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玉佩的种类
古玉器的种类

小谈中国玉的文化
《管子》说:“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秦以前,国玺是以方寸金银制作的。“完璧归赵”中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后来为秦始皇所得,用以制皇印,成为秦至晋的传国宝;晋代以后,此宝失落了,但历代帝王仍用其他玉玺代替。古代封禅用的书文,刻在玉上,称之灾玉牒;外交使节用的信物,称为玉节。
玉一般分二大类,即软玉及硬玉。
1. 软玉:
(a)产地: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而以新疆一带的白玉 最为出名。
(b)颜色:深禄、浅绿、白色、奶黄等.
(c)品种:白玉、岫岩玉、青玉
(d)外表光泽:油脂光
(e)产品:雕件、手镯、吊坠、佩件等。
2.硬玉(翡翠): 一般统称缅甸翡翠玉,因主要产地在缅甸之故。
玉之极品和田玉
和田美玉产于号称“万山之祖”的昆仑山中,闻名古今中外。秦李斯在他的《谏逐客令》中列举了4件稀世珍宝,其中一件即为和田玉。历史上著名玉雕所用的原料也大都是和田玉。现存于北京故宫乐寿堂的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玉件——《大禹治水图》,重达5330公斤,用的也是和田玉并有乾隆皇帝的亲笔题诗。《天工开物》记载:凡玉……贵重者尽出于阗。和田玉在华夏大地上留下了灿烂的篇章。
A 货:原石原色,不经化学处理的玉器上丁可以世代相传,其价格亦较高。现在优质老坑种翡翠玉在国际拍卖中的价格每创新高,因产量越来越少之故。
B 货:经化学漂白再充填树脂的玉器,现在市场亦接受其作为优化处理的宝石,而其价格亦较相宜,可作装饰的宝石用.
C 货: 染色的玉,只能当作人造宝石。
B+C货: 经化学漂白再充填树脂后染色的玉,亦只能当是人造宝。
玉和金一样,是富贵的象征。“金玉满堂”极言财富之多。金枝,有时又指道观。道教中的玉皇大帝、玉虚仙境、玉宇,也都离不开一个“玉”字。玉与仙又挂上了钩。皎洁的月亮中有一团黑影,古人不知其奥秘,臆想出“月中何有,玉兔捣药”的故事。此后,旧时文人便常用“玉兔”一词指代月亮,既文雅又有神秘之感。
玉环玉壁玉瑗赏析

玉环、玉壁、玉瑗赏析何小虎战国晚期至汉代,镂空雕刻的龙纹玉环、玉璧、玉瑗(以下简称玉环)数量算不上多,但雕刻十分精美、传神,件件都是精品。
从造型上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不分区镂雕玉环、玉瑗这种不分区的镂雕玉环,有的雕刻龙纹和螭龙纹,有的雕刻龙凤纹,有的雕刻龙凤兽纹。
山东临淄商王村齐国墓、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徐州汉墓等都有出土,多用组玉佩的组件。
从馆藏玉器看,这种玉环青玉的较多,白玉相对较少。
玉环本为古玉器的一种,为一种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形状与镯类似,其孔径大于边缘,也有与边缘相等的。
与此器近似的还有玉璧、玉瑗。
镂雕龙纹玉环外直径7.4厘米内直径3.8厘米厚0.3厘米西汉这件西汉南越王墓出土镂雕龙纹玉环,镂雕三条首尾相连的龙,龙头造型各异。
类似的镂雕龙纹玉环,南越王墓一共出土两件,另一件也十分精美。
《尔雅·释器》中指出:“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
”郭璞注:“肉,边;好,孔。
”邢禹疏:“肉,边也,好,孔也,边大倍于孔者名璧,孔大而边小者名瑗,边、孔适等若一者名环。
”这里把几种器物的形制讲得十分清楚,“肉”是指周圍的边,“好”是指当中的孔,即三者的名称由中心的圆孔大小来决定,大孔者为瑗,小孔者为璧,孔径与玉质部分边沿相等者为环。
后玉环成为玉制的环的统称。
镂雕龙纹玉环直径7.9厘米汉代徐州骆驼山汉墓也出土了一件龙纹玉环。
玉环古时一般用作佩饰,《宋史·舆服志三》:“衮冕之制……小授三,结玉环三。
”又:“后妃之服,小授三,间施玉环三。
”《晋书·周访传》:“访大怒。
敦手譬释,并遗玉环玉碗,以申厚意。
”因“环”与“还”同音,古人可能还把它作为一种信物。
据说古代逐臣待命于境,赐环则还,即得到天子送来的环,就知道自己收被重新召回,官复原职。
镂雕龙凤熊纹玉环西汉徐州东洞山西汉楚王后墓出土一件镂雕龙凤熊纹玉环,材质为和田白玉,雕刻三条虺龙,及熊、凤、云纹。
徐州骆驼山汉墓出土镂雕龙纹玉环汉代玉环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
中国古玉器分类

中国古玉器的分类篇一:中国古玉器的分类中国古玉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其种类繁多,形式各异。
根据其用途和特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礼器类礼器是中国古代玉器的重要类别之一,主要用于祭祀、朝聘、交聘等礼仪活动。
根据用途的不同,礼器可分为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琥等。
其中,玉璧是古代礼仪活动中最为常见的玉器之一,其形状为圆形,中间有孔,寓意天圆地方,具有祈求天地神灵保佑的寓意。
二、装饰品类装饰品是中国古代玉器的另一个重要类别,主要包括玉佩、玉坠、玉镯、玉戒指等。
这些玉饰件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成为古代人们追求美丽和身份地位的象征。
其中,玉佩是最为常见的装饰品之一,其形状各异,有动物形、植物形、人物形等,常被挂在胸前或腰间,寓意吉祥如意。
三、器皿类器皿类玉器主要用于生活实用和陈设,包括玉杯、玉盘、玉壶等。
这些器皿的制作工艺十分精湛,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例如,玉杯的造型精美,工艺细致,是古代人们饮酒的实用器物,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四、陈设类陈设类玉器是指那些主要用于观赏和收藏的玉器,包括玉山子、玉插屏、玉摆件等。
这些玉器通常制作精美,寓意深刻,是古代人们追求文化品味和艺术价值的体现。
例如,玉山子是一种以山水景观为主题的玉器,其制作工艺精湛,画面生动,是古代人们品鉴和收藏的重要对象。
五、文房类文房类玉器是指那些主要用于书房用品的玉器,包括玉笔筒、玉笔架、玉墨盒等。
这些玉器具有实用性和文化内涵双重特点,是古代人们追求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的体现。
例如,玉笔筒通常以竹节为造型,寓意节节高升,是古代文人墨客必备的文具之一。
以上是对中国古玉器分类的简要总结报告。
古玉器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古玉器的分类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篇二:中国古玉器分类总结一、引言中国古玉器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重要见证,自古以来,玉器在我国被视为贵重礼品,寓意美好、高贵、纯洁。
古代佩玉的种类和说法

古代佩玉的种类和说法古代佩玉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古代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和表达身份地位的象征。
佩玉的种类繁多,每一种佩玉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说法。
一、玉佩的种类1. 玉璧:玉璧是一种圆形或方形的玉器,常用来象征权力和尊贵。
古代帝王常佩戴玉璧,代表着天子的地位和权威。
2. 玉钺:玉钺是一种形似斧头的玉器,象征着武力和威严。
在古代,玉钺是将军的标志,代表着军队的统帅和权威。
3. 玉琮:玉琮是一种古代祭祀用的玉器,形状呈方柱状,上面有纹饰。
玉琮代表着人与天地之间的联系和神圣的意义。
4. 玉佩:玉佩是一种常见的佩戴玉器,形状多样,有环形、方形、饰有动植物等。
玉佩代表着吉祥、幸福和美好的寓意。
二、佩玉的说法1. 龙凤呈祥:古代人们常将龙和凤纹饰用于玉器上,以表达幸福、吉祥和美好的祝愿。
2. 祈福保平安:佩戴玉器不仅能够增加人的气质,还有辟邪、消灾、保平安的作用。
人们相信佩戴玉器可以祈福。
3. 财源滚滚:古代人们相信佩戴玉器可以招财进宝,带来财运,因此玉器也被视为一种财富的象征。
4. 增加魅力:佩戴玉器不仅能够增加人的气质,还可以增加魅力,使人更加吸引人。
5. 表达身份地位:古代贵族和统治者常佩戴玉器,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佩戴不同种类的玉器也代表着不同的身份。
6. 寓意深远:古代人们对玉器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寓意,佩戴玉器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尊重。
7. 代代传承:古代人们常将玉器作为家族传承的宝贝,代代相传。
佩戴家传的玉器也寓意着家族的繁荣和传承。
总结起来,古代佩玉的种类繁多,每一种佩玉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和说法。
佩戴玉器不仅可以增加个人的气质和魅力,还能够表达吉祥、幸福和美好的寓意。
古代人们对玉器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寓意,佩戴玉器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尊重。
在现代社会,虽然佩戴玉器的意义有所变化,但其独特的魅力和象征意义仍然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古代佩戴玉的种类方法及历史的流行趋势

古代佩戴玉的种类方法及历史的流行趋势佩玉是指佩戴于人身的各种玉器,其特点是个体较小,大多有可穿线的孔洞。
佩玉的种类较多,如玉玦、玉镯、玉刚卯、玉牌、玉带钩等。
有的成组佩带,有的单独悬挂。
●玉玦是人的耳饰,形似小玉璧,但有一缺口。
新石器时代玉玦多光素无纹,商代的玉玦常为蟠龙形制,首尾相向,西周玉玦多以斜刀刻出龙纹、云纹、鸟纹等,春秋战国出土的玉玦较多,形制较小,外径在2-5厘米之间。
战国以后,玉玦不再流行。
玦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为环形形状,有一缺口。
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
小玉玦常成双成对地出土于死者耳部,类似今日的耳环,较大体积的块则是佩戴的装饰品和符节器。
新石器时代玉玦制作朴素,造型多作椭圆形和圆形断面的带缺环形体,除红山文化猪龙形块外,均光素无纹。
红山文化猪龙块(又称兽形块)形制特殊,形体普遍较大,有的块上有细穿孔,当是佩玉。
考古发掘已经证实,该文化的大型块多出土于死者胸前,可以确定它不是耳饰。
商代玉玦呈片状,尺寸一般在5至10厘米,分两种类型。
一种是光素的,环窄;另一种为龙形玦,作卷曲龙形,龙张口露齿,背饰扉棱,龙身饰勾撤云雷纹,俗称“假阳文”,线条转角方硬,图案化风格强烈。
周代玉玦仍作片状,肉部明显宽于商代,中孔较小,并出现椭圆形块。
玦身多为光素,部分饰弦纹、云雷纹,纹饰与商代相比有简化趋势。
龙形玦很少,且多无脊齿。
春秋、战国玉玦数量最多,此期玉玦形体较小,一般直径在3至5厘米。
玦体作扁片状,普遍饰有纹饰,素面的很少。
纹饰主要是当时流行的细密风格的蟠螭纹、蟠虺纹。
用双钩阴线或宽阴线隐起加发丝线方式饰纹。
动物形块简化成阴线刻交尾双龙、双兽纹玦,少数精品在两端透雕兽首形象。
汉代玉玦不多,风格沿袭战国,小玦不及战国时精致。
此时出现了一些较大的玦,直径在10厘米以上,应是佩玉或符节器。
宋以后出现仿古玉玦,主要仿春秋战国造型。
宋仿纹饰多不合古制,块体比战国厚重。
明、清两代伪古玉玦,纹饰处理和雕刻刀法很难达到战国时自然流畅、锋利健劲的效果,往往徒具古形,缺乏古意相传盘古死后,他的呼吸变成风和云,他的肌肉化成土地,而骨髓就变成玉石和珍珠,因此玉器被视为吉祥物,具有驱邪避凶的魔力。
古代玉器的组配代表权利和阶级

古代玉器的组配代表权利和阶级来源:玉器批发 /从一般意义讲,凡由两件或两件以上玉器(件)组合成的玉佩,都可称之为“组佩”,也称“杂佩”。
最早的组佩性饰品,当属距今约1.8万年前北京山顶洞人以石珠、骨珠、兽牙、海贝壳等经钻孔串连而成的佩饰。
大汶口文化的玉石组佩发现较多,良渚文化组佩更为精致。
这些类组佩大概多用为项饰。
到了西周时期,出现了较大型的组佩,按时期及级别不同,组配的大小也不同,在陕西宝鸡竹园沟发现的组佩是以一璜为主体,配以珠、管;长安张家坡58号墓发现的组佩是以三璜为主体,间联多件珠、管。
山西曲沃晋侯墓地91号墓发现的组佩以五璜为主体,间联璧、管、珠;31号墓的组配则是以六璜为主体、间联多件珠者。
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2001号墓还发现了以七璜为主体、间联多件珠的组佩。
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大的西周组佩是在山西晋侯墓地发现的,这套组佩是以45件玉璜为主体,是迄今得见的组佩中玉璜最多者。
大型结构匹配繁复的组佩,是贵族们表示身份地位及权势的服饰。
从墓葬中所出土的组佩情况看,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越高者,其所佩组佩的结构越复杂,长度越长。
这种佩玉方法是西周用玉开始礼制化的表现。
组佩体现出多样统一,形式有序,实质即是“礼”,也是一种秩序观念,如统治者用玉,是根据其地位、官级、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尊卑有度,规范森严。
虽然《周礼》中所载关于用玉的种类、颜色、尺寸等内容,可能与考古发现不尽相同;但从中也可看出从西周起,用玉确已步入政治化、制度化和礼仪化的轨道。
大型组佩即包括这方面的文化特色。
另外,西周时的“礼”之本义还在于“和”。
如《逸周书•度训解》:“众非和不镇,和非中不立,中非礼不慎,礼非乐不履。
”组佩中众多饰件之间的有机结合,也是这种“和”、”中和”思想的体现。
而组佩的内在美,是通过其结构中的对立统一的复杂性来体现的。
西周组佩的结构共性是:以玉璜为主体,间配以其它各种小件玉饰。
这与典籍记载有所不同。
《周礼•天官•玉府》:“共(供)玉之服玉、佩玉。
魏晋南北朝时期玉器鉴定

玉坠等。这些玉器大多造型小巧,制作精致,上 面均有用于穿系的小孔,主要出土于墓主腰部或 腰部以下。玉璜、云形玉珩、梯形玉佩和半月形 玉佩的数量较多,它们组成的成套佩饰是这一时 期常见的玉佩形式。从未被盗掘的西晋刘弘墓和 北周王士良墓看,这几种玉器的组合方式是:云 形玉珩和半月形玉佩在上,玉璜和梯形玉佩悬其
耳饰。玉剑饰是嵌于铜剑或铁剑上的玉饰,汉代 称之为玉具剑。完备的玉具剑包括剑首、剑格、 剑璏和剑珌四种玉饰,大多出自级别较高的汉代 诸侯王墓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玉剑饰的数量和 种类大大减少,仅见玉剑首和玉璏。
实用玉器包括玉印、玉钗、玉带钩,玉棋子、
那张扬的个性向人们展示他用音乐来换取的金钱,当 1900 礼貌的向杰里罗伸出的时候
那张扬的个性向人们展示他用音乐来换取的金钱,当 1900 礼貌的向杰里罗伸出的时候
这一时期的玉器用途,可大致分为两类:一 类为墓主生前使用的玉器;另一类是专用于送葬 的玉器。
墓主生前用玉有礼仪用玉、随身佩饰和实用 品。
礼仪用玉包括 I 型 a 式、b 式玉璧和玉琮。
璧、琮和圭、璜、璋、琥是传统的六种礼玉,先 秦时称为六瑞,《周礼》典瑞、考工记都详细记 载了它们的形制及在礼仪上的用途。汉代时,这 六种玉器的礼制意义大大减弱,且不见璋与琥, 璜主要用于佩饰,琮则改作他用,只有璧与圭作 为礼玉应用于朝仪、聘礼或祭祀等仪式中。三国 两晋南北朝礼玉的用途虽不见于文献记载,但其
那张扬的个性向人们展示他用音乐来换取的金钱,当 1900 礼貌的向杰里罗伸出的时候
形制与两汉相同,其意义也应一致。此期的礼玉 数量比汉代进一步减少,说明传统礼玉的使用已 近消失。
随身佩饰是这一时期玉器中数量最多的一 类,包括璜,环、玦、云形玉珩、梯形玉佩、半 月形玉佩、心形玉佩、玉虎、玉剑饰、玉串饰、
古代假玉的名称

古代假玉的名称古代假玉是一种特殊的装饰品,以其精美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纹饰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一些古代假玉的名称,它们各自都有着不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1. 龙凤玉璧龙凤玉璧是一种象征着吉祥和祥瑞的古代假玉。
它通常由青色的玉石制成,上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和凤,寓意着权力和美好的结合。
2. 百花玉佩百花玉佩是一种以花朵为主题的古代假玉。
它由多种彩色的玉石制成,每一片玉石都雕刻着不同种类的花朵,形态各异。
这种玉佩象征着美丽、繁荣和多样性。
3. 神龟玉镜神龟玉镜是一种融合了玉石和镜子的古代假玉。
它的形状像一只龟,背上雕刻有各种吉祥的纹饰,而镜子则镶嵌在龟背上。
这种玉镜寓意着智慧、长寿和吉祥。
4. 瑞兽玉坠瑞兽玉坠是一种以传统瑞兽为主题的古代假玉。
它由玉石雕刻而成,形态各异,如龙、麒麟、凤凰等。
这些瑞兽代表着吉祥、权力和神秘。
5. 莲花玉佩莲花玉佩是一种以莲花为主题的古代假玉。
它由白色的玉石制成,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莲花,花瓣间雕刻有精美的纹饰。
莲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纯洁、高雅和吉祥。
6. 龟纹玉璧龟纹玉璧是一种以龟纹为主题的古代假玉。
它由青色的玉石制成,上面雕刻着龟壳的纹理。
龟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长寿和智慧的象征,因此龟纹玉璧也被赋予了这些寓意。
7. 碧玉葫芦碧玉葫芦是一种以葫芦为主题的古代假玉。
它由绿色的玉石制成,形状像一个小葫芦。
葫芦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福气和好运。
以上是一些古代假玉的名称及其象征意义。
这些玉器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寓意深远的纹饰,成为了古代人们珍贵的收藏品和装饰品。
虽然它们并非真正的玉石,但它们的价值和美丽仍然让人们为之倾倒。
希望通过这些名称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古代假玉的了解和欣赏。
古玉器分类介绍

中华古玉器种类介绍玉石雕刻的饰物器物我们称之为玉器,中国玉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玉器的形态也多种多样,这里就给大家集合罗列一些。
1、玉圭是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
为瑞信之物。
长条形,上尖下方,也作“珪”。
2、玉璧形状扁圆形,正中有孔。
璧分大璧、谷璧、蒲璧,三者统称为“拱璧”;另有一种系璧,形较小,为佩于绅带之物。
3、玉琮是一种外方内圆长短不一的筒状玉器,用黄琮祭地。
在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有大量较长的玉琮出现,一般有花纹。
而商周以后,反而扁矮,平素无花,汉代以后几乎绝迹,明清后又出现仿古玉琮。
4、玉琥一种琢雕成虎形的玉器。
“六器”中以白琥祭西方。
玉璋:形与圭相似,只上端为一道斜边。
古人以赤璋礼南方。
5、玉璜半壁曰璜,以祭北方。
考古实物所见的璜,大多只是“环”的1/3或1/4,或做成鱼形、蚕形等,一般四角有小孔,所以又是佩饰之物。
6、珩是一种玉饰品,杂佩上部的横玉。
形似磬而小,或上有折角,用于璧环之上。
环:一种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尔雅·释器》:“肉好若一谓之环。
”郭璞注:“肉,边;好,孔。
”邢疏:“边、孔适等若一者名环。
”玉制的环。
古时用作佩饰。
7、玉佩“佩”亦作“珮”。
玉作的佩饰。
《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萧德言《咏舞》:“低身锵玉佩,举袖拂罗衣。
”8、环玦两种佩玉,圆形的玉环和环形而有缺口的玉块。
《汉书·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带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9、玉钩有带钩、帘钩、帐钩等。
其中玉带钩又名“犀比”,可能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发明,用以钩连腰带。
10、玉剑饰指用于剑上的装饰玉件。
常见有剑首、剑格、剑鞘上带扣和鞘末玉饰(珌)四种。
刀剑鞘口处的玉饰叫“琫”,琫对面的小方玉叫“珌”。
《传》:“琫,上饰;珌,下饰。
”玉剑饰始于战国,战国剑较短小,剑首小而薄,边沿外敞,较锋利,格少(多用铜、铁),剑珌有厚长和薄短两种,带扣也小。
中国古代玉玦的形制

中国古代玉玦的形制
一、玉玦的种类
中国古代的玉玦一般分为“玦”和“璧”两类。
1、玦:
玦是指具有高贵象征意义的小型玉佩,一般为圆形或方形,在当时被视为礼节用品,通常出现在皇家衣冠里。
2、璧:
璧是指高贵之人出入朝廷用的玉佩,一般形状为半圆形,多为铜,玉制,此外,璧也可以用来表示品位,两边有特别的三角形装饰,可以给人一种尊贵和王者的感觉。
二、玉玦的制作工序
1、玉料选择:玉玦制作需要选择适宜的玉料,通常玉料要经过几种色彩(紫色、灰色、绿色、白色等)和纹理(彩绘、磨光、刻纹、镶嵌等)的层层挑选,从而选出最合适的玉料。
另外,一般玉玦所用到的玉料都要经过淬火,以增加玉料的强度和坚硬度。
2、玉玦雕刻:玉玦的雕刻一般用刻刀,根据玉料的形状,将玉料切削成最终的形状。
然后,以细磨轮和各种雕刻工具,将玉料雕刻成最终形态。
玉玦一般要经过几次雕刻,以细化各部分细节,使之更精美精致、纹理更丰富多彩。
3、镶嵌:一般玉玦都会有镶嵌工艺,即用木头、铁片等辅助材料,将珠宝镶嵌到玉玦上,使之更加美观大方。
三、玉玦的使用仪式
1、玉玦的使用仪式是指在宗教活动或宗族的日常生活中,穿戴玉玦来代表高贵身份的一种仪式行为。
2、宗族祭祀:宗族祭祀活动是当地人民最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在这种仪式活动中,长辈们通常会佩带自己最喜爱的玉玦以示尊重。
3、婚礼:婚礼是指一对有情人在社会规定的仪式下宣誓永结同心的情结,穿戴玉玦既是婚礼仪式的重要环节,也是新人们表达自己对彼此深深情意的有力象征。
古代组玉佩概述——丁哲

古代组玉佩概述——丁哲组玉佩,又称玉杂佩,即由多件不同种类的佩饰穿缀在一起的玉器组合。
《诗·郑风·女曰鸡鸣》所记:“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文中的“杂佩”就是指的组玉佩。
本期拟对历代组玉佩的特征进行概述。
一、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尚未见到严格意义上的组玉佩,但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北阴阳营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皆已出现了由玉璜(玉牌饰)、管状珠组合而成的玉项饰,其中玉璜通常被串连在玉佩中部的显著位置上,以充当组合的主体。
此期佩戴玉项饰应主要为了装饰及象征财富、权力之用,尚未具备礼制方面的作用。
从形制上看,西周时期的组玉佩很可能正是在这类玉项饰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不过周代的和新石器时代玉佩之间的承袭关系目前还无法明确,因为在商代遗存中尚未发现可以作为其过渡环节的资料。
北阴阳营文化玉项饰良渚文化玉项饰二、西周时期西周时期,可谓组玉佩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期标准的组玉佩开始出现,且数量之多,形制之复杂,居历代之冠。
西周时期,组玉佩在服制和礼制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既有礼玉的性质,又有装饰的功能,随着其结构的复杂化和制度化,乃逐渐成为权贵之身分的象征或标志。
贵族们通常将组玉佩的最上端挂于颈部,置前胸一直垂到膝下,佩戴这样的组玉佩,走起路来,佩玉相撞,发出互相碰击的铿锵之声,以此作为步伐的节度,身份越高,步伐越小,走得越慢,气度越非凡,从而显现出佩戴者的身份和气度;同时在行走时倾听玉声,联想玉德,提醒自己恪守礼制。
西周时期的组玉佩根据形制的差异,大体可以区分为两类:其一,多璜组玉佩。
即以玛瑙珠、料珠等物将数件玉璜连缀在一起,璜的数量通常为二至八件;横置的玉璜多见,其两端向上,也有竖置的玉璜;璜、珠之间也可能夹杂玉戈、玉鱼、玉蚕蛹等小型玉饰件。
此类在西周时期普遍流行,其中早期玉璜多素面,到了晚期装饰花纹的玉璜逐渐增多,且玉璜形制、装饰纹样趋于生动、复杂。
其二,玉牌联珠组玉佩。
即用玛瑙珠、玉珠、料珠等物串成若干股,然后将之总束于一件梯形玉牌、骨牌或象牙牌之下缘;有的珠之间也可能夹杂玉戈、玉蚕蛹等小型玉饰件。
中国古代常见玉器的主要种类、名称

中国古代常见玉器的主要种类、名称1、璧古玉器名。
扁圆形,正中有孔。
玉璧在我国自新石器时代出现以来,历代都颇为崇尚,精工琢制。
其用途很复杂,大致可分以下几类:一为祭器.用作祭天、祭星、祭神、祭山、祭海、祭河等;二为礼器,用作礼天或作不同身份的标志;三作佩系;四作砝码用的衡;五作辟邪和防尸腐用。
2、琮古玉器名。
外方内圆的管形玉器。
玉琮的用途很多,据(三礼》及汉儒解释,有祭礼时用以祭地、敛尸时放在腹部、朝聘时诸侯持以敬献君夫人等。
今人则据其形状及纹饰认为是贯通天地的一种法器,是图腾柱,是巫师用以沟通神灵的工具等。
玉琮以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所见最多,大汶口文化、石峡文化等遗址中也有发现。
到商代玉琮亦比较常见,但器形较短矮,不似良渚文化的那么细长高大。
汉以后似已不再制造。
3 、圭也作“珪”,古玉器名。
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为瑞信之物。
作扁平长条形,下端平直,上端作等边三角形。
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异。
《周礼·春官·典瑞》有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圭、琬圭、琰圭等名称。
商代有石圭出土,战国时玉圭方才盛行。
4、璋古玉器名。
古代朝聘、祭祀、丧葬、发兵用以表示瑞信。
形如圭之一半,上端是一道斜边,下端平直。
形制大小、厚薄、长短因所事不同而异。
有大璋、中璋、边璋、牙璋等区别。
瑞信用大璋,通身施纹。
祭大山川用中璋,十分之七施纹。
祭中山川用边璋,施一半纹、发兵用牙璋,首似刀而无刃。
商代有石璋出土,战国时玉璋才盛行。
5、璜古玉器名。
是一种弧形玉器。
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征召的玉制礼器。
璜穿孔为佩饰用,故有佩璜之称。
新石器时代的佩璜,一般两端各有一孔,系以佩戴。
商代的玉璜,多由璧环类改制而成。
6、琥古玉器名。
一种琢雕成虎形的玉器,称“琥”。
有孔者可称为虎形玉佩,无孔的应是玩器或陈列品,可称为玉虎。
商代妇好墓中出土的玉虎,有细孔,应称虎形玉佩,属装饰品类,而不作为发兵或祷告之用。
玉中的六器名词解释

玉中的六器名词解释玉一直以来都是被人们推崇的珍贵之物,被誉为“玉石之王”。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其中,玉中的六器尤为著名,它们是指玉佩、玉器、玉琮、玉辟邪、玉玺和玉璧。
下面我们将对这六种玉器进行详细的解释。
首先是玉佩。
玉佩,又称为玉挂件,是一种佩戴在身上的装饰品。
玉佩的制作工艺精湛,造型各异,常常被人们视为吉祥之物。
玉佩的种类繁多,有人物佩、动物佩、花卉佩等等。
人们相信佩戴玉佩可以辟邪、镇宅、避灾,同时也寓意着平安和幸福。
其次是玉器。
玉器是指以玉制成的各类实用器具,包括饰品、容器、器皿等等。
玉器的制作历史悠久,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体现出了玉石的美感和匠人的独特技艺。
在古代,玉器常常被视为贵族和富人的象征,是地位和荣耀的象征。
第三种是玉琮。
玉琮是一种形状特殊的玉器,其外形呈圆柱形,中间有圆孔,两头略微尖锐。
玉琮在古代被用作祭祀和仪式的礼器,它是与天地之间的通道,被视为沟通阴阳、连接上下的纽带。
同时,玉琮也象征着贞洁和纯净,被视为妇女的美德和品行。
接下来是玉辟邪。
玉辟邪是一种被用来避邪和驱邪的玉制物品。
人们相信玉石的特性可以辟邪、驱邪,因此玉辟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
玉辟邪的形状多样,有龙形、狮形、虎形等等。
在古代,人们常常佩戴玉辟邪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消除厄运和灾祸。
第五种是玉玺。
玉玺是帝王的专用印章,也是古代王权的象征。
玉玺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细,上面常常雕刻着君王的名字或者是象征着皇权的图案。
玉玺的产生和使用都有着严格的制度和仪式,它不仅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也是皇家神圣的象征。
最后一种是玉璧。
玉璧是一种被视为贵族尊荣和权力象征的玉器。
它是一块呈圆盘状的玉石,通常被用作祭祀和礼仪的器具。
在古代,玉璧是一种珍贵的宝物,只有至高无上的权贵和统治者才能使用。
玉璧代表着统治者的威严和权力,被视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玉中的六器,不仅仅是具有实用功能的工艺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六瑞璧、琮、圭、璋、璜、琥

六瑞璧、琮、圭、璋、璜、琥用玉祭天古而有之在西周初年周公作礼乐规定了祭祀制度在《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有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周礼中所提到的“璧、琮、圭、璋、琥、璜”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六器”。
“六瑞”之玉璧bì图1 良渚文化玉璧图2 西周鸟纹玉璧图3 春秋玉璧图4 战国谷纹玉璧下面介绍玉璧。
新石器时代晚期各种文化大多出现了玉璧而又以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玉璧图1最为代表一般认为玉材采用的是当地所产的透闪石质玉材多数不纯含有较多的青灰色、红黄色杂质土浸后常呈白雾状。
早期的玉璧大多显粗糙边缘不够规整璧体厚薄不均匀表面留有明显的切割痕迹。
到了中期器型仍比较简单素面无纹但璧身圆整光滑、制作精细。
这时期的玉璧尺寸较大一般直径在1尺左右强烈地表现出显贵阶层最大限度占有玉料的愿望而与这种愿望相对应的主要是一种财富的观念。
玉璧自早到晚的嬗变体现出追求圆大和精致并重的趋势显示出璧在良渚文化中的地位逐步提升的过程。
商周时期玉璧成为贵族阶级专用的礼器。
祭天所用的玉璧分大璧、谷璧、蒲璧。
三者统称为“拱璧”因皆须两手拱执。
在礼器中的玉璧应该是圆形玉璧玉料采用的应该是青玉象征着巨大的天体。
商代玉璧多素面无纹周代大璧无纹小璧则有雕琢精美的纹饰。
纹饰题材主要为龙、凤、鸟纹图2。
刻法常用宽细阴线加隐起阳纹相结合的手法宽阴线斜挖而成线条自然流畅动物造型柔美极具特色。
春秋之后由于礼制衰落玉璧开始大量被用来作佩饰玉和丧葬用玉。
这一时期玉璧图3的用途相当广泛形式多样难以一概而论。
从总体看春秋与战国虽同属一种风格但在具体的表现上仍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
图5 西汉玉璧图6 西汉兽首衔玉璧图7 明代螭虎纹云纹玉璧战国时期玉璧质地较佳多用青玉、白玉。
璧的尺寸因用途不一而异一般佩戴的系璧尺寸较小直径在10厘米以内殓葬用璧和作为礼器的璧稍大直径在15至25厘米之间。
古代女子腰间挂饰名称

古代女子腰间挂饰名称
1.玉佩:玉佩通常系在腰部,先秦和秦汉时期,玉佩繁褥华丽,甚至数十个小玉佩,如
玉璜(见2)、玉璧、玉珩(见2)等,用丝线串联结成一组杂佩,用以突出佩戴者的华贵威严。
魏晋以后,女子佩戴玉佩的频率增加,走起路来环佩叮当,悦耳动听,因此“环佩”也逐渐成为女性的代称之一。
2.璜:一般都认为“半璧曰璜”,其中多数璜只是璧的三分之一,小部分会是璧的二分之
一。
3.珩:杂佩上部的横玉。
形似磬而小,或上有折角,用于璧还之上。
4.禁步:一种将各种不同形状的玉佩,以彩线穿组合成一串,系在腰间的饰品,是环佩
中构件相当繁琐复杂的一种。
它的用途是压住裙边,防止女子行走的时候裙子散开。
同时,如果是步伐过大或者走得太快,坠饰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当然就是急促刺耳了。
也就相当于在提醒女子,收敛一点。
5.香囊:也称“锦囊”或者“锦香囊”。
一般系于腰间或肘后之下的腰带上,也有的系在床帐
或者车辇上。
香囊质地种类很多,有玉镂雕的、金累丝、点翠镶嵌和丝绣的。
形状多样,有圆形、方形、椭圆形、葫芦形、石榴形、桃形、方胜形等。
两片相合中间镂空,也有的中间缩扣,有孔透气,用来散发香味。
6.宫绦:古代女子挂在腰间的一种配饰,相当于今天女生们裙子上的腰带。
宫绦通常是
一根长长的彩色细绳,它的两端悬挂着流苏,它是由多种花结串联而成,且每个花结都是紧密相连的。
古玉的形状

古玉的形状古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品,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古玉的形状丰富多样,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审美观念的表达。
下面是对古玉形状的一些描述,以及背后的文化含义:1. 方形玉器:方形玉器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古玉形状,包括方鼎、方壶、方块等。
方形玉器寓意稳定和安定,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方形的设计凸显了古代人们对于秩序和结构的追求,也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正和谐”的价值观。
2. 圆形玉器:圆形玉器包括圆环、圆盘等。
圆形玉器寓意圆满、完整和无限。
圆形的设计意味着无边界和无限延伸的概念,代表了无穷的发展和丰富的内涵。
圆形玉器还与天文学中的太阳、月亮等天体形状相似,具有一种神圣和神秘的意义。
3. 玉璜:玉璜是一种环状玉器,呈圆环形状,中间空洞。
玉璜的形状古朴典雅,寓意和谐和团结。
玉璜的中空设计象征着开放和包容,代表着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古代,玉璜常被视为权力和尊贵的象征,被用于宗庙祭祀和贵族仪式。
4. 玉琮:玉琮是一种圆柱形状的玉器,上部和底部呈圆形,中间呈长方形。
玉琮通常被雕刻成纹饰繁复的图案,寓意着祝福和吉祥。
玉琮作为一种重要的礼器,常用于宗庙祭祀和宫廷仪式,象征着权威和神圣。
5. 玉佩:玉佩是一种悬挂在腰间的玉器,形状各异,包括矩形、圆形、梯形等。
玉佩通常被镶嵌在金属或绳索上,用于装饰和随身携带。
玉佩作为一种饰品,在古代被视为吉祥和庇佑的象征。
不同形状的玉佩还代表着不同的意义,比如矩形玉佩象征着正直和中庸,圆形玉佩象征着圆满和完美。
以上只是古玉形状的一些常见例子,古玉的形状种类繁多,每一种形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文化含义。
古玉的形状设计不仅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生活和宇宙的理解和观察。
通过欣赏和研究古玉的形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文化的丰富性,还能深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哲学思考。
唐朝文人玉佩品种和纹饰

唐朝文人玉佩品种和纹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艺术荟萃的时期之一,玉佩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物文化载体,在唐代文人中备受推崇。
唐朝文人玉佩的品种繁多,纹饰精美,成为了当时文人士大夫身份和品味的象征。
一、品种唐代文人玉佩的品种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玉如意、玉璧、玉琮、玉圭等,每种都有其独特的造型和象征意义。
1. 玉如意玉如意是唐代文人喜爱的一种玉佩。
玉如意呈长条形状,中间稍微弯曲,两端加工成如意形状,象征着吉祥和愿望成真。
这种佩饰多以白玉制作,因其纹理清晰、温润如玉质感,深受文人士大夫的喜爱。
2. 玉璧玉璧在唐代被视为贵重的礼品,并常常被文人佩戴。
玉璧形似圆盘,中间凸起,由玉石制成,具有古朴典雅的纹饰。
其象征着团结和和谐,符合唐代社会儒家思想的观念。
唐代文人佩戴玉璧,不仅显示了他们的高尚品味,还寄托了一种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3. 玉琮玉琮是一种纺锤形的玉佩。
其左右两边为扁平形,中间有一圆柱形突起,代表与天地结合的意义。
玉琮造型简洁流畅,纹饰大多以祥云纹为主,寓意吉祥如意。
唐代文人喜欢佩戴玉琮,既显示了他们的学识和见识,也展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 玉圭玉圭是一种形似弧形的玉佩,常被唐代文人视为吉祥之物。
玉圭制作精细、纹饰瑰丽,寓意升华和卓越。
唐代文人佩戴玉圭,既展示了他们崇高的追求,又彰显了自己的独特气质和品味。
二、纹饰唐代文人玉佩的纹饰丰富多样,不同的纹饰寓意不同,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1. 龙纹龙纹在唐代文人玉佩中被广泛应用。
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帝王、权力和尊贵,唐代文人佩戴龙纹玉佩,既体现了他们的身份地位,又表达了对大唐盛世的向往。
2. 凤纹凤纹是唐代文人玉佩中常见的纹饰之一。
凤凰象征着吉祥和永恒,常用于婚庆等喜庆场合。
唐代文人佩戴凤纹玉佩,寓意吉祥如意和美好未来。
3. 花鸟纹唐代文人玉佩中的花鸟纹饰华丽精美,常用于女性佩戴。
花鸟纹以花朵、鸟类等自然元素为主题,表现了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玉佩》课堂实录及反思

《玉佩》课堂实录及反思玉佩课堂实录及反思一、实录本次玉佩课堂以玉佩的历史、种类、保养等内容为主题进行讲解。
以下是实录摘要:1. 历史介绍:历史介绍:- 玉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 玉佩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后续发展演变成为各个朝代的时尚品。
- 玉佩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应用于宫廷、宗教、民间等领域。
2. 种类与特点:种类与特点:- 玉佩根据形状、材质、雕刻风格等不同因素进行分类。
- 主要的玉佩种类有玉玦、玉璧、玉圭等。
每种玉佩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 玉佩的制作工艺包括雕刻、琢磨、磨光等环节,严格要求工匠的技艺与耐心。
3. 保养与收藏:保养与收藏:- 玉佩是宝贵的文物,需要注意保养。
- 学会正确佩戴和摆放玉佩,避免碰撞和刮擦。
- 定期清洁玉佩,使用温和的肥皂水或者专用清洁剂,并避免暴晒。
二、反思通过这次课堂研究,我对玉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认识到了以下几点:1. 文化传承:文化传承:玉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需要我们加强对其的了解和传承。
2. 艺术审美:艺术审美:玉佩的制作工艺和设计风格都体现了古代艺术家的智慧和审美追求,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享受。
3. 文物保护:文物保护:玉佩作为珍贵的文物,需要我们保护和珍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避免对玉佩进行损坏或者虐待,以保证它们能够延续其历史价值。
通过反思,我意识到玉佩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我将继续加强研究和了解,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玉佩文化。
以上是《玉佩》课堂实录及反思的摘要。
课堂内容丰富多样,引发了我对玉佩的思考与共鸣,对于今后的研究和生活有一定的启示和影响。
古代腰间玉佩种类名称

古代腰间玉佩种类名称古人挂在腰上的玉称为佩或玉佩。
有缺口的玉环则称为珏。
【佩】念[pèi]本义: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佩,大带佩也。
——东汉·许慎《说文》共王之服玉佩玉。
——《周礼·王府》(注:“王之所带者。
”)又如:佩玖(作佩饰用的浅黑色美石);佩玦(有缺口的环形佩玉);佩珂(用黄黑色玉石制成的佩饰);佩衽(佩玉和衣襟)。
【玉佩】身上的佩挂,或悬于颈,或系于腰,是古人重要的装饰。
不同的佩饰,往往有不同的表意功能。
古语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周礼·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
左结佩,右设佩。
居则设佩,朝则结佩。
齐则綪结佩。
而爵鞸。
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
佩玉有冲牙。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君子于玉比德焉。
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织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
”更是把玉佩上升到礼法。
战国、秦汉时期的玉佩繁缛华丽,甚至数十个小玉佩,如玉璜、玉璧、玉珩等,用丝线串联结成一组杂佩,用以突出佩戴者的华贵威严。
魏晋以后,男子佩戴杂佩的渐少,以后各朝都只是佩戴简单的玉佩,而女子很长时间里依然佩戴杂佩,通常系在衣带上,走起路来环佩叮当,悦耳动听,因此“环佩”也渐渐成了女性的代称之一。
【珏】念[jué]本字为“二玉相并之形”,意为“二玉相碰之声”。
本义:二玉相并或二玉相碰。
说明:在“琴瑟”二字中,“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声响”之义,表明“琴瑟”为弹碰式乐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但生活似乎还没进入新社会,人们的穿着更是天下一统
1、玉块。这种玉佩造型类似小玉璧在目前
非常罕见,但是其盛行的时期是在新石器时代以
及战国时代,而之后就不再流传。
2、玉镯。玉镯从古至今都非常的流行,而
玉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形状也不一。有扁圆
形、外方内圆形、镶金形等等花样各式的玉镯种 类。在古时,玉镯无论男女都可佩戴,而现在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其表面上会雕有各式的花纹图案,并且还会打孔
串绳,在明朝时期尤为盛行。 5、玉人佩。形状是为扁平状的,即可作为
佩戴之物,又可作为摆件,有些人家还会在祭祀
时使用。玉人佩的题材非常广泛,有全身、半身、
人首以及人面等各式的内容。
国,但生活似乎还没进入新社会,人们的穿着更是天下一统
6、玉簪。这在我国古代是女性最为常用的
玉件,拥有整理头发,固定发型。玉簪的形状是
呈圆锥形,又簪首、簪柄而组成。
2fc0f4c7a 全讯网/
国,但生活似乎还没进入新社会,人们的穿着更是天下一统
镯多为女性佩戴。
3、玉带板。玉带板是一种腰带,在明朝时
期比较盛行。玉带板是有几块或是几十块玉板组
合而成的,是地位的象征,在玉带板上会刻画各
式的精美图案,尤为受明朝男性的喜爱。 4、玉牌。玉牌的形状为方形或是长方形,
国,但生活似乎还没进入新社会,人们的穿着更是天下一统
"玉佩"一词我们经常会在电视剧中听到,也
可能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就是因为电视剧,因此,
大多数人对于"玉佩"的理解还仅限于佩戴在腰 间的玉饰品,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那么,
玉佩具体指的是什么呢?其实玉佩词的本意就
是佩戴在身上的玉饰品,不一定是佩戴在腰间
的,身上的其他部位都是可以的。那么,我国古 代玉佩又有哪些种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