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答案整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题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3cea9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2.png)
第一章文化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人的勤劳、善良、团结等品质属于( B )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制度文化D.行为文化2.我国各族人民在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差异体现了文化的( C )A.阶级性B.时代性C.民族性D.地域性3.中华文化产生的经济基础是( A )A.农耕经济B.海洋经济C.游牧经济D.商品经济4.中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是谁创立于什么时期( B )A.商纣王商代B.周公西周C.孔子东周D.秦始皇秦代5.中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是建立在( B )之上。
A.姻亲关系B.血缘关系C.朋友关系D.君臣关系6.诸子百家的兴起,其目的主要在于( C )A.彰显个人才华B.争取统治地位C.救时之弊D.获得一官半职7.玄学追求的是( A )A.放任旷达的生活旨趣B.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C.长生成仙的人生理想D.普渡众生的人生志趣8.理学家以天理遏制人欲,个人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约束,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从而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 D ),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A.开放包容B.天人合一C.和合精神D.气节与德操9.“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体现了( B )思想。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0.在致力于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应确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这体现了( A )思想。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1.我们做事情求大同存小异,兼容并包,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讲求胸襟与格局,这些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深受( C )思想影响。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2.我们自小就立志高远,自觉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不甘人后,面临困境能从容勇敢面对,这样的人生态度体现了( D )思想。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3.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句话体现了( D )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174468284ac850ac02429c.png)
1【单选题】(1分)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 C )A.载道化成B.崇德重义C.以人为本2【单选题】(1分)“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A )A.《周易.贲》B.《周易.艮》C.《周易.震》3【单选题】(1分)“文”不包括(D )A.地文B.天文C.人文D.物文4【单选题】(1分)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A )A.“易”、“道”B.儒道互补C.儒、释、道三家并列5【单选题】(1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C )A.中庸之道B.阴阳五行C.中和为美第一章1【多选题】(1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A.以人为尊B.以仁为本C.以民为贵【多选题】(1分)礼教的核心是:(ABCDE )A.长幼有序B.父子有亲C.夫妇有别D.君臣有义E.朋友有信3【多选题】(1分)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 )A.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B.“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C.“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D.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4【单选题】(1分)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C )A.天人感应B.形式逻辑C.天人合一D.辩证逻辑————————————————答案是辛苦整理出来的完整版课后答案需要支付5元/门购买完整版答案联系QQ 2414817003————————————————第二章1【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着重于讲其:A.定义B.概念C.论证D.自我修养2【单选题】(1分)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是:A.性相近B.性恶论C.性善论D.性有善有恶论3【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定义是:A.爱人B.克己复礼C.其言也訒D.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4【单选题】(1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是:A.遵守法律B.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C.随心所欲D.遵守礼仪5【单选题】(1分)儒家的核心概念是:A.知B.义C.礼D.仁6【单选题】(1分)对“仁”的理解的关键是:A.分析B.推理C.认识D.实践7【判断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说法都是一些教训。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4360a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a.png)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A. 春节B. 中秋节C. 端午节D. 圣诞节答案:D2. 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中,“四书”指的是以下哪四部经典?A.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B.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C. 《春秋》《左传》《国语》《史记》D. 《道德经》《庄子》《列子》《韩非子》答案:B3.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分别代表什么角色?A. 男性角色、女性角色、反派角色、老生角色、丑角B. 男性角色、女性角色、正面角色、老生角色、丑角C. 男性角色、女性角色、反派角色、儿童角色、丑角D. 男性角色、女性角色、正面角色、儿童角色、丑角答案:A二、填空题4.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其中“______”被誉为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
答案:兰亭序5.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6. 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也被称为“______”。
答案:灯节三、简答题7. 请简述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
答案: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给小孩压岁钱等,体现了家庭团聚和辞旧迎新的意义。
8. 请简述中国的茶文化。
答案: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品茶、赏茶、茶艺等都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道强调的是和谐、尊重、纯洁和宁静,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
四、论述题9. 论述中国京剧的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答案: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代表,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艺术特点包括唱、念、做、打四种表演方式,以及脸谱、服饰、舞台设计等视觉艺术。
京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传承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精髓,也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五、案例分析题10. 某学校计划举办一次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展览,请你为这次展览设计三个主题展区,并简要说明每个展区的展示内容。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c8d2b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5.png)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春节C. 感恩节D. 万圣节答案:B. 春节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不包括以下哪部?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史记》答案:D. 《史记》3.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是指什么?A. 五种不同的戏剧情节B. 五种不同的戏剧角色C. 五种不同的戏剧音乐D. 五种不同的戏剧道具答案:B. 五种不同的戏剧角色4.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艺术?A. 书法B. 京剧C. 茶艺D. 油画答案:D. 油画5. 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包括哪项?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所有以上答案: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1. 请写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种主要哲学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儒家、道家、法家2. 中国的春节,也被称为__________。
答案:农历新年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__________是指通过诗词歌赋等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艺术。
答案:文学4. 中国的__________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以其精美的图案和色彩而闻名。
答案:刺绣5. 中国的__________是一种传统的棋类游戏,有着超过3000年的历史。
答案:围棋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答:中国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不仅仅是关于饮茶的行为,还包括了茶道、茶艺、茶宴等多种形式。
茶文化强调的是一种以茶为媒介的礼仪、交际和修身养性的活动。
在中国,茶被视为一种社交媒介,通过品茶、赏茶、交流茶艺,人们可以增进友谊、陶冶情操。
2. 描述中国春节的主要习俗。
答: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主要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通常用红纸写上吉祥的话语,然后贴在门框上,以期带来好运。
放鞭炮则是用来驱邪避凶,迎接新年的到来。
拜年是亲友间互相拜访,祝福对方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 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49f24ba8956bec0975e3bf.png)
1.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 自强不息2. 厚德载物3. 实用主义(实践理性)4.超脱圆滑(辩证思维)2、自强不息得含义及其文化渊源。
《易·乾卦·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觉上进☆.勤恳劳动☆.不怕困苦☆.爱国主义自强不息不仅是君子应有的风范、也是一般男子汉应有的风范,而且还是民族、国家应有的风范,3.厚德载物得含义及其文化渊源易·坤卦·象辞》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宽厚待人。
宽即宽容、厚即厚道。
☆.和合兼容。
文化兼容,宗教兼容,神仙兼容4.汉字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汉字是记载汉语的符号,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5个阶段,到汉晋时期遂完全成熟和定型。
5.简述汉字造字的六种基本方法。
① 象形,② 指事,③会意,④形声,⑤转注,同义互训。
⑥假借,同音替代。
6.“三皇五帝”正统的说法是指哪些人?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正统观点)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7.中国人为什么把自己称作“龙的传人”?龙最初是生殖图腾,后演化为政治图腾。
1.首先是远古人生殖崇拜的结果。
2.大国统治需要有某种神奇的强大超凡的力量的支助。
3.农耕文明需要雨水保护。
龙主管雨水。
8.简述《易经》包含的哲学思想。
1. 对立统一的思想2. 变化发展的思想3. 矛盾对立与转化的思想4. 主观能动性的思想5. 无限发展的思想3.简述“九五至尊”的含义及其文化渊源。
4.揭示《周易》精髓的“阴阳鱼图”最早是什么时代的作品?《阴阳鱼图》:据明朝初年的赵挥谦说,南宋时,朱熹派蔡元定到四川搜集这些图,蔡得到三副图,这是其中之一。
不知什么原因,朱熹没有见到这幅图。
赵挥谦也是好不容易才搜集到的。
李申认为,我们最好相信,这图是元朝末年的人创造的,也可能就是赵挥谦创造的。
5.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简述孔子君子观的知命思想。
尽人事而待天命孔子被隐者嘲讽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者”。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含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2c031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f.png)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含答案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世代相传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道德、风俗、心志、制度等等各方面,作为中国人的你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含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一)一、选择题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2、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
这指的是:(A)A景泰蓝 B彩陶 C琉璃 D 铜鼎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6、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9、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10、中国第一长洞是:DA王屋山洞 B赤城山洞 C青城山洞 D双河洞11、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12、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A河南 B 甘肃 C陕西 D山东13、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A笙 B笛 C萧 D芦笙14、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16、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A丰收年景的6—9月 B每年秋天C清明后10天 D端午前3天17、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A 5个B 6个C 7个D 8个1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CA黄色 B 紫色 C红色 D蓝色19、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A 60岁B 100岁以上C 80---100岁D 70岁20、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 A西湖龙井 B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铁观音21、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B A苏绣 B顾绣 C蜀绣 D湘绣2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23、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题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9a2b4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3.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题答案1、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答案:【计分规则】:答出任何关于文化的定义即给10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答出主要为中国人自古流传至今的生活方式,体现变化的特点。
分值10分中国文化特点为:包容性、集体性、专制性、原始思维等。
分值10分。
--------------------------------2、秦晖先生在《传统十论》提出,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但制度有,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答案:--------------------------------3、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社会自秦王朝统一起,就进入一个大一统的帝国专制社会,历代实行郡县制,皇权至高无上,因而中国古代就是一个专制王权社会;也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中,历来有“国权不下县”的现象,王朝设置的官府只到县一级,再往下一般都是乡绅自治,因此不能算是专制王权社会。
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答案:--------------------------------4、什么是五谷?答案:麻、黍、稷、麦、豆。
--------------------------------5、肉食和蔬食分别是什么意思?答案:【计分规则】:普通民众一般很少吃到肉,以蔬菜为主要菜肴,故称蔬食。
上层统治或者说贵族才能经常吃到肉,故称肉食。
如《孟子》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要七十以上古来稀的老人才有肉吃。
《曹刿论战》则称:“肉食者鄙。
”此处的“肉食者”即指贵族或统治阶层。
--------------------------------6、“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其势”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7、请谈谈在士农工商四民社会中,士人阶层为什么会居于相对特殊的地位,士人阶层的这种相对特殊地位对中国传统社会有什么影响?答案:--------------------------------8、你了解孔子吗?请说说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在什么地方?答案:【计分规则】:本题为开放性题目,旨在引导学生去了解孔子这一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刻影响的重要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考试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5de1c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8.png)
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考试答案填空题:1. “仁者爱人,_________,更能爱物。
”(两个汉字)2. “一日不见,如隔_________。
” (三个汉字)答案:1. 爱物者慎终2. 三秋同梦选择题:1.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这是哪位唐代诗人的诗句?A. 杜甫B. 白居易C. 王之涣D. 李白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这是哪位唐代诗人的诗句?A. 杜甫B. 白居易C. 王之涣D. 孟浩然3. 中秋节吃的主要食品是?A. 汤圆B. 莲蓉月饼C. 豆沙月饼D. 牛肉干4. 以下不属于“六艺”的是?A. 射箭B. 社交舞C. 乐器演奏D. 书法5. 下面哪个不是座山雕的造型?A. 森林座山雕B. 金色座山雕C. 银色座山雕D. 珠光座山雕答案:1. B2. D3. B4. B5. D判断题:1.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思想家。
(T/F)2. 春联可以在新年期间贴在门上祈求好运。
(T/F)3. 《红楼梦》是唐代的一部长篇小说。
(T/F)4. 风筝最初起源于中国。
(T/F)5. 中药是现代医学的产物。
(T/F)答案:1. T2. T3. F4. T5. F简答题:1.请简述“礼仪之邦”的含义。
2.请简述“三纲五常”中的“佑”和“庶”。
3.请简述“诗经”的主要内容。
4.请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的概念和应用。
5.请简述“尺八”乐器的起源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答案:1. “礼仪之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社会风气和文化传统,强调了礼节、仪式,具有较高的文明水平和人文精神,人们注重仪仗、礼节,尊老爱幼、礼贤下士、孝敬长辈,形成了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守法、守规矩、守信誉等几十代人的道德准则。
2. “佑”是指尊敬父母,孝顺父母,“庶”是指爱护妻子和尊重长辈。
3. 《诗经》其内容包括民间情感、政治文化、礼仪风俗等多个方面,以民歌、赋、比舞等形式,描写了当时生活的方方面面,最主要的内容包括爱情、友情、家庭、政治等。
传统文化整理题库 含答案 最终版
![传统文化整理题库 含答案 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59750452d380eb62946d4c.png)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单选10分判断10分填空10分简答2题16分论述2题34分(10选4考)材料20分要写800字结合上面的材料,不能撇开,还可以联系所了解到的其它现象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文化”一词中,“文”的本义是()A.文明B.天文C.花纹D.人文2.“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A.化学B.文学C.化解D.改易3.讲到“文化”,《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放映出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时区分为天文和人文的,其中“天文”指的是()A.自然现象和规律B.社会现象和规律C.人的文化水平D.人体花纹4.讲到“文化”,《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放映出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时区分为天文和人文的,其中“人文”指的是()A.自然现象和规律B.社会现象和规律C.人的文化水平D.人体花纹5.“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A.《说苑·指武》B.《礼记·中庸》C.《论语·雍也》D.《荀子·不苟》6.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这里的“文化”指的是()A.广义的文化 B.狭义的文化 C.民族文化 D.国别文化7.下列现象不属于文化范围的是()A.原始人的石斧B.原始人养的家禽C.楼兰古城D.自然涌出的原油8.下列现象属于文化范围的是()A.原始人制造的陶器B.天然粘土C.天然湖泊D.自然涌出的原油9.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A.生产工具B.雕塑C.筷子D.衣物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A.《圣经》B.马车C.油画D.流行歌曲二、填空题1.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2.文化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自然属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4d2e3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2.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答案一、中国传统文化略论1、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传承至今的精神文化,由五千年的文化发展演化而成,涵盖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礼仪、教育、宗教信仰等众多内容,是极具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实体。
2、中国传统文化特点(1)历史性:五千年的文化发展演化,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中华文化。
(2)多元性:中国传统文化涵盖哲学、宗教、文学、美术、乐理、伦理等多个领域,以及各种实践,形成了千百种多彩文化。
(3)思想性: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了儒、释、道、古典诗词等诸子百家,凝练出独特的思想文化,启迪了无数中国子孙。
(4)至诚性: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至诚精神,始终以精神力量横贯儒释道。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千百种文化实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1)中国书法:以《汉书》“金石易,笔墨难”的论述开展的单笔书写艺术,中国书法被视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本质。
(2)中国剪纸:以折叠纸来裁剪各种图案,其精美的图案令人称奇,被称为“中国第一画”。
(3)中国园林:中国园林不仅以精致美观而闻名,而且有着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思想内涵,被称为东方园林艺术的代表。
(4)中国传统文学: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史记》“记实”、《论语》“仁义”的著作成为代表。
(5)中国传统曲艺:曲艺一般来源于民间,以说唱和表演为主,它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丰富了民间生活。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表象形式,更是一种思想内涵,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层出不穷的精神崇高,它为中华人民的历史、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我们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储备。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意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精神支柱,是保护民族风貌的重要贡献,所以我们应该珍视和继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保存民族风情。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从中可以学习到许多智慧,可以增进我们的智识和文化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056c1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f.png)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111中国传统建筑习题一、填空题1、中国四大石窟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
2(《营造法式》)是北宋颁发的由李诫编修的我国第一部有关建筑设计及技术经验总结的完整巨著。
3、中国建筑的主要类型包括(都城建筑、寺庙建筑、园林建筑、民居建筑)。
4、(恒山悬空寺)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建于悬崖上的木构建筑。
5、中国古代寺庙建筑经历了从(印度佛教)艺术风格向中国佛教建筑风格转化的过程。
6、园林的主要创作途径包括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
7、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
8、中国以古典私家园林著称并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古城是(苏州)。
9、隋唐以前,寺庙的建造以佛塔为中心,隋唐以后,(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
10、北京的(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是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11、中国古代七大古都包括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安阳)。
12、中国古典建筑注重群体组合的美,建筑群以、(中轴对称)的院落式布局为主。
13、中国古典建筑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
14、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现存唯一木塔,是古代木构高层建筑的实例。
15、在中国古代后期的建筑发展历程中,(明)代的城市规划和宫殿建筑均为后世所沿用。
16、(赵州桥)原名安济桥,建于隋炀帝年间,至今1400年,是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17、(五台)山形成了国内唯一的一处由青庙、黄庙并居一山共同讲经说法的道场,被誉为中国佛教的缩影、世界著名的佛教圣地。
18、古代都城的结构布局特点往往是自内而外分为(宫城)、皇城、郭城。
19、(窑洞)是陕北地区的特色民居建筑类型。
20、中国古典园林布局形式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二、选择题1、山西五台山上的( A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2023中国传统文化考试答案
![2023中国传统文化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4e5c5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1.png)
2023中国传统文化考试答案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间的诗歌500篇。
答案:(错)2.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答案:(推己及人)3.《红楼梦》中被称为“混世魔王”的人物是答案:(贾宝玉)4.中国书法的载体是什么答案:(汉字)5.孟子曾批判家学说:“是无父也。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他们所批判的是?答案:(墨家的“兼爱”思想)6.中国传统的人本思想,包括哪些?答案:(以人为尊/以民为贵/以仁为本)7.中唐时期诗坛上出现了比盛唐时期更多的风格流派,具体来说主要有答案:(现实主义诗派/浪漫诗派/田园诗派/边塞诗派)8.下列属于道家人物的是答案:(庄子)9.《汉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在史学史上有开拓性的意义。
答案:(正确)10.《诗经》中运用最多的一种艺术手法是答案:(赋)11.“吾丧我”的意思是南郭子綦将自已杀死了。
答案:(错误)12.书法的章法要答案:(有节奏感/有秩序感/气息贯通)13.“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说明中国传统史学答案:(为政治服务的)14.从文化阶层来看,中国传统音乐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答案:(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15.最具有代表性的唐代人物绘画的主要题材是答案:(仕女画)16.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哲学观念的核心。
答案:(对)17.根据音乐的不同,“风”是《诗经》中具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下列不属于“风”的是答案:《生民》18.荀子提出过:答案:(制天命而用之)19.《红楼梦》中《终身误》写道“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中“木石前盟”是指谁和谁的爱情?答案:(贾宝玉和林黛玉)20.中国书法更多地渗透了哪种文化思想的精髓答案:(道)21.以下史学著作属于通史体例的是答案:《资治通鉴》22.汉字和中国书法都具有意象的属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参考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7781eaa6c30c2258019e50.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后题答案一、填空题1.团圆节2.苏轼3.月亮4.长寿5.“辟邪翁”6.百家争鸣7.大自然;人类;互相理解,结成友谊8.仁;礼;中庸9.和而不同10.重和谐;主张中庸11.汉字12.大汶口文化时期13.陶文14.商代的甲骨文15.隶书16.气势.意态.韵律17.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和柳公权等18.笔.墨.纸.砚19.尖.圆.齐.健20.线条.结构.墨色21.人物画22.山水画23.青绿山水24.水墨山水25.以形写神.形神兼备26.一年四季27.冕旒28.花钿妆29.天揖30.维吾尔族31.宫殿建筑32.明33.四合院34.川35.印度36.乌龙茶37.取.沏.端38.凤凰三点头39.尝茶.闻香.观汤40.盖.碗.托41.营养42.淮扬菜43.尝鲜44.饺子45.苏东坡二、单选题1-5 CCABA 6-10 CCADD 11-15 CDDAD 16-20 BCCAB 21-25 ACCAB 26-30 ABACD 31-35 BBBAC 36-40 BABCD 41-46 CDBCBD三、多选题1-5 ABD ABCD BC AC ABC6-10 ABCD ACD ABCD ABCD ABCD11-15 ACD BCD AC CD ABC16-20 ABD ABCD ABCD AC ABC21-25 ABD ABC ABCD ABCD ABCD26-30 ABC ABD ABCD BC BCD31-35 ABD BCD BD ABCD BCD36-40 CD AB ABC ACD ABCD41-45 ABCD ABD ACD ACD ACD四、判断题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 ××√√×36-40 √√√×√41-45 √×√√×五.简答题1.拜月、赏月、吃月饼、“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传统文化常识题库及答案
![传统文化常识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e7382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e.png)
传统文化常识题库及答案1. 问: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什么?答: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2. 问: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是什么?答: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3. 问: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答: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4. 问:中国京剧的四大角色类型是什么?答:生、旦、净、丑。
5. 问:中国古代的“五经”指的是哪五部经典?答:《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6. 问:中国茶文化中的“六艺”指的是什么?答:茶艺、茶道、茶礼、茶器、茶宴和茶诗。
7. 问: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有哪些?答:借景、对景、障景、框景、漏景等。
8. 问:中国古代的“六艺”教育包括哪些内容?答:礼、乐、射、御、书、数。
9. 问: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的四大经典是什么?答:《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
10. 问:中国的传统建筑中,什么是“四合院”?答:四合院是中国传统住宅建筑的一种形式,由四面房屋围合而成,中间为院落。
11. 问: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什么划分的?答: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的,反映了一年中季节和气候的变化。
12. 问:中国的传统服饰中,什么是“汉服”?答:汉服是指汉族传统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包括深衣、襦裙、袍服等。
13. 问:中国传统的“五行”思想是什么?答:五行思想认为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并且这五种元素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14. 问:中国的传统礼仪中,什么是“三拜九叩”?答:三拜九叩是一种传统的礼仪,表示对长辈或尊者的极大尊敬,通常在重要节日或祭祀活动中进行。
15. 问:中国的传统音乐中,什么是“五音”?答:五音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基本音阶,包括宫、商、角、徵、羽。
16. 问:中国的传统绘画中,什么是“工笔”和“写意”?答:工笔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精细描绘技法,注重细节的刻画;写意则是一种注重表现画家情感和意境的绘画技法。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附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98de7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a.png)
传统文化知识题库一、选择题1. 先秦时代, 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 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A. 射B. 御C. 礼D. 武2.经魏晋多名士, 有著名的竹林七贤, 《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A. 阮籍 B. 嵇康 C. 刘伶 D. 向秀3.“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为哪位诗人的作品?(D)A. 李白B. 杜甫C. 李商隐D. 李清照4. “豆蔻”是指(A)岁A. 十三B. 十五C. 十八D. 二十5.友谊的深浅, 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C)A. 莫逆之交B. 金兰之交C. 刎颈之交D. 点头之交6.鲁迅先生称(A)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A. 史记B. 汉书C. 三国志D. 资治通鉴7.“天道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C)A. 孟子B. 韩非子C. 荀子D. 老子8.魏晋时期, 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 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A. 嵇康B. 曹植C. 山涛D. 阮瑀9.“茕茕子立, 形影相吊”出自(C)A. 《出师表》B. 《答司马谏议书》C. 《陈情表》D. 《报刘一丈书》10. 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C)A. 周易B. 尚书C. 史记D. 尔雅11.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B)A. 慧思B. 慧能C. 神秀D. 玄奘12. 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C)①方今天下, 舍我其谁。
②朝闻道, 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④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A.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B. 孟子孔子老子庄子C. 孟子孔子庄子老子D.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13. 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是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A )A. 汉元帝B. 汉武帝C. 汉高祖D. 汉明帝14. 李贺在唐代诗坛被称为( D )A. 诗佛B. 诗仙C. 诗圣D. 诗鬼15.“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谁提出的( A )A. 白居易B. 柳宗元C. 周敦颐D. 刘禹锡16. 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哪国人?(B)A. 秦国B. 楚国C. 魏国D. 赵国17. 我国历史上著名故事《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 B )A. 诸葛亮B. 蔺相如C. 曹操D. 越王勾践18. 下面哪个不是《易传》的内容:( B )A. 彖传B. 穀梁传C. 象传D. 文言传19. 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 B )A. 大学、中庸、论语、尔雅B.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 大学、孝经、论语、尔雅D. 大学、孝经、论语、孟子20.“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走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答案
![走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2b150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b.png)
走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答案史地位(上)1.【单选题】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以哪三大哲学为主的哲学?()A、儒,道,法B、道,佛,墨C、儒,佛,墨D、儒,道,佛我的答案:D2.【单选题】古巴比伦文明大约何时消亡?()A、公元前 5 世纪B、公元前 3 世纪C、公元前 1000 年D、公元前 4 世纪我的答案:A3.【单选题】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多少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A、27B、26C、28D、30我的答案:B4.【单选题】毛泽东说:“从()到(),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A、老子,康有为B、孔夫子,孙中山C、孔夫子,康有为D、老子,孙中山我的答案:B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下)1.【单选题】下列哪一个是最早接受中国文化的国家?()A、美国B、日本C、新加坡D、朝鲜我的答案:D2.【单选题】下列属于纪传体史书的是()。
A、《汉书》B、《春秋》C、《资治通鉴》D、《左传》我的答案:A3.【单选题】70 年代初,汤因比在接受访谈时预言,将来统一世界的国家是()。
A、西欧国家B、中国C、日本D、美国我的答案:B4.【多选题】“世界四大古文明”包括下列哪项?()A、华夏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埃及文明D、玛雅文明我的答案:ABC5.【判断题】西方文化是意欲向前的文化,注重对外在自然的征服;印度文化是意欲向后的文化, 注重人生的内在解脱;而中国文化则居于两者之间,“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我的答案:√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上)1.【单选题】隋唐两宋时期是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的哪一阶段?()A、萌芽奠基阶段B、发展定型阶段C、近代转型阶段D、走向没落阶段我的答案:B2.【单选题】“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的含义是()。
A、音乐是天地和谐的产物,礼貌是天地秩序的产物。
B、乐是天地和气的表现,礼是天地顺序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答案整理绪章:中国传统文化漫谈1.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B)A. 崇德重义B. 以人为本C. 载道化成2.“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A)A. 《周易.贲》B. 《周易.震》C. 《周易.艮》3.“文”不包括(D)A. 人文B. 地文C. 天文D. 物文4.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A. “易”、“道”B. 儒、释、道三家并列C. 儒道互补5.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B)A. 中庸之道B. 中和为美C. 阴阳五行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A. 以人为尊B. 以仁为本C. 以民为贵2.礼教的核心是:(ABCDE)A. 长幼有序B. 朋友有信C. 夫妇有别D. 君臣有义E. 父子有亲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A.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B.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C.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D.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A)A. 天人合一B. 辩证逻辑C. 天人感应D. 形式逻辑C.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D. 神性义1.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A)A. 董仲舒B. 孟子C. 孔子D. 老子2.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A. 人与自然的和谐B. 人与社会的和谐C. 人的身心和谐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3.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D)A. 慎独B. 穷理C. 尽心D. 仁礼的统一4.荀子提出过:(A)A. 制天命而用之B. 天人交相胜C. 尽心、知性、知天D. 不以人灭天第三章:《老子》与中国传统文化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D)A. 礼官B. 司马C. 祭司D. 史官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B)A. 恭宽敏惠B. 清虚卑弱C. 和静清寂D. 仁义礼智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B)A. 祭神如神在B. 无神论C. 怀疑论D. 未知生,焉知死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C)A. 善利万物而不争B. 处众人之所恶C. 推己及人D. 居善地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B)A. 圣人无常心B. 治人事天莫若啬C. 上善若水D. 物壮则老6.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 《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B. 《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C. 《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D. 《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7.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BCD)A. 道法自然B. 祸福相依C. 反向思维D. 相反相成8.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ABC)A. 不多为B. 有所不为C. 不妄为D. 不作为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ABD)A.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B.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C. “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D.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0.下列对于“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BC)A. 天道酬勤B. 弱者,道之用C. 天之道,利而不害D. 忠恕之道第四章:庄子1.庄子笔下的“大鱼”可以喻指什么?(B)A. 万物之一类B. 大道或身怀大道之人C. 辁才讽说之徒D. 任公子2.“鲲鹏寓言”中的“鹏”可喻指以下哪个人?(D)A. 老子B. 惠子C. 庄子D. 孔子3.《逍遥游》中将“鲲鹏寓言”讲述了几遍?(D)A. 四遍B. 二遍C. 一遍D. 三遍4.下面哪种说法在《齐物论》之“三问三不知”寓言中未出现?(D)A. 孰知正味B. 孰知正色C. 孰知正处D. 孰知正见5.《齐物论》的“天籁寓言”中南郭子綦没有提到下面哪一种籁?(C)A. 天籁B. 地籁C. 道籁D. 人籁6.地籁是风吹何处窍穴而发出的声响?(A)A. 百围之木B. 水面C. 天空D. 大地7.“吾丧我”的含义不包含以下哪一项?(A)A. 以自为是B. 神人无功C. 圣人无名D. 之人无己8.《养生主》篇的题旨是什么?(B)A. 养形为主B. 养性为主C. 养情为主D. 养气为主9.“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种人?(C)A. 厨师B. 尸祝C. 治国者D. 屠户10.下面四者中含义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A)A. 悬解B. 帝之悬C. 遁天背情D. 遁天之刑第五章:佛教文化1.“佛”意思是什么?(D)A. 传说中的人物B. 庙里的塑像C. 神仙D. 智者、觉者2.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A)A. 古印度B. 中国C. 泰国D. 尼泊尔3.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D)A. 公元前6世纪B. 三国时期C. 秦代D. 西汉末、东汉初4.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A)A. 白马寺B. 普救寺C. 少林寺D. 南华寺5.“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果然火化之后“薪灭形碎,唯舌不灰”,是哪位高僧所言?(D)A. 不空B. 迦叶摩腾C. 玄奘D. 鸠摩罗什6.达摩初到中国,于建业城会见谁?(D)A. 神光B. 迦叶摩腾C. 法兰D. 梁武帝7.玄奘西行求法回到长安后,除了翻译佛经,还撰写了一部:(C)A. 《瑜伽师地论》B. 《大乘起信论》C. 《大唐西域记》D. 《大菩提藏经》8.“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是谁的言论?(D)A. 弘忍B. 慧远C. 释迦牟尼D. 慧能9.“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谁的诗句?(D)A. 王维B. 慧远C. 慧能D. 陶渊明10.佛祖“灵山拈花微笑”,确立了什么样的说法方式?(A)A.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B. 当头棒喝,单刀直入C. 语语机锋,步步莲花D. 禅宗公案,佛教故事第六章:古典文学1.根据音乐的不同,“风”是《诗经》中具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下列不属于“风”的是(C)A. 《东山》B. 《硕鼠》C. 《生民》D. 《七月》2.《诗经》中运用最多的一种艺术手法是(A)A. 赋B. 兴C. 比3.中国戏剧臻于成熟的标志是(B)A. 梆子B. 元杂剧C. 秦腔D. 京剧4.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高峰是(A)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水浒传》D. 《西厢记》5.《红楼梦》中被称为“混世魔王”的人物是(A)。
A. 贾宝玉B. 贾珍C. 薛蟠D. 贾琏6.“元曲四大家”是(ABDE)。
A. 郑光祖B. 白朴C. 王实甫D. 关汉卿E. 马致远7.《诗经》中“颂”分为(ABD)。
A. 周颂B. 商颂C. 秦颂D. 鲁颂8.元杂剧四大悲剧是(ACDE)。
A. 《窦娥冤》B. 《倩女离魂》C. 《汉宫秋》D. 《梧桐雨》E. 《赵氏孤儿》9.《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是(ABCD)。
A. 史B. 王C. 贾D. 薛E. 林10.林黛玉的别名有(ABC)。
A. 颦颦B. 颦儿C. 潇湘妃子D. 蘅芜君第七章:中国传统音乐之美1.下面哪些不属于中国民族调式中的五声。
(C)A. 徵B. 角C. 清角D. 商2.知音的故事中,伯牙弹奏的是哪首琴曲?(C)A. 梅花三弄B. 广陵散C. 高山流水D. 阳春白雪3.古琴又称?(B)A. 奚琴B. 瑶琴C. 柳琴D. 五弦琴4.《春江花月夜》用的是哪种曲式结构?(D)A. 循环曲式B. 单三部曲式C. 回旋曲式D. 自由变奏曲式5.伯牙的知音是(A)?A. 钟子期B. 阮籍C. 师涓D. 师旷6.古曲《阳关三叠》的原诗是王维的(D)?A. 《鸟鸣涧》B. 《陇西行》C. 《山居秋暝》D. 《送元二使安西》第八章:再现中国传统绘画之精髓1.最具有代表性的唐代人物绘画的主要题材是:(A)A. 仕女画B. 历史故事画C. 宗教题材的人物画2.白描技法是哪位画家最先使用的:(C)A. 阎立本B. 周昉C. 吴道子3.吴道子创造了哪种佛教绘画样式: (C)A. 周家样B. 曹家样C. 吴家样4.绮罗人物画的艺术特色是: (B)A. 空间性、表现性、装饰性B. 趣味性、表现性、装饰性5.西方文化主要体现的是(B)A. 人文主义文化B. 科学主义文化6.中国的艺术观主要是: (A)A. 表意的B. 写实的7.中国绘画中特有的透视方法是: (B)A. 焦点式透视B. 散点式透视8.西方绘画主要强调的是: (B)A. 用线条作为造型手段B. 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第九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书法1.书法的三要素是(ABD)A. 笔法B. 章法C. 意境D. 结字2.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的(AC)A. 阴阳对立统一观念B. 忠孝节义观念C. 易和变的观念D. 礼义廉耻观念3.《祭侄文稿》表现了颜真卿(AC)的情绪。
A. 悲愤B. 平静C. 沉痛D. 欢快4.构成书写节奏感的元素有(ABCD)A. 结字的疏密B. 笔画的轻重C. 字形的大小D. 书写的快慢5.书法的章法要(BCD)A. 整齐划一B. 气息贯通C. 有秩序感D. 有节奏感6.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要(ABD)A. 穿插避就B. 纵收得体C. 左右均等D. 主次分明7.以下关于书法用笔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C)A. 用笔要方圆兼备B. 用笔要笔笔藏锋C. 用笔要藏露互现D. 用笔要笔笔中锋8.中国的汉字(ABC)A. 具有造型美B. 是书法的载体C. 是意象字D. 是象形字9.书法的艺术性体现在(BCD)A. 书法是描摹物象的艺术B. 书法是美化汉字的艺术C. 书法是抒情的艺术D. 书法是美化生活的艺术10.毛笔的特性是(ABCD)A. 健B. 齐C. 尖D. 圆第十章:中国传统史学文化概论1.能概括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地位的观点是(B)A. “国亡史存”B. “六经皆史”C. “在史言史”2.“二十四史”采用史学编撰体例是(C)A. 典志体B. 编年体C. 纪传体D. 国别体3.以下史学著作属于通史体例的是(B)A. 《宋元学案》B. 《资治通鉴》C. 《三国志》D. 《元和郡县图志》4.乾隆帝在“国史”修撰中创设“贰臣传”体现出中国传统史学的特点是(C)A. 史官崇高的地位B. 秉笔直书的精神C. 强烈的道德教化意识D. 官修史书的传统5.制度完备的“史馆”出现在哪个朝代(B)A. 隋B. 唐C. 汉D. 北魏6.刘知几将史家素养概括为“史家三长”,章学诚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C)A. 史识B. 史学C. 史德D. 史才7.朱彝尊提出:“国史,天下之至公,不得以一毫私意梗避其间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