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溶剂中单位温度下溶质的最大溶解量。
溶解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压力等。
溶解度曲线则是描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呈现的曲线,对于理解溶解过程有重要的意义。
一、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溶解度是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通常用“溶质在100克溶剂中溶解的克数”或“溶质在100毫升溶剂中溶解的克数”来表示。
溶解度的单位通常为克/100克或克/100 mL。
溶解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极性、溶剂分子的大小与溶质分子的大小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决定溶解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溶剂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强,溶解度越大。
2. 溶质的性质:溶质的极性、溶质分子的大小与溶剂分子的大小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
溶质分子越小、极性越大,溶解度越大。
3. 温度:温度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但某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是因为在溶解过程中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反应的发生。
4. 压力: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较小。
但对于气体溶解于液体的情况下,压力的增加会导致溶解度的增大。
二、溶解度曲线与溶解度变化规律溶解度曲线是随温度变化而描绘的曲线图,用于描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在溶解度曲线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
一般来说,溶解度曲线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曲线:这种曲线表明溶解过程是一个吸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愈发有利,溶解度呈现上升趋势。
2. 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曲线:这种曲线表明溶解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温度升高会导致溶解度的降低。
3. 温度对溶解度没有显著影响的曲线:这种曲线表明溶解过程与温度无关,溶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不变。
溶解度曲线对于理解溶解过程和溶解度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研究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溶解过程的热力学特征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t/℃21Om 3m 4 m 1m 2 Bca b A 溶解度曲线一、溶解度曲线的涵义 1.涵义: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温度变化溶解度也变化。
如果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我们可以得到一系的点,将这些点以光滑的曲线连贯起来就得到了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就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来描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进行溶液的配制,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以及进行物质结晶或溶解的计算。
2.说明 (1)点① 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
如:下图中a 表示A 物质在t 1℃时溶解度为m 1g 。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 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
如:图中b 表示在t 1℃时,A 的饱和溶液中有 (m 2-m 1)g 未溶解的溶质。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如:图中C 表示在t 1℃时,A 的不饱和溶液中,还需要加入(m 1-m 3)gA 物质才达到饱和。
②曲线交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如图中d 表示在t 2℃,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m 4g 。
(2)线○1如图中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A 曲线为“陡升型”。
如KNO 3等大多数固体物质:○2图中B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 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 等少数固体物质。
○3图中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 曲线为“下降型”,如气体及Ca(OH)2等极少数固体物质。
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着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因此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判断其溶解性。
2.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状走向,可以看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并根据此情况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图
a 30g 100g ×14 130g ×14
的饱和溶液中,
b 40g 100g ×13 140g ×13 C 30g 100g ×14 130g ×14
谁的溶解度大 所含水就少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a
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b
.................. ..........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度
0 10
20 30
. 40 50 60 70 80 90 100
/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2) 溶解度曲线
()
溶 解 度
200 190 180 170
D 50oC时,10gKNO3中加入20g水,充分溶解后
再降温到30oC,有KNO3固体析出
B、列表法中,判定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的温度范围方法:看
低温时低的溶解度与相邻该物质高温的溶解度之间是否包含
另一物质高温是的溶解度,若包含则符合题意。
40oC时 KCL的溶解度为40g,即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KCl
(5)稀释问题套入稀释公式:m浓液×P%浓= m稀液 ×P%稀
100g
20g 20g+100g
(100+50)g
X
X=11.1%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a
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 ..........
1.将t1oC a、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oC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
C.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会析出晶体的是MgSO4
D.t2℃时,将40g MgCl2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90g
例5.(2020·内蒙古赤峰)某同学在探究物质溶解的热现象及温度对物质溶解度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一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例2.下列关于饱和溶液和结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中加热蒸干水分可得HCl晶体
B.将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可得硝酸钾晶体
4.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C.固体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D.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NaCl、NaOH溶于水均会放出热量
C.砂糖溶解得很快D.砂糖固体有剩余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与水混合一定形成溶液
B.将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倒掉一半,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5%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生活中利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3.20℃时,取下表中的四种物质各10克,分别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 )
(2)在一定温度下,在同种溶剂的条件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
中考化学考点专训: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1. X 、Y 、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X>Y>ZB.Y>Z>XC.Z>Y>XD.X=Y>Z【答案】B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常将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和生石灰在水中混合,用上层清液漂白丝帛。
清液的主要成分及溶解度如图所示。
(1)t1℃时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20 ℃时,向4个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并充分溶解。
4组实验数据如下:由上述实验数据可知:①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②20℃时,将C继续恒温蒸发25 g水,过滤,得到质量为 g的固体。
【答案】(1)Ca(OH)2 KOH K2CO3 (2) ①AB ② 283.下表是Ca(OH)2 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Ca(OH)2 0.19 0.17 0.14 0.12 0.09 0.08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 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措施有(填序号)。
①蒸发水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加入氢氧化钙实验序号 A B C D加入氢氧化钾的质量/g7 14 56 70溶液质量/g 57 64 106 106(3)现有60 ℃时含有Ca(OH)2 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4)现有20 ℃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恢复20 ℃,得到乙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为甲乙(填“>”、“<”或“=”)。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目录
• 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 • 各类物质溶解度曲线特点 • 溶解度曲线应用举例 • 实验操作与技巧指导 • 生活中溶解度现象解读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
溶解度定义及表示方法
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 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 溶剂里的溶解度。
绘制物质溶解度曲线图
01
02
03
04
选择合适的坐标轴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 坐标,选择合适的坐标轴范围
和刻度。
绘制数据点
将实验测得的各温度下的溶解 度数据在坐标轴上标出。
连接数据点
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数据点, 得到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添加图例和标签
在图上添加图例、标题、坐标 轴标签等必要信息。
实验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变化规律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总结出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例如,对于溶解度随温 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可以通过升温来提高其溶解度;反之,则可以通过降温 来降低其溶解度。
02 各类物质溶解度曲线特点
无机盐类溶解度曲线
大部分无机盐的溶解度随着温 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 硫酸钠等。
少数无机盐的溶解度随着温度 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硫酸钡等。
合物分离的方法等。
拓展延伸:其他相关概念介绍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 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 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 的溶液叫做该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与图像分析一、溶解度曲线【三变量: 、 、 】1.注意温度变量①a 物质溶解度大于c 物质溶解度。
( ) ②b 物质为易溶性物质。
( ) ③c 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 ) ④a 、c 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⑤t 1-t 2℃之间a 饱和溶液浓度大于c 饱和溶液浓度。
( )2.注意饱和变量①t 1℃时,100ga 、c 两物质的溶液中,含a 、c 的质量相等。
( ) ②t 2℃时,b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c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 ③t 2℃时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t 1℃时大。
( ) ④t 1℃时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16%的c 溶液。
( ) ⑤t 2℃时M 点所对应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 >b >c 。
( )⑥t 2℃时将等质量的a 、b 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至t ℃,析出晶体的质量a 一定大于b 。
3.注意等质量①t ℃时a 、b 饱和溶液中含有的a 、b 质量相等。
( )②t 2℃时,将a 、b 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 ℃析出晶体的质量a 大于b 。
( ) ③t 1℃,将a 、c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a=c 。
( ) ④a 、b 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从t 1℃升高到t 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 >b 。
4.计算①t 1℃时将20g c 物质加入50g 水中能形成60g 溶液。
( ) ②t 1℃时a 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
( )③t 2℃时75g a 的饱和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降温到t 1℃可得到125g16%的a 饱和溶液。
④t 2℃时,将60g a 物质放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之比为1:3。
( ) ⑤将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a 溶液从t 2℃降温到t 1℃其质量分数仍为10%。
( ) 5.其他①t 1℃时a 、c 物质的溶解度都为20。
( ) ②降温可以使C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1. 引言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是研究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溶解性质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的概念、应用以及其相关实验方法。
2.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描述了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性变化规律。
通常,我们会固定一种物质作为溶质,将其逐渐加入到一定量的溶剂中,并测量其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浓度。
通过将测得的饱和浓度与相应温度进行绘制,就得到了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1 曲线形态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性变化规律,可以得到以下几种常见的曲线形态:•升高型:随着温度升高,物质的溶解性增强。
•下降型:随着温度升高,物质的溶解性减弱。
•不变型:温度的变化对物质的溶解性几乎没有影响。
2.2 影响因素溶解度曲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温度和压力。
•温度: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升高,溶质分子吸收热能增多,分子间距离增大,从而使溶质易于与溶剂分子相互作用,溶解度增加。
•压力: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相较于温度来说较小。
但某些物质在高压下会出现明显的溶解度变化。
3. 溶解度表溶解度表是一种将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浓度进行整理和归纳的表格。
它提供了各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通常是常见温度)的溶解性信息。
3.1 表格内容典型的溶解度表包含以下信息:•物质名称:列出所研究物质的名称。
•温度范围:列出测量或记录的温度范围。
•溶解度值:列出物质在相应温度下的饱和浓度。
3.2 制作方法制作溶解度表需要进行一系列实验,并测量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一般的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一定量的溶剂,并加热至所需温度。
2.将溶质逐渐加入溶剂中,直到达到饱和状态。
3.记录所添加的溶质量以及所得到的饱和浓度。
4.重复以上实验步骤,直到覆盖所需温度范围。
5.将测得的数据整理并制作成表格。
4. 应用与意义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中考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5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K2CO3 110 114 121 126 139 KNO3 31.6 45.8 85.5 110 169
考查点2 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结晶现象的判断(2019.10AC,2016.10AD) (3)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增__大__(填“增大”或“减小”)。 (4)将60 ℃的K2C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 ℃,__有__(填“有”或“无”)晶体 析出。
C. 将t3 ℃时甲、乙、丙的混合溶液降温至t1 ℃,析 出的固体中可能只有乙
D. 将t1 ℃时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两种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7. (2021郴州改编)T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加入等质 量的水中,加入固体的质量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 答下列问题:
(3)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甲__=__乙__>_丙__。 【易错警示】比较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时,必须指明温度。 (4)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_增__大__(填“增大”或“减小”), 其中_甲___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
考查点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转化(2020.11B,2012.10D) (5)P点表示t2℃丙的_不__饱__和__(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溶液,C点 表示t2℃丙的___饱__和溶液。 (6)将t2 ℃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 ℃,甲变为_饱__和_溶液,丙变 为_不__饱__和_溶液。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溶液
①②③④
固体种类
KNO3 KNO3 NH4Cl NH4Cl
加入固体的质量/g 30 50 30 50
中考化学复习第一模块分类复习3.4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12/13/2021
第一页,共三十一页。
-2-
科学内容
目标
1.饱和溶液的含义 认识
2.溶解度的含义 认识
3.溶解性表或溶解 度曲线
知道
4.结晶现象
知道
中考概况
广东近年中考中,对本节知识的考查 主要集中在:①对溶解度的理解、大 小的比较、变化趋势及相关计算;② 从溶解度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推断物 质的溶解度;③以溶解度曲线入题, 考查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溶液的 转化方法判断、两饱和溶液溶质质 量分数的比较、结晶方法的选用等; 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温度/℃ 10 30
50
70
90
溶解度/g 27.7 39.3
12/13/2021
第六页,共三十一页。
-7-
命题解读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根据溶解度数据考查①固体溶解度随温 度的变化规律;②结晶方法的选择;③利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判断一定量水中 最多可溶解的溶质质量或计算(jìsuàn)此时的溶质质量分数;④找出两物质 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区间;⑤计算结晶析出晶体质量等。
A.②中溶液是饱和洛液 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12/13/2021
第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20-
2.(2017·来宾(láibīn))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g。下列是四位同学在20℃时配 制的氯化钾溶液,其中一定达到饱和的是 ( B )
饱和溶液;若 没有剩余固体
,则不一定为不饱和溶液
(可能是恰好饱和)
12/13/2021
第十页,共三十一页。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绘制图
75
78.5
0.95 109
41.6 38.1
1.31 114
49.7 40.8 47.9
0.162 34
38.6
5.59 4.6×10-2 250
8.22 5.7×10-2
11.5
14.1 102
416
10.4
14.9
75 2.27 123 66.7 46.2 53.8
20.9 264 20.4 151 495
物质
化学式
氢氧化锕 (III)
Ac(OH)3
氨
NH3
叠氮化铵 NH4N3
苯甲酸铵 NH4C7H5O2
碳酸氢铵 NH4HCO3
溴化铵
NH4Br
碳酸铵
(NH4)2CO3
氯酸铵
NH4ClO3
氯化铵
NH4Cl
氯铂酸铵 (NH4)2PtCl6
铬酸铵
(NH4)2CrO4
重铬酸铵 (NH4)2Cr2O7
砷酸二氢铵 NH4H2AsO4
26.2
1.67 182 4.95 50.3
239
2.88
62 16.1 0.44 101 26.9 33.5 44.6
0.159 28
2.48 201 6.67 60
4.89
5.247×10-14 72 2.586×10-9 17.4
0.65
104 1.409×10-3 33.9
35.8
45.4 2.775×10-4 80 9.732×10-3 0.16 2.8×10-2 31.9 1.3×10-2 0.687
高锰酸钡 Ba(MnO4)2
焦磷酸钡 Ba2P2O7
硒酸钡
BaSeO4
(溶解度、溶解度曲线)ppt课件
D 正确的是( )
❖ A.硝酸钾的溶解度是55克
B.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 C.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55克 D. 60℃硝酸钾的溶解度 是110克
❖ 5.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则此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 中,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 ( )
❖ A 溶液质量:溶剂质量=1:4
❖ 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5
正确的是( B )
❖ A.食盐的溶解度是36℃ B.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 C.食盐的溶解度是100克 D.食盐的溶解度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克
❖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指明错误原因。
❖ ①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解,这种
× 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克。( )
❖ ②20℃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
❖ C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5:6
❖ 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4:1
精选PPT课件
8
【课堂练习】
❖ 6.在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5g甲物质,60℃时100g水中
最多能溶解10g乙物质。则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是
(D)
❖ A.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无法确
定
精选PPT课件
9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时的溶解度)
精选PPT课件
20
中考链接:
甲
乙
3、(06河南)20℃时,
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
固体物质加入到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溶解
后,可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20℃时_甲(填
“甲”
或“乙”)物质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图2表示
09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8. 一定温度下,对溶有固体甲的溶液进行蒸发,每次蒸发后恢复到原温 度。实验记录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C )
A. ①②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 固体甲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15 g C. 固体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①~④溶液溶质质量分数:①<②<③=④
考向3 溶解度表格 9. (2022德阳)NaOH是常见的碱,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24)30 ℃时将等质量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50 ℃,两种物 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甲__>_丙,有固体析出的是___丙_。
考向2 溶解度表格(2022.19)
例2
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20 40 60 80
100
NaCl 36.0 36.6 溶解
度 /g KNO3 31.6 63.9 Ca(OH)2 0.165 0.121
4. [选做题](2018昆明卷)如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向Na2Cr2O7溶 液中加入适量KCl,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之后得到K2Cr2O7固 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 A. 上述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80 ℃时100 g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 小的是NaCl溶液 C. 上述冷却结晶过程中,冷却到10 ℃时得到 的K2Cr2O7固体比60 ℃时多 D. 在0~100 ℃时,相同温度下,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均是Na2Cr2O7
跟踪训练
考向1 溶解度曲线(8年6考) 1. (2022扬州)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C ) A. 10 ℃时,KNO3的溶解度比KCl大 B. K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大 C. 60 ℃时,P点表示的KNO3溶液还能继续溶解KNO3固体 D. 将60 ℃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10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初三化学上学期溶解度曲线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探索研究
80 90 202 100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46
溶解度曲线 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 度,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画出硝酸钾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 做溶解度曲线。
硝酸钾
温度/ oC
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练一练
200 13.3 190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180 硝酸钾 170 硼酸 160 150 氯化钠 140 130 氯化钾 120 110 氯化铵 100 90 明矾 80 70 硝酸钠 60 50 硝酸铵 40 30 20 10 o 0 温度/ C
温度/oC 溶解度/g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202
100 246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溶 解 度 曲 线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200 180 160 140
溶解度/g
120 100 80 60 40 20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0.20 0.15 0.10 0.05 0.00 0 10 20 30 40 50 熟石灰
练一练
60
70
中考复习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20张)
中考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20页)-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2.溶质的质量分数
(1)基本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S 100g+S
100%
( S表示溶解度)
(2)溶液稀释的计算。 ①依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②公式:m浓×w浓=m稀×w稀(w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数为 _____ (精确到0.1 %) 。
(4)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足量的碳酸氢钱固体,会有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晶体析出,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Cl+NH4HCO3=NaHCO3↓+NH4Cl,请根据以上信息和图中物 质的溶解度曲线,简述以硫酸铵_
溶液 分子或离子
乳浊液 小液滴
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
特点 实例
均一、稳定
不均一、不稳定
葡萄糖溶液、NaOH溶液 油水混合物 泥水、石灰乳
(1)物质以分子形式向水中扩散时,形成的溶液不具有导电性;若以离子形式向水中扩散时,形 成的溶液具有导电性,如酸、碱、盐的水溶液都能导电。
(2)物质溶于水时,往往会伴随能量的变化,如NaOH、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升 高;NH4 NO3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
中考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20页)-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中考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20页)-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二者之间的转化。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过程中,对溶液组成的 影响 说明:若是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如熟石灰),将 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时应降温,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 和溶液时应升温。 (2)一般来说,溶液的浓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必然的 联系,即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 是稀溶液。但是,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 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前言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遇到溶解度的问题。
溶解度是指在给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量,通常以质量为单位表示。
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压力、溶质浓度等因素有关。
为了更好地了解溶解度的规律,我们可以通过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不同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溶质浓度的变化关系所绘制的曲线。
溶解度曲线通常用来描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1.1 实验方法制作溶解度曲线的实验通常需要选择一个溶质和一个溶剂,并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实验中,可以取一定质量的溶质加入溶剂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然后测定溶解液的浓度。
通过多次实验,可以得到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
1.2 曲线形状溶解度曲线的形状取决于溶质在溶剂中的性质。
一般而言,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曲线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若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曲线呈现上升趋势;•若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呈现下降趋势;•若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非常小,曲线呈现平直趋势。
二、溶解度表溶解度表是根据实验数据编制的,按照一定方式列出了不同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
通过溶解度表,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不同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
2.1 表格结构通常,溶解度表的表格结构如下:温度(摄氏度)溶质1的溶解度(g/100mL)溶质2的溶解度(g/100mL)溶质3的溶解度(g/100mL)0 10.5 20.2 5.810 12.3 18.9 5.220 14.1 17.5 4.630 16.0 16.1 4.040 17.8 14.6 3.450 19.6 13.2 2.82.2 数据分析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1.在同一温度下,溶质1的溶解度大于溶质2和溶质3的溶解度;2.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3.不同溶质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差异很大。
三、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除了温度以外,溶解度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九年级初三化学-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练习(含答案)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1.将200g溶有物质M的溶液从95℃降低到10℃,不同温度时析出溶质M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9590803010析出M的质量/g0015100116A.95℃时该溶液为饱和溶液B.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30℃时析出M后所得溶液中含100g水D.从M的不饱和溶液中析出M可采用先蒸发溶剂、再冷却结晶的方法2.某同学在探究物质溶解的热现象及温度对物质溶解度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一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B.升温可以使N的饱和溶液变浑浊C.M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大D.如果t2℃时,M、N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M>N3.盐湖地区人们常采用“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方法来获取NaCl和Na2CO3.结合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44℃时Na2C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C.“夏天晒盐”的原理是让湖水蒸发结晶得到NaClD.“冬天捞碱”的原理是让湖水降温结晶得到Na2CO34.小明自制了一杯蔗糖水(无固体剩余),用于缓解运动后出现的低血糖症状,之后他结合下表蔗糖的溶解度数据,归纳出以下问题,其中正确的是()温度/℃01020406080100182191204238287362487溶解度/gA.配制的蔗糖溶液下层比上层甜B.降温,糖水中一定有晶体析出C.20℃时,蔗糖饱和溶液质量一定为304gD.升温,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不变5.向2个盛有100g 60℃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g的NaCl和KCl固体,充分溶解。
根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40gB.KCl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大C.②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②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8.6%6.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B.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关系:B>C>AC.t1℃时,30g固体A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饱和溶液65gD.要从B溶液中得到B固体,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7.在20℃时,将40g氯化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有4g固体未溶解。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30
40
硝酸钾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⑴请利用上表给出的硝酸钾的 溶解度数据,在答题卡的坐标 图中绘制硝酸钾的溶解度曲 线。
知识应用
⑵“加热蒸发浓缩”操作时所用到的仪器除铁架台、陶土网、坩埚钳 外,还需要 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 。
⑶“冷却到一定温度”能获得较纯的硝酸钾晶体的原因是 KNO3 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显著减小,氯化钠量少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知识应用
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 M点表示在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B. 20℃时,分 别在50 g水中加入50 g甲、乙,加热到40℃时,二者均为饱 和溶液C.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50g甲、乙,所得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于乙D.40℃时,分别在100g水 中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甲>乙
知识应用
7.下表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NH4Cl溶解度/g NaCl溶解度/g
0 29.4 35.7
10 33.3 35.8
20 37.2 36.0
30 41.4 36.3
40 45.8 36.6
50 50.4 37.0
(1)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__N__H__4_C__l _______。
两种白色固体
碳酸钙、 氧化钙
主要操作、现象和结论
分别取适量两种固体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如足量水, 难溶于水的是碳酸钙,与水反应放热的是氧化钙。
知识应用
探究三:溶质在水中的溶解与结晶. 【查阅资料】 20℃时,五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操作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硝酸钾的溶解度
A
从60℃升温至80℃
变大
变大
不变
变大
B
从60℃降温至40℃
变小
变小
不变
变小
C
恒温蒸发部分水
变小
变小
不变
不变
D
保持温度不变,再加入20g硝酸钾固体
不变
变大
变大
变大
【答案】C
13.(2021·潍坊)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将b点的硼酸溶液降温至t1℃时,有晶体析出
D. t2℃时,向50g水中加入20g硼酸后充分搅拌,可得70g溶液
【答案】C
16.(2021·河南)右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t℃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30 ℃时,30g NaCl加入100g水中可得到饱和溶液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S甲>S乙>S丙
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大
C.27℃时,往26g丙里加100g水,形成不饱和溶液
D.33℃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答案】D
15.(2021·广东)如图是硼酸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的硼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B.将a点的硼酸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B.图中p点表示10 ℃时丙的饱和溶液
C. 20 ℃时,向130 g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 g水,乙的质量分数变为20%
D. 50 ℃时,同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丙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X 、Y 、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X>Y>Z
B.Y>Z>X
C.Z>Y>X
D.X=Y>Z
【答案】B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常将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和生石灰在水中混合,用上层清液漂白丝帛。
清液的主要成分及溶解度如图所示。
(1)t1℃时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20 ℃时,向4个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并充分溶解。
4组实验数据如下:
由上述实验数据可知:
①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②20℃时,将C继续恒温蒸发25 g水,过滤,得到质量为g的固体。
【答案】(1)Ca(OH)2KOH K2CO3(2) ①AB ②28
3.下表是Ca(OH)2 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Ca(OH)2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 实验序号 A B C D
加入氢氧化钾的
质量/g
7 14 56 70
溶液质量/g 57 64 106 106
第2题图
第1题图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 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措施有(填序号)。
①蒸发水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加入氢氧化钙
(3)现有60 ℃时含有Ca(OH)2 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 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4)现有20 ℃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恢复20 ℃,得到乙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为甲乙(填“>”、“<”或“=”)。
【答案】(1)A ( 2) ①②⑤(3)冷却热饱和溶液(4)=
4.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意义,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和结晶,做了如下所述过程的实验:
小资料: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
项目10℃20℃30℃40℃50℃60℃70℃NaCl 35.8g 36.0g 36.3g 36.6g 37.0g 37.3g 37.8g KNO320.9g 31.6g 45.8g 63.9g 85.5g 110g 138g
(1)物质A是(填“氯化钠”或“硝酸钾”)溶液
(2)状态“④”时,物质A (填“部分”或“全部”)溶解。
第3题图
第4题图
(3)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得溶液达到饱和的是(填数字序号,下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答案】(1)硝酸钾(2)部分(3)②④⑤④
5.NaCl、KNO3、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与图2所示。
请回答:
(1)由图1可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2)依据图1分析下列问题:50 ℃时,将氯化钠、硝酸钾固体各40 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其中(填写物质化学式)得到饱和溶液;另一种物质的溶液中再加入g该溶质,溶液恰好饱和;若将温度都降到20℃,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或“=”)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依据图1分析,要从含有少量的硝酸钾的氯化钠溶液中,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可采用先再过滤的物理方法。
(4)如图3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结合图2分析石灰水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答案】(1)36 g (2) NaCl 45.5 < (3) 蒸发结晶(4)浑浊
6.A、B、C三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 ℃,B烧杯中水温为30 ℃,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各10 g,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1所示,试回答:
第5题图
第6题图
图1 图2
(1)你认为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如图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分析,10 ℃时A烧杯和C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填“相等”或“不相等”)。
其他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30 ℃时,C烧杯中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①,②。
【答案】(1)B (2) 相等饱和①升高温度②增加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