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材料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模具的技术要求

模具的技术要求
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
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允许磕、碰、划伤和锈蚀。
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
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力矩紧固。
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紧。
补焊前必须将缺陷彻底清除,坡口面应修的平整圆滑,不得有尖角存在。
根据铸钢件缺陷情况,对补焊区缺陷可采用铲挖、磨削,炭弧气刨、气割或机械加工等方法清除。
补焊区及坡口周围20mm以内的粘砂、油、水、锈等脏物必须彻底清理。
在补焊的全过程中,铸钢件预热区的温度不得低于350°C。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在水平位置施焊。
补焊时,焊条不应做过大的横向摆动。
铸钢件表面堆焊接时,焊道间的重叠量不得小于焊道宽度的1/3。
10.锻件要求:
每个钢锭的水口、冒口应有足够的切除量,一以保证锻件无缩孔和严重的偏折。
锻件应在有足够能力的锻压机上锻造成形,以保证锻件内部充分锻透。
锻件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的裂纹、折叠和其他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局部缺陷可以清除,但清理深度不得超过加工余量的75%,锻件非加工表面上的缺陷应清理干净并圆滑过渡。
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不准有卡住现象。
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检查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中心线120°、与轴承盖在对称于中心线90°的范围内应均匀接触。在上述范围内用塞尺检查时,0.03mm的塞尺不得塞入外圈宽度的1/3。
轴承外圈装配后与定位端轴承盖端面应接触均匀。

模具技术要求

模具技术要求

模具技术要求-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模具技术要求一.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要求1.拉延、成形类模具外板件拉延序凸模、凹模及压边圈使用GGG70L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内板件凸模、凹摸及压边圈使用MoCr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

特殊情况下须渗氮或TD处理(模具图纸会签时确认)。

变形剧烈及高强度钢板(抗拉强度≥350MPa)的制件应采用整体镶Cr12MoV;淬火硬度要达到HRC58—62。

基体采用HT300。

采用键槽与螺栓链接。

GGG70L铸件厂:天津虹岗或长城精工或经甲方认可的同等铸造品质铸造厂。

2.冲裁类模具普通板料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的刃口镶块可采用空冷钢(7CrSiMnMoV 或ICD-5),淬火硬度HRC55-60;料厚大于1.2mm的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

料厚大于等于1.4mm的镶块采用波浪刃口。

高强度板的制件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

所有凹模镶块、废料刀均采用背托,凹模采用镶块结构,凸模可采用整体结构。

模具基体采用HT300。

3.翻边、整形类模具中大型模具凹模镶块原则上应采用侧面固定式以便于调整;小型模具可采用整体式结构,料厚大于1.4mm的凹模采用镶块式。

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材料可选用MoCr/7CrSiMnMoV;零件料厚大于1.2mm 的采用Cr12MoV或与之相当的材料(应取得甲方工艺认可,具体以会签为准)。

普通板料的制件凸模可采用合金铸铁,表面淬火硬度不低于HRC50;高强度板的制件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如采用分体或镶块式基座(底板)可采用HT300的材料。

对于部分易拉毛部位,必要时需进行TD处理。

4.压料(退料)顶出器可采用铸造结构,但应根据其强度要求,决定用铸铁或球铁或铸钢材料(工艺会签时,甲方根据具体结构决定)。

模具技术要求

模具技术要求

外发模具技术要求为更好地满足模具使用厂家对模具制作技术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模具质量,规范生产节约质量成本,特制定本技术要求。

质量部负责外发模具的质量检验,制造部协助质量部做好外发模具的质量控制。

一、模具外观要求模具表面无油污、灰尘、无裂纹,无夹砂,模具外部标识牌齐全,并装在明显处。

模具的固、移模气室壁应有加力筋。

模具压边尺寸(宽不低于20mm,厚不低于22mm) 二、模具尺寸要求整体模具外形尺寸:K1214尺寸1490*1300mm,后窗尺寸1400*1200mm;K1418尺寸1890*1500mm,后窗尺寸1780*1380mm。

后封板使用材质:铝合金型材(国标6061)。

凸模厚度不低于12mm,凹模厚度不低于16mm。

紧固后封板的螺丝,螺丝位置最大中心距为120-130mm。

三、模具吊环、外接口要求模具使用吊环规格为M20,K1214整体模具要求4个,K1418整体模具要求4个。

每个吊环必须用M20螺母锁紧,然后将吊环和螺母用焊机焊死。

蒸汽、水冷、排水口的数量及规格(固、移模分半)。

1寸和1.5寸管古要求全丝或者两头带丝。

水冷管数量固模和移模为各2个,尺寸为1寸;蒸汽管数量为:K1214固模和移模1.5寸各4个;K1418固模和移模1.5寸各6个。

进气口必须装制不锈钢防护网进行防护。

排水口数量为:K1214固模和移模1.5寸各4个;K1418固模和移模1.5寸各6个。

四、模具顶针筒、料枪口要求K1214/K1418料枪为50*30“德式”料枪,料枪限位厚度20mm。

法兰螺栓M8X60,布置为三角型,配备螺母(国标M8)。

标准顶针盘为ф40X5或ф30X5,顶针杆径为ф12。

黄铜棒采用ф22*ф12规格,预留可调长度合理(不低于15mm),筒套完好无缺。

顶杆和料枪之间无干涉,螺栓孔与料枪法兰孔完全吻合,安装畅顺。

螺栓从背板内部往外安装,模具压板与模具接管无干涉。

五、模具密封要求固移模合模处采用Φ8圆形空芯硅胶条,斜面对接,高出平板1-1.5mm(安装时硅胶条自然伸展,不能有拉伸安装),模具四边各处转角为圆角过渡,整条密封槽的起点与结束点不允许定在模具外部,密封槽深6.5mm,槽口部宽7.5mm,槽底宽8mm;六、模具其他要求1、后档板:K1214模具后挡板数量不少于三处,K1418不少于4处,避让宽度不小于80mm。

模具技术要求

模具技术要求

模具技术要求一.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要求1、拉延、成形类模具●外板件拉延序凸模、凹模及压边圈使用GGG70L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内板件凸模、凹摸及压边圈使用MoCr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特殊情况下须渗氮或TD处理(模具图纸会签时确认)。

●变形剧烈及高强度钢板(抗拉强度≥350MPa)得制件应采用整体镶Cr12MoV;淬火硬度要达到HRC58—62。

●基体采用HT300。

采用键槽与螺栓链接。

●GGG70L铸件厂:天津虹岗或长城精工或经甲方认可得同等铸造品质铸造厂。

2.冲裁类模具●普通板料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得刃口镶块可采用空冷钢(7CrSiMnMoV 或ICD-5),淬火硬度HRC55-60;料厚大于1。

2mm得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 RC58~62、料厚大于等于1。

4mm得镶块采用波浪刃口。

●高强度板得制件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所有凹模镶块、废料刀均采用背托,凹模采用镶块结构,凸模可采用整体结构、●模具基体采用HT300。

3.翻边、整形类模具●中大型模具凹模镶块原则上应采用侧面固定式以便于调整;小型模具可采用整体式结构,料厚大于1、4mm得凹模采用镶块式、●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材料可选用MoCr/7CrSiMnMoV;零件料厚大于1、2mm 得采用Cr12MoV或与之相当得材料(应取得甲方工艺认可,具体以会签为准)。

●普通板料得制件凸模可采用合金铸铁,表面淬火硬度不低于HRC50;高强度板得制件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如采用分体或镶块式基座(底板)可采用HT300得材料。

●对于部分易拉毛部位,必要时需进行TD处理。

4.压料(退料)顶出器可采用铸造结构,但应根据其强度要求,决定用铸铁或球铁或铸钢材料(工艺会签时,甲方根据具体结构决定)。

5.其它部件材质及热处理按国家标准执行。

二。

模具结构及技术要求1.模具结构1、1模具结构采用单动式,原则上按甲方认可得乙方提供得结构式样(模具需满足自动化线要求)。

压铸模材料选择及技术要求

压铸模材料选择及技术要求

压铸模材料选择及技术要求1.压铸模材料的选择:(1)钢材:钢材可以分为冷工作模具钢和热工作模具钢两种。

冷工作模具钢适用于生产小件、薄壁件和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例如铝合金压铸件;而热工作模具钢适用于生产大型、复杂的压铸件,例如汽车零部件。

常用的冷工作模具钢有CR12MOV、SKD-11等,常用的热工作模具钢有H13、H11等。

(2)铝材:铝材主要适用于生产大批量的铝合金压铸件。

铝材制作的压铸模具具有热导性好、导热均匀、加工性能好等优点。

常用的铝材有铝合金7075、6061等。

(4)合金材料:合金材料具有耐磨、耐腐蚀、高耐热性等优点,适用于生产特殊要求的压铸件。

常用的合金材料有钛合金、锥纳尔合金等。

2.压铸模材料的技术要求:(1)硬度要求:压铸模材料的硬度要适中,太硬会影响加工性能,太软则容易磨损。

一般要求模具材料的硬度为HRC40~50之间。

(2)机械性能要求:压铸模材料的机械性能直接影响到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一般要求模具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冲击韧性。

(3)导热性要求:压铸模材料的导热性对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好,铸件凝固时间越短,产品质量越好。

因此,模具材料的导热性要求较高。

(4)耐磨性要求:压铸模材料需要具备耐磨性能,以防止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磨损或磨损引起的划伤。

(5)耐腐蚀性要求:压铸模材料需要具备一定的耐腐蚀性能,以防止在铸造过程中与液态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腐蚀和腐蚀引起的模具表面变形。

总之,压铸模材料的选择和技术要求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产品要求、生产批量、模具制造成本、机械性能、导热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

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压铸模材料是确保压铸模具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

模具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

模具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

模具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
需方:(以下简称甲方)
供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经协商一致,甲方委托乙方制作模具,甲方与乙方签订一次性采购合同,乙方需遵守以下标准要求;
一. 图纸及技术资料的提供:
1) 甲方提供乙方需要开发模具的产品样品或图纸和检验标准,乙方按照甲方要求负责模具设计,并需得到甲方确认方可制作。

三技术要求以及质量要求:
1) 模具必须按甲方提供的样品或图纸要求制造,保证模具制作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2) 乙方制作的模具应保证产能20万模量产品的使用寿命。

3) 乙方制作的模具如有镶针应再交付模具时配备2套以上镶针。

4) 乙方需保证模具在甲方设备上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5)模具刻字标准按HP SO25-2006和Q-HQD166-93THB执行。

四. 模具验收和产品验收交付及不合格处理:
1)甲方按确认的产品样品或图纸验收。

2)乙方所交模具产品样件11模分模包装和硬度实验料块,经甲方技术、质检验收合格后通知乙方发模具到甲方,甲方生产试制一个班合格方可做是否合格判定,验收合格通知乙方开票。

验收不合格的,由乙方修正或重做,由于乙方原因造成外观不合格,成型后挠曲、变形而需改良制件成型状况,以及尺寸难以控制造成的零件间配合不良状况引起的修改、制作的一切费用由乙方承担。

3)试生产标准按照双方约定视频或图文资料执行。

五、模具的所有和使用
1、乙方开发的模具归甲方所有(包括准确的模具数模等数据性文件)。

模具技术要求

模具技术要求

模具技术要求.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要求1. 拉延、成形类模具外板件拉延序凸模、凹模及压边圈使用GGG70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内板件凸模、凹摸及压边圈使用MoCr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特殊情况下须渗氮或TD处理(模具图纸会签时确认)。

变形剧烈及高强度钢板(抗拉强度》350MPa的制件应采用整体镶Cr12MoV淬火硬度要达到HRC5—8 62。

基体采用HT300采用键槽与螺栓链接。

GGG7 0铸件厂:天津虹岗或长城精工或经甲方认可的同等铸造品质铸造厂。

2. 冲裁类模具普通板料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的刃口镶块可采用空冷钢(7CrSiMnMoV或ICD-5), 淬火硬度HRC55-60料厚大于1.2mm的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62。

料厚大于等于1.4m m的镶块采用波浪刃口。

高强度板的制件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62。

所有凹模镶块、废料刀均采用背托,凹模采用镶块结构,凸模可采用整体结构。

模具基体采用HT300。

3. 翻边、整形类模具中大型模具凹模镶块原则上应采用侧面固定式以便于调整;小型模具可采用整体式结构,料厚大于1.4m m的凹模采用镶块式。

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材料可选用MoCr/7CrSiMnMoV零件料厚大于1.2mm的采用Cr12MoV或与之相当的材料(应取得甲方工艺认可,具体以会签为准)。

普通板料的制件凸模可采用合金铸铁,表面淬火硬度不低于HRC50高强度板的制件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如采用分体或镶块式基座(底板)可采用HT300 的材料。

对于部分易拉毛部位,必要时需进行TD处理。

4. 压料(退料)顶出器可采用铸造结构,但应根据其强度要求,决定用铸铁或球铁或铸钢材料(工艺会签时,甲方根据具体结构决定)。

5. 其它部件材质及热处理按国家标准执行。

二.模具结构及技术要求1. 模具结构1.1 模具结构采用单动式,原则上按甲方认可的乙方提供的结构式样(模具需满足自动化线要求)。

压铸模具的技术要求文档

压铸模具的技术要求文档

压铸模具的技术要求文档压铸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模具,用于制造各种金属制品。

压铸模具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对模具的设计、制造、使用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压铸模具的技术要求。

一、设计要求1.模具结构设计要合理,要考虑到产品的结构特点、工艺要求等因素,并保证在模具使用中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精度。

2.模腔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充型性、冷却性、顶出性等要素,确保产品成型质量稳定。

3.模具的开口方式、进料方式等设计要符合产品要求,并能保证模具的安全操作。

二、材料要求1.模具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刚性、韧性和耐磨性,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和高温环境,如工具钢、合金钢等。

2.模具的热处理要求良好,能够使模具硬度均匀、稳定,延长使用寿命。

三、制造要求1.模具加工要求高精度、高质量,要保证模具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2.维修和保养要定期进行,及时处理模具的磨损、损伤等问题,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四、使用要求1.模具的操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2.模具的使用环境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灰尘、水汽等对模具的损坏。

3.模具的顶出装置、冷却装置等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五、质量控制要求1.模具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控制,保证产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定期对模具进行检测和维修,及时发现并解决模具的问题,防止因模具问题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

总结:压铸模具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对模具的设计、制造、使用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

只有合理的设计,良好的材料和制造工艺,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才能保证模具的高质量和长寿命,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充分重视压铸模具的技术要求,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保模具的高效稳定运行。

模具技术要求【范本模板】

模具技术要求【范本模板】

模具技术要求一.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要求1.拉延、成形类模具●外板件拉延序凸模、凹模及压边圈使用GGG70L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内板件凸模、凹摸及压边圈使用MoCr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特殊情况下须渗氮或TD处理(模具图纸会签时确认).●变形剧烈及高强度钢板(抗拉强度≥350MPa)的制件应采用整体镶Cr12MoV;淬火硬度要达到HRC58—62。

●基体采用HT300。

采用键槽与螺栓链接。

●GGG70L铸件厂:天津虹岗或长城精工或经甲方认可的同等铸造品质铸造厂。

2.冲裁类模具●普通板料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

2mm的刃口镶块可采用空冷钢(7CrSiMnMoV 或ICD-5),淬火硬度HRC55—60;料厚大于1.2mm的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

料厚大于等于1。

4mm的镶块采用波浪刃口。

●高强度板的制件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

●所有凹模镶块、废料刀均采用背托,凹模采用镶块结构,凸模可采用整体结构。

●模具基体采用HT300.3.翻边、整形类模具●中大型模具凹模镶块原则上应采用侧面固定式以便于调整;小型模具可采用整体式结构,料厚大于1.4mm的凹模采用镶块式。

●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材料可选用MoCr/7CrSiMnMoV;零件料厚大于1.2mm 的采用Cr12MoV或与之相当的材料(应取得甲方工艺认可,具体以会签为准)。

●普通板料的制件凸模可采用合金铸铁,表面淬火硬度不低于HRC50;高强度板的制件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如采用分体或镶块式基座(底板)可采用HT300的材料。

●对于部分易拉毛部位,必要时需进行TD处理。

4.压料(退料)顶出器可采用铸造结构,但应根据其强度要求,决定用铸铁或球铁或铸钢材料(工艺会签时,甲方根据具体结构决定)。

5.其它部件材质及热处理按国家标准执行。

二.模具结构及技术要求1.模具结构1。

塑料模具技术要求

塑料模具技术要求

塑料模具制造标准要求30条为提高模具品质档次,最大限度减少模具质量问题投诉,交给客户满意的模具,对模具制造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建立标准,按要求执行。

1.小于2020的模胚,a、b板之间需要做撬模坑;大于2020的模胚所有模板包括顶针板间都要做撬模坑。

2.模胚导柱导套要加工排气槽,以防导柱导套拉伤。

3.模具上不得有尖角,需要倒角处理。

特别指明的地方除外。

4.内模和模具零件未经同意不得有烧焊。

5.模具产品的外围必须要在适当的位置开排气槽,排气槽规格请参考模具设计手册。

6.尽可能避免使用打磨机在模具上打磨,如果非要用打磨机加工,必须用油石省光(特别是分型面)7.内模胶位面的表面处理必须依照bom表,或者其它正式通知的技术要求执行。

非胶位面上的加工纹路(线切割,铣床,cnc锣床,火花机)也要用油石省亮。

8.所有内模材料,模胚等级要求必须依据订单,或者设计审核过程中正式确认的技术要求进行采购。

必须提供材质证明,如果是硬模,必须提供热处理报告。

所有相关证明。

9.所有模具的前后内模,镶件,行位,斜顶,直顶(推块),铲鸡等需要在底面或者侧面加工一个腰圆形的坑位,把材料名和硬度刻出来。

10.行位,推块,铲鸡,唧嘴等重要易磨损零件必须进行氮化加硬处理。

11.行位必须有定位。

定位方式有弹弓,波珠,hasco(dme)标准行位夹等等,具体需要按照各个项目的要求。

行位需要有压条,耐磨板。

压条,耐磨板必须使用耐磨硬料,需要加上油槽。

12.行位斜导柱必须压紧,不能转动和松动。

斜导柱尾部必须要加工成半球形或圆锥台形,有利于保证行位正常运动。

同一行位上有两支或者两支以上斜导柱的,斜导柱的长度、大小和倾斜度必须相同。

13.斜顶座位必须使用耐磨硬料。

斜顶必须加工油槽,斜顶座一般用2510或cr12加硬到hrc40-45度,因为斜顶座受到的是冲击负荷,所以不能太硬否则会断裂,并在所有的直角位置倒角c角。

需要有斜顶导向板(青铜)。

模具设计技术要求

模具设计技术要求

模具设计技术要求
以下是 6 条模具设计技术要求及例子:
1. 模具的精度那可是超级重要的呀!就好比建房子,根基不稳怎么行呢?想象一下,要是模具精度不够,生产出来的东西尺寸都不对,那不是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嘛!比如说制造一个手机壳的模具,如果精度出问题,那生产出来的手机壳还怎么能完美贴合手机呢?我们可得把精度牢牢把控住呀!
2. 模具的材料选择可不能马虎哟!这就跟选食材做饭一样,得挑好的呀!要是选个差劲的材料,它能经得住反复使用吗?就像做蛋糕的模具,要是材料不好,用几次就变形了,那不是糟糕透顶啦!所以咱得精心挑选合适的材料,确保它耐用又可靠呀!
3. 模具的结构设计得合理呀!这可关系到整个生产过程顺不顺畅哦!它就像一部机器的运转系统,不合理的话不就卡壳啦?比如说设计一个汽车零部件的模具,结构不合理,脱模都困难,还怎么高效生产呢?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这结构设计呢!
4. 模具的冷却系统也是关键呀!这就像人在大热天需要降温一样。

没有好的冷却系统,生产速度能快得起来吗?好比注塑模具,冷却不行的话,成型时间长,效率多低呀!我们一定得重视这个冷却系统呀,让它发挥最大作用!
5. 模具的维护保养可不能忘啊!这就像爱护自己的宝贝一样。

不保养它,它能一直好用吗?你想啊,一个长期不保养的模具,各种问题都会冒出来,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所以呀,要定期给模具做个检查、保养护理啥的,让它一直健健康康的呀!
6. 模具的设计创新多重要呀!这就像给自己的生活加点新花样一样。

一直守着老一套,能有进步吗?看看人家那些厉害的模具设计,多么有创意呀!咱也不能落后呀,要大胆去尝试新的设计思路,说不定就能做出让人惊艳的模具呢!
总之,模具设计技术要求可多了去了,每一条都得认真对待,这样才能做出好的模具,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呀!。

中国注塑模架标准最新规范

中国注塑模架标准最新规范

中国注塑模架标准最新规范一、概述注塑模具是塑料加工行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标准化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范旨在为模具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统一的技术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塑料注射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包括但不限于单色、双色、多色及特殊成型工艺的模具。

三、材料要求1. 模具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硬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成型要求。

2. 模具钢材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确保材料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四、设计要求1. 模具设计应考虑塑料流动性、冷却速度和收缩率等因素,确保成型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2. 模具结构应简洁合理,便于拆卸、清洗和维护。

五、制造工艺1. 模具制造应采用精密加工技术,确保模具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2. 模具的关键部件应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六、装配与调试1. 模具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确保各部件的配合精度。

2. 模具调试应在实际生产条件下进行,以验证模具的成型能力和稳定性。

七、质量检验1. 模具在出厂前应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包括尺寸精度、表面质量、材料性能等。

2. 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并附有相应的检验报告。

八、维护与保养1. 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2. 发现模具有损坏或磨损时,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九、安全与环保1. 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2. 模具材料和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符合环保要求,进行妥善处理。

十、附录本规范附录包含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常用的参考数据、计算公式和图例,供设计和制造人员参考。

以上规范为注塑模架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模具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模具技术要求

模具技术要求

模具技术要求一.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要求1、拉延、成形类模具●外板件拉延序凸模、凹模及压边圈使用GGG70L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内板件凸模、凹摸及压边圈使用MoCr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

特殊情况下须渗氮或TD处理(模具图纸会签时确认)。

●变形剧烈及高强度钢板(抗拉强度≥350MPa)得制件应采用整体镶Cr12MoV;淬火硬度要达到HRC58—62。

●基体采用HT300。

采用键槽与螺栓链接。

●GGG70L铸件厂:天津虹岗或长城精工或经甲方认可得同等铸造品质铸造厂。

2、冲裁类模具●普通板料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得刃口镶块可采用空冷钢(7CrSiMnMoV 或ICD5),淬火硬度HRC5560;料厚大于1、2mm得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

料厚大于等于1、4mm得镶块采用波浪刃口。

●高强度板得制件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

●所有凹模镶块、废料刀均采用背托,凹模采用镶块结构,凸模可采用整体结构。

●模具基体采用HT300。

3.翻边、整形类模具●中大型模具凹模镶块原则上应采用侧面固定式以便于调整;小型模具可采用整体式结构,料厚大于1、4mm得凹模采用镶块式。

●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材料可选用MoCr/7CrSiMnMoV;零件料厚大于1、2mm 得采用Cr12MoV或与之相当得材料(应取得甲方工艺认可,具体以会签为准)。

●普通板料得制件凸模可采用合金铸铁,表面淬火硬度不低于HRC50;高强度板得制件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如采用分体或镶块式基座(底板)可采用HT300得材料。

●对于部分易拉毛部位,必要时需进行TD处理。

4.压料(退料)顶出器可采用铸造结构,但应根据其强度要求,决定用铸铁或球铁或铸钢材料(工艺会签时,甲方根据具体结构决定)。

5.其它部件材质及热处理按国家标准执行。

二.模具结构及技术要求1.模具结构1、1模具结构采用单动式,原则上按甲方认可得乙方提供得结构式样(模具需满足自动化线要求)。

塑料模具技术要求

塑料模具技术要求

塑料模具制造标准要求30条为提高模具品质档次,最大限度减少模具质量问题投诉,交给客户满意的模具,对模具制造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建立标准,按要求执行。

1.小于2020的模胚,a、b板之间需要做撬模坑;大于2020的模胚所有模板包括顶针板间都要做撬模坑。

2.模胚导柱导套要加工排气槽,以防导柱导套拉伤。

3.模具上不得有尖角,需要倒角处理。

特别指明的地方除外。

4.内模和模具零件未经同意不得有烧焊。

5.模具产品的外围必须要在适当的位置开排气槽,排气槽规格请参考模具设计手册。

6.尽可能避免使用打磨机在模具上打磨,如果非要用打磨机加工,必须用油石省光(特别是分型面)7.内模胶位面的表面处理必须依照bom表,或者其它正式通知的技术要求执行。

非胶位面上的加工纹路(线切割,铣床,cnc锣床,火花机)也要用油石省亮。

8.所有内模材料,模胚等级要求必须依据订单,或者设计审核过程中正式确认的技术要求进行采购。

必须提供材质证明,如果是硬模,必须提供热处理报告。

所有相关证明。

9.所有模具的前后内模,镶件,行位,斜顶,直顶(推块),铲鸡等需要在底面或者侧面加工一个腰圆形的坑位,把材料名和硬度刻出来。

10.行位,推块,铲鸡,唧嘴等重要易磨损零件必须进行氮化加硬处理。

11.行位必须有定位。

定位方式有弹弓,波珠,hasco(dme)标准行位夹等等,具体需要按照各个项目的要求。

行位需要有压条,耐磨板。

压条,耐磨板必须使用耐磨硬料,需要加上油槽。

12.行位斜导柱必须压紧,不能转动和松动。

斜导柱尾部必须要加工成半球形或圆锥台形,有利于保证行位正常运动。

同一行位上有两支或者两支以上斜导柱的,斜导柱的长度、大小和倾斜度必须相同。

13.斜顶座位必须使用耐磨硬料。

斜顶必须加工油槽,斜顶座一般用2510或cr12加硬到hrc40-45度,因为斜顶座受到的是冲击负荷,所以不能太硬否则会断裂,并在所有的直角位置倒角c角。

需要有斜顶导向板(青铜)。

模具通用技术要求

模具通用技术要求

常州远方活塞制造有限公司C H A N G Z H O U Y U A N F A N G P I S T O N C O.,L T D文件类型:文件编号:文件版本:模具技术要求年月日批准年月日实施编制校对审核版本号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名日期批准技术要求1、应用范围此技术要求仅适用于模具。

2、模具制作依据铸造工艺图、图纸或三维图形。

如按图纸自制的三维,需经本公司审核认可。

2.1 模具的几何形状与尺寸应符合3D文件要求。

2.1.1模具形位公差应符合GB/T 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的规定。

2.1.2 工件形体与装配定位基准的位置极限偏差为±0.2mm。

2.1.3 铸造模具加工表面不允许有任何铸造缺陷。

非加工表面不得有缩孔、裂纹和任何穿透性缺陷,不得有影响结构强度的密集气泡存在。

2.1.4 模具锐角除工艺要求外必须倒钝R1~R2,不得存在飞边、毛刺或划痕,影响起模完整性。

2.1.5 模具工作表面表面粗糙度Ra≤1.6。

2.1.6 底板、芯盒投产时要一次性成型做出,不允许补、贴或焊接。

2.2配合2.2.1芯头与芯座间隙配合,间隙除工艺要求外,一般为1~2mm/单边。

2.2.2 芯盒定位销定位准确,拼合起来不能有错位。

2.2.3 芯盒把手和锁紧装置配齐,把手设置要方便操作,锁紧装置要求锁紧效果好,灵活方便。

2.2.4 活块与芯盒主体配合时应无间隙,且利于活块放置与抽取,并留有起模把手。

2.2.4 射芯模按本公司现有设备配作,要求模样开合运行平稳。

3、模具制作材料模具制作材料应保证模具尺寸的稳定和模具使用寿命。

芯盒、外模、托板材料采用铸铝,型板、芯盒刮砂面覆板材料采用球铁。

4、模具强度要求4.1 外模、芯盒主体壁厚不能小于15mm,受力部位厚度应大于25mm。

在保证壁厚、结构和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芯盒和外模重量应尽量减轻。

模具应根据强度要求均匀分布加强筋,以防模具变形。

4.2 型板厚度不得小于20mm,箱把部位应加强,起模震箱部位壁厚不小于40mm或用其他方式加固。

注塑模具技术要求

注塑模具技术要求

注塑模具技术要求注塑模具技术是一种制造精密塑料产品的常用方法,它要求模具具备高精度、高质量和高稳定性。

在注塑模具技术中,不仅要求模具具备高度精密度,还需要考虑到产品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模具寿命等因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注塑模具技术的要求。

首先,注塑模具技术要求模具具备高精密度。

在实际注塑过程中,模具的尺寸和形状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因此,注塑模具需要具备高度的精确度,确保产品的尺寸稳定性和一致性。

模具的尺寸精确度包括成型产品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尺寸精度要求模具的加工精度高,能够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

形状精度要求模具的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保持产品的形状和外观。

其次,注塑模具技术要求模具具备高质量。

高质量的注塑模具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模具的高质量要求模具材料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模具材料要求具备高硬度、高强度、高耐磨性和高耐蚀性,以满足长期稳定生产的要求。

同时,模具的制造工艺也对模具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注塑模具的制造过程要求工艺精细,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确保模具具备高质量和高稳定性。

再次,注塑模具技术要求模具具备高稳定性。

模具在注塑过程中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和热扩散,所以模具需要具备高稳定性以保证生产质量和产品精度。

模具的高稳定性要求模具具备一定的刚性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外部压力而不发生形变。

此外,模具需要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以保证模具温度的稳定性,防止产品变形或缺陷的产生。

最后,注塑模具技术要求模具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

模具作为生产工具,一般需要经历较多的注塑周期才能收回成本。

因此,模具需要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以减少更换频率和生产成本。

模具的使用寿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模具材料、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工艺和使用条件等。

因此,注塑模具的制造要求模具具备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抗腐蚀性,同时要注意模具的设计合理性和使用条件的控制,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总之,注塑模具技术在市场中非常重要,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常用类型模具开模技术要求

常用类型模具开模技术要求
L
上下模必須 打 12固定銷
UDS UBP UDP
LDP LPP LBP
H
所有模具必須作限位塊 以作下死點保護
PRL
CP
上模托板一般厚度 H=20MM 模板超過500MM,H=25MM 上模座墊腳寬度40MM, 高度,排布數量依模具大 小并配合機台而均勻分布
上模座板厚度H=45MM(模板長 寬為500MM以下)H=50MM(模板 長寬超過500MM)
上模座板厚度H=45MM(模板長 寬為500MM以下)H=50MM(模板 長寬超過500MM)
上墊板厚度H=20MM
上模板(SL D)用頂料銷脫料厚度H=30MM, 釆用滑塊(SL D)脫料,滑塊線割不共用,保証 配合間隙0.02MM,熱處理硬度在HRC53~55
外導柱直徑要用 36MM以上的, 模板長寬超過600MM要用50MM
LSP 6 11 DP
2 17
LBP 3
14
LDS 8
固定銷一般必須釆用大于 10MM, 若模板長寬超過500MM要用 12MM, 固定銷要求有一只作位置防呆保護 PRL
20 21 5
12
13 10
CP
H
上模托板一般厚度 H=20MM 模板超過500MM,H=25MM 上模座墊腳寬度40MM, 高度,排布數量依模具大 小并配合機台而均勻分布 上模座板厚度H=45MM(模板長 寬為500MM以下)H=50MM(模板 長寬超過500MM) 上墊板釆用優力膠脫料厚度H=20MM, 若衝孔多,打壓線,打沙拉孔多時, 必須改熱處理D2料;
二. 所有模具必须作限位块以作下死点保护;
衝 孔 折 彎 模 (彈簧脫料) 結 構 圖 例
CP
所有模具必須作限位塊 以作下死點保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模具材料技术要求
名称
定外模、动外模
顶板导柱(与定模顶板导柱) 顶板导套(与定模顶板导套)
导柱 导套 撑柱 导套垫套 前限位 后限位 封底板 顶板A(与定模顶板A)
NO. 技术要求 1、热处理:HRC30°~33° 2、模腔底面和正、反大平面的平面度要求为0.03 3、模腔底面和正、反大平面的平行度要求为0.05 4、模腔侧面相对底面垂直度为0.03 5、未注公差参照图纸未注公差表 热处理:HRC50°~52° 热处理:HRC50°~52° 热处理:HRC52°~55° 热处理:HRC50°~52° 端面平行度0.02,且要求高度一致 端面平行度0.02,且要求高度一致 端面平行度0.02,且要求高度一致 端面平行度0.02,且要求高度一致
正反大平面的平行度要求0.03,平面度0.03,
顶板B(与定模顶板B)
正反大平面的平行度要求0.03,平面度0.03,热处理: HRC28°~32°
此表技术要求仅供参考,具体要求以图纸为准
填表人: 校对: 批准:
பைடு நூலகம்
以上尺寸为净尺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