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 《花非花》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花非花》名师教案
《花非花》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花非花》这首歌曲,使学生了解此曲作者、歌词以及歌曲背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与呼吸在歌曲中的运用,为初学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音准、调式及语言的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本诗的作者,感受我国丰富的古诗文化。
教学重点:声音统一,气息均匀的控制能力。
教学难点: 歌曲结尾部分的减慢与延长渐弱要做的恰到好处。
教学方法:启发式、欣赏感受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2.下来我们来一组发声练习。
三度练习1=C 2/41 2 3 I 3 2 1 I 1 2 3 2 I 1 – IImi ya mi ya五度练习1=C 2/41 2 3 I 3 4 5 I 5 4 3 2 I 1 – IIma ma ma ma二、情境导入1.出示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让学生说说诗的作者是谁?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 (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介绍歌曲作者黄自。
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
早年在美国欧柏林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作曲。
1929 年回国,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培养了不少音乐人才。
同时,从事音乐创作和著述,写下了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近百首。
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
其作品结构严谨,线条分明,层次分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作品介绍:《花非花》是黄自于1933年以白居易的诗词谱写而成的艺术歌曲。
在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史上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4.聆听花非花。
5、同学们在乐曲中你听到了怎样的情绪?朦胧,易逝,无痕,全诗采用博喻的修辞手法。
语意双关,富有朦胧美是这首小词的最大特点。
三、学唱《花非花》1、老师示范唱谱子,学生轻唱歌词(注意音准,尤其是高音部分,需要较强的气息控制。
延音记号,2处1拍半,结尾1处3拍)注意一:开头要轻声演唱。
人音版小学音乐 花非花 教学设计 (1)
人音版小学音乐花非花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花非花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花非花》,感受其古风新韵的特点,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体会歌曲的艺术气息和朦胧美。
2.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3.研究《花非花》这首歌曲,并能用和谐声音演唱二声部,灵活渗透歌唱的姿势与歌唱的气息知识,培养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控制声音统一,气息均匀。
教学难点:歌曲结尾部分的减慢与延长渐弱要做到恰到好处,两声部的和谐统一。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1.感受缓吸缓吐T: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今天我们来到鸟语花香的地方,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请跟我做,双手叉腰,双肩自然下垂、微微向后展开,胸部略微向前挺起,面带笑容,放松身体,吸气,感受气息吸入了小腹,感受肚子就像一个小皮球,将气息慢慢地吸进肚子中。
(带领学生练几次)2.吐丝练T:让我们模仿蚕宝宝,将肚子中的气息轻轻地吐出来,看我是这样做的。
(教师示范)让我们也一起试一试。
(指导学生练几次)3.跟着音乐感受缓吸缓呼T:让我们伴着音乐、闻着花香,一起感受缓吸缓呼。
(教学意图:通过练呼吸,为下一步的演唱歌曲作铺垫)活动2:导入1.发声练(同时为歌曲低声部训练作铺垫)5—3—|i—6—|5—3—|3—5—|2———|3—4—|5———||2.吹蒲公英T:来到美丽的大自然,瞧,草地上我们看到蒲公英,伴着微风,XXX在我们眼前轻轻地飞了起来,我们一起来吹一吹。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3.学生哼唱旋律T:请同学们跟我一起用WU哼唱,为了让蒲公英轻盈地飞起来,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S:轻柔的、温柔的。
T:好的,请跟着我的琴声唱一唱。
活动3:学唱歌曲《花非花》1.教唱歌曲T:现在,我们开始学唱歌曲《花非花》。
请跟我一起学唱。
(教师示范)2.分声部练T:现在,我们分声部来演唱歌曲。
请二声部同学跟我一起来。
(教师示范)3.整合声部,练歌曲T:现在,我们整合声部,一起来演唱歌曲。
歌曲《花非花》教案设计
歌曲《花非花》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歌曲《花非花》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演唱和演奏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学习歌曲《花非花》。
运用音乐教学法,培养学生音乐感知、音乐记忆和音乐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背景介绍:向学生介绍歌曲《花非花》的创作背景、作者及歌词含义。
分析歌曲的艺术特色,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2 歌曲结构分析:分析歌曲的结构,如曲式、段落等。
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高潮、转折等音乐元素。
2.3 歌词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词的意境和情感。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歌词中的画面。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以问题或故事形式引入歌曲《花非花》。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3.2 聆听与学唱:播放歌曲《花非花》,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3.3 分析与讨论: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等音乐元素。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实践4.1 演唱练习:分组让学生进行演唱练习,注意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给予学生个别辅导,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4.2 伴奏演奏:教授歌曲的伴奏部分,如钢琴、吉他等。
引导学生进行伴奏演奏,与歌唱部分相配合。
4.3 综合表演:组织学生进行综合表演,包括歌唱、伴奏和动作编排。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为歌曲加入自己的特色表演。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优点和不足。
5.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相互借鉴、学习。
5.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音乐作品欣赏:向学生推荐与《花非花》相似的音乐作品,如同一作者的其他歌曲或风格相近的作品。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花非花》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花非花》教案一. 教材分析《花非花》是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词优美,旋律简洁,富有诗意,表现了生活中真善美的追求。
通过学习这首歌,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同时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词的内涵理解有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可能还不够熟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锻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花非花》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内涵,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4.培养学生热爱音乐,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花非花》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理解歌词的内涵,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音乐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的熟练运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2.讲解法:教师对歌词内涵和音乐特点进行讲解。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花非花》的歌词、旋律、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教学演示。
4.分组标识:用于小组合作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花非花》,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花非花》的歌词和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对难点部分进行反复练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对旋律和歌词的掌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表演,检验学习效果。
同时,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歌词内涵和音乐特点,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第四课时《花非花》 人音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第四课时《花非花》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1、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节课通过欣赏歌曲《春晓》复习古诗新唱的含义,通过提问,读白居易的诗导入新课。
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白居易的《花非花》,通过了解词曲作者、以及词曲之间完美的结合,通过演唱歌曲,了解以古典诗词为题材的声乐作品。
通过歌曲的学习,把握好歌曲的音准、节奏及其强弱,学会结合歌曲的基本技能用感情演唱歌曲。
2、教材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上册歌曲《花非花》歌词取自白居易的《常庆集》诗集中《花非花》段。
歌词含义,杨慎先生虽有如下的解说:“花词是白居易用花同雾做一个神秘美人的隐示”。
但也有人认为是作者心灵一时有感的即兴之作,更有人解说是作者幻觉憧憬的追忆。
白居易的诗给人以朦胧感,黄自的音调更好的表现这种意境。
歌曲采用四句体乐段结构,在词曲结合中较好地采用依字创腔,使歌曲犹如在吟诵,给人以无限的柔媚感。
3、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
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
音乐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各种音乐要素、音乐体裁都比较了解。
能听辨一些常用的演奏乐器的音色,能视唱一些简单的乐谱等。
这些都为课堂内的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5、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6、学生用具:课本。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花非花》教案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花非花》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完整有感情的背唱歌曲。
2、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唱歌技巧,会用假声,试着用气息来支持自己的声音。
3、教育学生要珍惜身边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跟随歌曲伴奏较为准确的演唱歌曲。
难点:歌曲高音的演唱技巧。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古诗《花非花》,先让学生从字面理解古诗的意思。
2、让学生借助课本上的文字理解古诗的比喻意义。
(比喻人世间美好的事物)
3、引导学生说出身边的美好事物。
(我们要珍惜亲情、友情、珍惜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
二、教学歌谱。
1、教师教,学生模仿。
2、师生一起唱歌谱。
三、教学歌词。
1、教学用混声演唱歌曲。
a会使用假声,教师用假声读歌词,
学生也读一读。
b学会用气息支持假声。
2、教师教一句,学生模仿一句。
(教师强调要将口打开,高音甩上去,要换气,唱高音腰部要给力。
)
3、跟着原唱录音学唱歌曲,教师在旁强调唱歌技巧。
5、师生一起跟伴奏演唱歌曲。
6、学生试着跟随伴奏演唱歌曲,教师指出不足之处。
7、分四组开火车演唱歌曲。
8、个人演唱歌曲。
歌曲《花非花》教案设计
歌曲《花非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歌曲《花非花》,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诗歌和绘画的综合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花非花》的背景介绍2. 歌曲的歌词分析3. 歌曲的旋律特点4. 歌曲的演唱技巧5. 歌曲的欣赏与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分析和旋律特点。
2. 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 互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4. 视听法:观看歌曲的演唱视频,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歌曲《花非花》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歌词分析:解读歌词的含义,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3. 旋律特点:分析歌曲的旋律,让学生体会音乐的美。
4. 演唱技巧: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学生跟随练习。
5. 欣赏与评价:观看歌曲演唱视频,学生分享感受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演唱歌曲《花非花》。
2. 学生能阐述对歌曲歌词、旋律的理解和感受。
3. 学生能分析歌曲的艺术特色,提出自己的见解。
4. 学生能够欣赏并评价其他类似歌曲,提高审美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歌曲《花非花》音频和视频资料2. 歌曲《花非花》歌词打印稿3. 音乐教材和乐谱4. 诗歌欣赏的相关资料5. 投影仪和音响设备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花非花》的演唱技巧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歌曲中旋律的把握和歌词内涵的理解。
八、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好歌曲《花非花》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2. 准备好歌曲的歌词打印稿和乐谱。
3. 收集相关的诗歌欣赏资料。
4. 确保投影仪和音响设备正常运行。
九、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歌曲《花非花》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歌词解析:解读歌曲《花非花》的歌词,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3. 旋律分析:分析歌曲《花非花》的旋律特点,让学生体会音乐的美。
《花非花》音乐教案及反思
《花非花》音乐教案及反思《花非花》音乐教案及反思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花非花》音乐教案及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花非花》音乐教案及反思1活动目标1.了解和喜爱民族文化,感受民族乐曲中热烈欢腾的气氛。
2.感知乐曲A—B—A的结构。
3.能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与见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1.磁板一块。
2.彩笔、画纸人手一份。
3.录音机、磁带。
4.在过渡环节播放《红绸舞》。
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欣赏的兴趣。
师:刚才这首乐曲听起来怎么样?听了以后你有什么想法?2.完整欣赏,感受乐曲情绪。
完整欣赏乐曲后提问:你觉得这首曲子从开始到结尾旋律是一样的吗?你最喜欢哪一部分?3.分段欣赏,初步理解乐曲的结构。
师:我们再欣赏一遍乐曲。
(1)欣赏第一段并提问:听了这一段音乐感觉怎么样?节奏是快还是慢?(2)欣赏第二段并提问:这一段乐曲和第一段乐曲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你觉得这一段音乐表现了什么?(3)欣赏第三段:最后一段乐曲和第几段乐曲一样?(4)分段欣赏完,请幼儿用符号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要求旋律相近的两段要用相同的符号表示,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
(5)分享、交流自己的画并贴到磁板上。
4.再次完整欣赏乐曲,教师告诉幼儿这首乐曲的'名字叫《红绸舞》,并引导幼儿小结:这首乐曲节奏活泼、轻快,表现了一种喜洋洋的热闹气氛;乐曲分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旋律基本相同。
活动反思通过开展上述活动,我班幼儿充分了解和感受了民族音乐的快乐情绪以及表现形式的多姿多彩,充分体验了彩绸飞舞的热闹情景,为幼儿了解并喜爱民族民间舞蹈,进而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仔细观察幼儿在集体活动和区角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孩子们的需求和问题,在充分考虑幼儿原有经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适时通过提供支架式的教学方法,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体验到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快乐。
人音版小学科学 花非花 教学设计 (1)
人音版小学科学花非花教学设计 (1)人音版小学科学《花非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周期;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特征和生命周期;2. 花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重点1. 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周期;2. 理解花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包含图片和动画,展示植物的基本特征、生命周期以及花的结构;2. 声音器械:如音响和录音机,以及录制好的花的生长和开放过程的自然音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自然音效,引入学生对花的注意力;2.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不同形状、颜色和香味的花朵图片,激发学生对花的好奇心;3. 研究植物的特征和生命周期:通过课件展示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的特征,以及播放音效让学生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4. 探究花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观察花的各个部分,如花萼、花瓣、花蕊等,并让学生讨论它们的功能;5. 团队合作游戏: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花,用手中的工具模仿花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表演;6. 总结:让学生总结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周期,以及花的结构和功能;7.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花朵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观察心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2. 小组表演:评价小组表演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学生对花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3. 学生总结:评价学生对植物特征和花的结构功能的总结是否准确完整;4. 学生观察记录:评价学生观察花朵的记录是否详细准确。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自然音效和图片、团队合作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花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小组合作默契,对植物的特征和花的结构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一些学生观察记录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中进一步强化该能力。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花非花》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花非花》教学设计:《花非花》一、教学目标:1.研究并演唱《花非花》,体会歌曲的艺术气息和朦胧美,表达诗歌音乐的旋律美和意境美。
2.具有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歌唱惯,关注学生的发声、吐字和气息运用。
3.感受器乐版《花非花》、变奏版《花非花》、轮唱版《花非花》,通过联觉想象把音乐转化为形象的画面,从而实现声情并茂的歌唱表达。
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恰如其分地表达歌曲的旋律美和意境美。
2.教学难点:感受器乐版、变奏版、轮唱版《花非花》,通过联觉想象把音乐转化为形象的画面,从而实现更好的歌唱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初识《花非花》:1.引出《花非花》,初步感受《花非花》。
1)开门见山:介绍唐代诗人XXX《忆江南》,并引入古诗《花非花》。
2)同学们一起吟诵《花非花》。
3)老师有感情的吟诵《花非花》。
2.欣赏聆听《花非花》声乐独唱形式。
1)欣赏《花非花》的旋律,表达怎样的意境。
2)解释歌曲上方的提示:行板、温柔地。
二、走进《花非花》:1.学唱歌曲《花非花》。
1)出示大歌谱,聆听伴奏音乐《花非花》。
2)观察旋律线的走向,并和老师一起比划一下。
3)观察每个乐句的句尾,旋律呈上行还是下行趋势。
4)演唱每小节的头音,关注音准、发声位置、气息。
5)完成歌谱的接龙演唱,关注音准、发声位置、声音的流畅性。
6)填词演唱,要求字正腔圆,做好乐句的呼吸,假声高位置的演唱。
以上是小幅度的改写,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同时对语言进行了简洁明了的调整。
人音版小学艺术 花非花 教学设计 (1)
人音版小学艺术花非花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小学生研究和理解艺术作品《花非花》,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了解《花非花》的背景和艺术家的理念。
2. 观察、分析和描述《花非花》的视觉元素和表现手法。
3. 研究并应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和材料,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4. 分享和讨论自己的艺术作品,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认识《花非花》1. 介绍《花非花》的艺术家和背景知识。
2. 展示《花非花》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作品的视觉特点和表现手法。
3. 与学生讨论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第二课:探索表现手法1.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绘画技法和材料,如水彩画、油画等。
2. 给予学生绘画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
第三课:创作艺术作品1.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根据自己对《花非花》的理解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2. 提供绘画素材和工具,并指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和材料。
第四课:展示和分享1. 学生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并分享创作的心得和感受。
2. 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学生之间交流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教学活动- 艺术作品欣赏和描述- 绘画实践和创作- 展示和分享- 小组讨论和评价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艺术作品、表现和参与度进行评价。
同时也可以结合学生的讨论和反馈来评估他们对《花非花》的理解和艺术能力的发展情况。
扩展练学生可以选择其他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并尝试创作相关的艺术作品。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自主研究和创作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参考资源- 《花非花》艺术作品图集- 相关绘画技法和材料的教学资料以上是《人音版小学艺术花非花教学设计 (1)》的简要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花非花》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花非花》教案综合组:XXX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学习并演唱《花非花》,体会歌曲的艺术气息和朦胧美。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此歌,加强学生对发声、吐字重要性的认识。
3、能力目标:灵活渗透歌唱的姿势与歌唱的气息知识,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歌唱习惯。
学习重点1、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恰如其分的表达。
2、歌曲字头的“软”表达。
学习难点灵活渗透歌唱的姿势与歌唱的气息知识,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歌唱习惯。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
教具准备钢琴、课件、教材教学过程一、发声训练1、哼鸣练习目的与要求: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使其获得声音的高位置。
a、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
b、嘴唇微闭,舌自然平放舌尖轻靠下牙根,下腭放松,上下牙稍分开不要咬紧。
c、哼唱时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两眉之间感到明显振动,象擤鼻涕时的感觉。
d、不论音的高低,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这对上下声区的统一很有益处。
2、U母音练习目的与要求:练习打开头腔共鸣,获得高位置,打开喉咙形成管状,上下一致,声区统一,上唇要拢住,唇尖用力,喉咙打开,上下畅通好似一根管子。
二、讲授乐理知识(C大调、D大调音阶)目的与要求:本首歌曲是D大调,通过音阶让学生学习掌握了解音阶中的各音应在音阶的什么位置,音阶是由音乐中的“调”所决定,不同的调就会有不同的音阶,都有精确的内涵,不可轻易改变。
而音乐曲调的风格,正是由这些不同调的音阶的存在,而变得丰富多彩。
三、教授新歌1、通过三首古诗引入新课《花非花》。
2、逐句分析歌词,抒发诗的意境,节奏平稳,旋律委婉、含蓄、带叙述性。
3、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曲谱。
4、朗读歌词,按照诗词的韵律朗读。
5、分析主题、乐句及演唱风格。
6、教师范唱,再次熟悉旋律。
7、学生学唱。
四、总结:回家找关于诗词的歌曲,选唱你喜欢的,下节课一起交流。
五、教学心得:。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古风新韵《花非花》人音版(简谱)(2023秋)
-文化理解:了解《花非花》的创作背景,感受古风音乐的特点,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举例解释:
-在歌曲演唱方面,学生需重点关注歌曲的旋律线条和节奏型,如歌曲中的长音、滑音、顿挫等,以及如何通过音色的变化表达歌曲情感。
2.教学难点
-节奏掌握: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歌曲中的复杂节奏,如附点音符、切分音等。
-情感表达:如何引导学生将歌词中的情感转化为演唱时的表情和语气,使演唱更具感染力。
-简谱识读: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简谱的识读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举例解释:
-在节奏掌握方面,学生可能对于歌曲中的切分音和附点音符感到困惑,教师可以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并掌握这些节奏。
-在情感表达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通过示范、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语气、音色等技巧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古风新韵《花非花》人音版(简谱)(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的第一课,主题为“古风新韵”,选取《花非花》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使用人音版(简谱)。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1.学习《花非花》的歌词,理解其诗意和情感表达。
2.掌握歌曲的旋律,运用简谱进行演唱。
3.分析《花非花》的节奏特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在简谱识读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易懂的练习,如识谱游戏、简谱填空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简谱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风新韵》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听过一些古风音乐,感受到它们与现代音乐的不同?”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花非花》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风音乐的奥秘。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花非花》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花非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花非花》是一首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歌曲,选自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
歌曲以花的形象比喻人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意境深远,富有诗意,适合六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歌曲的意境理解仍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歌曲,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花非花》,理解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活的真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部分较为困难,需要重点指导。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和情感,感悟人生的真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表达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2.准备乐谱和教材。
3.准备相关的教学辅助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花的美丽。
然后提问:“你们认为花是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出歌曲《花非花》。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花非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然后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歌词的含义,引导学生对歌曲产生兴趣。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重点指导高音部分和节奏部分。
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交流和学习。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然后让全体学生进行演唱,检查学习效果。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悟。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1课《花非花》教学设计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1课《花非花》教学设计一、教材简介《花非花》是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的第1课,是一首节奏鲜明、优美动听的歌曲。
歌曲的旋律平易近人,深受小学生们的喜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拓展学生们的音乐视野,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演唱《花非花》;•能知道歌曲所使用的音乐元素,如节拍、旋律、节奏等;•能够正确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能力目标•能够在合唱中积极地参与、发扬个性;•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节拍和音高,并做到和谐合唱。
3.情感目标•通过歌曲的表演和活动,激发学生们的音乐爱好,培养对音乐的感悟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们合作意识和个人表现能力。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利用轻松、流畅的音乐,让学生们放松身心,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热身活动可以选择以歌曲《小鸟出笼》或《小鸟领队》为主题的运动活动。
2.教学重难点2.1 节拍•讲解什么是节拍;•教授如何正确把握节拍;•练习用双手敲击自己身上的节拍。
2.2 旋律•听歌曲,感受旋律;•教唱歌曲中的旋律;•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
2.3 节奏•讲解什么是节奏;•教唱歌曲中的节奏;•练习如何同时把握节拍和节奏。
3.教学步骤3.1 歌曲演唱•播放《花非花》歌曲,让学生们聆听;•选取一些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指导学生们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2 动作配合•针对歌曲的内容,设计相应的动作;•打节拍,并进行声、动、形结合的演唱。
3.3 合唱排练•整个班级进行歌曲的整体合唱排练;•让学生们注意音高、节奏和节拍的准确性;•通过不断地排练,逐渐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4.拓展活动•学生们分组,设计合唱动作和配乐,并进行演绎;•评选《花非花》歌曲的最佳表演团队;•与其他班级进行歌曲表演交流。
四、教学小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学会了如何正确把握歌曲的节拍、旋律和节奏,通过学习和合唱歌曲,培养了学生们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和个人表现能力。
声乐花非花教案
声乐花非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花非花》这首歌曲的背景、作者及创作意图。
(2)使学生掌握《花非花》的旋律、节奏、音色等基本音乐要素。
(3)使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技巧和歌唱姿势进行歌唱。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技巧。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声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歌曲的基本音乐要素的掌握。
(2)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技巧和歌唱姿势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歌曲旋律的准确把握。
(2)歌曲情感的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花非花》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及创作意图。
2. 学习歌曲(1)教师讲解歌曲的基本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音色等。
(2)教师示范歌曲的演唱,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3)学生分组练习歌曲,教师逐个指导。
3. 掌握技巧(1)教师讲解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技巧和歌唱姿势。
(2)学生进行呼吸、发声和歌唱姿势的练习。
(3)学生尝试用正确的技巧演唱歌曲。
4. 情感表达(1)教师讲解歌曲的情感表达,如抒情、激昂等。
(2)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的练习,如用不同的音色、音量等表现歌曲的情感。
(3)学生尝试用情感丰富的演唱方式演唱歌曲。
5.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的合作演唱,教师指导。
(2)各组展示合作演唱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建议。
6. 总结与反思(1)学生分享学习歌曲的心得体会。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歌曲《花非花》教案设计
歌曲《花非花》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理解《花非花》这首歌曲的歌词。
2.能够正确地演唱《花非花》这首歌曲。
3.能够感受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教学准备1.《花非花》这首歌曲的音频文件或视频资源。
2.打印出《花非花》的歌词(包括拼音)。
3.能够播放音频或视频的设备。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导入活动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可以: - 播放《花非花》这首歌曲的一小段音频或视频。
- 提问学生是否听过这首歌曲,以及他们对这首歌曲的印象如何。
步骤二:歌词理解1.教师逐句给学生展示歌词,并朗读出来。
同时可以解释一些生词或短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思。
2.分发打印好的歌词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并跟随歌词。
3.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歌词,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可以逐句或逐段进行)步骤三:歌曲演唱1.教师给学生示范如何演唱《花非花》这首歌曲,重点在于发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多次反复练习直至熟练为止。
3.可以分成小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合唱比赛,以增加互动和竞争性。
步骤四:情感表达1.通过分析歌曲的歌词和音乐氛围,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可以问学生这首歌曲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感受,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2.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歌曲所传达的情感,例如绘画、写作或讨论等多种形式。
步骤五:展示和总结1.学生可以展示他们的作品或通过演唱来展示他们学到的成果。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回顾学生在歌词理解、歌曲演唱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学习成果。
3.鼓励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并提供必要的反馈和建议。
教学扩展1.学生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和技巧,尝试演唱其他的中文歌曲。
2.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歌曲或改编现有的歌曲。
3.学生可以学习其他与音乐相关的知识,例如音乐理论、乐器演奏等。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对其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非花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音乐与诗歌结合得完美贴切、珠联璧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声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咏唱三首古诗词,知道珍惜光阴和美好事物的道理。
3、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用头声位置、有气息支持的声音背唱《花非花》。
4、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习牧童笛降B音的吹奏,结合短小曲调进行练习。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咏唱三首古诗词,知道珍惜光阴和美好事物的道理。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用头声位置、有气息支持的声音背唱《花非花》。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总体来说,在“咏唱古诗词”环节的教学中,可通过分析诗词、朗读诗词进而分析音乐作品的情感
(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贞元进
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
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
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其诗语言通俗。
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
有《白氏长庆集》。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二)学唱《花非花》:
1、复习导入。
教师唱黄自的歌曲《西风的话》,提问学生是否记得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初听范唱,体验诗词的韵律与歌曲旋律的巧妙结合。
2、师用牧童笛吹奏旋律,生逐句用唱名模唱。
3、分析主题、乐句及演唱风格。
4、学唱歌唱,先朗诵诗词,再分两组学生,一组唱旋律,一组朗诵歌词,体验词曲音调的完美结合。
5、启发学生用头声,有气息支持的背唱《花非花》。
(三)总结:
学完这首歌曲,大家来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