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语义和语法的关系_白解红

合集下载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个累积、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认知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若干问题。

一、视觉语境教学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对语言的认知、理解和记忆都是在语言使用的视觉和语音环境中实现的。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在视觉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

比如,为学生呈现一张有图画的海报,通过图片为学生提供单词的具体意义,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快地理解单词意思,并且调动更多认知资源,提高词汇教学效果。

二、符号记忆法符号记忆法是认知心理学家推荐的一种记忆方法。

在符号记忆法中,学习者通过将目标单词与一个可视化的符号联系起来,来有效地记忆这个单词。

比如,我们可以将单词“apple”与一个苹果的图片联系起来,并将这个符号牢记在心中,这样就能更好地记忆和识别这个单词。

三、记忆链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的大脑更容易记住一些有序的信息。

因此,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采取记忆链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将一组相关的单词按照其意义或者词性归类,形成一条记忆链。

例如,将名词“apple”、“banana”、“pear”排列在一起,这样记忆起来就更方便、更有效果。

四、分组学习分组学习法是认知心理学家推荐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分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词汇水平。

具体做法是建立词汇学习小组,由小组成员共同学习、练习和分享词汇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五、反复学习认知心理学认为,反复学习是一个有效记忆的方法。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多次重复练习同一组词汇,直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之后再进入下一组。

反复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单词意义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词汇水平。

六、多元化教学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风格,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语义和语法的关系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语义和语法的关系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语义和语法的关系
白解红;石毓智
【期刊名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卷),期】2006(035)005
【摘要】语义和语法的关系是当代各主要语言学流派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它们的根本分歧之所在.认知心理学在过去20年来的迅速发展,为理解语义和语法的关系提供了扎实的实验根据.我们尝试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从一个新的视角论证语义和语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语言的一个最为本质的特性.
【总页数】6页(P99-104)
【作者】白解红;石毓智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
【相关文献】
1.从语义、语法、及语用角度看真实条件句的复杂性 [J], 樊肇昌
2.从动结式的产生发展看语义与语法的关系 [J], 李颖
3.从结构主义语义学的角度看"捆""打""织"的同义关系 [J], 蒋媛媛
4.从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看语义和语法的关系 [J], 张庆凤
5.从词汇论的角度看语义对语法的影响 [J], 杨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语网络四字格缩略语的认知语义研究_白解红

汉语网络四字格缩略语的认知语义研究_白解红
飞蝗芜湖属于整体谐音式四字格缩略语其作为来源域用来激活目标域非黄勿护二者具有语音相似性故而能发生语音隐喻使二者所代表的概念域之间能够进行联想和跨域映射构建出其实际所指非黄勿护之后再基于语言形式的部分代形式整体的转喻机制我们可以得到非黄勿护的完整形式本贴子非黄贴请吧主勿删除以维护贴吧纯净从而完成该缩略语的意义建构
3. 0 汉语网络四字格缩略语的生成动因
汉语网络四字格缩略语的生成动因可分为语言内部因素和语言外部因素 。语言内部因素 包括汉语的对称机制和双音节化趋势 ; 语言外部因素包括认知因素 、 语用因素和心理因素 。
3. 1 语言内部因素
3. 1. 1 汉语的对称机制 “ 2 + 2” 汉语中的 对称式的四字格在汉族人心理中造成了一种强大的语言定势 ( 武占坤、 1983 : 356 ) 。对称式的四字格结构的形成受《诗经 》 。《诗经 》 王勤, 语言的很大影响 是我国第 一部诗歌总集, 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 305 篇, 被儒家尊为经典, 位列 。《诗经》 五经之首 中的语言多为四字格结构 , 对汉语的语言结构的形成 ( 特别是成语 ) 和修辞 手法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 形成或促进了汉文化以偶为佳 、 以四言为正的语言表达习惯和追求和 谐、 均衡、 对称的审美习惯, 这一审美习惯反过来又会加强人们对四字格语言结构的喜爱 。 四 “四字格结构 ” 音节的优势特别表现在现代汉语里存在着大量的四音节熟语即 这一事实 ( 吕叔 1963 ) 。 湘, 网络四字格缩略语的形成和流行正是汉语的对称机制和汉民族追求对称和谐的审美观的 : “人艰不拆” “人生已经如此艰难, , “社病我 体现, 例如 是 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了 ” 的缩略形式
49
山东外语教学 2015 年第 6 期 网 言、 博客语言和即时信息传输语言等六种类型 ; 于根元 ( 2001 ) 系统探讨了网络语言的性质 、 络词语的属性特征及构词方式 、 网络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赵华伦 ( 2005 ) 对网络语言的修辞现 象进行了研究, 认为网络语言的修辞主要有比喻 、 借代、 谐音和缩略等; Crystal ( 2009 : 92 - 95 ) 认为网络语言具有四个突出特征 : 文本数量巨大、 变体众多、 文本可及性较差和网络词语出现 时间的确定性; 白解红 ( 2009 : 82 ) 根据网络语言的构词方式将其分为网络复合词、 网络缩略 “X 客” 词、 网络谐音词; 白解红、 陈敏哲( 2010 ) 以 为例研究了该类汉语网络词语的在线意义建 构; 蒋向勇、 白解红( 2013 ) 对汉语 ABB 式网络重叠词语进行了认知研究。 上述研究丰富了网 络词语的研究, 但对汉语网络四字格缩略语这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及其生成动因与意义建构背 后的认知机制缺乏研究 。基于此, 本文拟运用认知语义理论 , 对汉语网络四字格缩略语进行研 究。

浅谈认知智能之语义理解

浅谈认知智能之语义理解

浅谈认知智能之语义理解时代在发展。

历史上的名人观点,随着历史的发展,也有可能是错的。

总体上来说,我们人类的所有认知体系,都有局限性。

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

语言所蕴含的意义就是语义(semantic)。

简单的说,符号是语言的载体。

符号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有被赋予含义的符号才能够被使用,这时候语言就转化为了信息,而语言的含义就是语义。

语义可以简单地看作是数据所对应的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所代表的概念的含义,以及这些含义之间的关系,是数据在某个领域上的解释和逻辑表示。

看看语义的百科解释。

还是有一些问题。

语言的含义就是语义。

语言的含义究竟是啥?无论是符号,语言,图像等等,都是信息的载体。

因此含义就是信息的含义。

那信息又是现实世界的信息化载体。

所以语义再往前追究。

就是现实世界中的时间空间中所表达的展现的一切。

语义的根就在现实世界在宇宙中。

语义可以简单地看作是数据所对应的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所代表的概念的含义,以及这些含义之间的关系,是数据在某个领域上的解释和逻辑表示。

柏阔这后面的详细点的解释,方向我觉得没问题。

但是不全。

我们如果要做语言的理解,深度理解,语义必须要搞清楚的。

宇宙包含时间和空间,时间就不用多说了。

空间包含种种物体可见的,不可见的。

物体存在很多个维度。

且物体和物体之前还存在很多关联关系。

且物体和时间之间也有关系。

这都是语义表达的内含。

从大方向上,就要全面的去覆盖语义的内含。

从认知上来说。

我们人类认知到的所有信息。

语言表达出来。

都变成了种种语义。

那么从认知上来说,语义来源于认知。

那么我们只需要剖析认知的范畴和边界,也能找到语义的范畴和边界。

也能划分。

从语言学角度来说。

语言学下有两大体系,形式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形式语言学代表了浅层的语义,认知语言学代表了深层次的认知层次的语义。

把认知和语言学结合起来了。

从形式上,句式,句型,句类,词性,等等语法,都包含了深度的语义体系。

如果这种形式,无法表达特定的语义,那么这种形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认知心理学中的语言语义研究

认知心理学中的语言语义研究

认知心理学中的语言语义研究第一章: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语言在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通过语言理解他人的意图和信息。

因此,对语言的认知和理解一直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在语言的研究中,语义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语言所包含的意义和信息。

本文将介绍认知心理学中语言语义相关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语义的定义和特点语义是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信息,是语言的一种基本属性。

语义是由两个层面来定位的:内在层面和外在层面。

内在层面是指语义的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而外在层面是指语义的表面表示形式。

另外,语义还具有歧义性,即同一词语或语句在不同上下文环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

第三章:语言的认知和理解过程语言的认知和理解过程包括对语言单位的组成和归纳,对语言概念的理解,以及对不确定的语言信息的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语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语义的理解,我们能够迅速理解和处理语言中的信息。

而这个过程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需要我们的大脑进行高效的信息加工。

第四章:语义的处理过程语义的处理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收集和表示。

收集阶段是指从语言信号中提取语义信息,例如通过词附加信息(如上下文、语调等)来确定具体含义。

而表示阶段则是指如何将语义信息编码成大脑可以处理的形式,以便于记忆、组织和操作。

这个过程需要涉及到多个神经和认知系统。

第五章:语言障碍和语义损伤语言障碍和语义损伤是两个常见的语言问题。

语言障碍通常是指语言能力发育异常或语言习得出现问题。

而语义损伤则是指由于大脑受损而导致的语义处理能力下降。

对于这两个问题,治疗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语言训练、心理治疗等。

第六章:语义研究的应用语义研究的应用非常广泛,而其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就是语义技术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

语义技术是一种将自然语言处理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能够帮助计算机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语言信息。

另外,语义研究还广泛应用于语言翻译、智能家居、智能自动问答等领域。

《2024年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范文

《2024年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范文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篇一一、引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汉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词汇是理解和运用汉语的关键。

认知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学科,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教学方法。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如何获取、存储、处理和使用信息。

在词汇学习中,认知心理学关注学习者的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方面。

注意是信息输入的门户,记忆是信息存储的仓库,思维是信息处理的工具,语言则是信息输出的渠道。

因此,认知心理学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

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认知心理学视角1. 注意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注意是学习者获取信息的关键。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如利用图片、视频、故事等多媒体手段,使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词汇。

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习者有意识地关注常用词汇和高频词汇,以提高学习效率。

2. 记忆策略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记忆是词汇学习的基础。

认知心理学认为,通过多种感官参与、重复练习、联想记忆等方法可以提高记忆效果。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帮助学习者记忆词汇,同时鼓励学习者运用联想、归类、构建语境等方法巩固记忆。

3. 思维训练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思维是信息处理的核心。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习者进行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学习者分析词汇的构词规律、语义关系、文化内涵等,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词汇体系,提高运用汉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4. 语言输出在词汇教学中的意义语言输出是检验词汇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习者多进行语言输出,如口语表达、写作等。

通过语言输出,学习者可以巩固已学词汇,提高运用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纠正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词汇的用法。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思维过程及其认知机制的一门学科。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习者的认知过程,从而设计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相关问题。

一、信息加工模型与词汇学习认知心理学认为,个体获取信息的过程可以用信息加工模型来描述。

信息加工模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和联想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信息的加工和存储。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学习者通过感知汉字、注意汉字的形、音、义等特征、记忆并存储汉字的信息,然后通过联想将汉字和其他信息联系起来。

教师在设计词汇教学时可以结合信息加工模型,通过刺激学习者的感官、提高学习者的注意力、采用多种记忆技巧和联想策略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汉语词汇。

二、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输入和输出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语言输入是指学习者接收来自外部的语言信息,包括听、读等活动;语言输出是指学习者产生并表达语言信息,包括说、写等活动。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学习者需要通过输入理解和记忆汉语词汇,通过输出巩固和运用汉语词汇。

教师在词汇教学中既要注重提供各种丰富的语言输入,又要鼓励学习者进行积极的语言输出,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语词汇。

三、注意力与词汇学习注意力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注意力的不同分配会影响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和记忆。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学习者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汉字的形、音、义上,才能更好地学习和记忆汉语词汇。

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吸引注意力的教学活动、提供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来帮助学习者集中注意力,增强词汇学习的效果。

五、认知策略与词汇学习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会使用各种认知策略。

这些认知策略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习者使用各种认知策略,如通过对比词汇的异同来记忆词汇、通过概括词汇的特点来加深对词汇的理解等,从而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语义加工与语义记忆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语义加工与语义记忆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语义加工与语义记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是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当我们听到或读到一个词、一句话时,能够迅速理解其含义,这种能力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复杂的认知过程,即语义加工和语义记忆。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探究这两个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的思维和语言处理机制。

语义加工,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理解和解释语言意义的过程。

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的词汇或句子时,大脑会迅速启动一系列的活动来解读其含义。

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分步骤进行的。

首先是词汇识别。

当我们看到一个单词,比如“苹果”,视觉系统会将这个图像信息传递给大脑。

大脑会迅速在词汇库中搜索与之匹配的信息,确认这是“苹果”这个词。

但这只是第一步,仅仅知道这个词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理解它在当前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接着是语义特征提取。

每个词汇都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语义特征,比如“苹果”的特征可能包括“红色”“圆形”“可食用”等。

在理解过程中,大脑会提取这些特征,并将它们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语义概念。

然后是语境整合。

一个词的含义往往会受到其所处语境的影响。

比如“我今天吃了一个苹果”和“这个苹果看起来很漂亮”中,“苹果”的具体含义和作用是不同的。

大脑需要根据上下文的信息,对词汇的语义进行调整和整合,以确保准确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语义记忆则是我们长期存储和组织语义知识的系统。

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库,里面存放着我们对世界万物的认识和理解。

语义记忆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包括物体的概念、人物的特征、事件的经过、抽象的概念等等。

这些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

比如,当我们想到“动物”这个概念时,可能会联想到与之相关的“猫”“狗”“狮子”等具体的动物;而想到“猫”时,又可能会进一步想到“猫的习性”“猫的品种”等更具体的信息。

这种关联网络使得我们在回忆和提取语义信息时更加高效。

语义记忆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

从认知角度看语言符号的范畴与语义的关系

从认知角度看语言符号的范畴与语义的关系

《长江丛刊》2018.0355从认知角度看语言符号的范畴与语义的关系■周子轩/四川大学摘 要:通过人类的认知能力,我们将接触到的事物进行归类、组织,并赋予一个符号与之对应,进而通过在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对其进行加工,形成能够被使用和传播并且具有意义的语言符号。

同时,范畴核心图式化的心理表征将范畴与语义紧密联合,固化为人类认知过程的产物。

关键词:认知科学 符号 范畴 语义 原型一、对语言符号范畴的认知人把世界上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在认知中组织在一起,并赋予同一语言符号,这就形成了范畴,其过程即范畴化,而范畴是在发展中形成的。

传统的范畴理论,如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范畴理论的基本假设是:范畴是由某些必要和充分的特征决定的。

从这一假设出发,人可以利用矛盾律和排中律推导出另外一些基本假设。

由此,范畴的边界是清晰的,而不是模糊的。

其推论基础是源于“客观主义”哲学,其认为人类思维与理性是抽象的,它没有必要体现于任何机体内。

任何概念和范畴究其实质是超越的,即它们超越了人类的生理限制,独立于从事范畴化活动的人类身体结构的特性和想象机制的作用。

与传统的范畴理论不同的是,现代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成员之间没有本身固有的共同的特性,而只有多种方式的相似性——家族相似性。

范畴也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边界,而只是认知组织的一种方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知能力的提高而形成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比如“游戏”范畴,包括多种游戏,有的游戏需要有运气,而有的需要技巧,有的兼而有之。

随着科学和社会的进步,新的游戏工具产生了,游戏的范畴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在同一范畴中,其成员代表该范畴的程度并不一样,有中心的、典型的成员和边缘的、非典型的成员之分,其中心的、典型的成员即范畴的原型。

范畴是词语概念形成的基础,而原型对某个社会集团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成员。

二、对语言符号语义的认知(一)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符号语义与语言世界以外的客观世界有着密切联系。

一个符号或对象的某种意义最初是怎么形成的?语义的起源来自哪儿?比如“桌子”,人类如何理解当发出“桌子”这个符号时指代的就是客观世界中的那张“桌子”呢?对于这些问题,从客观认知的角度有着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认为:客观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桌子, 这些桌子有共同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而且这些特征通过认知结构网络进一步加工,并且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固化成为“桌子”的普遍意义。

认知心理学对语言理解的贡献

认知心理学对语言理解的贡献

认知心理学对语言理解的贡献引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它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方式,还反映了人类思维和认知的特点。

因此,理解语言的过程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认知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信息处理的学科,对于语言理解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探讨认知心理学在语言理解方面的贡献,包括语言加工的认知过程、语义理解和句法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语言加工的认知过程1.1 语音加工语音加工是语言理解的第一步,它涉及到对声音的感知和识别。

认知心理学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人类在语音加工过程中会对声音进行分析和编码,进而识别出不同的音素。

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理解人类语音加工的认知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1.2 词汇加工词汇加工是理解语言的关键一环,它涉及到对单词的识别、编码和存储。

认知心理学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人类在词汇加工过程中会基于上下文、语义和语法等信息进行词义的选择和理解。

这些研究成果揭示了人类在词汇加工中的认知策略和机制。

二、语义理解语义理解是语言理解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对句子和文本的意义进行解析和理解。

认知心理学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人类在语义理解过程中会基于词汇的语义关系、词汇的共指关系以及句子的语境等信息进行语义的推理和理解。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揭示了人类在语义理解中的认知过程和机制。

三、句法分析句法分析是语言理解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对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进行解析和理解。

认知心理学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人类在句法分析过程中会基于句子的语法规则、词汇的句法属性以及句子的上下文等信息进行句法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揭示了人类在句法分析中的认知机制和策略。

结论:认知心理学在语言理解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理解人类语言加工的认知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

通过对语言加工的认知过程、语义理解和句法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理解的机制和策略。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认知心理学在语言理解领域的研究,以推动语言理解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认知心理学研究中语言表征与语义理解的实验研究

认知心理学研究中语言表征与语义理解的实验研究

认知心理学研究中语言表征与语义理解的实验研究在认知心理学中,语言表征与语义理解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通过实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探究人类的语言认知规律,提高人们的语言学习能力和沟通水平。

一、语言表征的实验研究语言表征是认知心理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实验研究一直都是其研究的重要手段。

语言表征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采用定量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符号和意义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探索不同语言符号的表达方式对意义的表征能力。

在这些实验中,脑电图、磁共振成像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以便捕捉语言表征在脑内的相应活动。

近期,国内外的一些语言表征实验研究表明,在同一语言环境中,不同语言符号的表达方式具有不同的认知效应。

例如,汉语中的象声词(如“哗啦啦”、“吱吱叫”等)和拟态词(如“咕嘟咕嘟”、“呜呜”等)能更好地模拟动物或物体的声音和动作,具有更强的语义表征能力。

同时,英语中的“metaphor”(隐喻)和“metonymy”(转喻)等修辞手法,能够掩盖一些语言上的不合理之处,使语言符号与意义得以更好地匹配。

在这些实验中,除了探究语言符号与意义的表征关系外,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值得关注。

例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语言表征实验中是否存在差异?语言表征的差异是否会影响到人们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理解?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实验研究来进一步解答。

二、语义理解的实验研究语义理解是人类语言认知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对于语义理解的实验研究愈加重视。

通过实验研究,可以深入探究语言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并发掘不同情境和语境对于语义理解的影响。

同时,通过这些研究,还可以更好地识别和改善人们在语义理解中存在的缺陷。

在语义理解的实验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实验范式包括“语义判别任务”、“连词解释任务”等。

例如,语义判别任务中,被试需要根据被呈现的语义刺激(如词语、图片等)在两个或多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选项;而在连词解释任务中,被试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对连词的含义进行解释。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沟通工具,对外汉语的进修对培育外国人的中文交际能力至关重要。

而词汇是语言的基础,精通词汇是进修一门语言的重要前提。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是探究人类如何认知、进修和思维的科学,它强调人的思维过程和信息加工。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可以援助同砚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1.1 感知和注意力感知是信息加工的第一步,同砚需要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来感知词汇。

同时,注意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同砚需要专注于词汇的进修,防止分离注意力。

1.2 记忆和联想记忆是进修的关键环节,通过不同的记忆方式可以加深对词汇的记忆。

联想是记忆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通过将词汇与其他已知信息联系起来,提高记忆效果。

1.3 意义和语境进修词汇不仅需要记住词汇的形式,更重要的是理解词汇的意义和使用语境。

因此,在词汇教学中要重视援助同砚理解词汇的意义,并提供丰富的语境让同砚运用词汇。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加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可以提高同砚的词汇进修效果。

2.1 多感官教学法多感官教学法能够刺激多个感官器官,提升进修的效果。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活动,如图片与词汇的配对、听说游戏等,激发同砚的爱好和注意力。

2.2 词汇进修策略同砚可以运用一些词汇进修策略来提高进修效果。

例如,使用词汇卡片法或词汇网络等工具,援助同砚将词汇与相关信息联系起来,提高记忆效果。

2.3 语境意义教学除了传授词汇的形式和意义,还应该传授同砚如何运用词汇在语境中进行表达。

可以通过举例、对话等方式让同砚精通词汇的实际用法,培育同砚的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认知心理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假设同砚们正在进修关于天气的词汇,老师可以接受以下教学策略:3.1 多感官教学法:老师可以让同砚观看天气图片,并协作录音,让同砚听到相应的天气词汇,然后进行词汇配对练习。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语言理解与表达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语言理解与表达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语言理解与表达概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我们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意图。

然而,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认知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语言理解和表达的框架,通过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机制,揭示了语言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一、语言理解的认知过程语言理解是指接收到他人的语言信息后,通过认知过程将其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语音、语法和语义等多个层面进行处理。

1. 语音处理语音处理是语言理解的第一步。

我们通过听觉系统接收到他人的语音信号,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和解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识别语音的基本单位(音素),并将其组合成有意义的词汇。

2. 语法处理语法处理是语言理解的关键环节。

通过语法处理,我们能够理解句子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语法规则帮助我们确定词汇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句子的含义。

例如,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在很多语言中都存在,我们可以通过语法规则来识别并理解这种结构。

3. 语义处理语义处理是语言理解的最高层次。

通过语义处理,我们能够理解句子的意义和信息。

语义涉及词汇的意义、句子的意思以及上下文的推理等。

我们通过词汇的定义、词义的搭配和上下文的推断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二、语言表达的认知过程语言表达是指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图通过语言进行传达。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思维转化为语言符号,并通过语音或书写等方式进行表达。

1. 思维与语言的转换思维与语言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思维中的概念和信息转化为语言符号。

这个过程涉及到选择适当的词汇、组织句子结构和表达准确的语义。

2. 语言的表达方式语言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口头语言主要通过语音进行传达,包括语调、语速和语音的表达方式。

书面语言则通过书写进行传达,包括文字的选择、排列和书写规范等。

3. 语言表达的效果与沟通语言表达的效果与沟通密切相关。

有效的语言表达可以使信息准确传达,促进沟通和理解。

语言也会“男尊女卑”?

语言也会“男尊女卑”?

语言也会“男尊女卑”?作者:王慧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02期摘要:语言作为社会的一面明镜,深刻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生活。

不约而同地,英汉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性别歧视现象,这就折射出东西方社会“男尊女卑”的价值观念。

作者试图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之上,从词汇差异和交际差异两大方面,详细分析讨论英汉语言中广泛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并探究此现象形成的历史、社会及心理成因。

关键词:汉语英语性别歧视成因1.引言语言作为人类特有的产物,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人类大量的社会文化信息。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男性长期处于主导地位,而女性则相对处于从属地位,这种“男尊女卑”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反映在语言之中。

伴随着美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特别是社会语言学的诞生,自本世纪60年代起,性别语言成为语言学家们争相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著名的语言学家Lakoff(1975)、Trudgill (1994)和Romaine(1994)等都在此领域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

他们在探讨语音、语调、词汇及话语风格中的性别差异的同时,也试图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语言与性别的研究,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研究者。

白解红(2000)和孙汝建(1996)分别从语用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详细研究和探讨了性别语言。

笔者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词汇差异和交际差异两大方面入手,详细分析性别歧视现象在英汉语言中的表现,并尝试从生理、心理、历史和社会层次探讨此现象的成因。

2.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受到“种族歧视”的启发,“性别歧视”一词由美国的女性主义者所创造,意为:“以性别为基础的…偏见‟,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

”在当今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背景之下,语言使用者使用语言时,经常会表现出一种对女性的贬低、轻视、侮辱,等等,具体表现在词汇和交际两个方面。

2.1词汇方面词汇宛如化石一般,记录着人类生活的社会百态。

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主要表现在词汇的构词、意义及词序方面。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语义加工与语义记忆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语义加工与语义记忆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语义加工与语义记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当我们听到或读到一句话时,能够迅速理解其含义,这背后涉及到复杂的认知过程,其中语义加工和语义记忆起着关键作用。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探讨这两个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维和语言处理机制。

语义加工,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对语言中所包含的意义进行理解和解释的过程。

当我们接触到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者一段文本时,大脑会迅速对其中的语义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

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多个阶段和层次的处理。

在最初的阶段,我们会对输入的语言进行感知和识别。

例如,当我们看到“苹果”这个词时,首先会识别出它的字形和读音。

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大脑会迅速从语义记忆中搜索与“苹果”相关的信息,比如它是一种水果,通常是红色或绿色的,味道甜美等等。

语义记忆则是我们长期存储和积累的关于世界知识和语言意义的信息库。

它包含了我们对各种概念、事物、人物、事件等的理解和认识。

比如我们知道“太阳从东方升起”“冬天比较寒冷”等常识性的知识,这些都存储在语义记忆中。

语义记忆的组织方式并非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层次。

有些研究者认为,语义记忆是以概念网络的形式存在的。

在这个网络中,相关的概念通过各种联系相互连接。

比如“苹果”这个概念可能与“水果”“红色”“甜”等概念紧密相连。

在语义加工过程中,语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

比如“我去银行”,这里的“银行”可能指的是办理金融业务的机构,也可能指河边的堤岸,具体含义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另外,文化背景也会影响语义加工和语义记忆。

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于同一概念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例如,某些在一种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没有特殊的意义,甚至可能是负面的象征。

影响语义加工和语义记忆的因素还有很多。

个体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就是其中之一。

语法语义间的关联性解析

语法语义间的关联性解析

语法语义间的关联性解析语法与语义是语言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语法是指一定语境下语言中单词、词组、句子等的规则,而语义则是指这些规则所表达的意义。

语法和语义之间的关联性,是很多语言学家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语法与语义间的关联性。

一、语法中的意义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语法中也存在着意义,它们是相互关联的。

比如,动词时态的变化不仅仅是为了符合语法的规则,还与句子所表达的时间有关。

如果我们说“我昨天去了商店”,这一句话中,“去”是动词,“了”是时态助词,它们的组合不仅符合语法规则,还表达了昨天已经去过商店这一意义。

另外,动词的主动、被动、完成、进行等各种语态形式,也会对句子的意义产生影响。

比如,“我在看电影”和“电影在被我看”这两个句子在语法上虽然相同,但意义却大相径庭。

因此,不能单纯地认为语法只是一些机械的规则,它们与语义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二、语义对语法的影响除了语法对语义的影响外,语义本身也会对语法产生影响。

语言是为了表达意义而存在的,因此,语言中的规则也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意义而存在的。

比如,英语中的冠词“a”和“an”,根据名词的发音选择使用,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名词的意义。

在汉语中,类似的例子也是不少的。

比如,“我去买东西”和“我去看电影”这两个句子在语法上几乎一模一样,但依据语义不同,前者中的“买东西”可以省略主谓之间的“买”,而后者则不能省略。

三、异构理论异构理论是一种思想,认为语法和语义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关联性,它们是相对独立的。

传统的语法学主要是注重语法规则在句子中的作用,忽视了语义的作用,而异构理论则认为语义是捕捉句子意义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因此,异构理论认为语法和语义之间的联系是随着语言使用过程而不断变化的。

结语语法和语义是语言学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从语法中的意义、语义对语法的影响以及异构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语法与语义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也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物 , 而且多为对他 们来 说显得 比较 突出 、熟 悉和重 要的 物 体和事件(Nelson 1973)[ 6] 。儿 童的早 期单 词多为 名词 , 因 为
名词所代表的是静态的物体 ,比较 容易观察 。下 面为以英 语
为母语的儿童最早习得的概念 。
(一)家庭成员 : mammy
(二)动物 :
“语义引发”假说也 与乔 姆斯基 的基 本语 言哲学 观相 对
1 00
立 。乔姆斯基认为 ,普遍语法是一个 与生俱来 的抽象的自 足 形式 系统 ,语义是语言使用 中代入 的 。然而 Pinker 实际上 持 相反的观点 ,认为 语义是 儿童 对现实 现象 观察 概括的 结果 , 他们首先学会语义 ,然后根据语 义的关系习 得语法 。也就 是 说 ,语义在很大程度 上决 定了 语法 , 而且 语法 本质上 是一 个 受语义等因素制约的开放系统 。
二 、关于儿童习得语法的各种假说
认知心 理学的 一个重 要研究内 容是儿 童如何 习得语 言 的 ,人的语言能力的认知基础是 什么 。认知心 理学与语言 学 的关系十分密切 ,我们可以利用认知 心理学的 研究成果来 评 判各种语言学理论 的得与 失 。下 面介绍 几种 主要的 关于 儿 童习得语法的假说 。
dog
(三)交通工具 :
car
(四)玩具 :
ball
(五)食品 :
juice
(六)突出的身体部位 : eye
(七)衣着 :
hat
(八)家常用具 : cup 大人和小孩交际中 经常 出现 的词 , 小孩 也最 容易 掌握 。
比如在儿童最 早 的 词汇 中 也包 括 诸如 问 候 语(hi)、动 作 词 (up)、关 系 词 (more )和 位 置 词 (there )(Gopnik & Meltzoff 1986)[ 7] 。这是因为儿童可以从多 次重现的 交际环 境中学 会 这些相对比较抽象的词语所指 。
2006 年 9 月 学社会科学学报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Vol .35 No .5 Sep ., 2006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语义 和语法的关系
白解红 , 石毓智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 湖南 长沙 410081)
关键词 :语义 ;语法 ;认知心理学 ;认知语言学 ;形式主义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 :H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529(2006)05-0099-06
一 、引言
当代语言学的两大流派 ———“形 式主义语 言学”和“认 知 功能语言学”的根 本分歧 在于 如何理 解语 义和语 法的 关系 。 形式主义者认为 ,语法是一个天生的 、自足 的系统 , 在使用 中 代入语义内 容 ,他们 虽然 也关注 两者 之间 的关系 , 但 是在 假 定语义和语法是 相互 独立 的 、相 互分 离的 系统的 前提 下 , 探 讨两个系统之间的“界面(interface)”效 应 。认 知功能 派的 学 者则认为 , 语法和语 义是 密不可 分的 , 语 法是 词语内 容的 结 构化 , 语义在很大程 度上 决定语 法 ;语义 本身 是一个 认知 和 现实内容的问题 , 要 对任 何语法 结构 做出 合理的 说明 , 必 须 依赖语义特征的分析 。
在语言学界 ,乔 姆斯基 的假 说最有 影响 , 根 据这 个假 说 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理论系统 。然 而在认知心 理学界 , 乔氏的假说只是众多关于语言能力假说中 的一种 , 下面简 单 介绍其他两种最有影响的关于儿童习得语言能力的学说 。
其一是皮亚杰的学说(Bates &Snyder 1985 ;Piatelli-Palmarini 1980)[ 2] 。该学说认为 , 语言能力依赖 一个一般 的认知 前 提 :符号表征能 力 ,即 用一 物指 代另一 物的 能力 。皮 亚杰 还 进一步认为 ,符号表 征能 力不是 与生 俱来 的 , 而是婴 儿时 期 的一项认知发展成就 ,它的出现使得 儿童使用词 语成为了 可 能 。由此可以推 断 , 皮亚 杰不认 为语 言能力 是先 天的 , 也 不 认为它是一种初始的认知能力 ,语言 能力是由更 基本的认 知 能力组成的 ,即皮 亚杰的 假说 跟乔姆 斯基 的是相 互矛 盾的 。 但是皮亚杰的解释也是不彻底的 ,只 适合于解释 单个词的 习 得 ,而对于句法 的学习 则无 能为力 。尽管如 此 , 皮亚 杰的 假 说已经得到试验证明 ,在认知学界被认为是相 对无争议的 。
总之 ,词语所指 的对象 特征 是十分 丰富 的 , 词典 注明 的 特征不见得对掌握其语法功能有太大的 帮助 , 而没有注出 的 特征则可能包含着 重要的 语法 信息 。这 一问 题值得 深入 细 致地加以研究 。
2 .单词语阶段及其理论蕴含 任何语言的儿童都必须经历单词语 阶段 , 即小孩对单 词 的掌握先于其任何 语法知 识的 习得 。从 认知 心理学 的角 度 看 ,儿童单词的学习也是多种认知能 力协同作 用的巨大成 就 (Bloom 2000 ;Deak 2000)[ 4] ,而且也具有重要的 语言学理论意 义 。儿童单词语阶段的实质是利用天生 的符号表征 能力 、观 察能 力 、记忆能力等 认知 能力 , 把 语言符 号与 现实所 指联 系 起来 。也就是说 ,小孩首先要学 会词语的语 义所指 。大致 在 10-13 个月时 , 儿童开 始产 生最 初的 单词 。 多数 儿童 所理 解 的单词仍多于他们所能说的单词(Ingram 1989)[ 5] 。 儿童最 早学会 的单词 常常涉及 与他们 生活密 切相关 的
三 、了解词语的所指是掌握其语法功能 的前提
1 .词语所指对象特征的丰富 性 儿童的认知发展证明 ,小孩最早 习得跟自 己生活环境 密
切相关的概念 。他们只有知道了词语所 指对象的特 征后 , 才 能够正确使用它们 。词语所指跟词典释 义并不是一 回事 , 词 典释义是词典编纂者根据一定的方法来 给每一个 词下定义 , 他们所关注的语义特征往往为一个词语 的基本的 、典型的 特 征 ,而很多附加的 、次要的语义特征则被 忽略了 , 然而被忽 略 的特征可能包含着重要的语法信息 。比如“玩具车(toy car)” 这一概念 ,一般词典都没有注出它代 表的是一 个离散性的 个 体 ,但是这正是儿童 习得 这一 概念用 法的 重要依 据 , 比如 以 英语为母语的儿童据此可 以知 道“toy car”是一 个可数 名词 , 可以加复数标记-s 等 , 而以汉语为母语 的儿童则 据此可以 知 道“玩具车”可以自由地被数量词称数 。
其二是 Pinker(1984 ,1987)[ 3] 提出的“语 义引发 句法的 学 习”的假说 。其主要观点如 下 :在对 语 言的 句法 系统 有较 多 了解之前 ,儿童 能认识 各个 单词的 意义 。然 后 , 他们 可以 利 用这些意义 ,伴以情 景信 息 , 对许多 句子 达成 某种语 义上 的 解释 ,而对句法并没有多少认识 。一 旦习得某些 基本的语 义 范畴和关系 ,儿童就可能利用存在于 任何语言中 的语义概 念 和句法概 念 之间 的 关系 。例 如 , 物 体和 人 的名 称普 遍 是 名 词 ,因此已经注意到 名词 在句子 中如 何使 用的儿 童 , 便可 以 利用这些信息开始领会名词的一般用 法 。类似地 , 及物动 词 的施事总是句子的主语 ,因 此掌握了“施事 —动 作 —受事”这 一关系的儿童 ,就能够开始辨认这 种语法的 主语 。正是通 过 注意到这种联系 ,儿童逐渐从他们以 前形成的概 念和语义 指 示中抽取句法知识 。
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假说与认知科 学的研究 密切相关 , 所以很自然地引起 认知科 学领 域的 学者的 关注 。那 么要 知 道乔姆斯基的假说是否科学 ,认知学 家的意见 最具有参考 价 值 ,因为他们的分析 多是 基于 实验观 察的 结果 , 而不 是单 纯 考虑抽象的语言哲 学问题 。 认知 学者对 乔氏 假说的 看法 可 以概括如下 。
3 .语义和语法的浑然一体阶段 单词语并不仅仅是个概念问题 , 很多时候具 有一个成 人
语言的句子功能 。在以单词代表全句的话 语中 , 儿童使用 单
个词 , 不只是作为某 个称 谓 , 而且传 递某 个类 似于一 整个 句
摘 要 :语义和语法的关系是当代各主要语言 学流派 所关注 的核心 问题 , 也是它 们的根 本分歧 之所在 。 认 知 心理 学在过去 20 年来的迅速发展 , 为理解语义 和语法的 关系提 供了扎 实的实 验根据 。 我们尝试 利用认 知心理 学 的研究成果 , 从一个新的视角论证语义和语法之 间的内在联系 , 从而揭示语言的一个最为本质的特性 。
再次 ,认知科学发展到今天仍无 法证明乔姆 斯基的假 说 具有生理基础或者 心理基 础 。迄今 并没 有发 现人的 大脑 中 有一个与生俱来的专司语言的生理器官 , 也没有 确定人的 语 言能力是独立于其 他认知 活动 的 。幼儿 如何 习得语 言仍 然 是一个尚未揭开之谜 。
最后 ,认知学者也常常把乔氏假 说作为关于 幼儿如何 习 得语言的若干个假说之一 ,他们这样 做的态度也 是十分无 奈 的 。他们认 为 , 虽然 乔 氏的 假 说因 缺乏 证 据而 不能 令 人 信 服 ,但是其他各种解 释也 有不完 善之 处 , 而且 也无法 证实 人 类不存在形式学派 所说的 与生 俱来的 语言 器官 。即 乔氏 的 假说在认知科学 领域 既无 法证实 , 也 无法 证伪 , 由于 该学 科 发展的不成熟性 ,所以目前姑且只能聊备一说 。
本文所 依据的 认知心理 学资料 是根据 斯坦福 大学心 理 学系的 Flavell(2001)教 授等所 著的 Cognitive Development(《认 知发展》)[ 1] ① , 该书概括了过去二十年来 、特别是最近十年来 在儿童认知发展方面的重要成果 。我们 的主要工作 是挖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