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限度检查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生物限度检查概述(中药制剂检验课件)
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概述
二、必备知识
(一)供试品抽样、保存及检验量
供试品一般按批号随机抽样。每批取检验用量 的3倍量。每批抽样应至少含有2个以上最小包 装单位。
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概述
二、必备知识
(一)供试品抽样、保存及检验量
所需样品必须保存在阴凉干燥处,勿冷藏或冷冻,以 防原染菌状况发生变化。
物污染程度的方法。主要包括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及控制菌
数测定。药品制剂中污染活菌数量通常以每克或每毫升供试药品作 为计量单位。
基础 知识
应在不低于B级背景下的A级单向流 空气区域内进行。
检查 条件
意义
确定药物是否污染或其污染程度,控制药品的质 量。保证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作为衡量药 品生产全过程卫生水平的根据之一。
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概述
二、必备知识
(一)供试品抽样、保存及检验量
检验量系指每次检验所需的供试品量(g、ml或cm2)。
每种药品固体和半固体制剂的检验量为10g(大蜜丸不得少于4 丸);液体制剂为10ml;膜剂为100cm2(不得少于4片)。
贵重药品、微量包装药品的检验量可酌减。要求检查沙门菌的 供试品,其检验量应增加20g或20ml(其中10g或10ml用于阳性 对照)。
二、必备知识
(二)供试液制备
稀释液和冲洗液
①稀释液和冲洗液0.9 %的氯化钠水溶液 ②pH7.0氯化钠-蛋白 胨缓冲液
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概述
、一般供试品(水溶性): 或 稀释液→1:10供试液
、非水溶性供试品
或
乳化剂(司盘 、单硬脂酸甘油、聚山梨酯 )→+
→1:10供试液
、具抑菌活性的供试品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测技术PPT课件
检
喷雾剂供
查
试品
1.4.2供试品检查
非
无 菌
① 平皿法
平皿法包括倾注法和涂布法
产
品 微 生 物 限 度 检 查
除另有规定外, 取规定量供试 品,按方法适 用性试验确认 的方法进行供 试液制备和菌 数测定,每稀
培养和计数 :除另有规定外,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 在30~35℃培养3天,沙氏葡 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在20~ 25℃培养5 天,观察菌落生 长情况,点计平板上生长的 所有菌落数,必要时可适当 延长培养时间至7 天进行菌落
微
生
1.3.3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物
限
度
检
查
非 无
1.3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供试品计 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菌 1.3.1菌液制备及使用
产 品
菌种
微
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
生
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
物
限
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
度
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
检 查
株的生物学特性
检
查
非
② 薄膜过滤法
无
除另有规定外,按计数方法适用性试
菌
验确认的方法进行供试液制备。取相
产
当于1g、1ml 或10 cm²供试品的供试 液,若供试品所含的菌数较多时,可
品
取适宜稀释级的供试液,照方法适用
微
性试验确认的方法加至适量稀释液中, 立即过滤,冲洗,冲洗后取出滤膜, 培养和计数:培养条件
生
菌面朝上贴于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和计数方法同平皿计数
值报告菌数
非
③ MPN 法
无
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PPT课件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中国药典》2015年版修订后将分为三个附录: – 1、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 – 2、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 – 3、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5
1.1 总则:
• 微生物计数法系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嗜温 细菌和真菌的计数。
• 当本法用于检查非无菌制剂及其原、辅料等是否 符合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时,应按规定进行检 验,包括样品的取样量和结果的判断等。除另有 规定外,本法不适用于活菌制剂的检查。
• 本检查法可采用替代的微生物检查法,包括自动 检测方法,但必须证明替代方法等效于药典规定 的检查方法。
9
1.3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供试品计 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 供试品微生物计数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 行适用性检查。
• 供试品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应进行方法适用 性试验【10版:方法验证】, 以确认所 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微生物计数。
• 若检验程序或产品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检验 结果时, 计数方法应重新进行适用性试 验。
6
1.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则:
• 环境: – 微生物计数试验环境应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要 求。(在不低于GMP 现行版要求的D 级洁净环境 、局部洁净度不低于B 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 行)【10版: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 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 – 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 ,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 出。 – 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进行监 测。
《中国药典》2015年版修订后将分为三个附录: – 1、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 – 2、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 – 3、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5
1.1 总则:
• 微生物计数法系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嗜温 细菌和真菌的计数。
• 当本法用于检查非无菌制剂及其原、辅料等是否 符合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时,应按规定进行检 验,包括样品的取样量和结果的判断等。除另有 规定外,本法不适用于活菌制剂的检查。
• 本检查法可采用替代的微生物检查法,包括自动 检测方法,但必须证明替代方法等效于药典规定 的检查方法。
9
1.3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供试品计 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 供试品微生物计数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 行适用性检查。
• 供试品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应进行方法适用 性试验【10版:方法验证】, 以确认所 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微生物计数。
• 若检验程序或产品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检验 结果时, 计数方法应重新进行适用性试 验。
6
1.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则:
• 环境: – 微生物计数试验环境应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要 求。(在不低于GMP 现行版要求的D 级洁净环境 、局部洁净度不低于B 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 行)【10版: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 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 – 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 ,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 出。 – 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进行监 测。
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PPT课件
菌液制备 (3)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
养基上, 23~28℃培养5~7天,加3~5ml0.9%无菌氯 化钠溶液洗下霉菌孢子,吸出菌液,取 1ml菌液加0.9% 无菌氯化钠溶液9ml,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
4~ 10-6,使菌数约为50~100cfu/ml。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菌液组: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 平皿法:取试验用的1ml菌液(约50~100cfu),分别注 入平皿中,立即倾注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 个平皿,按平皿法测定其菌落数。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供试品对照组:取规定量供试液,按菌落计数方法测定 供试品本底菌数。(和试验组采用同法)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验证时,按供试液的制备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 计数所规定的方法及要求进行。对各试验菌的回收率 应逐一进行验证。验证试验至少应进行3次独立的平行 试验,并分别计算各试验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细菌计数验证用菌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 草芽孢杆菌。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稀释剂对照组:若供试液制备需要分散、乳化,中和、 离心或薄膜过滤等特殊处理时,应增加稀释剂对照组, 以考察供试液制备过程中微生物受影响的程度。试验时, 可用相应的稀释剂替代供试品,加入试验菌,使最终菌 浓度为每1ml 供试液含50~100cfu,按试验组的供试液 制备方法和菌落计数方法测定其菌数。
样品稀释级的选择:最低稀释级,1g或1ml。
培养基:营养琼脂、玫瑰红钠琼脂、改良马丁培养基、 营养肉汤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养基上, 23~28℃培养5~7天,加3~5ml0.9%无菌氯 化钠溶液洗下霉菌孢子,吸出菌液,取 1ml菌液加0.9% 无菌氯化钠溶液9ml,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
4~ 10-6,使菌数约为50~100cfu/ml。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菌液组: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 平皿法:取试验用的1ml菌液(约50~100cfu),分别注 入平皿中,立即倾注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 个平皿,按平皿法测定其菌落数。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供试品对照组:取规定量供试液,按菌落计数方法测定 供试品本底菌数。(和试验组采用同法)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验证时,按供试液的制备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 计数所规定的方法及要求进行。对各试验菌的回收率 应逐一进行验证。验证试验至少应进行3次独立的平行 试验,并分别计算各试验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细菌计数验证用菌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 草芽孢杆菌。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稀释剂对照组:若供试液制备需要分散、乳化,中和、 离心或薄膜过滤等特殊处理时,应增加稀释剂对照组, 以考察供试液制备过程中微生物受影响的程度。试验时, 可用相应的稀释剂替代供试品,加入试验菌,使最终菌 浓度为每1ml 供试液含50~100cfu,按试验组的供试液 制备方法和菌落计数方法测定其菌数。
样品稀释级的选择:最低稀释级,1g或1ml。
培养基:营养琼脂、玫瑰红钠琼脂、改良马丁培养基、 营养肉汤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中国药典版微生物限度检查解析(ppt)
中国药典版微生物限度检查解析 (ppt)
(优选)中国药典版微生物限度 检查解析
药品微生物检验的现状与发展
• 历史沿革 • 新中国第一部药典(1953年版)收载了无菌检查法 • 我国开展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始于1972年。 • 1978年颁发了第一个“药品卫生标准”。 • 1995年版中国药典首次收载了微生物限度检查法,2000年
版收载了微生物限度标准。 • 从第八届药典委员会(2005版中国药典)开始设立微生物
专业委员会。
药品微生物检验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药典的标准修订:
• 2005版
• 将按剂型制定 限度修订为按 给药途径制定 限度
• 强调微生物检 验的“方法验 证”
• 无菌检查培养 时间与国外接 轨
• 2010版
• 质量标准体系 基本与国外接 轨
其他局部给药制剂
102
102
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1g、1ml 或10cm2)
表 2 非无菌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标准
给药途径
需氧菌总数
霉菌和酵母菌总 数
控制菌
不含豆豉、神曲
固体口服给 等发酵原粉
药制剂
含豆豉、神曲等
发酵原粉
不含豆豉、神曲等
液体口服给 发酵原粉
药制剂
含豆豉、神曲等
2010年版
应该洁净度 10000级背景 下的局部100 级单向流空气 区域内进行
2015年版
应该受控洁净 环境下(不低 于D级)的局 部不低于B级 单向空气区域 内进行。
药品微生物检验的现状与发展
面临的挑战:
1.医药产品的发展 2.基本“矛盾” “有菌的环境”生产“无菌的产品” 3.特殊的医药环境 输液品滥用!中西药并存! 4.不断有人死亡 “欣弗事件” 5.药品微生物污染的反思
(优选)中国药典版微生物限度 检查解析
药品微生物检验的现状与发展
• 历史沿革 • 新中国第一部药典(1953年版)收载了无菌检查法 • 我国开展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始于1972年。 • 1978年颁发了第一个“药品卫生标准”。 • 1995年版中国药典首次收载了微生物限度检查法,2000年
版收载了微生物限度标准。 • 从第八届药典委员会(2005版中国药典)开始设立微生物
专业委员会。
药品微生物检验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药典的标准修订:
• 2005版
• 将按剂型制定 限度修订为按 给药途径制定 限度
• 强调微生物检 验的“方法验 证”
• 无菌检查培养 时间与国外接 轨
• 2010版
• 质量标准体系 基本与国外接 轨
其他局部给药制剂
102
102
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1g、1ml 或10cm2)
表 2 非无菌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标准
给药途径
需氧菌总数
霉菌和酵母菌总 数
控制菌
不含豆豉、神曲
固体口服给 等发酵原粉
药制剂
含豆豉、神曲等
发酵原粉
不含豆豉、神曲等
液体口服给 发酵原粉
药制剂
含豆豉、神曲等
2010年版
应该洁净度 10000级背景 下的局部100 级单向流空气 区域内进行
2015年版
应该受控洁净 环境下(不低 于D级)的局 部不低于B级 单向空气区域 内进行。
药品微生物检验的现状与发展
面临的挑战:
1.医药产品的发展 2.基本“矛盾” “有菌的环境”生产“无菌的产品” 3.特殊的医药环境 输液品滥用!中西药并存! 4.不断有人死亡 “欣弗事件” 5.药品微生物污染的反思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PPT教学课件
3
操作环境
• 检验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在环境洁 净度10000级和局部洁净度100级单向流空气 区域内进行,以防止再污染。单向流空气区 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GB/T 16292~16294-1996 《医药 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 菌的测试方法》进行洁净度验证。
• 取供试品5g(5ml),加入司盘80 5g、单硬脂 酸甘油酯3g、聚山梨酯80 10g的无菌溶化 混合物(温度低于45℃)的烧杯中,用无 菌玻棒搅拌成团后,慢慢加入45℃左右的 稀释剂至100ml,边加边搅拌,使供试品充 分乳化,作为1:20供试液。
2020/12/10
9
特殊供试液制备方法
• 取供试品10g,加至含玻璃珠和20ml的 无菌十四烷酸异丙酯的容器中,充分振 摇,使供试品溶解,再加入约45℃的稀 释剂,振摇5-10分钟,萃取,待油水明 显分层,取其水层作为1:10供试液。
• 一个细菌、霉菌或酵母菌的菌落均可由一 个或多个菌细胞生长繁殖而成,因此供试 品中所测得的菌落数,实际为菌落形成单 位数(colony forming unity, cfu)
• ·供试品检验的全过程必须符合无菌技术 要求。
• 培养基、稀释剂、实验器具等的灭菌,按 灭菌法(见附录)的要求采用验证合格的 灭菌程序灭菌。
2020/12/10
18
操作要点
• 作供试品稀释时,每一稀释级都要更换吸管。 • ·细菌培养48h,真菌培养72h,计数。如菌落极小,不
易辨认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再点计菌落数。 • 含蜂蜜、王浆的液体制剂,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测定
• 检验量即一次试验所用的供试品量(g、ml或 cm2)
• 一般应随机抽取不少于检验用量(两个以上最小 包装单位)的3倍量供试品。
微生物限度和无菌检查法验证PPT教学课件
2020/12/09
2
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无菌 检查法进行了修订完善,明确规定进行药微生物 限度和无菌检查法验证目的是确认试验中应选择 药典收载的何种供试液制备方法、何种测定方法, 以及验证确定的检测系统是否适用于该药品的检 验。如果供试品有抑菌性,影响测定结果,则应 采用适当的方法消除供试液的抑菌活性后再进行 检查。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方法验证,才能确定 针对具体品种的具体的检验方法,保证采用的方 法的科学性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适宜、简单有效的消除抑菌性的方法是当前验证 工作的关键。Βιβλιοθήκη 2020/12/096
方法验证的步骤与内容 1、制备验证试验用菌液 按药典无菌检查法中培养基灵敏度检查项中试验用 菌液的制备方法将规定需用的试验菌分别制成每毫 升中含10~100个菌(CFU)的供试菌液。 2、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是验证试验的一部分,需证明所 用的处理方法对各试验菌的生长无影响。
微生物限度和无菌检查法验证
2020/12/09
1
微生物限度和无菌检查法验证意义:
中国药典2000年版及以前的版本虽然收载了微生 物限度检查法和无菌检查法,但在如何保证检验方 法的科学性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与国外药典的相关要求比较有一定差距,关键是未 明确对检验方法进行必要的方法学验证。以前品种 的申报资料中一般仅提供微生物限度检查或无菌检 查的检查结果,无方法学验证内容。但从保证药品 安全性的实际出发,不同品种需要选择建立各自适 当的检查方法,即使是仿制药,由于不同生产企业 采用的工艺、辅料等的不同,其产品可能表现出不 同的抑菌特性,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或无菌检查时, 具体的检查方法也不能简单地照搬,需要通过试验 验证核实已有的试验方法和检测系统是否适用,因 此,也需要进行必要的方法验证。
05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PPT课件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
增订 计数方法的验证
对药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首先应进行检 测方法的验证。如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 验证,以确认该计数方法是否科学、准确、客观。 若供试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 验结果时,计数方法应重新验证。验证时,按供试 液的制备,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所规定的方法 及下列要求进行。对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应逐一进行 验证。
●供试液的制备 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 备供试液或选用适宜的乳化剂、分散剂、中和剂制 备供试液;其用量应验证,在该检验条件无抗菌作 用。供试液制备妥后不得超过1h就加入检验用培养 基。
7类供试品供试液的制备,其中增订:
非水溶性供试品
①供试品5g,司盘80、单硬脂酸甘油酯、聚山 梨酯80
验证方法
①试验组:取规定量供试液及10~100cfu试验菌加入增菌培养 基中,依相应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检查。当采用薄膜过滤法时, 取供试液,过滤、冲洗,试验菌应加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 过滤后,取出滤膜接入增菌培养基中。
②阴性菌对照组:设立阴性菌对照组是为了验证该控制
菌检查方法的特异性。方法同试验组,验证大肠埃希菌、 大肠菌群、沙门菌检查法时的阴性对照菌采用金黄色葡萄 球菌;验证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法时的阴 性对照菌采用大肠埃希菌。阴性对照菌不得检出。
在特殊情况下,营养琼脂培养基上长霉菌、酵母
菌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上长细菌,则应分别点计 霉菌、酵母菌、细菌菌落数,以菌落数高的培养基 中的菌数为计数结果报告。
菌数报告规则
细菌数30~300,霉菌数30~100。 ①当仅有1个稀释级的菌落数符合上述规定,以 该级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的值报告菌数。
试验组的菌回收率=[(试验组平均菌落数–供试品 对照组平均菌落数)/菌液组平均菌落数 ]×100%
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及指导原则培训ppt课件
4、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
---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CP2005 无 CP2010 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的培养基应进行培养 基的适用性检查,成品培养基、由脱水培养基或 按培养基处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检查。 本版药典重大变动之二
4、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
---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4、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
---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CP2005 无 CP2010 结果判断 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大 于70%,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判该培养 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培养基的管理使用,详见药品微生物实验室指导规范原则。
4、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
本版药典重大变动之一
检验结果以1g、1ml、10g、10ml或 检验结果以1g、1ml、10g、10ml 10cm2为单位报告、 、10cm2为单位报告,特殊品种 以最小包装单位报告。
2、检验量
CP2005 CP2010
化学膜剂为100cm2
要求检查沙门菌的供试品,其检 验量应增加10g或10ml。
CP2005
无
CP2010
取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各50-100cfu,分别 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 备2个平皿,混匀,凝固,置30-35 ℃培养48小时,计数。 取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50-100cfu,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 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混匀,凝 固,置23-28℃培养72小时,计数。
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及指导原 则培训
•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可用于判断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原 料、辅料是否符合药典的规定,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ppt课件
恒温培养箱
30~35℃ 36±1℃
霉菌培养箱
25~28℃
恒温水浴箱
45±1℃
净化工作台
生物显微镜 1500X
体视显微镜或放大镜
电冰箱
电热干燥箱 250~300℃
高压蒸汽消毒器
电子天平或药物天平 感量0.1g
匀浆仪或研钵
锥形瓶
100ml,250m. l,500ml,1000ml
直形吸管
1ml,10ml
凡能从药品、瓶(外盖内侧及瓶口周围)外观看出发霉、生虫以及 变质的药品不必再继续检验,应直接判为不合格。不能以有时外观 有上述情况而检验内容为合格,来判定该药品合格,因为瓶口染菌, 对服用者是不安全的,如自瓶口直接服药时,所染菌随之进入人体, 同时发现瓶口一旦染菌,瓶内药液最终要受到污染。
检验量与抽样量是两种不同范畴的量,后者指从全批产品 .
1.1972年开展此项工作 2.1978年颁布我国第一个“药品卫生标准” 3.1986年颁布修改后的“药品卫生标准”,1987年12月1日起供 内部执行 4.1989年下达“药品卫生标准补充规定和说明” 5.1990年版药典第二增补本收载了20个化学药品种的微生物限 度标准规定,与国际惯例一致 6.1995年版药典少数几个剂型(滴眼剂等)收载了微生物限度。 规定按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不得有菌生长 7.2000年版药典按剂型、中西药分类规定微生物限度,还对几 个生化药品在各论中项下作了具. 体规定
活体特征:药典中以活的微生物作为检验对象也是独特特性。
由于以上特殊性,抽样对微生物限度检测值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当 药品无污染时,抽样将不影响检验,当批产品存在污染品时,抽样 的样本是随机变量,抽样的影响如下:
抽样方法:不同的抽样方法对批产品总体的代表性是不同的,测定 值也是有差异的。如抽取可疑样品与随机抽样,其检出率与数字显 然前者大于后者。
微生物限度检验PPT课件
- 表面活性剂、中和剂或灭活剂:应证明其有效性及 对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无影响。
- 供试液从制备至加入检验用培养基,不得超过1小 时。
- 供试液制备若需用水浴加温时,温度不应超过45℃。 - 供试液的体积:100ml。
13
稀释剂( 中国药典2005版)
(1) 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溶液 (2) 无菌磷酸盐缓冲液 (3) 无菌磷酸盐缓冲液
中国药典2005版
菌株名称
CMCC编号
大肠埃希氏菌(E. coli)
CMCC(B)44102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 aureus) CMCC(B)26003
枯草芽孢杆菌(Bac. subtilis)
CMCC(B)63501
白色念珠菌(Can. albicans) 黑曲霉菌(Asp. niger)
CMCC(F)98001 CMCC(F)98003
一次检出为准
第一次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复 试两次,三次结果平均报告
不符合标准规定,取大于25g的 样品复试
不符合标准规定,取大于25g的 样品复试
一次检出为准
测定结果在规定的限度标准5 倍以内均为合格
6
验证目的
- 在于确认(寻找)一种有效的检验方法,如果样 品(药品)中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存在,那么采 用此法可以使得样品(药品)中的微生物得以检 出。
过滤
5x102 cfu/ml菌悬液 0.1 ml
菌种组:
5x102 cfu/ml菌悬液 0.1 ml
过滤
空白样品组:
过滤
计数A 计数B (阴性对照) 计数C (阳性对照) 计数D
- 充分验证样品(药品)本身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7
验证目的
确认一种检验方法。 验证实验 检验条件
- 供试液从制备至加入检验用培养基,不得超过1小 时。
- 供试液制备若需用水浴加温时,温度不应超过45℃。 - 供试液的体积:100ml。
13
稀释剂( 中国药典2005版)
(1) 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溶液 (2) 无菌磷酸盐缓冲液 (3) 无菌磷酸盐缓冲液
中国药典2005版
菌株名称
CMCC编号
大肠埃希氏菌(E. coli)
CMCC(B)44102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 aureus) CMCC(B)26003
枯草芽孢杆菌(Bac. subtilis)
CMCC(B)63501
白色念珠菌(Can. albicans) 黑曲霉菌(Asp. niger)
CMCC(F)98001 CMCC(F)98003
一次检出为准
第一次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复 试两次,三次结果平均报告
不符合标准规定,取大于25g的 样品复试
不符合标准规定,取大于25g的 样品复试
一次检出为准
测定结果在规定的限度标准5 倍以内均为合格
6
验证目的
- 在于确认(寻找)一种有效的检验方法,如果样 品(药品)中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存在,那么采 用此法可以使得样品(药品)中的微生物得以检 出。
过滤
5x102 cfu/ml菌悬液 0.1 ml
菌种组:
5x102 cfu/ml菌悬液 0.1 ml
过滤
空白样品组:
过滤
计数A 计数B (阴性对照) 计数C (阳性对照) 计数D
- 充分验证样品(药品)本身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7
验证目的
确认一种检验方法。 验证实验 检验条件
6.4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教学课件
大肠埃希菌 耐胆盐革兰阴性菌 铜绿假单胞菌 沙门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梭菌 白色念珠菌
非全检,检查 种类与剂型、 给药途径、原 料来源等有关
一、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总则
(一)检查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微生物总数检查参照通则1105;控制菌检查法 参照通则1106。
(二)检查环境
洁净度不低于D级背景下的局部B级环境
100ml 供试液
厌氧,48h
适宜体积的 梭菌增菌培 养液
报
G+杆菌 革兰染色、镜检
告 有/无芽孢
检
出 无气泡, 过氧化氢酶试验
阴性
哥伦比亚 琼脂平板 厌氧,48~72h
有菌落 无菌落
报告 未检出
(七)白色念珠菌检查
又称白色假丝酵母,卵圆形真菌,革兰染色 阳性,有芽生孢子,能形成厚膜孢子和假菌丝。 感染后可引起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 系统的疾病。
(一)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检查
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指在胆汁酸中可以存活并 繁殖的革兰阴性菌。
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呼吸道吸入给药制 剂、含药材原粉的口服中药制剂、中药提取物、 中药饮片等需检查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其数量不 得超过限度标准。
1.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检查程序
配培养基 和稀释液
供试液 的制备
肠道增 菌肉汤
RV 肉 汤 增菌培 养
无菌落或无特征菌落
最终结 果判断
确证 试验
木糖赖氨酸 脱氧胆酸盐 琼脂划线分 离
有特征 菌落
三糖铁琼 脂培养基 穿刺接种
2.供试品沙门菌检查操作示意图
10g/10ml
供试品
0.1ml
18~24h
18~24h
适宜体积 TSB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பைடு நூலகம்t课件
菌数测定阴性对照试验 细菌、霉菌(酵母菌)检验程序 供试液的稀释(10倍递增稀释法) 注平皿 倾注培养基 培养 菌落计数 菌数报告规则 注意事项 8.细菌、霉菌(酵母菌)的其他检查方法 ①管稀释法(试管法、MPN法) ② 滤膜法 ③计数板法 ④仪器法 ⑤平板涂布法
ppt课件
①表面涂抹平板法 法
中国药典2000年版关于抽验方法与抽样数量规定:供试品为随机 抽样,一般抽样量为检验用量(两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3倍量。 对异常的供试品应针对性的抽样,对外观可疑污染或对有争议复验 的样品应抽取可以污染和有争议复验的原样品。对异常的供试品应 针对性的抽样,对外观可疑污染或对有争议复验的样品应抽取可以 污染和有争议复验的原样品。
②滤膜培养法
③酵母菌镜检计数
9. 大肠杆菌检查法
概述、原理 检验程序 增菌培养 分离培养 纯培养、革兰染色、 镜检
生化试验(IMViC)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0.沙门菌检查法
11.铜绿假单胞菌检查法
12.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法
13.破伤风梭菌检查法
14.活螨检查法
15.结果判断
ppt课件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概述
1.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意义 药品是防病治病、关系用药者生命健 康的特殊商品,必须保证其质量,用药的安全与有效。微生物污染 药品引起的药源性疾病屡见不鲜,在国内外均有报道。为保证药品 质量,必须对微生物污染进行必要的控制和检验。其意义在于:
已有许多实例表明,药品污染微生物不仅危及病人用药安全,而且 也直接影响药品的有效性,所以药品卫生质量是药品质量不可分割 的部分。
反映药品生产工艺的科学性、合理性及质量管理水平。通过检验, 凡工艺条件、生产管理水平、生产人员的素质差,不注意文明生产 的单位和企业,其生产的药品,染菌必然严重,不合格率无疑就高。 微生物限度的检验是提供药品卫生质量状况的重要依据,因而保证 销售与使用过程中药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是促进与提高生产单位 全面质量管理水平与提高药品质量的重要依据。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对象的特性:
不确定性:药品受外来微生物的污染,这种污染是可无可有;在有 中又可多可少;其种类可以多样。污染的情况可依生产、设备、原 材料、管理、剂型等条件而定,非药品本身所固有。所以微生物限 度检查的对象是不确定的。药品所规定的检查项目,除无菌检查、 热原检查具有上述性质,其他项均无此特征。这一点往往被忽视。 污染对药品而言是一个意外事件。污染批号中的不合格品是一个随 机变量。
(或抽样全过程)抽取的单位包装,前者是指检验用量,一般抽样 量大于检验量。检验量只是抽样量各包装的混合样品的一部分。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检验量为每次最少应分取两瓶(盒)以上的 样品共10克或10毫升,中药蜜丸至少应分取4丸以上共10克。
目前我国以1克或1毫升、膜剂以10cm2作为报告单位;英美药典及 欧洲药典也是以1克或1毫升作为限量,但控制菌有的是以10克或10 毫升作为限量,比我国的限量规定严格。
分布的不均匀性:不均匀性是不确定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一个 批号内产品有的被污染,有的不被污染,分布不匀;在被污染的部 分中有的数量极多,有的较少,种类上可以复杂或较单一。这种不 均匀性源于污染源的复杂性;原辅料 污染、工艺污染、空间污染
ppt课件
和操作人员污染等等构成污染量的多少差异,形成不均态。再者, 微生物具有簇团性;簇团大小、紧密程度是可遗传的,簇团的分散 性差异极大,该特点无疑强化了不均匀性。
活体特征:药典中以活的微生物作为检验对象也是独特特性。
由于以上特殊性,抽样对微生物限度检测值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当 药品无污染时,抽样将不影响检验,当批产品存在污染品时,抽样 的样本是随机变量,抽样的影响如下:
抽样方法:不同的抽样方法对批产品总体的代表性是不同的,测定 值也是有差异的。如抽取可疑样品与随机抽样,其检出率与数字显 然前者大于后者。
凡能从药品、瓶(外盖内侧及瓶口周围)外观看出发霉、生虫以及 变质的药品不必再继续检验,应直接判为不合格。不能以有时外观 有上述情况而检验内容为合格,来判定该药品合格,因为瓶口染菌, 对服用者是不安全的,如自瓶口直接服药时,所染菌随之进入人体, 同时发现瓶口一旦染菌,瓶内药液最终要受到污染。
检验量与抽样量是两种不同范畴的量,后者指从全批产品 ppt课件
抽样量:抽样量的多少,对样本的代表性极为重要,如含10%不合 格率的批产品,从中抽取2件数为样本进行控制菌检验时,有81% 机率判定为合格品,而抽取30件数时,会有96%机率判定为不合格 品。
ppt课件
以上表明抽样方法、抽样数量、抽样次数均影响测定结果。以控制 菌检验为例,决定染菌检出与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A)样品是 否是含染菌的样品;(B)检验操作正确无误,其中(A)是前提条 件。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ppt课件
1.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概述
2.我国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的发展情况
3.我国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的发展情况
4.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所需的材料
5.微生物限度检查试验用物品的准备
6.无菌室技术要求
7.细菌、霉菌与酵母菌的检查方法
供试品的抽样、保存及检验量
试验操作前的准备
供试液的制备
对照用菌液的制备
ppt课件
2.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范围
根据药品使用的要求,可划分为两大类:
规定灭菌的药品:包括注射剂和输液剂,及用于体腔、严重烧伤、 溃疡、出血及眼科用药等制剂。
非规定灭菌药品:包括常用的口服制剂与一般外用制剂。对这一部 分制剂一般不要求绝对无菌,允许一定限量的微生物存在,但同时 规定不得有可疑致病的细菌存在。由于致病菌的范围很广,各国药 典都规定了几个常见的致病菌或指标菌作为控制菌。
总之,抽样量和检验量大小对检验结果影响较大(尽管目前抽样方 案还存在不科学,漏检率高)。由于药品微生物检验是破坏性检验, 检验1瓶(盒)会破坏1瓶(盒),检验量愈大,则破坏性愈大,尤 其对贵重药品,生产单位、经营单位损失也就越大。因此,如何确 定适宜的既能满足抽样检验基本要求,又能使生产、经营者可接受 的抽样方案,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目前的规定必须遵循,不 能随意变动,尤其不能减少(除对贵重、微量包装的药品可酌情减 少检验量除外)。
在非规定灭菌的制剂中,对每克或每毫升的药品按剂型或品种不同 规定:
染菌量检查:包括细菌数、霉菌数及酵母菌数测定,以检查这几类 微生物对药品的污染程度。
控制菌检查:包括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 单胞菌的检查等。
ppt课件
3.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抽样量与检验量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中的困难,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检验对象本身的 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