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2.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将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3.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二、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举例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A沉积岩、B变质岩、C岩浆、D侵入型岩浆岩、E喷出型岩浆岩。
(2)上图中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数码是①,属于外力作用的数码是②。(填数码)
(3)下图为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丙为沉积岩。
甲为岩浆、乙为岩浆岩、丁为变质岩。
①冷却凝固作用、②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③重熔再生、④变质作用。
考向一地球的圈层结构
(2014·江苏学测8)下图为“地球各圈层间的水分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题。
1.下列关于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生长参与了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B.水循环是围绕生物圈进行的
C.地壳物质循环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D.季风环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答案D
解析季风环流会将海洋上空的水汽带到大陆上空,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生物生长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2.[判断题](2017·江苏学测32)软流层以上的地幔与地壳构成地球的岩石圈。( )
答案正
解析岩石圈的范围包括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以及地壳的全部。
3.[判断题](2015·江苏学测31)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
答案正
解析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难点图解
岩石圈的位置和范围
考向二岩石的类型
(2016·江苏学测4)下图为“某峡谷形成的地质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题。
4.峡谷岩壁从谷底到顶部出露的含有化石的成层岩层属于( )
A.沉积岩层 B.花岗岩层
C.玄武岩层 D.变质岩层
答案A
解析含有化石是沉积岩区别于其他两类岩石的重要特征。
(2017·江苏学测5)2016年9月25 日,全球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建成启用。下图为“喀斯特洼坑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题。
5.“大窝凼”附近的岩石类型是( )
A.侵入岩B.喷出岩
C.沉积岩D.变质岩
答案C
解析形成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的岩石类型是石灰岩,其属于沉积岩。
知识归纳
三大类岩石的特点
考向三岩石圈物质循环
(2015·江苏学测6)图1为“某地貌景观图”。图2为“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第6题。
6.图1中的岩石所属类型与图2中相一致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答案C
解析根据“变质作用”提示可得出丁为变质岩。其次从图中看出,乙、丙、丁都可以转化为甲,可推断出甲为岩浆,所以乙为岩浆岩,丙为沉积岩。图1中的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为沉积岩。
方法技巧
理清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图上箭头的方向
(1)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岩浆指向外的箭头一定指向岩浆岩。
(2)岩浆岩和变质岩能转化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能转化成变质岩。
(3)沉积岩和变质岩均不能转化成岩浆岩。
跟踪检测
1.(2017·苏州模考)岩石圈是指( )
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答案D
(2017·镇江学测一模)下图为某校地理活动小组绘制的某地岩层剖面图。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X代表的岩石可能是( )
A.大理岩B.砂岩
C.花岗岩D.板岩
3.下列成岩过程中,与图示岩石的形成无关是( )
A.岩浆侵入B.固结成岩
C.变质作用D.岩浆喷出
答案
(2017·宿迁学测一模)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白垩纪流纹岩古火山。图1为“雁荡山峡谷景观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简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2中表示雁荡山山体岩石类型的是( ) A.甲B.乙C.丙D.丁5.形成图1中峡谷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 A.① B.②C.③ D.④答案
6.[判断题](2014·江苏学测3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
答案正
一、选择题
(2016·南通学测一模)2015年12月6日,“决心”号钻探船自科伦坡出发前往西南印度洋目标海域——“亚特兰蒂斯浅滩”,开展旨在打穿地壳与地幔边界的第一次大洋钻探,计划钻探深度1 300米。下图为“印度洋局部海区图及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据此完成第1题。
1.通过本次钻探可以了解该地( )
A.地壳的双层结构
B.岩石圈大致深度
C.地壳的物质组成
D.莫霍面波速变化
答案C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解析第2题,根据循环图和关键词提示,如①提供“供水”功能,可推知其为水圈,并通过“渗透”进入②岩石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供氧”功能,可推知③为生物圈,④为大气圈。第3题,“落红”属于生物圈,“春泥”属于岩石圈。
(2015·徐州学测模考)下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甲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