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中农药残留的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的现状和对策

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的现状和对策
52-53.
JIANGXI AGR 长治市蔬菜农药残留的现状与对策 [J]. 农业开发
与装备,2018(3):94. [2] 王迎迎 . 蔬菜中农药残留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J]. 食品安全
导刊,2017(21):60. [3] 吴显鹤 . 镇沅县蔬菜安全现状与对策 [J]. 云南农业科技,
2018(8):56. [4] 丁灵 . 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对策 [J]. 食品界,2017(3):
种植管理 栽培育种
ZAIPEIYUZHONG
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的现状和对策
马立红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河北丰宁 068350)
摘 要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蔬菜质量安全直接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一 直是农学领域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热点话题。基于此,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了当前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的现状以 及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了控制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方法,旨在为蔬菜质量安全保障提供参考。 关键词 蔬菜;农药残留;质量安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价格不断上涨。为 了谋取私利,许多蔬菜种植人员舍弃长久发展理念,在蔬菜 未完全成熟之前就进行采摘 [1]。为了缩短蔬菜的生长时间,蔬 菜种植人员还滥用农药化肥,不根据植物生长规律施用农药 和化学肥料,导致蔬菜产业朝着不良的方向发展 [2]。化肥、农 药等化学物质的长期施用,会导致蔬菜种植基地土壤肥力降 低,抗病毒和抗虫害的能力严重下降 [3]。且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还会增加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提高蔬菜的毒性,聚集重金 属等有害物质,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也在很大程度上 也会污染环境 [4]。因此,分析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并提出相 对应的策略,对于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具有十 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的现状

浅析果蔬中农药残留现状及检测技术发展

浅析果蔬中农药残留现状及检测技术发展

1.果蔬农药残留基本现状当前我国果蔬行业在种植过程中常使用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化学制剂,其中杀虫剂占比 72%、杀菌剂占比 11%、除草剂占比 15%左右。

果蔬中的农药多为以有机氯、有机磷等化学成分为主的有机物,也有含砷、硫、铅、铜等重金属元素的无机物,这些农药残留物质进入人体后会迅速被血液吸收,对大脑神经元、人体免疫机能构成损害,部分有害物质还有可能诱发器官病变、癌变,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并且对于生态环境构成破坏与威胁。

为响应国家号召与要求,近年来农业检测机构持续加强技术攻关,不同地区农业理化实验室的建设数量逐年增加,综合运用如明确检测方法步骤、控制样品制备细度、加强仪器设备维护管理、防范器皿用具交叉污染、确立空白检测值、重视检测结果计算等手段,并开发出分散固相萃取 (QuEChERS)前处理结合气、液质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检测等多种先进技术,可针对不同复杂基质进行检测,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极大推进了农业检验检测体系的完善建设。

伴随串联质谱技术的持续应用与推广,其灵敏度、选择性、抗干扰能力都将得到进一步优化,有条件的实验室已将飞行时间质谱(TOF-MS)和傅里叶变换质谱( FT-MS) 等高分辨质谱应用于果蔬农药的全方位扫描检测领域,增强了筛查与定性分析能力,为我国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与标准体系的建设创设良好发展前景。

2.果蔬多农药残留的主要分析方法2.1速测法2.1.1速测卡法农药残留速测卡又名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卡、农药残留检测卡、农残速测卡。

是以国家2003年公布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执行标准:GB/T 5009.199-2003方法为原理,根据胆碱酯酶催化靛酚乙酸酯(红色)水解为乙酸与靛酚(蓝色),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由颜色的变化判断出样品中是否有高剂量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存在。

利用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高敏感的胆碱酯酶和显色剂做成的试纸。

该试纸操作方便,灵敏度高,反应速度更快,保存时间长。

分析蔬菜农药残留监管现状及改进措施

分析蔬菜农药残留监管现状及改进措施

分析蔬菜农药残留监管现状及改进措施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蔬菜农药残留问题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环节。

蔬菜农药残留监管的现状和改进措施既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文将从蔬菜农药残留监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蔬菜农药残留监管的现状1. 监管机构的相关措施从行政层面来看,在我国,蔬菜农药残留监管主要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监管部门进行监管。

为保证蔬菜市场质量安全,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规定与政策来确保蔬菜的质量安全性。

例如,2013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对食品中的农药及其代谢物进行了限量规定。

2. 市场和农民的反应广大消费者和市场也对蔬菜农药残留进行了反应。

他们越来越注重蔬菜的安全性,对蔬菜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而农民则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往往会在蔬菜种植和农药施用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存在问题1. 监管体系不完善在我国蔬菜农药残留监管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部门信息交流缺乏协调,而且,并没有形成一个涵盖所有有害物质的数据库,导致监管资源的分散和交叉重复浪费。

2. 食品检验机构不足其次是食品检验机构不足,无法把监管体系的细节清晰地反映出来,缺少机会提高监管的精度和效率。

3. 农药生产和使用环节不规范再者是农药生产和使用环节不规范,由于严重追求效率和经济性,一些农民不把农药使用规范化,常常虚报农药使用量,不遵循安全使用原则等等,将蔬菜农药残留问题的发展势头扩大至专业进行监管的难度。

三、改进措施1.加快监管体系建设要全面推进监管体系建设,形成更加完善的数据共享平台和信息交流机制,同时加强对监管的监督和执行力度,保证规范的、高效的、科学的农药残留监管。

2.提高检测容量为了更完备地安排对蔬菜农药残留的监管工作,还应提高食品检测机构的能力。

调派更多的资源是提高确保食品安全的一种最佳途径,而下一步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是食品检测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基于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其潜在风险分析

基于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其潜在风险分析

基于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其潜在风险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升,蔬菜成为了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蔬菜农药残留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农药残留不仅影响了蔬菜的品质和食用安全,也对人体健康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从蔬菜农药残留的现状和相关风险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引起人们对蔬菜农药残留问题的高度重视。

一、蔬菜农药残留的现状据统计,我国每年使用的农药数量居全球之首,其中不乏对蔬菜农药残留的现象。

导致蔬菜农药残留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农民缺乏科学的农药使用知识,盲目施药;2. 农药市场混乱,假冒伪劣产品泛滥;3. 农药超标和滥用问题依然存在;4. 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管理制度。

这些问题使得蔬菜农药残留问题日益突出,给蔬菜生产和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蔬菜农药残留问题不仅存在于传统的农产品中,也渗透到了有机蔬菜中。

有机蔬菜因其天然、健康的特点备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受到农药残留问题的困扰。

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人们对蔬菜的消费信心,也对农业生产和种植业带来了消极影响。

蔬菜农药残留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其潜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危害,长期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蔬菜可能会导致慢性中毒、免疫系统受损等问题。

尤其是儿童和孕妇更易受到农药残留的影响,因此尤其需要引起重视。

2. 生态环境的潜在破坏。

农药残留对土壤和水源也会造成污染,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这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解决蔬菜农药残留问题,需要在多方面共同努力:1. 加强监管。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加大对农药企业的质量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农药的质量安全。

2. 促进农民科学施药。

通过加强对农民的农药使用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农药施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盲目施药和农药滥用。

3. 推动绿色农业。

我国果蔬农药残留研究现状及安全措施

我国果蔬农药残留研究现状及安全措施

我国果蔬农药残留研究现状及安全措施摘要:果蔬农药残留来源、消解途径、污染现状、主要的分析方法、残留标准和安全措施是影响果蔬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水果;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分析;安全措施我国是水果和蔬菜生产和消费大国,水果年产量达1.5亿吨,蔬菜年产量超过6亿吨。

农药是果蔬菜生产的必要保障,因此水果蔬菜农药残留状况为专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老百姓所关注。

科学的认识农药残留污染源与现状、残留成分在果蔬生长和贮存期的降解与迁移途径、残留分析方法和安全标准,以及了解果蔬农药残留简易处理措施等知识有助于果蔬食用安全。

1 我国果蔬农药残留的污染源1.1 直接污染源果蔬农药残留直接来源于为防除果蔬田地的杂草、害虫和植物病等施用的除草剂、杀虫剂和抗菌剂等。

这些农药通过植物茎、叶和果皮渗透到植物体内形成残留。

有些农药在播种前期或播种时施用在土壤中,如芽前除草剂和防除地老虎的杀虫剂。

这些农药成分通过植物的根吸收到植物体内形成残留。

有些农药是果蔬贮存期为防腐烂,施用的抗菌剂和保鲜剂等,这些农药通过果蔬的表皮渗透到植物体内形成残留。

1.2 间接污染源果蔬农药残留的间接来源是环境中农药残留转移。

环境的水体、土壤残留农药、空气飘尘和雨水带来的农药都可以转移至植物体内。

环境污染源比较复杂。

地域不一样,环境影响情况也不一样。

如水生蔬菜莲藕、菱角等品种因种植地多是低洼湿地,本身较少施用农药,洼地积水来自四面八方,农药残留主要来自于水体,成分也较复杂。

环境残留农药通过根吸收,也通过茎叶表皮渗透方式转移到植物体内。

2 我国果蔬农药残留的迁移、降解途径与残留现状2.1 农药残留的迁移与降解现代农药有效成分是有机物,当农药施用后,受环境影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或迁移,其残留量随时间推移而降低。

植物茎、叶、果实体表农药,经风吹飘散,随雨水淋洗进入地下,从而减少残留量;由于日光照射,农药分子发生光分解,以及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作用而分解;进入植物体的农药可能被植物体内的某种酶分解,或者被植物体内的酸性介质水解。

我国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预防对策

我国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预防对策

我国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预防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蔬菜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

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农资,能够快速、有效地防治病虫害。

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能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丰收,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需求,对当前现代化农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然而,农药是一种有毒物质,不合理使用农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蔬菜是我国除粮食作物外栽培面积最广的农作物,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食物。

菜农长期超量使用农药,使得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对蔬菜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因而蔬菜农药残留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不利于国民的身体健康,也阻碍了我国农产品向国外市场扩展。

因此,应尽可能控制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危害,引导菜农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

关键词:蔬菜;农药残留;现状;预防对策引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各类农药的消耗大国。

长期使用以杀虫剂为代表的药物,不但会给人类和牲畜带来危险,还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甚至对生态系。

蔬菜和果蔬中农药的残留量一直是司空见惯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和瓜果的消耗量越来越大,其产品品质和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同时,农产品质量监督机构对果蔬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开始了更加严格的监管。

1蔬菜农药残留现状我国是化学农药的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国家,农药产量逐年攀升。

国家数据显示,2008年国内农药生产量约190.2万t,2010年产量已达234.2万t,2014年高达374.4万t。

由于蔬菜生长期较短,加之病虫害多,我国使用大量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

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很多菜农在用药时只考虑效果和价格,几乎不在意农药的用量和毒性,不合理使用未禁用农药,违规使用禁用农药,造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较高。

目前,残留危害较大且使用广泛的农药主要包括有机磷类农药、有机氯类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三大类。

有机磷类农药残留是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重要影响因素。

蔬菜农药残留标准现状分析

蔬菜农药残留标准现状分析

2019.1专家论坛蔬菜农药残留标准现状分析杭州市农业局 唐黎标农药残留是影响农产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农药残留标准是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的关键内容。

目前,仍然有部分发达国家将农药残留标准作为技术壁垒来限制我国蔬菜制品的出口,使我国蔬菜出口遭受严重损失。

因此,对蔬菜农药残留标准现状进行分析,对我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蔬菜农药残留的概念所谓蔬菜农药残留指的是农药使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蔬菜中的微量农药原体、降解物、有毒代谢物和杂质的总称。

在蔬菜的生长期间喷施的农药是导致农药残留的重要原因。

农药被喷施之后,部分存留于蔬菜表面,还有部分会通过表皮渗透入蔬菜叶、茎内部,最终形成农药残留。

2 蔬菜农药残留的危害农药残留对人体有巨大的危害。

人体每天都要从食物中摄取营养素满足身体正常运转的需要,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人体每天需要1斤左右的蔬菜,大量维生素C来源于蔬菜,而有机磷类和有机氯类,则是我们每天食用的蔬菜中残留量最多的农药。

如果人体摄入少量的残留农药,而没有出现急性中毒现象,主要是人体肝脏有降解功能,但长期食用或食用大量的没有清洗干净带有残留农药的蔬菜,必然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3 我国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标准现状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加强了对蔬菜中农药残留标准的重视程度,但是一些地区在农资生产、经营、使用方面仍比较混乱,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非法添加隐性成分、超范围使用药物、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等现象时有发生。

蔬菜农药残留标准主要涉及到下面6个方面,即农药管理及农药使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农产品,蔬菜、水果等;重点农药,甲胺磷等禁用农药,克百威、氧乐果、水胺硫磷、灭多威、三氯杀螨醇等限用农药;重点区域,城市蔬菜生产重点基地和蔬菜、水果、茶叶优势区重点县;重点单位:农药生产经营单位,蔬菜、水果、茶叶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重点打击的违法违规行为,在农药市场监管上,违规生产经营禁用农药、假冒伪劣农药,非法添加隐性农药成分,捆绑销售未经登记农药,苦参碱等生物农药非法添加化学农药,肥料中添加农药等行为,确保农药产品质量,净化市场秩序;在农药使用管理上,违法使用甲胺磷等禁用农药的行为,违规超范围使用克百威、氧乐果、水胺硫磷、灭多威、三氯杀螨醇等限用农药行为。

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对策

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对策

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对策蔬菜农药残留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使用农药品种过多。

由于农民对于农药的了解相对较少,经常使用同样的农药,导致农田中同一农药的使用频率过高,进而导致该农药残留的风险提高;二是农药使用过量。

农民一方面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另一方面为了应对病虫害而滥用农药,这使得农田中农药的使用量过大,使用浓度过高,残留风险增加;三是农田管理不当。

农民在施药前未按照规定时间停药,或是在收获前未按照规定时间间隔停药,使得农药残留在农产品中的含量超标。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农民的农药知识培训。

组织专家对农民进行培训,让农民了解农药的种类和使用规定,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时机,提高使用农药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二是制定科学的农药使用标准。

相关部门应根据农作物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农药使用标准。

同时,要加强对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监测和执行,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三是加强农田管理。

建立健全的农田管理制度,加强土壤质量监测和保护,提高土壤抗药性,降低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风险;四是推广可持续农业技术。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生物防控等可持续农业技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农药残留的风险。

综上所述,要解决蔬菜农药残留问题,需要广大农民树立科学的农药使用观念,加强培训,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时机;需要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农药使用标准,并加强对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监测和执行;需要加强农田管理,保护土壤质量,降低农药残留的风险;需要推广可持续农业技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蔬菜农药残留问题,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护人体健康。

基于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其潜在风险分析

基于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其潜在风险分析

基于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其潜在风险分析随着城市化和人口增长,农业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蔬菜农药残留问题也越来越引人注目。

本文旨在系统分析当前中国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和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蔬菜农药残留现状(一)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中国农业部门在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多地采用高效、高产、高质量的种植技术发展方式,这种方式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和农药的使用。

因此,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的品种也不断增多。

例如,2000年的农药品种有不到3000种,而到了2015年,农药品种已经增加到9000种左右。

(二)农药残留普遍存在随着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问题也日益普遍。

据中国食品安全新闻网报道,全国近年来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显示,90%左右的蔬菜存在农药残留,其中71%超过了最大残留限量。

(三)绿色蔬菜比例较低相对而言,在农药残留问题上,绿色蔬菜的存在率要比传统蔬菜低。

在全国各类蔬菜的营养成分和农药残留综合评价中,绿色蔬菜占比不到20%。

(一)人体健康风险农药残留可能导致蔬菜中毒作用,给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60%的化学污染物和食品污染物是与膳食有关的,其中最严重的膳食中毒是有毒的化学物质或农业环境中的生物物质引起的。

(二)农产品出口风险蔬菜农药残留问题也会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造成负面影响。

如果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超标,就有可能被国外货主拒绝或引发投诉。

这不仅会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造成困难,还会破坏中国与国际间的商业团结。

三、应对策略为了减少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减少农药使用量是克服这个问题的重要策略。

在使用农药时,应在春季病虫害初期期间,进行定期调查,只需对真正的病虫害进行防治,避免无效防治和盲目减少药剂量等错误做法。

(二)加强蔬菜质量监测加强监测是控制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的一个关键措施。

中国的监测网络应该加强,提高质量控制标准,严格制定能够衡量和惩罚各种不合格行为的规章制度。

蔬菜农药残留的根本原因及应对措施

蔬菜农药残留的根本原因及应对措施

蔬菜农药残留的根本原因及应对措施摘要蔬菜农药残留已经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介绍了蔬菜农药残留的现状,分析了农药残留的根本原因,指出其应对措施,以期为蔬菜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农药残留;现状;超标原因;应对措施蔬菜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食品,其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甚至危及子孙后代。

以蔬菜农残为主的农产品质量问题的综合治理势在必行,其对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农产品增值、市场流通、农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蔬菜农药残留现状蔬菜大多数生长期短,病虫害比较严重,种植过程中需多次施药,加上施药后采摘间隔短,不可避免地造成蔬菜残留农药过量。

常见的残留农药品种主要是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农药,如氧化乐果、乐果、马拉硫磷、甲胺磷、久效磷、倍硫磷、百克威、抗芽威和西维因等[1]。

目前我国农药年用量为80~100万t,居世界首位。

其中剧毒的有机磷类农药年使用量约占70%,毫克级的有机磷类农药即可致人畜于死地。

当农药残留在人体中达到一定的数量不为人体所分解时,将发生各种病变。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在食物中毒中,由农药残留引起的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由农药引起的中毒死亡人数占总中毒死亡人数的20%左右。

2003年以来,山东省滨城区开始对上市蔬菜的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抽检,抽检蔬菜样品的总合格率为87.5%。

但因季节、蔬菜品种的不同,其抽检合格率存在明显差异。

如芹菜、油菜、白菜等叶菜类蔬菜,夏天检测合格率仅为50%左右。

胆碱酯酶(破坏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阻碍神经冲动传导)是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等剧毒农药引起人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抑制率高达92.3%(合格为70%)。

从检测结果来看,农产品农药残留污染问题严重。

2农药残留超标的根本原因2.1违禁农药大量使用多数蔬菜种植者法律意识淡薄,仅注重剧毒农药的药效,仍然继续使用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的如甲胺磷、呋喃丹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导致蔬菜农残超标。

浅谈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与对策

浅谈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与对策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我国居民对蔬菜的消费量不断上升。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发布的全国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最新统计数据来看,自2013年来,粮食产物消费不断下降、蔬菜及菌类消费量不断上升。

国务院颁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中也指出,到2020年,全国人均全年口粮消费135公斤、蔬菜140公斤,蔬菜消费量将远远超过粮食消费量。

本文将分析造成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加强种植户使用农药行为的科学认识,进一步丰富农药减量的研究。

一、蔬菜质量安全现状堪忧蔬菜生产安全关系着消费者健康,但蔬菜生产安全问题屡禁不止,如河南“有毒长豆角”事件、广东“毒豆芽”等。

最主要的问题是生产者高度依赖化学农药的施用,盲目增加农药使用量,造成了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和耕地质量下降。

二、原因分析1、农户文化水平和用药习惯制约随着生产结构的调整,大量农村中青年外出务工或求学,农村老龄化日益严重。

蔬菜种植者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他们虽专职栽种,但植保知识相对匮乏,更多依赖自己多年的经验来施药,且对新知识、新技术接受困难。

植保上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防治策略,在病虫害发生之前或发生初期使用农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大部分农户的习惯是病虫害为害较重时才用药防治,这样即使效果大打折扣,又使得农药的使用量明显增加。

农户文化水平的高低也限制了他们对农药残留危害的认知。

有不少农户在进行生产活动时完全不注意安全间隔期,第一天喷药第二天就能拿去卖,这样就可能会造成农药残留超标。

2、植保技术力量薄弱与蔬菜品种多样性的制约近些年,国家对农业生产安全越发重视,为农户种植技术的提升投入较多,包括举办农药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会、讲座、订阅公众号、发布《病虫情报》等。

但植保部门受技术人员数量制约,只能集中精力对几种大宗蔬菜给予针对性指导,而对其他小宗蔬菜指导不够,造成小宗蔬菜种植户不能具体掌握病虫害的防治时期,造成一定程度的农药乱用、滥用。

分析蔬菜农药残留监管现状及改进措施

分析蔬菜农药残留监管现状及改进措施

农药残留超标
01
02
03
残留量标准不严格
目前,我国的农药残留限 量标准尚不严格,与国际 标准存在差距。
检测手段不完善
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和技 术手段尚不成熟,导致一 些超标蔬菜无法被及时发 现和处置。
残留物种类复杂
由于农药种类的繁多,导 致蔬菜上的残留物种类复 杂,给检测工作带来很大 难度。
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
分析蔬菜农药残留监管现状 及改进措施
2023-11-05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蔬菜农药残留监管现状 • 蔬菜农药残留问题分析 • 改进措施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
农药的广泛应用与蔬菜种植的高产、高效密切相关,但同时 也带来了农药残留问题,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风 险。
02
蔬菜农药残留监管现状
农药使用情况
农药使用品种
蔬菜产区使用的农药品种主要 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
等,其中杀虫剂使用较多。
农药使用量
近年来,我国蔬菜农药使用量呈 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蔬菜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病虫害加重 等因素。
农药使用不规范
部分菜农缺乏农药使用知识和技能 ,存在随意加大用药量、不遵守安 全间隔期等问题,导致农药残留超 标。
提高消费者安全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公益活动等方式,加强消费者对蔬菜安全问题的认 识。
提高消费者意识
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有机蔬菜,提高对安全食品的认知和需求 。
建立消费者监督机制
鼓励消费者对存在安全问题的蔬菜进行举报,形成全社会共同监 督的氛围。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1 2
农药残留问题严重

东海县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现状分析

东海县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现状分析

东海县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现状分析摘要为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职能,及时掌握本地蔬菜批发市场、超市及生产基地的蔬菜产品农药残留状况,对东海县的蔬菜批发市场和超市及周边基地的蔬菜进行了抽样检测,依托县农产品质检站以及东海县喜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农残检测设备,应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主要分析了蔬菜产品中的有机磷类农药。

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农药残留超标的样品主要集中在7—9月,而且主要集中在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的绿叶类蔬菜,基地的蔬菜没有发现超标现象。

同时针对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作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农药残留;分析;江苏东海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消费者对蔬菜的品种、结构和内在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品种多样、品质新鲜,而且要求卫生、安全、营养搭配齐全。

如何才能选购到无农药污染的蔬菜,这一问题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由于蔬菜品种与栽培技术的改变,害虫的抗药性也普遍提高,农药的用量与施药的次数不断增加,尤其是有些菜农大量使用杀虫剂,致使不少蔬菜的农药残留严重超标[1-2]。

为了了解本地区主要蔬菜批发市场和超市及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农残情况,于2009年每月的5—15日,对石榴镇润福果蔬批发市场、东海苏果超市以及石榴镇1 600 hm2无公害蔬菜基地的蔬菜进行抽样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1.1.1供试样本。

来自石榴润福果蔬批发市场、东海县苏果超市及东海县石榴无公害蔬菜基地。

抽检白菜类、豆类、茄果类、瓜类、绿叶类、甘蓝类等6类蔬菜,每月抽检样本80个,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1.1.2供试仪器与试剂。

主要仪器:气相色谱仪(瓦里安3800)、氮吹仪、匀浆机等。

主要试剂:农药标准品、乙腈、丙酮(均为色谱纯)、氯化钠。

1.1.3检测项目。

有机磷类(甲胺磷、乙酰甲胺磷、甲拌磷、乐果、氧化乐果、毒死蜱、甲基对硫磷、对硫磷)。

基于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其潜在风险分析

基于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其潜在风险分析

基于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其潜在风险分析
随着蔬菜的种植和消费量的增加,农药的使用量也日益增多。

虽然农药可以控制害虫和病毒的数量,但也会在蔬菜上留下残留物,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因此,研究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其潜在风险十分必要。

目前,国内外都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蔬菜中存在着各种农药残留。

例如,在菠菜中检测到的农药残留物主要有甲基对硫磷、乙草胺、丙草胺等,其中甲基对硫磷的检出率高达80%以上;在番茄中检测到的农药残留物主要有氯氟草酸、甲胺磷等,其检出率也较高。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蔬菜中存在农药残留的研究,如青菜、辣椒、黄瓜等。

蔬菜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长期摄入含有农药残留的蔬菜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影响身体健康。

其次,有些农药会对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使得其发生变化,这可能导致人体出现各种疾病。

此外,由于蔬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摄入最多的食物之一,因此对于儿童、孕妇等易受到环境污染的人群,吃含有农药残留的蔬菜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为了降低蔬菜农药残留带来的潜在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减少农药的使用。

其次,通过科学的生产方式,控制好肥料、农药的使用量和时间,减少农药的残留。

此外,政府应加大对蔬菜农药残留情况的监管,从源头上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最后,对于消费者而言,应注意选购品质好、质量安全的蔬菜,避免购买过多的无证生产的蔬菜,保障自己的健康安全。

基于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其潜在风险分析

基于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其潜在风险分析

基于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其潜在风险分析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提高,蔬菜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农药是保障蔬菜生产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同时也存在着残留问题。

残留问题不仅会对蔬菜品质产生影响,还可能对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因此,对于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其潜在风险进行分析非常必要。

目前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情况复杂,部分蔬菜种类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较为严重。

根据国家农药残留监测计划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明:68.9%的样品被检出有农药残留,其中24.3%的样品农药残留超标。

其中,瓜类、茄果类、叶菜类等被检测出超标样品较多。

首先,我们要考虑这种残留会给人类带来什么风险。

农药残留超标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人体健康的冲击。

农药残留中可能含有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成分,如有些农药可能会引起神经系统中毒、免疫系统中毒、内分泌紊乱等。

此外,农药残留可能携带有细菌、真菌等致病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二是对环境的危害。

蔬菜农药残留可能污染环境,影响生态平衡。

例如,有些农药可能会影响蜜蜂的生命健康,减少蜜蜂的数量,从而影响花粉的传播。

此外,残留物也可能在环境中长期积累,造成土地、水资源的污染。

针对蔬菜农药残留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督,严格落实农药标准。

同时,所有蔬菜市场都应设立农药残留检测机构,对市场上的所有蔬菜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为超标的产品及时采取措施。

二是提高消费者风险意识。

消费者在购买蔬菜时应注意农残标志、产地、厂家等信息,尽量选择符合标准的蔬菜。

同时,消费者在食用蔬菜前应充分清洗和加工,以降低农药残留的潜在风险。

最后,要不断加强研究,开发出更加环保、健康的农药产品,在保障蔬菜质量的同时,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食品中的蔬菜与农药残留

食品中的蔬菜与农药残留

食品中的蔬菜与农药残留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农药残留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蔬菜作为一种主要的食品来源,其是否存在农药残留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食品中的蔬菜与农药残留问题展开讨论。

一、农药残留的现状近年来,农药的广泛使用使得食品中农药残留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70%的食品存在着农药残留,其中以蔬菜类食品居多。

农药残留主要是由于农药的使用不当或过量使用导致的。

农民为了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往往会过度依赖农药。

而农药的不正确使用,包括使用剂量、喷洒时间和频率以及使用种类等方面的不当,都会导致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

二、农药残留对健康的影响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一方面,农药残留可能导致急性中毒,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另一方面,长期摄入农药残留可能导致慢性中毒,甚至与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有关,如癌症、生殖系统疾病等。

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由于他们的机体适应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农药残留的影响。

因此,保护儿童和老年人免受农药残留的危害显得尤为重要。

三、减少农药残留的途径为了减少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有以下几个途径可以采取:1. 合理使用农药:农民应该根据作物的品种、生长期和病虫害情况等因素合理选择农药,并在使用农药时遵循使用说明书中的建议剂量和使用方法。

2. 加强农药管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和监督,制定科学的农药使用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测,对超标的产品进行处罚和下架等措施。

3. 提倡有机农业:有机农业以生物控制为主,采用天然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等,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从而降低蔬菜中农药残留的风险。

四、保障食品安全的责任保障食品安全是政府、农民和消费者共同的责任。

政府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提高农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农药使用技术,加强农药残留监测能力。

农民要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的管理,做到农药使用规范化、标准化。

消费者应保持警惕,选择无农药残留的有机蔬菜,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中农药残留的现状分析
了解2009-2010年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为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整理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数据,描述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与残留水平。

结果监测期间,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率为30.56%,各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的差异为叶菜类(19.10%)<果菜类(39.13%),叶菜类(19.10%)<菌类(37.06%),菌类(37.06%)<块根类(40.91%);地区差异为成都(9.00%)、自贡(6.52%)<乐山(23.33%)<达州(48.89%)<绵阳(76.09%);季节差异为第三季度(11.96%)<第四季度(39.41%)。

在超标农药品种方面,除丙溴磷、甲氰菊酯、抗蚜威、联苯菊酯、氯菊酯、氟氯氰菊酯和杀扑磷7种农药外,其余33种农药在蔬菜中均存在超标,且超标程度各异,但在各类蔬菜中的残留水平并无差异。

结论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严峻,混合农药超标情况较严重,应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完善蔬菜中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

为确保蔬菜稳产、增产,农药自出现就被广泛地用于蔬菜产业的病虫草害防治。

由于农药的使用,我国每年可挽回蔬菜1600万吨,经济效益十分巨大[1],但也正是由于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影响蔬菜食用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并引起政府和广大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四川省是我国西南地区蔬菜产业的龙头,2009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为113.33万ht,人均年消费量为91.98kg,但是农村人均年消费量超过121kg[2],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为保护人们健康和了解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四川省于2009年开展蔬菜中农药残留的监测工作,研究通过整理2009-2010年的监测数据,分析省内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为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的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分析所用的数据来源于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网。

2009-07/09及2010-08/12,在成都、达州、乐山、绵阳和自贡5市设立常规监测点,监测的农药种类包括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及氨基甲酸酯共4类40种,监测的蔬菜共9类76种;样本采集采用多级分层抽样方法,抽样过程中遵循随机原则,抽样场所包括辖区内各种类型的销售市场;样本中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参照GB/T5009系列标准,部分监测点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参照四川省“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方法”[3,4];对于低水平监测数据的处理参照“食品污染监测数据处理指南”[5];数值修约与超标样品分析参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及规定[6~14],少数国内暂无标准者参考国际相关标准[15~17]。

1.2方法通过计算超标率、平均残留浓度描述监测期内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时间、地区及蔬菜种类中农药残留的超标情况,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蔬菜中各农药残留水平,统计软件为SPSS13.0。

2 结果
2.1 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的超标情况监测期间共检样品648份,其中超标样品198份,总超标率为30.56%。

各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存在差异(χ2=24.469,p=0.002),两两检验得叶菜类与果菜类、叶菜类与菌类、块根类与菌类之间有差异,其余各项无差异,表现为叶菜类(19.10%)<果菜类(39.13%),叶菜类(19.10%)<菌类(37.06%),菌类(37.06%)<块根类(40.91%);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存在地区差异(χ2=227.481,p=0.000),两两检验得成都市与自贡市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成都(9.00%)、自贡(6.52%)<乐山(2
3.33%)<达州(48.89%)<绵羊(76.09%),见表1。

除丙溴磷、甲氰菊酯、抗蚜威、联苯菊酯、氯菊酯、氟氯氰菊酯和杀扑磷共7种农药在蔬菜
中无超标外,其余受检的33种农药在蔬菜中均有超标,且超标情况存在差异(χ2=501.384,p=0.000)。

198份超标样品中,有94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农药残留超标,混合农药超标率为14.51%,其中1份鸡腿菇样品中超标的农药高达13种。

监测期间,检测到的最大超标值来自第四季度甘蓝类蔬菜中的氧化乐果(29.92mg/Kg),该残留量为其最大残留限量(0.02 mg/Kg)的1492倍,不同季节蔬菜中农药残留检出情况见表3。

2.2 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水平根据监测方案[3,4],未检出的样品检测结果均以“<最低检出限(LOD)”形式表示,对于此类低水平检测数据,按照全球环境检测规划/食品-欧洲(GEMS/ FOOD-EURO)第二次会议推荐性“食品污染监测数据处理指南”,计算受检农药在各类蔬菜中的残留水平并进一步做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各种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水平无差异(低限F=0.985,p=0.494,高限F=1.082,p=0.356)。

3 讨论
2010年全国蔬菜中农药残留合格率为96.8%[18],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合格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咎其原因,该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与研究将食用菌纳入分析有关,食用菌由于营养价值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而目前我国食用菌中农药残留限量的标准总共只有9项[19],远达不到分析所需,为较全面的了解菌类种植过程中实际使用的各种农药的残留情况,该研究在分析的过程中借鉴了相对严格的国际标准,致整体超标率较高,即因为存在监测农药数量、种类及蔬菜种类的差异,研究得到的超标水平结果在实质上不宜与国家水平直接比较。

不同种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有差异,可能与蔬菜生长周期及病虫害生长条件的差异有关;不同地区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有差异,可能与各地区蔬菜中害虫危害程度、菜农农药使用习惯及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等因素有关;第四季度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较第三季度严重的研究结果,与蔬菜中病虫害滋生的自然时间规律不一致,可能是由于冬季菜农为生产反季蔬菜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所致;除丙溴磷等7种农药在蔬菜中无超标外,其余超标农药中不乏国家明令禁止在蔬菜中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提示监测区域部分菜农安全意识淡薄,农药科技知识欠缺的现状;混合农药超标情况较严重,可能是由于近年来混配农药市场需求迅猛增长,却缺乏混配农药相关安全监管体系所致。

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严峻,应在适当增加监测点、增加春夏2季监测时间的基础上,加强对禁限用农药及混配农药的监管力度,有关部门应完善蔬菜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争取使国内蔬菜中农药残留监管水平与国际接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