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布格局研究_张敏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生态水温目标研究
文章编号:1672-3031(2012)02-0086-06收稿日期:2011-10-24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0BAC06B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9081);水利部公益性科研专项(200701029,200801023)作者简介:李倩(1987-),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生,主要从事环境水力学研究。
E-mail :xxliqian522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第10卷第2期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生态水温目标研究李倩1,李翀2,骆辉煌1(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38;2.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北京100038)摘要:水温是影响鱼类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水温的变化对鱼类各个生活周期,特别是繁殖期,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建成后,下泄的低温水会造成下游天然河道水温的变化。
位于金沙江梯级电站下游1.8km 处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达氏鲟、白鲟、胭脂鱼、岩原鲤、圆口铜鱼等68种珍稀特有鱼类。
本文在生物资料缺乏的情况下,根据屏山站多年水温观测记录,采用生态水文学中的变化范围法(RVA 方法),推算了各月的适宜生态水温目标,并用有文献记录的17种保护区鱼类的产卵期适宜水温范围进行可靠性检验,最终确定了保护区生态水温目标。
关键词:生态水温目标;鱼类保护区;RVA 方法;长江上游中图分类号:X171文献标识码:A1研究背景水温是影响鱼类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1],它通过影响新陈代谢的速率,对鱼类生活史的各个阶段均有一定的影响。
每种鱼都有各自的生长适温,在适温范围内,消化速率、摄食率和耗氧量等因素往往与水温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到摄食、呼吸等鱼类生命活动[2],繁殖期和鱼类的早期发育阶段(包括卵、仔鱼和稚鱼3个时期[3])对水温的变化尤其敏感。
Jensen [4]通过对温度与大马哈鱼体重的相关关系的研究,发现在饵料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最适生长温度大约为15℃;易伯鲁等[5]认为,当水温超过18℃后,江水上涨,四大家鱼就会产卵;郭永灿[6]认为在适宜条件下鱼类的胚胎发育速度随水温的增高而加快。
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环境质量评估
淡水渔业,2024,54(2):23-33Freshwater Fisheries㊀㊀㊀㊀㊀㊀2024年3月Mar.2024㊀㊀收稿日期:2023-02-06;修订日期:2023-10-18资助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202002);农业财政专项 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 (CJDC-2017-1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3TD09)第一作者简介:吴㊀凡(1991-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渔业环境监测与保护㊂E-mail:wufan@ 通讯作者:李云峰㊂E-mail:lyf086@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环境质量评估吴㊀凡1,魏㊀念1,高立方2,张㊀燕1,茹辉军1,吴湘香1,倪朝辉1,李云峰1(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国家农业科学重庆观测实验站,武汉430223;2.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武汉430208)摘要:为准确评估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提高水质评价效率,本研究基于11个水质参数,采用水质指数法(water quality index,WQI)对2006-2021年长江中上游三个重要渔业水域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建立WQI min 综合评价模型㊂结果显示:(1)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的水温和高锰酸盐指数呈上升趋势;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38-2002),单因素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监测水域内整体水质处于地表水Ⅴ类水标准,部分年份达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㊂(2)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分析,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整体为 良 ;2006~2021年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水质质量呈逐年改善的趋势,且上游保护区的改善较大㊂(3)基于WQI 方法,确定了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的关键水质参数为:总氮㊁高锰酸盐指数㊁汞㊁溶解氧㊁氨氮㊁悬浮物以及水温,分别构建了上游保护区㊁中华鲟保护区以及四大家鱼保护区的WQI min 模型;考虑权重和不考虑权重的WQI min 模型对比分析表明,考虑权重的WQI min 模型的水质评价结果更加准确,该方法可有效评估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的水质变化特征并可扩展用于其他水域㊂关键词: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水质指数法;WQI min 模型;水质评价中图分类号:S949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0-6907-(2024)02-0023-11㊀㊀充足㊁优质的水资源是生态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㊂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迅速扩张,人类活动加剧㊁自然扰动频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1,2],水环境质量问题尤为突出[3]㊂因而,人们对水环境质量的评价㊁管理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㊂水质评价是水环境管理和治理的先决条件[4]㊂目前河流水质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类,单因素评价和综合因素评价㊂单因素评价方法以监测断面的单个水质指标的最低等级来反映河流水质状况,结果简单易懂,但此方法评价结果片面,无法系统反映河流水质的整体状况[5]㊂综合评价方法相对繁琐,但可综合反映河流水质状况,有利于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6]㊂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典型相关分析法[3]㊁主成分分析法[6]㊁水质健康评价法以及水质指数法[7](water quality index,WQI)等㊂与其他方法相比,WQI 可以将大量复杂的水质指标数据转化为单一数值来表征水质质量,并可用于评估水质时空变化趋势[8]㊂基于10个水质指标,HOR-TON [9]在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第一个WQI 模型㊂随着研究人员对WQI 模型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该方法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水质评估方法[10,11]㊂利用WQI 评价地下水质量,科研人员为地下水的开发㊁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有效的科学建议[12-14]㊂目前,更多的研究集中在使用WQI 来识别和选择关键的水质指标,从而构建最小WQI(WQI min )模型㊂WQI min 模型简化了WQI 模型,同时WQI min 模型选择的指标易于衡量,降低了分析成本,并能够反映水质的整体变化和特征[15],因此该模型特别适用于发展中国家㊂研究表明,WQI min 和WQI 结果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11,17],因此,选择合适的WQI min 模型能够有效反映WQI 结果,提高水质评价效率㊂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2ˑ1010m 3,占中国河流总径流量的36%,是黄河的20倍,居世界第三位[18]㊂长江流域水质的健康情况,关系到沿线居民的用水安全及流域内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19],其中重要渔业水域对于珍稀㊁特淡㊀水㊀渔㊀业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4年有和重要经济鱼类种群和种质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㊂基于此,本研究选择了位于长江中上游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为上游保护区)㊁宜昌中华鲟省级自然保护区(简称为中华鲟保护区)以及长江监利段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简称为四大家鱼保护区)三个保护区的水质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解析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㊂基于水质指数法(WQI)系统评估该水域水质,并构建低成本高效的WQI min 模型,以期为长江中上游流域及其他流域的水质评价和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研究区域本研究区域主要涉及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表1),其中上游保护区坐标设置的10个采样断面分布于岷江㊁沱江和赤水河的汇合口以及干流的上㊁中㊁下游,中华鲟保护区设置的5个采样断面分布于上㊁中㊁下游㊂四大家鱼保护区设置的3个采样断面分布于上㊁中㊁下游㊂表1㊀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简介Tab.1㊀Important fishery waters of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水域名称经纬度范围地理位置主要保护对象上游保护区东经104ʎ9ᶄ-106ʎ30北纬27ʎ29ᶄ-29ʎ4ᶄ云南㊁贵州㊁四川㊁重庆珍稀特有鱼类及其生境中华鲟保护区东经111ʎ16ᶄ-111ʎ36ᶄ北纬30ʎ16ᶄ-30ʎ44ᶄ湖北宜昌中华鲟的自然繁殖群体及其栖息地和产卵场等生境四大家鱼保护区东经112ʎ42ᶄ47ᵡ-113ʎ18ᶄ11ᵡ北纬29ʎ27ᶄ46ᵡ-29ʎ48ᶄ31ᵡ湖北省监利县青鱼㊁草鱼㊁鲢㊁鳙31°N30°N29°N28°N103°E104°E105°E106°E107°E108°E109°E110°E111°E112°E113°E114°EN图1㊀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采样点示意图Fig.1㊀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sampling sites in the essential fishery waters of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1.2㊀样品采集和实验分析本研究的监测期为2006-2021年,其中上游保护区与四大家鱼保护区的采样时间为每年的5-6月㊁9-10月以及12月-次年1月,中华鲟保护区的采样时间为中华鲟的繁殖季节(11月初)㊂监测断面的水温(WT)㊁pH 和溶解氧(DO)使用美国哈希HQ30d 进行现场监测㊂同时,使用5L有机玻璃采水器采集0.5m 处水样,储存于1L 的全氟乙烯瓶中,尽快运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㊂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总氮(TN)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TP)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COD Mn )采用酸性法测定,氨氮(NH 3-N)采用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悬浮物(TSS )采用重量法测定,铜(Cu)㊁镉(Cd)㊁锌(Zn)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汞(Hg)采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㊂1.3㊀分析方法综合水质指标(WQI)的计算公式(1)为:WQI =ðn i =1C iˑP iðni =1P i (1)式中:C i 为水质因子i 的标准化得分;P i 为水质因子i 的权重㊂根据WQI 评分,水质分为5个等级:优(90~100)㊁良(70~90)㊁中(50~70)㊁差(25~50)㊁极差(0~25)㊂42第2期吴㊀凡等: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环境质量评估各水质参数权重分别为WT =1,DO =4,pH =1,COD Mn =3,TN =2,TP =1,NH 3-N =3,TSS =4,Cu =1,Cd =1,Hg =1[6,8]㊂为便于对研究水域水质进行评价,本研究建立了基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的WQI min 模型,以选取关键参数㊂考虑参数权重的WQI min 模型记为WQI min -w,按公式(1)计算,没有权重的WQI min 模型记为WQI min -nw,按公式(2)计算:WQI min =(ðni =1C i )/n(2)式中n 为水质指标总数;C i 是水质因子i 的标准化得分㊂通过EXCEL2019计算监测水域的WQI 值㊂使用R(版本4.1.3)对监测指标进行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并对监测水域水质指标的年均值和WQI 进行Mann -Kendall (M -K)test 趋势分析(Z>0,则呈升高趋势;Z<0,则呈下降趋势;P <0.01,则趋势极显著;P <0.05,则趋势显著;P >0.05,则趋势不显著)㊂通过SPSS26对监测指标与WQI 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水质指标的关键参数,构建WQI min 模型㊂采用相关系数(R 2)来评价建立的WQI min 模型的拟合程度;均方误差(RMSE)和百分比误差(PE)用于评价WQI min 模型的预测精度㊂2㊀结果2.1㊀水质指标特征分析2.1.1㊀上游保护区水质指标特征分析2006-2021年上游保护区水质指标年均值变化如图2所示㊂WT 年均值的变动范围为18.36~19.42ħ,年际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缓慢上升;TN年均值变化范围为1.32~2.85mg /L,年际变化趋势为缓慢上升,在2014年达到最大值后开始缓慢下降;NH 3-N 年均值变化范围为0.06~0.14mg /L,年际变化趋势表现为逐年平稳下降;TSS 年均值17.22~223.62mg /L,年际变化趋势为2013年后急剧下降,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波动;Hg 年均值变化范围为0.00003~0.00073mg /L,年际变化趋势为在2014年后急剧下降后维持在较低的水平;Cd 年均值变化范围为0.0005~0.0061mg /L;pH年均值的变动范围为7.45~8.97;COD Mn 年均值变化范围为0.73~2.04mg /L;TP 年均值变动范围为0.05~0.16mg /L;Cu 年均值变动范围为0.0017~0.0092mg /L㊂M -K 分析结果显示(图2),NH 3-N㊁TSS㊁Cd 和Hg 年均值整体呈极显著下降趋势;TN 年均值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WT㊁pH㊁DO㊁COD Mn ㊁TP和Cu 年均值的变化趋势不显著㊂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DO㊁NH 3-N㊁COD Mn 年均值基本达到地表水Ⅰ类水标准;TP㊁Cu㊁Cd㊁Hg 年均值基本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TN 年均值大部分为Ⅴ类水标准,部分年份甚至达到劣Ⅴ类㊂图2㊀2006-2021年上游保护区水质指标的M -K 检验结果以及时间变化曲线Fig.2㊀Results of M -K test and time -changing curve of water quality indicators in t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forrare and endemic fish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from 2006to 202152淡㊀水㊀渔㊀业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4年2.1.2㊀中华鲟保护区水质指标特征分析2006-2021年中华鲟保护区水质指标年均值变化如图3所示㊂WT年均值变化范围为18.60~ 20.50ħ,整体呈缓慢上升的趋势;COD Mn年均值变动范围为1.06~4.54mg/L,年际变化趋势表现为2007-2017年缓慢上升,2018年后上升趋势明显;TN年均值变动范围为0.84~2.92mg/L,年际变化趋势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2018年后又开始上升;TP年均值变动范围为0.05~0.19mg/L,年际变化表现为阶梯式下降;DO和pH年均值变动范围分别为7.07~8.76mg/L和7.56~8.06;NH3-N年均值的变化范围为0.15~0.81mg/L;TSS年均值变动范围为2~18.6mg/L,整体有缓慢上升趋势;重金属指标(Cu㊁Cd)整体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Cu最大值为0.0072mg/L,Cd最大值为0.0025 mg/L㊂M-K分析结果显示(图3),COD Mn年均值呈显著上升趋势;TP年均值呈显著下降趋势;WT㊁DO㊁pH㊁TN㊁NH3-N㊁TSS㊁Cu㊁Cd年均值的变化趋势不显著㊂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DO㊁NH3-N年均值基本达到地表水Ⅱ类水标准;COD Mn㊁TP㊁Cu㊁Cd㊁Hg年均值基本达到地表水Ⅲ类水标准;TN年均值大部分为Ⅴ类水标准,部分年份甚至达到劣Ⅴ类㊂图3㊀2006-2021年中华鲟保护区水质指标的M-K检验结果以及时间变化曲线Fig.3㊀Results of M-K test and time changing curve of water quality indicators in the Chinese sturgeon naturereserve of Yangtze River in Yichang from2006to20212.1.3㊀四大家鱼保护区水质指标特征分析2006-2021年四大家鱼保护区水质指标年均值变化如图4所示㊂WT年均值变动范围为18.06~20.49ħ,年际变化趋势表现为缓慢增加;COD Mn年均值变化范围为1.52~2.23mg/L,年际变化趋势为2008年达到最小值后开始上升;Hg年均值变动范围为0.00003~0.00013mg/L,年际变化趋势为阶梯式下降;TSS年均值变动范围为14.07~95.84mg/L,年际变化趋势为2008年达最大值后急剧下降,2009年开始缓慢下降;TN年均值变动范围为1.42~2.23mg/L,年际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DO和pH年均值变动范围分别为7.56~8.68mg/L和7.84~8.06;TP年均值变动范围为0.03~0.17mg/L;重金属指标(Cu㊁Cd)整体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年均值变化范围分别为0.0021~0.0133mg/L和0.0007~0.0057mg/L㊂M-K分析结果显示(图4),COD Mn年均值呈显著增加趋势;TSS㊁Hg年均值呈显著下降趋势;WT㊁DO㊁pH㊁TN㊁TP㊁NH3-N㊁Cu以及Cd年均值的变化趋势不显著㊂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DO年均值基本达到地表水Ⅰ类标准;NH3-N㊁COD Mn年均值基本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TP㊁Cu㊁Cd㊁Hg年均值基本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TN年均值大部分为Ⅴ类水标准,部分年份甚至达到劣Ⅴ类㊂62第2期吴㊀凡等: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环境质量评估图4㊀2006-2021年四大家鱼保护区水质指标的M -K 检验结果以及时间变化曲线Fig.4㊀Results of M -K test and time changing curve of water quality indicators in the fish resource of national aquaticgermplasm resources reserve for four major Chinese carps from 2006to 20212.2㊀水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方法对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11个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㊂结果表明,上游保护区(图5a )的NH 3-N㊁COD Mn ㊁TP 两两之间极显著正相关;TSS 和Hg 之间极显著正相关;DO 分别与TP㊁NH 3-N㊁WT 之间极显著负相关;TSS 与TN 极显著负相关㊂中华鲟保护区(图5b)的TSS㊁COD Mn ㊁Cd两两之间极图5㊀2006-2021年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水质指标的Spearman 相关性分析Fig.5㊀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indicators in the important fishery waters of the upper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72淡㊀水㊀渔㊀业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4年显著正相关;NH3-N㊁Cu㊁TP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H与COD Mn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WT分别与Cu㊁NH3-N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㊂四大家鱼保护区(图5c)的Cu与TN㊁Cd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WT分别与TSS㊁COD Mn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WT与DO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TP与Cu呈极显著负相关㊂2.3㊀基于WQI的水质评价由图6可知,上游保护区㊁中华鲟保护区㊁四大家鱼保护区的WQI值分别62~95㊁69~93㊁65~ 89,整体水质质量均为 良 ㊂对2006-2021年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WQI的年均值进行M-K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上游保护区WQI年均值呈显著上升趋势(Z=3.28,P<0.01);中华鲟保护区WQI年均值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不显著(Z=0.59, P>0.05);四大家鱼保护区WQI的年均值整体呈显著上升的趋势(Z=2.97,P<0.01)㊂a:上游保护区,b:中华鲟保护区,c:四大家鱼保护区图6㊀2006-2021年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WQI变化趋势Fig.6㊀Change trend of WQI in the important fishery waters of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2.4㊀WQImin模型建立2.4.1㊀上游保护区WQI min模型建立通过上游保护区水质指标与WQI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WQI min模型㊂结果表明,TSS对上游保护区的WQI值的贡献最大,R2=0.730㊂加入其他水质指标后,比较WQI min模型的拟合度㊂结果表明,模型中加入TN㊁COD Mn和Hg后,R2值增加,分别为0.841㊁0.953和0.973;TP和NH3-N的加入也能略微的提升R2的值,分别为0.986和0.992;而Cd的加入仅使R2值提升0.003㊂因此,我们将TSS㊁TN㊁COD Mn和Hg作为上游保护区的关键水质指标,分别加入TP和NH3-N后,构建四种不同的WQI min模型㊂对构建的四种不同的WQI min模型进行分析(表2),结果表明WQI min-w3模型的表现最好,其RMSE和PE值最低㊂同样选用5个指标的WQI min-w2模型和选用6个指标的WQI min-w4模型则表现较差,与WQI min-w3模型相比,虽然R2较大,但RMSE和PE值也较大,表明这两种模型的预测能力均不如WQI min-w3模型㊂因此,WQI min-w3模型是最适合上游保护区水质评价的模型㊂表2㊀上游保护区WQI min模型评价Tab.2㊀WQI min model evaluation of t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for rare and endemic fish in the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参数选择WQI min-w有权重模型R2RMSE PE/%PWQI min-nw无权重模型R2RMSE PE/%P TSS㊁TN㊁COD Mn㊁Hg w10.94013.8718.24<0.01nw10.77414.8322.93<0.01 TSS㊁TN㊁COD Mn㊁Hg㊁TP w20.96715.7221.37<0.01nw20.79718.6928.86<0.01 TSS㊁TN㊁COD Mn㊁Hg㊁NH3-N w30.965 5.928.68<0.01nw30.7987.2813.70<0.01 TSS㊁TN㊁COD Mn㊁Hg㊁TP㊁NH3-N w40.9847.8511.81<0.01nw40.80811.7120.18<0.01 82第2期吴㊀凡等: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环境质量评估2.4.1㊀中华鲟保护区WQI min模型建立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N和NH3-N对中华鲟保护区的WQI值贡献最大,R2= 0.595㊂加入其他水质指标后,比较WQI min模型的拟合度㊂结果表明,模型中加入DO和COD Mn后, R2增加,分别为0.767㊁0.912;Hg和WT的加入也能略微的提升R2的值,分别为0.941和0.954; TP和Cd的加入则对R2的提升不明显,R2值仅增加0.008和0.004㊂因此我们将TN㊁NH3-N㊁DO 和COD Mn作为中华鲟保护区的关键水质指标,分别加入Hg㊁WT后,构建四种不同的WQI min模型㊂对构建的四种不同的WQI min模型进行分析(表3),结果表明WQI min-w4模型的表现最好,其R2 (0.951)最大,且RMSE和PE值最低,分别为3.29和2.88%㊂分别加入Hg和WT的WQI min-w2模型和WQI min-w3模型表现均不如WQI min-w4模型,R2较小且RMSE和PE值较大㊂因此,WQI min -w4模型是最适合中华鲟保护区水质评价的模型㊂表3㊀中华鲟保护区WQI min模型评价Tab.3.WQI min model evaluation of Chinese sturgeon nature reserve of Yangtze River in Yichang参数选择WQI min-w有权重模型R2RMSE PE/%PWQI min-nw无权重模型R2RMSE PE/%PTN㊁NH3-N㊁DO㊁COD Mn w10.909 6.07 5.98<0.01nw10.89411.0912.58<0.01 TN㊁NH3-N㊁DO㊁COD Mn㊁Hg w20.941 4.57 4.34<0.01nw20.809 6.82 6.99<0.01 TN㊁NH3-N㊁DO㊁COD Mn㊁WT w30.917 4.59 4.29<0.01nw30.901 6.17 6.86<0.01 TN㊁NH3-N㊁DO㊁COD Mn㊁Hg㊁WT w40.952 3.29 2.89<0.01nw40.826 3.65 3.16<0.012.4.3㊀四大家鱼保护区WQI min模型建立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SS对四大家鱼保护区的WQI值贡献最大,R2=0.501(P< 0.01)㊂加入其他水质指标后,比较WQI min模型的拟合度㊂结果表明,模型中加入TN㊁DO和Hg 后,R2增加,分别为0.656㊁0.794和0.923; NH3-N和COD Mn的加入也能略微提升R2值,分别为0.943和0.958;Cd和TP的加入则对R2的提升不明显,R2值仅增加0.008和0.005㊂因此我们将TSS㊁TN㊁DO和Hg作为四大家鱼保护区的关键水质指标,分别加入Cd和TP,构建四种不同的WQI min模型㊂对构建的四种不同的WQI min模型进行分析(表4),结果表明WQI min-w3模型的表现最好,其RMSE和PE值最低,分别为1.52和0.68%㊂同样选用5个指标的WQI min-w2模型表现不如WQI min-w3模型,其R2较小且RMSE和PE值较大㊂选用6个指标的WQI min-w4模型,与WQI min-w3模型相比,虽然R2略大,但RMSE和PE值均较大,表明WQI min-w4模型的预测能力不如WQI min-w3模型㊂因此,WQI min-w3模型是最适合四大家鱼保护区水质评价的模型㊂表4㊀四大家鱼保护区WQI min模型评价Tab.4㊀WQI min model evaluation of the fish resource of national aquatic germplasm resources reserve forfour major Chinese carps参数选择WQI min-w有权重模型R2RMSE PE/%PWQI min-nw无权重模型R2RMSE PE/%PTSS㊁TN㊁DO㊁Hg w10.819 4.97 4.97<0.01nw10.49311.9813.12<0.01 TSS㊁TN㊁DO㊁Hg㊁NH3-N w20.876 2.70 1.61<0.01nw20.5868.178.35<0.01 TSS㊁TN㊁DO㊁Hg㊁COD Mn w30.901 1.520.68<0.01nw30.631 4.57 4.55<0.01 TSS㊁TN㊁DO㊁Hg㊁NH3-N㊁COD Mn w40.929 1.97 1.96<0.01nw40.659 5.18 4.78<0.0192淡㊀水㊀渔㊀业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4年3㊀讨论3.1㊀水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各水质指标的年际变化来看,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的水温整体呈上升的趋势,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20-22]㊂水温是影响鱼类正常生长繁殖的重要因子[23,24],河流水温的持续升高可能会影响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内鱼类的产卵繁殖行为[21,22]㊂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的COD Mn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中华鲟保护区和四大家鱼保护区的COD Mn呈显著上升趋势㊂COD Mn作为有机污染物指标,其上升表明河流里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增加[25],应加强对COD Mn指标的监测㊂上游保护区的TSS在2013年后急剧下降,主要是由于向家坝和溪洛渡水电站的相继运行,悬浮物由于沉降作用滞留于水库,导致下游水体的悬浮物减少[26]㊂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的重金属含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主要是由于长江中上游各高体大坝的建成,使得水体重金属沉积于水库底部[27],导致河流上层重金属含量减少㊂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主要超标的水质指标为TN㊂这可能是由于农业面源污染㊁城镇废水以及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的[28],应加强对流域内的生态管理㊂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水质指标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水温和DO呈显著的负相关,主要是由于水温的升高会降低氧气在水体里的溶解度[29,30]㊂悬浮物与重金属指标呈正相关,可能是由于水体重金属容易吸附于悬浮物[26,27]㊂TP和NH3-N呈正相关,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25,31]㊂上游保护区中, COD Mn和TP显著正相关,可能是这些污染物都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生活废水㊁工业废水和农业废水等都会导致它们的含量升高[32]㊂DO和TP 呈负相关,可能是当水中磷的含量过高时,导致藻类和大型水生植物的生长增加,从而导致溶解氧的减少[33]㊂中华鲟保护区中,水温和NH3-N呈负相关,可能是水温升高会导致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升高,这些无机盐会抑制氨氮的生物降解[34]㊂根据地表水III类水标准,TN是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主要的超标因子,其超标导致根据单因子评价水域水质仅为Ⅳ类水标准㊂可以看出,单个指标对水质评价的影响较大,导致评价结果可能与实际环境质量之间存在偏差㊂因此,综合水质质量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㊂本研究采用WQI综合11项水质指标,对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的三个保护区进行水质质量评价㊂结果表明,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整体水质质量为 良 ,且在监测期间水质逐渐改善,其中上游保护区和四大家鱼保护区的改善较大㊂LIU等[31]监测长江流域2008-2020年水质变化,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水质有所改善,但COD Mn有上升的趋势㊂DUAN等[35]对长江流域2004-2015年水质进行监测,研究表明,长江流域水质逐年改善且长江上游水质改善较大,与本研究结果一致㊂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实施,长江流域的环境质量日趋渐好[36-38]㊂3.2㊀关键水质参数选择本研究使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选取了TN㊁COD Mn㊁Hg㊁DO㊁NH3-N㊁TSS以及水温为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的关键水质参数,分别构建了上游保护区㊁中华鲟保护区以及四大家鱼保护区的WQI min模型㊂WQI min相较于WQI选择的水质参数较少,能够充分反映水质的整体变化特征,有助于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对水质进行有效评价㊂本研究中选取的WQI min水质指标与其他地区建立WQI min模型的具有相似性㊂通过WQI和WQI min模型选择TN作为太湖水质进行评价的关键参数,模型结果对太湖水质评价具有很强的适应性[39-41]㊂作为有机污染的指标,COD Mn是确定阿克苏河WQI的两个最重要的水质参数之一[42]㊂DO和Hg 是评价中国南水北调工程WQI的重要水质参数[16]㊂研究证明NH3-N在水质营养水平的重要性,QI等[43]将NH3-N作为构建沂河WQI min模型的重要参数㊂悬浮物能够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和各类营养盐,同时能影响水体里的光照强度,进一步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是河流的重要水质指标[44]㊂水温反映了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影响水中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以及水的自然净化[45]㊂因此,本研究选取的关键水质参数对其他地区WQI min模型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㊂3.3㊀权重对WQImin模型的影响早期的研究中,通常对水质参数增加权重来计算WQI㊂然而,WQI min模型中没有包含权重计算[15,46]㊂在后来的研究中,学者们改进了基于WQI的水质评价方法,并考虑了权重对WQI min模型的影响,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16]㊂本研究对水质指标进行加权归一化处理,使水质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㊂使用相同的关键水质指标构建03第2期吴㊀凡等: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环境质量评估WQI min模型,然后比较它们的加权和未加权计算结果(表2~4)㊂结果表明,加权WQI min模型比非加权WQI min模型更好地解释了WQI的变化,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水质㊂因此,我们推荐使用加权WQI min模型来评价长江的水质㊂此外,权重强调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这受研究区域差异和研究人员个人经验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权重有所不同㊂因此,我们建议在实际研究中,研究人员应查阅相关文献并根据实际研究地点和实测数据调整权重,以构建更符合实际的WQI min模型㊂参考文献:[1]LIU J G,DIAMOND J.Chinaᶄs environment in a globalizing world [J].Nature Publishing Group,2005,435(7046):1179-1186.[2]XU Z,ZHANG X,XIE J,et al.Total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in Sur-face Water of Typical Agro-and Forest Ecosystems in China,2004-2009[J].PLoS ONE,2014,9(3):e92850.[3]HUANG J,ZHANG Y,BING H,et al.Characterizing the River Water Quality in China:Recent Progress and On-Going Challenges[J]. Water Research,2021,201(4):117309.[4]ZAMPARAS M,ZACHARIAS I.Restoration of eutrophic freshwater by managing internal nutrient loadsA review[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4,496(15):551-562.[5]LIU Q,TIAN Y L,LIU Y,et al.Characteristics of two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ethods for water quality based on different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aquatic environment management [J].Acta Ecologica Sinica,2019,39(20):7538-7546. [6]WU T,WANG S,SU B,et al.Understanding the water quality change of the Yilong Lake based on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ethods[J]. Ecological Indicators,2021,126(15):107714.[7]YANG S,HAO H,LIU B,et al.Influence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n river water quality:a case study of two river basins in China [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21,28(38): 53857-53871.[8]SEVGILI M.Parameters selection for water quality index in the as-sess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land-based trout farms [J].Ecological Indicators,2014,36:672-681.[9]HORTON R K.An index number system for rating water quality[J]. Water Pollution,1965,37:300-306.[10]GIKAS G D,SYLAIOS G K,TSIHRINTZIS V A,et parativeevaluation of river chemical status based on WFD methodology and CCME water quality index[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745(5):140849.[11]SILVA M I,GONALVES A,LOPES W A,et al.Assessment ofgroundwater quality in a Brazilian semiarid basin using an integra-tion of GIS,water quality index an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s[J].Journal of Hydrology,2021,598(4):126346. [12]GORGIJ A D,WU J,MOGHADAM A A.Groundwater quality rank-ing using the improved entropy TOPSIS method:a case study in Azarshahr plain aquifer,east Azerbaijan,Iran[J].Huma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2019,25(1-2):176-190. [13]HE X D,WU J H,HE S.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yevaluation of groundwater in terms of health risks in Luohe aquifer in Wuqi County of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northwest China[J].Huma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2019,25(1-2):32-51. [14]WANG D,WU J,WANG Y,et al.Finding High-Quality groundwa-ter resources to reduce the hydatidosis incidence in the shiqu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china:analysis,assessment,and management [J].Exposure Health,2020,12(3):1-16.[15]PESCE S F,WUNDERLIN D e of water quality indices to ver-ify the impact of Córdoba City(Argentina)on Suqua River[J].Water Research,2000,34(11):2915-2926.[16]NONG X Z,SHAO D G,ZHONG H,et al.Evalua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of China using the water quality index(WQI)method[J].Water Research,2020, 178(15):115781.[17]AKKOYUNLU A,AKINER M E.Pollution evaluation in streams u-sing water quality indices:A case study from Turkeyᶄs Sapanca Lake Basin[J].Ecological Indicators,2012,18:501-511. [18]DUAN W,HE B,CHEN Y,et al.Identification of long-term trendsand seasonality in high-frequency water quality data from the Yan-gtze River basin,China[J].Plos One,2018,13(2):e0188889.[19]SONG C,YAO L,HUA C,et al.A water quality prediction modelbased on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and th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optimized by the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VMD-SSA-LSSVM)of the Yangtze River,China[J].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21,46(14):9541-9552.[20]邹㊀珊,李㊀雨,陈金凤,等.长江攀枝花-宜昌江段水温时空变化规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0,37(8):35-41,48. [21]郭文献,王鸿翔,夏自强,等.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库水温影响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09,28(6):182-187. [22]黄膺翰,严忠銮,卢晶莹,等.向家坝水电站下游水温变化分析[J].水力发电,2022,48(12):1-5.[23]STEEL E A,LANGE I ing wavelet analysis to detect changesin water temperature regimes at multiple scales:Effects of multi-purpose dams in the Willamette River basin[J].Riv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07,23(4):351-359.[24]SALTVEIT S J,TROND B,JOHN E B.Effect of a changed temper-ature regime on the benthos of a norwegian regulated river[J].Reg-ulated Rivers Research Management,1994,9(2):93-102. [25]杨婉玲,赖子尼,刘乾甫,等.不同养殖品种池塘化学耗氧量(COD Mn)变化趋势及环境影响因素[J].广东农业科学,2014, 41(8):161-165.[26]孙维民.水体悬浮物环境特性与富集采样技术研究[D].辽宁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8.[27]朱㊀林.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迁移与富集效应研究[D].辽宁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9.[28]丁肇慰,郑㊀华.长江流域总氮排放量预测[J].环境科学,2021,42(12):5768-5776.[29]KULWINDE S P,RASHMI B.Fractal,predictability index and vari-ability in trends analysis of river-water dynamic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iver basin management:JRBM,2014,12(4):285-297.13。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保护区(江津段)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保护区(江津段)标志塔、界碑、界桩维修更换要求
一、更换标志塔文字
更换标志塔背面文字。
材料为黑色大理石,字雕刻,涂金粉。
具体见下图:
背面
二、界碑文字
安装和维修界碑11个,其中维修10个、新安装1个。
材料为黑色花岗石,字雕刻,涂金粉。
具体见下图:
界碑
正面(3块,安装在朱杨、石门、塘河河口)
缓冲区界碑背面文字(与缓冲区正面3块配套)
界碑
实]验区正面(8块安装在珞璜一白沙)
实验区碑背面(共8块,与实验区正面配套)
三、界桩
更换及维修界桩104个,沿两岸设立,原则上每2公里一个,材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界桩表面刷油漆,核心区红色、缓冲区黄色、实验区蓝色,字体为白色。
界桩标注文字及编号原则为:从核心区开始往缓冲区、实验区编号,依次编号到重庆地维大桥结束。
标注字样为:国家级鱼类保护区—长干—1、2、3……,界桩设立时,河流左岸为单号,河流右岸为双号。
四、其他事项
标志塔、界碑、界桩安装好后要进行拍照,收集好整个维修过程的资料照片备验收。
粉笔2015第六季行测模考试题(附答案版)
粉笔2015第六季行测模考试题(附答案)一、常识部分: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其中,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是在:A. 党的十八大上B.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上C.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D.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正确答案是D,解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从时间轴来看,‚四个全面‛是在不同高层会议场合上逐步提出的。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该题考点:国情社情)2.关于抗生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红霉素是发现最早的抗生素B. 抗生素只能抗细菌不能抗病毒C. 抗生素能干扰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D. 抗生素在临床使用中没有副作用正确答案是C,解析:A选项错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抗生素是青霉素,由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于1928年首先发现。
B选项错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抗生素的作用由原来单一的抗细菌发展到抗病毒、抗寄生虫等。
D选项错误,抗生素在治病的同时会产生副作用,没有一种抗生素是绝对无副作用的。
(考点:医学与生命科学技术)3.下列诗句,描写泰山的是:A.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B.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C.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D.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正确答案是C,解析:A选项诗句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登峨眉山》,描写的是峨眉山。
B选项诗句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描写的是庐山。
C选项诗句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望岳》,描写的是泰山;岱宗是泰山的别称。
相关负责人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实施意见》答记者问
相关负责人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实施意见》答记者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1.02.25•【分类】问答正文相关负责人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实施意见》答记者问2月25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实施意见》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临萍、最高人民法院环资庭负责人李明义、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中伟、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胡淑珠、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毕晓红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发布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李广宇主持。
问题一我这个问题想提给重庆高院,刚才的发布中提到长江禁渔,长江禁渔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之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决策。
请问重庆法院是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中伟:重庆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维护长江流域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是重庆法院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近年来,重庆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责任追究,一手抓生态修复,推动实现长江十年禁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在责任追究方面,“严”字当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
对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人,凡是需要追责的,必须一追到底。
”重庆法院切实发挥刑事审判惩戒、震慑、预防功能,依法严惩非法捕捞水产品、非法猎捕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等犯罪行为,2017年以来3470余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严惩污染环境、非法采砂等危害水生生物资源和破坏长江水生生物栖息地的犯罪行为,系统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安全。
监督支持行政机关全面、及时、依法履行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监管职责。
全方位追究长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依法审理涉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69件。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重庆段渔业资源现状调查
Open Journal of Fisheries Research 水产研究, 2018, 5(2), 85-97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8 in Hans. /journal/ojfrhttps:///10.12677/ojfr.2018.52011Status Study on Fishery Resources in Rareand Endemic Fish National Nature Reservein Chongqing of Yangtze RiverTao He1, Yaodong Wei2, Qun Lu1, Ying Liao2, Jianhu Liu11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2Administration of Fishery and Fishing Harbor Supervision, ChongqingReceived: Jun. 12th, 2018; accepted: Jun. 22nd, 2018; published: Jun. 28th, 2018AbstractIn 2014 and 2015, we took a survey of fishery resources in rare and endemic fish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Chongqing of Yangtze River. There were 120 species of fish affiliated to 5 orders, and the Cypriniformes exhibited the highest species diversity with 100 species. The fish faunas of the reserve were mainly composed of River Plain fish, with the lack of Central Asian Plateau fish. The main catch was 25 species, mainly including Coreius heterokon, Pelteobaggrus vachelli, Coreius guichenoti, Rhinogobio ventralis, Botia superciliaris. There were 5 reproducing types of fish in the Reserve, and the species, spawned the adhesive eggs, were the most popular. There were 24 spawning grounds (adhesive and floating egg) and 3 feeding grounds (Degan, Shengzhong, Baisha) in Reserve. Through this investigation, we can find that the fishery resources have decreased mainly because of over-catch and reproduction grounds destroyed.KeywordsRare and Endemic Fish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Chongqing of Yangtze River, Fishery Resources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重庆段渔业资源现状调查何滔1,魏耀东2,卢群1,廖莹2,刘建虎11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重庆2重庆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重庆收稿日期:2018年6月12日;录用日期:2018年6月22日;发布日期:2018年6月28日何滔等摘要2014至2015年间,对保护区重庆段的渔业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重庆段有鱼类120种,隶属于五个目。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鱼类繁殖生态需求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鱼类繁殖生态需求任杰;彭期冬;林俊强;柏海霞;赵利【摘要】There are a number of important fish in the Nation Nature Reserve for the Rare and Endemic Fishe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 and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external conditions for fish survival .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scade hydropower stat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Jinshajiang River will change the habitat charac -teristic of the reserve , and affect the reproduction and growth of the fish .Based on the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historical data collection ,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 we analysed the ecological requirements of temperature , water quality and hydrology and water power of the important fish in the reserv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ological requirements of important fish reproduction had a higher coincidence rate with the literature , and they are closer to the nature conditions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多种重要鱼类,环境因子是鱼类生存的重要外部条件。
滇西龙川江上游主要底栖鱼类生境因子选择
滇西龙川江上游主要底栖鱼类生境因子选择李旭;何茜;周伟【摘要】研究工作以滇西龙川上游——界头小江中的小鳍异(鮡)Creteuchiloglanis brachypterus、腾冲墨头鱼Garr tengchongensis、全裸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intergymnatus、南方裂腹鱼Schizothorax meridonalis和纤体褶(鮡)Pseudecheneis gracilis5种底栖鱼类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生境因子的选择.设置80条样线,每条样线设3个采样点,按丰水期(2012年7月)和枯水期(2013年1月)在每个样点分别测量30个生境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生境因子数据做降维分析.结果表明,地势地貌、人为干扰、水质是5种底栖鱼类共性选择的主导生境因子.小鳍异(鮡)、全裸裸重唇鱼与其他3种鱼类相比,偏好在高海拔、大比降、人为干扰较低且水质偏碱性的生境中栖息.小鳍异(鮡)与全裸裸重唇鱼相比,偏好在河床基质为基岩、河岸为乔木群落、人为干扰更低的生境栖息.腾冲墨头鱼适应的水温变化范围较纤体褶(鮡)宽,南方裂腹鱼对栖息环境的要求与腾冲墨头鱼相近.地势地貌对这5种鱼类分布的主导作用较为显著,不仅为鱼类的繁殖和生存提供基本条件,而且影响和决定着鱼类的食物资源.溶氧量等理化因素在分析过程中对鱼类分布的影响没能得到体现.【期刊名称】《四川动物》【年(卷),期】2016(035)002【总页数】10页(P173-182)【关键词】底栖鱼类;横断山区;生境因子;因子分析;云南西部【作者】李旭;何茜;周伟【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4;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4;贵州大学明德学院,贵阳550018;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4横断山区地理环境复杂、多变,珍稀和特有鱼类极多(陈宜瑜,1998)。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效管理工作方案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效管理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水生生物资源库,拥有丰富的珍稀特有鱼类资源。
为了保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生存环境和种群数量,特设立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范围包括长江上游的主要支流和重要栖息地。
本长效管理工作方案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这些珍稀特有鱼类的生存环境,促进其种群的繁衍和生态平衡。
二、管理目标1. 保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栖息地,确保其生存环境的稳定和完整。
2. 积极推动珍稀特有鱼类种群的繁育和保护工作,增加其繁衍成功的机会。
3. 提高公众和相关利益相关方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的认识,增强保护区的社会支持力量。
4. 加强保护区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三、管理措施1. 制定完善的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规划,明确保护区的范围、用途和管理控制措施,确保长效管理工作的适度和有序进行。
2. 建立完善的珍稀特有鱼类监测系统,包括水质监测、种群数量与分布监测、生物多样性监测等,及时了解和掌握保护区内鱼类资源的变化和生态环境的状况。
3. 加强巡查和监管力度,确保保护区内的非法渔业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并采取措施确保护区内的鱼类资源不被过度捕捞。
4. 积极推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保护繁育工作,加强对相关研究和保护项目的支持和投入,推动保护区内珍稀特有鱼类种群的增长和繁衍。
5. 加强与周边地区相关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保护工作。
建立保护区与相关单位的联络和协调机制,确保管理工作的协同和连贯性。
6.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和相关利益相关方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管理评估与调整1. 建立健全的管理评估机制,定期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了解工作的进展和问题,并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调整和改进措施。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流段鱼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差异 ( P> 0 . 0 5 ) 。与历史 资料 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该 江段鱼类资源 明显减少 ,急需加强保护措施 。
关 键 词 :鱼 类 组 成 ;多 样 性 ;保 护 区 ;长 江 上 游 干 流 中 图分 类 号 :¥ 9 3 2 . 4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0 - 6 9 0 7 一 ( 2 0 1 3 ) 0 2 - 0 0 3 6 - 0 7
GAO Ti a n— h e n g ,T I AN Hui . wu 一, YE Ch a o , DUAN Xi n. b i n
1 . C o l l e g e o fL i f e S c i e n c e s ,S o u t h w e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o n g q i n g 4 0 0 7 1 5 ,C h i n a ; 2 . S c i e n t i i f c O b s e r v i n g a n d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S t a t i o n f o F i s h e r y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E n v i r o n en m t i n t h e U p p e r a n d Mi d d l e R e a c h e s f o t h e Y a n g  ̄ e R i v e r ,Mi n i s t r y f o A g r i c u l t u r e / Y a n g t z e R i v e r F i s h e r i e s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f o F i s h e r y S c i e n c e ,W u h a n 4 3 0 2 2 3 ,C h i n a
金沙江下游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物种多样性比较
金沙江下游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物种多样性比较李浩林;赵亚辉;张洁;宋小晶;彭瑞明;张春光【期刊名称】《淡水渔业》【年(卷),期】2014(000)006【摘要】There are 194 valid fish species distribut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Jinsha River on the basis of our investiga -tions and records from historical literatures , including 162 native species which belongs to 79 genera , 15 families and 5 or-ders.We analyz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n the fish composition betwee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Jinsha River and t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for the Rare and Endemic Fishe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 hereafter the Reserve).Those fish not covered by the Reserve is mostly distributed in the plateau lakes and affluent streams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JinshaRiv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th regions share 129 native species .It turns out that the Reserve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as an alternative habitat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fishes threatened by the dam construction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Jinsha River to a certain degree .%为探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金沙江下游现有鱼类资源可能发挥的替代生境保护作用,在对金沙江下游鱼类进行多次实地采样调查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记载,梳理了金沙江下游的鱼类名录,并与“保护区”内的鱼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对比。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生态水温目标研究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生态水温目标研究李倩;李翀;骆辉煌【期刊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年(卷),期】2012(010)002【摘要】水温是影响鱼类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水温的变化对鱼类各个生活周期,特别是繁殖期,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建成后,下泄的低温水会造成下游天然河道水温的变化.位于金沙江梯级电站下游1.8km处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达氏鲟、白鲟、胭脂鱼、岩原鲤、圆口铜鱼等68种珍稀特有鱼类.本文在生物资料缺乏的情况下,根据屏山站多年水温观测记录,采用生态水文学中的变化范围法(RVA方法),推算了各月的适宜生态水温目标,并用有文献记录的17种保护区鱼类的产卵期适宜水温范围进行可靠性检验,最终确定了保护区生态水温目标.【总页数】6页(P86-91)【作者】李倩;李翀;骆辉煌【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38;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北京 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相关文献】1.为长江上游的珍稀和特有鱼类保持生态流 [J], 吕彤;郭乔羽2.小南海水利工程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预测 [J], 秦卫华;刘鲁君;徐网谷;王智;蒋明康3.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鱼类繁殖生态需求 [J], 任杰;彭期冬;林俊强;柏海霞;赵利4.宜宾市"长江生态首城"水环境保护对策——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宜宾段为例 [J], 曾韵敏;刘燕兰;潘树林;谢琰;赵宇莎5.宜宾市“长江生态首城”水环境保护对策——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宜宾段为例 [J], 曾韵敏;刘燕兰;潘树林;谢琰;赵宇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江上游国家级保护区珍稀特有鱼类生境需求耦合分析
ISSN1672-9064CN35-1272/TK作者简介:王欢(1987~),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博士研究生。
长江上游国家级保护区珍稀特有鱼类生境需求耦合分析王欢1刘猛2(1华润电力投资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562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1130)摘要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针对保护区面临的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开发产生的影响,研究保护区多种代表性鱼类的耦合需求,即对多种鱼类对栖息地流速、水深等的喜好综合考虑,确定多种鱼类的耦合生境需求。
耦合生境的计算对于后续通过栖息地评价,确定天然状况下河流生态需水过程,进而提出金沙江下游梯级调度措施以达到有效保护河段珍稀特有鱼类的目的。
关键词保护区珍稀特有鱼类生境需求耦合分析中图分类号:X503.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064(2020)01-070-02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途径11个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流域总面积约180万km 2,长江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长江的淡水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尤其以水生野生动物资源而著称,很多名特优鱼类生活在这里,流域内有鱼类423种,其中纯淡水鱼类381种[1]。
金沙江水力资源丰富,是我国规划并建设中的重要水电基地,目前,金沙江下游的向家坝水电站和溪洛渡水电站均已正式投产运行,乌东德和白鹤滩水电站也在紧张建设过程中。
溪洛渡、向家坝的联合运行改变了金沙江的水文过程,洪、枯过程减弱,同时,建库带来了低温水的叠加效应和滞后效应,这些都会对位于梯级电站下游的长江流域的重要生物栖息地保护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研究区域”)的鱼类产生影响,如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将导致鱼类资源枯竭,物种濒危甚至消失。
“研究区域”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水生生物,生物类型十分多样,再加上地貌、地质和自然生态环境比较特殊,所以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学价值很高,在鱼类原始生境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保留价值。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水生生物调查
摘要于2018年5月和9月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进行了底栖动物及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采样调查。
结果表明,此次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24属、浮游动物14种、底栖动物11种、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8种;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浮游植物密度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均较低。
关键词采样;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中图分类号X8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0)15-0215-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水生生物调查陈斐1杨树国1杨剑虹2郁惠文1(1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云南昆明650034;2昆明市水产研究所)为了掌握新建铁路(成贵线)乐山至贵阳段工程兴建施工及营运对保护区河道部分水生生物的影响,根据《新建铁路成贵线乐山至贵阳段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生态补偿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在新建铁路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2014—2020年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部分河道进行水生生物监测,及时掌握保护区部分水生生物的变动情况,为保护区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018年5月、9月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水域进行部分水生生物采样、调查、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采样点设置根据新建铁路(成贵线)乐山至贵阳段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生态补偿项目实施方案,共设采样点8个,采样点在保护区缓冲区选取6个,分别为扎西河一号桥(1号点:东经105°03′355″、北纬27°50′546″)、扎西河二号桥(2号点:东经105°03′475″、北纬27°49′575″)、扎西河三号桥(3号点:东经105°03′625″、北纬27°48′595″)、院子河(4号点:东经105°03′725″、北纬27°45′304″)、罗甸河(5号点:东经105°01′824″、北纬27°40′861″)、赵家河(8号点:东经105°09′956″、北纬27°27′759″),保护区核心区2个,分别为香坝河(6号点:105°04′002″东经、北纬27°41′954″)、斑鸠景桥上游(7号点:东经105°13′244″、北纬27°45′210″)。
基于GIS的长江上游鱼类地理分布特征研究
基于GIS的长江上游鱼类地理分布特征研究
孙璐;李继龙;李小恕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8(036)030
【摘要】基于Arcview GIS平台,对长江上游水域的重要经济鱼类、珍稀特有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以及理化因子、生物环境、沿江水工建筑等进行分析,发现水利工程、过度捕捞、水域污染等人为活动对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影响明显,致使与之高度相适应的各种鱼类资源衰退,地理分布受到影响.
【总页数】3页(P13338-13339,13378)
【作者】孙璐;李继龙;李小恕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北京,100039;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上海,20009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北京,100039;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北京,10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51.4
【相关文献】
1.正常运行条件下三峡库区干流长江上游特有鱼类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J], 杨志;唐会元;龚云;董纯;陈小娟;万成炎;常剑波
2.正常运行条件下三峡库区干流长江上游特有鱼类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J], 杨志;唐
会元;龚云;董纯;陈小娟;万成炎;常剑波;
3.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鱼类早期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J], 唐锡良;陈大庆;王珂;刘绍平;罗宏伟;段辛斌
4.基于GIS的长江上游鱼类地理分布特征研究 [J], 孙璐;李继龙;陈大庆;倪朝晖;李小恕
5.基于GPS与GIS技术的长江上游山地冲沟的分布特征研究 [J], 何福红;李勇;李璐;张晴雯;白玲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赤水河主要经济鱼类重金属含量及风险评价
赤水河主要经济鱼类重金属含量及风险评价蔡深文;倪朝辉;刘斌;颜雄;樊磊磊;刘杨【摘要】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the muscle and liver of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Saurogobio dabryi and Silurus meriordinalis from the Maotai and Chishui section of Chishui River were measured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s, and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s and food safety.Concentrations of Cu, Zn, Pb, Cd, Fe, Cr, and Mn were analyzed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AES).Concentrations of As and Hg were measured by the atomic fluorophotometer.The concentrations of Cu, Zn, Pb, Cd, Fe, Cr, and Hg were higher in muscle of S.meriordinalis than that of P.fulvidraco and S.dabryi.The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of all three fish species in liver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muscle.The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the muscle of all fish species were below the tolerance limit levels esta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China, the concentrations of Pb and Cd in the muscle of S.meriordinalis, however, were above the European Commission's maximum permissible level.The hazard index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was low human health risk of consumption of wild fish from Chishui River.The single factor pollution index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showed that the pollution levels of Pb and Cd in fish from Chishui River were much higher than othermetals.There was potential risk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为了解赤水河鱼体重金属富集现状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和食品安全,测定了赤水河茅台江段和赤水江段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蛇鮈(Saurogobio dabryi)和大口鲇(Silurus meriordinalis)肌肉和肝脏中的重金属含量.分别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Cu、Zn、Pb、Cd、Fe、Cr和Mn的含量,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As和Hg的含量.结果表明:大口鲇肌肉中Cu、Zn、Pb、Cd、Fe、Cr和Hg 的含量高于黄颡鱼和蛇鮈,3种鱼类肝脏中的重金属含量均高于肌肉.所有鱼体肌肉中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但大口鲇肌肉中Pb和Cd的含量高于欧盟委员会标准.危害指数分析表明:赤水河野生鱼类食用的人体健康风险较小.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的结果表明赤水河鱼体Pb和Cd的污染程度较高,赤水河存在潜在的重金属污染风险.【期刊名称】《淡水渔业》【年(卷),期】2017(047)003【总页数】9页(P105-113)【关键词】赤水河;鱼类;重金属;污染风险【作者】蔡深文;倪朝辉;刘斌;颜雄;樊磊磊;刘杨【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贵州遵义 56300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武汉 430223;遵义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贵州遵义 563002;遵义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贵州遵义 563002;遵义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贵州遵义 563002;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贵州遵义 56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35河流重金属污染越来越受人们关注,来源于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产生的金属和类金属由于其较强的毒性、不易降解性、生物累积和生物富集等特点,进入水生态系统后将严重影响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鱼类生境特征初步研究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鱼类生境特征初步研究骆辉煌;杨青瑞;李倩;李翀;陈炳宇;吕平毓【期刊名称】《淡水渔业》【年(卷),期】2014(000)006【摘要】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了多种珍稀特有鱼类,具有重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随着金沙江梯级开发的实施,长江上游保护区鱼类栖息条件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研究基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的地形、地貌、水文、水动力等条件,提出了保护区鱼类生境特征表征指标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初步分析了保护区栖息地生境特征。
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鱼类资源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T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for the rare and endemic fishe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s the lon -gest river nature reserve in China .It is of important values o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 and protects manyrare and en-demic fishes.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Jinshajiang cascade development , the fish habitat conditions in the reserve will be changed seriously .Based on the topography , geomorphology , hydrology and hydrodynamics of the fish nature re-serve, this study proposed an index system to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sh habitat .The of can be used for the deci-sion-making regarding the protection of fishery resources .【总页数】5页(P44-48)【作者】骆辉煌;杨青瑞;李倩;李翀;陈炳宇;吕平毓【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北京 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071001;长江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重庆 40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31.3【相关文献】1.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水文情势时空变化特征初步分析 [J], 尹正杰;许继军;田辉伍;杨春花2.金沙江下游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物种多样性比较[J], 李浩林;赵亚辉;张洁;宋小晶;彭瑞明;张春光3.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鱼类繁殖生态需求 [J], 任杰;彭期冬;林俊强;柏海霞;赵利4.长江上游国家级保护区珍稀特有鱼类生境需求耦合分析 [J], 王欢; 刘猛5.基于eDNA技术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鱼类多样性研究 [J], 王梦;杨鑫;王维;段聪;刘智皓;陈启亮;李英文;沈彦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部全面启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调查工作
农业部全面启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调
查工作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水产》
【年(卷),期】2006(373)012
【摘要】据农业部新闻办消息:2006年11月23日,由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统一组织领导,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与环境综合调查工作全面启动。
本次活动由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四川、贵州、云南、重庆三省一市保护区管理机构协助组织实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有关科研院所具体实施。
【总页数】1页(P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
【相关文献】
1.溪落渡水利工程对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及珍稀特有鱼类的影响和对策 [J], 张志英;袁野
2.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重庆段渔业资源现状调查 [J], 何滔;魏耀东;卢群;廖莹;刘建虎;
3.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繁殖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启动会在渝召开 [J], 长江
4.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渔业资源及渔业环境监测工作完成 [J],
5.长江上游珍稀鱼类资源调查启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分布格局与稀有鮈鲫种群分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分布格局与稀有鮈鲫种群分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亚洲第一大河。
其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长江上游是特有的鱼类分布区域,包括四川盆地、云南高原和青藏高原,其中包括许多稀有鮈鲫种群。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干扰和鱼类资源过度开发,这些鱼类面临着各种保护问题,例如种群数量减少、分布范围缩小、基因流失等。
因此,对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的分布格局与稀有鮈鲫种群分化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科学和实践意义,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和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2. 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的分布格局和稀有鮈鲫种群的分化情况。
具体来说,研究将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调查和分析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的分布格局;(2)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长江上游稀有鮈鲫种群的分化情况;(3)综合分析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分布格局与稀有鮈鲫种群分化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管理建议。
3. 研究方法:研究将采用横断面调查和纵向比较分析的方法,对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进行调查和分析;同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长江上游的稀有鮈鲫种群进行遗传分析,例如PCR扩增、基因测序和DNA序列比对等方法,了解不同种群之间的遗传差异以及遗传流动情况。
最后,可以综合分析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分布格局与稀有鮈鲫种群分化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管理建议。
4. 研究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我们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的分布格局和稀有鮈鲫种群的分化情况;同时,提出针对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保护的建议,为生态环境保护和鱼类资源的管理和科学开发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3721/ki.dsyy.20141009.002 网络出版时间:2014-10-09 08:35网络出版地址:/kcms/doi/10.13721/ki.dsyy.20141009.002.html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布格局研究张敏1,2,3,孙志禹1,陈永柏1,李翀1(1.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3.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摘要:基于2006~2013年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环境因子的监测数据,对区域内长江干流和赤水河的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保护区水体总氮含量较高,长江干流总氮含量在0.5~1.5 mg/L的范围内波动,而赤水河的总氮总体超过2.5 mg/L。
空间上,长江干流水温、溶解氧、氨氮和总磷含量高于赤水河,而总氮和硝态氮含量低于赤水河。
在长江干流,溶解氧自上游至下游逐渐降低,总氮和硝态氮则自上而下平缓升高。
赤水河水温自上而下逐渐升高,而溶解氧、总氮和硝态氮均显示出自上而下逐渐降低的趋势。
时间上,总氮和硝态氮逐年上升,氨氮在长江干流逐年下降。
基于各水质因子对样点的聚类分析表明,长江干流与赤水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河流内部空间距离越近,各样点的水环境相似程度越高,甚至分处向家坝水电站上下游的两个断面被发现亦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表明在研究期间较低的监测频率下,这两个断面并未因大坝的阻隔显示出上述水环境因子的显著差异。
关键词:长江;保护区;水质;时空分布Spatial-temporal patterns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factors in “Rareand Endemic Fish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the Upper Reaches ofthe Yangtze River”ZHANG Min1,2,3, SUN Zhi-yu1, YANG Hong-bin1, CHEN Yong-bo1, LI Chong1(1. China Three Gorges Corporation, Beijing, 100038; 2.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 3. Changjiang W 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Institute, Wuhan, Hubei,430051, China)Abstract: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factors in the “Rare and Endemic Fish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from 2006 to 2013. THigh total nitrogen (TN) content was found in the water of the conservation area. TN in themainstream of the Yangtze River ranged from 0.5 to 1.5 mg/L. Average TN content in Chishui River exceeded 2.5mg/L. Spatially, water temperature (WT), dissolved oxygen (DO), ammonia nitrogen (NH4-N), total phosphorus(TP) in the mainstream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hishui River, while TN and nitrite nitrogen (NO3-N) was lower. Inthe mainstream of the Yangtze River, DO decreased from the upstream to the downstream, and TN and NO3-Nincreased slowly from the upstream to the downstream. In Chishui River, WT increased from the upstream to thedownstream, while DO, TN and NO3-N showed the opposite trend. Temporally, TN and NO3-N increased in recentyears, while NH4-N decreased in the mainstream of the Yangtze River. Other factors did not show regular change.收稿日期:2014-07-31;修订日期:2014-09-22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2013M542082);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保护区补偿项目第一作者简介:张敏(1986-),女,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淡水生态学。
Email:zhang_min5@通讯作者:孙志禹。
Email: sun_zhiyu@The cluster analysis based on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showed that, obvious difference existed between Yangtze River mainstream and Chishui River. In each river, the sites close to each other showed higher similarity. Even the two sites which located at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the Xiangjiaba Dam respectively displayed higher similarity. This indicated the water environment factors mentioned above did not show obvious difference due to the separation of the dam, under the low-frequency monitoring during the study period.Keywords: Yangtze River, Conservation area, water quality,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尤其是鱼类资源丰富,水域内共发现鱼类199种,其中3种珍稀鱼类、66种特有鱼类[1]。
区域内已开展了一系列生态系统因子的调查研究,主要以鱼类的生理、生态学研究为主[2-4],同时,也开展了部分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5]。
水域内的水质直接关系到鱼类以及其它水生生物的栖息地质量,是保护区水生态系统保护中至关重要的环境因子。
赤水河是长江右岸一级支流,处于保护区范围内,是目前长江上游唯一没有修建水电站的较大支流,仍保持着相对天然的河流特征[6]。
赤水河干流流程长、河道曲折,滩潭相间、栖息生境复杂多样[7],鱼类资源丰富,2007年共发现119种[8],是保护区鱼类物种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
本研究基于自2006年以来的长期监测数据,阐述保护区内长江干流及赤水河水环境因子的演变动态,分析其时空差异,以期对河流水质现状做出客观评估,对于保护区河流水质的保护以及水生生物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域保护区处于向家坝水电站下游。
向家坝水电站自2012年10月10日开始蓄水运行,10月16日,顺利蓄水至354 m海拔高程。
本研究在保护区及其上游范围内的长江干流和赤水河设置了新寿、江津、茅台等16个水质监测断面(图1)。
其中,长江干流11个断面,赤水河5个断面。
在长江干流,新寿断面位于向家坝水电站上游(保护区上游),其余断面均位于水电站下游保护区范围内。
每个断面设置左、中、右3个样点。
图1 保护区水环境因子监测断面布设样点图Fig.1 Distributions of the sampling sites for the monitoring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factors in thestudy area1.2 样品采集及处理方法自2006年至2013年,每年进行3次监测,时间分别为6月、9月和12月。
监测指标包括水温、溶解氧、总氮、硝态氮、氨氮和总磷。
采用HACH2800 水质分析仪现场测定水温,YSI550 测定水体溶解氧;总氮(TN)、硝酸盐氮(NO3-N)、氨氮(NH4-N)、总磷(TP)等需要在实验室完成的监测指标,其水体样品于48h 内运回实验室进行分析测定(参照GB/T12999-1991标准执行),具体采样及测定方法均参照《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SC/T9102)[9]。
2007和2008年的总氮数据缺失。
1.3 数据处理对各样点进行聚类分析,各样点间的相似性采用欧式距离衡量,为消除量纲的影响,分析前数据进行lg(x+1)转换,采用Statistica 10.0完成。
其它图形采用Origin7.5完成。
2 结果2.1 保护区水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2006~2013年,长江干流水温在10.90~25.20 ℃的范围内波动,最低值出现在2011年冬长江干流三块石(19.87) (9.28) (0.87) (0.67) (0.059) (0.071) 挂弓山11.63~23.80 6.39~10.50 1.04~2.11 0.23~1.67 0.020~0.330 0.040~0.243(18.68) (8.94) (1.34) (0.94) (0.107) (0.110) 罗龙场11.50~23.27 5.96~10.75 0.90~1.42 0.73~1.28 0.005~0.257 0.017~0.178(18.84) (8.75) (1.22) (1.01) (0.084) (0.104) 江安11.33~23.60 7.14~10.35 1.12~1.74 0.57~1.30 0.025~0.190 0.051~0.197(18.96) (8.78) (1.32) (1.04) (0.088) (0.115) 纳溪11.80~24.30 7.05~10.28 0.90~1.53 0.57~1.46 0.027~0.453 0.043~0.174(19.14) (8.79) (1.19) (0.93) (0.101) (0.097) 弥沱11.73~24.60 6.89~10.22 1.15~1.83 0.63~1.56 0.030~0.143 0.046~0.247(19.11) (8.68) (1.33) (1.08) (0.084) (0.114)牛脑驿 11.47~24.07 6.56~10.14 1.15~1.84 0.87~1.57 0.020~0.143 0.049~0.165 (18.96) (8.63) (1.37) (1.14) (0.076) (0.107) 榕山镇 11.40~24.63 6.96~10.19 1.10~2.16 0.57~1.62 0.033~0.207 0.035~0.176 (19.55) (8.59) (1.42) (1.17) (0.097) (0.088) 江津 11.40~24.80 7.20~10.58 1.16~2.43 0.64~2.03 0.006~0.170 0.057~0.137 (18.90) (8.62) (1.49) (1.23) (0.083) (0.090) 巴南11.53~25.20 7.21~10.37 0.85~2.42 0.63~7.53 0.006~0.403 0.061~0.317 (19.02) (8.57) (1.51) (1.48) (0.123) (0.101)赤水镇 10.30~25.20 6.44~10.84 2.27~4.94 1.57~4.30 0.010~0.120 0.007~0.102 (18.31) (8.98) (3.60) (2.97) (0.056) (0.025) 10.80~26.10 5.60~10.69 1.72~5.12 0.98~4.90 0.030~0.570 0.010~0.370图2 各样点水环境因子空间对比Fig.2 Spatial distributions comparison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factors in the study area 图3展示了长江干流与赤水河各水质指标的对比情况,相对而言,长江干流的水温和溶解氧含量较赤水河高,而总氮和硝态氮含量明显低于赤水河(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