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论鲁迅小说的农民形象
论鲁迅小说的农民形象摘要:鲁迅塑造的农民形象,大致有四种类型。
鲁迅借助悲剧艺术震撼人心的力量,希望能促使人们觉悟,奋起争得做人的资格。
关键词:鲁迅;农民形象;封建势力一、前言鲁迅弃医从文,主要目的是为了“立人”,改革社会。
在鲁迅的早期小说中,农民的命运受到深切关注。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大致有四种类型:一是逃避现实者:阿q;二是屈从命运者:闰土、七斤;三是抗争失败者:祥林嫂、爱姑;四是迷信愚昧者:柳妈。
鲁迅着力描写他们处于沉迷不醒,昏聩、麻木、愚昧、沉滞的精神状态,作者期望通过揭示病态的原因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达到改革社会的目的。
本文将对这四种类型的农民形象展开论述。
一、逃避现实的阿q在鲁迅刻画的农民形象中,逃避现实者阿q的形象,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具有永久艺术生命力的典型形象,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阿q的生活道路,虽然并不是当时所有农民共同的生活道路,但就其悲惨遭遇来看,阿q的受压迫、受剥削、被凌辱、被愚弄的命运,却是广大农民所共有的。
有压迫就应该有反抗,但是,阿q的性格却使他的所谓反抗,通过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他一生的“行状”里,他的性格显示出很多弱点或者说病态。
阿q生活地位极其低下,不过,“阿q又很自尊”。
这种自尊心在阿q身上并没有变成反抗的力量,相反,却在找理由自譬自解,用“你还不配”的精神胜利绝招来逃避现实,在瞬息之间把现实中的弱者地位荒谬地化作幻想中的强者地位。
阿q的精神胜利法更恶劣的发展,就是欺凌弱小,借以转嫁痛苦。
他要取得实际胜利,但他所致胜的,不是欺凌过他的对手,而是并未欺凌阿q,反被他所欺的弱小而无辜的人。
阿q这种欺凌弱小的恶劣行为是有社会历史根源的。
鲁迅曾指出:“我觉得同为抗争失败者,爱姑的形象似乎比祥林嫂有了几分亮色。
爱姑是一个不甘沉默,敢于公开挑战的泼辣的农村妇女形象,但她同时也是封建婚姻的牺牲品。
她的丈夫移情别恋,却受到封建势力慰老爷的公开保护,爱姑不甘屈服,她斥责丈夫的不道德行为,为自己的人格和地位进行抗争。
论鲁迅小说的农民形象
论鲁迅小说的农民形象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的小说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不公和黑暗,其中农民形象在他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入手,探究鲁迅如何描绘和批判中国农民问题,以及他对农民的关注和关爱。
农民形象的出现在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中,农民就首次出现了。
小说主人公说:“今天我终于看见一个农民……’.他穿着一件破夹袄,下面是一条烂裤子,手上戴着一双旧皮手套……他满脸的皱纹,深深的鼻梁下面,是两条深深的泪沟。
”通过这种描写农民的方式,鲁迅让读者注意到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处境。
在《阿Q正传》中,鲁迅描写了清末民初时期农民的贫穷和落后,让读者看到了他们生活的苦难和无奈。
这些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中国农民阶层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农民形象的描绘从《狂人日记》到《阿Q正传》,鲁迅的小说中农民形象的描写逐渐深入。
他通过描写农民的穿着、神态、语言、行为等方面,传达了他们的形象和内心。
如在《彷徨》中,鲁迅描写了一个农民女孩:“她面带轻微的微笑……不过她那样温柔的眼睛里面,一定多少露出了一些悲哀的影子。
她那卷曲的乌黑的长发,也总是含情脉脉的波动。
”通过这种描写,读者不仅能够看到农民女孩的外在形象,更可以感受到她内心的复杂和长期以来的落差。
这种写法,极端朴实而又耐人寻味,对农民形象的刻画具有很强的生动感和真实感。
在《故乡》中,鲁迅通过对外出打工的农民的描写,从另一角度看到了当时中国农民的遭遇。
小说中写道:“人越来越多,挤在一起,都拿了油纸伞,油纸伞一碰就报废,两张跑片的在空中瞪圆了眼,就像两枚铁片的飞刀。
”这种独特的写作方式,将农民的现实展现的淋漓尽致。
鲁迅借助小说这一媒介,使农民形象变得具体可见,并将农民置于小说情节的中心地位,深入描绘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
农民问题的批判在《呐喊》中,鲁迅对中国农民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小说中的《孔乙己》和《药》等篇章,揭示了农民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所处的不公与困境。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他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在他的作品中,农民形象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他通过对农民的描绘和思考,展现了中国农民的苦难和悲哀。
本文将对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进行探讨,从而深入理解鲁迅先生对农民的关怀和思考。
在鲁迅的小说中,农民形象往往被描绘得极其贫困、苦难和无助。
他笔下的农民常常身受重苦,生活在贫瘠的土地上,面对无尽的艰辛和磨难。
在《阿Q正传》中,鲁迅描绘了阿Q所在的村子,村中的农民生活贫困潦倒,缺乏温饱,甚至连最基本的尊严都没有。
在《呐喊》中,他描绘了农民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的惨状,以及他们对现实的绝望和无奈。
这些作品无不表现了鲁迅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怀,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作品唤起社会对农民的关注和同情。
在鲁迅的作品中,农民形象不仅是一种社会现实的写照,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他深刻地剖析了农民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他们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无力。
在《二子》中,鲁迅通过对乡村农民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苦闷和无奈,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渴望和憧憬。
在《野草》中,他则通过对农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对社会的看法,表现了农民对未来的渴望和对生活的追求。
这些作品不仅揭示了农民的内心世界,更是对农民精神状态的真实表现。
除了对农民的苦难和内心世界的描绘,鲁迅还通过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对中国社会的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他认为,农民所处的困境不仅是个别的问题,更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制度性的弊端。
在《呐喊》和《阿Q正传》中,他通过对农民的遭遇和处境的描绘,揭示了中国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以及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
他认为,要解决农民的困境,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制度和结构,让农民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权利。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摘要】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是其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农民形象的刻画,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农民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农民形象在鲁迅小说中承载着丰富的含义,不仅体现了农民与社会的关系,还展现了他们的苦难命运和精神境遇。
农民在鲁迅小说中也表现出抗争与反抗的一面,体现了他们对现实的反抗意识。
农民形象在鲁迅小说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对当代社会提出了深刻的启示,同时也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通过对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进行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思当下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社会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鲁迅小说、农民形象、刻画、社会关系、苦难命运、精神境遇、抗争反抗、重要性、社会启示、未来展望1. 引言1.1 简介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其作品中对农民形象的描写深刻而真实。
农民作为中国社会的主体群体,在鲁迅的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展现了他们的苦难命运、精神境遇以及抗争与反抗的一面。
通过对农民形象的描绘,鲁迅呈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现实状况,批判了封建社会的残破和腐朽,并展示了农民在这种环境下的顽强生存和奋斗精神。
本文将通过对鲁迅小说中农民形象的探讨,分析其在作品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展望农民形象在未来文学中的发展方向。
2. 正文2.1 农民形象的刻画鲁迅小说中对农民形象的刻画可以说是深刻而真实的。
他通过描绘农民的生活状态、情感和心理,将他们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鲁迅的作品中,农民常常被描绘为贫困、困苦、无助的形象。
他们生活在贫瘠的土地上,艰难度日,常常受到地主的压迫和剥削。
他们沉默寡言,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苦难,却很少有人能听到他们的呼声。
鲁迅也描绘了一些勇敢、坚强的农民形象。
他们不甘受到命运的摆布,勇敢地反抗不义,坚守自己的信念。
他们或许没有文化,或许没有金钱,但他们有无畏的勇气和不屈的精神,让人们为之动容。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之一,他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包括了许多农民形象。
鲁迅的作品中,农民形象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形象生动鲜明,展现出了当时农村社会的真实面貌,同时也抒发了鲁迅对农民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本文将从《呐喊》、《彷徨》和《故乡》这三部作品中选取部分对农民形象进行探讨,以便更深入地了解鲁迅对农民形象的刻画和思考。
我们来看看《呐喊》中的农民形象。
在《呐喊》这部作品中,鲁迅用了“猪”这一形象来描绘农民。
在《热风》一文中,鲁迅写道:“是的,那一家猪倌夫妇正在慢慢地从渠茵抬出腾溜水猪,植兵浩荡的热风中,他美了几分,她却瘦了几许”。
通过这一段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农民在炎热的天气中艰难地劳作,生活在贫困之中。
他们的形象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沉重和压抑,显示出农民的疲惫和无奈。
在《孔乙己》中,鲁迅通过一个酒坊的老板的话语,反映了当时农民对于外来人的敌意和排斥,“孔夫子”这个被人误解的农民形象是鲁迅对于民众无知和狭隘的深沉批判。
《彷徨》这部作品中也展现出了鲁迅对农民形象的刻画。
在《浓云》一文中,鲁迅描绘了农民在冬季的困苦景象:“长房窗纸破了,浓云忽而飞来那些女子,妇人,那些松软的衣裳,就被他们恩如恋竹舞裳了…………”通过这一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在冬季生活的艰难,种种困苦的生存环境。
在这里,鲁迅塑造了一个贫困、苦难和无助的农民形象,体现了农民阶层的贫穷和困苦,增强了读者对农民的同情心和关爱。
我们来看《故乡》这部作品中对农民形象的塑造。
在《药》一文中,鲁迅写到:“前有敝蓬脒舍舍卫犒牢”,通过这一句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下,艰苦的劳作。
在这里,鲁迅展示了农民的贫穷和疲惫,让人们对于农民的生存状况更加深刻地了解和同情。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以自己家乡的故事为背景,通过对农民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对乡土文化的关怀和怀念之情。
他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于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的眷念和热爱。
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最新)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一、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的类型 (3)(一)迷信、愚昧、麻木、毫无反抗意识的闰土和华老栓 (3)(二)想改变命运但又无法改变的阿Q和爱姑 (4)(三)求安于现状而不可得的祥林嫂 (5)(四)善良淳朴正直无私的六一公公、双喜 (5)二、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 (5)(一)杂取众人,合成典型 (5)(二)寥寥数笔,入木三分 (6)(三)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6)(四)心理描写,触及灵魂 (6)三、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的塑造与改造国民性 (6)(一)鲁迅对农民的态度 (7)(二)鲁迅具有农民情感 (8)四、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历史意义 (9)五、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现实意义 (10)注释: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摘要本文分析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以《故乡》、《药》、《祝福》、《阿Q正传》、《离婚》、《社戏》等小说中的闰土、华老栓、祥林嫂、阿Q、爱姑、六一公公、双喜等农民形象为例,具体点明了农民形象的四种类型,深刻地分析了鲁迅为什么把改造国民性与塑造农民形象联系起来,形象地概括了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他的农民形象塑造中,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现状的深切关注,以及对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刻社会根源的思考。
关键词: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类型;国民性;意义。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Lu Xun writing the farmer image, take "Hometown", "Medicine", "Blessing", "the Ah Q Main story", "Divorce", "Village stage performances" and so on in the novel Run Tu, Hua Laoshuan, Xiang Lin Sao, Ah Q, Ai Gu, Liu Yi fathers-in-law, Shuang Xi farmer images and so on as the example, had pointed out specifically the farmer image four kind of types, why did analyze Lu Xun with to mold profoundly the transformation nationality the farmer image to relate, summarized Lu Xun to portray the farmer image vividly art expression means, as well as Lu Xun portrayed the farmer image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In his farmer image mold, expressed has liv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sincere attention to the farmer, as well as to made this kind of aspect the profound social root ponder.Key words:Lu Xun novel; Farmer image; Type; Nationality; Significance.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把农民当作主人公写进小说的第一人,开创了文学的新时代。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他的小说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光芒。
在他的作品中,农民形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元素,他通过塑造各种各样的农民形象,展现了中国农民阶层的生存境遇,以及他对这个群体的深刻关注和同情。
本文将从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展开探讨,分析其在作品中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多种多样,既有善良朴实的农民,也有愚昧顽固的农民。
在他的作品中,不乏描绘农民的小说,如《呐喊》中的《春蚕》,《彷徨》中的《风筝》,都是以农民为主题的作品。
这些农民形象既是作品的主角,也是作品中的支配者,他们的形象展现了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以及他们在社会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鲁迅小说中,农民形象的多样性展现了他对农民阶层的深刻洞察和细腻表现。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农民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体,也是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对象。
他们的形象在鲁迅的小说中,往往代表了弱势群体在社会变革中所受到的压迫和剥削。
在《风筝》中,那个被绑在风筝上的农夫,象征着农民阶层被迫宰割的命运;在《春蚕》中,那些从事春蚕饲养的农民,象征着中国农民阶层在现代农业改革中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农民形象的象征意义,使得他们在鲁迅的小说中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他们的形象所代表的意义,触动了中国社会的最敏感的神经。
在鲁迅小说中,农民形象是鲁迅对中国社会现实的一种回应和表达。
在他的小说中,农民形象往往是社会变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们的形象所揭示出的社会现实,使得鲁迅小说具有了特殊的社会关怀和历史感染力。
在《呐喊》中,农民是作品中的一个主要形象,他们的贫穷落魄、无助无奈,反映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落后和贫困。
鲁迅通过刻画农民形象,表达了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呼吁,也揭示了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脉络和奋斗轨迹。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又是他对农村文化的一种发声和表达。
在他的小说中,农民形象往往是被忽视的文化载体和表现者,他们的形象所体现的生活方式、信仰观念、说唱传统等,为鲁迅对中国农村文化的探讨和展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鲁迅笔下的四种农民形象打印
摘要:鲁迅塑造的农民形象,大致有四种类型。
鲁迅借助悲剧艺术震撼人心的力量,希望能促使人们觉悟,奋起争得做人的资格。
一、前言鲁迅弃医从文,主要目的是为了“立人”,改革社会。
在鲁迅的早期小说中,农民的命运受到深切关注。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大致有四种类型:一是逃避现实者:阿Q;二是屈从命运者:闰土、七斤;三是抗争失败者:祥林嫂、爱姑;四是迷信愚昧者:柳妈。
鲁迅着力描写他们处于沉迷不醒,昏聩、麻木、愚昧、沉滞的精神状态,作者期望通过揭示病态的原因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达到改革社会的目的。
本文将对这四种类型的农民形象展开论述。
一、逃避现实的阿Q在鲁迅刻画的农民形象中,逃避现实者阿Q的形象,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具有永久艺术生命力的典型形象,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阿Q的生活道路,虽然并不是当时所有农民共同的生活道路,但就其悲惨遭遇来看,阿Q的受压迫、受剥削、被凌辱、被愚弄的命运,却是广大农民所共有的。
有压迫就应该有反抗,但是,阿Q的性格却使他的所谓反抗,通过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他一生的“行状”里,他的性格显示出很多弱点或者说病态。
阿Q生活地位极其低下,不过,“阿Q又很自尊”。
这种自尊心在阿Q身上并没有变成反抗的力量,相反,却在找理由自譬自解,用“你还不配”的精神胜利绝招来逃避现实,在瞬息之间把现实中的弱者地位荒谬地化作幻想中的强者地位。
阿Q的精神胜利法更恶劣的发展,就是欺凌弱小,借以转嫁痛苦。
他要取得实际胜利,但他所致胜的,不是欺凌过他的对手,而是并未欺凌阿Q,反被他所欺的弱小而无辜的人。
阿Q这种欺凌弱小的恶劣行为是有社会历史根源的。
鲁迅曾指出:“我觉得中国人所蕴蓄的怨愤已经够多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
但他们却不很向强者反抗,而反在弱者身上发泄,兵和匪不相争,无枪的百姓却并受兵匪之苦,就是最近便的证据”。
①中国近代蒙受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奇耻大辱,在统治阶层中形成了从残酷的失败中寻找荒唐的“胜利”的自欺欺人,不思变革自强的病态心理,这种“病”也传染给了苦难深重的下层民众。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之一,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农民问题的关注。
他通过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深入揭示了农民在封建社会中的悲惨遭遇和无望境地,对农民形象的探讨使他的作品具有了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并对中国的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农民形象被描绘得非常鲜明生动。
阿Q代表了封建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形象,他是一个虚弱无能、软弱胆怯、战胜不了困难的农民。
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并不是一个充满正能量和英勇无畏的英雄,而是一个无畏困难、屈服于权贵统治的普通人。
阿Q被剥削和压迫,但他没有反抗的能力;他只能选择忍受,在无力改变现状的寻求身心的安慰和解脱。
农民形象的描绘正是通过阿Q这个角色来传递出鲁迅对农民处境的关注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另外一个典型的农民形象可以在鲁迅的小说《药》中找到。
药生是一个农民,他生活在一个落后的农村社会中。
小说通过描述药生所面临的艰难困苦的环境,表达了农民在落后社会中的无望和困扰。
药生努力在农田中耕作,但结果却是一片败落。
无论是突如其来的洪水还是瘟疫,药生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被命运摧残。
他的形象展现了农民们的无辜和无奈,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农民的剥削和污染。
农民形象在鲁迅的小说中,不仅是被揭示和批判的对象,同时也是一个被同情和呼唤正义的主体。
鲁迅通过对农民形象的探讨,将其置于社会角度,让读者共情和关注他们的遭遇。
他认为农民应该站起来,为自己的权益与尊严而奋斗,不再被统治和压迫。
他的作品激发了许多农民的觉醒和反思,为农民争取利益的呼声日益高涨。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摘要】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通过分析《呐喊》、《阿Q正传》、《风波》、《故乡》和《药》等作品中的农民形象,探讨鲁迅对农民的描写和思考。
在《呐喊》中,农民形象被描绘为受压迫和贫困的弱势群体;在《阿Q正传》中,农民形象则呈现出自卑和自嘲的态度;而在《风波》中,农民被塑造为对抗封建势力的勇敢斗士。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鲁迅对农民的关注和同情之情。
农民形象也反映了鲁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呼吁。
在我们将总结出鲁迅小说中农民形象的共同特点,并探讨这些形象对鲁迅思想的影响,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鲁迅的文学成就和思想贡献。
【关键词】鲁迅,小说,农民形象,呐喊,阿Q正传,风波,故乡,药,共同特点,思想影响,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其中农民形象一直是他作品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在鲁迅的小说中,农民形象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有的是受压迫的弱势群体,有的是以顽强的生存意志抗争的英雄,有的是被时代所抛弃的边缘人物。
通过对这些不同的农民形象的塑造和描绘,鲁迅展现了他对中国农民命运的深刻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
1.2 研究意义农民在鲁迅的小说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鲁迅笔下的主要人物之一。
研究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不仅可以加深对鲁迅文学的理解,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时农村社会的生活状况和民众心理。
通过对农民形象的深入分析,可以揭示鲁迅对于农民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揭示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研究鲁迅小说中农民形象的共同特点,可以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鲁迅思想的内涵和深意提供线索。
对于农民形象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可以拓展我们对鲁迅文学的认识,丰富我们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引导人们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位伟大作家,他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
而他的小说中农民形象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和批判的力量。
本文将探讨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并分析其中的含义和思想。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往往是贫困的、被压迫的。
在他的小说《阿Q正传》中,农民被描绘为受封建社会压迫的底层人民。
阿Q的农村背景和贫困的生活条件使他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也受到地主的压迫和欺凌。
阿Q在《热风》一文中被地主赶出家园,他的劳动成果被地主非法占有,这再次突显了农民的无助和受压迫的地位。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也是无知和落后的。
在他的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是一个没有文化、被边缘化的农民。
他的愚昧和无知使他陷入自卑和被歧视的境地。
鲁迅通过塑造农民的无知形象,批判了封建社会对农民的歧视和剥削。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也是顽固和愚昧的。
在他的小说《药》中,主人公窦贵人是一个顽固不化的农民,他坚信药材的神奇功效,却不愿意接受现代医学的知识。
通过窦贵人这个形象,鲁迅批判了农民对新事物的抵制和守旧的态度。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并不完全是消极和悲观的。
在他的小说《春蚕》中,农民被描绘为坚韧不拔的劳动者。
小说中的农民为了生活,默默无闻地从事着种养蚕桑的劳作,他们的坚持和奉献精神使人钦佩。
鲁迅通过这个形象,赞颂了农民的劳动精神和顽强的生活态度。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是多面的。
他们既是被剥削的弱势群体,又是顽固和愚昧的代表。
他们也是坚韧不拔的劳动者,他们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尊敬。
通过对农民形象的塑造,鲁迅不仅展现了封建社会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呼吁人们对农民的关注和尊重。
他的小说为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使我们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内容提要】鲁迅笔下描写的农民形象,使人们懂得了造成这种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
阿Q的不幸遭遇在于资产阶级没有发动群众,在于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妥协,要使革命成功,必须发动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才能够取得胜利。
要彻底改变农民的贫穷落后现状,要使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就不能与封建势力妥协,不能用改良的办法,唯有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广大的劳动人民才能够当家作主,过上幸福的生活。
因此,鲁迅的小说起到了对人们思想的疗效作用,为中国革命找到了出路,指明了方向。
通过一个个在生活中痛苦挣扎的人生悲剧,揭示残酷的社会现实,用一把特殊的手术刀,剖析民族灵魂,以完成对国民性的改造。
他塑造的农民形象,“多取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①。
而忧愤深广的主题就通过一系列农民的悲苦人生,一个个鲜明的悲剧形象展示出来,用农民的悲苦展示时代的苦难。
同时鲁迅也给我们在文学画廊里留下一个个典型的农民形象:阿Q、闰土、祥林嫂、杨二嫂?这样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苦难的旧中国农民,他们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枷锁。
可以说他的小说有自己的历史价值,更有对一个民族的思考价值。
给当代作家以创作的启示,给关注新时代的农民的朋友以启示,给关注社会进程的人们以思考。
【关键词】典型形象深广主题农民命运作家责任鲁迅小说中,有些篇章是以农民为题材的。
这些作品描写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民的生活、思想,以及他们的呻吟和挣扎。
塑造了许多真实的农民形象甚至驰名世界的典型。
在这长长的农民形象的画廊中,有以精神胜利法著名的阿Q,有背负着生活重担,忧郁的闰土,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倔强泼辣的爱姑?对他们的描写,鲁迅多是撷取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断片,或所谓“半生事迹”,或是从童年写起,直到二三十年后的人物春秋。
这样人们也就可以从他们的变迁中更清楚地看到一个时代的农民生活史,从他们悲欢离合的际遇中感知整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鲁迅小说中的几种农民形象的塑造
鲁迅小说中的几种农民形象的塑造鲁迅小说中的几种农民形象的塑造在鲁迅的小说中,塑造出大量的农民形象,为读者再现出当时中国农村的现状。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鲁迅小说中的几种农民形象的塑造,欢迎大家阅读!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塑造出了大量迥异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农民形象,利用多种农民形象的塑造,为读者再现出当时中国农村的现状。
鲁迅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唤醒农民的觉醒意识,让农民走上新的人生道路,农民形象的塑造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
一、被漠视的底层农民――阿Q鲁迅笔下的阿Q有着农民的愚蠢和质朴,但是也沾染了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鲁迅刻画阿Q这一形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深刻揭示出国民的弱点。
阿Q是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受尽了社会的压迫,在地主阶级的眼里,阿Q不是人,而是一个可以随时呼来换取的牲口。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阿Q一无所有,只能够依靠苦力来生存,他没有个人意识,但是,最令人痛心的就是他自轻自贱和麻木不仁的安慰方式,甚至有欺负弱者来发泄自己的内心,面对自己的遭遇,阿Q选择用“精神胜利法”来麻木自己,在精神胜利法无法奏效时,他就选择用欺负小尼姑的方式来发泄转移。
在这种社会中,阿Q是没有出路的,鲁迅对这一形象的塑造为读者揭露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真相,表达出了社会衰败的主要原因。
二、梦想破灭的农民形象――闰土闰土是《故乡》中的人物形象,这部小说表达了外国入侵背景下农民蒙受的苦难,闰土在经过了多年的时光后,出现了惊人的变化,他的脸上刻上了深刻的皱纹,手变得干裂、僵硬,完全没有了童年的风采,生活的压力摧残着闰土的灵魂。
见了阔别多年的好友“我”,闰土虽然表现出欢喜、凄凉的神情,但是也只是动着嘴唇,没有做声……这个经历了苦难的农民已经将童年真诚的友谊与阶级观念对立起来,这不仅污染了闰土的灵魂,也影响了人和人之间的平等性。
《故乡》这部小说深刻的表现出了当时农村社会的凋零与农民的生活现状,并对造成这一悲惨现实的社会因素进行了控诉,希望被害者可以及时醒悟,过上自己的新生活。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LT内容提要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巨匠。
鲁迅笔下的农民均以悲剧命运告终,作者刻画这些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病苦,引起社会的注意。
塑造农民这一系列的悲剧形象,从小说中的农民悲剧形象,使我们了解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农民的艰辛与悲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以《故乡》、《药》、《祝福》以及《阿Q正传》等小说中的闰土、杨二嫂、华老栓、祥林嫂、阿Q等农民形象为例,说明了鲁迅在他的农民形象的塑造中,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现状深切关注,以及对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刻社会根源的思考。
笔者认为,鲁迅塑造的农民形象,具有探索农民悲苦生活的社会根源的意义,具有唤起国民觉醒的意义。
关键词:鲁迅;农民;人物形象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巨匠。
在鲁迅的诸多小说创作中,有许多篇章是以农民为题材的。
这些作品描写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他们的痛苦呻吟和挣扎,塑造出了许多真实的驰名世界的典型。
鲁迅作品的创作年离现在已经遥远,但每当读到鲁迅的作品,我们自然会想到文字的基本功能是挽救一个民族的记忆。
鲁迅了解中国的农民、关怀中国的农民、深爱着中华民族,这种情感最诚挚、最厚重、最无虚饰,所以鲁迅不仅描写了封建时代农民生活的贫困、现实生活的悲苦、农村经济的凋敝,而且还描写了他们的愚昧、守旧、麻木、不仁、不争与不觉醒的精神状态,并揭示出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刻社会根源。
一、生活每况愈下的农民形象作者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写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通过对比,写出了农村经济的日益凋敝和农民生活的日益贫困。
少年时期的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小时候的闰土懂得许多生活常识,如捕鸟、拾贝壳、刺猹等。
来看看他儿时的画面:他说:“要下大雪才好。
我们那里都是沙地,下了雪,我就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等鸟雀来吃时,远远地将绑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鲁迅是20世纪中国文学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作品中涉及的农民形象非常丰富,有的农民形象被描绘成善良而朴实的,有的则是卑贱而阴险的。
在鲁迅的小说中,农民形象往往是通过对于社会阶层的划分以及人物行为的描写而得以塑造出来的,下面我们将对几部代表作中的农民形象进行探讨。
《阿Q正传》中的农民形象:阿Q的典型代表《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懦弱自卑的乡村善人阿Q,因为受到居民的欺负和排斥,在饱受打击的同时渐渐失去了自我尊严,最终在被枪决前还是毫无骨气的逃跑了。
在小说中,阿Q是农民典型的代表,他的出身即使在乡村也算是比较贫困的,没有文化也没有家产,在社会上的地位卑微。
但是,鲁迅塑造的阿Q形象并没有仅止于这些表象上。
在阿Q的身上,鲁迅刻画出了农民在社会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同时也表现出一个典型的失败者心态和对于成功的渴望。
阿Q的形象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因为他确实代表了那些处于农村底层,缺乏文化教育,没有社会地位的农民,他们那种充满了不安和自卑的心态以及压抑了小市民情感的未来,是鲁迅小说中刻画的农民形象的重要方面。
《药》中的农民形象:段四兄弟的坚韧与清高《药》是鲁迅的小说之一,其中涉及到的农民形象是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中所表现出来的。
在20世纪初期,中国正处于民族的危难之际,许多农民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压力。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鲁迅塑造的段四兄弟的形象就展现出了一个深具意义的农民形象。
段四兄弟家境贫苦,却不愿意在困难前屈服,他们凭借自己的勤劳和聪明才智,坚强地面对着一切困境。
在小说中,鲁迅借此表现出了一种农民的美德——坚韧不拔,虽然别人不善待他,但他们依然坚定自己的信仰和方向。
同时,鲁迅也表现出了一种令人钦佩的清高,这种清高源于一种高贵的人格,即关注文化和思想上的高质量的追求。
《故乡》中的农民形象:对于家庭困境的刻画在鲁迅的小说《故乡》中,农民形象的刻画主要集中于对于家庭困境的刻画。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他的作品中所描绘的农民形象一直备受关注。
在鲁迅的小说中,农民形象的塑造是极具深度和广泛性的,不仅涵盖了农民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还揭示了农民与社会、政治的关系。
本文将通过对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农民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所呈现的生活状态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农民的生活状况普遍较为贫困、艰苦。
在《药》中,农村的医疗环境让人触目惊心,农民缺乏医疗资源,生病时常只能依赖迷信或自求医生。
在《呐喊》中,鲁迅描写了农民日渐贫困、生活陷入绝境的景象。
而在《故乡》中,更是以极为真实的笔触揭示了农民的生活困境,大量农民被迫背井离乡谋生,成为流浪者。
这些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展现了中国旧时农村的贫困、闭塞和艰难,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而残酷的画面。
从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所呈现的思想观念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农民的世界观多半是保守、守旧的。
在《故乡》中,鲁迅描述了父辈一代对外面世界的无知和畏惧,他们对外来文化持怀疑甚至敌视的态度。
在《呐喊》中,鲁迅揭示了农民深受封建迷信思想束缚的心理状态,他们盲目信奉神灵,拜祭祖先,对一切新事物持排斥甚至敌视的态度。
这些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反映了中国农民在封建社会长期统治下的思想观念,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度低,无法融入现代社会的发展。
从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所呈现的社会、政治关系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农民的处境常常受制于社会和政治的不公平。
在《呐喊》中,鲁迅描绘了农村中地主、官吏对农民的剥削和欺压,农民陷入了权力游戏的辗转磨难之中。
在《故乡》中,鲁迅展现了农村中的土豪劣绅对农民的控制和摧残,农民成为了他们欺压的对象。
这些作品中的农民形象揭示了中国旧时农村中社会阶层的不公平、政治体制的腐败,以及农民在这一环境中所受到的痛苦和折磨。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是一个极富现实意义的形象,它呈现了中国旧时农民的真实生活状态、思想观念和社会地位。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中多次塑造了农民形象,探讨了农民在传统社会中的生活状态和矛盾。
本文将以《阿Q正传》和《药》两篇小说为例,探讨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讲述阿Q的故事,揭示了农民的悲惨现实和弱势地位。
小说中的阿Q是一个贫穷、无地、无财产的农民,他在封建社会中既是地主的奴隶,又受到其他农民的排斥。
阿Q通过偷东西等不正当手段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但是常常被发现并受到惩罚。
正是因为这种无权无势的处境,阿Q在面对外来压迫时只能选择忍耐,甚至对自己进行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
他的这种方式并没有改变他的贫穷和弱势地位,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
鲁迅通过描绘阿Q的形象,揭示了农民在社会绝对的底层,失去尊严和权力后变得无力和无助的现实。
《药》这篇小说通过讲述药店店主来探讨农民的形象。
故事中的药店店主是一个农民出生的摊贩,他因为看破封建社会的虚伪和黑暗,决定开一家药店,在社会上做一个正直的人。
由于他的农民身份一直被歧视和排斥,他的药店经营不善,最终破产。
在小说的结尾,他被迫将药店卖给了一个门第高贵但内心卑劣的人,对于社会的黑暗他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通过药店店主的形象,鲁迅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农民的歧视和压迫,以及农民在社会中的无力和被动。
鲁迅的小说中塑造的农民形象揭示了他们在传统社会中的悲剧命运和无助处境。
封建社会的剥削压迫使得农民陷入贫困和弱势地位,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虽然这些农民形象都是虚构的,但是他们所代表的社会现象却是真实存在的。
通过这些形象的探讨,鲁迅呼吁社会重视农民的困境,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地位和权力。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的作家,也是一名社会活动家。
他的小说经常描绘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中不乏描写农民的形象。
鲁迅的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既有贫苦的,也有奋斗的,是他对当时农民生活的真实呈现,也是他对农民群体的一种思考与探讨。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往往是贫苦落后的,他们受到土地兼并和豪绅势力的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比如《药》中的老汉,在白天辛劳地干活,在晚上被养病的妻子折磨,生活异常艰难;《故乡》中的农民们被地主奴役,身体虚弱,思维笨拙,一旦有人违背地主的意愿就会被打压残酷。
这些形象的描写,无不呈现出当时农民贫困、生活困顿的生存状态,使读者对农民的命运感到深深的同情与痛心。
但是,鲁迅的小说中也有一些农民形象是奋斗的,他们虽然没能改变命运,但对于农民群体的崛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比如《呐喊》中,李半天虽然背上了家族的耻辱,但他并没有被打垮,反而勇敢地站了起来,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药》中的小孙也不负众望,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这些人的形象,为读者传达了一种无畏、坚定、自立的生命态度,描绘了农村中奋斗者的坚韧与勇气,激励人们去追求自我发展,改变命运。
对于鲁迅,他对农民呈现的不仅是一种文学形象,更重要的是他对农民的深入思考与探讨。
鲁迅认为,中国文化传统中往往流传的一种落后的农耕思想,致使农民在思想、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
在这个意义上,鲁迅的小说表达了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对落后社会结构的愤怒,也呈现了他对农民思想文化的生态链的思考和关注。
总之,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是极具现实意义和深刻思想的,既呈现了当时农民生活的真实状况,也对当时封建专制制度的问题提出了深刻的批判。
这一形象对读者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即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自身的命运,也应该参与社会的变革,让社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小说中深刻描绘了农民及其形象。
鲁迅在《阿Q正传》、《故事新编》等小说中,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写,刻画出了那个时代农民的形象,探讨了农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处境。
首先,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是多面的,既有勤劳善良、朴实无华的形象,也有贪婪、愚昧、懒惰的形象。
例如,《阿Q正传》中的乡村人物形象就非常丰满,鲁迅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描绘,展现了社会差异和人物个性。
阿Q的祖父象征着乡村老百姓,是一个慈祥可亲、勤劳朴实的形象,而阿Q的父母则是一对吵架、打打闹闹的夫妻,充满了小市民的心态和狭隘的观念。
这种多元的农民形象在其他鲁迅小说中也有体现,例如《故事新编》中的《药》、《朝花夕拾》中的《故事三则》都刻画了不同类型的农民形象。
其次,鲁迅对农民的描述往往带有一种悲凉和哀伤。
他的小说中充满了社会不公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例如,《阿Q正传》中阿Q一直处于压迫和欺凌之下,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他都是失败者。
《故事新编》中的《田老先生》、《孺子》等小说也充满了这种悲凉的情绪。
鲁迅描写了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和农民的无助,表现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悲愤之情。
最后,鲁迅的小说中还探讨了农民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处境和困境。
当时,乡村经济和城市经济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民面临着生计和生存的压力。
鲁迅运用小说表现了这种针锋相对的矛盾。
例如,《阿Q正传》中阿Q崇拜的官府是一种统治阶级的力量,对乡村的依赖也注定了他的崩溃;《孺子》中的农民则被迫在经济矮化和文化沦丧的双重影响下生活,文化的扭曲和低俗让他们在城市中感到无助。
总之,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丰满而复杂,既展示了农民勤劳、朴实、善良的一面,也描绘了农民贪婪、懒惰和狭隘的另一面。
然而,无论是善良还是丑陋,鲁迅都把他们放在困苦、不幸的现实中,探讨了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体现了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和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以《故乡》、《药》、《祝福》、、《阿Q正传》等小说中的闰土、杨二嫂、华老栓、祥林嫂、阿Q等农民形象为例,说明了鲁迅在他的农民形象的塑造中,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现状深切关注,以及对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刻社会根源的思考。
本文认为,鲁迅塑造的农民形象,具有探索农民悲苦生活的社会根源的意义,具有唤起国民觉醒的意义。
关键词:鲁迅农民形象意义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巨匠。
在鲁迅的诸多小说创作中,有许多篇章是以农民为题材的。
这些作品描写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他们的痛苦呻吟和挣扎,塑造出了许多真实的驰名世界的典型。
上个世纪初离现在已经遥远,但每当读到鲁迅的作品,我们自然会想到文字的基本功能是挽救一个民族的记忆[1]。
鲁迅了解中国的农民、关怀中国的农民、深爱着中华民族,这种情感最诚挚、最厚重、最无虚饰,所以鲁迅不仅描写了封建时代农民生活的贫困、现实生活的悲苦、农村经济的凋敝,而且还描写了他们的愚昧、守旧、麻木、不仁、不争与不觉醒的精神状态,并揭示出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刻社会根源。
一、从《故乡》中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看农民生活的每况愈下。
作者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写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通过对比,写出了农村经济的日益凋敝和农民生活的日益贫困。
少年时期的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小时候的闰土懂得许多生活常识,如捕鸟、拾贝壳、刺猹等。
来看看他儿时的画面:他说:“要下大雪才好。
我们那里都是沙地,下了雪,我就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等鸟雀来吃时,远远地将绑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多么可爱的少年闰土啊。
小说中写他月夜手捏一把钢叉刺猹的情景,特别生动传神: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拿一柄钢叉,向一只查尽力地刺去。
那查却将身子一扭。
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晚上,闰土出来管西瓜,管的就是刺猬,獾猪,查,他说,走路的人渴了摘一个那是不算偷的。
这些都写出了少年闰土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且聪明伶俐,且无拘无束。
鲁迅把孩子们的世界写得那么真诚和谐,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旧社会里,像黑暗中的一粒火种,像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像阴霾中的一线阳光,孩子们烂漫天真,像未琢的璞玉。
再来看中年时的闰土:紫色的圆脸,已经变成灰黄色。
一脸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
头上戴一顶破毡帽,身上只穿了一件极薄的棉衣,手里拿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和以前不一样了,又粗又笨,裂得像松树皮。
他还恭敬的叫鲁迅“老爷”。
在看见儿时的伙伴时,他并不像儿时那样无拘无束,一声“老爷”足以显示他们心灵上的隔膜,足以看出中年闰土对生活的无奈所形成的卑怯性格。
在运土木灰时,还把碗也放了进去想借机会运回家。
这难道也是儿时那个闰土吗?我不得不信,这确实是他。
然而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经济的日益破败,他被生活压得麻木不仁,他不明白造成生活艰难的原因,只把希望寄托在香炉上,祈求神灵的保护,这足见闰土精神上的麻木不仁和农民生活的每况愈下。
青年时期的杨二嫂终日坐在豆腐店里卖豆腐,被人称作“豆腐西施”,她的买卖非常好。
她的身材长得比较好,脸上擦着白粉,但五十上下的杨二嫂,由于生活的折磨,她的外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伶仃的圆规[3]。
”正是由于农村生活的日益破败,杨二嫂的性格变得贪婪自私,语言变得尖酸刻薄,例如,“那么,我对你说。
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吧。
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最后杨二嫂把“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通过对闰土和杨二嫂两个农民形象的刻画,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凋敝,农民生活的每况愈下,农民受到残酷剥削的社会背景。
作者对反动的社会制度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农民的损害表示愤怒;对农民精神上的麻木状态感到焦虑。
作者对“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的生活”怀着希望,希望下一代能走出一条新的“路”来。
二、从《故乡》中的闰土和《药》中的华老栓看农民的愚昧、麻木、不觉醒。
旧中国这块吃人的土地绝不能容纳美好事物,无论什么新的、进步的思想和学说在这里便如落在了黑色染缸里似的,无不失了颜色。
二三十年漫长的时光过去了,在人海中沉浮的闰土,由于贫困、灾难的风风雨雨的袭击,发生了令人吃惊的变化。
他红活圆实的手,变得粗笨僵硬而且干裂,像松树皮了。
紫色的圆脸刻着又深又粗的皱纹,浑身瑟索着,完全失去了童年小英雄的风采,而变化最大的是他的精神,封建吃人的礼教、等级观念,严重地腐蚀了他的灵魂。
《故乡》中“我”作为受过民主主义思想洗礼的知识分子,虽然辗转谋生,但依然牵挂着童年的好友,和闰土的久别重逢,许多离情别绪,自然涌上心头。
作品中对他们见面的场面,作了震撼人心灵的描写: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5]。
闰土这个朴实憨厚的农民,见了阔别多年的朋友,也是百感交集,心头充满了复杂的矛盾“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反映出了闰土这位饱经沧桑的农民还是牵挂着童年的挚友,但封建的阶级对立现实使闰土选择了身份和社会需要的“老爷”称呼。
封建森严的等级制度、阶级对立扭曲了闰土的性格,污染了他的灵魂,也毁灭了人与人之间真正平等的友谊。
在文中闰土说生活“难”,这是那个时代中国广大农民典型的社会感受,怎么“难”法呢?他形容不出,“只是摇头”,闰土完全成了封建思想毒害之下的“木偶人”了。
他被生活压得麻木不仁,如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象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6]”闰土不明白造成生活艰难的原因,只把希望寄托在香炉上,祈求神灵的保护,这足见闰土在精神上的麻木不仁。
《故乡》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凋敝,农民受到残酷剥削的社会背景,作者对封建的社会制度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农民的损害表示极大的愤怒,对农民精神上的麻木状态感到深切的焦虑。
和闰土这一形象较为相似的另一人物形象是鲁迅《药》中的主人公华老栓,他为了给儿子小栓治“肺痨”,买来蘸着革命者夏瑜鲜血的馒头,他揣着“人血馒头”“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7]。
华老栓觉出了希望,于是连走路也起劲了,仿佛眼前出现了光明,然而他和闰土一样,头脑麻木得很,迷信人血可以医治肺痨,刽子手便借此骗取他的钱财,更可悲的是“人血馒头”上蘸满的是革命者的鲜血,革命者夏瑜的牺牲并没能唤起民众的觉醒,像华老栓这样的农民反而用革命者的鲜血为儿子治病,这是何等的愚昧、麻木和不知觉醒。
这个蘸满革命者鲜血的馒头当然没能治好小栓的病。
而是丢了钱财,又丢了儿子的性命。
悲呀!悲呀!鲁迅借“闰土”“华老栓”这类愚昧、麻木且毫无反抗意识的农民形象来唤起国民的觉醒。
三、从《祝福》中的祥林嫂看农民的反抗意识和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
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卫家山人,一生艰辛坎坷。
早年嫁给比她小十岁的丈夫,有婆婆和一个小叔子,家中以打柴为生。
丈夫不幸去世,祥林嫂孤身一人来到鲁镇,后在鲁四老爷的家中作女工。
祥林嫂虽然是一个寡妇,但她模样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常常顺着眼,是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试工期内她干活勤快有力,很快就成为了鲁四老爷家中正式的女工。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但是祥林嫂的做工却丝毫没有懈怠,到年底,筹备福礼,全是一人担当。
然而好景不长。
新年刚过不久,祥林嫂的婆婆突然来到了鲁镇,强行带走了祥林嫂。
哪知道祥林嫂的婆婆为了给小叔子筹办结婚的彩礼,竟然将祥林嫂强行嫁到了山里。
在众人的迫使下,祥林嫂又嫁给了第二个丈夫。
年底,祥林嫂的儿子出世了,一家人的生活倒也平静了一段时间。
时隔不久,厄运又一次降临在祥林嫂的身上。
先是丈夫死于风寒,接着她的儿子又惨死狼口。
生活的重创彻底击垮了祥林嫂。
为维持生计,祥林嫂又一次来到了鲁镇,重新在鲁四老爷家做工。
但是这一次,祥林嫂不但没有先前的灵活,记性也坏了许多,脸上死尸似的没有一丝笑容。
她逢人便讲起儿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惨遭遇,渐渐的被乡里人所厌恶。
鲁四老爷以为祥林嫂的作风败坏了风俗,于是从此祭祀时便不再让她插手。
这对祥林嫂来说犹如一记重锤,精神越发的不济了。
后来,祥林嫂听信了旁人迷信的说道,去庙里捐了门槛,试图要洗刷自己身上的罪孽。
然而一切努力都是枉然,祥林嫂的境遇每况愈下,终于被逐出了鲁家,直至后来沦落到街头,成了乞丐。
就在家家户户都忙着“祝福”的时候,祥林嫂终被穷苦夺去了生命。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
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进行过不间断的挣扎与抗争,:在被虐待、被迫再嫁时,她挣扎她抗争:“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坳,喉咙已经全哑了。
拉出轿子后,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地按着她也拜不成天地。
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啊呀,阿弥陀佛,她就一头撞上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呢。
直到七手八脚地将她和男人关在新房里,他还是骂,这真是--------------”对灵魂的有无,她表现了怀疑。
这一切都表明,她是一个很顽强而不容易被摧垮的人,但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双重打击和人们的风刀霜剑中,她不但连起码的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争到,反而被吞噬被毁灭了。
祥林嫂的挣扎与抗争,完全是出于自发的,而且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
为了反对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反抗,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贞节”;为了赎“罪”,她去土地庙里捐了门槛。
她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泥沼中进行挣扎进行反抗的。
这决定了她不仅逃不出造成她人生悲剧的苦海,而且最终只能走向死亡的深渊。
从某种意义上说,祥林嫂的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性。
她临终时对“灵魂”的怀疑,包含着反抗命运的意义,她希望死后能见到儿子,她又希望没有地狱,死后不被锯成两半,不过,她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她也不知道造成自己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她当然也更不懂得,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只能推翻这造成她人生悲剧的万恶的封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