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论语音 六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合集下载

4-语音(音变与音位)

4-语音(音变与音位)

第七节 音 位
教学指导
一、音位简说 二、音位变体 三、归纳音位的方法 四、普通话音位系统
(一)音位的定义 音位是一个具体的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 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其特点如下: 1、音位是属于一个具体的语言的,如汉语 音位不同于英语的音位。没有超语言的音位,这 也是音位区别于音素的根本所在。 2、音位能区别意义,bān(班)和pān(潘) 意义不同,就是因为/b/和/p/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3、音位是最小的单位,如hán(韩)和nán(南) 能区别意义,但它们不是最小的单位,不属于音 位。而/h/和/n/的对立也能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 它们不能再分割,是最小的单位,属于音位。
三、归纳音位的方法 归纳音位主要以区别性特征、互补分 布、音感差异等作为标准。 (一)区别性特征 (二)互补分布 (三)音感差异

四、普通话音位系统 (一)元音音位 (二)辅音音位 (三)声调音位(调位)
在快读的条件下,这两种情况都可以读成“阳平+阳平+上声”。
(二)去声变调
去声(51)+去声(51)——→半去(53) +去声(51) 上课 大会 变化 细致 快去 木料 运算 烙印 害怕 电话 令箭 变态 再见 变调
(三)“一、不”的变调 1、“一、不”+去声(51)——→阳平(35) +去声(51) 一定 一向 一对 一个 一去 一样 不去 不唱 不会 不对 不孝 不敬 2、“一、不”+非去声——→去声(51)+非去 声 一听 一说 一人 一行 一举 一想 不说 不吃 不行 不成 不准 不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代汉语》
第一章 语 音
第一节 语音的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黄廖版《现代汉语》语音章节总结

黄廖版《现代汉语》语音章节总结

语音一、概说1.性质: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1)物理属性:物体振动产生音波➢音高:(声调)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强: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取决于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2)生理属性:由人的发音器官的生理活动发出➢呼吸器官:气流是语音的动力➢喉头和声带(嗓子):声带振动,控制音调➢咽腔、鼻腔和口腔:共鸣器扩大声音(3)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2.语音单位(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辅音: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因素,又叫字音。

➢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

✧辅音vs元音①从受阻与否看: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这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②从紧张度看: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③从气流强弱看: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④从响亮度看: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2)音节: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断,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语音的基本单位,语流里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3)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4)韵母:位于音节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5)声调: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型式(6)音位:按语音的社会属性(辨义功能)划分出来的,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社会属性是决定音位的重要依据。

3.记音符号:用汉字记音用“注音符号”记音用罗马字拼音字母给汉字注音和记录汉语语音二、辅音与声母1.辅音(22个)(1)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①双唇音:b、p、m由上下唇阻塞气流形成②唇齿音:f 由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形成③舌尖前音:z、c、s由舌尖抵住或接近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

语言学理论-音位与音系知识点总结

语言学理论-音位与音系知识点总结

语言学理论-音位与音系知识点总结音位与音系对立与互补语音的属性:语音的自然属性:物理属性; 生理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 :音位的对立两个音素在周围的音都相同的环境下独立承担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叫做对立关系。

(即指有差异的两个音出现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如果有区别语音形式的作用,那么它们就不属于同一音位。

这样的语音差异有着音位对立的关系。

)音位的互补概念:不同的两个音,甲出现的位置乙不出现,乙出现的位置甲不出现,他们的出现环境互补,这叫做互补关系音位对立和互补的意义对立和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

对立的音素实际上就区别了语素和词的意义,因而是不同的音位。

互补的音素不区别语素、词的意义,因而仍是一个音位。

音位和音位变体音位的概念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变体: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分为两种形式,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

条件变体:同一音位中的两个或几个变体的出现条件受环境的制约,可以叫音位的条件变体。

自由变体:同一音位中的两个或几个变体可以相同的条件下出现,但没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这样的变体是自由变体。

音位的确定根据对立关系确定音位。

[ piau], [phiau], [tiau], [thiau]根据互补关系确定音位。

有互补关系的相似的音素可以归并为一个音位。

如英语的[p][ph]是一个音位/p/。

根据相似关系确定音位。

如[t] [?]出现的位置互补,但语音差别很大,没有相似之处,因此不能归为一个音位。

音位的分析对创制拼音文字的作用音位的分析对拼音文字的创制有极密切的关系。

理想的拼音文字应该用为数极少的字母就能有效地拼写语言中的全部的音,这就需要对语言的音位有深入的分析。

如果以音素为单位,一个音素就给设计一个字母,那么北京话中[a][ɑ]就需要两个字母。

如果以音位为单位,只需要一个字母就可以了。

“语言学概论”音位归纳原则表述浅析

“语言学概论”音位归纳原则表述浅析

“语言学概论”音位归纳原则表述浅析“语言学概论”音位归纳原则表述浅析摘要:“语言学概论”这门课语音章节的音位归纳部分,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究其根源,原因有二,一个是音位本身概念的抽象性,另一个是教材在表述上的条理性的不足。

这使得该问题呈现出“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

而从学生角度出发来看待该问题,来指导教材的编写,有利于该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语言学概论;音位归纳;教材改革一、问题的提出“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语音这一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语音的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组合聚合关系。

而第三部分社会属性的讲解,主要集中于音位的归纳问题。

该部分要求学生在掌握语音自然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语音在不同音系的表现,掌握音位的归纳方法。

调查发现,在日常的本科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在听完课以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不知道为什么要归纳音位一般教材在该部分的开头,都是进行简要叙述,说明本节由语音自然属性转向社会属性的研究,由音素的研究转向音位的研究。

而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属性的研究,没有具体说明。

例如:“现在我们要进一步从语音材料的仓库追踪到具体语言的现场,考察一种语言为了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采用了哪些音素,如何加以使用。

”这样理论性的介绍,其实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音位归纳的作用,因而从前面部分到这一部分的过渡,其实是不够的。

这使得学生在思维上呈现出跳跃性,难于真正理解本节学习的目的所在。

2.对音位归纳的原则理解模糊音位归纳的原则,主要的理论依据都源自布拉格学派,国内学者最早对其进行详细整理描述的,当属赵元任先生的《语言问题》,在这本书里赵元任先生将其归纳为三个主要原则,三个附加原则,非常详尽,也通俗易懂。

但各大教材对此的引用和表述,大都不是那么恰当,一般分为“对立原则、互补原则、语音相似原则”。

虽然主要依据没问题,但问题是不太好操作。

给学生一些陌生的语音材料,学生没办法根据几条原则进行音位归纳。

因此这部分理论的讲解,条理化和程式化的表述是非常必要的。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笔记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笔记

《现代汉语通论》导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1.现代汉语的含义见教材*第2页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见教材第2-3页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方言见教材第4-5页3.1.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北方方言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客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福佬话)以福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可以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新增):徽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山西保留入声调的地区,原属北方方言。

4.现代汉语规范化见教材第6-7页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形成规范、遵守规范语言规范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制定语言规范):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语言规范的可能性(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语言规范化的持续性第二节现代汉语课程第一章语音第一节现代汉语语音概述1.语音的属性1.1.语音的三种基本属性:物理属性(与语音四要素的关系,详下)、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4页1.2.语音四要素见教材第14-15页音高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音强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音长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以上属语音的韵律特征,与音色相对音色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音色又分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相对音色主要取决于发音方法和共鸣器形状(结合以下元音、辅音的发音原理)1.3.语音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7页语音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语言学中的语音学知识点总结

语言学中的语音学知识点总结

语言学中的语音学知识点总结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人类使用语音进行交流的规律和规范。

在语音学中,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介绍。

一、语音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的语音现象,包括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

它关注的是语音的声音学特性以及语音与语音之间的关系。

二、音素和音位音素是语音学中的基本单位,是语言中最小且可以改变词义的语音单位。

而音位则是语言中区分词义的语音单位。

音位是由音素组成的,而不同的语言中,相同的音素可能对应不同的音位。

三、音节音节是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的单位,是构成词汇和语音的基本单元。

一个音节通常由一个核心音素和零个或多个辅音环绕而成。

四、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发音部位指的是人类在发音时所使用的口腔、舌头、喉咙等器官。

而发音方法则是指哪些部位接触或靠近以及气流的流通方式。

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会产生不同的音素。

五、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一种用符号来表示语音的系统。

它包含了各种语音的符号表示,能够准确地记录不同语言中的音素和音位。

国际音标的掌握对于研究和学习语音学非常重要。

六、音变规律音变规律是语音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指的是在语言中,语音发生变化的规律和规定。

音变规律可以是由语音环境所导致的,也可以是由于语音音位本身的改变所引起的。

七、语音规则语音规则是指语言中对于语音的使用所遵循的规范。

这些规范可以包括发音方式、音变规律以及语音之间的联系和组织等。

语音规则是语言交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八、重音与音调重音是语音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一个音节中,音量和音高明显地增加。

重音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于语音的节奏和语调有着重要的影响。

九、声调语言与非声调语言根据语言中是否有音调来区分,可以将语言分为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

声调语言指的是通过音调的不同来区分词义的语言,如汉语。

而非声调语言则是通过其他方式来区分词义,如英语。

《现代汉语》第1章语音第7节音位

《现代汉语》第1章语音第7节音位
第一章 语 音
第七节 音 位
第七节 音位
一、音位简说 (一)音位及其归纳方法 什么是音位? 音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辨义功能)划分出来的最小的区
别意义的语音单位。 能够区别意义,是音素与音位的根本区别。 归纳音位的方法 有同等使用价值的一组音素,可归并为一个音位。 归纳音位的方法,通常是把一些音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江苏镇江)和瓜州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在王安石从
小居住的南京城外。这首诗的第三句原来是“春风又到江
南岸”。写完以后,他觉得这个“到”字不好,改成了
“过”。可是,还是不满意,又改成“入”,以后又改成
“满”。一连改了十多次,最后才改成“绿”字。看起来
只改动了个字,可是使这首诗生色不少。春风本来是看不
见、摸不着的,一个“绿”字,使我们眼前出现了春风吹
拂、草木发芽、大地一片新绿、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就是说,几种不同的读音如果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中彼此 自由替换而不改变意思,这几种读音就是同一音位的几个 “自由变体”。
例如,在北京话里“挖、窝、歪、微、文、翁”开头的音 都有两种念法:一种是双唇拢圆,略有摩擦,念作半元音 [w];另一种是上齿轻轻地接触下唇,略有摩擦,念作唇 齿半元音[ʋ]。这两种念法在上述字音中可以互相替换,不 改变意思,所以是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这两个自由 变体又跟[u]构成条件变体,同属元音音位/u/。
凡是处于互补分布中的语音差异一般不能造成音位的对立, 因而互补分布也是归纳音位的一项重要的语音标准。
但是,由于在各种语言里形成互补分布的原因和情况不完 全一样,所以有的音虽然处于互补分布中,但是当地人听 起来差异过大,这样的音也不宜归纳为同一音位。

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归纳音位是指将同一语言中所有音素按其语音特征与功能进行整理分类的一种方法。

在对同一语言进行归纳音位时,需要根据以下重要标准进行分类:
1. 调值:根据声调(如汉语的四声)划分音位。

2. 音长:根据持续时间的长短(如日语中的长音)划分音位。

3. 发音方法:根据发音器官的位置、调整方式(如双唇音、齿音、舌面音等)划分音位。

4. 发音音素的音高、音强及语调:根据发音的音高、音强及语调(如英语中的重音和弱音)划分音位。

5. 发音时的共振:根据发音时的共振情况(如鼻音、喉音等)划分音位。

以上是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通过对这些标准进行整理,可以对同一语言中的音素进行系统化分类,有利于语音学的研究和语言教学实践。

归纳音位的标准

归纳音位的标准

归纳音位的标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音位的分类。

根据语音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将音位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元音是由声门打开,气流从口腔中自由流出的音,而辅音则是在发音时,口腔中的气流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如双唇、齿、舌等部位的接触。

在归纳音位的标准中,我们需要根据这两大类音位的特点,将它们进一步进行分类和归纳。

其次,对于元音音位的归纳,我们可以根据元音的舌位、唇位和开合度等特征进行分类。

例如,根据舌位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元音分为前元音、中元音和后元音;根据唇位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元音分为圆唇元音和不圆唇元音;根据开合度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元音分为开元音和合元音。

通过这样的分类和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个语言中元音音位的特点和规律。

再次,对于辅音音位的归纳,我们可以根据辅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和清浊音等特征进行分类。

例如,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辅音分为唇音、齿音、舌音等不同类别;根据发音方法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辅音分为塞音、擦音、鼻音等不同类别;根据清浊音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辅音分为清音和浊音。

通过这样的分类和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个语言中辅音音位的特点和规律。

最后,归纳音位的标准还需要考虑到语音变体和语音规律。

在一个语言中,同一个音位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就是语音变体。

而语音规律则是指这些变体所遵循的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在归纳音位的标准中,我们需要考虑到这些语音变体和语音规律,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和描述一个语言的音系结构。

综上所述,归纳音位的标准是语言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一个语言的音系结构和语音特点。

通过对元音和辅音音位的分类和归纳,以及对语音变体和语音规律的考虑,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把握一个语言的音系特点,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希望本文对归纳音位的标准有所帮助,也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

第一章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8000

第一章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8000

17


18

普通话音位系统3
(一)普通话辅音音位 归纳音位的方法通常是把一些音素放进相同的语音 环境中进行替换比较,看它们能否区别意义。经过替换 区别意义,归为不同的音位。
设:1 [-ǎu] 2 [-ǔ] 3 [-iǎu] yn],在_的位置上依次填人辅音b p m f d t n l 得到区别这些声母的性质的音位: 1 饱、跑、卯、捣、脑、老 2 补、圃、母、斧、堵、土、努、鲁 3 表、漂、秒、窕、鸟、疗、饺、巧、小 4 卷、犬、选 4 [j q x,就
10
11
(二)互补原则2(不区别意义、有不准感觉)
指几个音素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它们的 出现环境各有分工,彼此处于互补关系之中。处于互补 关系中的几个音素都不是独立的音位,它们可以归纳为 一个音位。 1)自由变体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 2)这些音位之间在运用时是互补的,因为人们的言 语表达是有差异的。其实分析其音质是对立的。 ɑ: ɑ 坚赞弯鸭让 : 播酪 : ε ê 恩侧彻二这欸 i: i 鼻子指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学习要点:
1 音位变体[链接] 2 音位归纳基本原则[链接] 3 普通话音位系统[链接]
1
音位概述
在语音系统中,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 位。音素可以有无数个,在一些元音或辅音在音色上虽 然有区别,但在交际功能上却没有不同。 比-bǐ---把-bǎ 我们从区别意义的功能出发,对客观记录下来的音 素进行整理,把没有区别意义功能的音素加以归并,得 出来的结果就是“音位"。
[返回]
3
(一)音位排出归纳分析:
bo(包) bn(搬) b (八) yn(烟) 归纳出: o n 两个音位。 bng(帮) bi(掰) w(挖) yun(冤) 归纳出: I n三个音位。

2 语音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2 语音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4./ Ę /的主要音位变体有[ ]、[Ę]。 [e] ——出现在韵尾-i前,在ei、uei两韵母中做主要元音。 [Ę] ——出现在韵头i、ü后边,在ie、üe两韵母中做主要元 音。 5./ i /的主要的音位变体有[i ]、[ ]、[ j ] [i] ——出现在i、in、inɡ三个韵母中做主要元音。 [ ——出现在ai、ei、uai、uei四个韵母中做韵尾。 ] [j] ——出现在齐齿呼韵母 iɑ、ie、iɑo、iou、iɑn、iɑnɡ 的零声母音节中作韵头。
五、普通话音位系统 (一)普通话辅音音位 汉语语音系统有22个辅音音位。即: / p /、/ p‘/、/ m /、/ f /、/ t /、/ t‘/、/ n / / l /、/ k /、/ k‘/、/ x /、/ŋ /、/ t/、/t ‘/ / /、/ tʂ /、/ tʂ ‘/、/ ʂ /、/ /、/ ts / / ts‘/、/ s /。
D.系统性原则 归纳音位还须考虑归纳出来的全部音位是否系统整齐简 明经济。有时候归为一套音位还是两套音位,似乎都有道 理,都符合对立互补原则,语音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时 就主要考虑语音的系统性了。例如: 辅音 开口呼 齐齿呼 合口呼 撮口呼 jqx + + gkh + + zcs + + zh ch sh + + -
C.音感差异原则 互补分布是把若干音素归并为一个音位的必要条件, 不是充足条件。属于一个音位的各个变体在语音上还应该是 近似的,至少本地人听起来比较近似,如果两个音的音感差 异明显,即使是互补关系也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 例如: 普通话里m只能出现在音节的开头,nɡ 只能出现在音 节的末尾,从整个鼻音系统上看,m和nɡ 存在着互补关系 但是,m和nɡ的音感差异太大,来源也不同,没有人认为 它们是一个音,当然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

语 音6(音位)

语 音6(音位)
(一)对立原则
(二)互补原则
(三)近似原则
(四)系统原则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三、普通话音位系统
普 通 话 音位 系 统是 通 过 《 汉语拼音方 案》的学习实践来考虑的,它大致表示出了 普通话语音音位和它们的音位变体。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三、普通话音位系统 前面的分析使我们了解,同一个音,如果
(一)什么是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 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用一个典型的符号“/ /”(双斜线) 来 表示,音位变体用国际音标符号“[ ]”(方括 号)来表示。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一、音位和音位变体
(一)什么是音位
理解音位的定义,也就能懂得归纳音位的 方法,根据音位定义的三个条件来理解: 首先,音位能够区别意义。 不同的音有无区别意义的作用,要看它们在 同一语言环境中是否有辨义功能,辨义功能是 归纳音位最重要的标准。
会有它们的音位变体,书写时元音音素体现
得充分,辅音音素容易被忽视。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三、普通话音位系统
10个是元音音位,(见P54-55)
22个是辅音音位,(见P53-54)
4 个是声调调位。(见P55-56)
条件变体(客观) 音位变体 自由变体(主观)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一、音位和音位变体 (二)音位变体 条件变体就是客观上形成互补关系的一些 音,某一音位的几个变体都有它一定的条 件,并确定了它出现的位置,如“在”、 “ 暂 ” 出现在/a/音位的[a]位置,即韵尾[-i]、 [-n] 的前面,它就不可能再出现在 /a/ 音 位[A]、[ɑ]或者[e]的位置;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归纳音位的原则

归纳音位的原则

归纳音位的原则音位是从具体语言或方言归纳出来的。

归纳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具体语言或方言中不同音素之间的互相关系。

1对立原则(区别特征的辨义功能)2互补分布原则3音感差异(语音相似)原则1对立原则(辨义功能)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具有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作用的不同音素就处在对立关系之中,处在对立关系之中的若干音素都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这若干不同音素就分属于不同的音位。

假如现代标准汉语的“三”<san> 说成英语的<than>,听者仍然能辨认,这是因为现代标准汉语中<s>、<th>(齿间音[θ])不起辨义作用,同属一个音位;在英语中,<s>、<th> 是能辨义的,sing(唱歌)thing(东西)的意思不同,所以属于两个音位。

确定音素是否处于对立关系之中,可用替换法。

音素间的对立关系是指不同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能够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

判定对立关系的方法是找到一个语音环境,然后用替换的方法进行测试。

最小对(minimal pair)要判断两个音在某种语言中是两个有区别的音位、或是一个音位内的两个同位音,最常使用的测试法是找出最小对(minimal pair),能找到最小对的判定为两个音位。

最小对是指一组两个,只差一个音且意义不同的单词。

例如,英语的pen[pɛn]及pin[pɪn]只差一个音且字义可以区别,所以pen及pin是最小对。

由这组最小对,可判定/ɛ/及/ɪ/是两个有区别的音位。

例1:mA214(马)nA214(哪)pA214(把)lA214(喇)进行替换之后发现,[m]、[n]、[p]、[l]出现在同样的语组合环境中能区别不同的词,因此[m]、[n]、[p]、[l]四个音素在汉语普通话中可以归纳为四个独立的音位。

例2:mA214(马)mi214(米)mo214(抹)mu214(母)[A][i][o][u]四个音素出现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中能区不同的词,因此它们普通话中也可以归纳为四个独立的音位。

第六节音位

第六节音位

第 二 章
八[p A55] 搭[t A55] 他[tʰA55]
语 音
班[pan55] 板[pan214] 办[pan51]
沙[ʂA55] 书[ʂu55] 奢[ʂɤ55]
声母
韵母
声调
第 二 章 4、类别
语 音
(1)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辅音音位”; (2)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元音音位”; (3)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音位”, 简称“调位”。 元音和辅音音位都是音素成分构成的,音素 之间的差异是音色的差异,所以,由音素成分构 成的音位可以统称为“音质音位”,声调音位主 要是由音高特征构成的,音高不是音质,所以属 于“非音质音位”。
出 现 条 件
[a]
出现在韵尾为[-i]和[-n],且韵头不 是[i-]、[y-]的音节中
出现在没有韵尾的音节中 出现在韵尾为[-u]和[-ŋ]的音节中
/a/
[A] [ɑ ] [æ ]
出现在韵尾为[-n],同时韵头为[i-] 或[y-]的音节中
第 二 章
语 音
4、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第 二 章
语 音
音素是可供语言使用的物质材料,事实上, 每种语言都只选择一小部分音素,按一定的 方式加以使用。
第 二 章
语 音
2、音位归纳原则 (1)对立原则(辨义功能)
第 二 章
语 音
把两个不同的音素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 如果能区别不同的意义,那么这两个音素就处于 对立的环境之中,处于对立环境的音素必须分列 为不同的音位。 -i55 [ t ] →-i55→ti55 (低……) [ th ]→-i55→thi55 (梯……) 所以,[ t ]、[ th ]两个音素之间存在着 对立,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音位/ t / : / th /。

简要列举划分或归纳音位的基本原则

简要列举划分或归纳音位的基本原则

简要列举划分或归纳音位的基本原则音位是语音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某一语言中具有辨别意义的音素。

划分或归纳音位是语音学研究中的一项基本工作,它有助于对语音系统进行分析和描述。

下面将介绍划分或归纳音位的基本原则。

1. 最小对立原则:最小对立原则是划分音位的基本原则之一。

根据这一原则,语言中的音位应该尽可能以最少的差异来区分意义。

例如,在英语中,/p/和/b/是两个不同的音位,它们的区别在于声带的振动,而其他特征(如调音点和调音方式)是相同的。

2. 自由变体原则:自由变体原则是划分音位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语言中的音位可以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不影响词义的区别。

例如,在英语中,/l/在单词的词首位置发音时,有时会发成/d/,如"lion"发音为/ˈdaɪən/。

这种变化是自由的,不会改变单词的意义。

3. 最大对立原则:最大对立原则是划分音位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语言中的音位应该在尽可能多的情况下形成对立。

例如,在英语中,/p/和/f/是两个不同的音位,它们在调音点和调音方式上都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它们形成了对立关系。

4. 区分度原则:区分度原则是划分音位的重要原则之一。

根据这一原则,语言中的音位应该在最大程度上区分意义。

例如,在汉语中,声调是非常重要的音位,它可以改变词义。

不同的声调可以使同一个音节表示不同的意义,如"ma"可以表示"妈"、"麻"、"马"等不同的词义。

5. 语音环境原则:语音环境原则是划分音位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语言中的音位可能会受到周围音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例如,在英语中,元音音位/æ/在后接/n/的情况下会发生鼻化,如"man"发音为/mæn/。

划分或归纳音位是语音学研究的基础工作,它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描述语言中的音系结构。

第七节 音位

第七节 音位

2.互补分布——分布情况 音位的条件变体各有各自 分布条件,绝不出现在相同的 位置上,因而它们分布状况是 互相补充的,这就叫做“互补 分布”,形成互补关系的音素 可以归纳为一个音位。
3.音感差异
二、普通话音位 普通话音位分为音素音位 (即音质音位)和声调音位 (即非音质音位)两大类。
(二)音素与音位的关系
(1)音素是根据语音的物理、生理等自
然属性划分出来的,音位主要是根据语音的
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 (2)音位例如,汉 语普通话的音位[a]就包括了[a][α][ε][A]等四 个不同的音素。
(三)音位变体 一个音体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 音,这些音是就叫做音位变体。 1.条件变体 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 受一定语音条件的限制,或者由于 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或受语流音 变的影响。[a]的音位变体 [A][a][α][ε]都是[a]在特定语音环境 中条件变体。
第七节 音位
一、音位简说
(一)音位及其归纳方法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
小语音单位。
【注】
音位是“忽略细小差别”而注重对立区
别的归纳方法。(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位就 是音素)
音位是按语音的辩义作用归纳
出来的语音类型。它只注意那些有
辩义作用的语音差别。(音位作用 /功能)
归纳音位必须限制在某一个 具体语言的范围(规则)
2.自由变体 没有环境制约,可以自有 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变体。 如四川话,重庆话,武汉 话,南京话里的[n]和[l]可以自 由变读,而不会引起意义的改 变。
(四)归纳因为的重要标准 1.区别特征——辨义区别 如果某种语言的差异可以 造成意义的不同,这样的语音 差异就有音位的对立,构成这 种差异的语音特征叫做“区别 特征”。

《现代汉语通论(第三版)》提纲-一章六节-音位和音位归纳法(自用)

《现代汉语通论(第三版)》提纲-一章六节-音位和音位归纳法(自用)

《现代汉语通论(第三版)》提纲-一章六节(自用)第一章语音第六节音位和音位归纳法1.音位P31定义:指某一特定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分析前提条件:(1)须在一个具体音系之中进行。

(因不同音系有不同的语音结构和音节结构的特点。

)(2)音位分析的单位必须落实到语音的最小单位——音素。

音位必须在一个具体的音系中考察不同的音素间有无区别意义的功能,凡是不能作为最小对立体的音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音位。

归纳某一音系里的全部音位,实际上就是全面寻找最小对立体的过程。

音位与音素的关系:一般与个别。

同一音位的不同音位变体(不同音素)通常使用国际音标加方括号[]来表示,而音位则用双斜线//来表示。

(注:以下涉及国际音标的内容均力求采用书籍原文中式样,如有讹误,请多指正。

)一、音位归纳的基本原则1.归纳音位的目的:把语言里数目繁多的音素归并为一套数目有限的音位系统。

P312.归纳音位的基本方法:比较与替换。

看不同的音之间有无区别意义的功能,以确定最小对立体。

P313.音位划分基本原则P31(1)对立原则P31同语音环境,两音素互换后产生意义差别,则两音素对立。

对立音素必定属于两不同音位。

例:普通话中l[l]与n[n]。

(具体详见P31)(2)互补原则P31-32一具体音系中,各不相同几音素如不形成对立关系,彼此呈互补分布状态,这几音素即成互补关系,当归纳为同一音位。

P31·音位变体:属于同一音位中的不同音素。

可分“条件变体”与“自由变体”两类。

·条件变体:受语音环境制约的音位变体。

属同一音位的各不同音素只出现于各自不同的条件与语言环境中,彼此形成互补关系的,称之为“条件变体”。

例:普通话中[a]、[A]、[ɑ]。

(详见P31)·自由变体:不同音素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可无条件自由变读。

如不同音素在同一语音环境中自由出现,不受语音条件的限制,也不构成互补关系,且变读不产生意义区别,就属于同一音位中的自由变体。

4-语音(音变与音位)

4-语音(音变与音位)

二、音位变体 一个音位一般包含几个不同的音,或 者说一个音位是从几个音中归纳出来的, 这几个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变体。音位和 其变体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变体可以分为两种 (一)自由变体 (二)条件变体
(一)自由变体

自由变体指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变体。如我 国长江中下游的武汉、南京等地,nán(南)也可以读成lán, n、l互相替换而不影响意义,它们属于同一个音位,是一 个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汉语北方话一些方言中,“万” 可以读成wàn,也可以读成vàn,w与v也构成自由变体。 情形如下: n w /n/{ /w/{ l v
(二)轻声音节的出现范围 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 红的 卖菜的 悄悄地 说得 唱着 去了 听过 2、语气词“吧、嘛、呢、啊”等。 玩吧 好嘛 你呢 是啊 3、叠音词、重叠式构词和动词重叠形式的 后音节。 星星 姥姥 妹妹 看看 学习学习 合计合计 4、后缀“子、头”和词尾“们”。 金子 底子 竹子 椅子 想头 骨头 石头 木头 它们 你们 我们 学生们
一、变 调

变调指在语流中所产生的声调变化现 象。普通话中常见的变调有 (一)上声变调 (二)去声变调 (三)“一不”的变调 (四)“七八”的变调 (五)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一)上声变调
上声变调的主要类型有: 1、上声(214)+上声(214)——→阳平 (35)+上声(214) 好马 理解 美好 洗脸 讲演 乳品 打水 保险 想买 水果 影响 我俩 2、上声(214)+非上声——→半上(21) +非上声 武装 喜欢 打听 好说 语言 举行 想赢 你们 只是 努力 伟大 许诺
第七节 音 位
教学指导
一、音位简说 二、音位变体 三、归纳音位的方法 四、普通话音位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素通常加[]表示,音位通常用//表示
一、音位变体
同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在不同条件下出现的不同 音素,这些音素就是该音位的音位变体
音位是音位变体中归纳概括出来的语音单位的类别 bao(包) ban(搬) ba(八) yan(烟) bang(帮) bai(掰) wa(挖) yuan(冤)
[a]
应该归为不同的音位,由此得到普通话的22个辅音音位
普通话辅音音位的常见变体
大多数辅音音位与圆唇元音拼合时,产生唇化的音 位变体,如:[thu]突—[thi]梯
舌尖中音[t] [th] [n] [l]和齐齿呼拼合时,产生腭 化的音位变体,如:[ti]低—[tai]呆
/n/有四个音位变体,圆唇元音前的唇化变体,非 圆唇元音前的变体,齐齿呼、撮口呼韵母前的腭化 变体,作韵尾时持阻期发音、除阻期不发音的唯闭 音变体,如:[nu]-[,能否归为一个音位, 应从整个音位系统的格局考虑
系统性原则
归纳音位还须考虑归纳出来的全部音位是否系统整 齐,简明经济
当归为一套或两套都有道理、都符合对立互补原则、 语音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时,应考虑语音的系统性
辅 音 开口呼 齐齿呼 合口呼 撮口呼
jqx
-
+
-
+
gkh
+
互补原则
两个音素如果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而又 呈互补分布状态,这两个音素就形成互补关系
形成互补关系的各音素可以归纳为一个音位,不同 读音的各音素分别成为该音位的变体
互补分布是把若干音素归并为一个音位的必要条件, 不是充足条件
音感差异原则
属于一个音位的各个变体在语音上应该是近似的, 至少本地人听起来比较近似,如果两个音的音感差 异明显,即使是互补分布也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 m- 与 -ng 存在互补关系,但音感差异大,不能 归为一个音位
普通话辅音音位
设语音环境如下
[___au214]
保 跑 卯 岛 逃 脑……
[___u51]
布 瀑 目 富 肚 兔……
[___iau214]
表 瞟 秒 挑 鸟 了……
[___yɛn55]
娟 圈 宣……
在___上依次填入辅音bpmfdtnlgk… …
◆以上替换意义都有区别,说明这些辅音具有辨义功能,
音位和音素
从音色特征的角度对音节进行切分,切分出来的最 小语音单位是“音素”
从区别意义的功能出发,把没有区别意义功能的音 素加以归并的结果就是“音位”
音位是某一特定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 音单位
音位和音素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在特定语言中, 同一个音位所包含的音素的不同常常被人们所忽略
/o/的主要音位变体有[ọ] [o]
[ọ] 后 中 圆唇 零韵尾时 o uo [o] 后半高圆唇 有u韵尾时 ou iou
/ɤ/的主要音位变体有[ɤ] [ə]
[ɤ] 后半高不圆唇 韵母e中 韵尾ng前 e eng
ueng
[ə] 央 中 不圆唇 韵尾-n前 en uen
/E/的主要音位变体有[e] [E]
例如/ a /的音位变体,受一定的语音条件的限制,
或是音位所处的位置不同,或是受语流音变的影响
自由变体:在相同环境里可以无条件变读的变体
例如汉语四川方言[n][l]可以任意变读,没有 辨义功能:男=兰,泥=梨
二、音位归纳的基本原则
音位归纳的目的是要把语言里数目繁多的音素归并 为一套数目有限的音位系统,基本方法是替换对比, 确定最小的对立体,看能否区别意义。归纳音位主 要采用四条原则: 对立原则 互补原则 音感差异原则 系统性原则
[a]
后a
前a
[A]
[ɛ]
/a /
央a
/a/
[a] [a] [A] [ɛ]
出现在韵尾-i、-n前 出现在韵尾-ng、-u前 出现在无韵尾时 出现在i、ü与n之间
an ai uan uai ang iang uang ao iao a ia ua ian üan
条件变体:受语音环境制约的音位变体
/k/、/kh/、/x/与韵母[ei]拼合时,受到前半高元 音[e]的影响,产生发音部位前移的变体,如: [gei]给—[gai]改
普通话元音音位
舌尖后元音 -i 和舌尖前元音 -i 音色不同,跟舌面 元音 i 比音感差异更大,应该是三个独立的音位
卷舌元音er只能自成音节,必须独立成为一个音位 低元音a有四个变体,属于一个音位
高元音i u ü自成音节时能辨义,作韵头时也能辨
义,应归为三个音位 中元音o、后半高元音e、前半低元音ê均能自成音
节,作韵腹时能辨义,应独立成为三个音位 由此得到普通话的10个元音音位
普通话元音音位的变体
/a/的主要音位变体有[a] [A] [a] [ɛ]
[a] 前低不圆唇 韵尾-i -n前 an ai uan uai [A] 央低不圆唇 零韵尾时 ia ua [a] 后低不圆唇 韵尾-ng –u前 ang iang uang ao iao [ɛ] 前半低不圆唇 i和n之间 ian üan
-
+
-
zcs
+
-
+
-
zh ch sh +
-
+
-
三、普通话音位系统
归纳音位的方法 通常是把一些音素放进相同的
语音环境中进行替换比较,看它们能否区别意义。 替换后能区别意义的,说明它们有辨义功能,就归 为不同的音位;替换对比后不能区别意义的,它们 就属于同一个音位 普通话辅音音位 22个 普通话元音音位 10个 普通话声调音位 4 个
[e] 前半高不圆唇 韵尾-i前 ei uei [E] 前中高不圆唇 韵头i ü后 ie üe
/i/的主要音位变体有[i] [I] [j]
[i] 前 高 不圆唇 做韵腹时 i in ing [I] 前次高不圆唇 做韵尾时 ai ei uai uei [j] 前高不圆唇半元音 做零声母音节韵头时 ia ie
对立原则
两个音素如果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且互相 替换后产生意义差别,那么这两个音素就是对立的
在一种语言或方言里,两个对立的音素必然属于两 个音位
只涉及一个音素差别的对立体叫最小对立体,音位 分析应该在最小对立体里进行
归纳一种语言里的全部音位,实际上就是不断寻找 最小对立体的过程。
汉语的最小对立体一般在单音节词里寻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