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安全》论文
民航安检论文3000字
![民航安检论文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d3c62c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1.png)
民航安检论文3000字1.系统简述安检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TCP/IP网络平台,采用了数据库管理、多平台信息集成、数字化视频技术、网络传输技术、视音频压缩技术、中间件以及数据存储技术,与HISCAN系列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有机结合,将传统分散检查信息逐步向信息集中整合方式迈进,在旅客通过安检时获取旅客图片,实现旅客安检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从而提高机场的安全防范能力,堵塞安全漏洞,为反劫机、炸机提供更详细、可靠的基础信息和决策支持。
同时实现安检队伍管理、安全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提高检查质量和服务水平。
以国内标准安检流程为例,当旅客进入安检通道验证台时,验证员首先用集成化验证设备扫描登机牌,旅客通过验证台后,通过安全门、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检查等相关设备进行检查,若发现可疑行李包裹图像后,通过安检机将需要开检的图片传至开箱工作站,同时进行开箱检查,如发现违禁品等物品可通过再次扫描登机牌记录相关信息,安全检查完成后,系统将与旅客有关的所有信息,包括旅客信息、旅客肖像信息、旅客人身检查结果以及随身行李安检信息、CCTV等关联并存储。
2.系统构成系统由X射线机工作站(基于HISCAN Hitrax 技术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验证工作站、开箱工作站、区域管理工作站、综合查询工作站、通讯网关服务器、数据库(图像)服务器及网络部分组成。
2.1 X射线机工作站主要用于对随身行李的安全检查。
当发现可以物品时,通过按下开包键,系统会自动将可以物品的图像发送到开箱工作站,待开箱工作站进行处理。
2.2 验证工作站主要用于采集(证件阅读器/拍摄)储存旅客身份证件信息、旅客肖像信息以及登机牌信息,进行旅客身份验证,同时与布控查控人员信息比对并报警,如有需要可以向现场管理工作站发送报警信息予以请求帮助。
系统还可以自动记录操作人员上岗/离岗信息。
2.3 开箱工作站主要用于显示/处理开箱行李图像(应用海曼的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对图像放大、缩小、黑白、高亮、剔除有机物、剔除金属物等处理,无需再次接收X光机安检)、旅客信息,记录开箱结果、人身检查结果以及爆炸分析仪检查行李结果等。
民航安全论文公共安全论文
![民航安全论文公共安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1fdc53c2f60ddccda38a0c9.png)
民航安全论文公共安全论文:为甘肃民航和谐发展提供安全保证民航甘肃监管局成立于2004年7月8日,原名为民航甘肃监管办,2009年5月15日正式更名为民航甘肃监管局,其主要职责是依法对辖区民用航空安全和市场实施行业监管。
近六年来,民航甘肃监管局(以下简称监管局)紧紧围绕民航局、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各项工作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动摇,以推动行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为目标,以维护行业系统性为己任,以强化自身建设为保证,以树立和落实持续安全理念为抓手,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有力地促进了甘肃民航安全运行水平的大幅提升。
截至2009年底,顺利实现了辖区第十五个航空安全飞行年,航空运输生产持续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态势。
严格落实计划,加大监管力度。
五年多来,我们按照民航局、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的各项工作部署,结合自身监管职责和辖区安全运行实际,认真制定年度行政检查计划并狠抓落实,先后有效实施各类行政检查近2000次,使行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狠抓整改落实,增强监管效能。
按照“不整改落实不放过”的原则,坚持落实跟踪督查制度。
对每一次行政检查发现的问题,从整改通知书、建议书下发之日起,全程进行跟踪督导,直到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确保了辖区民航各单位安全生产按照行业规章标准安全有序、合理合法运行。
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强化行业监管威力。
我们坚持行政检查、监督整改、行政处罚的有机结合,对人为因素造成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进行查处。
近六年来,先后实施行政处罚13起,处罚金共计12万元人民币。
有效地维护了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章的严肃性,同时也大大强化了我局行业监管威力。
抓创工作创新,提升监管水平。
我们通过“五个加强,一个健全”来推进安全监管工作。
一是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逐项评估整改措施和效果,并狠抓整改落实,对已整改的隐患重点进行跟踪复查。
同时督促辖区民航各单位逐步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有效识别风险源,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做到标本兼治。
作为民航人建设民航强国做贡献1000字
![作为民航人建设民航强国做贡献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067b4e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3.png)
作为民航人建设民航强国做贡献1000字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加强维修能力建设,注重促进行业结构优化,构建高安全的机务维修保障体系,这是航空业安全发展的迫切需要,亦是对确保民航的安全发展起着最根本的决定性影响。
努力学习航空知识,考入航空学校。
做好准备,为祖国航空添砖加瓦。
在学校这个阶段一定要好好学习理论,把基础打扎实了,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为以后飞行做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目前来看飞行学院的课本教材上的知识都是飞行气象导航等等这些科目的背景知识和基础原理,如果时间富裕的话也可以跟专业课老师聊聊目前国内前沿水平的知识,因为很多民航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引进都是通过各大高校来推进的,你们的老师很可能也有参与其中,2013年记得大学时候我的飞行原理老师,就参与了国内中国商飞C919的风洞实验,对很多新技术了解的很透彻,虽然这些技术在波音和空客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对于刚起步的商飞确实很重要。
总而言之,飞行这工作是个技术活儿,如果专心搞飞行,一心向上,好好学习肯定没错,如果走行政岗位,那就要求除了飞行外为人处世八面玲珑了,这是另外一回事!有句话叫做:航空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皇冠,那航空发动机就是皇冠上的那颗明珠,航空业需要历史几代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付出才能造就整个行业的繁荣昌盛,中国民航史上先辈们可谓是历经坎坷,资金有限环境恶劣体制限制人事斗争各种制约,但好在政府又开始重视航空业,新洲60 ARJ-21 C919马上要开始商业运行,崭新的机型需要行业去呵护,不能轻而易举的就扼杀在摇篮里。
时代是由无数个人、无数个个体组成的,放在我们个人身上,多学一些技能本领,积极投身民航事业,将来可能在做一些周而复始的工作,或许是在做政治生态顶层的决策工作,不管哪个岗位,能尽职尽责积极向上做到问心无愧就算是促进了行业进步,也算是为民航强国做了自己的贡献!。
航空航天论文3000字
![航空航天论文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540d5e3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4a.png)
航空航天论文3000字一南京航空技术转移中心运行模式1发挥航空、航天、民航“三航”特色优势立足江苏,积极实施军转民,整合资源,加速形成学校向产业技术转移的有效机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具有良好军工技术基础的综合性研究大学,研发了一大批运用于国防的高新技术和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在民用市场同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发挥国防特色,积极推进军工技术向民用市场转移,势在必行。
针对国民经济和江苏省发展,中心加强引导军用技术与民用市场的融合,使国防科技在服务军工科研和生产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赋予学校科技工作新的增长点。
有效形成了军民融合、军民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
例如,在民用航空发展需求方面,中心重点在通用航空设计制造、航空规划与交通管理、民营运营与空港经济、飞机运行与安全保障、民航培训与先进训练等方面加快推进技术转移和辐射,先后为镇江新区、扬州新区、南京江宁区等地方政府开展航空产业和空港经济规划,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无锡苏南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上海机场集团公司等20余家省内外机场,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民用航空局华东管理局等航空公司和空管部门,江苏航空产业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中国商用飞机公司等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推动我校特色“三航”技术在相关领域迅速应用和转化。
2参与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的研究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建合作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心以国家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为抓手,充分利用学校人才、特色优势学科和最新科技成果的优势,积极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加强与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构建合作平台,走政产学研合作之道路。
同时,企业单纯依靠内部技术创新活动实现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越来越难,需要与外部知识源的合作,因此,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已成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中心先后与南京六合区、张家港、连云港、萧山、武义等19个省内外城市共建南航部级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同时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与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建立研究院、研发基地、工程中心、联合实验室等36个技术创新平台。
民航航空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民航航空管理专业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f0969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8.png)
民航航空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一、引言民航航空管理专业是一个紧密结合航空运输、商业管理和经济学的跨学科领域,致力于培养具备航空运输和企业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
随着全球航空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民航航空管理专业的研究也变得日益重要和复杂。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民航航空管理这一领域的相关问题,包括航空市场竞争、飞行安全管理、营销策略等。
二、民航航空管理的背景和发展1.航空市场竞争航空市场竞争是民航航空管理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航空运输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
本章将讨论航空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产品差异化和市场份额的争夺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2.飞行安全管理航空安全是民航航空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飞行安全管理旨在减少航空事故的发生,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
本章将探讨航空事故的原因、管理措施以及预防措施,并分析航空公司的安全记录以及相关政策对航空管理的影响。
三、航空公司的营销策略1.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群体航空公司的营销策略涉及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群体的选择。
本章将介绍航空公司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并通过分析目标客户群体的特征和需求来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2.产品和服务创新为了在激烈的航空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航空公司不仅需要提供高品质的航空服务,还需要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
本章将讨论航空公司如何通过改善飞行体验、引入先进的技术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来实现产品和服务创新。
3.航空公司的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航空公司营销策略中重要的一环。
本章将探讨航空公司如何建立和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通过广告、宣传和企业文化来塑造品牌形象,并分析品牌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
四、民航航空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对航空管理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航空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章将探讨航空管理中的技术创新,如人工智能、无人机和太空旅行等的发展对航空管理的影响,并讨论航空公司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应对新型恐怖威胁的民航空防安全体系革新研究
![应对新型恐怖威胁的民航空防安全体系革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255dfc751e79b8968022684.png)
应对新型恐怖威胁的民航空防安全体系革新研究民用航空业诞生伊始,航空安全就作为航空运输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受到各国政府和航空业界的高度重视。
随着飞机制造技术、维修技术、通信技术、导航技术和监视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对飞行、空管、机务人员等的人为差错管理理论和技术的完善,飞行安全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向着高度安全的方向迈进。
空防安全作为航空安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威胁多是来自航空运输系统外的人为破坏,往往跟诸多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和突然性,难于防范。
而空防安全的缺失不但威胁航空安全,也威胁着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
所以,在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渐猖獗的今天,革新和完善民航空防安全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欲从对国际空防安全体系发展趋势(尤其是主要航空强国空防安全体系构建和完善情况)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探究我国现行空防安全体系的不足,对急迫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对我国未来空防安全体系的革新和完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空防安全体系一般包括组织架构、信息情报系统、应急响应机制和国际合作机制等要素,论文研制过程中正是由应对未来新型恐怖威胁着眼来审视我国现行空防安全体系在上述四个方面的不足和漏洞,进而展开革新策略的研究。
根据我国空防安全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国情,参考美国空防安全体系建设和完善的经验,论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对未来我国空防安全体系的革新对策:构建权力相对集中、多层级、多部门参与的空防安全组织架构,构建综合、开放、实时的空防安全信息情报系统,建立原则明确、响应及时的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的国际合作机制。
关于航空安全的文章
![关于航空安全的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a0a846a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2.png)
关于航空安全的文章航空安全是航空运输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关系到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
为了确保航空安全,航空公司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规定。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航空安全的重要内容。
航空公司在飞行前进行了严格的安全检查。
这包括检查飞机的机械设备,如发动机、翼面和起落架等。
同时,航空公司还会对飞机的电子设备进行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这些检查的目的是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保证飞机在起飞前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航空公司还会为机组人员提供相关的安全培训。
机组人员需要了解并掌握飞行操作规程,熟悉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以及如何使用救生设备。
这些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机组人员的应急能力,确保他们在危急时刻能够正确地采取行动,保障乘客的安全。
航空公司还采取了严格的安全措施来防范恐怖袭击。
在登机前,乘客需要通过安检,将自己的行李和身体进行检查。
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员会根据天气、航线和交通情况等因素做出相应的飞行决策。
他们会密切关注飞机的各项参数,并及时调整飞行姿态和航线,以确保飞机的稳定和乘客的安全。
此外,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员会保持与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联系,确保飞机与其他飞机的距离和高度保持安全。
在紧急情况下,航空公司还会进行相关的救援行动。
例如,当飞机出现机械故障或紧急情况时,航空公司会立即派遣救援团队前往事发地点,进行救援和疏散乘客。
这些救援行动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并尽快解决紧急情况。
航空安全是航空运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航空公司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规定,以确保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
通过严格的安全检查、培训和紧急救援行动,航空公司努力确保每一次航班都安全可靠。
只有确保航空安全,乘客才能放心地选择航空运输,享受便捷的航空服务。
空管案例分析论文(空难·管制员)
![空管案例分析论文(空难·管制员)](https://img.taocdn.com/s3/m/393da8b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18.png)
空管案例分析0.【引言】随着民用航空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和空中交通流量的不断增长,作为民用航空运输系统中三大安全支柱之一的空中交通管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韬展。
长久以来,事故和事件的80%以上是由人为表现不佳引起的,论文以下部分从两个例子分析案例中导致事故或者避免事故的因素。
1.【案例】案例1是一个发生险情后管制员冷静仔细处理,避免两起空管事件的发生的案例。
2006年7月13日,杭州空中管制区连续发生了两起空中特情,在杭州空管中心管制人员的精心指挥以与与机组的紧密配合下,两架故障飞机分别于子夜和清早安全落地。
当日0时40分,杭州进近管制室接到执行海口—杭州航班飞行任务的中国东方航空CES5338/MD90航班机组报告,该飞机右液压系统故障漏油,请求尽快着陆。
杭州管制中心值班管制员接到通报后,检查了一下当时在杭州上空的飞机,证实有几个航班在空中飞行后,立即启动特情处置程序,做好飞机降落的各项指挥预案。
同时指示正在等候起飞指令的中国海南航空CHH7062航班继续在机坪等待,中国国际航空CCA1710在安全距离以外的空中盘旋,避让故障客机。
同时,积极协调有关军、民航管控制部门安排故障客机直飞萧山机场,并优先安排落地,为故障飞机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杭州进近管制室的管制员向机组详细询问了故障情况和飞行情况,并向机组人员详细提供了有关萧山机场的航行情报。
在管制员严密的雷达监视和飞行引导下,故障航班与时到达萧山机场上空。
塔台管制员直接引导飞机飞向长五边,这时机组报告前起落架释放有困难。
管制室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而凝重,管制员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现场、机务、消防、救护、场务队等部门救援待命,并要求机场向杭州消防队要求增援泡沫车,以备放轮失败后迫降使用。
同时请东航机务上塔台协助机组处置特情,并提醒机组做好通场检查程序。
1时4分,故障飞机在1200米建立盲降时,报告正常放轮失败,正在采取应急手动放轮。
这时,所有管制员的眼睛都盯着雷达屏幕,1时6分应急放轮成功并锁定,在东航机务与机组的双方确认下,塔台管制员同意其落地。
航空安全论文15篇(空域规划管理改革与航空安全策略)
![航空安全论文15篇(空域规划管理改革与航空安全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e1cef58680203d8cf2f24c9.png)
航空安全论文15篇空域规划管理改革与航空安全策略航空安全论文摘要:低空空域规划管理改革是当前航空领域要开展的重点工作,科学推进低空空域规划管理改革,才能够切实提高航空安全性,确保飞行安全。
航空领域规划管理改革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并且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策略,才能够提高航空飞行安全系数,确保飞行安全。
现实当中总会有一些飞机坠毁事件,主要原因航空安全管理工作有做很好,加大航空安全管理力度,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航空安全隐患,提高飞行安全性,确保航空领域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航空安全论文航空安全航空论文航空航空安全论文:空域规划管理改革与航空安全策略【摘要】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推进空域规划管理改革,提高航空安全是当前航空领域要完成的首要任务。
本文分析了我国低空空域开放和空域管理改革的核心内容,详细阐述了航空安全策略,旨在科学推进低空空域规划管理改革进程,提高航空安全性。
【关键词】低空空域;空域规划;航空安全;改革0 引言随着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航空安全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航空服务需求的持续性增长,为航空市场的扩大带来了机遇,所以一定程度上寻求航空空域内的额外容积率,对航空事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同时,低空空域的开放工作体现出了航空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国家对管控水平和管控技术的精细化管理为航空事业提供了契机,通过调节大型航空器的飞行密度和空间环境,能够改善空中飞行机制的规划管理。
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实施的最小的单位是扇区,它是空中运行的基本单位,是空域规划的基本组成。
1 航空空域开放及发展的重要性我国航空事业发展迅速,必须要配合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步伐,所以开放性的低空区域对经济建设很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生产方式也不断变化,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实现了全球化,世界一体化格局逐步强化。
在这种形式下,我国不断进行改革,从生活区域向空间区域发展,从地面发展向着低空区域发展,充分有序开发低空区域,更加有利于改革低空区域管理,促进我国航空事业、航空制造企业以及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
民航安全运行发言稿范文
![民航安全运行发言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3a7786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7.png)
民航安全运行发言稿范文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近年来,我国民航行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民航安全工作永远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民航安全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必须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保障每一个航班的安全运行。
在民航安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切实做好各项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工作。
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飞行安全、维护保障等工作的责任,确保每一个飞行任务都是安全合格的。
我们要加强飞行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同时,也要加强飞行器材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每一架飞机都是安全可靠的。
我们要强化对飞行员、机务人员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民航安全监管和管理工作,严格监督和检查飞行作业、飞机维修保养等方面的工作,做到有问题发现就立即纠正,确保飞行作业的安全可靠。
要加强对民航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推动飞行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同时,也要积极倡导飞行乘客们自觉遵守飞行纪律,不擅自翻越禁区栏杆,不打开飞行器仪表盖等行为,确保飞行安全。
只有时刻保持对民航安全的警觉性,才能够确保我们的航班安全、旅客安全和机组人员的安全。
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确保民航安全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我国民航事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谢谢!。
有关航空安全管理论文
![有关航空安全管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a50376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67.png)
有关航空安全管理论文篇一: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现状研究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现状研究摘要:通过对我国民航当前飞行安全形势、安全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我国民航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我国民航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保证航空安全。
关键词:航空安全;安全管理;飞行安全;管理体系0引言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
安全是一种状态,即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以下[1]。
随着我国民航的快速发展,如果我国民航的安全水平还保持在目前水平,那么由飞行量增加所造成的事故数将是我们所无法接受的,因此必须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发展,不断提高我国民航安全管理水平。
民航安全管理已经从对事故的预防发展到对事故隐患的预防和管理,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从传统的被动经验模式逐步转向主动预防的模式。
因此只有对我国民航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充分研究后,才能进行科学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才能保证我国航空安全。
1我国民航当前安全形势“十一五”时期我国民航运输飞行累计达2033万小时,接近“十五”期间的两倍,运输飞行百万小时重大以上事故率为0.05,较“十五”期间降低了74%,大大好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2004年11月22日到2010年8月23日,运输航空连续安全飞行2,102天、2,150万小时,创造了我国民航历史上最长的安全周期。
百万离场架次全损事故率是国际航空业反映重大事故发生概率的常用数据。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统计,中国民航百万离场架次运输全损事故率为0.1,低于全球西制航空器百万离场架次运输全损事故率的 1.0。
这表明我国民航安全水平明显优于全球平均水平,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民航不断加强对安全管理的投入和重视,中国民航的安全水平逐年提高,运输航空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和亿客公里死亡人数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从2005年以来,我国运输航空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已经低于美国,2009年中国民航重大事故率十年滚动平均值为0.11,而美国同期相应指标为0.21。
空中交通管制中影响安全多种因素[论文]
![空中交通管制中影响安全多种因素[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21bbd7802768e9951e73827.png)
浅谈空中交通管制中影响安全的多种因素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民航事业飞速向前发展,空中飞行器数量不断增加,空中交通管制的安全性对空中飞行安全的影响也成倍增加。
由于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涵盖的范围广阔,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对空管不安全事件进行管制,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为此,从我国民航的实际情况出发,系统论述空中交通管制三大组成环节:管制员,机械设备和环境对空管系统安全性的影响,以期为合理制定相应控制对策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管制员管制设备管制环境中图分类号:v3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6-166-0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飞行流量的平均增长速度是9%左右,在现有的空域条件下,空中的交通状况就越发显得拥挤。
此外,结合我国机场密度偏低,东西部发展失衡以及空域复杂的现状,所有这一切都突出空管的至关重要性。
防止飞行器之间相撞、防止飞行器与地面上障碍物相撞以及确保空中交通的通畅是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首要任务。
而安全则是空管工作的重中之中,同时这也是评价管制工作质量的第一标准。
空管系统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飞行器,其特点是在空中高速运转,如果发生仪器设备异常或是人为操作失误,短时间内几乎无法避免事故发生。
此外空中交通运输只是为旅客提供必要的运输服务,一旦发生事故将涉及广泛的社会因素,难以估量社会影响的严重性。
我们将影响空管安全的因素大体划分为三类:管制员、管制设备和管制环境,并逐一进行讨论。
1 管制员因素1.1 管制技能管制员的管制技能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涵盖了其陆空通话能力、反应能力、冲突预测及解决能力和管制协调能力等。
科学研究指出注意力方面体现出的局限性对人体系统功能的影响要远大于知觉表现出的局限性。
而管制员在工作中要接受大量的视觉、听觉信息,如果当接收的数据远远超出注意的范围时,其通常可能只会注意一部分信息。
比如在雷达管制体系中,当空中飞行流量增加时,部分管制员习惯关注进港飞机的进港次序而容易忽视出港飞机的出港次序,这就可能制造潜在的飞行冲突。
民航安检论文优选范文
![民航安检论文优选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d59936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8.png)
达到最高标准,从而提高整体安检质量。
问题案例剖析:漏洞和失误的原因及教训
技术漏洞
部分安检设备存在技术漏洞,如 无法准确识别某些危险品,需要 加强技术研发和升级。
人为失误
安检人员可能存在疏忽、疲劳等 问题,导致漏检、误检等情况发 生,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管理漏洞
部分安检流程存在管理漏洞,如 信息不共享、沟通不畅等,需要 加强流程优化和制度建设。
国外发展历程
国外民航安检起步较早,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以美 国为例,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开始实施严格的航空安检 制度,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确保航空安全。
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面临的挑战
当前,民航安检面临着恐怖主义、危险品运输、网络安全等多方面的挑战。恐怖主义威胁不断升级,危险品运输 种类繁多,网络安全风险日益突出,给民航安检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ICAO安检标准与国内法规的关联
我国民航安检法规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ICAO的安检标准,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航安检法规体系。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01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各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企业均建立了完善的内部管理制 度,包括安检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等方面的规 定,确保安检工作的有序进行。
。
03
安检队伍素质提升
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安检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通过加强培训和考核
,安检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存在问题和挑战分析
安检标准不统一
目前,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民航安检标准存在差异,这给国际 航班的安全检查带来了不便和挑战。
安检设备更新缓慢
虽然安检技术不断创新,但一些老旧设备的更新速度较慢,影响了 安检效率和准确性。
2023民航安全生产月征文
![2023民航安全生产月征文](https://img.taocdn.com/s3/m/ad676d0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9.png)
2023民航安全生产月征文近年来,民航安全问题不断被曝光,引起了广泛关注。
保障公众出行安全,维护民航秩序,是中国民航事业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2023年民航安全生产月征文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推动民航安全工作的全面发展,促进民航安全事业的长足发展。
一、征文主题征文主题是“航空安全常识,一路飞安心”。
旨在通过征集case 分享和个人案例、研讨、论文等多种形式,让广大民航从业人员和广大旅客更深刻地认识航空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提升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也是为了引领和促进民航领域安全文化建设。
二、征文范围所征收的文章,可以包括:民航事故案例分析、安全事件或隐患的发现及处理经验;民用航空技术、管理、服务的相关论文和研究成果;对民航安全生产管理和防范措施等方面的探讨,以及安全意识和保护措施的分享和讨论等。
文章应站在度假者和广大旅客的角度,全面深入地探讨民航安全的新进展、新成就以及民众受益的点滴。
特别是那些发生过民航事故的案例,更应该得到深入的分析,以归纳经验,防范未来。
三、参评对象本次征文活动面向全国范围内的广大民航从业人员及广大旅客征集文章。
四、评选方式评比采用线上投票票选成绩,其中包括评委投票评选、网络用户投票评选,最终按两种评选结果的加权平均值选出获奖文章。
五、征文时间本次活动的征文时间为2023年3月1日至3月31日。
提交作品时须按照规定的内容与格式进行撰写和提交。
特别提示,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
参赛者须完全独立完成,并担保作品真实性、合法性和版权所有。
六、奖项设置本次活动共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其他优秀作品鼓励发表。
七、结语作为民航人,安全是最重要的。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来促进民航领域安全文化建设,使每个民航从业人员和旅客都能更加认识和保护自己的安全,为民航安全发展建立更加可靠和严谨的安全文化,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旅客安全保障水平,实现民航安全事业的平稳运行和全面发展。
民航安检论文参考文献
![民航安检论文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2ab4420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f.png)
民航安检论文参考文献民航安全技术检查(以下简称“民航安检”),是指在民用机场实施的为防止劫(炸)飞机和其他危害航空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旅客、机组人员和飞机安全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性的技术性检查,是民航空防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民航安检诞生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重大历史时期,近40年来坚定不移地为中国民航的大发展保驾护航,为民用航空事业和国家安全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民航安检的产生背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民航业发展的初期,我国对乘坐航班有严格的要求,乘客必须持有县团级以上单位开具的介绍证明信,才能乘机。
由于乘机旅客经过组织把关,政治素质过硬,当时的国内空防安全形势保持了比较好的局面。
随着国内外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各国普遍对航空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我国航空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航空出行的需求逐年增加,国内机场加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迫在眉睫。
1981年3月15日,公安部发布了关于航空安全检查的通告,决定自4月1日起对民航国际航班实施安全检查。
11月1日起开始对民航国内航班实施安全检查。
民航安检发展的主要进程中国民航安检的发展从其体制变化和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充分凸显出民航安检在民航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中占据的战略地位以及发挥的作用。
第一阶段(1981年4月~1981年11月):安全检查工作启动初期,只对国际航班实施检查,检查工作由边防检查站负责,由武警边防检查部门负责对国际航班实施安全检查。
第二阶段(1981年11月~1983年7月):从1981年11月1日开始,安全检查工作全面铺开,由民航公安保卫部门负责对民航国内航班实施安全检查。
第三阶段(1983年7月~1992年4月):1983年7月,武警安全检查站成立,安检工作由武警部队全面负责,这一时期,安检管理体制逐步形成。
由武警部队在全国56个民用机场组建安全检查站,承担民航安全检查任务,业务归口公安部。
第四阶段(1992年4月至今):根据发展需要,1992年4月,民航安全检查工作由武警移交民航,民航机场组建了安全检查站。
《民航安全》论文
![《民航安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4e24f3fb14e852459fb571e.png)
关于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王健摘要:民航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其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民航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建设、完善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本文通过对安全管理体系内涵的研究,引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对于民航业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关于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一些建议,以达到更好地推动我国民航业的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议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aviation safety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Wang JianAbstract: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its perfect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At present,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is in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how to build and improve our civil avia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 tem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We through research 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lead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importance of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China civil avia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in orde r to achieve a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Key words: China civil avia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suggestions一、前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项事业成果丰硕,而民航业也紧随快速前进的步伐,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航空安保规章制度论文题目
![航空安保规章制度论文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851a854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2.png)
航空安保规章制度论文题目一、航空安保规章制度的发展历程航空安保规章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的航空业还处于摸索阶段,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随着航空技术的逐步成熟和航线网络的不断扩张,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安保规章制度,以确保航空运输的安全畅通。
在此基础上,国际民航组织(ICAO)成立,更是为航空安保规章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国际标准和统一规范。
二、航空安保规章制度的内容要点(一)乘客安检乘客安检是航空安保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登机口安检、行李安检、人员身份验证等内容。
通过严格的乘客安检,可以有效防范恐怖分子和犯罪分子的入侵,确保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
(二)机场安保机场安保指的是对机场周边和机场内部的安全监控和管理,主要包括保安人员巡逻、设备监控、航空器材保障等方面。
只有保证机场的安全,才能保障航班的顺利进行,降低安全风险。
(三)飞行安全飞行安全是航空安保规章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包括了飞行员培训、飞机检修、气象监测等方面。
只有保证飞行安全,才能保障航班的安全运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四)安全事件处理安全事件处理是航空安保规章制度的重要环节,包括紧急事件应急处置、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等方面。
只有及时妥善处理安全事件,才能减少损失,维护航空运输的良好形象。
三、航空安保规章制度的完善与创新随着恐怖活动和犯罪行为的日益猖獗,航空安保规章制度亟需不断完善与创新。
一方面,应加强信息技术在安保领域的应用,提高安全监控水平;另一方面,应适时推出更加严格和实用的安保措施,不断提升航空安保规章制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总之,航空安保规章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对于航空运输行业的安全发展至关重要。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继续强化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安保规章制度的适应性和效力,为航空运输行业的安全稳健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民航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论文
![民航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dbd00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c.png)
民航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论文引言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和航空客运需求的不断增长,民航运输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应对突发事故和意外事件,保障乘客及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是民航公司的首要任务之一。
为应对突发事件,民航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以确保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1. 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应急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民航公司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危害或危机而制定的一系列应急措施。
它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提供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框架,指导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行动,以减少伤害、损失和恢复正常运营。
1.1 保障乘客安全和机组人员安全民航应急预案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面临紧急情况时,民航公司应该能够迅速采取行动并提供必要的应急措施,包括疏散乘客、提供医疗援助、提供食物和住宿等。
1.2 减少财产损失应急预案不仅关注人员安全,还关注财产损失。
航空公司应该制定适当的预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并确保公司能够尽快恢复正常运营。
1.3 提高民航公司的公众形象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不仅可以提供临时救助,还能够为公司赢得公众的好评。
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并保证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将有助于提升民航公司的公众形象。
2. 民航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民航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是指针对民航应急预案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管理要求和规定。
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2.1 预案制定民航公司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用的应急预案,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突发事件类型的分类和描述•应急响应流程•应急资源的调配与使用•人员培训和演练计划•通信和信息管理•航空器检查和维护2.2 预案执行民航公司应该建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组织和协调应急响应工作。
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该中心应能够快速反应并采取行动,确保预案中所列措施的有效实施。
2.3 人员培训和演练人员培训和演练是保证应急预案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
民航公司应该定期组织员工参与培训和演练活动,包括应急程序的熟悉、紧急撤离的演练等,以增强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王健
摘要:民航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其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民航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建设、完善我国民航安全管理
体系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本文通过对安全管理体系内涵的研究,
引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对于民航业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关于我国民
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一些建议,以达到更好地推动我国民航业的
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议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avia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
Wang Jian
Abstract: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its perfect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At present,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is in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how to build and improve our civil avia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We through research 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lead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importance of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China civil avia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a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Key words:China civil avia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suggestions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项事业成果丰硕,而民航业也紧随快速前进的步伐,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2010 -2014年期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年均增长率超过 10%,而航空重大事故率百万架次,百万飞行小时)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百万架次,万飞行小时),超过了世界民航发达国家美国百万架次,百万飞行小时)的安全记录。
虽然安全记录一流,但实际上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安全风险时,依旧会出现安全管理体系缺陷的问题。
鉴于此种状况,我国应该结合现状加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构工作,进而将中国民航管理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二、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内
涵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是国际民航组织 (ICAO) 倡导的管理民航安全的系统化方法,它要求民航业建立安全政策和安全目标,通过对其内部结构、责任制度、程序等一系列要素进行系统管理,形成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体系,并对既定的安全政策和安全目标加以实现。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三个阶段,这三阶段按照次序构成一个循环的过程,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该将关注点投
向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两方面,从而弥补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纰漏之处,真实的推动管理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三、我国民航推进安全管理体系
的背景
在我国民航业取得巨大成就
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和其它交通运输方式相比较,民用航空拥有更加别致的特点,诸如公众安全期待值高、运营风险程度颇大、系统性强;民航事故的危害性极大,具有突发性、国际性、关注度极高、死亡率极高的特征,因而经由民航事故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损失都比较大。
而且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日提升,普通民众也更青睐坐飞机出行,因此对航空运输的安全性、舒适度和便捷性有了愈来愈高的需求。
基于此种情况,如何冲破民航安全水平发展的瓶颈、有效改进繁杂航空系统的安全系数,成了当下十分紧要的一项工作。
在民航运输发展的初期阶段,我国的航空业基本上都是从事故特征中分析原因,在此基础上汲取教训,从而弥补安全漏洞,这个时期产生事故的原因大多是飞机自身或者与飞机相关的运行因素出现问题,可以称之为物理因素所引发的事故,所以航空技术人员基本上都是强化飞机自身的建设,忽略了事故隐患的调控与管理。
20世纪90年代,我国民航行业内部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完备的运行规章、政府监督和飞机运行规范化运行体系,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航空事故的发生水平,但是这一时期的也遇到了某些无法逾越的障碍,比如健全的法规体系依旧无法顾及到民航安全的方方面面、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比较落后等等。
而这种所谓的管理体系随着长期的发展,不断兼容、不断攻破矛盾,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进而在全民航推行了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四、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的建议
1.明晰现下中国民航安全管理水平
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
明”。
要想建构出行之有效的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首先必须明晰当下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的水平,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开好头,打好基。
20世纪80年代我国民航安全管理正式进入认为要素的研究时段,不过那时更多的是侧重于环境对于空勤人员心理、生理方面影响的研究;到了90年代中期,各大航空公司和研究单位开始在飞行员培训、机务人员培训方面引进了人为因素的概念,开始关注人为差错对安全管理的影响。
目前,各大航空公司的人因数据、培训体制、规章程序等内容虽然或多或少都存在缺陷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国内的大型民航企业运行体系已经具备安全管理体系的雏形和框架,只要在具体落实、操作执行等方面加强训练,就可以帮助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其价值和功用。
2.实现多个体系兼容和一体化建设
安全管理体系这一概念从诞生到现在,一直有不少专家和研究人员在讨论安全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安全健康环保体系、保安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
其实我们都清楚这样一个道理:多个体系的兼容性远远大于对抗性,其总体发展的趋势多朝向整合为一体。
因此,一些航空企业之前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后期发展的安全管理体系有着可观的借鉴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安全管理体系正处于快速成长、年轻开放的状态,实践也已证明其安全有力的概念和措施能够被充分吸收、认同。
所以说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要和企业紧密结合,实现多个体系兼容和一体化建设。
3.重视培养良好的安全文化
当前,国内的许多民航企业都在“关门造车”,热衷于自顾自
的进行规章建设、体系建设。
基于此,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仅仅依靠一套完备的规章制度,绝对不能覆盖所有
可能发生的情况;而且规章本身就具
有滞后性,必须不断更新和健全规章,才
能保证规章跟得上时代脚步。
所以,企业
应该引进大量具有积极安全文化的营运
人员,毕竟安全文化由共同的理念、做法
和动机构成,它的基调需要依靠企业高层
管理人员的言行来选定和培养。
只有企业
自身热衷于培养良好的安全文化,并制定
好安全文化的总体规划,它才能为中国民
航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动力。
4.建立并健全完备的法规标准体系
安全管理法规作为政府管理民航安全的法律准则,也是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行为依据,它明确了在职人员的责任和权益,能够有效规范在职人员在民航生产过程中实施和接受管理的行为,从而达到安全的目的。
关于安全管理法规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工作制度,具体的法规标准体系应该依据国际、国家、行业和企业五个方面进行全面构建。
在实际的构建过程中,法规标准体系必须符合四个条件,一是适应民航安全管理的现实需求,二是与国际民航法规体系相契合,三是具备优良的执行成效,四是企业自身标准必须高于行业标准。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并健全出相对完备的法规标准体系,才能为民航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尽一份力。
五、结束语
如今,民航业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未来它也必将成为交通运输行业中的支柱型行业。
为把民航业建设成为安全、放心行业,其自身必须要有自己的一套安全管理体系,但构建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所以我们每一个民航人都应该做好长期的建设准备,视安全管理为核心、为基准、为根本,客观的认识安全管理现状,从而深化对民航安全管理规律的相关认识,确
切的提高我国民航安全管理水平。
六、参考文献
[1]杜强.浅谈我国民航安全运行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8(02)
[2]潘跃晨.建立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理性选择[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08(03)
[3]曹海峰,焦伟庆.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的比较[J].
中国民用航空,2008(09)
[4]高培建.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浅析[J].科技资讯,2009(20)
[5]张凤.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风险管理[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