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痹证
《中医内科学》_第二节 痹病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二节痹病_中医世家第二节痹病痹病指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届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痹病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
痹者闭也,广义的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人,脏腑经络气血为之痹阻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痹病,包括《内经》所含肺痹、心痹等脏腑痹及肉痹、筋痹等肢体经络痹。
狭义的痹病,即指其中的肢体经络痹,本节主要讨论肢体经络痹病。
肢体经络痹病,为常见病,发病率甚高,有些甚为难治,求治于中医者多,疗效亦佳。
痹病在文献上有许多名称,或以病因、或以症状、或病因与症状结合命名,如风痹、寒痹、风湿、行痹、痛痹、着痹、历节、白虎历节、痛风等。
《内经》最早提出了痹病名,并专辟“痹论”篇,对其病因、发病、证候分类及演变均有记载,为后世认识痹病奠定了基础。
如论病因说:“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论证候分类说:“其风气甚者为行痹;寒气甚者为痛痹;湿气甚者为着痹也”。
仲景在《伤寒论》里对太阳风湿,在《金匮要略》里对湿痹、历节风进行了辨证论治,所创立的桂枝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至今仍为治痹的常用效方。
隋·《诸病源候论》不仅对痹病的多种临床表现进行了描述,而且在病因学上提出了“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
唐·《千金要方》已认识到有些痹病后期可引起骨节变形,收集了许多治痹方剂,而且有药酒、膏摩等治法。
金元时期,《儒门事亲》对相似的风、痹、痿、厥、脚气等病证进行了鉴别。
《丹溪心法》提出了“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的观点,丰富了痹病的病机理论。
明清时期,痹病的理论有较大发展和日臻完善。
《医门法律》对痹病日久,主张治疗应“先养血气”。
清代温病学的形成,对热痹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有更充分的论述。
痹病久病人络在这一时期受到重视。
.《医宗必读》对痹病治疗原则作了很好的概括,主张分清主次,采用祛风、除湿、散寒治疗,行痹应参以补血,痛痹应参以补火,着痹应参以补脾补气。
中医内科学痹症-医学精品
THANKS
感谢观看
加强中医痹症临床研究的力度,开展大规模、多 中心的临床研究,评估现有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 性。同时注重临床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为临床实 践提供更加可靠和有力的支持。
完善痹症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研究和推广高 效、安全、简便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医内科学痹症的国 际交流和学术合作,促进中医内科学痹症的国际 化发展。
2
病机主要为气血痹阻不通,导致关节、肌肉、 筋骨失去濡养,不通则痛。
3
病理性质为虚实夹杂,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 。
02
痹症的辨证论治
风寒湿痹证的治疗原则
散寒祛风
主用甘草附子汤、乌头汤等方剂,以散寒、祛风、通络止痛。
除湿蠲痹
主用薏苡仁汤、蠲痹汤等方剂,以除湿、蠲痹、通络止痛。
风湿热痹证的治疗原则
化痰通络汤
法半夏、茯苓、白术、僵蚕等。主治高脂 血症、脑梗死等。
04
痹症的针灸推拿治疗
针灸治疗
毫针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内部功能,达到舒经通 络、解痉止痛的作用。
艾灸疗法
通过艾叶的温热作用,促进局部气血通畅,增强 治疗效果。
拔罐疗法
通过负压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症 状。
推拿治疗
手法治疗
避免自行用药
不要随意使用药物,以免 加重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 。
预防并发症
要积极预防痹症并发症的 发生,如感染、关节变形 等。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01
痹症中医内科学的研究发展迅速,已经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 。
02
研究发现了痹症的多种发病机制,包括免疫、遗传、环境等方
面的影响因素。
中医内科学:痹证
元代 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论》 ➢ 提出“痛风”病名
1.2 概说——沿革
明代 张景岳·《景岳全书》 ➢ 指出了痹证的寒热阴阳属性,但同时认为痹证是“寒证多而热证少”
清代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 提出“久病入络”之说,倡用活血化瘀及虫类药物,搜剔宣通络脉
1.3 概说——讨论范围
➢ 以肢体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属本病的范畴
——选用犀角散加减 清热解毒,凉血止痛
4.3 辨证论治——证治分类
3.寒热错杂 ➢ 临床表现:关节灼热肿痛,而又遇寒加重,恶风怕冷,苔
白罩黄;或关节冷痛喜温,而又手心灼热,口干口苦,尿 黄,舌红苔白,脉弦或紧或数 ➢ 证机概要:寒郁化热,或经络蓄热,客寒外侵,闭阻经脉 ➢ 治法:温经散寒,清热除湿
➢ 代表方:防风汤
➢ 方剂组成:防风、麻黄、杏仁、黄芩、葛根、秦 艽、肉桂祛风解表,通络止痛;当归养血活血通络; 茯苓、生姜、大枣、甘草健脾渗湿,调和营卫
4.3 辨证论治——证治分类
➢ 临床加减: 上肢疼痛明显者——加羌活、白芷、川芎、威灵仙
下肢疼痛明显者——加独活、牛膝、萆薢、防己
4.3 辨证论治——证治分类
4.3 辨证论治——证治分类
➢ 代表方:独活寄生汤
➢ 方剂组成:独活、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除痹 痛;防风、秦艽祛风除湿止痛;细辛、肉桂温经通络;牛膝、 杜仲加强补益肝肾的作用;人参、茯苓健脾益气;当归、川芎、 生地、芍药养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
4.3 辨证论治——证治分类
➢ 临床加减: 肾气虚明显者——加补骨脂、菟丝子、黄精、党参
4.3 辨证论治——证治分类
➢ 代表方:乌头汤
➢ 方剂组成:乌头、麻黄温经散寒,通络止痛;芍 药、甘草、蜂蜜缓急止痛;黄芪益气固表,利血通痹
中医内科学-痹证
证机概要
产后体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失 养,加之气血不足,腠理空疏,外 邪乘虚而入。
治法
补益肝肾,舒筋活络
选方
独活寄生汤加减
预后
•本病预后与感邪的轻重,患者素体强弱,治疗调摄是 否得当等因素密切相关。 •痹证初起,正气尚未大虚,病邪较浅,采取及时有效 的治疗,多可痊愈。 •若反复发作,或失治、误治等,转为虚实夹杂的尪痹 以及痰浊相结,气虚血亏证,甚至损及脏腑,病情缠 绵难愈,多预后较差。
复习题
1.痹证的一般概念、特征是什么? 2.痹证的病因病机、病理转归是什么? 3.试述痹证的辨证要点。 4.试述痹证与痿证的鉴别。 5.试述痹证各证型的辨证论治。 6.试述祛风湿中药和虫类搜风通络药物的 应用。
谢 谢!
肩周炎、坐骨神经痛 3
以肢节痹痛为临床特征者,皆属 4“痹证”范畴。
病因病机
【病因】
1.外因 (1)感受风寒湿邪
贪凉露宿 涉水冒雨 长期水中作业 常汗后淋浴等
滞留于关节筋骨, 气血运行受阻
风气胜者 寒气胜者
湿气胜者
行痹 痛痹 着痹
(2)感受风湿热邪
久居炎热潮湿之地,感受风湿热邪 或素体阳气盛,复感风寒湿邪化热 风寒湿痹日久不愈,郁而化热
5、金元时 期,李杲、 朱丹溪又将 此病名为 “痛风”。
6、明代王肯堂 对膝关节肿大者, 称为“鹤膝风”, 手指关节肿大者, 称为“鼓槌风”。
7、叶天士对痹久 不愈,邪入于络, 主张用活血化瘀法 治疗,重用虫类药 剔络搜风。
【范围】西医相关病证
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 1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2 骨质增生性疾病
治法: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加减。
(3)着痹 证候:多见于下肢,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或肿 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活动不便,得热得 按可略缓。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除湿健脾,祛风散寒。 方药:薏苡仁汤加减。
中医内科学痹症-医学精品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痹症概述 • 痹症的中医治疗 • 痹症的中药方剂 • 痹症针灸疗法 • 痹症的护理与预防 • 痹症典型病例分析
01
痹症概述
痹症的定义与分类
痹症定义
痹症是由于正气不足,风、寒、湿、热邪气乘虚而入,滞留 于肌肉、经络、关节等部位,引起气血痹阻,闭塞不通的一 类疾病。
方药
独活寄生汤加减。
针灸疗法
取气海、关元、肾俞、命 门等穴。
03
痹症的中药方剂
薏苡仁汤
成分
薏苡仁、苍术、桂枝、芍药、 麻黄、生姜、甘草
功效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日一剂
当归拈痛汤
成分
当归、黄芩、赤芍、羌活、防 风、连翘、忍冬藤、桑枝、桂
枝、猪苓、泽泻
功效
活血通络、清热利湿
用法用量
水煎服,日一剂
禁忌
在使用艾灸疗法时,需要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对于实热证、 阴虚证及皮肤溃疡患者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05
痹症的护理与预防
心理护理要点
1
针对患者心理状况,制定个体化心理护理计划
2
实施认知行为疗法,纠正患者对痹症的错误认 知
3
提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缓解患者 焦虑、抑郁情绪
生活调护及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阴冷的生活环境 饮食宜清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针灸疗法
取大椎、风门、风池,配穴:曲池 、合谷、环跳。
风湿热痹的治疗
治则
清热解毒、除湿通络。
方药
宣痹汤合薏苡仁汤加减。
针灸疗法
取病变关节局部穴位,如膝眼 、
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中医内科学课件痹证
二.痛痹 主证: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
则痛甚,得热则痛缓 兼证: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 舌脉: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 证机概要:寒邪兼夹风湿,留滞经脉,闭阻气血。 治法: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代表方:乌头汤加减。本方重在温经散寒止痛,适
用于痹证寒邪偏盛,关节疼痛明显。
添加标题
体质因素 气候条件 生活环境 饮食习惯
添加标题
病因
病因病机示意图
二、病机
一.涉及脏腑病位
○ 病位:筋脉、关节、肌肉 涉及脏腑:心、脾、肝、 肾
二.病理因素:风、寒、 湿、
三.热、痰、瘀 病机关键:经脉闭阻, 气血不通
01
02
03
04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病位:筋脉、关节、 肌肉
常用药:制川乌、麻黄——温经散寒,通络镇痛; 芍药、甘草、蜂蜜——缓急止痛; 黄芪——益气固表,利血通痹。 加减:若寒湿甚者——制川乌可改用生川乌或生草乌; 关节发凉,疼痛剧烈,遇冷更甚——加附子、细辛、桂枝、
干姜、全当归
三. 着痹 主证: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 兼证: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 舌脉: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证机概要: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闭阻气血。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代表方:薏苡仁汤加减。本方有健脾祛湿,发散风寒的作用,
补 ”谓 谓 ”、ຫໍສະໝຸດ 。;#2022
三、证治分类
1.风寒 湿痹
(1)行痹
主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 可涉及 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
兼证:初起可见有恶风、发热等表证 舌脉: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证机概要:风邪兼夹寒湿,留滞经脉,闭阻气血。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代表方:防风汤加减。本方有发散风寒、祛湿通络作用,
《中医内科学痹症》课件
临床表现
痹症的临床表现
描述痹症在人体中的具体表 现和症状。
不同部位的病症特点
分析痹症在不同部位出现时 的特点和影响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中医诊断
1
中医痹证辨证特点
介绍中医诊断中对痹症的特殊辨证方法
病因分析与病情判断
2
和特点。
讲解痹症病因的分析和对病情的判断。
3
鉴别诊断
提供鉴别痹症和其他类似疾病的诊断方 法。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原则
说明中医治疗痹症的基本原则 和方法。
各种治疗方法的应用
介绍多种中医治疗方法和它们 在痹症治疗中的应用。
治疗案例分析
分享实际治疗痹症的案例分析, 以便更好地理解治疗效果。
预防与保健
预防痹症的方法
提供避免痹症发生的实用方法和建议。
《中医内科学痹症》PPT 课件
本PPT课件介绍了中医内科学中的痹症,包括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表现、 中医诊断、中医治疗、预防与保健等内容。
病理生理学基础
1
什么是痹症
详细解释痹症的定义和特点。
2
痹症的病因病机
探讨痹症产生的原因和机制。
3
痹症的发病机制
解析痹症的发病过程和相关机制。
4
痹症的分类及病程
介绍痹症的分类方法和疾病发展过程。
痹症的日常保健方法
介绍痹症患者可以采取的日常保健措施。
结论
痹症的中医诊断治疗方法
介绍中医诊断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和安全性。
药膳疗法
探讨药膳在痹症治疗中的应用和 效果。
物理疗法
讲解物理疗法在缓解痹症疼痛中 的作用。
中医内科学痹症
三、诊疗关键 点
3.舌苔脉象:
舌质红,苔多白滑,脉象多见沉紧、沉弦、沉缓、
涩。
4.辅助检验:
试验室和X线等检验常有利于痹病诊疗。
中医内科学痹症
25/55
四、判别诊疗
当与痿病相判别,二者病位都在肢体,肢节痹
病不愈,因肢体疼痛,活动困难,渐见痿瘦,而与
痿病相同。 发病部位
痹病 四肢均可罹患
痿病 大多见于下肢
20/55
痹病病因病机总图
风寒湿邪 风湿热邪
乘虚侵入人体 留注经络关节
素体阳胜或阴虚有热
风邪偏胜——行痹 寒邪偏胜——痛痹 湿邪偏胜——着痹 风寒湿邪郁久化热 热邪偏胜——热痹
感受热邪,邪从热化
重复发作
津血不畅 伤耗气血
日久不愈
复感于邪,
邪气内合
痰瘀阻络 气血亏虚 脏腑痹
中医内科学痹症
21/55
二、病因病机
另外,除上述基本治则外,对行痹还可配合养血;痛痹, 配合温阳;着痹配合补脾之法(见文件介绍《医 宗必读 · 痹》)。
中医内科学痹症
29/55
治疗标准
祛风:防风、细辛、羌活、桂枝、桑枝。
祛 散寒:细辛、桂枝、秦艽、川乌、草乌。
邪 除湿:羌活、独活、苍术、苡仁、萆薢、黄柏。
基
清热:石膏、知母、黄柏、寒水石、羚羊角。
中医内科学痹症
32/55
(二)辩证分析: 风寒湿袭表,阻滞经络,不通则痛——酸痛、屈伸不利; 风邪偏胜,善行数变——疼痛游走不定; 外邪束表,营卫不和——恶风或恶寒,或有发烧 苔薄白,脉浮——风寒在表
中医内科学痹症
33/55
五、辨证论治
病机概要:风寒湿邪,留注经络关节 ,风邪偏胜。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宣痹通络为主,佐以疏风) 方药:防风汤加减《宣明论方》
中医内科学:痹证
(三)范围 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 肌纤维炎、 强直性脊柱炎、 痛风等。
二、病因病理
病因:内因:正气不足 外因:风寒湿热之邪侵袭
病机: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病理性质:其性质初起以邪实为主,日久以正虚为主。 病位:主在经脉、筋骨、肌肉关节,与肝肾关系密切。 病理因素:风、寒、湿、痰、瘀。痰浊、瘀血、水湿在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结语
一、痹证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其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 件、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感受外邪及饮食、外伤为引发 本病的基本因素,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肌 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是痹证的基 本病机。 二、痹证日久,其基本病理变化为:一是风寒湿痹或热痹 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瘀血痰浊阻痹经络,可出 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 二是病久使气血耗伤,因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和肝 肾不足的证候;三是痹证日久不愈,复感于邪,病邪由经 络而累及脏腑,出现脏腑痹的证候,其中以心痹较为常见。
,脉沉涩。
治法:补肾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补肾祛寒治尪汤
续断、补骨脂、附子、熟地、骨碎补、淫羊藿、
桂枝、独活、威灵仙、白芍+桃仁、当归、乌蛇
2、气血亏虚 主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气血亏虚证 治法: 补益气血活络,佐以舒筋 方药:气血并补荣筋汤(独活寄生汤)
(四)肝肾两虚证
痹证日久不愈,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软, 或畏寒肢冷,阳痿,遗精,或骨蒸劳热,心烦口干。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
病机转化: 1、痹证日久,影响脏腑功能,津液失于输布 ,水湿停聚局部,可致关节肢体肿胀。痰瘀 水湿可相互影响,兼夹转化,如湿聚为痰, 血滞为瘀,痰可碍血,瘀能化水,痰瘀水湿 互结,旧病新邪胶着,而致病程缠绵,顽固 不愈。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痹 证
痹证细目一痹证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楚、疼痛、麻木、重着、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病证。
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痹病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
痹者闭也,广义的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脏腑经络气血为之痹阻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痹病,包括《内经》所含肺痹、心痹等脏腑痹及肉痹、筋痹等肢体经络痹。
狭义的痹病,即指其中的肢体经络痹,本节主要讨论肢体经络痹病。
肢体经络痹病,为常见病,发病率甚高,有些甚为难治,求治于中医者多,疗效亦佳。
要点一概述论痹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论》对本病的病因、发病、证候分类及演变均有记载。
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的“历节”,即指痹证一类的疾病,并创桂枝芍药知母汤和乌头汤两张治疗方剂。
《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收载了较多治痹方剂,至今仍常用的独活寄生汤即首载于《备急千金要方·诸风》。
金元时期,《儒门事亲》对相似的风、痹、痿、厥、脚气等病证进行了鉴别。
《丹溪心法》提出了“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的观点,丰富了痹病的病机理论。
明清时期,痹病的理论有较大发展和日臻完善。
《医门法律》对痹病日久,主张治疗应“先养血气”。
《症因脉治·痹症论》不仅对风、寒、湿痹,而且对热痹之病因、症状、治疗均予以论述,完善了痹证的诊治内容。
《医宗必读》对痹证的治疗原则作了很好的概括,阐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则,主张分清主次,采用祛风、除湿、散寒治疗,行痹应参以补血,痛痹参以补火,着痹应参以补脾补气。
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以中医痹证为临床特征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资料—痹证
中医内科学——痹证细目一:概述一、痹证的概念及源流1.痹证的概念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2.痹证的源流《内经》提出了痹之病名,对其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以及转归、预后作了详细论述。
《素问·痹论》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内经》又有五痹之分,即骨、筋、脉、肌、皮痹。
宋《圣济总录》补充了热痹的病因病机内容,认为脏腑内热,复感外邪可致热痹。
历代医家还根据其不同症状特点,赋予不同的病名。
张仲景《金匮要略》有湿痹、血痹、历节之名,其中历节病的特点是遍历关节疼痛,所创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方,至今仍为临床常用。
《诸病源候论》又称为“历节风”;王焘《外台秘要》述其症状痛如虎咬,昼轻夜重而称“白虎病”;严用和《严氏济生方》则称“白虎历节”;朱丹溪《格致余论》又称“痛风”;王肯堂《证治准绳》对膝关节肿大者称为“鹤膝风”,手指关节肿大者称为“鼓槌风”。
二、痹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本病的临床表现与西医学的结缔组织病、骨与关节等疾病相关,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肌纤维炎、增生性骨关节炎等。
细目二:病因病机一、痹证的常见病因内因:劳逸不当饮食、失当,跌仆损伤,老年久病。
外因:感受风寒湿邪、风湿热邪。
二、痹证的主要病机及转化痹证的病位,病初邪在经脉、筋骨、肌肉、关节,日久也可由经络累及脏腑。
基本病机为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
病理性质属虚实相兼。
三、痹证日久出现的三种病理变化痹证日久,痰浊瘀血阻痹经络,深入骨骱,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肿胀、僵硬、变形;或日久耗伤气血,损及肝肾,虚实相兼;或日久可由经络累及脏腑,出现相应的脏腑病变,其中以心痹较为多见,《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
中医内科学痹症
一、概述
《金匮·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及《金匮· 痉湿暍病脉证并
治》:为后世的辨证论治打下了基础。 如:“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清•张秉成:此治卫阳不足,风湿乘虚客于表也。风湿在表,本 当以风药胜之,从汗出而愈,此为表虚有汗,即有风去湿不去 之意,故不可更用麻黄、桂枝等药再发其汗,使表益虚。防风, 防己二物,皆走表行散之药,但一主风而一主湿,用各不同, 方中不用防风之散风,而以防已之行湿。然病因表虚而来,若 不振其卫阳,则虽用防己,亦不能使邪退去而病愈,故用黄芪 助卫气于外,白术、甘草补土德于中,佐以姜、枣通行营卫, 使防已大彰厥效。服后如虫行皮中,土部之湿欲解也。或腰以 下如冰,用被绕之,令微汗出瘥,下部之湿仍从下解,虽下部 而邪仍在表,仍当以汗而解耳(《成方便读》)。
配 伍 特 点
五、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1.行痹 (一)辨证依据 1.主症: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 2.兼症:恶风或恶寒,喜暖,肢节屈伸不利。 3.舌脉:苔薄白,脉浮缓或浮紧。 4.红、肿、热、舌红+游走不定 热痹?
(二)辩证分析:
风寒湿袭表,阻滞经络,不通则痛——酸痛、屈伸不利;
风邪偏胜,善行数变——疼痛游走不定; 外邪束表,营卫不和——恶风或恶寒,或有发热 苔薄白,脉浮——风寒在表
2.辨邪胜:风寒湿痹中分行痹、痛痹、着痹。 共同----肢体关节肌肉疼痛 行痹----疼痛游走不定,恶风寒 痛痹----疼痛剧烈,部位固定,遇寒加重,得热则缓 着痹----疼痛重着,手足沉重,肌肤麻木
3.辨虚实:早期多实,后期虚实夹杂。
实:风寒湿热,痰浊淤血。发病急,痛势剧,脉实有力;
虚:气血不足,肝肾亏损。病程长,痛势缓,脉虚无力。
范畴。 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
中医内科学痹症
中医内科学痹症
三、辨证论治
No (二)辩证分析:
风寒湿邪,闭阻经脉——疼痛; 寒主收引,主痛,其性凝滞——疼痛剧烈,固着不移;遇寒
Image 痛增;
寒主收引,经脉拘急——紧痛,屈伸不利; 寒为阴邪——不红不热,苔白,脉弦紧。
风寒湿袭表,阻滞经络,不通则痛——酸痛、屈伸不利; 风邪偏胜,善行数变——疼痛游走不定;
Image 外邪束表,营卫不和——恶风或恶寒,或有发热
苔薄白,脉浮——风寒在表
中医内科学痹症
三、辨证论治
(三)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No 方药:防风汤
方解:防风、秦艽:祛风除湿 肉桂:温阳祛寒
Image 麻黄、杏仁:宣肺散寒
痹No病
Image
中医内科学痹症
No Image
中医内科学痹症
一、概述
(一)定义
No “痹”字的含义:闭也,闭塞不通之义。指阻闭,突
出本病主要是因经络阻闭,气血不行所致特点。
Image
中医内科学痹症
一、概述
痹病的含义(广义):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
No 气乘虚而入,引起相关系统疾病的总称。
中医内科学痹症
一、概述
No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乌头汤主以乌头大辛大热,祛湿散寒, 助以麻黄表散风湿,黄芪益气血,芍药 甘草酸甘化阴,以制乌麻之辛热,白蜜
Image 杀乌头之毒。
历节:《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但并 未明确历节的两大特点——痛如虎啮、骨节变 形。
中医内科学痹症
一、概述
隋:《诸病源候论》:强调体虚感邪是引起痹证的主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金匮要略·中风 历节病篇》创乌头汤 与桂枝芍药知母汤分 别治疗感受寒湿与风 湿的痹病。
•3.唐代王焘《外台 秘要》述其症状为 痛如虎咬,昼轻夜 重,称为“白虎病 ”。
•4、孙思邈 《千金要方 》更创独活 寄生汤治疗 本病。
•5、金元时 期,李杲、 朱丹溪又将 此病名为“ 痛风”。
•6、明代王肯堂 对膝关节肿大者 ,称为“鹤膝风 ”,手指关节肿 大者,称为“鼓
•证机概要
•产后体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失 养,加之气血不足,腠理空疏,外 邪乘虚而入。
•治法
•补益肝肾,舒筋活络
•选方
•独活寄生汤加减
•预后
•本病预后与感邪的轻重,患者素体强弱,治疗调摄是 否得当等因素密切相关。 •痹证初起,正气尚未大虚,病邪较浅,采取及时有效 的治疗,多可痊愈。 •若反复发作,或失治、误治等,转为虚实夹杂的尪痹 以及痰浊相结,气虚血亏证,甚至损及脏腑,病情缠 绵难愈,多预后较差。
•肝肾同源
•肝肾母子相生,精血同源 •肾藏精,肝藏血,肾为肝 之母。
•肝和肾均内藏相火,相 火源于命门。
•肝主筋,肝藏血
•肾主骨,肾藏精
•肝 •相互滋养 •肾
•木 •相互制约 •水
•案例分析
• 描述: • 苏某,女,31岁。3月间顺产一孩,6月14日初诊。 • 四日前上街遇大雨,当夜无感觉,次日即不能起床,腰部以 下如瘫痪状,两腿疼痛不能移动,只能仰卧,不能翻身。经查 ,腰骶关节处外部不红不肿,亦无压痛,脉象两关弦虚,两寸 尺均无力。 • 问题: • 1.中医诊断、分型 • 2.治则 • 3.方药
3. 痰瘀痹阻证 证候:痹证日久,关节肌肉痛剧,痛处固定不移,或骨 节僵硬变形,或关节附近皮色紫黯;或有皮下结节或环 形红斑,或麻木肿胀,或难以屈伸,或筋脉拘紧,或肌 肉萎缩。苔白腻,舌偏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蠲痹通络。 方药:益肾蠲痹丸或双合汤加减。
4. 肝肾两虚证 证侯:痹证日久不愈,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软, 或畏寒肢冷,阳痿,遗精,或骨蒸劳热,心烦口干。舌质淡红 ,舌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 治法:补益肝肾,舒筋活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7、叶天士对痹久 不愈,邪入于络, 主张用活血化瘀法 治疗,重用虫类药 剔络搜风。
•【范围】西医相关病证
••1 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
••2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3 骨质增生性疾病 ••4 肩周炎、坐骨神经痛 • 以肢节痹痛为临床特征者,皆属 •“痹证”范畴。
•病因病机
•【病因】
• 1.外因 (1)感受风寒湿邪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 1.辨病因
•2.辨虚实
• 行痹:关节游走性疼痛。
•痹证初起,风寒湿邪入侵,多
• 痛痹:剧痛,遇寒则甚。
以邪实为主。若渐进发展或反复
• 着痹:痛处固定,酸痛重着。 发作,多为正虚邪实之证。新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多实,久病多虚,但临床往往虚
实夹杂,以邪实为主者多见。
•【治疗原则】
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或伴恶风发热。 舌苔薄白或腻,脉浮或浮缓。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药:防风汤加减。
(2)痛痹
证候: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得热痛 减,遇寒增剧,日轻夜重,关节屈伸不利,局 部有冷感。舌淡,苔白,脉弦紧。证机概要: 寒邪兼夹风湿,留滞经脉,闭阻气血。治法: 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治法: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加减。
(3)着痹 证候:多见于下肢,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或肿 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活动不便,得热得 按可略缓。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除湿健脾,祛风散寒。 方药:薏苡仁汤加减。
2.风湿热痹 证候:关节痛剧,局部灼热红肿,得冷则舒,痛不可 触,筋脉拘急,不可屈伸;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 伴有发热,恶风,口渴,纳少,烦躁不安等。舌质红 ,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
•小结
•痹证的定义
•外感风、寒、湿、热等邪侵袭人体,导致肢体经络闭 阻,出现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等处疼痛、麻木、重着 ,或关节肿胀、变形等主要表现的病证。
•病机
•为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关 节、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
•分类 •治疗
•分风寒湿痹、风湿热痹、久痹三大类。
•祛邪通络止痛是痹证的基本治则。痹症的治疗还应重 视养血活血,治寒宜结合温阳补火,治湿宜健脾益气。
•2.病位:主要在关节、肌肉、经络 •
•3.病理性质: n初期——正虚邪入
n中期——邪从热化
n后期——邪实正虚
•诊断与鉴别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为肢体肌肉或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或关 节僵硬,行动障碍,甚则变形等。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与寒冷、潮湿、劳累及天气变化诱因有关 。某些痹证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重视养血活血,即所谓“治风 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久痹正虚者,应重 视扶正,补肝肾、 益气血是常用之法
• 治疗 • 原则
•治寒宜结合温阳补 火,即所谓“阳气并 则阴凝散”
•治湿宜结合健脾益气,即所 谓“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 ”
•【分证论治】
1. 风寒湿痹 (1)行痹 证候:肢体关节疼痛酸楚,游走不定,屈伸不
中医内科学痹证
•概述
•【定义】 • 痹证是由于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 处发生疼痛、酸楚、重着、麻木,或关节 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及活动障碍 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因其发病多与风、寒 、湿、热之邪相关,故病情呈反复性,病 程有粘滞性、渐进性等特点。
•历史源流
•1、痹证病名首见 于《素问·痹论》 ,分行痹、痛痹、 着痹、五体痹、五 脏痹。
•(1)劳逸不当
• •素体阴虚
•风寒湿 •邪侵袭 • •素体阳虚
•(2)体虚久病
•风湿热痹
•邪闭气滞 •留于经络
•风寒湿痹
•(热痹)
•(行痹、痛痹、着痹)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痰瘀交阻于骨节
•【病机】 •1. 基本病机: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 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
•贪凉露宿 •涉水冒雨 •长期水中作业 •常汗后淋浴等
•滞留于关节筋骨,•风气胜者 •气血运行受阻 •寒气胜者
•湿气胜者
行痹 痛痹 着痹
•(2)感受风湿热邪
•久居炎热潮湿之地,感受风湿热邪
•或素体阳气盛,复感风寒湿邪化热
•风寒湿痹日久不愈,郁而化热
•热
•痹阻气血经脉,滞留于关节筋骨
痹
• 2.内因
3.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不同年龄的发病与疾病的类型有一 定的关系。
4.测血沉(ESR)增快,类风湿因子(RF)阳性等。
•与痿证鉴别
•1、疼痛 •痹证以关节疼痛 为主;痿证无疼 痛,以肢体软弱 无力为主。
•2、活动障碍 •痹证是痛而 影响活动;痿 证是无力运动 。
•3、肌肉萎缩 •痹证由于疼痛或关节 僵直不能活动,日久 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 缩;痿证病初即有肌 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