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精品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精品课件
其代表作品《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 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
3
1.初读课文,完成: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 交流学习情况
多音字

juàn 试卷 juǎn 卷起
例:一阵风吹来,桌子上的 试 卷 ( juàn ) 被 风 卷 ( juǎn )跑了。
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
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 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 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这片绿洲,事 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 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 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青山是不会老的!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以有 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 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 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 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词语对对碰
近义词
肆虐——暴虐 盘踞——占据 险恶——凶险 劲挺——挺拔 恭敬——尊敬 资助——赞助 凶猛——凶悍
反义词
恭敬——傲慢 劲挺——弯曲 普通——特俗 勇敢——胆怯 凶猛——温顺 荡漾——平静 唯一——众多
课文详解
想一想: 同学们,请认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明确课文的主要内
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
《青山不老》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阅读提示:
1、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 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2、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 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
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 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 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 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 同辉了。
课堂小练笔:以“青 山是不会老的”写一 段自己的感想。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导语】《青⼭不⽼》是梁衡创作的散⽂作品。

本⽂向我们介绍了⼀位⼭野⽼农⽤15年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的创造了⼀⽚绿洲,以有限的⽣命创造了⽆限的价值,⽣命的意义在茫茫青⼭中得到⽆限扩张,⽽且将随着青⼭永垂不朽,⽆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青⼭不⽼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在⼭沟⾥,⼭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炕(kàng)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的波浪,风⼀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我知道这条⼭沟所处的⼤环境。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风常来肆虐(nüè)的地⽅,是⼲旱、霜冻、沙尘暴等与⽣命作对的怪物盘踞(jù)之地。

过去,这⾥风吹沙起,能⼀直埋到城头。

县志载:“风⼤作时,能逆吹⽜马使倒⾏,或擎之⾼⼆三丈②⽽坠。

”③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我对⾯这个⼿端⼀杆旱烟袋的瘦⼩⽼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我还知道这个院⼦⾥的⼩环境。

⼀排三间房,就剩下⽼者⼀⼈。

⽼⼈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粮扛上铁锹进沟上⼭;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

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离世。

他可敬的⽼伴,与他风⾬同⾈⼀⽣;⼀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天⾃已也会爬不起来。

他的⼥⼉三番五次地从城⾥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不⾛。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就是⽣命的归宿。

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去年冬天,他⽤林业收⼊资助每户村民买了⼀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爬不起来为⽌。

在屋⾥说完话,⽼⼈陪我们到沟⾥去看树。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洼⼭腰。

看不见它们的根,⼭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这⼭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层层的树形成⼀层层的梯。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20课《青山不老》01 名师教学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20课《青山不老》01 名师教学课件PPT

共存、与日月同辉,老人的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我们保护环境、美化家园。
青 山 不 老
AOYAMA IMMORTALITY
课文 写作特点

1.文章层次井然有序,内容清晰。

文 风
文章以作者看到老人院外的山林景观为切入点,进而描写了老人改造山林

的环境状况以及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最后以作者的心灵感触升华全文,点明了
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再想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
题。




AOYAMA IMMORTALITY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 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

1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山洪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

“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
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第二部分 (第2-5自然段)主要写老人改造山林所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成果。
6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
字词 词语搭配

字 词 百 花
(凶恶的)豺狼
(险恶的)地方 (邪恶的)念头
(恶劣的)环境
青 山 不 老
AOYAMA IMMORTALITY
第三部分|课文风景
TEXT SCENERY

课 文
19 青山不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优质课件(共91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优质课件(共91张PPT)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 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 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 的怪物盘踞之地。
默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 小环境是什么样的?
1.老人早出晚归,一门心思只有植树造林。
2.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 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3.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 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世 外)桃源 (龙)盘(虎)踞
( 纷 至 )沓来
二、缩写句子。
1.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 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老人创造绿洲。
2.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
老人走进小院。
3.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座巨人的宝库。
小兴安岭是宝库。
4.一位七十多岁、面色红润的老人从屋里走出来。
归宿: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
劲挺:坚韧挺拔。 淤泥:沉积的泥沙。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说说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 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 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造福于后代。
默读课文,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老人 确实老了,年岁大了?
已经八十一岁 拄着拐杖 慢慢迈进……
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互动课堂
读第一、二自然段, 晋西北在我国的什么 地方?这里的大环境 有什么特点?
背景知识
山西,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
土,风起土满天”之说。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是 沙尘暴高发区。山西的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 被黄沙掩埋,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 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成 为当地人最大的敌人。由于气候恶劣,植被稀少,从西 伯利亚来的强劲季风,还会吹向河北、北京、天津等地, 形成强烈的沙尘暴。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课内外阅读练习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课内外阅读练习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课内外阅读练习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一)村落村庄的南边,有一座高山,叫青山。

青山像个老人,他的背是蜿蜒的小路。

山顶上有好几个小院子,院子里有几棵柿树。

柿树下有一群鸭子,它们疯疯癫癫地吃着山上的虫子。

其实,山上并没有什么好吃的虫子,所以它们只好十分费力地坐着。

每当夜幕降临,山上的鸟一声不吭。

山下的村庄,正是青山的心脏所在。

村庄里有一片河。

河水哗啦哗啦地流淌,常常把泥沙带上来,再顺山势流淌下去,松毛虫总是在那里巡逻,别说只有松毛虫,就连蚂蚁都能把它缠成一团,最后莫名其妙地掉进河里。

题目: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 是谁像个老人?2. 山顶上有什么?3. 鸟在夜幕降临时做什么?4. 村庄里的河水是如何流动的?5. 松毛虫和蚂蚁发生了什么事情?答案:1. 青山2. 山顶上有几个小院子和几棵柿树。

3. 鸟在夜幕降临时一声不吭。

4. 村庄里的河水顺山势流淌。

5. 松毛虫被蚂蚁缠成一团后掉进河里。

(二)阅读短文,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与短文内容相符,相符的请写“√”,不相符的请写“×”。

白头山白头山是青山的姊妹山。

白头山比青山小一点,但比青山可爱多了。

白头山的山顶上有一堆白云,云一到就有吃的东西。

每当夜幕降临,白头山的鸟儿就在唱歌。

山下有一个湖,湖里有很多鱼。

直到冬天,鱼才睡觉。

睡醒以后,它们有好几个厨师帮它们做饭呢!1. 白头山比青山大。

2. 白头山的山顶上有一堆黑云。

3. 夜幕降临时,白头山的鸟儿很安静。

4. 山下有一片森林。

5. 鱼常年都在睡觉。

答案:1. ×2. ×3. √4. ×5. ×二、要点归纳请根据材料内容,将下面框线部分的句子补充完整。

1. 村庄的南边,有一座高山,叫青山。

2. 青山像个老人,他的背是蜿蜒的小路。

3. 山顶上有好几个小院子,院子里有几棵柿树。

4. 柿树下有一群鸭子,它们疯疯癫癫地吃着山上的虫子。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课件
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 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 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 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默读课文: 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老人确实老了,年岁大了?
已经八十一岁 拄着拐杖 慢慢迈进
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正是这样的一位古稀老人,在年迈之时却创造 了一个奇迹。再读课文,找找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 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表面上指的是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 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 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 永垂不朽。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 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1亩=667平方米
3700亩=2466666平方米
3700亩≈49333间教室
读第二自然段,晋西北在我国的什么地方?这 里的大环境有什么特点?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 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 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 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
再次体验奇迹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 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 炕上,就像坐在船上, 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 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 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老人不仅留下了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 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环境、保护 家园的奉献精神。老人的精神不老,青山也必长青。
19 青山不老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2019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精品PPT课件

2019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精品PPT课件

讲 解
奇迹。 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
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
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
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
层层的梯。
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
课 文 讲 解
现在——绿意荡漾的青山
1.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 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


讲 解
联系课文,我们应该如何
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
1.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
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课

讲 解
面对享福与吃苦,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开
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这条
山沟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
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
这青山。
2.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
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
解 根则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如老农
与青山——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
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
山的回报。
3.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2.找出“肆虐、盘踞、归宿、劲挺、淤泥、
荡漾”这些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
的意思。

文 讲
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加以说明)
1.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
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原文+课件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原文+课件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原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主要围绕文章的原文进行深入学习。

教学内容包括:文章的朗读、生字词的学习、句子的理解、文章主题的把握。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一部分,介绍“青山不老”的含义;第二部分,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第三部分,解读文章的深层含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2. 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提高词汇量。

3.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事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深层含义的解读、语言特色的分析。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文章主题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青山的图片,引出“青山不老”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并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读写练习。

4. 句子理解:教师挑选文章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5. 文章主题解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深入探讨文章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6.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字词和句型,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色。

7.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文章的语言特色,给出例题进行讲解。

8.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一是生字词,二是文章主题。

生字词部分用红色粉笔书写,文章主题部分用蓝色粉笔书写,形成对比,便于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和句型,写一篇描述自然景色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描绘自然风光的文章,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鼓励他们多写作、多练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青山不老》课件

《青山不老》课件
《青山不老》是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本次演 示是一篇略读课文,文字浅显,课文长,没什么一目了然的成语或格言,但内含 深刻丰富的哲理,表面上是写绿用工程建设所取得的长远利益,实际上是对老农 改造山河、造福后代的高尚精神的赞颂。
二、说教学目标
1.借助词典、上下文或结合生 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读到这里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并给予 鼓励和肯定。从而进一步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再读课文,解决疑问。
4.针对质疑中提出的问题:“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 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你读了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自己谈感 受并相机指导朗读。
(三)再读课文,解决疑问。
5.讨论:上下文理解“青山不老”的意思。先让同桌相互说说;再指名说说。 学生说不全面时教师给予引导和补充。最后出示句子:“作为一个山野老农…… 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再读课文最后一段话:“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 化为另一种东西
(三)再读课文,解决疑问。
”,“另一种东西”是什么呢?自由讨论后回答;最后总结并板书:献身他 乡,绿化家园。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课文录音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桂林山水》、《索溪峪的“野”》等课文,那如画的 山水曾令我们心驰神往。今天老师带我们走进山西晋西北的沟壑纵横的沙丘地, 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创造的一个绿洲的奇迹。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课《青山 不老》。(教师板书课题)
5、汇报自己解决了哪些问题。
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类是可以 改变生存环境的。也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作者记忆中的老农的高龄和生活环 境。(1~2自然段)第二段:山沟的恶劣环境。(3~4自然段)第三段:老农每天 的生活状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精品课件
我们听翠绿的叶子轻柔地呼吸, 我们听幼笋无声地爆出地心, 我们听云雀的歌儿从叶片滑落, 我们听蚂蚁的号子清脆又迷人。
我喜欢在林子里写作诗歌, 你喜欢在林子里构思散文; 你佩服我诗歌里和谐的节奏, 我佩服你散文里蕴涵的神韵。
我们常常在林子里采一篮篮蘑菇, 为生物组饲养的小兔送去美味的山珍; 我们常常在林子里捕捉一只只彩蝶, 为我们的实验室献上美丽的标本。
主要作品:《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 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朗读视频
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读通句子,难读的 长句子多读几遍。 2.给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我会读
nüè
肆虐
yàng
荡漾

盘踞
qiāo
铁锹

淤泥
zǎi
记载
jìn
劲挺
zhàng
主要作品:《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 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第一步:读课文
朗读视频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 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 得不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步:学字词
面临享乐与吃苦,老人选择了什么? 为什么这样选择? 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老人选择了吃苦,因为他觉得种树是命中注定,是 生命的组成部分。可见,老人治理山沟,绿化青山,把 一生都献给绿化事业的决心是坚定的。
第二部分“创造的奇迹” 深入探究: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 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 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六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青山不老(共16张PPT)

六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青山不老(共16张PPT)
③思考:怎样理解“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这句话?这句话中老人表面上是选择了吃苦种树,实际上是选择了改造家园、造福子孙的伟大精神。
④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造句:能与曾经风雨同舟的老战友重逢,爷爷显得十分激动。⑤三番五次:屡次,一次又一次。造句:你三番五次地破坏公物,不能再轻易放过你了。⑥归宿: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造句:大海是溪流、江河的归宿。
青山不老
课前预习篇
新课导入
在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曾经的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的地方。15年后却是如诗如画的景色。这一切都是来自于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这位老人。
目标导学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重点)2. 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重点)3.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难点)
④思考:怎样理解老人对命运的选择?老人知道这条山沟还需要他,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⑦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造句:一棵盘曲的青松劲挺在悬崖峭上。⑧淤泥:河流、湖沼、水库、池塘中沉积的泥沙。造句: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花中君子。⑨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造句:昆明湖上波光荡漾,游船来往如织。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所面临的大小环境以及所取得的成绩。
⑤思考: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奇迹:十五年,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环境:(1)山沟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大环境)(2)老人年老、瘦小。(小环境)(3)生活条件艰苦。(小环境)(4)同伴、老伴相继过世。(小环境)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原文+课件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原文+课件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原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原文的学习和理解,对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历史、文化等知识点的讲解,以及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深入剖析。

具体章节内容为:《青山不老》原文及相应课件。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主题思想。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解与之相关的自然、历史、文化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及自然、历史、文化知识点的讲解。

重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课件中的美丽山水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3.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分析文章结构,阐述文章主题思想。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难点句子为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填空、改写句子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关注大自然,关爱环境。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青山不老》2. 生字、新词:逐一列出,并标注解释。

3. 文章结构:起、承、转、合。

4. 主题思想: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

(2)将课文中的难点句子进行改写。

(3)结合课文,谈谈你对环保的认识。

2. 答案:(1)略。

(2)略。

(3)示例:环保是指人类为了保护大自然,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类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活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环保意识得到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基础知识积累】
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情感与思想】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拓展与延伸】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的绿化状况和相关的感人束缚。

【重、难点突破】
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黄土高原的情况吗?向学生展示图片并进行相关讲述。

然而,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一位老
人却创造了一个世人不敢想象的奇迹。

板书:青山不老
二、学习课文,看阅读提示中的三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思考、交流。

教学提示:可根据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带动全文的学习,由于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可采取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本课。

教学参考:
如,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通过读课文、质疑问难、朗读想象等途径,使学生认识到老农通过15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将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荡漾的青山。

在学生对老人创造的奇迹产生敬慕的状况下,转入对奇迹背后故事的探究:“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这个问题可以从这座山沟所处的大环境和这个院子所处的小环境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想象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山沟所处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老农才坚定了改造的决心;尽管老农生活条件艰苦,甚至自己的老伴和奋斗者相继离世,但他依然不懈地努力进行改造,造福大家。

通过老师的引领,使学生从对他们所取得成绩的惊叹转移到对老农以及其他山林改造者的敬佩,以此来深化理解课
文。

三、思考交流“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悟?
教学提示:课文最后一句“青山是不会老的”是统领全篇的中心句,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感悟和这句话的含义,点明文章所表达的意旨。

可以适当穿插课外资料,或联系生活实际,更深刻地理解语言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学法迁移,运用对“金色的鱼钩”和“金色的脚印”等课文中的学习方法来理解“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的含义,可以比较轻易地突破重点。

教学参考: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精神是永远不会老的。

四、课文总结
教师小结: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使学生从对他们所取得成绩的惊叹转移到对老农以及其他山林改造者的敬佩。

五、作业
找一找有关绿化荒漠与荒山的先进事先进行阅读。

板书设计(文字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