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幼儿园课程重点知识(自考考点归纳)
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浮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课程的定义:大致分为四类。
1.课程即知识2.课程即活动3.课程即计划4.课程即经验1.课程的类型(1)以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性质: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课程。
(2)以教育内容的性质和组织方式:分科课程、广域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和活动课程。
(3)以学习的经验性质或者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指向:认知性课程和情意性课程。
(4)古德莱德以课程决策的层次: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实行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5)以课程影响学生的方式: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2.课程内涵理解的改变(可能会考简答)(1)从注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向注重学生主动建构经验。
(2)从强调达成目标转向强调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关注分数转向开始关注课程的综合化。
(4)从强调显性课程转向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显性课程指那些在学校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的正式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生获得的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包括学校物质环境、组织制度和心理文化等。
(非预期性、含糊性、潜在性、不易察觉性)幼儿园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幼儿园课程强调的是幼儿园教育的整体结构,即通盘考虑各领域内容以何种形式组织起来更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各种教育手段如何协调起来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等。
狭义的幼儿园课程则指某一领域的课程,如健康、语言领域等。
简言之,幼儿园课程是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教师充分利用各地各园所拥有的课程资源,匡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园课程的要素是指构成幼儿园课程的必要因素。
包括四大因素: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实施4.课程评价课程四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1.课程理念含义:指幼儿园课程编制与实施的基本立场和指导思想,它是课程编制者和实施者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反映。
2.中外教育史上幼儿园课程模式之间的根本差异在于课程理念的不同。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一、内容选择的原则
• 1、目的性原则: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 手段,内容必须围绕目标来选择。 • 第一,要有目标意识。
• 第二,同一目标由多种内容完成。
• 第三,同一内容指向多个目标。
• 第四,情感态度类目标要通过给予幼儿相应的
经验来达成。
请你判断
• 野外挖土中活动内容与目标一致吗? • 如果根据现在的活动目标,应该如何选择
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
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
白发苍苍的学者答道:“是在幼儿园。”“在幼 儿园学到些什么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 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整齐; 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
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
与设计活动内容?
内容选择的原则
• 2、适宜性原则:一是适应需要,二是促进
发展,概括来说,就是既适合幼儿的现有
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就课程内容而
言,在“最近发展区”的内容是适宜的。
• 要在基于幼儿的水平、着眼于其发展的前
提下,确定课程内容。
内容选择的原则
• 3、生活化原则。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合目
• 14、课程应当满足儿童对活动、感官刺激、新鲜
空气、休息、健康和营养等的需要。
• 15、课程应当给儿童以心理的安全感。
• 16、课程应当让儿童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能增
强儿童的成就感以及对学习的兴趣与好感。
• 17、课程应具有灵活性,以便教教师能根据个别
和集体的情况进行调整。
思考:主题在小、中、大班的分布有何规律? 为什么这样分布?
• 教师:真能干,是盐。那你们想想有哪些方法可 以使盐“溶解”的快呢?。(幼儿猜测,主要是 “搅拌”“热水”) • 教师:方法这么多,那如果想知道“搅拌”是不 是真的能加快盐“溶解”的速度,我们应该怎么 办?
第三章_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园教育活动
第一节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活动
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论研究 游戏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地位
在学前教育实践中对游戏的界定 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 一、对游戏的理论研究
❖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立场阐述了游戏 ❖ 在儿童发展和教育中的作用。
❖ 心理学角度 ❖ 文化角度(社会学角度) ❖
起看吗? 接下来, 教师组织了一个阅读活动, 可怜的“小猴” 就这样一直被晾在一边, 没人再理它。教师只在活动
中 偶尔提到“小猴”喜欢和坐得好的小朋友玩;小猴最喜
欢 李某某了, 因为他听得可认真了。活动最后, 教师提出 要求: 现在, 小朋友可以自己边看书, 边讲讲书中的故 事, 也可以讲给小猴听哟。( 幼儿却没有响应, 只在自 己的位子上阅读)
问题三:脱离生活
教师显然只考虑了游戏的连贯性, 却忽 视了游戏带给幼儿的真实体验。
这样的游戏虽然促进了目标的达成, 却 忽视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 —“让幼儿 学会生活”
案例:
大班活动开始, 教室里响起了电话铃声, 执
教老师拿起玩具电话:“喂, 小猴在吗?”配班
老师扮演的小猴说:“我是小猴, 欢迎你们来 我家做客……”几个男孩笑起来:“是张老 师啦, 不是小猴。”一个小女孩说:“啊, 又 要做客? 我不要去。”
❖ (二)从文化的角度看儿童游戏
❖ 1.游戏作为一种分类框架
❖ 有人区分了游戏框架、背景及其与之有关的方面等 概念,他们认为,文化让人们懂得去期待些什么以及 如何去区分现实和假装的游戏。儿童通过其行为表明, 当他们进入或没有进入游戏情景时,他们能够区分游 戏和非游戏。
(二)从文化的角度看儿童游戏
❖ 四、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 1、游戏被看作对“整个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要素的设计 3-1
• 同时,高结构教育活动目标强调目标达成 的即时性、准确性,多指向知识和技能类 的目标。 • 如中班数学活动目标: • 能比较长短。 • 能按长短给物体排序。
• 如中班音乐活动“小星星”的目标: 在小星星的情境中,感知稳定的节拍与空 拍,尝试为歌曲伴奏。
2. 低结构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
•从幼儿出发,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设置教育活
纯游戏活动 低结构活动 高结构活动 完全结构活 动
活动目标趋向泛化 图3-1 不同结构化程度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目 标陈述的趋向
(二)不同结构化程度的幼儿园教育活 动目标的制定技术
1、高结构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
将上位的课程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具体 的教育活动中。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是 一个先目标后内容的过程。
动目标,并善于在活动过程中随时调整目标。
如: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发现的科学小秘密。
3. 无结构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
游戏活动的目标完全是由幼儿自身来决定, 教师至多是制定一些非常宽泛的要求 如遵守游戏的规则、分享游戏的快乐、游戏中能 与同伴礼貌交往等。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制定的 维度
活动目标的制定,一般需要涉及多种 维度,从多元的角度陈述,以关注和促进 幼儿的全面发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 理论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情 感和动作技能领域。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不只是指向单一的知识 目标,而是由认知、情感和能力目标组合而成的 一个多维目标的结合体。
• 小班美术活动“新年烟花”教师制定的目标为: • 1、初步尝试用点或线的方法画放射性花纹,表现 烟花喷射的火焰。 • 2、喜欢用棉签作画。 • 行为目标的取向——用点或线的方法画放射性花 纹。 • 渗透了生成性目标的取向——即初步尝试,追求 的是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同时,该目标还注 重非行为目标即情感目标的渗透——喜欢用棉签 作画。
幼儿园课程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幼儿园课程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一、前言幼儿园课程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活动,我们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智力发展、社交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全面提升。
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幼儿园课程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法,以确保教育目标的顺利达成。
二、课程活动目标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我们的课程活动应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1. 身体健康与动作发展2. 语言沟通与思维发展3. 社会情感与个性发展4. 艺术审美与创造力发展5. 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发展三、课程活动组织3.1 活动内容设计课程活动内容设计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年龄特点,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教师应根据学期计划,每月确定主题,每周制定详细的活动内容,确保活动内容的连贯性与完整性。
3.2 活动场所与材料准备根据活动内容,合理选择活动场所,如教室、户外活动场地等。
同时,确保活动所需教具、材料的安全性和适宜性,丰富性以及可操作性,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参与热情。
3.3 活动时间安排课程活动时间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类型合理安排。
一般情况下,每日安排1-2次主题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20-30分钟。
确保活动时间既能满足幼儿的参与需求,又不过度疲劳。
四、课程活动实施4.1 活动引导活动开始前,教师应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幼儿介绍活动目的、内容和要求。
通过引导性问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思考,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4.2 活动过程指导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自主探索、操作和实践,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活动总结与反思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幼儿进行总结和分享,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同时,教师应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活动。
五、课程活动评价课程活动的评价应注重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以全面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
00394《幼儿园课程》核心知识点
00394《幼儿园课程》核心知识点《幼儿园课程》知识汇点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第一节对课程的理解一、课程的内涵1、课程的四大类定义①课程即知识:认为课程是按照学习者的实际水平,依照学科的知识体系等编排的教与学的内容,课程简述教学科目或教学科目的总和②课程即计划:课程是一种行动计划或一种书面文献,是教学要达到的预期目标③课程即活动:认为课程不仅仅是教学科目,还包括学校活动及其进程和安排④课程即经验:认为课程简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和体验二、课程的分类①以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性质为标准,分为: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体育课程和劳动技术教育课程②以教育内容的性质和组织方式为标准,分为:分科课程、广域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③以学习经验的性质或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指向为标准,分为:认知性课程、情意性课程④古德莱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实习的课程、经验的课程⑤以课程影响学生的方式为标准,分为:显性课程(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的教育影响,又称正规和形式课程)隐性课程(没有列入教育计划,甚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没有意识到但却实际存在的影响)第二节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一、幼儿园课程的内涵1、幼儿园课程是幼儿通过活动来获得经验的过程2、幼儿所获得的经验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幼儿获得的有益经验3、经验的获得的主要途径是活动或做事,包括正规和非正规,也包括计划和非计划4、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要根据各地各园的实际情况来选择5、幼儿园课程强调整体结构简言之:幼儿园课程是为了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教师充分利用各地各园所拥有的课程资源。
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二、幼儿园课程的要素(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1、课程目标:指幼儿园课程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选择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及评价课程的主要依据2、课程内容:指可以达成课程目标的教育经验3、课程实施:是帮助幼儿获得经验、达成课程目标的过程4、课程评价:既要判断课程目标是否完成,同时也要监控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及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课程,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三、幼儿园课程的特质p331、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2、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3、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4、课程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第二章幼儿园课程设计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理念的确立一、幼儿园课程理念的含义1、课程理念:就是课程设计者蕴含于课程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信念,是课程的灵魂与支点2、幼儿园课程理念:指在设计幼儿园课程时需要实施者付诸实践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信念二、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1、确立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取向的课程目标2、构建以生活为基点的课程内容3、凸显以活动、体验为特点的课程实施(①做中学、②玩中学、③生活中学)4、实施以发展为导向的课程评价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一、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过程1、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三个来源①对幼儿的研究②对社会的研究③对学科知识的研究2、筛选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两个依据①教育哲学②学习心理学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①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领域目标②年龄阶段目标③单元目标④教育活动目标2、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p43-45①以内容为框架建构的课程目标体系:五大领域分别确定的目标②以身心发展为框架建构的课程目标体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三、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原则p45-461、整体性原则2、连续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时代性原则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1、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的类型①行为目标:以具体的、可观察或可操作的行为来表达的课程目标,用来表明学习课程之后儿童所发生的诸多行为变化,因而其特点就是具体、精确与可操作②表现性目标:指儿童在具体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化,而不是一致性2、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的角度①从教师的角度进行表述,指明教师应该做的工作或应该努力达到的教育效果(如,培养、鼓励、帮助)②从幼儿的角度进行表述,指明幼儿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发展目标(如,增进、注意、能理解)3、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的主要事项①对于总目标:不用表述太具体,原则性地指出目标涵盖的范围和方向②对于单元目标:1.与上层目标的关系要密切2.目标的涵盖面要广,应包括五大领域的目标以及认知、情感态度、动作技能方面的目标3.单元目标虽要兼顾全面,但可有重点4.目标要有代表性,每一条均是单独的内容,不要有交叉重复③对于具体教育活动目标:1.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不必面面俱到第三节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和类型1、课程内容的范围①有助于幼儿获得基础知识的内容②有助于幼儿获得基本情感态度的内容③有助于幼儿获得基本行为方式的内容2、课程内容的类型(1)按学科结构分类: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2)按活动对象的性质划分:健康、自然、社会、语言、艺术(3)按课题或问题领域划分: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现与表达(4)按幼儿心理发展领域划分:自我意识、社会能力、文化意识、交际能力、动作与感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感与创造意识(5)按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划分:游戏、工作、唱歌、律动、感觉训练、故事、实物观察、烹饪二、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p50-p531、目的性原则2、适宜性原则3、生活化原则、4、兴趣性原则三、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1、幼儿园课程内容有效组织的标准①连续性:指主要课程经验的直线式重复②顺序性:强调要将每一后续经验都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且必须更广泛、更深入地探究所涉及的事物③整合性: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整合性强调课程应加强幼儿所获得的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帮助幼儿逐渐获得统一观点,并逐渐增强经验对行为的指导作用④平衡性:考虑各领域课程内容的比重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和方法p54①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②圆周法、直进法和混合法3、不同组织方式下的幼儿园课程类型①学科课程:强调按照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组织课程内容(分科课程、广域课程、综合课程)②经验课程:亦称活动课程,强调根据儿童已有经验、发展水平、兴趣、需要组织课程内容最关注的是儿童自身③核心课程:强调围绕社会问题组织活动内容第四节幼儿园课程实施途径的选择1、游戏活动(主导活动)2、日常生活活动3、教学活动4、环境创设5、家园合作第五节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内涵及类型1、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内涵是幼儿园教育由构想变成现实的条件保障,也是蕴含各种教育目标的园内外的有形和无形的各种因素2、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类型(1)按课程资源的性质分类①自然课程资源:指自然世界中存在的各种事物及其构成的生态环境②社会课程资源:指人类创造出来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及所有社会活动资源(2)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分类①园内课程资源:指幼儿园范围内的人、物以及幼儿园的管理制度和精神文化②园外课程资源:指存在于幼儿园之外的家庭、社区及整个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3)按课程资源的功能分类①素材性课程资源:指作用于课程,并能成为课程的素材或者来源的资源②条件性课程资源:指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的资源,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实施的途径和组织方式二、各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开发利用社会资源2、开发利用自然资源3、开发利用家长资源三、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1、深度开发本园所拥有的优势课程资源2、定向开发本园欠缺的课程资源3、做好课程资源的整体规划第六节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订一、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内涵1、幼儿园课程计划是整合课程资源、加强课程的目的性、计划性的必要手段;也是组织有效教育教学活动、加强课程监控的重要依据二、各类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订1、总体计划(纲要)p612、年龄阶段计划:从幼儿年龄的角度出发,分别制订小、中、大班级教育活动计划3、学期计划①一般在开学之初幼儿来园之前制订②从方向上和整体上把握主要工作,内容不必过于详细③须基于本班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同一年龄段各班级年度计划可以有所不同4、单元计划①一般应在活动组织之前一周的周四或周五完成。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4篇)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第一章概述1.1 引言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制度旨在明确幼儿园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幼儿得到优质的教育。
1.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使幼儿园能够有系统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促进幼儿良好的成长发展,使幼儿得到全面、均衡的教育。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目标2.1 教育理念本幼儿园坚持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2.2 课程目标本幼儿园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身体协调能力;- 培养幼儿的社交交往和情感认知能力;-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 培养幼儿的艺术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第三章课程内容3.1 教学科目本幼儿园的教学科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与文学- 数学与逻辑思维- 科学与探究- 社会与生活- 健康与体育- 美术与手工- 音乐与舞蹈- 游戏与玩耍3.2 教学活动安排本幼儿园优化教学活动的安排,将游戏和玩耍融入到教学之中,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各项教学活动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确定,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得到适当的学习和发展。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教学方法的选择本幼儿园注重以幼儿为主体,以游戏和互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并在实施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2 教学方法的评价本幼儿园建立起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幼儿园的教学方法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效果的观察和反馈、幼儿学习情况的记录和分析等。
通过评价,不断改进幼儿园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评价体系5.1 评价标准与指标本幼儿园制定出一套科学、客观、完整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以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问题解决策略
调整课程内容结构
增加情感、社会和创造性方面 的课程内容,使幼儿得到全面
发展。
创新课程实施方式
引入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 多样化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学 习兴趣。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以过程为导向的多元评价 体系,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和成 长过程。
加强教师培训与指导
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 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方法。
语言领域
注重幼儿的听、说、读、写能 力培养,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 能力。
科学领域
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 神,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健康领域
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 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 我保护能力。
社会领域
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和人际交往能力,了解社会规 则和道德规范。
艺术领域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提高表现力和鉴赏力。
02 幼儿园课程组织
CHAPTER
课程组织原则
系统性原则
发展适宜性原则
幼儿园课程组织应遵循系统性原则,确保 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使 课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幼儿园课程组织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需求,促进幼 儿的全面发展。
教材更新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幼 儿发展需求的变化,教材 也应不断更新,以适应时 代发展。
教师资源
教师培训
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提高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 学方法。
教师评估
建立教师评估机制,对教 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激励教师不断进步。
教师团队建设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 作,形成良好的教师团队 氛围。
个别教学活动 针对幼儿个体差异进行的教学活 动,有助于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 需求,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第三章不同结构化程度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
和局限性 • (四)“单一科目”教学活动的设计
• “单一科目”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
• 教师可以通过这类高结构化的教学活动, 指明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步骤以及基本原则, 帮助幼儿获得知识和技能;教师还可以通 过这类高结构化的教学活动,让幼儿掌握 社会文化要求幼儿懂得的,而且是可以直 接传递的知识
• “单一科目”教学活动的局限性 • (1)这类教育活动难以在真正意义上满足每个幼
儿的兴趣和需要。
• (2)这类教育活动主要关注的是知识和技能,较 少顾及情感、态度和人格等。
• (3)这类教育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设计教育活动, 幼儿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等难以发挥。
• (4)这类教育活动难以传递某些知识和技能。
• 主题教学活动的局限性
• 由于主题教学活动可以由幼儿根据较广的 学习经验发起活动,这样会使教育活动的 不确定性和可变性增加,使教育活动的可 操作性降低。
• 这类教育活动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既 要能把握活动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又要能 准确地回应幼儿生成的活动,从而满足他 们的兴趣和需要。
五、方案教学活动
• (5)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越高,学科科 目或学习领域的特征越明显;教育活动的 结构化程度越低,各学科科目或学习领域 越趋向整合。
二、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 体对教育活动的功能
• (1)能比较清晰地认识各种常见的幼儿园 教育活动的基本性质,特别是这些教育活 动的结构化程度,包括各学科科目或学习 领域教育活动内容的整合程度。
• 单元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 (1)引起活动动机:教师可运用问话、讲故事、 唱歌曲、念儿歌、展示实物或图片等方法,激发 幼儿活动的动机。
浅谈幼儿园生成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浅谈幼儿园生成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生成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家庭背景、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幼儿园生成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的视角进行探讨,希望能对相关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幼儿园生成课程的组织(一)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确定课程内容幼儿是处于身体、智力、情感、语言、社会等多个方面全面发展的阶段,在生成课程的组织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确定适合幼儿成长的内容。
适龄幼儿更需要注重感知、观察和体验,因此可以选择开展一些与自然环境、艺术创意、社会交往等相关的活动和教学内容,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在生成课程的组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兴趣、特长、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制定差异化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可以设置一些灵活多样的活动和任务,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三)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课堂,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也是生成课程的组织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实施课程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或者通过一些课程设计和家庭作业等方式,加强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以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
(一)注重幼儿的自主学习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学习。
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学习内容、方法和速度,并在学习过程中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积极性。
(二)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包括教室、操场、各种设施和资源等,以满足幼儿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在教室内可以设置各种角落或活动区域,供幼儿进行自主或小组学习;在操场上可以设置各种运动器材,供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等。
幼儿园课程,章节测试 第三章
第三章幼儿园课程实施一、单项选择题1.不属于幼儿园课程实施观的是()A.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观B.目标取向的课程实施观C.相互适应取向的课程实施观D.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解析】B2.把课程的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与幼儿园或班级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这是()A.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B.相互适应取向的课程实施C.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D.经验取向的课程实施【解析】B3.提供游戏资源首先要A.建立游戏规则B.规划游戏区域C.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游戏时间D.投放游戏材料【解析】C 本题考查提供游戏资源的要求。
恰当的游戏资源既是幼儿顺利进行游戏的需条件,又能影响幼儿的游戏品质,间接实现对幼儿的指导。
游戏资源的提供首先保证幼儿可充足的游戏时间,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
4.教师在空间上接近被指幼儿用该幼儿所使用的材料进行相同或相近的活动,以通过行动示范引导或暗示幼儿,这种介入指导的方式属于()A.合作式介入B.交叉式介入C.平行式介入D.垂直式介入【解析】C 本题考查教师对游戏进行指导的方式。
平行式介入是指教师在空间上接近被指导幼儿,用该幼儿所使用的材料进行相同或相近的活动,以通过行动示范引导或暗示幼儿。
5.教师以活动参与者的身份进人活动情境,通过参与幼儿活动借助角色互动机会,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这种介入指导的方式属于()A.合作式介入B.交叉式介入C.平行式介入D.垂直式介入【解析】B 本题考查教师对游戏进行指导的方式。
交叉式介入是指教师以活动参与者内身份进入活动情境,通过参与幼儿活动,借助角色互动机会,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
6.不属于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类型的是()A.游戏B.睡眠C.入园D.盥洗【解析】A 本题考查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活动。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包括入园、餐点、盥洗、如厕、睡眠、整理、过渡和离团等环节的活动。
游戏不属于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
二、判断题1.幼儿园课程实施是把静态的课程方案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践的过程。
第三章_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王本)
幼教工作者希望幼儿学习而且希 望幼儿学到的东西,包括基本知 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方式。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概念
那么,应该如何科学地界定幼儿园
课程内容呢? 在第一章,我们提出,幼儿园课程 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 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 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 的总和。
依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定义
(三)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1. 以学科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 学科课
程 这种组织形式的出发点是知识本身的逻 辑性和系统性。目前,我国《幼儿园教 育指导纲要》将幼儿园课程分为五大领 域,从严格意义上讲,仍是一种以学科 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2.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核心课程
这种组织形式围绕有关的“社会生活中
(二)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 主要载体
课程的内容(即幼儿需要学习的态度、
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分别蕴含或组 织在活动的基本结构——活动对象和活 动过程中。幼儿通过参与活动接触这些 内容,最终通过内化而积累学习经验, 促成自身发展。
(四)幼儿园课程内容应该是有机组织的
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怎样组织才能防
选择课程内容应注意
1.有目标意识
选择内容时首先要考虑:“选择这个
内容是为了实现哪一个或哪几个目 标?”
2.正确理解目标与内容的关系
内容与目标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一
项目标往往可以通过多种内容的学习 来达到。反之,一项内容也可以指向 多种指标,所以在选择某一内容时还 需要考虑“这一内容还可以达到哪些 目标?”。
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其进一 步发展,即难度水平处在幼儿的“最近 发展区”内。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 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这个距离空间正是教育的用武之地。
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一、组织与实施的总体要求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是落实课程内容、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环节。
幼儿园要通过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和游戏,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
(一)教育环境的创设环境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幼儿园应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教育环境,包括良好的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
1、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依据教育目标,有利于引发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
一方面,体现安全性、教育性与审美性;另一方面,还需本着因地制宜、勤俭节约的原则,从本园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自然的、现有的资源,切忌高档装修、盲目模仿和互相攀比。
(1)活动室的设置设施设备的要求:●幼儿用的桌椅应适合其身材高度,不同年龄班的桌椅应有区别。
●玩具、材料的柜架或活动区间隔的高度,以不阻碍成人观察幼儿的视线为准。
●玩具、材料柜架的结构应便于物品分类和幼儿取放。
●幼儿的桌椅布置要防止小学化。
区域环境设置的要求:●区域设置应涵盖幼儿身心发展诸方面的需要,满足幼儿的游戏兴趣。
●根据课程目标设置活动区域,区域材料应及时更换,拿取方便。
●合理安排活动区域,做到动静分开,方便活动转换,避免相互干扰,减少行为问题。
农村幼儿园可充分利用农作物、干净安全的废旧物品、民间艺术品、民间游戏材料等,为幼儿提供多种操作材料,开设多种区域,引导幼儿主动、自主地学习。
(2)体能游戏场地的安排幼儿园应当安排适合幼儿身体锻炼或户外游戏的场地,要考虑设置雨天时能够让幼儿进行大肌肉运动的室内场地。
体能游戏场地的设备配置,以能够满足幼儿攀、爬、平衡、跳、投等大肌肉活动为主。
无论是活动室设施、设备还是体能游戏场地的设施与设备都要注意安全性:●园内的地面要平坦防滑,所有出口及通道、楼道要畅通无阻;●设施和器材不可有尖角、裂片或铁钉等露出;●供幼儿操作的玩具、物品不含铅等有毒成份;●应用绿色、环保、化学刺激气味小的材料装饰活动室;●经常检查幼儿使用的设施、玩具、物品等,损坏的东西及时修理、替换或丢弃;●保教人员具有基本的安全急救常识,安全急救设备充足,取用方便。
第三章_幼儿园课程目标(第一节)
❖三、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
对社会的研究原因: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职责之一是让儿童为 积极适应未来的社会作准备。在考虑幼 儿园课程的目标时,必须研究社会对儿 童成长的期望和社会生活的需求。
研究什么?
❖当代社会生活需要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空间维度方面:幼儿生活于其中的社 区、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需求;
❖主要依据:对学科的研究
第三章·第一节
三、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价值性遴选
第一步, “可能性筛选” 其主要任务是将从三方信息加以综
合整理,将那些相互矛盾的、重迭的、 不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社会需要的内 容,或删除、或合并、或修正,构成 一个可能性目标体系。
第二步,“价值性筛选”
它将决定着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这 里的过滤网和调节器是教育哲学和学习 心理学。
❖例如,在美国一个采用瑞吉欧教学法的幼 儿园里,几个孩子对一只小猫发生了浓厚 的兴趣,老师注意到这一点后,拿来摄像 机,教给他们拍摄方法和慢放、定格等播 放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自己动手 制作了猫的录像片,然后专门分析小猫的 跳跃,又摄下了小朋友跳跃的镜头进行比 较。老师还教会孩子查阅参考书,向专家 请教,了解猫的解剖学特点和它跳跃的关 系。最后,孩子们编辑出一部关于猫的跳 跃的短片,还建了个小网站呢!
1、添画、制作一本连环画故事书 2、即兴创编舞蹈动作,有表情地表达。
❖瑞吉欧教学法因发源于意大利的城市 Reggio Emilia而得名。它的特点是强调 孩子自主性的学习,选择主题时不是以 教师为主导,而是充分重视儿童的兴趣, 教师再加以引导。学者专家、家长和教 师多方合作,帮助孩子发展主题,开展 各种活动。它重视艺术活动在儿童学习 的重要作用,同时建立多媒体档案,用 声像手段记录孩子的学习过程。
第三章幼儿园三级课程
4.关于对待世界(包括自己)和活动的态度,即情意方面的经 验。
四、幼儿园国家课程的实施
《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 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 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 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 灵活地运用”。
五、幼儿园国家课程的评价
二、幼儿园国家课程的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五大领域的课程目标
1.健康教育的目标: ①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②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③知道必要的安全卫生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④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幼儿园国家课程的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五大领域的课程目标
三、幼儿园园本课程的特征
(四)课程管理 在课程管理上,园本课程打破了自上而下的传统 课程管理模式。园本课程是由课程专家、幼儿教师、 家长、幼儿等共同决策、共同参与开发的。 园本课程注重幼儿园、教师与幼儿的参与性与创 造性,所有的参与者都有权利参与课程的编制,而且 每个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也是不同的,由此可见,园本 课程具有民主性、灵活性与独特性的特点。
《纲要》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 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幼儿园教 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 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 “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 程”
第二节 幼儿园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产生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起,在“生态适应”(即本土化)的 观念日益被人们接受的情况下,国家开始提出地方课 程的概念,并组织专家和基层人员对国家课程地方化 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地方课程是各地按国家规定 根据需要而规划的课程。我国幼儿园地方课程的权力 主体是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其开发主体也是有关专 门机构的专家,在当地所属的任何幼儿园都必须开设 这类课程。
《幼儿园课程论》课程标准
《幼儿园课程论》课程标准说明:《幼儿园课程论》是学前专业高职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课前必备的理论基础课,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指导。
总学时数为36学时,在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第二学年上半学期开设,每周两课时,共18周。
一、教学目的:(一)能够正确认识《幼儿园课程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综合性和整合性;理解幼儿教育终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了解幼儿园的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具有初步的独立钻研和分析预成课程,把握生成课程的能力;(二)进行上课技能的初步训练,使学生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热爱儿童、热爱教育的思想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全得人格。
二、教学要求:(一)、知识要求:知道《幼儿园课程》的概念、编制、组织与实施及其课程评价,掌握“知识观”“课程整合观”“发展环境观”,了解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初步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了解当地幼儿园教学实际,初步学会合理课程编制,会制定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
学会选择教具、会制作教具,会使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教学方法达到教育目的。
初步学会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价,初步掌握幼儿科研方法。
(二)能力要求: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文学,树立民族自尊心,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态度。
关心、热爱儿童,对教育事业有创业的精神、奉献精神。
培养学生的独立教学能力。
三、教学内容幼儿园课程论共36课时章节课时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2课时幼儿园课程的编制 4课时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6课时幼儿园课程评价 4课时几种幼儿园课程方案及理论基础 5课时几种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6课时幼儿园活动课程的名词解释 5课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4课时四、具体学习目的及考核要求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念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课程的一般概念,课程的形态与结构,理解幼儿园课程的涵义、性质与特点。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一、引言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环节,其组织与实施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以期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教学活动的组织原则1.以儿童为本:教学活动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认知发展水平,确保活动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综合性原则:教学活动应涵盖多个领域,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体育等,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游戏化原则: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1.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根据幼儿的发展阶段和兴趣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
2.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温馨、舒适、安全的教学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材料,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运用故事、音乐、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注重个别差异: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四、教学活动的评价与反思1.定期进行教学评价:通过观察、记录、交流等方式,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了解幼儿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2.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后续教学活动的改进提供依据。
五、结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策略。
通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注重个别差异,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同时,定期进行教学评价和反思,有助于不断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在未来的幼儿园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继续关注幼儿的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快乐、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争辩(案例p31) • 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 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 因此,对同一事物,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 解。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年龄小,社会 化程度偏底,幼儿经验的个体独特性更为 明显,那么,在集体教学情境中,对于同 一事物,不同幼儿有不同的理解,是很正 常的。特别是对教师首肯的某一答案提出 不同的看法,坚持维护自己的观点,则是 幼儿积极进行思考,真正从思想上参与到 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二)疑惑与发问(案例p30) • 疑惑所表明的是幼儿在高度关注学习内容 的同时又受到阻碍时的一种表情反应和状 态,也是思维的第一步。 • 发问,包括自我发问、向同伴求助性的询 问和向教师求助性的提问,表明幼儿自己 意识到他的疑惑和他所面临的问题,也表 明他在问题解决上的自觉主动的努力。
(三)探索(案例p31) • 探索是指多方寻求答案,是当遇到疑难问 题时,为解决问题而付出的系统的努力。 学习中的探索行为就是学习者解决问题的 行为。探索过程就是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学习者在意识到问题的基础上, 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探索行为可 以看作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行为表现。
一、年龄班全年计划的制订 • 年龄班全年计划是一个整体性规划,一般由园领 导组织同年龄班教师集体制订。 二、年龄班学期计划的制订 • 学期计划由班级教师共同制订,它是依据年龄班 的课程目标和年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订出学期的 课程目标和学期各月(周)的活动安排。 三、年龄班周计划的制订 • 周计划同样由班级教师共同制订,它是在学期 计 划的指导下,订出每周的教育要点,并将教育教 学活动安排到周内的每天当中。 四、具体教育活动计划的制订 • 具体教育活动计划包括一日活动安排和活动计划, 也由班级教师共同制订。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活动组织与 指导方式的选择
一、幼儿园课程活动的分类 (一)依据教师的指导方式,幼儿园课程活动分为 直接课程活动和间接课程活动 (二)依据组织形式,幼儿园课程活动可以分为集 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二、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理论依据 (一)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是课程实施的灵 魂 (二)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的要素 (三)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课程实施的保障
四、教育理念对教育过程实施的影响 常见的错误教育理念包括: (一)对学习的理解 • 幼儿知识的获得就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迁移过程, 迁移过程的实现依靠教师的直接教学,只要教师 教了幼儿学了就可以。 (二)对待学习者的观点 • 教师把幼儿视为被动无能的个体 (三)对知识的理解 • 教师认为只有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知识才是知识 (四)对教学的理解 • 教师把教学看做是知识传递的过程,只要“教” 了,幼儿就一定能学会
• 要引发幼儿内在学习动机应考虑两个条件: 一是要使获得的新知识经验与儿童原有经 验之间保持适当距离,既要相关联,又要 适度新颖。可以引起我们最大兴趣的事物 是已知与未知的混合物。 二是使儿童学习的新内容同已有的经验和 思维方式、活动方式之间构成矛盾。只有 让儿童意识到矛盾,他们才会有诸如“为 什么、不可思议、不明白、想想、查查、 做做”的问题意识、才会兴致勃勃地致力 于课题、问题的解决。 (案例p33)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 • • • 幼儿园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实质 幼儿园课程活动组织与指导方式的选择 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订 课程实施与幼儿的主动学习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实质
•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包括编制幼儿园课程内 容、选择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方 式、制订幼儿园教育计划三个层面的工作 内容。 一、幼儿园课程组织与实施涉及的三大要素 (一)学习者 (二)教育者 (三)教育情境
一日活动安排是对一天的各个具体时段中 的活动作出安排。这种安排一般要注意以 下几个方面:各种类型的活动要综合考虑、 平衡安排;遵循动静交替的原则;尽量减 少环节的转换,并使用相对稳定的一日日 程表以形成制度。 活动设计是对具体教育活动的展开过程进 行设计。其具体内容包括活动目标、活动 内容、活动环境创设、活动步骤和方法及 教师指导。活动设计工作一般由确定目标、 设计活动、观察或评价三个环节组成。
第四节 课程实施与幼儿的主动学习
一、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幼儿主动学习的表现 (一)专注(案例p29) • 所谓专注,指的是幼儿对事物和活动的注 意,包括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主动学 习中的注意是一种典型的有意注意。这种 “有意注意”的外显行为和状态即表现为 通常所说的“专注”。集体教学情境中, 幼儿学习教学内容时的”专注”表明的是 这样一种行为:表情的反应、个体所处的 状态全神贯注、在没有外部干扰增强的情 况下自我的努力。
Hale Waihona Puke 1.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幼儿主动学习的表现? 2.何谓专注、疑惑与发问、探索、争辩、 协 商? 3.个别帮助与幼儿的主动学习教师易出现的 问题? 4.不适当的评价对幼儿主动学习的影响? 5.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几个矛盾?
(二)个别帮助与幼儿的主动学习 • 个别帮助是发生在教师与儿童个体之间的 教育行为,多发生在幼儿的操作活动中在 这方面,容易出现以下两个问题: 1. 重视活动的结果,个别指导流于形式,幼 儿主动探索欲望受到压制 2. 对与教师预期不一致的个别行为疏于指导, 幼儿主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无法解决
(三)要求实践与幼儿的主动学习 • 要求实践即要求幼儿进行某项学习性活动, 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包括外部实际动作和内 部心理动作。教师要求幼儿进行的实践活 动主要有动手操作和语言练习两大类。 (四)评价与幼儿的主动学习 • 在这方面,容易出现以下两种问题: 1.简单否定,使幼儿感受挫折,学习的 主动性下降 2.评价空洞,使幼儿无法获得学习本身的 信息
二、幼儿园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实质 隐喻一 课程组织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课 程实施则是具体的施工。 隐喻二 课程组织是一场球赛的方案,这个方 案是赛前由教练员和球员一起制订 的,课程实施则表示球赛进行的过程。 隐喻三 课程组织可以被认为是一首乐谱,课 程实施则是作品的演奏。
• 这三个隐喻,基本反映了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的三 种不同情况: 第一种 课程组织是由教师自己或他人预先拟定的, 教师实施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 第二种 课程组织是由教师自己或他人预先拟定的, 教师在实施时基本体现原设计的意图,也可 以加进自己的理解或想法,或根据实施时的 具体情况而加以灵活地调整。 第三种 课程组织首先是由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商定 的,既可以是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决定主题 或基本内容,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对幼儿活动 的观察了解,发现他们的兴趣和需要之后作 出决定。
三、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教育行为 (一)集体教授与幼儿的主动学习
集体教授 行为
讲
授
听 儿 童 提 问
演
示
向 儿 童 提 出 要 求
向 儿 童 提 问 知 识
听 儿 童 回 答 问 题
启 发 儿 童 思 考
听 儿 童 回 答 自 己 的 想 法
• 教师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好奇心 2. 提出挑战性任务,启发幼儿思考,激发幼 儿探究的欲望 3. 恰当明确的提问,引发幼儿积极思考 4. 避免言语讲授过长,使幼儿陷入游离状态 5. 避免笼统模糊的提问,使幼儿的思维陷入 混乱
(五)协商(案例p38) • 当幼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主动向别的 小朋友求助,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 幼儿主动学习的表现。因为这一行为是幼 儿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而自觉寻求问题解 决方法的表现。
二、课程组织与实施中影响幼儿主动学习的 因素 • 课程组织与实施中影响幼儿主动学习的主 要因素与幼儿兴趣、课程内容和儿童的已 有经验有关。 • 幼儿的兴趣是引起幼儿内在学习动机的主 要内容。
五、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几个矛盾: 1.教师的课程内容与幼儿的学习兴趣的矛盾 • 教师预先选择的课程内容常常不符合孩子的兴趣, 而幼儿感兴趣问题,特别是随时随地地在其生活、 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急于想知道或解决 的问题,却不能及时纳入到课程中来。 2.预想的教学程序与实际活动进展的矛盾 • 教师预先设想好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程序、进度、 重点等与实际的活动进展情况不相一致。 3.幼儿园的教学管理方式与课程实施的矛盾 • 教师工作是以政府领导检查为目的,从而割裂了 教师教的结构和幼儿学的关系,以致无暇顾及幼 儿学习的兴趣需要。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订
• 所谓制订幼儿园课程计划,即指依据课程目标, 对一定时段内的教育工作系统地进行设计和安排。 • 幼儿园课程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教师按课程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和组织的 教育活动; 2. 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安排与组织;幼儿自选活动 的组织与指导; 3. 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4. 幼儿园家长工作及与社区的联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