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第一章:血管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血管的定义、分类和功能掌握血管的分布和特点1.2 教学内容血管的定义: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的分类: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血管的功能: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排泄代谢废物血管的分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分布特点血管的特点:管壁、管腔和血流速度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血管的特点和功能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血管的理解和认识1.4 教学评估制作血管概念测试题,评估学生对血管定义和分类的掌握程度设计血管特点和功能的互动问答环节,检查学生对血管特点和功能的理解第二章:动脉血管2.1 教学目标了解动脉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动脉血管的特点和分布2.2 教学内容动脉血管的结构:动脉壁的组成和功能动脉血管的功能: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动脉血管的特点:较厚、弹性大的管壁,较高的血流速度动脉血管的分布:主要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2.3 教学方法利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动脉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视频资料介绍动脉血管的特点和分布情况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动脉血管在身体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4 教学评估设计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动脉血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图示,让学生识别动脉血管的特点和分布情况,进行评估第三章:静脉血管3.1 教学目标了解静脉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掌握静脉血管的特点和分布3.2 教学内容静脉血管的结构:静脉壁的组成和功能静脉血管的功能: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液体输送回心脏静脉血管的特点:较薄、弹性小的管壁,较低的血流速度静脉血管的分布:主要分布在身体较浅的部位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静脉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视频资料介绍静脉血管的特点和分布情况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静脉血管在身体中的作用和重要性3.4 教学评估设计静脉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静脉血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图示,让学生识别静脉血管的特点和分布情况,进行评估第四章:毛细血管4.1 教学目标了解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毛细血管的特点和作用4.2 教学内容毛细血管的结构:毛细血管壁的组成和功能毛细血管的功能:进行物质交换和氧气交换毛细血管的特点:非常薄、细小的管壁,非常慢的血流速度毛细血管的作用:连接动脉和静脉,维持血液循环的连续性4.3 教学方法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视频资料介绍毛细血管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毛细血管在身体中的重要性4.4 教学评估设计毛细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毛细血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图示,让学生识别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分布情况,进行评估第五章:血管健康与疾病5.1 教学目标了解血管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常见血管疾病的类型和原因5.2 教学内容血管健康的重要性:保持血管通畅和功能正常常见血管疾病的类型:高血压、动脉硬化、静脉曲张等常见血管疾病的原因:不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年龄增长等5.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介绍血管健康的重要性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常见血管疾病的类型和原因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预防和控制血管疾病5.4 教学评估设计血管健康和疾病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血管健康和疾病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预防和控制血管疾病的认识和思考第六章:血管的检测与诊断6.1 教学目标了解血管检测的方法和意义掌握血管疾病的诊断技术6.2 教学内容血管检测的方法:超声波检查、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等血管检测的意义:早期发现血管疾病,评估血管健康状况血管疾病的诊断技术:动脉硬化、高血压、静脉曲张等疾病的诊断方法6.3 教学方法通过视频资料介绍血管检测的方法和意义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血管检测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血管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6.4 教学评估设计血管检测与诊断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血管检测方法和意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图示,让学生识别血管检测的技术和设备,进行评估第七章:血管疾病的治疗7.1 教学目标了解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掌握常见血管疾病的治疗原则7.2 教学内容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常见血管疾病的治疗原则:高血压、动脉硬化、静脉曲张等疾病的治疗原则治疗血管疾病的新技术:支架植入、血管搭桥、激光治疗等7.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介绍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常见血管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新技术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治疗血管疾病的方法和效果7.4 教学评估设计血管疾病的治疗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和原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治疗血管疾病的新技术的认识和思考第八章:血管健康与生活方式8.1 教学目标了解生活方式对血管健康的影响掌握保持血管健康的建议8.2 教学内容生活方式对血管健康的影响: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保持血管健康的建议: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8.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介绍生活方式对血管健康的影响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保持血管健康的建议和方法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改善生活方式以保持血管健康8.4 教学评估设计血管健康与生活方式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生活方式对血管健康的影响和保持血管健康的建议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改善生活方式以保持血管健康的认识和思考第九章:血管疾病的预防9.1 教学目标了解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掌握预防血管疾病的方法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定期体检、控制危险因素、保持血管健康等预防血管疾病的方法: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9.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介绍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预防血管疾病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预防血管疾病的方法和效果9.4 教学评估设计血管疾病的预防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血管疾病预防措施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预防血管疾病的认识和思考第十章:血管健康与未来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血管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掌握血管健康未来的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血管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基因研究、干细胞治疗、纳米技术等血管健康未来的发展趋势:个性化医疗、远程医疗、生物材料等10.3 教学方法通过视频资料介绍血管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血管健康研究的最新技术和设备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血管健康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设计血管健康与未来发展趋势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血管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血管健康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的认识和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血管的定义、分类和功能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教学设计
-分析练习结果,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梳理血液循环系统中血管的分布和血流方向。
2.学生活动:
-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检测,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血管模型和观察任务。
-各小组观察血管模型,讨论并记录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2.学生互动: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察结果,共同分析血管的特点。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教师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撰写一篇关于血管健康的科普文章,内容需包括血管的分类、功能、常见疾病及预防方法等。文章要求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字数在500字左右,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传播科普知识。
6.收集与血管相关的成语、典故或名人名言,并简要阐述其与血管知识的联系。通过这一作业,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并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血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析其作用原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分组进行课外研究,每组选择一种血管疾病,了解其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制作成PPT或手抄报,并在下节课进行分享,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4.设计一个关于血管的实验方案,以探究血管的特点或功能。实验方案需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材料和预期结果。在下节课上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
3.教师指导: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第一章:血管概述1.1 血管的定义与功能1.2 血管的分类1.3 血管的结构特点1.4 血管的功能特点第二章:动脉2.1 动脉的定义与功能2.2 动脉的分类2.3 动脉的结构特点2.4 动脉的功能特点第三章:静脉3.1 静脉的定义与功能3.2 静脉的分类3.3 静脉的结构特点3.4 静脉的功能特点第四章:毛细血管4.1 毛细血管的定义与功能4.2 毛细血管的分类4.3 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4.4 毛细血管的功能特点第五章:血管疾病的概述5.1 血管疾病的定义与分类5.2 血管疾病的原因5.3 血管疾病的症状与诊断5.4 血管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第六章:血管的生理功能6.1 血压与血管的关系6.2 血管的收缩与舒张6.3 血管的血液流动与流量6.4 血管的自我调节功能第七章:血管的生物化学特性7.1 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化学特性7.2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物化学特性7.3 血小板的生物化学特性7.4 血管壁的生物化学组成第八章:血管的生长发育与老化8.1 血管的生长发育过程8.2 血管老化的特点与影响8.3 血管老化的机制8.4 延缓血管老化的方法与策略第九章:血管的疾病与健康9.1 血管疾病的危害与影响9.2 常见血管疾病简介9.3 血管健康的维护方法9.4 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第十章:血管研究与技术创新10.1 血管研究的意义与进展10.2 血管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10.3 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新技术10.4 未来血管研究与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血管概述补充和说明:血管的功能特点包括维持血液循环、调节血压、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输送以及代谢废物的清除等。

二、动脉补充和说明:动脉的结构特点包括弹性纤维丰富、内壁光滑、管腔大、承受高压等。

三、静脉补充和说明:静脉的结构特点包括管壁薄、管腔大、缺乏弹性、承受低压等。

四、毛细血管补充和说明: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包括非常薄、细小、数量多、血流速度慢等。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血流的管道——血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血流的管道——血管

血流的管道——血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学生能够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些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提高分析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和推理,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养成关爱生命、爱护动物的情感。

•学生能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科学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在显微镜下区分三种血管,并理解其功能差异。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类比法•推理法•小组合作学习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小鱼、显微镜、载玻片、培养皿、湿棉絮。

•三种血管的课件和教学视频。

•实验操作步骤说明。

学生准备:•预习血管相关知识,查阅血管疾病和保护血管的资料。

•准备记录本和笔,用于记录实验观察和结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血液对人体非常重要,它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带走废物。

那么,你们知道血液是如何在体内流动的吗?”•“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血管的基本知识。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了解血管的基本概念。

•学生提出自己对血管的初步认识和疑问。

教师活动:•“大家在视频中看到了血管的哪些部分?它们有什么不同?”•“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自己的脉搏。

你们感觉到了什么?”•“没错,你们感觉到的是动脉的跳动。

那么,动脉和静脉有什么区别呢?”学生活动:•学生体验脉搏,描述自己的感受。

•学生尝试回答动脉和静脉的区别。

2. 讲授新课教师活动:•“非常好,动脉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而静脉则负责将血液送回心脏。

那么,毛细血管又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验来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以了解不同血管的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预习实验步骤,准备实验材料。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管和血液流动。

血流的管道——血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血管,以及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2.掌握不同类型血管的形态、结构和功能;3.了解血管的病理变化及其对人体造成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不同类型血管的形态、结构和功能;2.血管病理变化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血管血管,是指构成循环系统的具有管壁的通道。

血管可以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三种,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血管的形态和结构(1) 动脉动脉是血管中最粗的、直径最大的一种,一般有一个较厚的管壁和一个较小的管腔。

它们的管壁由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等组织构成,可以承受较高的压力。

动脉分为很多支,分别供应不同区域的组织和器官。

(2) 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直径最小的血管,通常仅有一个单层内皮细胞构成血管壁,其它组织如基底膜等不发达。

毛细血管是动脉、静脉之间的中转站,将动脉血转化为静脉血,同时也是养分和氧气输送及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排出的场所。

(3) 静脉静脉是指比动脉直径略大,厚度略小的血管。

静脉壁厚度较薄,靠近心脏的静脉壁较薄,是血管壁中比较脆弱的部分,容易产生扩张变性。

同时,静脉内壁上没有嵌合纤维,因此不易产生血栓。

静脉有明显的收缩和扩张,比较柔软,所以在外科手术中可以当移植血管使用。

3. 血管病理变化血管病理变化具有多样性,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间柱膜增厚,硬化、收缩、长弹性纤维分布不均匀和含量的减少,这种情况下动脉的弹性减小,壁面光滑无法维持,容易形成斑块和低密度脂蛋白,最终导致动脉的狭窄甚至是关闭而引起血管疾病。

(2) 血栓形成血栓形成通常是与动脉硬化所引起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有关的,当血流速度减慢或停滞,病变动脉管壁平滑内皮层破损,细胞因杂质积聚成为可能形成血栓的斑块。

血栓形成后会阻塞血管,严重者会导致血栓性脑卒中、心梗等严重并发症。

(3) 静脉扩张静脉扩张一般指静脉壁松弛或损伤,静脉内血流受阻,造成压力过大,使血管壁弹性减弱。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血管结构功能的学习,掌握认识和区分三种血管的能力。

2.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情感目标
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

2.结构与功能统一思想的培养。

难点
显微镜下区分三种血管。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材料用具。

(2)三种血管的CAI课件。

2.学生准备:网上查阅血管的有关血管疾病和保护血管的资料。

教学方法
观察法、类比法、推理法。

教学过程
针扎在手上的什么部
演一回白衣天使,为我输
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
会把尾鳍拉破而损坏尾
同学的猜测是否正确?这些血管还有什么特点?下
功能
养物质通过毛细血了交换。

成“质疑——猜测——探
格的志愿者吗。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一、教析分析《血流的管道——血管》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4章第2节。

主要内容是三种血管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血管是第1节内容血液知识的延伸,属于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又为下一步学习“心脏和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探究欲望强烈,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但逻辑思维能力,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力仍有待提高。

在实验课上学生往往容易看到“热闹”,而不是看出“门道”,因此,教师需要认真做好教学设计,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使学生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再因势利导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及功能。

能力目标:(1)尝试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情况,能够分辨三种血管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2)通过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显微镜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过程中胆大心细以及关爱生命的好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描述三种血管的类型结构及功能教学难点:尝试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并找到三种血管五、教法学法本节课以学生的“自学质疑合作探究”为主线组织教学。

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再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并获取新知,同时将学到的知识跟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联系在一起,通过探究、观察、分类比较等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的培养。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冬季城市供暖时,热水由供暖公司出来后,进水管道从公司到街道到小区到楼道直至各个家庭是逐渐变细的,家庭里面的管道是最细的并且是曲折的,回水管道则是由细逐渐变粗逐步回到供暖公司,凉水再次加热后进入下一次循环。

在人体内也有类似的管道——血管!(二)自学质疑——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1.出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课文57—59页,熟悉课文内容,将重点内容进行圈画,尝试完成导学案中如下图所示的表格,也可以和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后完成。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4.2《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4.2《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出示一颗跳动的心脏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大家知道心脏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吗?”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那么血液循环的管道是什么呢?”
3.教师揭示答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血液循环的管道——血管。”(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知,500字
c.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血管的特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拓展与延伸:
a.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血管疾病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b.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并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4.课堂总结与评价:
a.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实验操作等方面。
1.教师简要介绍血管的分类,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展示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各自的特点。
3.教师详细讲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功能及分布,强调其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4.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做好笔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如:“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有哪些?”
4.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血管模式图,加深对血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血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绘制血管模式图: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利用彩笔、纸张等材料,绘制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模式图。在绘制过程中,注意体现血管的结构特点,如动脉的弹性纤维、静脉的瓣膜等。
(二)过程与方法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教学设计
-选择题: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形态特征。
-简答题:解释血压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观察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血管的相关现象,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观察任务:记录一周内遇到的生活中与血管相关的现象,如运动后血管扩张、受伤时血管出血等。
(五)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明确血管的分类、结构和功能,以及血压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三、课堂实践
1.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血管切片观察,要求他们描述所观察到的血管形态特征。
2.安排学生相互测量血压,并记录数据,分析血压与血管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
1.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明确血管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2.强调保持血管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
五、课后作业
1.设计与血管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观察后,进行小组讨论:“你们小组认为这些血管的形态特征是怎样的?它们在血液循环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2.血压测量实践:学生相互测量血压,记录数据,分析血压与血管的关系。
-学生测量血压后,进行小组讨论:“你们小组发现血压与血管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
(四)课堂练习
1.设计与血管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讲授新知
1.血管的分类、结构和功能:系统讲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功能。
-动脉:将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血管壁较厚,弹性好,血流速度快。
-静脉:将全身各个器官的血液输送回心脏,血管壁较薄,弹性差,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脉,进行物质交换,血管壁最薄,数量最多。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血管的分类、结构和功能,掌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及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完整word版)《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请你设计一个表格,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作归纳和比较。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课文,尝试用表格形式对三类血管作比较。将个别学生的法投影到屏幕上,由学生评价。
教师活动:巡视、点拨,操作投影仪,出示参考答案。(如下)
血管名称
结构
功能
管壁特点
管内血流情况
动脉
较厚、弹性大
速度快
探讨:
(1)是否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血液在这种血管内流动情况如何?
(2)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管中?
(3)你能观察到几种血管?这些血管中血流速度一样吗?
教师活动:操作多媒体课件,启发、引导,巡视学生的分组实验,及时点拨。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交流。教学方法和媒体: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情境,用鲜活的画面激发兴趣,师生共同探究。
重点:
理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难点:
理解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以及为什么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是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而且使物质能充分地交换。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展示台、学生实验材料用具(包括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等)
2.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内容,尤其是本节的实验方法步骤。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静脉
较薄、弹性小
速度慢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
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十分细小
速度最慢
连通最小的动脉与最小的静脉,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四、置疑解疑,学生汇报
课件展示:屏幕上出现课本图——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旁白:请你观察图,尝试描述血液与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血流的管道——血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教案背景•适用年级: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内容: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心血管系统的运作原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血管的组成和结构2.理解血管的功能教学难点1.理解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2.掌握术语的使用和理解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本节课的主题是“血流的管道——血管”。

通过学习本节课,大家将了解到构成血管的三种不同类型,以及表示血管不同位置的一个术语。

讲授(15分钟)血管的组成血管是由不同大小和类型的血管构成的。

包括:1.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动脉具有厚的肌肉层,可以适应高压的血流。

2.静脉:将血液从身体返回心脏。

静脉壁薄,没有肌肉层来支持它们。

3.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脉。

它们是非常薄的血管,只有一个细胞层的厚度。

血管的功能血管的功能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并从身体返回心脏。

具体包括:1.运输:运输含氧的血液和其他物质,如二氧化碳和营养素。

2.充氧:肺静脉将含氧的血液输送至心脏左房,并通过左心室泵出到体内各处。

3.循环:动脉将血液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个部位返回心脏。

实验(20分钟)让学生观察实验材料,并通过实验了解血管的运作原理和血液流动的方式。

实验材料1.透明的塑料管道2.两个水泵3.食盐4.盐水解决方案实验步骤1.在一个塑料管道上端的洞上装备一个泵,让其泵出盐水溶液。

在塑料管道下端设置两个压力传感器,以测量流入和流出的压力。

2.在另一个塑料管道上端的洞上装备第二个泵,再次泵出盐水溶液。

在另一个塑料管道的下端设置与上一个管道相同的压力传感器。

3.将两个塑料管道相互连接,使他们构成一个环状。

4.向上一个塑料管道内加入盐水溶液,加入适量的食盐。

开始蓄水。

5.打开两个泵,通过洞口向上和向下注入盐水溶液。

理解实验结果1.观察实验的结果,学生能够理解血液在心脏和身体不同部位之间流动的原理。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4.2《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4.2《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4.2《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血液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课本里的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2.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二)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爱护小动物、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难点:1.组织好实验,达到理想效果。

2.能够在镜下分辨静脉和动脉血管。

课前准备教师:1.准备实验的材料用具,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动、静脉血管的横切面切片或图片。

2.有关血管的录像资料。

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模型。

教学设计师:同学们想一下,你们家里的自来水是怎样运输到家里的?生:水管师:那么我们身体里的血液是怎样在我们体内流动的呢?生:血管师:下面通过几张图片让我们初步的来认识一下人体的几种血管。

出示“把脉”人的面部和手背的“青筋”生:看图并自我实践师:对,这是我们人体内的几种血管。

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样在动物体内进行工作的呢?。

板书:血流的管道——血管师: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观察一下吧。

生:实验操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进行小组讨论师:哪个小组的同学介绍下显微镜看到的血管的情况,注意血管里面的血流情况。

生:有许多细小的血管,有些比较粗。

特别细小的是毛细血管,里面的血流速度很慢。

有的血管是由粗的流向细的,而有的是由细的流向粗的。

师:同学们都观察的很细致,那同学们想不想了解一下人体的血管的情况呢?教师播放课件上有关血管的视频,同学们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完成学案上的三(三)学海拾贝。

生:看视频完成学案上的表格。

师:下面那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下动脉血管呢?生:动脉一般在身体比较深的位置,管壁厚,弹性大,血管内血流速度快,和消防水管有些相似,管内水流速度快时,管壁比较硬。

4.4.2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4.4.2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生物年级七年级学期春季课题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说出三种血管血流速度的不同。

2.通过拼图游戏,结合文本概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3.结合生活实际、情景演绎,解释不同血管出血时的症状并说出正确的止血方法。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1.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区别动脉和静脉。

教学过程①动手实验,感知血管;②自主预习,构建概念;③小组合作,动手拼图;④磁吸演示,攻克重点;⑤情景演绎,解决问题;⑥归纳总结,情感升华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流动的组织——血液,血液在人体内流经的管道称之为血管,人体的血管像城市的交通网一样至关重要,血管因创伤出血时会出现不同的出血情况,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该如何判断并做出处理呢?学完本节课同学们将找到答案。

环节一:动手实验,感知血管1.既然要学习血管,首先我们要能观察到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我们要选用哪种材料呢?既要与人体血液和血管组成类似的生物,又要观察起来清晰,没错,我们选择了薄而透明的小鱼尾鳍。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同学们打开学生动手实验,录制视频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图像,观察出三种血管血流速度的不同。

提前将小鱼用浓度为5%的酒精麻醉、减少小鱼的活动,保证小鱼正常呼吸(达成目标一);在实验方法上创新,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学习任务单,完成任务一:观看实验视频,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应该选择色素多的还是色素少的小鱼?2.为什么要往棉絮上滴水?3.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这些血管中血流速度一样吗?在实验之前,老师提前用5%浓度的酒精将小鱼麻醉,减少小鱼的活动,便于观察,同时保证小鱼正常呼吸,关于这个实验同学们还有其他哪些创新的想法呢?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吧!过渡:通过刚才的实验,学生观察到三种血管血流速度的不同,那么这和他们的结构有什么联系吗?接着进入自主预习,构建概念环节二:自主预习,构建概念1.组织学生自主预习,完成导学案2.引导学生思考中医常说的切脉、青筋、医院指尖采血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血管分别属于哪种血管?不同的的血管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可以快速判断出来3.组织同学们提前制作卡纸模型,分别模拟动脉、静脉,组织学生思考动脉管壁比静脉管壁哪个更厚?管腔大小如何?这和它们内部的血流速度有什么联系呢?学生完成导学案:三种血管结构和功能的表格联系实际,判断所给实例分别属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管壁比静脉管壁厚,管腔比静脉小,同时归纳总结动脉管壁厚与血流速度快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通过表格的形式,使三种血管结构比较更加直观、清晰(达成目标二)环节三;小组合作,动手拼图1.接下来,以一滴血的旅行为例,提出问题:想象一滴血从心脏泵出,它从出心脏开始,依次要经过什么血管,最后再回到心脏?该部分将由学生课前提前准备好的袋子里的卡片(分别模拟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按照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演绎推理,概述血液在三种血管中的流通路四、板书设计生物观:结构和功能观组织学生拼图完成活动 2.引导学生思考血液为什么要在全身循环流动?血液从出心脏到回心脏,中间经过的血管路径依次进行排序拼图,最后由学生汇报成果联系实际,学生回答血液为了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径,顺利达成课标要求环节四:磁吸演示,攻克重点1.过渡:采用以旧带新的方式,先让学生回忆血液会和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那么是在那种血管呢?顺利过渡到在毛细血管这个位置,接下来启发学生思考,毛细血管具有哪些结构特点利于它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2.关于“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这一难点教师通过圆形磁吸演示红细胞单行通过和并排通过学生分析文本,联系实际归纳毛细血管分布广、管壁薄、流速慢;学生通过模型理解单行通过的含义,进一步认同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模型道具演绎,化难为易,突破重点。

血流的管道——血管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2.区分三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能力目标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找到三种血管。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进一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难点: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习血液的成分,导入本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找到三种血管。

2.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3.区分三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4.了解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

(三)根据目标,提出问题根据目标,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

请看:(三)出示自探提纲,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纲:1.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你找到了哪几种血管?这几种血管流动方向和速度如何?2.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3.三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怎样?4.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有哪些?二、解疑合探(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2.教师点拨或精讲。

1.播放《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视频,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找出三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其中动脉血流最快,方向从躯干到尾鳍;静脉血流较慢,方向从尾鳍流向心脏;毛细血管血流最慢,红细胞单行通过,横向较多。

2.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特点:①分布较深②管壁厚、弹性大③管内血流速度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血流的管道—血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中的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第二节,教材从概念,分布,结构,功能等方面阐述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

该节内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也为下一节心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中学生对血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教学中遵循认知规律,重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列表,对比,收集资料等活动,准确区分三种血管。

二、设计理念:
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来区三种不同血管的结构特点,通过交流,亲身体验和摸拟急救来掌握三种血管的分布和功能,通过讨论收集有关心血管疾病对病人造成严重后果的资料来帮助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中重在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亲身实践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人人参与,学生参与面广,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和勇气,淡化学生对教师的依赖,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习惯,同时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学会获得自身体验和感受,有利积累感性经验,促使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的发展,同时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尊重自然规律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这节课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是描述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区分血液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三种血管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渗透健康教育,鼓励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同时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活动,学会获得自身体验和感受,有利积累感性经验,促使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的发展,同时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尊重自然规律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本节学习的重点是三种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为使学生牢固掌握并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我必须在课堂上重点强化,并通过巩固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消化。

难点:本节的难点是理解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来帮助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五、课前准备
课前一周准备好与上课相关的课件、录像和flash以供上课使用。

给学生提前发学案,让学生预习。

在课前运用现代教学手段(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各种视频。

(2)三种血管的动画课件。

六、教学法
观察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及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活动一(复习环节):
(1)全班分为八个小组,每小组回答一道与上节课内容相关的题目,答对为本小组加10分,答错加0分。

(2)多媒体展示相关题目(针对上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来设计)。

(3)黑板上画出如下记分表。

12345678
复习
预习
合作
巩固
部分
设计说明:在这一环节中,共有八道题,每个学生都有选择题目的机会,通过做题来检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同时组与组之间无形中形成了竞争,有郊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学习
活动二(预习新课):抢答
(1)学生以组为单位,看到题目,想到答案,并举手申请回答,站起后5秒钟内说出答案,对的加20分,错的扣10分。

举手快的来回答。

(2)课件展示题目。

设计说明:在这一环节,可以根椐课本的内容设致题目的多少一般是5到9道题目,且这些题的答案是看书就很容易找到,这样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抢答,下次他们会主动地认真做好预习,这样为培养学习的自学能力作准备。

这一环节,让一些中等学生和差生有参与的机会。

活动三:(小组合作)
1.动脉和静脉的名称是根据什么而命名的?
2.超级比一比:血管的异同
血流方向
(用箭头表示)管壁厚薄管壁弹性血流速度有无脉搏
动脉心脏全身
静脉心脏全身
毛细血管动脉静脉
请从以上表格中找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心脏四者之间的联系:
5.毛细血管有哪些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
6.如下图,请在直线上用箭头表示氧气、养料、二氧化碳、废物
在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间的交换方向
设计说明:在小组合作这一环节中,共有三个内容。

第一个内容,是关于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判断血管的种类,如何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的学习,学生看完录像和课本,很容易就能掌握这个知识点,且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掌握,这样能很好地增加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二个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优秀的学生看完动画也很快能得出结果,并有得到答案的理由,而差生和中等生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有些困难,对于这种情况,就可以通过分小组把优生、中等生和差生编作一小组,优生就当小老师般地为中等生和差生的疑问作作解答,同时又减轻老师的工作量。

在这个小组合作中,教师是通过小组抽查纸条的回收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把抽查纸条的投影和教师的批改及评论,来让每个同学更完整地掌握重点和难点。

以及后来为小组加分作依据。

活动四:学以致用
走进生活:请你当医生
1、在抽血或输液时针刺入的是什么血管?为什么要在针刺入部位的上方用胶管捆扎起来?
2、一位同学得了急性肠炎,上吐下泻。

到医院输液时,打针护士说他的血管有点瘪了。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设计说明:在学以致用的环节中,通过实际生活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
最后,由学生交流本节课在知识上有哪些收获、哪些遗憾。

通过交流、回顾本节课内容的知识。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生的见解,教师都给予肯定。

教师最后简要概括。

活动五:知识巩固
(1)同样通过题型来进行巩固,以抢答的方式进行。

(2)投影显示题目。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做题来反馈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加分的刺激下,学生一直处于高度集中注意力,对知识的补漏取得好效果。

【板书设计】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血管的类型: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二、血液流动的方向
三、(物质交换的场所) 毛细血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