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阴阳五行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阴阳五行学说》

3 阴阳具有相互转化的特性
4 阴阳关系的影响
阴阳具有相互转化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 阴能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阴阳关系的失衡会影响人体内外环境的平 衡,导致疾病的发生。
阴阳与中医五行理论的关系
五行
五行理论包括金、木、水、火、土五个方面, 是描述一切事物生成、发展、变化以及相互作 用的规律。
阴阳
阴阳五行理论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独特思维方式, 有很高的传承价值和思想意义。
阴阳理论贯穿于五行理论中,阴阳划分了五行 的属性,为五行理论提供了更为具体、详细的 阐述。
阴阳平衡与失衡的影响
平衡
当阴阳平衡时,人体内外环境维持在一种相对稳 定状态,身体健康,精神愉悦。
失衡
当阴阳失衡时,人体内外环境处于紊乱状态,可 能引起一些身体上的不适或者精神上的问题,如 疾病、情绪不稳等。
阴阳体质类型的分类及特点
中药学
气功养生
中药也有五行分类,不同五行 药材可以治疗相应的五行疾病。
不同五行的气功练习对应不同 的五脏,可以帮助调节五脏功 能,达到保健预防的目的。
阴阳五行的综合应用
阴阳五行的调控 中医诊疗的基础 文化传承价值
运用阴阳五行的理论,调控人体内部环境,从 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指导 中医医生如何辨证施治。
2
分析判断
把各种相关症状统合分析,判断证型、辨明疾病。
3
辨证论治
针对不同的证型,采用针灸、中药、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
五行概述

具有收敛、肃杀、凝聚作用,代表着秋季、 肺、呼吸系统。

具有润滑、净化、流动作用,代表着冬季、 肾、泌尿系统。

阴阳五行 ln

阴阳五行  ln

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的辨证
及病证防治,成为中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
部分。
2020/6/6
3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用阴阳的相对属性及其消长变 化来认识自然、解释自然、探求自然规律 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 中医学引用阴阳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 理以及辨证用药。
2020/6/6
4
• 对立指相反的两个方面的对立,如动与静, 寒与热,上与下等。
• 对立的双方,通过排斥、斗争以相互制约, 使事物达到动态平衡。
2020/6/6
16
(一)阴阳的对立 (续)
• 以人体的生理机能为例,机能之亢奋为阳, 抑制为阴,二者相互制约,从而维持人体的 生理状态。
• 四季的寒暑为例,夏虽阳热,而夏至以后阴气却 随之而生,用以制约暑热之阳;冬虽阴寒盛,但 冬至以后阳气却随之而生,以制约阴寒
2020/6/6
9
(二)划分阴阳的标准
• 一般以上下、动静、有形无形等为准则。
• 凡是向上的、运动的、无形的、温热的、 向外的、明亮的、亢进的、兴奋的及强 壮的等均属于阳,
• 凡是向下的、静止的、有形的、寒凉的、 向内的、晦暗的、减退的、抑制的及虚 弱的等都属于阴。
2020/6/6
10
阴阳属性划分举例
属性 空
间 时间 季节 温度
阳 上外左南天 昼 春夏 温热
阴 下内右北地 夜 秋冬 寒冷
2020/6/6
11
(三)阴阳的特性
• 1.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 变化的总规律。
• 2.阴阳的相对性:阴阳属性是相对的,随时间条件 而变化;如白天黑夜
• 3.无限可分性: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如以背部和胸 腹的关系来说,背部为阳,胸腹为阴;而属阴的 胸腹,又以胸在膈前属阳,腹在膈后属阴。

第六讲 阴阳五行

第六讲 阴阳五行

• 《黄帝内经》:“阴 阳者,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变化之 父母,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 • 阴阳,是一切事物运 动的泉源和动因,是 世界的根本规律。
二、五行
• 1、“五材”说 • “天生五材,民并用之, 废一不可。”(左传· 襄公二 十七年) •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 火杂,以成百物。”(国 语· 郑语) • 五材说总结当时的科学知 识,认为金,木,水、火, 土五种物质是构成和资生 万物的基础。五材说表明, 古人试图从五种物质构成 的关系上来把握一切有形 物体的整体。
木 东
火 南
土 中
(长夏)
金 西
水 北
五行 五方
春 夏 孟 仲 季 孟仲 季 句芒 祝融 角 徵 太 夹 姑 中 蕤 林 簇 钟 洗 吕 宾 钟 酸 苦 肝 心 仁 义
后土

秋 冬 五季 孟 仲 季 孟 仲 季 十二月 蓐收 玄冥 神 商 羽 五音 夷 南 无应 黄 大 则 吕 射钟 钟 吕 十二 律 五味 五脏 五性
• 四时为什么以永恒不变的次序交替前进呢? • 依《吕氏春秋》,这是五行相生作用的结果。木 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循 环往复,以至无穷。在一个年周期中,五行轮番 当令。当令的一行处于盛势,其它四行处于衰势。 当令的一行决定当时节气的特点。如“其德在 木”,即木当令,则为春季。木生火,经过三个 月,火行即代替木行当令,于是“其德在火”, 自然界随之进入夏季。依此类推,出现四季的递 变。
• 至于为什么春与东相连属,配木,夏与南相连属, 配火,秋与西相连属,配金,冬与北相连属,配 水,这是从我国的地理气候条件派生出来的。 • 如春季风从东方来,万木升发;夏季炎热,我国 越往南越热:秋季多西风,万木凋落,一派肃杀: 冬季滴水成冰,多北风,北方比南方寒冷,而水 性寒。中央为东西南北四方之枢纽,犹如上在五 行中的地位,故中央属土,等等。

阴阳五行学说ppt

阴阳五行学说ppt
–如:兴奋与抑制、气与血。
• 互根与互用不可分离,互用必须 以互根为前提。
(三)消长平衡
• 消,减少;长,增加。 • 消长,反映了阴阳双方量 的不断变化。 • 平衡,反映了阴阳双方的 变化状态。即通过阴阳的 消长变化维持着一种动态 平衡状态。
• 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变化,反映了事 物之间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的协调平衡。
声高 息粗
阴阳属性的特性
• (2)相对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 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 转化为阴。
例如:


(参照物或标准不同)
阴阳属性的特性
(3)可分性:
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可以划分 阴阳,而其中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 例如: 阳 阴
昼 上午 阳中之阳 下午 阳中之阴 上半夜 阴中之阳 夜 下半夜 阴中之阴
•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 而致其不足,称为“制约太过”。如“阳胜则热” •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抑制另一方而 致其相对偏盛,称为“制约不及”。如“阴虚则热”
(二)互根互用
• 互根,指阴阳互为对方存在的前 提,离开了一方,另一方不能单 独存在。
–如:明与暗、上与下。
• 互用,指阴阳双方不断地相互资 生、促进和助长。
• 例1:春夏秋冬四季的温、 热、凉、寒的气候变化, • 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 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 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 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 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 的缘故。
一方面互相对立 互为参照 一方面 互相抑制
• 例2: 人体阴阳双方相互制约而达到协调平 衡,则人体生命活动健康有序。若动态平衡 失调,则标志着疾病的产生。

《周易》文化第六讲:阴阳、五行学说 PPT课件

《周易》文化第六讲:阴阳、五行学说 PPT课件

对立统一。称谓虽有不同,究其实质都是阴与阳,只不 过是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说法不同而已。天、地、人 万物都是阴阳规律大‚道‛流行的产物。分而言之,天 有天之‚道‛,地有地之‚道‛。合而言之,天、地、 人都是一个‚道‛,统称‚三才‛之‚道‛。 在宇宙衍化的过程中,分阴分阳只是这一过程中的 一个阶段,阴阳相当于天地。推而至于万物,则日为阳, 月为阴;暑为阳,寒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等。由是而 将宇宙万物划分为两大类。《周易》认为,一阴一阳既 是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睽 · 彖传》说:‚天地 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 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睽为乖异,也就是矛盾 对立。然而,矛盾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并不是绝对的,却 有着统一性和互相联系。天在上,地在下,是睽乖对立 的,但其令相通而生息万物之事则是相同的。男与女
夕惕‛、‚居安思危‛、‚外内使之惧‛、‚事物对立面的一 正一偏、一显一潜在一定条件下互移,告诫人们要居安 思危常怀忧患。正如《系辞传下》援引《否 · 九五》爻 辞:‚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解释说:‚危者,安 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 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 安而国家可保也。‛要求人们透过事物彰明显现的一面 看到其潜隐微小的一面,从潜伏着的对立面去把握现在, 以便在绝对的变化中立足于现在而展望未来,如此不能 握有主动权,以达到‚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再一点就 是因为对立的两个方面总是互相争胜负,总在不断地变 化,所以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必须适度,不要过‚亢‛ 而走过头。乾卦上九爻爻辞说‚亢龙有悔‛,《象传》 解释说:‚‘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乾卦上九的 ‚龙‛,因过‚亢‛,必然要转向下退,知存而不知亡, 知得而
因循,因而也就必然有可见之实质。它出入于实物的形 象之间,于间则可见其阴阳变化,阴阳变化就是‚道‛。 可见,‚道‛与‚器‛是不可能绝对分开的。 《周易》将一阴一阳的‚道‛作为客观规律提出来, 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说卦传》说:‚昔者圣人之 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 故《易》六画而成卦。‛它强调《易》书之作,既顺应 了天命规律,又顺应了万物之形态与属性。一阴一阳的 ‚道‛,它普遍存在于天、地、人。但是,由于天、地、 人万物之形态不同,对‚道‛的称谓也不同。天是无形 的,‚道‛体现于无形的天,就是阴与阳的对立统一。 地上的万物是有形体的,‚道‛体现于有形的万物就是 刚与柔的对立统一;人所以为万物之灵长而能与天地并 之,就在于道德伦理,‚道‛体现于人则是仁与义的

阴阳五行的概念

阴阳五行的概念

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涵盖了自然、宇宙、人类等各个方面。

阴阳是指宇宙中两种相反但又相互依存的力量,如白天和黑夜、男性和女性、炎热和寒冷等。

五行则是指五种基本元素,包括金、木、水、火、土,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

阴阳五行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中医、武术、音乐、艺术等。

在中医中,阴阳五行被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以及药物的性质和作用。

在武术中,阴阳五行被用来指导武术的练习和技击的运用。

在音乐中,阴阳五行被用来解释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以及乐器的制作和演奏。

阴阳五行的概念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和哲学思想,如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天人合一等。

这些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以及和谐、平衡、协调的重要性。

总之,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和哲学思想,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PPT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PPT

阴阳学说在中医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诊断方法
中医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体征来判断阴阳的偏盛偏衰,从 而确定病证的性质和部位。如望诊观察面色、舌苔,闻诊听 声音、嗅气味,问诊询问病情、病史等。
治疗原则
调整阴阳平衡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根据阴阳失调的具体 情况,采用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方法,使阴阳恢复平衡。 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

CONTENCT

• 阴阳五行学说概述 • 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 阴阳五行学说在现代医学中的价值 • 阴阳五行学说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学习阴阳五行学说的意义和方法
01
阴阳五行学说概述
阴阳学说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阴阳观念起源于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形成于殷周时期,西周 末年,以伯阳父为代表的一些贵族卿大夫把阴阳看作天地之气。
在建筑和风水布局中,阴阳五行学说 也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合理的布局 和设计,可以营造和谐、宜居的环境 。
阴阳五行学说可以指导农业生产,根 据时令和气候的变化,合理安排种植 和养殖活动,以获得更好的收成。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发展
春秋时期,阴阳学说被赋予哲学含义,战国时期,阴阳学说进一 步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理论。
五行学说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五行学说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方位 观念,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发展
在战国时期,五行学说得到了进 一步的发展,与阴阳学说相结合 ,形成了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最初的含义是 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 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

阴阳五行 ppt课件

阴阳五行  ppt课件

普遍性是指阴阳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阐释宇宙间各 种客观事物的形成、发展和相互关系。正如《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所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 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3、阴阳的相对性
是指各种事物或现象及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阴阳属性 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变的。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可分性:即属阴或阳的事 物还可以再分阴阳,即所谓阴中有 阳,阳中有阴。如昼夜分阴阳, 太极图等。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 府也。”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属中国古代的一对范畴,是对自 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 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类经· 阴阳类》)
二、阴阳的属性特征

从事物属性看
阴阳学说是对自 然界相互关联的 某些事物和现象
2、应用: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广泛 地用来阐释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生命活动。
(1)自然界:云雨的转化。

天气―云 阳受阴冷凝而降


阴受阳蒸腾而升
地气―水
自然界,春夏阳气生而渐旺,阴气也随之增长, 天气虽热而雨水增多;秋冬阳气衰而渐少,阴气 随之潜藏,天气虽寒而降水较少。如此维持自然
(三)阴阳的互根互用

人体的生命运动存在着阴阳两方面的相互关系,而不是孤立的。阴阳 双方各自都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 面单独存在。这种关系,称为阴阳的互根互用。没有阴,就没有阳; 没有阳,就没有阴。阴阳的互根互用为生命运动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中有阴(阴依存于阳)

中医基础理论之阴阳五行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之阴阳五行课件

❖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
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土 金
相生
相克
34
❖ 木生火:木材燃烧产生 火所以木生火。(木不 足火即熄)
❖ 火生土:火燃烧之后产生 灰烬即为土。(燃烧物质 多产生土也多)
❖ 土生金:土石中可以提 炼金属所以土生金。
❖ 金生水:金属燃烧熔化后 会产生水所以金生水。
5
❖ 3、 两仪代表阴阳两类不同的物质
6
❖ 4、 四象代表四时 春夏秋冬 也指示方位的东 南西北
7
❖ 5、四象生八卦
8
太极生阴阳
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9
阴阳
什么是阴阳?
最朴素的理解为:
向着太阳的为阳,背着太阳的为阴
10
阴阳的概念?
阴阳的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 象相互对立双方的的概括。
52
小知识
人们常说买东西, 为什么是买东西不是买南北?
53
世界最大的工厂在哪??? 54
因为:东方为木,西方为金,南火北水。 木和金有形,水火无形。
所以是买东西,不是买南北。
55
为什么叫黄帝内经
❖ 起源于皇帝和他的医生之间的对话,关于疾病, 养生的学问,并不是黄帝编写,此书分不同的 章节,前后几百年才整理成
❖ 心是温驯向上热乎乎的,跟火的个性特别相似,所以心属火; ❖ 脾是我们身体的仓库之官,它是运输气血,叫气血化生之源,
跟土的个性是一样的,土是万物的来源,所以脾属土;
❖ 肺是肃杀收敛的个性,我们要清肺润肺,跟金属的个性 是非常的相似,所以说肺属金;

阴阳五行课件

阴阳五行课件

补阳
滋阴
阴病治阳
阳病治阴
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
益火之源,
壮水之主,
以消阴翳
以制阳光
归纳药物的性味功能 :


四气
寒、凉
温、热
五味 酸、苦、咸味 辛、甘、淡味
作用方向
降、沉 升、浮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
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即是古人用五种物质的功能
通 过相克关系而产生的一
种大循环的调节作用。
“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
(三)五行的生克、制化、胜复、 乘侮规律
3.五行的相乘、相侮 ----异常关系
五行的相乘:
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
的过度克制。
次序:同五行相克方向一致。
原因:所不胜一行太过
所胜一行不及
(三)五行的生克、制化、胜复、 乘侮规律
则子气方能得母气之滋养
而起生化作用。
如:木能制土,火才能生化;
火能制金,土才能生化;
土能制水,金才能生化;
金能制木,水才能生化;
水能制火,木才能生化。
(三)五行的生克、制化、胜复、 乘侮规律
(2)五行的胜复调节
胜复调节:主要是指五行系统结构在
反常的情况下,即在局部出
现较大不平衡的情况下,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的机能状态而言:
机能兴奋为阳,机能抑制为阴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 应用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周易》文化第六讲:阴阳、五行学说

《周易》文化第六讲:阴阳、五行学说

一. 一阴一阳之谓道 系辞传上》 一阴一阳之谓道, 《系辞传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 成之者性也。 也,成之者性也。”意为宇宙间每个事物都有阴和 二者互相对立、转化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阳,二者互相对立、转化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周 作者认为, 就是以“阴阳” 易》作者认为,《易》就是以“阴阳”为范畴来确 立卦象、爻象,以及说明阴阳爻变易原则的, 立卦象、爻象,以及说明阴阳爻变易原则的,“分 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说卦 它承认事物内部存在着两重性, 传》)它承认事物内部存在着两重性,要求人们从 阴阳两个方面去观察事物的性质,这既是《周易》 阴阳两个方面去观察事物的性质,这既是《周易》 哲学的基础, 哲学的基础,也是对先秦以来的辩证思维的概括与 总结。 总结。这一命题对后来的易学与哲学的发展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并成为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深刻的影响,并成为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对立统一。称谓虽有不同,究其实质都是阴与阳, 对立统一。称谓虽有不同,究其实质都是阴与阳,只不 过是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说法不同而已。 过是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说法不同而已。天、地、人 万物都是阴阳规律大“ 流行的产物。分而言之, 万物都是阴阳规律大“道”流行的产物。分而言之,天 有天之“ 地有地之“ 合而言之, 有天之“道”,地有地之“道”。合而言之,天、地、 人都是一个“ 统称“三才” 人都是一个“道”,统称“三才”之“道”。 在宇宙衍化的过程中, 在宇宙衍化的过程中,分阴分阳只是这一过程中的 一个阶段,阴阳相当于天地。推而至于万物,则日为阳, 一个阶段,阴阳相当于天地。推而至于万物,则日为阳, 月为阴;暑为阳,寒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等。 月为阴;暑为阳,寒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等。由是而 将宇宙万物划分为两大类。 周易》认为, 将宇宙万物划分为两大类。《周易》认为,一阴一阳既 是对立的, 同时又是统一的。 彖传》 是对立的 , 同时又是统一的 。 《 睽 ·彖传 》 说 : “ 天地 彖传 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 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 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睽为乖异, 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睽为乖异,也就是矛盾 对立。然而,矛盾对立着两个方面并不是绝对的, 对立。然而,矛盾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并不是绝对的,却 有着统一性和互相联系。天在上,地在下, 有着统一性和互相联系。天在上,地在下,是睽乖对立 但其令相通而生息万物之事则是相同的。 的,但其令相通而生息万物之事则是相同的。男与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阴阳五行”说导引◆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阴阳•五行•阴阳与五行的关系•宇宙一体化理论◆阴阳五行说的影响◆教学目的:◆掌握阴阳五行说的理论内涵,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阴阳五行说的理论内涵。

◆阅读书目:◆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年版。

◆思考题:◆“阴阳”、“五行”的内涵?◆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关系?•一、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状态的一种描述,一种区分事物种类及其属性的方法,一对哲学范畴,一种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而又无所不包的古老观念。

•最早提出阴阳概念的,从留传下来的资料看是《国语·周语》:•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有地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

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

”•至迟春秋时,医家开始将阴阳概念用于医道。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白,青,黑,赤,黄),徵为五声(宫,商,角,徵,羽),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

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

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左传·昭公元年)•阴阳的对立统一引起了世界的运动和变化:•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周易·系辞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四十二章)•《黄帝内经》:“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黄帝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阳,是一切事物运动的泉源和动因,是世界的根本规律。

二、五行•1、“五材”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国语·郑语)•五材说总结当时的科学知识,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是构成和资生万物的基础。

五材说表明,古人试图从五种物质构成的关系上来把握一切有形物体的整体。

•2、“五行”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尚书·洪范)•此时五行的观念已较前丰富了。

五行既指五行之物,又包含了五行之性(五德),五行之味(五味)。

水之性或作用湿而向下,火之性或作用炎而向上,木之性或作用可曲可直,金之性或作用可顺从变革,土之性或作用可生长农作物。

润下之水产生咸味,炎上之火产生焦苦之味,曲直之木产生酸涩之味,从革之金产生辛辣之味,稼穑之物产生甘甜之味。

•大约到春秋时期,五行多少跟“气”或“天气”发生了联系。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白,青,黑,赤,黄),徵为五声(宫,商,角,徵,羽),淫生六疾(寒,热,末,腹,惑,心)。

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

”(左传·昭公元年)•“孟春之月,日在营室,画参中,旦尾中。

其日甲乙。

其帝大□,其神句芒。

其虫鳞。

其音角,律中大簇,其数八。

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

”(礼记·月令)•《洪范》以后,《礼记·月令》,《吕氏春秋》,《黄帝内经》等著作把木,火、土、金,水这五个方面被提升为划分世界的五项标准,从而完成了五行与五方、五季、五气、五色、五味、五音,五化等等的配列。

因此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统一地具有这种五行结构。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观点,形成了完整的五行学说。

•3、五行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白虎通义》:“木生火者,木性温,暖伏其中,钻灼而出,故生火。

火生土者,火热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

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山必生石;故土生金。

金生水者,少阴之气,温润流泽;销金亦为水;所以山云而从润;故金生水。

水生木者,因水润而能生,故水生木。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白虎通义》:“天地之性,众胜寡, 故水胜火也;精胜坚, 故火胜金;刚胜柔, 故金胜木,专胜散, 故木胜土;实胜虚, 故土胜水。

”•小结:•五行学说把五季、五方、五气、五材、五脏、五色、五味等不同事物排列起来,构成世界的五行关系图式,主要是根据经验积累,采用朴素的统计方法,将那些直观可察的大量重复出现的现象之间的联系确定下来,逐渐形成的。

•在古代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哲学等多种知识的基础上,终于形成了五行学说,提五行相生相克作为一切事物普遍适用的整体结构模式。

五行学说是古代中国特有的一种朴素的普通系统论。

三、阴阳与五行的关系•战国后期,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空前盛行起来,形成了阴阳五行学派。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邹衍。

大概从邹衍开始,阴阳与五行这两个本来独立并行的思想体系才统一到一起。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在理论上有许多重要的相同之点,如:它们都以气的理论为基础,认为物质性的气是宇宙的始基。

它们都着重从功能方面,关系方面,整体方面研究和把握客体,强调动态平衡对事物正常发展的重大意义,认为系统整体具有自我调节以维持动态平衡的一定能力,等等。

这些共同之点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能够统一起来的根据。

•那么阴阳和五行相互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具体关系呢?•从宇宙的演化来看,五行是在阴阳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宇宙的本原是气,作为世界始初的元气,最先分化为阴气和阳气。

阴气和阳气的交错作用,才形成了万物及其五行结构。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舂夏秋冬四时是在阴阳之气作用下产生的。

阴阳相推和四时更迭使万物的运动变化显示出生、长、化、收、藏五个阶段。

四时在五行学说看来也应该划分成五个阶段。

正是在阴阳四时(五季)的影响和决定下,万物具有了木、火、土、金、水五行结构,产生出五行运动。

四、宇宙一体化理论•《吕氏春秋》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共160篇。

十二纪为全书大旨所在。

十二纪之每一纪辑文五篇,每纪首篇均采自《礼记·月令》,篇名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分别代表一年十二个月。

•《月令》系阴阳五行学派的作品。

•阴阳五行家把许多别的东西,都配入十二个月的“月令”之内。

用五色配:春木,色青,夏火,色赤;秋金,色白;冬水,色黑;中央土,色黄。

以甲、乙,丙、丁等十天干配:春木配甲乙;夏火配丙丁;中央土配戊己;秋金配庚辛;冬水配壬癸。

以五音、十二律配:春木,音角;夏火,音徵;中央土,音宫;秋金,音商;冬水,音羽。

孟春之月律太簇,仲春之月律夹钟,季春之月律姑洗,孟夏之月律中吕,仲夏之月律蕤宾,季夏之月律林钟,孟秋之月律夷则,仲秋之月律南吕,季秋之月律无射,盂冬之月律应钟,仲冬之月律黄钟,季冬之月律大吕。

此外又有所谓“五虫”,鳞(鱼类),羽(鸟类),毛(兽类),介(介壳类),保(人类);五脏:脾、肺、心、肝、肾;五味:酸。

苦,甘、辛,咸,《月令》和《吕氏春秋》都把它们配合五行,分属于四时。

•这个宇宙系统模型的核心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十二纪认为,从时间上说,春夏秋冬四季·,每季统辖三个月,首尾相接,构成一个年环周。

四季分属五行: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

土行无时可配,附于夏秋之间,与季夏相接。

•另外,五行又与五个方位相配列: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中央属土。

这样,通过五行配属,就以时间为主体而将时空联接在一起了。

•至于为什么春与东相连属,配木,夏与南相连属,配火,秋与西相连属,配金,冬与北相连属,配水,这是从我国的地理气候条件派生出来的。

•如春季风从东方来,万木升发;夏季炎热,我国越往南越热:秋季多西风,万木凋落,一派肃杀:冬季滴水成冰,多北风,北方比南方寒冷,而水性寒。

中央为东西南北四方之枢纽,犹如上在五行中的地位,故中央属土,等等。

•四时为什么以永恒不变的次序交替前进呢?•依《吕氏春秋》,这是五行相生作用的结果。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在一个年周期中,五行轮番当令。

当令的一行处于盛势,其它四行处于衰势。

当令的一行决定当时节气的特点。

如“其德在木”,即木当令,则为春季。

木生火,经过三个月,火行即代替木行当令,于是“其德在火”,自然界随之进入夏季。

依此类推,出现四季的递变。

•十二纪的宇宙一体化理论•十二纪的作者以五行为纲纪,以四时五方的统一为间架,构筑了物质世界的结构图式。

自然界和人世间的一切均依它们与四时五方的联系,配列到宇宙这个大系统中来,并随四时五方的运转发展变化,相互关联。

五、阴阳五行说的影响•1、就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历史看,阴阳五行的思想对古代的天文学、医学、化学的发展都起了一定的影响。

•就医学而论,中国古代医学认为人身的内部,与自然界有密切的联系,人身的组织,是与自然界的阴阳,五行相适应的。

因此阴阳五行家的世界图式,也成为生理学的根据。

•2、阴阳五行理论对于我国古代的音乐创作以及后来各种艺术的发展,对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国晚期,阴阳五行学说的比较完整的宇宙系统模型已经建立起来。

根据这一模型五声六律也和各种各样的自然事物一样,按照五行的属性纳入到这个时空统一的宇宙系统之中。

角、徵、宫、商、羽分别与木、火、土、金、水相应;与十二月相连属的十二律,也由于十二月分属于四时五方而与五行联系起来。

所以五声六律同样是一个具有阴阳五行结构的循环往复的系统整体。

•(1)古代的整体化的美学观念•依照阴阳五行学说的要求,要弄懂音乐理论,必须同时懂得当时的天文、历数、气象、地理、生物等一系列知识,充分表现了人与自然合一(天人合一)的哲学美学观。

•阴阳五行学说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因此认为人的美感,人的艺术活动,关于美的规律,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与自然界的运动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对应。

•(2)盘桓往复的时空观念•依照阴阳五行的宇宙图式,时间不是离开万物的流,而是春夏秋冬的轮回和与之相应的自然物的生长收藏的变化;空间不是一个独立自存的间格,而是展开着千姿百态的自然物类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

人不仅处于时空的中心,更重要的人乃是时空的主体。

四时十二月的循行和东南西北的展开都以人的心、体、事作为出发点。

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心性情感则是时间和空间的最重要的内容。

五音(宫商角徵羽·)、五志(怒、喜、忧、悲、恐)、五性(仁礼信义智)、五事(貌视思言听)都按五行法则与四时五方相配列,表明时间和空间不仅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且融合着人的艺术情感、道德理性,因此还必须从人的主体方面,用人的心性去把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