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资料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理论

一、全球化与全球化的兴起

(一)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分散的地域国家社会走向全球社会的趋势与过程,是21世纪世界的基本特征。全球化的本质在于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全球事务,解决全球问题,认同人类的共同身份和共同利益。

全球化的六大特征:1、全球化在理论上创造着一个单一的世界;2、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过程;3、全球化是一个统一和多样并存的过程与趋势;4、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发展过程;5、全球化是一个合作与冲突并存的过程,但本质上指向多边、协商与合;6、全球化是一个观念更新和范式、体制转换的过程。

(二)全球化的兴起

1、殖民运动与全球化的萌芽

全球化进程是伴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而不断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大致发端于15世纪,以欧洲资本主义最早萌芽的先进国家对世界新航路的探索为起点,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推力,以大规模殖民运动为手段,战争调整了全球化格局。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亚诺斯在《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一书中提供的数据看,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法、德、比、葡、荷、意等欧洲国家的海外殖民地有115个,面积达2000多万平方英里,是其领土的20倍,人口达5亿多,是其人口的近3倍。随着海外殖民地的开拓,在这些国家也形成了向海外移居的移民潮,19世纪20年代就有近15万人口离开欧洲移居海外殖民地,到19世纪50年代达到260万人,在1900到1910年的10年间,移民人数达到了900万之多。

2、特殊的全球化:两极对抗

在这一时期,全球化表现为两个超级大国军事对抗中,地区和区域性的集团化趋势日益增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以及集团内部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协调加强,在两个超级大国军事对抗和意识形态对立的国际格局下,经济区域化集团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成为主导的力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从“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挣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其势力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东欧国家,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以及二战后获得民族独立并照搬苏联模式的国家,与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之间形成了遏制与反遏制的斗争和军事对抗,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

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两个阵营的对立和军事对抗演化成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和势力范围的争斗,两大阵营内部的矛盾逐渐上升。社会主义阵营中控制和反控制的矛盾导致一些国家先后脱离社会主义阵营谋求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和发展战略,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中,尽管北大西洋集团作为对抗苏联的军事集团仍然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一些国家在经济上和国际事务上力图谋求本地区国家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3、经济推动下的全球化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

首先,国际关系突破了两极格局时期的政治疆界,政治、军事对抗为经济渗透和合作所取代。

其次,各国超越冷战思维谋求建立区域集团化经济合作机制和合作组织框架。

其三,随着冷战结束,各国超越意识形态和制度性质,谋求经济的多边合作,国际性组织尤其是经济组织成员国进一步扩大,并且在协调成员国之间多边关系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其四,对全球化的认识在观念上进一步深人人心,成为理论界描述和认识当代世界变迁和国际关系、国际格局的重要坐标。

在欧洲,东欧国家力图谋求与西欧国家的经济技术和军事合作和国际关系的协调,加快融入西欧经济圈以及以西欧国家为主导的欧洲军事合作范围,北约也力图利用这一机会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美洲,美国的政策转为在加强北美国家的经济合作和国际关系协调的同时,鼓励拉美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并加强美洲地区的经济合作,力图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经济合作和国际协调机制;

在亚洲,随着苏美对峙的结束和中国与前苏联关系的和解以及战略性合作关系的确立,东北亚局势趋向缓,日本、朝鲜、韩国、中国开始探讨多边经济合作,中国、俄罗斯先后与韩国的关系正常化;

东南亚各国在原有的东盟框架基础上,也力图进一步加强集团内部各国经济合作和关系协调,并以集团整体谋求与本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以集团整体力量谋求在本地区国际事务和亚太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

亚太地区关系的缓和、经济合作的加强,特别是中国和日本与本地区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经济技术合作的进一步加强,亚太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发展的态势,美国也成为亚太经济合作中积极的一员。

(三)推动全球化的国际机构

当今世界用来调节世界经贸关系,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国际经济机构主要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它们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必要性);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契机;可能。包括:A、德意日战败;B、英法实力消弱;C、美国大发战争财);美国实力大增,欲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物质基础;动力)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确立国际货币制度。具体指双挂钩制度,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规定1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定价格;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其意义在于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建立国际金融机构: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成立,现在成员国180多个,中国是成员国之一。其基金主要来源于各成员国应缴的份额,现在资金约2000亿美元,其中我国约为46亿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世界银行:现有成员国180个,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的席位。世界银行拥有的法定资本达1806亿美元,其资金包括会员国认缴的股金、营业收入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借款。现有总资产155亿美元。

世界银行的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以推动该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结束了战前国际金融动荡不安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需要。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美国金融经济实力绝对优势的基础之上,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改革国际货币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委员会召开牙买加会议通过和建立以黄金非货币化、储备货币多样化、汇率制度多样化为特征的牙买加体系一直运行至今。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是一个有关关税及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但实际上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后来改为世界贸易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宗旨是缔约方通过双边和多边协商,以达到降低或取消贸易壁垒,降低关税,以促进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作用是: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环境,从而推动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它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但美国试图通过它来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

总协定是一个关于关税和贸易的准则,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同时又是一个由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它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专门机构,但在工作上同联合国有关机构联系密切。

建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原因是:贸易保护主义会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30年代大危机人们认识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以利于商品输出;联合国为了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全球化首先表现为它是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格局中展开的,是一个贯穿着冲突-协调-均衡-融合的发展过程;第二个表现是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并在国际范围内实现分工和资源配置,形成市场的普遍化;第三个表现是国际组织的发展和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发展(一是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在增加;二是专业性国际组织成员增加、作用逐步增强;三是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区域性一体化组织也在发展)。

二、治理理论与全球治理

(一)治理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