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杂病)常用中医药用药指导知识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杂病)常用中医药用药指导知识
朱姝
中药起源于远古时代,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已经成为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对维护我国人民健康、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部分常见内科杂病的治疗
一、感冒
(一)含义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导致邪犯肺卫,卫表不和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两季为多。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传、证候相类似者,称为实行感冒。
(二)病因
1.外感六淫,风为主因
风为六淫之首,流动于四时之中,故外感为病,常以风为先导。
因四时六气各有偏盛,故风邪常与当令之气相合伤人,而表现为不同证型。如深秋冬令季节,风与寒合,多为风寒证。春夏温暖之时,风与热合,暑多夹湿,每又表现为风暑夹湿证候。但一般以风寒、风热证为多见,暑湿证次之。至于梅雨季节之夹湿、秋冬兼燥等,亦每可见之。
2.时行疫毒伤人
若时行疫毒伤人,则病情重而多变,往往互相传染,造成广泛的流行,且不限于季节性。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时其病诸侯》说:“夫时气病者,此皆因岁时不和,温良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
(三)辨证要点
1.辨风寒风热
一般而言,风寒感冒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疼,鼻塞流清涕为特征;风热感冒以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口渴,鼻塞流涕黄稠,咽痛或红肿为特征。其中咽部肿痛与否,常为风寒风热辨证主要依据。亦有初起属风寒感冒,数日后出现咽喉疼痛,流涕由清涕转为黄稠,此为寒邪郁而化热。
2.辨不同兼夹
夹湿者多见于梅雨季节,以身热不扬,头胀如裹,骨节疼重,胸闷,口淡或甜等为特征;夹暑者多见于炎夏,以身热有汗,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等为特征;夹燥者多见于秋冬,以身热头痛,鼻燥咽干,咳嗽无痰或少痰,口渴,舌红等为特征。
3.辨偏实偏虚
一般而言,发热、汗出、恶风者属表虚。至于虚体感冒往往反复发作,缠绵不愈。
(四)治疗
1.风寒束表证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内闭,肺气不宣。
治法:辛温解表
代表方: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两方均为辛温解表剂,前方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后方辛温发汗,疏风祛湿,用于实行感冒,风寒夹湿证。
2.风热犯表证
症状: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淡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证机概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淸肃。
治法:辛凉解表
代表方: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两方均有辛凉解表,清宣肺气功能,但前方长于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表证热毒重者,后方重在清宣解表,适用于风热袭表,肺气不宣者。
常用药:银花、连翘、黑山栀、豆豉、薄荷、荆芥辛凉解表,疏风清热;竹叶、芦根清热生津;牛蒡子、桔梗、甘草宣利肺气,化痰利咽。
3.暑湿伤表证
症状: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证机概要:暑湿伤表,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代表方:新加香薷饮加减。本方功能清暑化湿,用于夏日暑湿感冒,身热心烦,有汗不畅,胸闷等症。
常用药:银花、连翘、鲜荷叶、鲜芦根清暑解热;香薷发汗解表;厚朴、扁豆化湿和中。
若暑热偏盛者,加黄连、山栀、黄芩、青蒿;湿困卫表,肢体酸重疼痛较甚者,加豆卷、藿香、佩兰等;里湿偏盛,口中黏腻,胸闷脘痞,泛恶,腹胀,便溏者,加苍术、白蔻仁、半夏、陈皮;小便短赤者,加滑石、甘草、赤茯苓清热利湿。
附虚体感冒
体虚之人,卫外不固,感受外邪,常缠绵难愈,或反复不已。其病邪属性仍不外四时六淫。但阳气虚者,感邪多从寒化,且易感受风寒之邪;阴血虚者,感邪多从热化、燥化,且易感受燥热之邪。临床表现肺卫不和与正虚症状并见。治疗不可过于辛散,单纯祛邪,强发其汗,重伤正气,当扶正达邪,在疏散药中酌加补正之品。
1. 气虚感冒
症状: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咳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证机概要:素体气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袭。
治法:益气解表
代表方:参苏饮加减。本方益气解表,化痰止咳,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憎寒发热,无汗,头痛,咳嗽,气短,脉弱等症。
常用药:党参、甘草、茯苓补气扶正以祛邪;苏叶、葛根、前胡疏风解表;半夏、陈皮、枳壳、桔梗宣肺化痰止咳。
若表虚自汗,易伤风邪者,可常服玉屏风散以益气固表,以防感冒。若见恶寒重,发热轻,四肢欠温,语音低微,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为阳虚外感,当助阳解表,用再造散加减。
2. 阴虚感冒
症状: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机概要: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
治法:滋阴解表
代表方:加减葳蕤汤化裁。本方滋阴解表,适用于体虚感冒,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汗少,咳嗽咽干,舌红脉数等症。
常用药:玉竹滋阴,以滋汗源;甘草、大枣甘润和中;豆豉、薄荷、葱白、桔梗疏表散邪;白薇清热和阴。
若阴伤较重,口渴咽干明显者,加沙参、麦冬;血虚,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脉细,加地黄、当归。
此外,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很多,如感冒清热颗粒、莲花清瘟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冲剂、大青叶口服液等等,很多人使用这些药的时候,认为感冒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就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治疗,可是疗效往往欠佳,这又是为什么呢?
治疗内科杂病,中药不是用现代药理学来指导,而是用中医理论来指导用药,我们用中医理论分析一下这些中成药,总结其如何应用。
1.感冒清热颗粒
感冒清热颗粒一般应用于感冒初期,这时候首先来看一下感冒清热颗粒的组成,分为四类:荆芥穗、防风、苏叶、白芷药性偏温,可以解表散寒,薄荷、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