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工业革命2、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个国家哪个行业发(精)
什么是工业革命

一、什么是工业革命?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叫做工业革命。
二、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哪国?英国工业革命为什么最早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三角奴隶贸易殖民贸易煤铁资源丰富,海外原料产地供给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开采具相当水平英国拥有广大的殖民地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是什么?前提: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原料:国内丰富的资源资本: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市场:广阔的殖民地构成庞大的世界市场;便捷的运河交通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大量的农民成为了自由劳动力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从纺织业开始,并逐步扩展到其他行业。
棉纺织业是英国的新兴工业部门,受到的束缚较小,同时迫切要求革新技术。
由于当时棉织品受到各层人士的欢迎,市场需求量增加,而英国政府又禁止从印度、波斯和中国输入印花布,所以当时许多英国人努力从事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在该领域出现了技术革新的热潮。
棉纺织机器的发明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恩格斯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兴起时的重大发明2.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材料二说明工业革命除在经济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外,在社会关系领域也进行了变革,在社会关系领域最深刻的变革是什么?出现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为什么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西欧各国在认识科技重要性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科学研究、大学实验室的设立、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适应工业化需要的专业设置以及科学学会的成立等,对科学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种氛围下,一系列重大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出现,都使19世纪成为“科学的世纪”。
说出不同时期的巴黎大学和柏林大学下设的系有什么不同?15世纪的巴黎大学专业偏重社会科学、神学和医学,而19世纪柏林工业大学偏重于自然科学和工科。
这种不同的分类反映了什么?这种不同的分类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需要。
高中历史知识:两次工业革命全面对比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两次工业革命全面对比总结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含义: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生产领域中、社会领域中都引起根本性变化。
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1、前提1688年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
2、条件①劳动力——圈地运动为其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
②资本——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活动,积累大量资本③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日不落”殖民帝国的建立,海外贸易市场扩大(直接和必要条件)三、工业革命的进程1、工业革命开始——标志机器的发明和使用——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问世2、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工业革命的关键)——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1)动力革新: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2)交通运输的发展:美国人富尔顿——汽船;英国人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3、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4、工业革命的拓展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等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主要发明:领域发明国别发明人新兴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英国哈格里夫斯动力革新改良蒸汽机英国瓦特交通运输工具汽船美国富尔顿蒸汽机车英国史蒂芬孙四、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工具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提高社会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注意:生产工具的变革是指从手工工具到珍妮机再到蒸汽机。
2、生产手段、方式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影响(1)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工厂制度出现,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2)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工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3)引发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发展。
(4)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革①新的阶级关系出现,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四、工业革命的性质:
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 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为什么工业革命在中国没有 得到发展?
1) 当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后期。清政府闭关 锁国,中国社会基本与世隔绝,当然也就不可 能采用科技革命的成果。 2)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一些有 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但由于 封建势力的根深蒂固,他们不可能真正采用资 产阶级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不可能对 封建制度进行彻底变革,中国也不可能真正走 上富强道路。
史蒂芬逊制造的火车机车
早期英国的火车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积极影响:
生产力 提高 手工操作 大机器生产
工业革命 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社会面貌 发生变化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分化和对立
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西方 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形成)
人类生活中心的转移:农业和农村转向工业和城市
2、消极影响——环境污染、交通问题。
此外自然科学的发展(牛顿经典力学),充足的劳 动力(圈地运动),丰富的资源也是工业革命首先开始 于英国的原因。
旧式纺车
手工生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 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 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 宣言》
为什么英国成为工业革命的 故乡?
一、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1.政治条件: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前提条件) 2.经济条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海外贸易和黑奴贸易, 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3.技术条件:工场手工业的蓬勃发展,使英国积累了丰 富的生产技术知识。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发展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发展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从手工业生产方式向机器大规模生产方式转变的一系列变革与发展。
它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基础,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进步。
本文将从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工业革命的起源工业革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叶的英国。
当时,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初级阶段,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兴起。
下面,将介绍几个推动工业革命起源的关键因素。
首先,农业革命的推动。
18世纪早期,英国农业革命的兴起,引入了新的农业技术和方法,如转种轮耕、改进农田排水等,使得农业生产大幅提高,农民从农田中闲暇出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其次,商业扩张对工业革命的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殖民地拓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商业活动迅速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消费者。
最后,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工业革命起源的重要因素。
新的科技发明和革新,如纺织机械的发明、蒸汽动力的应用,大大改进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纺织工业革命阶段、铁煤工业革命阶段和电气工业革命阶段。
在纺织工业革命阶段,纺织业是最早得到机械化改造的行业。
约翰·凯伊发明了纺纱机,厄尔卡特里特和瓦特发明了纺织机械和动力机械,大大提高了纺织品的生产效率。
这一阶段的发展为后来其他工业的机械化提供了经验和技术基础。
在铁煤工业革命阶段,蒸汽机的应用是最为突出的特点。
詹姆斯·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使之适用于工业生产。
煤炭和铁矿石的开采与炼制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推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电气工业革命阶段则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爱迪生的电灯和电力输送技术的革新,尼古拉·特斯拉的交流电技术的突破,以及电话、电报等电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和意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蒸汽机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产业革命):电气化第三次工业革命标志: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这三次工业革命都叫做 :技术革命1.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含义(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
它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前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
2.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兴起的条件及其发展特征(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
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带来大量资本。
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
⑤形成最大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扩大。
发展特征:①从英国一国先开始。
②发生于英国(18世纪中)延续到法、美、德、意、俄、奥、日等国。
③从发明使用机器开始,主要由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进行。
④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提供了政治保障。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积累了经验。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④资本主义发展中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
⑤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
发展特征: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②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起了重要作用。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交通运输进入以蒸 汽为动力的时代
工业革命的影响
看课本31、32页,总结工业革命 的影响
1——6见课本;
7、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逐渐兴起,科学社 会主义诞生;
8、促进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化论)
9、19十九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10、造成环境污染、人际关系冷漠和残酷的 殖民统治。
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概:“为什么工业化浪潮 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 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 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 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什么?
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西方文明比非洲文明更易接受新事物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从英国开始?
小提示: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的一般因素:制 度(政权、社会稳定等),资本,市场,劳 动力,技术等。
结合课本30页分析
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的原因
1、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英国社会稳定。 2、资本: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圈地运动 3、市场: 国内市场和殖民扩张提供的广阔的海外市场。 4、劳动力: 圈地运动获得的大量自由劳动力 5、技术: 手工工场时期积累了大量先进技术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会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第一国际领导人
(09年全国)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 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 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 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 荷兰机器,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 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 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切斯特( )
D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 “世界工厂”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工业革命课件》课件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说明工业革命除在经济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外, 在社会关系领域也进行了变革. 在社会关系领域最深刻的变革是什么? 出现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工业革命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是资 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特点: 工场手工业 进程: 18世纪60年代
5.完成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
工业革命的结果
材料一:“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 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 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煤 产量179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
读图判断,与第 一次工业革命无
关的是:( C )
A C
B D
工业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在英国发生?
材料一 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 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 能力。” 材料二 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 用的流动资 本和原料……英国还在劳动力供应方面占优势。由于英国的圈地运动,获得了 充裕的流动劳动力。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技术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
人力 水力 水力 水力
蒸汽机
细而易断 粗而结实 细而结实 效率提高40倍
?
瓦特在: 1763--1764年制造了第一台 蒸汽机; 1782年发明了 联动式蒸汽机; 1785年发明工业用蒸汽机。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应用于纺织业 请说说蒸汽机作为动力的优点? 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恩格斯
各国的工业革命内容

各国的工业革命内容工业革命是19世纪初期发生在欧洲的一场重大变革,这场变革使得传统手工业逐渐被机器生产所取代。
工业革命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当时欧洲的经济、社会、政治面貌,而且对全球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各国的工业革命内容:1.英国的工业革命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英国的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末期,主要集中在英格兰,随后扩展到苏格兰和威尔士。
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发明了一系列的机器,如纺纱机、蒸汽机等,这些机器的出现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成本降低,从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2.美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初期。
与英国不同的是,美国的工业革命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中发生的。
美国的工业革命主要是在北部地区发生的,这里有着良好的运输条件和丰富的煤炭资源。
美国的工业革命主要是由于棉花机、钢铁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发明,以及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3.德国的工业革命德国的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中期,主要是由于煤炭、铁矿的丰富和铁路、运输网络的完善。
德国的工业革命主要是在19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这时德国的经济开始向工业化转型。
德国的工业革命主要是由重工业发展而来,如钢铁、煤炭、机器制造等。
4.日本的工业革命日本的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末期,主要是由于明治维新以来的现代化改革,以及日本政府对于引进西方技术的积极推动。
日本的工业革命主要是由于纺织业、造船业和铁路等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崛起使得日本成为一个工业大国。
总之,各国的工业革命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路径。
这场变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深刻影响了全球的历史进程。
工业革命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影响

工业革命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影响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
那么你对工业革命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工业革命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
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
一般认为,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
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是最早结束工业革命的国家。
工业革命兴起原因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18世纪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
在这种趋势下,工业革命就首先在英国发展起来了。
⑴主要原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日益加强;⑵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产生并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英国国内市场;⑶多年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为英国积累了原始资本,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场;⑷工场手工劳动时积累的经验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这是后来的法国,德国等国都无法相比的)⑸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工场手工生产已无法满足需求。
于是,一场机器生产革命必然爆发。
工业革命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⑴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⑵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一定的国内市场;(英国圈地运动)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提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殖民掠夺);⑷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
高一必修2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2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这是高一必修2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高一必修2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必修2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必考知识点一、工业革命1、含义: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它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原因:工厂手工业的生产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求3、概况(1)最先开始:英国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2)特点:从棉纺织业开始;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3)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4)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发明: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轮船;英国人史蒂芬发明火车4、英国工业革命完成: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后扩展到法、美等国二、工业革命的影响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
高一必修2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重要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界60年代——19世纪中期)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条件:①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②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④市场:英国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市场的需要。
(直接原因)2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首先开始的领域:棉纺织业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瓦特改良蒸气机。
交通运输业新的发明有: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
3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1)经济上: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2)政治上: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由此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必背知识点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含义: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
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
它是生产领域的一次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首先发生在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中期基本结束。
(工业革命的本质特征: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二、时间:18C60年代——19世纪中期三、前提条件:(一)政治前提:(二)条件:1.市场:圈地运动(国内)殖民贸易和掠夺(国外).2.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技术基础及牛顿力学的创立和普及。
3.劳动力:圈地运动。
4.资金:圈地运动、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
5.政策:英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科技发明创造。
6.自然资源: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四、开始的标志:18C60年代,哈格里夫斯—珍妮机五、进程(一)棉纺织业开始技术革命(二)冶金采煤等行业的革命(三)发展:动力革新——改良蒸汽机(典型标志)(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六、特点:(一)主要发明出自英国。
(二)以轻工业为主。
(三)大多发明出自工匠实践经验。
七、影响:(1)生产力:,极大提高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3)经济结构: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4)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快。
(5)阶级关系:两大阶级对立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6)社会意识:自由主义思想兴盛、社会主义。
(7)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8)消极:环境污染,经济危机,城市交通,殖民扩张和掠夺。
问题探究: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原因:1.经济: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客观需要2.交通运输:蒸汽机车、轮船3.政治: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时间:1840年影响:对世界:进一步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
对欧洲: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贸易中心)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双重影响(建设性、破坏性)。
工业革命资料

工业革命资料第七节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的内涵(一)什么叫工业革命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阶段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也是从技术革命开始,最终引起社会革命的整个过程。
(二)工业革命的标志、起止时间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机器工业到了用机器制造机器的阶段,就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工业革命,不仅迅速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直接导致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形成,引起了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
二、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出现的原因1、政治背景:英国较早的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
1688年以后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英国逐步确立了以议会制和内阁制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保证了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这个政权积极地为资产阶级服务,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经济背景:农业革命的完成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粮食和原料,并造就了自由劳动力大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
此外,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国债制度和税收政策等,都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经济条件3、技术背景:长达几个世纪的手工工场的发展,其生产的分工和专门化为机器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储备。
此外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成为技术发展的理论支持4、内部动力:殖民扩张和圈地运动使得英国国内外市场急剧扩大,使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这就要求更高形式的生产方式取代旧式的手工工场三、工业革命的进程在英国各工业部门中,最早采用机器的是棉纺织业。
因为棉纺织业是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
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要量大,为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棉织品的市场需要量不断增长。
为提高生产率,满足市场需要,许多人努力从事技术革新。
1733年,棉纺织业中出现了一项重要新技术,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既省力,又加快了速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中发智造小百科:一文看懂四次工业革命

中发智造小百科:一文看懂四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工业充分调动了各种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实现了各种元素的重新组装和进化。
进化之后产生的产品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和生活质量。
可以说,工业的先进程度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先进程度。
从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到现在,人类的工业化技术和工业化程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注智能制造的你,跟着中发智造一起来了解下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阶段特点和关键技术吧。
工业1.0:机械制造时代时间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第一次的工业革命是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由英国首先发起的,此次革命中最为突出的贡献是机器制造方面的,其中以蒸汽机为标志展开了广泛的革命。
特点:蒸汽机促进了机械化生存,掀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2.0: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时间段: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更进一步的延伸发展,这次革命使我们人类的生活进入了电气的时代,工业发展的重心转向了重工业方面。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蒸汽机更为先进的机器,它就是内燃机。
特点:在劳动分工基础上采用电力驱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拉开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幕。
主要发明:内燃机、发电机、电话、飞机工业3.0:电子信息化时代时间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第三次工业革命也被称为科技革命,此次革命持续时比较长,涉及范围也比较广,正式开启了信息时代,让世界各地的信息更加互通灵便。
特点:广泛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进一步实现了生产自动化的电子和IT系统,开创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关键技术:原子能的利用、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人工材料、遗传工程、互联网、人机交互工业4.0 :智能生产时代利用物联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简称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四次工业革命介绍

四次工业革命介绍
四次工业革命分别是:
1.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
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蒸汽时代”。
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资产阶
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3.第三次工业革命,也称为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
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4.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人工智能、新材料技术、分子工程、石墨烯、虚拟
现实、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为技术突破口的工业革命。
其中,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可控核聚变等技术被认为是代表这一时代的关键技术。
这四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伴随着新的科技发明和应用,这些发明和应用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提升,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四:1760年,英国
材料五:
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
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
10万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
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
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
利物浦、格拉斯哥等。
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
威尔士城市人口比重达到
50.2%
④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 ⑤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 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
许多部门利用蒸汽机提供动力带动机器、进行 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纺 织 厂煤矿印刷
厂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 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用热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的 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由来 已久的依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四、工业革命的扩展与完成
行业:
棉纺织业
轻工业
冶金、采矿业
交通运输业 重工业
地域: 英国 法美德
动力: 人力 畜力
水力
俄日等其他国家 蒸汽机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 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 一个工业国家。
工业革命完成时英国的织布工厂
五、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最早的国家:英 国 最早的行业: 棉纺织业 开始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珍妮机意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拉开了工业革命 的序幕。
珍妮机以及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发明的出现, 制约生产的不再是机器,而是……
寻时找间
发明
动力
1更76强5年大, 珍妮纺纱机 人力
拓展延伸
九年级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工业革命是历史上一段重要且具有巨大影响的时期。
它不仅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也为现代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九年级历史工业革命的知识点。
一、背景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现在英国的一场社会经济变革。
在此之前,人们的主要生产方式是手工劳动,农业是经济的主导部门。
然而,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运输的改善,工业革命迅速兴起,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二、农业革命农业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先导。
在工业革命之前,农业领域的改革和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升。
比如,新的农业机具的使用、三轮轮作制度的推广和肥料的改良,都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农业革命为后来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三、纺织业和蒸汽机纺织业是工业革命的第一个受影响最大的行业。
在之前,纺织业主要以手工织造为主,生产效率低下。
但是,随着纺织机械的发明和使用,如约翰·凯伊发明的水力纺车和詹姆斯·哈格雷夫斯发明的纺纱机,纺织业实现了从手工到机械化的转变,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而蒸汽机的发明更是工业革命的关键。
蒸汽机的应用不仅可以推动纺纱机械的运转,也可以应用于煤矿、铁矿等行业的提升。
蒸汽机的发明者詹姆斯·瓦特将这项发明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并成立了瓦特蒸汽机公司。
四、交通运输的改变交通运输的改变也是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蒸汽机的推动下,铁路交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造船业的进步也加快了海洋贸易的速度。
蒸汽机车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人们的旅行时间,同时也推动了商业活动的发展。
五、社会阶级的变化工业革命带来了显著的社会阶级变动。
工业化的推进导致了城市化的加速,吸引了农民和手工业者去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机会。
城市中的工人阶级忍受着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工资待遇,而富有的资本家通过压榨工人取得了巨大利益。
这使得社会阶级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并催生了无产阶级运动和工会组织。
六、工业革命的传播工业革命最初在英国兴起,但很快传播到了其他国家。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以印度为例:
1818~1836年,英国输往印度的棉纱增加了 5200倍。1850年,英国对印度棉纺织品输出,占 英国棉纺织品输出的65%。殖民当局规定,英国输 入印度的货物只收极低税,甚至免税,印度纺织品 在本国销售,却要交极高的内地税。在英国棉织品 冲击下,驰名世界的印度棉织工业急剧衰败,著名 纺织业中心达卡,人口从15万减少到三四万人。大 批破产的手工业者挣扎在死亡线上。
3.改变了世界面貌
练习:一、选择题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
A)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D.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2.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是(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C)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D.生产高速增长取代缓慢增长
制作主讲:汪先武 无为县赫店中心校
兰开夏(英国工业城市)最初一批工厂全用 童工。1788年,英国142个纱厂使用童工2.5万人, 女工3.1万人,男工只有2.6万人。童工在低矮、门 窗紧闭、飞花时时飘进肺里的厂房,常常工作14~ 18小时,仅有40分钟吃饭时间,还得用20分钟擦机 器。手指轧断,四肢被辗碎,事故层出不穷。 一工人回忆:“我的父亲每星期仅赚10先令6便士, 而我母亲的小学校也只添补2、3个先令。收入十分不 足,而4磅(相当于1.8千克)重的面包要卖到1先令 10便士。” 不列颠工业像吸血鬼一样,只有靠吸吮人血—— 并且儿童的血——才能生存。 ——马克思
7、第一列火车的发明者是英国的 1825年,他发明的“ 火车机车试车成功。 ”
铁路交通的面貌也大大改观
19世纪早期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1830年,英国正式使用了火车。
九年级上册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上册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九年级上册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一.纺织技术的革新1.背景: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工业革命于是兴起。
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2. 涌现出的发明成果:(1)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2)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
最初的珍妮机一次能纺出8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3.作用:其他生产部门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4.什么是工业革命?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被称为“工业革命”。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1.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1)背景:早期发明的蒸汽机用于抽干矿井中的积水,很不完善。
(2)蒸汽机的改进和使用:18世纪中期,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瓦特。
1785年,瓦特改造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不久,瓦特蒸汽机开始应用到化工、冶金、采矿等更多的行业。
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3)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2.工厂制度的建立(1)早期工厂的动力及地点:基本上都是用水作动力,所以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
(2)工厂制度建立的前提: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有些工厂甚至能雇用1000多人。
(3)确立: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工业革命的简介

工业革命的简介工业革命简介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根据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初发生于英国,促进了英国从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的转变,英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一跃成为称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国“。
另外,作为第一次,这场工业革命还只是集中于轻工业机器的发明,第二次就转向了重工业,第三次是新兴工业。
看到这儿,大致对什么是工业革命有了初步的了解。
作为改变世界的革命,工业革命无疑对很多国家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凭借它率先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同时蒸汽机的出现也让人类摆脱了对水的依赖,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另外,后来发生的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更加加速了世界的一体化,特别是计算机的出现,经济发展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什么是工业革命,这不仅仅是能用笔来回答的,需要不断地探索并且继承,让这个问题得到传承。
工业革命的标志工业革命是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的一段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历程,是资本主义生产由工场手工生产转向机器工业化大批生产的过渡时期。
工业革命的标志有别于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它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历程一分为二,从此资本主义生产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而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则是珍妮纺纱机的问世,两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以这个机器为契机,各式各样,各种生产所需的机器被陆陆续续地发明制造出来。
随后,英国的瓦特对蒸汽机进行了改良。
从此,资本主义的生产工厂中进行了一次大换血,效率高的机器逐渐取代了费时费工的手工。
因为在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应用被普及到各个生产流线中,所以历史学家将这个时代称之为“机器时代”。
而瓦特改良蒸汽机也被认为是工业革命的标志。
无论是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纺纱机的问世,还是作为工业革命的标志的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这一系列的技术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有了质的飞跃。
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之所以被看做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是因为在蒸汽机得到改良之后,生产劳动迅速向动力机器生产的方向转变。
工业革命时间

工业革命时间
工业革命时间
学习归纳一:
工业革命时刻
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
渡到大机器生产,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联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
到19世纪上半期,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标志着工业革命的
完成,英国之后,法、美等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
[由整理]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股神巴菲特名
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这两张图表分别有什么变化? 2.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是英国棉花 加工量增长表示意图。 棉纺织业中机器 的发明和使用,大大 加速了棉花加工量的 增长,从这幅图中我 们可以看到从1764年 到1789年25年间, 棉花加工量增长8倍 多。
这是英国生铁 产量增长表。 由于冶金、采 矿行业中采用机器
3.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A)
B.克隆普顿发明骡机
C.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 D.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4.下列发明家,哪一位不是英国人(
C
)
A.克隆普顿
B.瓦特 C.富尔顿 D.史蒂芬孙
课外延伸: 兰开夏(英国工业城市)最初一批工 厂全用童工。1788年,英国142个纱厂使用童工2.5万 人,女工3.1万人,男工只有2.6万人。童工在低矮、门 窗紧闭、飞花时时飘进肺里的厂房,常常工作14~ 18小时,仅有40分钟吃饭时间,还得用20分钟擦机 器。手指轧断,四肢被辗碎,事故层出不穷。 一工人回忆:“我的父亲每星期仅赚10先令6便士, 而我母亲的小学校也只添补2、3个先令。收入十分不 足,而4磅(相当于1.8千克)重的面包要卖到1先令 10便士。” (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家史) 不列颠工业像吸血鬼一样,只有靠吸吮人血—— 并且儿童的血——才能生存。 ——马克思
这种纺车也叫萨克森纺车,
发明于16世纪早期,它是通
过工人脚踏踏板,带动纺轮 转动来进行纺纱的。这种纺 车能够同时进行搓捻棉线和 缠绕棉线两项工作。但是生 产力很低 。
哈格里夫斯 (纺织工人)
缺 点 : 纱 细 且 易 断
动 力 : 人 力
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3、珍妮机在英国生产领 域引起怎样的影响?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应用于纺织业
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恩格斯
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6、第一列火车的发明者是 英国的
1825年,他发明的 “ ”火车机车试车成 功。
铁路交通的面貌也大大改观
19世纪早期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1830年,英国正式使用了火车。
史蒂芬孙是英国铁路机车主要发明家。1814年他研制 出一台蒸汽机车。经过不断改进,1826年 “火箭号”在 一次机车比赛中,以时速58公里获胜。1830年,在英国利 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线上,正式使用蒸汽机车牵引列车。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标志 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 机器的应用 从纺织业开始
主要 成就
解决动力问题
★瓦特改良蒸汽机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解决运输问题 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富尔敦发明汽船
1.经济
2.政治
材料1: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 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 ,使英国成 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生产 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 的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 1720 年为 25000吨,1840年增至两大对立的阶级 13940吨。 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 材料 2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新 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由此促进工 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 人运动的兴起。 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反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 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 确立欧美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生 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促进其 他行业如冶金、采矿等等生产 部门也发明使用机器,有力地 促进生产的迅速发展。
阿克莱特 (钟表匠)
特 点 : 纱 结 实 , 但 较 粗
动 力 : 水 力
克隆普顿 (工人) 特动 点力 :: 细水 而力 结 实
4、是谁改进了蒸汽机?
5、在瓦特改良蒸汽机前,棉纺 织机器使用的动力主要是
3.改变了世界面貌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
A)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D.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2.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是(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C)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D.生产高速增长取代缓慢增长
生产,大大提高了
生铁产量。从表中
可以看出,英国的
生铁产量在60年间
增长了15倍。
动脑筋:如果当时 珍妮机发明出现在 中国,情况会怎样?
答案提示:如果当时珍妮机出现在中国 有两种可能即:一可能是昙花一现,二 可能成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而被欧洲人利 用。反正绝对不会像当时英国一样引起 工业革命。原因是当时中国还处在封建 专制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不能为新 事物提供适宜的条件。
1、什么是“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个国家哪个行业发生? 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什么时候结束?结束的 标志是什么? 4、谁改进了蒸汽机?它的改进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 了什么好处?
5、谁发明了火车机车?
6、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了什生产的一次 革命。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 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阶段。
3.世界格局
东方从属于西方。
小结:
1个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4个条件: 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 广阔的市场
6项重大发明: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水力织 布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汽船、火车机车
1.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3个影响:
2.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 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1870年,全世界铁路总长度已超过二十万千米。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
7、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时 间和标志分别是
19世纪上半期
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 主要方式
1、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 2、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3、造成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落后
以英国为例:
抢答下列各题
工业革命为什么率先从 英国开始?
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为工业革命 提供保障; 2、海外市场的扩大,要求改进生产技术。
3、雄厚的资本—— 财力
4、充足的劳动力—— 人力 5、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物力
这是英国工业革命前欧
洲普遍使用的一种旧式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