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要求及作业
《外科护理学》教案

针对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心肺功能
、营养状况、认知能力等。制定个性化的术前准备计划,如调整药物、
改善营养等。
02
术中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和药物剂量。保持手术室温度适宜,避免低体温对老年患者造成不良影
响。
03
术后护理
加强术后疼痛管理,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和镇痛方式。预防并发症的发
外科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
外科患者心理特点
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对手术和治疗的担忧;对术 后恢复和疼痛的恐惧;对自我形象和生活质量的关注。
心理护理措施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心理支持;进行术前教育和指导 ,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 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参与康复活动,提高自我认知和生活质 量。
生,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提供心理支持,帮助老年患者度过术
后恢复期。
儿童患者外科护理要点
术前准备
与儿童患者及其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解释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减轻其焦虑情绪。根据 儿童患者的年龄和发育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术前准备,如禁食时间、药物调整等。
术中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儿童患者的安全和舒适。使用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剂量,避免对儿童患 者的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术后护理
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液 性状和量,预防尿路感染 。
并发症预防
注意预防尿瘘、尿道狭窄 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处 理异常情况。
神经外科手术护理
术前准备
了解患者病情和手术方案,协助 完成术前检查和神经功能评估。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和生命 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_21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任务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是研究如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外科领域病人临床护理、预防保健以及促进人类健康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培养和强化遵循护理程序的思维方式,利用所掌握的本课程专业知识及技能,开展临床及社区整体护理服务。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外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的主要内容。
2.掌握外科常见病病人的救护原则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具有对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3.熟悉外科常见病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4.熟悉外科常见病病人的处理原则。
5.熟悉手术室基本工作内容,严格掌握无菌技术原则,具有初步管理手术室和配合常见手术的能力。
6.了解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目标、护理评价和有关疾病的概述。
7.能够应用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础护理技术及外科常用专科护理技术,初步解决外科护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常见病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8.具有运用外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1/ 20家庭及社区人群提供健康促进服务的能力。
9.培养良好的护士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在外科护理实践中表现出尊重、爱护护理对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热情耐心、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具有团队意识及协作精神。
三、教学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学时教学内容学时理论实践一、绪论 1 0 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2 0 三、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2 0 四、麻醉病人的护理 2 0 五、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2 0 六、手术室护理工作 3 0 七、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2 0 八、损伤病人的护理 2 0 九、肿瘤病人的护理 1 0 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3 0 十一、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1 0 十二、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5 0 十三、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7 0 十四、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1 0 十五、泌尿及男生殖系疾病病人的护理 6 0 十六、肾上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3 0 十七、骨与关节疾病病人的护理 5 0 十八、皮肤疾病病人的护理 5 0 十九、性传播疾病病人的护理 3 0 合计 56 0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四、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外科护理学的范畴,外科护理学的进展。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概述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培训,学生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外科护理服务,满足患者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的各种护理需求。
二、教学目标1.了解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2.掌握外科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护理技能;3.了解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和处理方法;4.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护理技术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外科手术前的护理准备工作;3. 外科手术中常见护理操作和技巧;4. 外科手术后的护理评估和处理;5. 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和护理措施;6. 外科创面护理和伤口愈合相关知识。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护理原理和技能;2. 实践操作:利用模拟器材、实验室和医疗设备,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病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病例,让学生了解实际护理工作中的挑战和应对方法;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团队合作和研究互动。
五、教学评估1.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外科护理学基本概念和操作技巧的掌握程度;2. 实践能力考核: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际操作考核学生的外科护理技能;3. 课堂表现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病例分析等环节中的表现。
六、参考教材1. 《外科护理学教程》2. 《现代外科护理学》3. 《外科手术护理实用指南》以上是"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的内容概要,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如需更详细的教学内容和其他补充,请及时与教务部联系。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1》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如何从现代护理观点出发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内容包括外科护理学绪论、外科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外科休克、麻醉、手术病人外科护理、肿瘤病人的护理等。
其总目标是向学生介绍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开发,护士素质和护理道德得到培养,能运用上述知识,以整体的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较熟练的护理技术和优良的工作态度,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把现代护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应用到外科病人的护理中,能根据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需要,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个体化的整体护理。
2.具有较强的临床外科护理思维能力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熟悉其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掌握其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包括观察和识别病情变化、配合临床检查、做好有关诊断和治疗的护理等)。
4.对紧急和危重病人做出恰当的应急处理。
5.对手术治疗病人进行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护理;在指导下与医生合作,完成手术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
6.按操作规程进行规范的常见外科护理操作。
7.具备外科疾病预防保健的基本有关知识与方法,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
8.学会合作,关心他人,爱护病人,并具有认真、严谨、热情和勤快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整体护理思想,坚持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灵活运用地讲授、自学、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的护理为教学重点,适当介绍国内外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动态,反应学科发展水平。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理论教学第一章绪论1学时第一节什么是外科护理学 0.5学时知识点:外科护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外科护理学》是高职院校三年制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临床必修课程,是一门从基础理论、实践操作到临床治疗的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专业核心课程。
其开设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身心评估及实施护理措施,为日后从事外科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程地位《外科护理学》以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基础护理学、健康护理学等知识为基础,与同期的《内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等课程一起,为护理专业的专业临床课程。
3.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外科病人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培养学生扎实的外科理论基础、熟练的外科操作技能,应用外科护理知识和技术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运用外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来指导临床,为广大基层培养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实用护理专业医务工作者。
(二)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立足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贯穿“以学生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基本思想,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1)结合高职教育改革的要求,依据我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要求设计学习领域(课程)。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章节(项目任务)课程为主题,以护士执业资格标准为教学依据,扎实临床思维辩证和操作能力,以适应临床岗位为目标,使教学内容模块化。
(2)本课程以护理临床需要为目标,以外科知识的层次为基础。
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训教学中尽可能的模拟临床情景。
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外科病人的护理知识,为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外科护理工作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问题,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1. 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包括手术前准备、手术后护理、伤口处理、引流管护理等。
2. 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护理要点。
3. 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4.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5. 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外科基本技能,如手术器械的使用、伤口换药、引流管护理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外科护理知识。
2.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3.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1. 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
2.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5%,包括实验操作、课堂参与度等。
3. 课程论文:占总评成绩的15%,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撰写一篇外科护理方面的课程论文,体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护理学专业的外科护理学教材,同时提供相关参考书籍和资料。
2. 课件:提供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
3. 实践操作视频:提供外科基本技能实践操作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4. 课外学习资源:提供相关网站、论坛等课外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面。
六、教学团队与支持条件1. 教学团队:由具有丰富外科护理经验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教案(一)章节名称:外科护理学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了解外科护理学在不同医疗机构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外科护理学在不同医疗机构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以及基本原则和目标。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外科护理学在不同医疗机构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外科护理学定义和发展历程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外科护理学基本原则和目标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外科护理学在不同医疗机构中应用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
2. 网络资源:相关的外科护理学资料和案例。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讲解:详细讲解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案例分析:分析外科护理学在不同医疗机构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外科护理学的理解。
外科护理学教案(二)章节名称: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教学目标:1. 掌握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原则。
2. 了解外科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及处理方法。
3. 学会制定外科患者的个体化护理计划。
教学内容:1. 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原则。
2. 外科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及处理方法。
3. 个体化护理计划的制定。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外科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及处理方法。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定外科患者的个体化护理计划。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外科患者一般护理原则的理解。
2.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外科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及处理方法的掌握情况。
3. 护理计划报告:评估学生制定外科患者个体化护理计划的能力。
外科护理学教案

外科护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熟悉外科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
(3)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
(2)能够运用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技能,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
(3)能够运用外科护理学的知识,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观察、分析和处理。
3.情感目标:(1)培养热爱护理事业,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护理人才。
(2)培养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良好沟通能力的护理人才。
(3)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观念的护理人才。
二、教学内容1.总论: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外科护理评估,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外科急腹症病人的护理,重症监护病人的护理等。
2.各论:外科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外科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等。
2.案例分析法:分析外科护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外科护理技能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外科护理实践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角色扮演法:模拟临床情境,让学生扮演护士和病人,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出勤、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知识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技能评价:通过技能操作考核,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4.综合评价:结合过程评价、知识评价和技能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章节名称:外科护理学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了解外科护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4. 理解外科护理学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外科护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4. 外科护理学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入新课程,介绍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讲解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讲述外科护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4. 讨论外科护理学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
5.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外科护理学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章节名称: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教学目标:1. 掌握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原则和方法。
2. 了解外科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3. 理解外科患者的护理评估和计划。
4. 掌握外科患者的护理技能和操作。
教学内容:1. 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原则和方法。
2. 外科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3. 外科患者的护理评估和计划。
4. 外科患者的护理技能和操作。
教学活动:1. 引入新课程,讲解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原则和方法。
2. 分析外科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3. 讲解外科患者的护理评估和计划。
4. 演示和讲解外科患者的护理技能和操作。
5.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外科患者护理的理解和经验。
6.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实践外科患者护理的技能和操作。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外科患者护理原则和方法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能力。
3.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外科护理学教案(三)章节名称:外科患者的营养支持教学目标:1. 理解外科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对外科护理学基础理论、实践操作到临床治疗的系统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外科护理技能来解决外科护理岗位中常见病、多发病护理问题的能力,为日后从事外科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地位和任务《外科护理学》与《内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课程一样是护理专业的专业临床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如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培养学生扎实的外科理论基础、熟练的外科操作技能。
为广大基层培养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实用护理专业医务工作者。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一、设计思路以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护士执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护理临床需要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特点,增加实践教学比例,让学生熟练掌握外科病人的护理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并能将两者融会贯通、有机融合。
二、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总课时为144课时,其中理论94学时,实践50学时。
课程框架及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与要求第四部分教学与评价建议一、教学建议1.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方法要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代替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
理论教学要紧密联系临床实际,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尝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不断提高。
2.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和实训基地,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让学生能在在真实或仿真的医疗环境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技能,为学生尽快适应临床提供良好的保证。
同时,也可在实践教学中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综合模拟训练等方式增加学生对实践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
3.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医学知识复杂多变,有些问题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或文字描述清楚,这些问题往往让学生难以理解,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开设的外科护理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外科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对外科护理患者的全面护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外科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外科疾病的常见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2.熟悉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能够进行外科护理各项操作。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外科护理团队中有效地协作工作。
4.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护理决策能力,能够进行护理干预和病情评估。
三、教学内容1.外科护理学概述外科护理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外科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因。
外科手术的基本原则和分类。
2.外科患者的护理外科患者的评估与护理计划编制。
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外科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技术与方法。
3.外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外科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术后疼痛管理。
创面护理与感染预防。
外科护理中的心理护理。
4.外科护理质量管理外科护理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外科手术安全与风险控制。
外科护理团队的协作与沟通。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讲授、课堂讨论等方式,传授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实践学习:通过临床实习、模拟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进行外科护理操作的能力。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外科护理案例,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1.主教材:《外科护理学》(第三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2.参考资料:外科护理技术与操作手册》,作者:XXX,出版社:XXX。
外科护理常见问题与解答》,作者:XXX,出版社:XXX。
六、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等,占总成绩的30%。
2.实践操作:对学生进行外科护理技能的实际操作考核,占总成绩的40%。
3.考试成绩:包括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30%。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外科护理学概述第二周:外科患者的护理第三周:外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第四周:外科护理质量管理其余时间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1~9章)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1~9章)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一、了解外科护理学及其发展史。
二、熟悉如何学习外科护理学和外科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授课学时】1学时【教学内容】一、外科护理学及其发展二、如何学习外科护理学三、外科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一、了解体液的含量、分布、组成及体液平衡。
二、熟悉水和钠代谢紊乱、钾代谢紊乱。
三、了解钙、镁、磷代谢紊乱。
四、熟悉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五、了解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六、掌握护理。
【授课学时】3学时【教学内容】一、概述二、体液代谢的失衡三、酸碱平衡失调四、护理【教学方法】一、课堂讲授。
二、到外科病房,见习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作出护理诊断,拟定护理措施,学习护理计划的书写。
在实验室实施护理计划,写出实验报告。
第三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一、熟悉休克的病因、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二、熟悉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三、掌握护理。
【授课学时】3学时【教学内容】一、概述二、低血容量性休克三、感染性休克四、护理【教学方法】一、课堂讲授二、到外科病房,见习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对休克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拟定护理措施。
第四章麻醉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一、了解麻醉学的工作范畴、临床麻醉的分类。
二、了解全身麻醉、静脉麻醉、椎管内麻醉、局部麻醉的方法和常用药物。
三、了解气管插管术、围麻醉期监护和术后镇痛管理。
四、掌握护理。
【教学内容】一、概述二、全身麻醉三、椎管内麻醉四、局部麻醉五、围麻醉期监护六、护理【教学方法】一、课堂讲授二、观看录像,见习常用麻醉方法。
到外科病房,见习麻醉前准备及麻醉后病人的护理。
第五章重症病人的监护【目的要求】一、了解重症监护室的建筑和设施、人员组成及仪器设备、收治对象。
二、熟悉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护理、呼吸功能的监测、其他系统及脏器功能的监护。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外科护理学教案全一、课程简介外科护理学是一门涉及护理学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的重要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外科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外科临床护理工作。
本课程将系统地介绍外科护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包括外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常见疾病的护理、手术前后护理、创伤护理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了解常见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2、学会如何评估病人的病情和护理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措施;3、掌握外科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指导,能够独立完成外科手术的相关护理工作;4、了解外科创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病人的创伤问题;5、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将按照外科护理学的知识体系,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外科护理的定义、范畴、历史和发展趋势等;2、常见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包括外科感染、外科创伤、外科肿瘤等;3、外科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包括手术前后的评估、手术前的准备、手术后的监测和护理等;4、外科创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包括创伤的分类、评估和急救处理等;5、外科护理学的实践技能,包括护理操作、护理记录、病人沟通和团队协作等方面。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外科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本课程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和实践基地等。
通过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六、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和掌握外科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外科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方法和技巧。
3. 学习外科患者的评估和诊断方法。
教学内容:1. 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方法和技巧。
3. 外科患者的评估和诊断方法。
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外科护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讲解:讲解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外科患者的特点和护理目标。
3. 演示:演示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方法和技巧,如伤口换药、静脉输液等。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方法和技巧,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估。
5. 总结: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注意事项。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的情况。
2. 评估学生对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理解程度。
3. 评估学生掌握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方法和技巧的程度。
外科护理学教案(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外科患者的特殊情况和对护理的需求。
2. 学习外科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方法。
3. 掌握外科患者的营养支持和并发症预防。
教学内容:1. 外科患者的特殊情况和对护理的需求。
2. 外科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方法。
3. 外科患者的营养支持和并发症预防。
教学过程:1. 引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外科患者的特殊情况和对护理的需求,包括术前和术后的护理要点。
3. 演示:演示外科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方法,如术前准备、术后恢复等。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外科患者的营养支持和并发症预防的方法和策略。
5. 总结: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注意事项。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的情况。
2. 评估学生对外科患者的特殊情况和对护理的需求的理解程度。
3. 评估学生掌握外科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方法的程度。
外科护理学教案(三)教学目标:1. 学习外科感染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2. 掌握外科伤口愈合的过程和护理方法。
3. 了解外科患者的疼痛管理和心理护理。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的外科护理学是医学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外科护理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护理能力,使其能够在外科手术中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外科护理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外科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1.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和范围-外科护理学的发展历程2.外科手术前的护理-患者术前准备和心理关怀-手术室准备和消毒-手术器械和设备准备3.外科手术中的护理-手术室团队合作与沟通-不同类型手术的护理要点-外科手术中的急救护理4.外科手术后的护理-患者术后监护和疼痛管理-外科创面和伤口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5.外科护理中的常见技术和操作-静脉输液和药物注射技术-管路引流和护理-大型伤口敷料和换药6.外科护理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外科护理常见的事故和事件分析-外科手术常用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护理团队的安全和职业道德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实习等。
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讨论和演示,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评价-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等)占30%-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占20%-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占30%2.期末考试评价-知识理论考试占20%五、教材及参考书目主教材:主编:XXX出版社:XXX参考书目:1.《外科护理手册》主编:XXX出版社:XXX2.《外科护理学导论》主编:XXX出版社:XXX六、教学计划1.第一学期-第1-4周: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第5-8周:外科手术前的护理-第9-12周:外科手术中的护理2.第二学期-第1-4周:外科手术后的护理-第5-8周:外科护理中的常见技术和操作-第9-12周:外科护理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以上是《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课程的具体教学进度和辅助教材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一、教学目标:1.了解外科护理的定义、作用、内容和要求。
2.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常用技术和操作方法。
3.能够独立完成外科护理的常规工作。
二、教学内容:1.外科护理的概念和作用2.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3.外科护理的常用技术和操作方法三、教学过程:1.外科护理的概念和作用(15分钟)-外科护理是指对外科患者进行护理的专门学科,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健康。
-外科护理的作用包括预防感染、提供术前与术后的护理支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
2.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30分钟)-严密观察,及时报告:对患者进行连续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保持患者清洁与舒适:保持手术切口干燥清洁,保持患者舒适。
-预防感染:对手术器械和环境进行消毒,防止感染的发生。
-合理安排活动: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活动,避免过度活动导致伤害。
-疼痛管理:监测患者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
3.外科护理的常用技术和操作方法(60分钟)-手术切口护理:包括清洁、消毒、更换敷料等操作。
-导尿管护理:包括清洗导尿管、更换尿袋等操作。
-引流管护理:包括清洗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等操作。
-外科病房清洁消毒:包括床位清洁、物品消毒等操作。
-外科患者的床位转移、翻身等技术。
-外科术后康复护理:包括术后伤口护理、功能锻炼等操作。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外科护理的概念、作用、基本原则等内容,让学生对外科护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外科护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实践操作法:通过模拟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外科护理的常用技术和操作方法。
五、教学评价:1.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2.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评估3.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评估六、教学资源:1.课本:《外科护理学教程》2.视频教学资源:外科护理操作视频3.实施教学的相关设备和材料:手术器械、敷料、导尿管、引流管等七、教学反思:本次外科护理学教案主要介绍了外科护理的概念、作用、基本原则以及常用技术和操作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要求及作业《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要求及作业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外科护理学》是电大开放教育高护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特点,熟悉外科护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二、教材名称本本课程指定教材为路潜主编,中央广播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外科护理学》本课程采用教学班面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学。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一)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的概念,掌握外科护理的特点。
熟悉:外科护士的工作范畴。
了解:外科学和外科护理学的发展。
(二) 讲授内容第一节:外科学及外科护理学的范畴第二节:外科学及外科护理学的发展第三节:如何学习外科护理学(三) 练习题简答题 1、简述外科护理的特点2、如何学习外科护理学?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一)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人体对水和电解质的需要及分布,掌握人体水、电解质平衡状况的基本评估;掌握水、电解质失衡的基本治疗原则;掌握人对水和钠平衡失调的反应及护理,掌握低钾血症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掌握酸碱平衡的调节及代谢性酸中毒的护理措施。
熟悉:体液平衡的调节;熟悉常见水钠代谢平衡失调类型;熟悉高钾血症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了解:水、电解质的主要功能,了解人体钙的平衡,了解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临床特点。
(二) 讲授内容第一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调节第二节:水、钠平衡失调第三节:钾代谢平衡失调第四节:酸碱平衡失调(三) 练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代谢性酸中毒最突出的症状是( A )A. 呼吸深快,呼气时有酮味B.唇干舌燥,眼窝凹陷C.心率加快,血压下降D.呼吸浅慢,呼气时有烂苹果气味2、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为( D )A.K+B.Ca2+C.Mg2+D.Na+3、下列哪项为高渗性缺水的最早临床表现( C )A.皮肤弹性降低B.乏力C.口渴D.烦躁4、静脉补充钾盐前,首先应考虑病人的( C )A.血压B.呼吸C.尿量D.神志5、体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主要缓冲对是( A )A.HCO3-/H2CO3B.HPO2-/H2PO4-C.磷酸盐/磷酸D.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简答题1、简述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答:人体主要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和肾三种途径来维持机体正常的酸碱水平。
血液缓冲系统:当体内酸性物质过多时,HCO3﹣可结合H+产生H2CO3,继而分解为CO2H和H2O,通过呼吸排出CO2;当体内碱性物质过多时,HCO3﹣可结合OH-产生HCO3﹣和H2O。
肺:当pH下降或H2CO3增高时,呼吸系统兴奋性增加,使呼吸深快;加速对排出CO2;反之,则减少CO2的排出。
肾:肾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排H+和NH4+,回收Na+和HCO3-,维持血浆中HCO3﹣的浓度,发挥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
2、简述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第三章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和护理(一)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外科营养和实施的途径、方式,护理及并发症。
熟悉:外科营养支持的适应症。
了解:外科病人机体代谢的特点,了解外科病人营养状态的评估。
(二) 讲授内容:第一节:营养不良的类型第二节:营养状况的评估第三节:营养支持的基本指证第四节:肠内营养第五节:肠外营养(三) 练习题简答题简述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一)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休克的概念,掌握外科休克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熟悉:休克的病理生理。
了解: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二) 讲授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三) 练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名词解释休克:是强烈的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症候群。
单项选择题1、休克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为( A )A.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和组织灌注不足B.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和微循环障碍C.微循环障碍和代谢障碍D.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受损2、休克早期的最主要临床特征是( B )A.血压下降B.脉压缩小C.脉搏细数D.四肢冰冷3、休克病人最理想的体位为( C )A.头低足高位B.头高足低位C.平卧中凹位D.平卧位4、在休克治疗中,应用血管扩张剂前应注意( D )A.控制感染B.纠正水电解质失衡C.控制原发病D.补足血容量5、休克补液治疗中,循环灌注改善与否的重要判断指标是( C )A.血压回升B.皮肤红润C.尿量增加D.呼吸、脉搏减慢6、治疗和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最基本和首要的措施是( D )A.积极去除病因B.维持呼吸道通畅C.应用血管活性药物D.迅速补充血容量简答题1、简述休克病人病情观察要点答:⑴、定时监测脉搏、呼吸、血压及CVP变化,并观察病人的意识、面唇色泽、肢端皮肤颜色、温度及尿量、尿比重变化等。
⑵、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及24小时出入量。
⑶、定时监测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等。
⑷、密切观察与原发病变相应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
2、简述休克病人的一般急救措施答:⑴、控制大出血。
⑵、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⑶、采取休克体位⑷、其他措施,如保暖,骨折处制动和固定,必要时应用止痛药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一)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麻醉的概念,掌握麻醉前准备及麻醉前用药,掌握局部麻醉的概念及中毒反应;掌握椎管内麻醉的特点及并发症;掌握椎管内麻醉的护理。
掌握全身麻醉的概念、并发症及护理。
掌握心肺脑复苏的概念、步骤及基本技术。
熟悉:心跳骤停的原因及诊断,熟悉复苏的常用药及脑复苏和护理。
了解:麻醉的分类,各种麻醉法及护理要点。
(二) 讲授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麻醉前准备及麻醉前用药第三节:常用麻醉方法的实施及护理第四节:麻醉期间监护及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三) 练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腰麻术后常规去枕平卧6-8小时,主要预防( B )A 呕吐B 头痛C 低血压D 呼吸抑制2、全身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C )A.窒息B.呼吸道梗阻C.心博骤停D.低血压3、麻醉前用药的目的不包括( D )A.提高痛阈以减少麻醉用药量B.使病人情绪安定,利于合作C.减少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D.防止术中支气管痉挛简答题简述术前用药的目的答:⑴、镇静和催眠:利于病人稳定情绪,配合麻醉;⑵、镇痛,提高痛阈以减少麻醉药用量;⑶、抑制唾液腺和呼吸道腺体分泌⑷、抑制不良神经反射。
第六章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一)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围手术期的概念,掌握围手术期病人护理重点。
掌握手术前期病人的护理措施。
掌握手术中期病人的护理措施。
掌握手术后期病人的主要护理措施。
熟悉:手术室的无菌技术。
了解:手术分类及术前评估。
(二) 讲授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手术前期病人的护理第三节:手术中期病人的护理第四节:手术后期病人的护理(三) 练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成人择期手术前应( D )A.禁食、禁饮12小时B.禁食、禁饮8小时C.禁食12小时,禁饮8小时D.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2、术后早期,病人腹胀的主要原因是( A )A.胃肠功能受抑制B.血液内气体弥散到肠腔内C.麻痹性肠梗阻D.组织代谢产生气体3、术后病人早期呕吐的最常见原因是( C )A.急性胃扩张B.水、电解质紊乱C.麻醉反应D.急性肠梗阻4、下列有关肥皂刷手法步骤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D )A.范围应从手指尖到肘上5㎝B.冲水时应将手指及肘均朝下C.浸泡75%乙醇范围应到肘上3㎝D.浸泡在乙醇桶内的时间为5分钟5、穿无菌衣和戴无菌手套后,必须保持无菌的部位是( D )A.整个胸、腹、背部和双上肢B.整个颈肩、胸、腹、背部C.腰部以上的前胸、后背和双上肢D.腰部以上的前胸、侧胸和双上肢6、最常用的消毒手术敷料的方法是( A )A.压力蒸汽灭菌B.甲醛蒸汽熏蒸法C.煮沸消毒D.微波消毒法简答题简述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第七章外科感染病人的观察与护理(一)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外科感染的概念及特点。
掌握: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掌握:全身化脓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掌握:破伤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
熟悉:手掌深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了解:外科感染的分类、病因。
(二)讲授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第三节: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第四节:全身性感染第五节:破伤风(三) 练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选择抗生素最理想的依据是( C )A.脓液的性质B.细菌的种类C.细菌药敏试验D.感染的严重程度2、疖化脓后早期的处理可以选择( D )A.挤出脓头B.切开引流C.应用抗生素D.疖顶点涂石碳酸3、皮肤的多数相邻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 A )A.痈B.疖C.丹毒D.急性蜂窝织炎4、关于甲沟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发病初期病人都有体温升高B.可发展为慢性甲沟炎C.可形成甲下脓肿D.可发展成指头炎5、急性化脓性腱鞘炎若不及时治疗,易发生( D )A.菌血症B.脓血症C.掌中间隙感染D.肌腱缺血、坏死6、破伤风病人最早发生强直性收缩的肌是(A )A.咀嚼肌B.背腹肌C.颈项肌D.四肢肌群7、女性,19岁,鼻部疖受挤压后,出现头痛、高热、昏迷、眼部红肿,首先应考虑的是( D )A.面部蜂窝织炎B.菌血症C.毒血症D.颅内海绵状静脉窦炎9、男性,28岁,因刀伤急诊入院治疗。
未曾接受过破伤风主动免疫,应采取下列哪项措施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A )A.注射破伤风类毒素0.5㏕B.注射破伤风毒素0.5㏕C.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UD.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1500U10、不符合外科感染特点的是( A )A.多数有单一细菌引起感染B.病变以局部炎症为主C.常与创伤有关 C.常需手术治疗简答题1、简述破伤风的处理原则答:及时采取积极地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止并发症等。
2、简述全身感染的处理原则答:采取综合处理措施,重点是处理感染灶。
包括:处理原发感染灶;应用抗生素;全身支持和对症治疗。
第八章烧伤病人的护理(一)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烧伤的面积计算、深度估计以及严重程度判断、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熟悉:烧伤的概念及病理生理。
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
了解:烧伤的健康教育要点、护理目标和效果评价。
(二) 讲授内容:第一节:病理生理第二节:临床表现第三节:护理(三) 练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浅Ⅱ度烧伤的深度是( A )A.达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B.深至皮肤角质层C.达真皮深层D.深至皮肤生发层2、烧伤病人“体液不足”护理诊断的依据是( C )A.创面有焦痂B.创面有感染C.创面渗出过多D.创面组织坏死过多3、成人面、颈、双手、前胸和前腹部约2/3烧伤时,烧伤面积为( C )A.16%B.18%C.20%D.22%4、女性,5岁小儿,头、面、颈及双肩烧伤,烧伤面积为( D)A.17%B.19%C.21%D.23%5、体重50㎏的成人,烧伤面积:Ⅰ010%,Ⅱ030%,Ⅲ020%,伤后第一天的前8小时应补晶体和胶体液的总量为( C )A.1775mlB.1975mlC.1875mlD.2975ml第九章甲状腺疾病病人的护理(一)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