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地球表面形态》高中地理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高中地理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高中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教学难点: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过程及机制。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表面的自然景观,如山脉、河流、湖泊等,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表面的形态变化。

2.知识讲解讲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如陆地、海洋、山脉、高原、平原等。

分析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如地壳运动、岩浆活动、风化侵蚀等。

3.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讲解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地壳运动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

分析长江流域的河流发育过程,让学生了解河流对地表形态的作用。

4.小组讨论地球表面形态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如何合理利用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5.实践活动以家乡为例,让学生调查家乡的地球表面形态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

要求学生绘制家乡地形图,标注主要地形特征。

6.课堂小结强调地球表面形态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7.作业布置四、教学反思1.学生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原因的理解程度。

2.学生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环节的参与程度。

3.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语言表达、教学方法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对地球表面形态有更深入的认识,提高地理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讲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时,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认为地球表面有哪些主要形态?它们是如何分布的?”然后,展示地球表面的山脉、高原、平原等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特征。

“同学们,你们知道喜马拉雅山脉是如何形成的吗?”“是因为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了高大的山脉。

”“很好,那这种地壳运动的力量是如何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的呢?”“地壳运动的力量会使得地表产生皱褶,形成山脉,同时也会造成地震等自然灾害。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一、对课标的理解该节课为湘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课的内容,课程标准对该内容的要求是,能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分析内力的作用结果和主要的地质构造形式。

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达到学有所用。

二、对教材的认识本节课是学习《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之后的新内容,学生有了对地壳相关知识的理解,我们就可以沿着学生的思维路线,引导学生来分析我们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

进一步分析和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的意义和内力作用的表现。

从而,将学生的知识进一步提升。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地质作用是形成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力的来源。

2、辩证的认识板块学说和海路分布的关系。

3、掌握地质构造中的褶皱和断层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的读图识图能力,会绘制地质构简图。

2、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对知识的探究精神。

2、使学生知道利用对地质构造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找水、找矿。

3、在学习地质构造的过程中实现唯物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强化认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地质作用,辩证的看待板块学说2、教学难点:理解地质构造的基本形式;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演示法、识图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六、教学媒体电脑多媒体、教学模型演示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陆地上的五种主要地形是怎样形成的吗?他们是不是亘古不变的呢?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共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以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演示】利用电脑多媒体展示海陆变迁,板块运动的演示动画。

并出示材料,关于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代森林的遗迹。

(动画演示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探究】这种演变的作用力来自哪里呢?学生组成探究小组,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板书】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学生回答】学生每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回答。

地球的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地球的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案导:很久很久以关,地表海洋占绝对优势,陆地很少,而现在地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既有雄伟高峻的喜马拉雅山,又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这些高原山脉如何形成的?很多地质学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研究,这节课我们就沿着他们的足迹探讨这些宏观地貌的形成机理。

目前较盛行的解释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的常说是:一板块构造学说活动: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思考:1、地球的岩石圈被断裂带分类哪几大板块?2、这些板块可分为大陆和大洋板块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3、板块的厚度与地壳的百度哪个大?4、板块边界的运动方向?板块边界分为哪二种?5、板块的范围一般都由海和陆二部分组成,只有太平洋板块基本只有海洋部分。

6、请说出印度洋板块的大陆部分的主要组成。

印度半岛属于哪个板块?这就是板块构造说的第一个论点,(一)地球的岩石圈被构造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再思考:1.六大板块的位置是固定的吗?2.岩石圈的以下存在一层岩浆的发源地叫什么。

(二)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断运动。

观察思考:1.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的运动方向?2.这两个板块的运动造成了什么后果?3.上述运动使地形姓了什么变化?4.能否用板块运动理论解释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三)板块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碰撞形成了地球的宏观地貌。

过渡:火山、地震、地势是地内物质能量运动发展的结果,它们在地表的分布是一均匀的——地球上两大地震带火山带?大西洋海底隆起带,它们是板块的内部还是边界带?这说明:(四)板块边缘地壳运动较活跃,板块内部相对稳定。

小结:四点,图。

请预测:1、美洲和亚洲距离的发展趋势?预测依据?2、地中海和红海面积是变大还是变小?为什么?。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主要类型,如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

理解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

掌握常见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如褶皱、断层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运用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

常见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教学难点地壳运动的机制和表现形式。

地质构造的判断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地球表面形态的图片,如雄伟的山脉、广阔的平原、深邃的峡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地球表面为什么会有如此多样的形态。

2、讲授新课地球表面形态的类型结合图片和地图,介绍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主要地形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所知道的不同地形类型的地区。

内力作用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讲解地壳运动的类型,如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并通过动画演示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

介绍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和地表形态。

以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东非大裂谷的扩张为例,说明内力作用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巨大影响。

外力作用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讲解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通过图片和实例,如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蘑菇、流水侵蚀形成的峡谷、冰川侵蚀形成的U形谷等,展示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

强调外力作用在不同地区的强度和作用方式有所不同,导致地表形态的差异。

常见地质构造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介绍褶皱的概念和类型(背斜、向斜),通过模型演示和示意图,让学生理解褶皱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22《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版)

22《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版)

2.2《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版)清徐中学贺文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理解并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主要地貌的形成。

3. 了解地质构造类型,举例说明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了解不同类型山地的成因。

(二)过程与方法:1. 列表比较,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读图比较,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主要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3. 通过读图和演示,分析和判断地质构造类型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4. 收集资料,说明火山和地震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认识板块构造学说,培养学科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2. 通过学习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确立利用和改造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教学重点: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主要地形的形成。

2.正确判断地质构造类型并能说明其形成的地表形态。

教学难点:1.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及关系。

2.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演示法、小组探究法。

教学过程:导入:(课件)雄伟的高山、辽阔的平原、弯曲的河道、壁立的山峰,地球上类型多样、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是什么力量使地表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原因(板书)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哪里?对地表形态有什么影响呢?学生阅读课本36页,独立完成下表:点拨:地球上的各种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内力作用是如何主导地球面貌的。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板书)科学家们经过努力探索,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得出了许多结论,提出了许多理论,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出示世界地形图,从各大洲的轮廓看,你有什么认识和想法?)(讲述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一)、学案导引,课前预习(学案略)(二)、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学生齐读,感受诗词内涵。

)思考回答:“水拍云崖”是什么意思?这种雄奇壮丽的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运用诗词设置悬念,使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认知的兴趣。

(三)、小组活动,合作探究如:风化作用:展示图片:你能推断出它们是如何被风化成现在这种形状的吗?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物理风化:气温化学风化:水、氧气、二氧化碳等生物风化:植物根系、穴居动物活动等如:举出你所知道的由于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冰川侵蚀、海浪侵蚀形成的地表形态。

(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讨论一种侵蚀地貌,并选出一名同学做代表回答)(四)、点拨释疑,知识升华[教师点拨]如:流水侵蚀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流水作用的冲力对坡面的冲刷作用,使得坡面支离破碎。

流水切割地面还会出现沟谷,并在漫长的时期里,使谷底和河床加深加宽。

这种方式叫做“机械冲刷”作用。

第二种是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

出示《石灰岩溶洞①钟乳石②石笋③石柱》素描图,边指边讲解。

让学生联系初中化学知识理解,其化学反应式如下:CaCO3+CO2+H2O Ca(HCO3)2使岩石溶解形成溶洞。

Ca(HCO3)2 CaCO3↓+CO2↑+H2O在溶洞上部形成钟乳石,滴到地面沉淀形成石笋,当石笋逐渐升高与钟乳石相连形成石柱。

[知识升华]如:归纳填表(五)、巩固知识,提升能力1.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图3所示河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3.读地理素描图判断,因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图是()(六)、课后延伸,学以致用搜集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地貌图片以及有关材料。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1000字地球表面形态是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它包括了山脉、平原、丘陵、河流、湖泊、海洋、岛屿等,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地球表面形态需要与地球科学知识、自然地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表面的基本构成元素,掌握地球表面形态、特征和规律的基本概念;2. 理解地球上的地貌特征与环境、自然资源的关系;3. 发展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并促进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地球表面形态和地理过程的概述介绍地球表面形态的概念、分类和形成原因,并概述地球表面形态形成的主要过程和规律,如地壳运动、风化、侵蚀、沉积等,从而引出各种地貌形态,比如山脉、盆地、高原等。

2. 山脉、丘陵和平原介绍山脉、丘陵和平原的形成及主要特征,比如山脉通常由许多山峰、山谷、岩峰和岗地组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山脉也可能随着地形的变化发生变化,丘陵通常是山脉上的小山峰,它们的高度比平原要高,但比起山脉来说要低,平原一般都是较为平坦的地形,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了侵蚀和侵蚀,形成了包括河流、湖泊、遗迹等在内的各种特殊地理地貌。

3. 河流与湖泊介绍河流的形成和特征,以及它们对周围的土地和地质风貌的影响,同时还有与河流相关的地理现象,如洪水、沉积、冲刷等。

除此之外,还要介绍湖泊的形成和特征,包括各种湖泊类型和它们对周围的环境和社会人类的影响。

4. 海洋和岛屿介绍海洋和岛屿的形成和特征,海洋和岛屿是地球上最广阔的地形和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相互交织着,构成了地球的重要组成成分。

在学习海洋时,可以介绍各种海洋生物、海底地形以及海洋水资源的利用,而在介绍岛屿时,可以将岛屿作为学科中的案例进行讨论,了解毛里塔尼亚沙漠岛是如何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5. 综合案例分析以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为例,综合运用地球表面形态和地球科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和对环境的影响,探究如何有效减轻灾害的损失。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三维目标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因素,识通过对当地典型地貌的实地考察学习和探究,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热情;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养成良教学重点:1.2.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播放录像(丰富的地表形态: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平坦的太湖平原、富饶的四川盆地、美丽的江南茶园)。

请同学们讨论并总结:地表形态有何特点?生师很好。

地表形态真是丰富多彩。

那么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是永板第二节地球表面形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推进新课师首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并思考“地表形态是永恒不变的还是不断变化的?”媒体显示:生师板书: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自什么?”并完(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生师同学们填得很好。

现在我们知道了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我们所见到的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两种作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师对。

内力作用让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是地表形态的主力塑造者,那么它是怎样板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师大家看到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和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地壳的运动引导了地表形态的变化。

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其运动的呢?近几十年来对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的解释很多,其中最为盛行的一板书:(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投影:大家看图,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六大板块。

(一一指出,带学生在图上查找生师出示一空白的板块构造图,请学生抢答式确认各大板块的名称、位置。

生1.2.师同学们的速记效果不错,说明找到了规律。

另外,从图中还可看到符号“→︱←”“←︱→”,这是板块的运动方向,说明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

高中地理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设计思想】从2009年秋季开始,我省将全面推行试用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面对即将到来的课程改革,我们需要探索和实践。

尤其面临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基点。

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因此,学习方式的转变被看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的标志和核心任务。

本课设计以探究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

【学情分析】1.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教材原理的理解比较困难。

2.高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本课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并配以丰富的色彩,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3.本课的知识网络复杂、容量大,教学设计贴近教材,并有一定的拓展和扩充,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分析】地表形态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它同本章其它各节内容密切相关,是学习地貌、地形的基础,也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

本节内容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

关于地表形态要注意有不同的概念解释。

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节内容杂、知识多、容量大、基础性强,历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对地形的影响。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与实践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了解构造地貌。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3)通过课堂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通过对千姿百态的地形成因的“设问”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认识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然后再从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两个方面加以展开,让学生认识地表形态是长期的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安排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建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关于内力作用与地气形态这部分内容,教材从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两个角度加以阐述,给学生以宏观的认识。

特别是“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难点,教材用“活动”形式来安排,旨在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加深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知道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及板块运动的两种基本关系(相互挤压碰撞、彼此分离)及对地形形成,变化的重大影响,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概念、类型、基本形态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3)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学习,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4)进行野外地质、地貌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对地质构造实践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意识。

(3)通过对地表形态是长期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是不断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思想。

三、教学方法简介: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新课程改革中,就有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即学生由被动式的接受学习改革为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高中地理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生掌握了知识,学生还要有能力和品质的双重提高。

因此在本节课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模拟动手——设疑——探究——建立思维模型——探究等方式,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抽象的地貌形成原因形象化和具体化,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相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在高中地理体系中,地球表面形态及其成因是自然地理的基础理论,是解决区域地理问题必须借助的重要知识,而且初中阶段学生对地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了,掌握这一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区域地理中的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的理解,对今后顺利开展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堂课的地理韵味很浓,理论性又比较强,特别是其中出现的一些专门的地理术语比较多,使之成为目前高中学生最难掌握的内容之一。

【学情分析】1、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教材原理的理解比较困难。

但限于水平,学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分析,对地形的了解也往往流于表面,关注局部。

而无法对全球作出一个让自己都信服的解释。

2、根据平时对学生了解,对世界地形的成因等一些自然现象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利于本堂课的顺利进行,许多学生甚至在小学或者初中的时候都关注过这方面的内容,并且高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本课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并配以丰富的色彩,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3、本课的知识网络复杂、容量大,教学设计贴近教材,并有一定的拓展和扩充,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2.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一、课标细化1、标准解读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

关于地表形态要注意有不同的概念解释。

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地形和地貌合为地貌(也称地形)。

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

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以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

一般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加以说明。

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

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

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即传统意义上的地貌),以说明地表形态的再变化。

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以使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

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形成高山、盆地等大地形),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同时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

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学时没有必要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或各种类型的地貌作全面系统的介绍,而应举例(即“标准”要求的“结合实例”)加以分析。

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高中地理《第二章 第2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二章 第2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1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 分析地表形态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 识记六大板块的名称及相对位置,学会分析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 说出地质构造的类型,并可以正确判读背斜和向斜,地垒和地堑。

情景创设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千姿百态的地形,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美丽三峡、云南路南石林、泰山观日出、华山奇峰、庐山雾松……,这些大自然的神奇,是怎么形成的呢?学习任务[1] 请说出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力量是什么?并说出他们的表现有哪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什么?[2] 查阅相关资料,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及其提出者。

[3] 读图2-10“六大板块示意分布”,找出并背会六大板块的名称。

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南非以上国家分别位于哪个板块上?位于赤道上的有几个板块,分别是什么?位于南回归线上的有几个板块,分别是什么?位于北回归线上的有几个板块,分别是什么?[4] 在图2-10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板块是在运动中的,板块之间有哪两种作用,会形成哪些地表形态?板块边缘活动比较剧烈,板块内部活动也如此剧烈还是相对稳定呢?[5]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向什么方向移动?[6] 阅读38页第一段话,进行自我总结,并对举例进行记忆。

板块相对移动方向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举例 形成边界的类型 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 生长边界 板块相撞(相向移动)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 形成巨大的山脉 阿尔皮斯山、喜马拉雅山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海沟、山脉和岛弧 太平洋西部的岛弧、安第斯山脉、台湾山脉等消亡边界 [7] 看图2-13“东非裂谷带示意”并结合图2-10。

说出红海位于哪个板块还是位于板块的边界处?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还是消亡边界?红海将会扩大还是缩小?说出原因。

[8] 常见的地质构造有哪些?总结列出其关系并举例。

地质构造 [9] 褶皱是如何形成的?一般而言,褶皱存在于哪种岩石中?基本形态有哪些?并画出简单形态,归纳区分背斜和向斜的方法。

2.2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

2.2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地球表面形态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地理学科素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地球的基本概念已有一定了解,具备初步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针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学习,学生普遍对地形、地貌的概念较为熟悉,但对于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及其对环境的作用等方面可能存在认知不足。因此,在进行本章节教学时,需关注以下学情:
3.结合时事新闻或身边的地理现象,如我国的地形地貌、自然灾害等,让学生意识到地球表面形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系统介绍地球表面形态的分类,包括山地、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等,并通过图片、实例等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地形的特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知识联系的重要环节。在本章节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卫星图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地球表面的特征,引发他们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好奇心。
2.提问:“大家认为地球表面有哪些基本形态?这些形态是如何形成的?”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让学生通过操作三维地形模型,亲身体验地形地貌的变化。
2.针对教学难点,采取以下策略:
-通过案例教学,引入真实的地理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分析地形形成的原因。
-安排实地考察,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从实践中学习和理解地形的分类和特点。
-结合物理、生物等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以全面理解地表形态对环境的影响。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2)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2)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例如一望无际的平原、高大连绵的山脉……(最好举学生熟悉的本地的一些例子),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我们看到的这些地形是否以后就不变了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资料,同学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投影资料】资料1: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什么问题?资料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启发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今天的地表形态,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化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大家熟悉的成语“沧海桑田”也正是说明了地表形态的不断变化。

我们现在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整个地壳演化史中的一个镜头。

(让学生根据本地的地貌,多举实例说明)在这第二节中,我们将要学习是什么原因造成地形的不断变化以及是怎样变化的。

【板书】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讲述】要促使物体发生变化,必须有什么的作用?(力)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投影下列表格,师生边讨论,边填写)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的是经过漫长时期缓慢进行的,有的却是在瞬间完成。

(举例说明,也可让学生来举例)【过渡】正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的作用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地表形态,其中内力作用是地形的塑造者,它形成了地形的“粗毛坯”,那么内力作用是怎样塑造地形的?【板书】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讲述】地壳是怎样产生运动的?是如何运动的?这些问题是历来许多科学家力求解决的,也因此产生了多种学说,其中板块构造学说是近几十年解释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较为盛行的一种学说,它是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板书】(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模型演示或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讲述】板块构造学说认为:①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六大板块;②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④两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此;⑤板块移动发生张裂地区,形成裂谷或海洋;⑥板块相撞挤压处,形成山脉,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高中地理 第2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2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高中地理第2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适用年级:高一使用教材:(必修)地理I(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二章第二节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在第一节讲述岩石和地壳物质循环的延续和展开,又是以后学习地质灾害的基础。

结合实例,通过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来学习地貌千姿百态的原因。

因此教与学的活动应着重体现学生的学,以及如何进行探究分析内、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的学法指导上。

本节内容共分为三部分:第一是通过学习板块构造学说来了解全球大地构造,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第二是通过对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来学习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第三是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来学习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以说明地表形态的再变化。

在三部分的学习中,主要体现的是地表形态“因”与“果”的关系,因此在设计教与学活动内容时应以着重体现出“在探究中学习”这一特点来开展。

本节安排2课时教学,本人在新课标的教学精神的指导下,根据教材的教学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节书的2课时教学重新设计及安排,使其能更贯彻体现新教改的特色,同时也能收到传统教学所不能达的教学效果。

本人设计第一课时以“探究式”教学为主,以“体验式”教学为辅。

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例讨论、多媒体动画演示、图片比较、问题探究等来理解板块构造学说,并掌握内、外力作用的原理及不同的内、外力因素有可能导致哪些种类的地表形态出现。

第二课时则主要以“体验式”教学及开展小组竞赛、反思教学等形式来进行。

主要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来让学生能自主分析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不同的地表形态的不同形成原因,并通过展示解说自制模型来巩固回应上一节课的学习。

2、学生情况分析:高一学生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具有更多的阅历、更强的动手能力及对事物的分析整合能力,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假期的旅游、对生活环境的认识、媒体报道、互联网等都对不同的地表形态有所认识,因而对于联系实际探究不同的地表形态的成因有一定的兴趣和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一、课标细化
1、标准解读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

关于地表形态要注意有不同的概念解释。

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地形和地貌合为地貌(也称地形)。

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

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以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

一般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加以说明。

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

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

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即传统意义上的地貌),以说明地表形态的再变化。

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以使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

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形成高山、盆地等大地形),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同时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

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学时没有必要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或各种类型的地貌作全面系统的介绍,而应举例(即“标准”要求的“结合实例”)加以分析。

2、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2.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3.学会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的一般方法。

通过课堂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内、外力的相互作用推动地貌演化的认识,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通过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环境观教育。

3.了解地质构造规律以及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

4.通过教材中图片的教学,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通过欣赏由于内、外力作用形成的一些优美自然风光,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美的观念。

二、教法、教具
教学重点:
①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②板块构述学说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及形成的主要地形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有关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例如一望无际的平原、高大连绵的山脉……(最好举学生熟悉的本地的一些例子),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我们看到的这些地形是否以后就不变了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资料,同学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投影资料】资料1: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什么问题?
资料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启发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今天的地表形态,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化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大家熟悉的成语“沧海桑田”也正是说明了地表形态的不断变化。

我们现在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整个地壳演化史中的一个镜头。

(让学生根据本地的地貌,多举实例说明)在这第二节中,我们将要学习是什么原因造成地形的不断变化以及是怎样变化的。

【板书】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讲述】要促使物体发生变化,必须有什么的作用?(力)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投影下列表格,
师生边讨论,边填写)
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的是经过漫长时期缓慢进行的,有的却是在瞬
间完成。

(举例说明,也可让学生来举例)
【过渡】正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的作用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地表形态,其中内力作用是地形的塑造者,它形成了地形的“粗毛坯”,那么内力作用是怎样塑造地形的?
【板书】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讲述】地壳是怎样产生运动的?是如何运动的?这些问题是历来许多科学家力求解决的,也因此产生了多种学说,其中板块构造学说是近几十年解释大地构造
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较为盛行的一种学说,它是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
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

【板书】(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模型演示或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讲述】板块构造学说认为:①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六大板块;②板块漂浮在“软流层” 之上相对运动;
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④两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此;⑤板块移动发生张裂地区,形成裂谷或海洋;⑥板块相撞挤压处,形成山脉,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山脉。

【学生活动】课本P37思考题
【过渡】板块运动对于宏观地形的形成和变化(即海陆变迁、造山运动等)具有重大影响,而我们常看到的地形,更多的是受地质构造的影响。

【板书】(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讲述】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

那么地壳运动会留下哪些“痕迹”呢?在山区河谷或公路两侧的裸露岩壁上,经常可看到地层的倾斜、弯曲,它们大多是岩层受到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而形成的,这就是褶皱(模型演示或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褶皱是常见的地质构造之一,它有两种基本形态一一背斜和向斜,一般来说,背斜作用形成山地,向斜作用形成谷地,(投影以下表格)
岩层形成岩层呈水平状态
岩层受挤压力作

基本形态形态特征地表形态(地形)
背斜
向斜
岩层弯曲变形,发生褶皱
是不是背斜的地质构造一定会形成山地,而向斜构造就一定形成谷地呢?请同学们来
分析褶皱岩层的受力情况(投影或板图)
上述我们知道判断背斜和向斜不能单纯的从山地和谷地来判断,
要准确判断背斜
和向斜必须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

(图中①〜⑥表示岩层年代由新到老)
【讲述】断层是另一种常见的地质构造,什么是断层,它通常会形成怎样的地形呢?(让学生分组思考讨论课本P39的思考题,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要强调断层与断裂的区别,在于岩体是否错动位移,举地形名称了解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对地形影响的规律,在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

例如,找石油天然气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开矿石也应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为水道。

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开石方可降低成本。

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

(在学习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后,可结合课本P40思考题在周末组织学生完成野外褶皱构造观察活动,事先制订活动计划,最后按要求写出野外考察报告。

)【课堂小结】





岩层部位(A或B)①②③由哪两个箭头组成岩性地形
向斜槽部(B)挤压力()()
背斜顶部(A)张力()()
(举例说明)


(指导学生分析向斜槽部B和背斜顶部A的受力情况,判断其岩性软硬,推断其形成的地形,完成以下表格及课本P39思考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