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总体规划解读

合集下载

我国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我国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I 探讨
1 分析
本文 简要回顾 了我国 水生生物 增殖放 流的基本 情况和 主要成绩 ,全面梳 理和 系统分析 了 目前我 国水生 生 物 增 殖 放 流 工 作 中 存 在 的 突 出 问 题 ,提 出 了 相 关 建 议 与 对 策 . 以期 对 加 强 和 规 范 我 国 水 生 生 物 增 殖 放 流 管 理 提 供 借 鉴 和 参 考 进 一 步 促 进 我 国水 生 生 物 增 殖 放 流 事 业 持 续 、健 康 快 速 发 展 ,助 力 水 域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和 美 丽 中 国 建 设
发 、 参 度 最 广 泛 , 放 流 效 果 玳 { 【 I ! . 的【 甘家 之 。 本 义 拟 简 : 同顺 我 水 !
物增鼬放 流 I 作成绩 _ 卜存在 问题 的 钏 I ,提 f 1 1 几点 决 问题的建议 干 ¨ 埘策 ,以


基本情况
( 一 )总 体情 况 。 代 … 水 t 物
3 6串 ; 水
一一2 0 1 6  ̄第1 1 期
一 僦 一 州 一 一 一 一 萋 一 = ~ 侧 一 蝴 一 帅 一 彻 ~ 一 ~ 蝴 一 黼 一 一 删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糟 一 瞅 一 呲 一 一 姗 一 皱 一 一 ~ 一 一
胃码 f 『 、 ≈.
…【 ’ < 城 性 、 小 范 围 发 刮 个 = 忡 、尺
馍 的水牛 牛物 资源 芥} J 、 t 动 . 肜
政 啊上 导、 各界支” 、群 众


会 闱 。 目 前 , J f 址… :
f 资 找 入 千 ¨ 收 流 规 城 人 , } l : 全卫
l J u 人 家 人 1 繁台成功之 』 I , 八 l ‘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实施方案及流程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实施方案及流程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实施方案及流程
一、实施方案
1、就放流的时期、规模、时间和水位等情况研制实施方案。

根据水
库库容量、调节水位的变化和放流量调节要求,每年定期制定库容放流调
节方案,明确放流的时期、规模和时间。

2、在放流前,进行放流水源和放流控制单元的调查评价。

首先就放
流水源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定放流水源,使渔民能够利用控制单元中的
水资源合理经营,避免流量变化造成的损失。

3、在放流前,实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措施。

①在放流前,选择增殖放流水源,将生活场所和野池调整到可供水生
生物繁殖的水域,以促进水生生物繁殖。

②配套建设改造增殖放流施工通道,开发及整理水、岸线、泥滩等,
来为水生生物放流生存和繁殖留有自然生境,以保证水生生物的繁殖。

③科学设置和分布放流口,确保放流水质在一定的要求下,以保证放
流水质的洁净,提高放流水生物繁殖的机会。

二、实施流程
1、放流前,对水库水源和放流控制的单元进行定期的环境影响评价,以确定放流水源,减少增殖放流对渔业的损害。

2、增殖放流前,实施调研工作,根据放流要求。

水生动物增殖放流工作方案

水生动物增殖放流工作方案

05
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的方法
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通过对比放流前后的水生动物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评估增殖放流的效果。
行为观察
观察水生动物的活动情况和繁殖行为,判断其是 否适应放流环境。
ABCD
生物量测定
定期对放流水域进行生物量测定,了解水生动物 的丰满度和种群数量变化。
遗传多样性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了解放流水生动物的遗传多样 性和种群结构,评估其对原生物种的贡献。
同时提高公众对水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和重视。
02
增殖放流种类选择
增殖放流种类选择的原则
符合当地生态需求
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水生 动物种类,确保增殖放流不会对当地生态系 统造成负面影响。
适应环境变化
考虑增殖放流物种的生态适应性,选择能够在变化 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的物种。
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兼顾
海水鱼类
适合增殖放流的海水鱼类包括鲈鱼、鲷鱼、金枪鱼等,这 些鱼类在海水生态系统中具有较高的生态地位和经济效益 。
其他水生动物
适合增殖放流的其他水生动物包括贝类、海参、海胆等, 这些物种在水中生态系统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同时具 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03
增殖放流地点选择
增殖放流地点选择的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
确定增殖放流时间
选择适宜的增殖放流时间,如 春秋季节,以保证放流生物的 存活和适应。
确定增殖放流目标
根据水域生态保护需求,确定 增殖放流的种类、数量、生长 阶段和时间等。
选择合适的物种
选择适合目标水域生态环境的 物种,并确保其健康无疾病。
实施增殖放流
按照计划,将选定的水生动物 放流到目标水域,并做好相关 记录。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实施方案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实施方案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实施方案以下是 7 条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实施方案:1. 咱得先弄清楚要放流啥水生生物呀!就像咱出去吃饭得先想好点啥菜一样。

比如说,要是咱打算放流小鱼苗,那可得选健康活泼的呀!然后找个合适的地方,像那河水干净、环境好的地儿,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放进去。

这就好比给它们安了个新家,它们能不开心地游来游去吗?2. 嘿!放流的时间也很关键啊!难道不是吗?总不能大冬天的去放流吧,那不得把它们冻坏了呀!得找个天气暖和、水温适宜的时候呀,让它们一入水就能舒舒服服地适应。

就跟咱人到了舒服的环境里会很惬意一个道理呀!3. 大家想想,放流之后就不管啦?那可不行呀!咱得时不时去看看它们过得咋样啊。

这就像你养个宠物还得关心它吃得好不好、住得舒不舒服呢!要是发现有啥问题,咱得赶紧想办法呀,不能让它们受委屈呀!4. 哇塞,放流的时候也得注意方法呀!可不能一股脑儿地倒进去,那多粗暴呀!要慢慢地、轻轻地放,就好像对待小婴儿一样小心翼翼的,让它们能顺顺利利地进入水中,开始新的生活,这多重要啊!5. 哎呀呀,咱还得做好宣传呢!让更多人知道增殖放流的好处呀。

这就好像推广一个好东西,让大家都来参与,一起为保护水生生物出份力!你说对吧?大家一起行动起来,那力量可就大了去了!6. 咱不能只放流一次就拉倒了呀!得年年坚持呀!这就跟锻炼身体一样,得长期坚持才有效果呢。

每年都去给河里加点新成员,让它们的家族越来越壮大,多棒呀!7. 伙伴们,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真的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啊!咱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那些可爱的水生生物们有更好的生活环境,能繁衍更多后代。

这感觉多好呀!就像我们给大自然送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让整个生态都变得更美好了。

咱一定要认真去做呀!。

增殖放流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增殖放流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增殖放流必要性可行性分析引言增殖放流是指人工繁育并释放鱼类、虾类等水生生物到自然水域中,以增加其数量。

这种做法既能够保护和恢复水生生物资源,又能够满足人们对水产产品的需求。

本文将对增殖放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可能面临的挑战。

必要性分析1. 保护水生生物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水产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不可持续的捕捞方式已经严重地破坏了自然水域中的鱼类、虾类等水生生物资源。

增殖放流可以通过引入新的个体来增加自然水域中的种群数量,有助于保护和恢复水生生物资源,防止物种灭绝。

2. 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增殖放流不仅能够提高自然水域中的渔获量,还能够改善渔业的生产结构,提高渔业的经济效益。

增殖放流可以增加养殖业的供应,缓解因资源匮乏而导致的养殖成本上升。

此外,增殖放流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3. 保护生态平衡水生生物在水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参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生物链的建立和稳定。

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因素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许多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灭绝。

增殖放流有助于恢复已经破坏的生态平衡,维护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可行性分析1. 技术支持增殖放流需要先进的水产繁育技术和设备支持。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繁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且逐渐应用于实际的增殖放流工作中。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对繁育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投入,提高增殖放流的效果和质量。

2. 引入适宜种群增殖放流的成功与否与引入的种群的选择密切相关。

引入的种群应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在选择种群时,需要科学的调查和研究,确保引入的种群与当地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和稳定性。

3. 监测和评估增殖放流后,需要对放流效果进行长期监测和评估。

通过定期调查种群数量和种群结构的变化,评估增殖放流的效果,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放流策略。

监测和评估工作需要进行长期跟踪,加大力度投入。

增殖放流实施方案

增殖放流实施方案

增殖放流实施方案增殖放流实施方案是一种保护和恢复自然资源的手段,通过在自然水域中增加种群数量来促进种群的繁衍和保护。

本文将提出一个1200字的增殖放流实施方案,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第一部分:背景1.介绍目标水域的情况:包括水质、流量、水温、底质、植被等。

2.对目标物种的描述:包括其生活史、分布范围、珍稀程度、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等。

第二部分:目标物种选择1.选择适合增殖放流的物种:考虑其生活史特点、耐受力、繁殖能力等。

2.确保目标物种与目标水域的适应性:调查目标水域的水质、底质和植被等因素,并与目标物种的生活历史特点进行比较。

第三部分:增殖放流策略1.培育适应性品种:优选具有较高适应性的品种,并进行人工繁殖。

2.增殖放流尺寸和数量:根据目标水域的容量和生态条件,估计合适的种群数量和尺寸。

3.增殖放流时间和季节:根据目标物种的繁殖周期和最适生存环境选择合适的放流时间和季节。

4.选择放流区域:根据目标水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放流区域,例如丰富的底栖动物和植被。

第四部分:监测与评估1.建立监测计划:制定监测计划,包括监测指标、监测频率、监测方法等。

2.评估放流效果:通过比较放流前后的生境质量、个体数量和种群结构等指标,评估放流效果。

3.修订和改进:根据监测结果,及时修订和改进放流方案,以确保其持续有效。

第五部分:资源管理和政策支持1.合理利用资源:确保放流所需的资源和设施充足,并避免对自然资源造成损害。

2.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支持,提供宣传和推广,以促进增殖放流工作的开展。

第六部分:风险评估与控制1.风险评估: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例如疾病传播、遗传污染等。

2.风险控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例如疫苗接种、隔离管理等,以减少风险的发生。

第七部分:参与和协作1.建立合作机制:与相关的研究机构、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和社区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参与增殖放流工作。

2.培训和技术支持: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以提高参与者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总体规划(2011—2015年)解读

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总体规划(2011—2015年)解读

科学规划、全面落实促进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事业科学有序发展——《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总体规划(2011—2015年)》解读近日,农业部印发了《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总体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这是“十二五”期间全国组织开展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导性规划,也是中央财政增殖放流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

要求各地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省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规划,保障《总体规划》全面贯彻执行,如期完成国务院《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确定的增殖放流目标任务,促进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事业科学有序发展。

为便于各地全面准确了解并切实执行好《总体规划》,本报请农业部渔业局对规划进行了专题解读,现全文刊载如下:一、为什么要制定《总体规划》?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向公共水体人工投放水生生物苗种、主动增殖资源的活动,是国内外通行的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的重要措施和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农业部和各地渔业主管部门以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为契机,大力组织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推动这项社会公益事业在全国范围蓬勃发展。

据统计,2007—2009年全国共投入资金11.64亿元,在近海海域和内陆重要的江河湖泊增殖放流各类重要水生生物苗种636.6亿尾(粒),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大渔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增殖放流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随着增殖放流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参与程度的提高,增殖放流中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有待解决:一是确保原有水域生态安全。

增殖放流过程中,外来物种、杂交种等生物进入天然水体将造成原生自然生态系统的改变,非当地原有物种移入本地水域以及原有物种放流数量和比例结构搭配不适当均会对原生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随着增殖放流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单位、个人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的增多,潜在的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安全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十四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导意见

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十四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导意见

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十四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2.01.13•【文号】农渔发〔2022〕1号•【施行日期】2022.01.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十四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导意见农渔发〔202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 、渔业厅(局、委),计划单列市渔业主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十三五”期间,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深入持续开展,放流规模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累计放流各类水生生物1900多亿尾,圆满完成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中期目标,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做好“十四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科学养护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水平,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要求,按照《行动纲要》有关部署安排,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健全体系、强化支撑,加强监管、广泛宣传,引导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科学、规范、有序开展,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有效恢复和可持续利用,助力渔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原则——坚持生态优先,兼顾效益。

坚持将增殖放流的生态功能放在首位,逐步加大珍贵濒危和地方特有水生物种放流比重,充分发挥增殖放流生态功能,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同时,在适宜区域继续增殖放流经济物种,恢复水生生物资源,促进渔民增收渔业增效。

——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综合考虑水生生物资源养护需求、苗种(含亲体,下同)供应能力、财政支持力度等因素,统筹规划增殖放流工作。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科学确定适宜增殖放流的重点水域和物种。

——坚持注重质量,提高成效。

增殖放流的方案

增殖放流的方案

增殖放流的方案一、方案背景咱这地方的水域呀,就像一个大社区,里面住着各种各样的水生居民。

可是呢,由于各种原因,像过度捕捞啦、环境变化啦,这些水生居民的数量越来越少,就像社区里的人越来越少一样,变得冷冷清清的。

所以呢,咱们得搞个增殖放流活动,给这个“水域社区”增加点新成员,让它重新热闹起来。

二、放流目标1. 增加种群数量咱们要把那些快变成“濒危居民”的鱼类、虾类、贝类等水生生物的数量给提上去。

比如说,那[具体鱼类名称]鱼,以前一捞一大把,现在都很难见到了,咱们就重点放流这个,让它们的家族重新兴旺起来。

2. 改善水域生态这些新放流的水生生物就像一群勤劳的小园丁,它们在水里吃浮游生物、藻类,拉粑粑施肥(哈哈,有点粗俗但就是这么个理儿),这样能让水更清澈,水草长得更好,整个水域生态就像一个花园一样,变得越来越美。

三、放流物种选择1. 本土物种优先这就好比咱们社区要引进新居民,肯定优先选本地的呀。

本土的水生生物已经适应了咱们这儿的水温、水质,放流它们就像把失散的孩子送回家一样,它们能很快适应,然后茁壮成长。

像本地的鲫鱼、草鱼,那都是放流的好选择。

2. 濒危物种重点考虑那些快灭绝的水生生物就像濒危的珍稀动物一样,需要我们特别照顾。

比如说[濒危水生生物名称],我们要专门挑选健康的个体进行放流,给它们一个重新繁衍的机会。

3. 食性互补选放流物种的时候,还得考虑它们的吃饭问题。

不能都选吃一样东西的,要让它们的食性互补。

比如有吃浮游生物的小鱼,还有吃水草的小虾,这样它们在水里就不会抢食物,都能吃得饱饱的,和谐共处。

四、放流地点选择1. 水质良好区域这就像咱们找房子要找环境好的地方一样,水生生物也需要干净、舒适的家。

那些水质清澈、污染少的地方,像[具体水域名称1],就是放流的好地方。

那里的水就像新鲜的空气一样,能让放流的生物们健康成长。

2. 有合适栖息地的水域不同的水生生物喜欢不同的家。

有的喜欢在水草多的地方,有的喜欢在石头缝里。

水生动物增殖放流工作方案

水生动物增殖放流工作方案

水生动物增殖放流工作方案
一、背景介绍
水生动物是海洋中最为重要的一类资源,其对于维持生态平衡
与带动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环
境污染等原因,水生动物的数量和品种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保护和恢复水生动物的生态系统,增派放流就成为一种较为重
要的手段。

二、目的和内容
本次水生动物增殖放流工作旨在提高水生动物数量和品种的多
样性,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

具体内容如下:
1.选择适宜的放流地点:应该根据水生动物的习性,选择良好
的水质、物种丰富、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作为放流地点。

2.选取合适的水生动物品种:要根据当地的水生动物资源情况,选取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水生动物品种,例如虾、鱼、贝类等。

3.科学合理的放流量:要根据放流动物的数量、品种、生长环
境和污染状况等因素,科学制定合理的放流方案,避免过度放流导
致二次污染和生态失衡。

4.开展有效的监测和评估:要定期进行水生动物群落调查、监
测放流效果、评估水生动物增殖放流工作的成果,及时调整和改进
工作方案。

三、工作程序。

增殖放流供应实施方案

增殖放流供应实施方案

增殖放流供应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传统捕捞渔业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增殖放流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补充方式。

增殖放流是指通过人工养殖和放流活动,增加水域中的生物资源,以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施增殖放流对于促进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

本方案的目标是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增殖放流供应实施方案,促进水产资源的增殖和合理利用,提高水产品的供给能力,满足市场需求。

三、实施方案。

1. 选址。

根据水产资源的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水域进行增殖放流活动。

选址时需考虑水域的水质、温度、流速等因素,确保增殖放流活动的成功实施。

2. 种苗选购。

选择优质的种苗进行增殖放流是保证活动成功的关键。

种苗应具有良好的遗传品质和生长性能,且经过严格的检疫和养护。

在选购过程中,要与可靠的种苗供应商合作,确保种苗的质量。

3. 养殖管理。

在增殖放流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

包括水质管理、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

养殖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增殖放流活动的效果,因此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4. 监测评估。

增殖放流活动结束后,需要对放流水域进行监测评估。

包括对放流种群的生长情况、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估。

监测评估的结果将为下一次增殖放流活动提供重要参考。

5. 宣传推广。

增殖放流活动的宣传推广对于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发布宣传资料等方式,向社会公众普及增殖放流的意义和效果,提高社会的参与度。

四、总结。

增殖放流是一项重要的水产资源补充方式,对于满足市场需求、促进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施方案的制定将有助于推动增殖放流活动的科学发展,提高水产品的供给能力,促进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全面实施本方案,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增殖放流实施方案

增殖放流实施方案

增殖放流实施方案1. 背景介绍增殖放流是一种保护和恢复生物种群数量的重要手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种群面临着减少和濒危的问题。

为了保护和恢复这些濒危物种,有必要制定增殖放流实施方案。

2. 目标物种选择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和濒危物种列表,选择目标物种进行增殖放流。

选择目标物种时需考虑其生态适应性、繁殖能力、濒危等级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评估目标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确保放流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 捕获和筛选为了获得符合放流要求的个体,需要进行捕获和筛选工作。

捕获可以采用捕捉设备、捕鱼工具等方式进行,在捕获过程中要注意动物的保护和福利,避免造成伤害或死亡。

筛选过程则是根据目标物种的特定要求,挑选出健康、繁殖能力强的个体进行放流。

4. 增殖设施建设增殖设施的建设是保证放流成功的重要环节。

根据目标物种的习性和需求,在野外或人为设立相应的设施来进行增殖。

这些设施可能包括饲养场、养殖池、孵化室等,要确保设施完善、安全,并提供充足的食物和生活条件。

5. 繁育和孵化在增殖设施中,对捕获的目标物种进行繁育和孵化工作。

这可以通过控制繁殖环境和提供适当的饲养条件来实现。

在繁育和孵化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动物的健康状况,确保每个繁育个体都能健康成长。

6. 放流策略确定放流策略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目标物种的生态特征和放流区域的现状。

针对不同的物种和生态环境,可以采用不同的放流策略,比如点源放流、均匀放流、分期放流等。

放流策略的确定要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机构进行合作,并综合各方意见和需求。

7. 监测和评估放流后,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工作,以评估放流效果和物种数量的增长情况。

监测可以通过定期观察、摄像头监控、DNA采样等方式进行。

评估放流效果对制定后续保护和管理方案非常重要,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对策略进行调整。

8. 管理和保护增殖放流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和保护机制。

管理包括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监督管理机构的建立和运作等。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农业部令第20号)制度法规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农业部令第20号)制度法规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农业部令第20号)制
度法规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农业部令第20号)》,以下是一些制度法规的主要内容:
1.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目的: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水生生物种群的合理结构和增殖放流的良好生态环境。

2.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管理范围:适用于各类水生生物的增殖放流活动,包括鱼类、虾类、蟹类等。

3.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许可:增殖放流活动必须事先获得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并按照规定进行备案登记。

4. 增殖放流活动的责任:增殖放流单位(个人或组织)应承担增殖放流活动的法律责任,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新增植物、动物病害的传播。

5. 增殖放流活动的审批:增殖放流单位需提交增殖放流计划和相关资料,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查,并依法进行决策。

6. 增殖放流活动的监督检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增殖放流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反规定的单位给予警告、罚款或撤销许可等处理。

7.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禁止事项:禁止未经许可进行增殖放流活动、放流无证水生生物、放流外来物种、放流种质污染源等。

8. 异地放流的规定:凡涉及跨区域增殖放流的,需事先咨询和申请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并遵守当地的相关规定。

9. 外来物种的管理:对于外来物种的增殖放流活动,必须经过科学评估,并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以上仅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农业部令第20号)》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规定还需参考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

我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现实情况

我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现实情况

我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现实情况增殖放流是国内外公认的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2005年以来,为修复日益衰退的水生生物资源,我国开展了全国性、大规模的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行动,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增殖放流资金投入最多,放流规模最大,社会支持度、参与度最广泛,放流效果最显著的国家之一。

本文拟在简要回顾我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成绩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几点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加强和规范我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总体情况我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历史悠久。

早在十世纪末就有从长江捕捞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野生种苗放流湖泊生长的文字记载,但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始于二十世纪50年代末四大家鱼人工繁育成功之后,八十年代初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开始中国对虾大规模放流,开启了海洋增殖放流新篇章。

虽起步相对较晚,但2005年以后发展速度很快,增殖放流活动已由区域性、小范围发展到全国性、大规模的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形成了政府主导、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资金投入和放流规模最大,社会支持度、参与度最广泛,放流效果最显著的国家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共投入增殖放流资金近50亿元,增殖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1583.5亿单位,放流物种近200个,放流区域遍布全国内陆所有省市区以及四大海域。

增殖放流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已纳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和部分省份财政预算内专项,如目前山东省年度放流省级财政达1亿元以上。

为加强和规范增殖放流工作,2003年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工作的通知》,2009年农业部颁布实施了《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增殖放流工作。

2006年国务院颁布《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对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增殖放流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此后增殖放流遍地开花;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党的决议首次提出“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大增殖放流力度”;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提出,要“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强水生生物保护,开展重要水域增殖放流活动”;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增殖放流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农业部发文规范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

农业部发文规范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
简化 活 动 程 序 和 现 场 布 置 。增 殖 放 流 活 动 要 结 合 宣 传 域 生 态 安 全 。
护 、宣传渔 文化和科普知识推广教育等主题进行安 排。活 生物的理念 ,采用文 明方 式进行 放流活动。放流要贴近水 动现场布置要 简朴 ,不搞形式主义 。我部举办 的增殖放 流 面 ,有条件的应采用滑道等设施 ,减缓苗种受水体冲击 , 活动 ,不搭 建主席台 ,不做大型背板 ,不悬挂 大型气球 、 减少机械性损伤 ,杜绝抛洒 或 “ 高空”倾倒的放流方式 。 标语 ,不铺 设迎宾地毯 ,不摆放鲜花 、盆景 ;活动议程要 要及 时做好放流活动 时塑料 袋、泡沫箱等废弃物的收集清
办 的方 式 ,广泛动员发动群众 , 自愿参与增殖放 流活动。
0 l 3 年第3 期 1 2 中圊水唐 2
简化 ,不设启 动仪式 ,不安排礼仪人员 ,不 鸣放礼 炮、烟 理工作 ,维护好增殖放 流水 域和周边环境 ,积极营造生态
花 ,可 由现 场主持人简要介绍活动背景 、具体安排 活动顺 文明的 良好氛围。 序等相 关情况 。
改进 相 关新 闻报道 。增殖放流活动有关新 闻宣传要突
提 高公众参 与水平 。为 发挥 好增 殖放流的社会影响力 出主题 ,有针对性地进 行报道 ,减少一般性 、事务性 的报 和 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渔业 主管 部门开展 的增殖 道 ;要更多反映群众参与有关内容,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 放 流活动 ,可采用与相关政府 、相关企事业 单位等联合举 生活、贴近群众 ,简化领导出席活动新闻报道。
殖放 流活动的组织 ,又要加强后续渔政执法监 管和效果评 多种形式 ,提高活动 的趣 味性和 知识性。要普及增殖放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估 ,力 求取得 实效。增殖放流活动年度计划和 项 目安排 可 知识 ,防止放流外来种 、杂 交种 、转基 因种等对生物多样 通过信息公开 、新 闻媒体、张贴公布等方式对外公开 ,主 性、遗传多样性和水域生态 系统造成 危害 ,有 条件的地方 动接受社会监督 。 生态文 明建 设、宣传现代渔业建设 、宣传水生 生物资源养 要编制本地 区禁止放流物种 图册 ,加大宣传力度 ,确保水 采用文明方式进行放 流活动 。要树立保护和关爱水生

增殖放流实施方案

增殖放流实施方案

增殖放流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增殖放流是指将人工繁殖的鱼苗或稚鱼投放到自然水域中,以增加水域中鱼类资源的数量,促进水域生态平衡的一种生态保护和资源补给措施。

在当前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水域资源逐渐枯竭的情况下,增殖放流已成为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和维护渔业资源的重要手段。

二、实施目的1. 增加水域中鱼类资源的数量,促进水域生态平衡;2. 补充和维持水域渔业资源,保障渔民的生计;3. 促进水域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渔业产值。

三、实施步骤1. 调查研究:对目标水域的水质、水温、水深、水流、水生态环境等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确定适宜的增殖放流鱼类种类和数量。

2. 选址布局:根据调查研究结果,选择合适的放流点,进行布局规划,确保放流鱼类能够顺利生长和繁衍。

3. 鱼类繁殖:采用人工繁殖或养殖的方式,培育健康的鱼苗或稚鱼,保证其品质和数量。

4. 适时放流:根据水域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放流,确保放流鱼类能够适应水域环境,顺利生长。

5. 监测评估:对放流后的水域进行定期监测,评估放流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实施要点1. 科学合理:实施增殖放流要根据水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放流种类、数量和时机,避免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 生态优先:在进行增殖放流时,要尊重和保护水域的生态环境,避免对水域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3. 资源保护:增殖放流是为了保护水域资源,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和维护水域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

4. 安全放流:在进行放流时,要确保放流鱼类的健康和品质,避免传播疾病和对水域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五、实施效果通过科学合理的增殖放流实施,可以有效增加水域中鱼类资源的数量,促进水域生态平衡的恢复和维护。

同时,也能够补充和维持水域渔业资源,保障渔民的生计,促进水域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六、结论增殖放流实施方案是一项重要的生态保护和资源补给措施,对于促进水域生态平衡的恢复和维护,保障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 增殖放流 实施方案 报告

关于 增殖放流 实施方案 报告

一、项目背景增殖放流是指通过人工繁殖水生生物,然后将这些生物放回自然环境中,以增加其种群数量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生态修复措施。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增殖放流已成为保护海洋生物资源、恢复渔业资源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为了有效地实施增殖放流工作,提高放流效果,本报告对增殖放流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二、目标与任务1. 目标:通过增殖放流,提高水生生物种群数量,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任务:(1)开展水生生物资源调查,了解目标物种的数量、分布、生长状况等信息。

(2)建立水生生物人工繁殖基地,提高繁殖效率和质量。

(3)制定科学合理的增殖放流计划,确保放流效果。

(4)加强增殖放流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确保放流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实施步骤1. 调查研究:开展水生生物资源调查,了解目标物种的数量、分布、生长状况等信息,为增殖放流提供科学依据。

2. 人工繁殖:建立水生生物人工繁殖基地,采用先进的繁殖技术和设备,提高繁殖效率和质量。

3. 制定计划: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增殖放流计划,包括放流种类、数量、时间、地点等。

4. 组织实施:成立专门的增殖放流工作小组,负责增殖放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按照计划进行增殖放流工作,确保放流效果。

5. 监测评估:对增殖放流活动进行全程监测,评估放流效果,为今后的增殖放流工作提供经验和依据。

四、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筹集足够的资金用于增殖放流活动。

2. 技术保障:引进先进的繁殖技术和设备,提高繁殖效率和质量。

3. 人员培训:加强对增殖放流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素质。

4. 宣传推广:加强增殖放流活动的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增殖放流的认识和支持。

五、预期效果通过本方案的实施,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水生生物种群数量,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2. 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关于我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生态安全的思考

关于我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生态安全的思考
探讨 分析
关于我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生态安全的思考
文/卢晓1 董天威1 吴红伟2 孟庆磊3 涂忠1 单斌斌4
增殖放流是国内外公认的养护水 生生物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 一,被誉为“环保行动、民生工程、公益 事业和向善之举”。2005年以来,为修 复日益衰退的水生生物资源,我国开展 了全国性、大规模、立体式的水生生物 资源增殖放流行动,初步形成了政府 主导、各界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 氛围。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 全国共投入增殖放流资金近39.5亿元, 增殖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1429亿单 位,放流物种达200余个,放流区域遍 布全国内陆所有省市区以及四大海域。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增殖放流资金投入 最多,放流规模最大,社会支持度、参 与度最广泛,放流效果最显著的国家之 一。然而,增殖放流是人类活动对大自 然的人为干预,是一把“双刃剑”,只有 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这项工 作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否则会适得其 反。本文拟在简要查摆我国水生生物 增殖放流生态安全隐患的基础上,提 出几点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以期 为进一步保障增殖放流和水域生态安 全,促进增殖放流事业科学、健康、永 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中 存在的生态安全隐患
(一)政府放流活动安全隐患不容 忽视
一是增殖放流苗种供应体系不健 全。目前,我国除山东省通过设置渔业 增殖站进行增殖放流苗种供应外,多 数省份通过政府采购程序采购放流苗 种,供苗单位不固定且条件参差不齐, 部分供苗单位基础条件较差,有些放 流苗种是养殖剩下的劣质苗种,甚至极 少数中标单位从资质较差单位(周边小 育苗场或个体户)低价采购苗种,苗种 质量根本无法得到保障。二是苗种种 质监管难度大。部分种类非原生种,有 经人工选育的新品种、杂交种或者引进 种,某些种类无法保证放流原种或其 子一代,部分种类存在跨水系放流的 情况。若繁育亲本与增殖水域的野生 群体遗传差异较大,繁育苗种则会具有 与野生群体不同的遗传背景,两者发生 生殖交流和基因渗入后,野生群体内的 地方适应性基因会丢失,混合群体的生 态适合度随之降低。繁育所用亲体数量 与有效繁殖亲体数量是否充足,放流 苗种遗传多样性是否处在较高水平均 不得而知。现阶段,种质鉴定标准不能 满足放流种质检测的需要,已有种质 标准只能检验是否是目的物种,对是 否是原种或其子一代则无法鉴别。三 是生态安全意识不强。《水生生物增殖 放流管理规定》明确规定:“苗种等水 生生物应当是本地种。用于增殖放流的 亲体、苗种应当是本地种的原种或者其 子一代”,但无明确处罚规定;《渔业

水生动物增殖放流工作方案

水生动物增殖放流工作方案

水生动物增殖放流工作方案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大水生生物的保护和增殖力度,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我县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水生生物的增殖和释放,上犹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渔业资源将得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将得到促进,资源利率将得到提高。

二、工作内容1.排放区域:司舜河和斗水水库(水口码头)。

2.发布时间:2014年5月。

3.种子来源:由具有省级及以上水产原种场资质和法人资格的种子场提供,由县政府采购办公室公开招标采购。

4.发布品种:“四大鱼”为主。

5.发布规格和数量:大型夏花品种(3厘米以上),其中“四大鱼”等经济鱼类占90%。

放生鱼种总数30万,总量15万元。

6.资金来源。

国家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基金15万元。

三、岗位要求1、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一个组织为了顺利开展增殖放流,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水生动物增殖放流领导小组,组长为主任,副组长为分管副主任,成员为办公室、财务室、渔政站、渔政站、执法大队。

2.加强宣传,增强保护意识充分利用媒体,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等。

加强对水生生物增殖和释放意义的宣传,增强社会各界对保护水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意识。

通过水生动物增殖放生的形式,广泛吸收公众参与,扩大社会影响,为水生动物增殖放生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加强执法,确保扩散和释放的效果组织联合执法,加大执法力度,清理整顿增殖放流水域有害网,重点打击电、毒、炸等《渔业法》违法行为,确保水生动物增殖放流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总体规划解读开放型江河湖泊、重点城市的水源地以及边界水域等重点水域增殖放流力度不够,因此有必要统筹规划全国重点适宜增殖放流的物种和水域,充分发挥增殖放流多功能作用,体现增殖放流的公益性。

三是确保中央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的问题。

以往,农业部只明确各地年度增殖放流总任务和资金规模,由各省(区、市)确定管辖区域内增殖放流的水域和物种。

由于规划不到位,部分地区存在放流资金规模小而散、放流活动随意性大、放流水域和物种重点不突出不匹配以及放流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既难以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规模效应,也不利于项目资金监管。

另外,近几年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迄今为止,除《行动纲要》确定的增殖放流目标任务外,从国家层面上尚未对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事业制定过具体规划予以指导,这既与当前全社会对增殖放流事业的重视不相适应,也不利于增殖放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S n-|5[9D4U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确定的增殖放流目标任务,在国家层面统一规划和指导各重点水域的增殖放流活动,实现增殖放流事业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农业部组织编制了《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定位为指导性规划,在促进“十二五” 期间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事业科学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作为增殖放流项目任务和资金安排的依据。

二、《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总体规划》以2009年增殖放流数量为基数,以《行动纲要》为指南,确定了今后五年增殖放流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区域布局和保障措施。

主体内容除前言外,共分为必要性、可行性、总体思路、分区规划和保障措施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必要性”。

阐述了当前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近些年我国增殖放流事业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一些有待解决的新问题,强调了在全国层面上对增殖放流进行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部分“可行性”。

《总体规划》提出,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为增殖放流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有利的政策条件;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系统为增殖放流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较为健全的资源养护管理制度为增殖放流规范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充足的苗种供应和规范的检验检疫保证了放流活动的可持续性;比较完备的技术支撑和执法监管体系保证了增殖放流科学、规范开展。

第三部分“总体思路”。

这部分主要明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规划目标、增殖物种与规划布局。

其中,指导思想明确提出,“把增殖放流科学、规范、有序开展作为根本要求,以《行动纲要》为指南,统筹规划、循序安排,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定位清晰、布局合理、效益明显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体系”;规划原则确定为“统筹规划、循序推进,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三个原则;规划目标依据《行动纲要》确定的增殖放流2020年中期目标,提出了2015年度的近期目标,即放流水生生物苗种340.29亿尾;物种规划中共规划主要适宜增殖放流物种 167种,包括主要经济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地方特有物种三类;布局规划中共规划重要适宜增殖放流水域356片,同时,综合考虑我国不同区域水域特点及水生生物资源状况,以及便于规划与项目安排相衔接,以省级行政单元为基础,将全国内陆水域划分为六个区,近岸海域划分为四个区。

第四部分“分区规划”。

这部分是《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包括内陆水域规划和近岸海域规划两大部分,综合考虑不同区域水域和生物资源特点、渔业发展状况和增殖放流工作基础,合理确定各分区增殖放流重点水域、主要物种、功能定位和2015年放流指导目标。

内陆水域规划包括东北区、华北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西南区、西北区等六个区,规划重要江河、湖泊、水库等重点水域274片,规划2015年增殖放流经济物种87亿尾、珍稀濒危物种0.23亿尾。

近岸海域规划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区,规划重要水域82片,规划2015年增殖放流经济物种253 亿尾、珍稀濒危物种0.06亿尾。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

为保障《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规划提出要从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增殖放流管理机制和投入机制,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增殖放流监管能力,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等四个方面入手,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事业再上新台阶提供保障。

为便于直观、清晰地了解规划适宜放流的重点水域、主要增殖物种和放流功能定位,《总体规划》还专门制作了主要增殖放流物种适宜性评价表、重要增殖放流水域适宜性评价表、增殖放流物种分区规划表等三类附表以及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规划图(2011-2015年)。

三、《总体规划》确定的增殖放流适宜物种有哪些?不在规划范围内的水生物种是否可以放流?规划放流物种主要是具有公有性特征、以洄游性鱼类为重点的游泳动物,不包括贝类等定居性物种,具体包括主要经济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地方特有物种。

其中,主要经济物种是指具有公共属性和重要经济价值的鱼虾蟹等水生物种;珍稀濒危物种是指已列入或已通过农业部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种科学委员会论证、拟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水生物种和CITES附录的水生物种;地方特有物种是指部分地方特有的、具有较高经济和生态等价值而且放流数量不足200万尾的水生物种。

目前规划的167种放流物种基本涵盖现阶段所有适宜放流并具备大规模繁育能力的水生物种。

规划过程中,对地方报送的尚未突破大规模繁育能力的放流物种以及外来种或非原有物种作了删除,对当地虽未报送但是重要且具备大规模繁育能力的物种作了补充。

考虑到规划将对未来五年的增殖放流活动予以指导,为防止一些目前正在攻关、今后几年可能突破大规模繁育技术或者因各种原因现阶段未能涵盖的重要物种不能放流,《总体规划》在2015年指导性目标中专门预留5亿尾“其他”种类的放流。

今后五年,各地应当放流规划确定的适宜当地放流的水生生物。

确需放流规划以外的物种,应当根据《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要求,经省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后方可进行。

四、重要增殖放流适宜水域是如何确定的?其他水域是否可以开展增殖放流? 规划的重要增殖放流水域主要是能够为全社会共同利用的开放型公共水域,不包括由特定单位和个体经营利用的封闭型水域。

目前规划的356片重要水域,包括全国的108条江河、71个湖泊、95个水库和82片近岸海域,其中近岸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的重要港湾、岛礁海域;江河涵盖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重要江河的干流和一级支流,重要江河干流流经的省段,部分重要二级及以下支流归并到主要干支流;湖泊水库包括鄱阳湖、洞庭湖、太湖、三峡水库等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中型湖泊水库。

此外,城市水源地、位于边界或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湖泊水库,如北京的密云水库、新疆的苏库恰克水库和红海水库等,也列入重要增殖放流水域。

规划确定重要的增殖放流水域,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些水域面临的生态问题以及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我们鼓励、支持各地和社会相关单位、个人利用地方财政资金和自有资金在规划确定的增殖放流水域以及规划之外其他适宜开展增殖放流的水域开展增殖放流。

五、《总体规划》如何处理增殖放流的生态影响问题? 2009年7月起,农业部开始组织指导地方渔业主管部门编写省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规划;之后,在各地规划基础上开始组织编写《总体规划》,并先后5次组织渔业资源、水生生态等方面的专家和管理人员集中研究。

在征求各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后,唐启升院士主持召开国家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对《总体规划》提出了专家咨询意见。

又经反复修改完善后报请农业部领导审定并最终公布《总体规划》。

编写过程中有关专家对增殖放流生态影响涉及的水域生态容量、放流数量、适宜物种、适宜水域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 一是增殖放流数量。

主要根据《行动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2009年增殖放流数量、苗种生产能力以及水域生态容量等确定。

关于近岸海域放流数量,专家提出,目前近岸海域的放流数量与海域生态容量差距很大,尚不需要考虑放流过量问题;据此,主要根据各海域的放流特点、2009年各地实际放流数量、各地放流能力以及财政投入等因素确定了近岸海域的分区放流数量。

关于内陆水域的放流数量,则要适当考虑水域的生态容量;据此,结合各分区水域面积、水域生态类型、2009年实际放流数量和捕捞产量等因素确定了内陆水域各分区的放流数量。

二是增殖放流区域和适宜放流物种。

为执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关于放流本地物种、保障放流水域生态安全的要求,《总体规划》根据水生生物资源分布特点和各地放流实际,对水生生物物种的适宜放流区域进行了统筹规划。

内陆水域,规划适宜在全国放流的广布性经济物种包括鲢鱼、鳙鱼、草鱼、青鱼等30种。

规划区域性经济物种50种,如在长江中下游、珠江、钱塘江等南方水域放流鲮、倒刺?、大口鲇等;在黑龙江等东北水域放流瓦氏雅罗鱼、大麻哈鱼、哲罗鱼等;在西北、西南区的高原水域放流花斑裸鲤、齐口裂腹鱼、重口裂腹鱼、黄河裸裂尻鱼等高原特有鱼类;在东部沿海省份的通海江河河口区放流香鱼、河?等;在新疆放流丁鱼岁、河鲈、白斑狗鱼等以及在云南放流鱼康鱼良白鱼、滇池金线?、抚仙四须?等。

近岸海域,对 45种经济物种的适宜放流海域进行了规划,其中中国对虾适宜在江苏以北的渤海、黄海放流,竹节虾适宜在黄海、东海、南海放流,长毛对虾、斑节对虾、墨吉对虾、刀额新对虾等适宜在福建以南海域的东海、南海放流,梭子蟹适宜在渤海、黄海、东海放流,青蟹适宜在浙江以南海域的东海放流,海蜇适宜在渤海、黄海和东海放流,金乌贼适宜在山东半岛近海的黄海放流,曼氏无针乌贼主要适宜在长江口以南的东海放流;海水鱼类从渤海至南海由北往南依次适宜的放流经济物种有鲆鲽类、梭鱼、许氏平?、半滑舌鳎、黄姑鱼、鲷类、大黄鱼、石斑鱼类、笛鲷类、花鲈等。

珍稀濒危物种放流数量虽然相对较小,但也对其适宜放流水域做了统一规划。

今后各地应当根据规划开展相应的增殖放流活动,防止将国外水生物种和国内其他水域物种引入当地水域。

此外,《总体规划》编写过程中专家还就增殖放流物种的比例结构等进行了研究。

但总体来看,目前国际上在增殖放流的生态影响研究方面还没有形成共识,我国增殖放流的科技支撑能力也有待加强。

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在执行《总体规划》和组织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中,应当积极支持水产科研机构加强相关研究,提升增殖放流科技支撑能力。

六、《总体规划》如何考虑增殖放流所具有的多种功能作用? 针对当前我国重要水域面临的渔业资源衰退、水生生物濒危程度加剧、生态灾害频发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总体规划》将增殖放流功能定位在种群恢复、渔民增收、生物净水和树立负责任渔业国家形象等几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