.0 1.2 29.5 30.0 5.9 49.5 50.0 9.9 8.0 8.6 1.3 30.0 30.5 6.0 50.0 50.5 10.0 8.6 9.3 1.4 30.5 31.0 6.1 50.5 51.0 10.1 9.3 10.0 1.5 31.0 31.5 6.2 51.0 51.5 10.2 10.0 10.6 1.6 31.5 32.0 6.3 51.5 52.0 10.3 10.6 11.3 1.7 32.0 32.5 6.4 52.0 52.5 10.4 11.3 12.0 1.8 32.5 33.0 6.5 52.5 53.0 10.5 12.0 12.6 1.9 33.0 33.5 6.6 53.0 53.5 10.6 12.6 13.3 2.0 33.5 34.0 6.7 53.5 54.0 10.7 13.3 14.0 2.1 34.0 34.5 6.8 54.0 54.5 10.8 14.0 14.6 2.2 34.5 35.0 6.9 54.5 55.0 10.9 14.6 15.3 2.3 35.0 35.5 7.0 55.0 55.5 11.0 15.3 16.0 2.4 35.5 36.0 7.1 55.5 56.0 11.1 16.0 16.5 3.2 36.0 36.5 7.2 56.0 56.5 11.2 16.5 17.0 3.3 36.5 37.0 7.3 56.5 57.0 11.3 17.0 17.5 3.4 37.0 37.5 7.4 57.0 57.5 11.4 17.5 18.0 3.5 37.5 38.0 7.5 57.5 58.0 11.5 18.0 18.5 3.6 38.0 38.5 7.6 58.0 58.5 11.6 18.5 19.0 3.7 38.5 39.0 7.7 58.5 59.0 11.7 19.0 19.5 3.8 39.0 39.5 7.8 59.0 59.5 11.8 19.5 20.0 3.9 39.5 40.0 7.9 59.5 60.0 11.9 20.0 20.5 4.0 40.0 40.5 8.0 60.0 60.5 12.0 20.5 21.0 4.1 40.5 41.0 8.1 60.5 61.0 12.1 21.0 21.5 4.2 41.0 41.5 8.2 61.061.512.221.5 22.0 4.3 41.5 42.0 8.322.0 22.5 4.4 42.0 42.5 8.422.5 32.0 4.5 42.5 43.0 8.523.0 23.5 4.6 43.0 43.5 8.623.5 24.0 4.7 43.5 44.0 8.724.0 24.5 4.8 44.0 44.5 8.824.525.04.944.545.08.96.4 静液压强度管材的静液压强度应符合表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