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医护理: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
中医护理学名词解释
4.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调达、升发的特性,调畅人体全身气机的功能。
5.胃主降浊:指胃气通降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小肠、大肠的功能。
26.天癸: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维持妇女月经和胎孕所必须的物质,来源于男女之肾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而逐渐充盈。
9.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10.相生: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
11.相克: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制约的作用。
12.制化:相互制约、生化的意思,是把相生、相克联系起来说的。
13.乘侮:五行中的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不正常相克现象。
相乘:乘虚侵袭,指一行对另一行的过度克制;
相侮:恃强凌弱,指一行对另一行的反克。
14.精气: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宇宙万物的生存或消亡来自于精气的聚散。
15.精气学说:研究精气及其聚散、运动以及宇宙万物生长消亡的客观规律的学说。
16.气化:泛指气作用下的一切物质形态的变化。
17.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指显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脏藏于内,象显于外,故称藏象。
18.藏象学说:指通过对人体外部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来探求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19.腑脏:是内脏的总称,由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组成。
2.望神的重点是神情、眼神、气色等。其中眼神最为重要。按神的盛衰和病情的轻重一般可分为有神、少神、无神、假神。
3.色分青赤黄白黑五种,简称为五色。根据病人面部五色变化进行诊察疾病的方法,成为五色诊或五色主病。
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
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
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
中医护理是一种传统的医学方式,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
整体观
念是指人体内部器官和部位之间的相互关联,每个器官都有着自己的
功能和作用,同时,这些器官之间也会相互影响和调节。
因此,在中
医护理中,不能只关注一个器官,而需要全面地考虑整个身体系统的
功能和作用。
这种整体观念在西方医学中并不常见,而中医护理一直
都非常重视。
辨证施护是指在治疗过程中注重辨证施治,即根据病情的不同调整治
疗方式,而不是一味地针对症状进行治疗。
在中医护理中,病人的病
情需要经过仔细的分析和诊断,确定病因暴露,然后根据病因暴露调
整治疗方式。
这种治疗方式非常重视最根本的原因,而不是仅仅针对
表面症状进行治疗。
在中医护理中,除了上述两种特点,还非常注重保持人体的平衡和谐。
认为人体的器官和系统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和平衡,任何器官和系统
之间都不能发生失调。
因此,中医护理注重通过运用医学技术来调节
身体的平衡,维护人体平衡健康。
这种护理方式比起单纯的对症治疗
显得更加全面、细致和健康。
总之,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医学方式,强调人体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和平衡性,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维护健康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中医护理原则
中医护理原则中医护理原则中医护理是指通过中医的理论和方法,对人体进行调节和治疗,以达到保健、防病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护理原则是指在进行中医护理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医护理的原则。
一、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各个器官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因此,在进行中医护理时,必须采取整体观念,全面分析患者的身体情况,察看其舌质、脉象等信息,从而确定治疗方案。
二、辨证施治辨证施治是中医护理的核心原则之一。
辨证就是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和表现,确定其所患的具体证候类型。
施治就是根据不同的证候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虚寒体质者可以采取温补益气的方法进行调养;对于湿热证候者可以采取清热解毒等方法进行治疗。
三、因人而异中医护理强调因人而异,即在进行护理时必须根据不同的患者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在对于不同的体质、年龄和性别的患者进行调养时,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四、预防为主中医护理强调预防为主,即通过调整身体机能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心态等方面进行预防。
五、标本兼治中医护理强调标本兼治,即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并同时针对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进行相应调节。
例如,在治疗高血压时,可以采取降压药物治疗,并同时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方式调节身体机能。
六、平衡调节中医护理强调平衡调节,即通过平衡身体内部各种机能之间的关系来达到健康状态。
例如,在治疗失眠时,可以采取安神助眠的方法,同时通过调节饮食、锻炼等方面来平衡身体机能。
七、以药为辅中医护理强调以药为辅,即通过药物治疗来辅助调节身体机能。
但是,在使用药物时必须注意剂量和用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同时,要注意在治疗过程中加强营养补充和锻炼等方面的调节。
结语:中医护理原则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行中医护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进行中医护理时必须遵循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因人而异、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平衡调节和以药为辅等原则,从而达到保健、防病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内容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内容一、引言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中医理论指导护理实践,以保障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一种综合性护理。
其中,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指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对症施护,达到治疗疾病和调节机体平衡的目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内容。
二、辨证施护基本原则1. 个体化原则个体化原则是指在进行辨证施护时,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诊断和治疗。
例如,在对于同样患有高血压的两位患者进行治疗时,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2. 综合分析原则综合分析原则是指在进行辨证施护时,应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全面分析。
例如,在对于一个肝胆湿热型感冒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
3. 以调整机体平衡为目的原则以调整机体平衡为目的原则是指在进行辨证施护时,应以调节机体平衡为最终目的。
例如,在对于一个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通过调节患者的情绪和饮食习惯等方面来达到治疗效果。
三、辨证施护内容1.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护理辨证施护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是指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诊断和治疗。
例如,在对于一个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使用益气养血、安神定志等药物来达到治疗效果。
2. 饮食调理饮食调理是中医护理辨证施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指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例如,在对于一个肝胆湿热型感冒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 按摩推拿按摩推拿是中医护理辨证施护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是指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来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和经络系统。
例如,在对于一个寒性体质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使用温通经络、散寒祛湿等按摩手法来达到治疗效果。
4. 中药浴中药浴是中医护理辨证施护的一种特殊方法。
它是指将中药材加入到浴缸中,让患者在其中泡浴,以达到调节机体平衡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护理最常用的思维方式
中医护理最常用的思维方式
中医护理最常用的思维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器官相互协调,相互影响。
因此,中医护理注重整体调理,通过对患者的全面了解,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达到调节身体内部环境、促进康复的目的。
2. 辩证施护:辩证施护是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例如,对于风寒感冒的患者,中医护理会采用温热疗法,如艾灸、拔罐等,以祛除寒邪,达到治疗目的。
3. 以人为本:中医护理注重以人为本,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饮食等方面,针对患者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例如,对于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中医护理会采用心理疏导、情志调摄等方法,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4. 预防为主:中医护理注重预防保健,强调在疾病未发生前进行预防和调理。
通过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5. 个体化护理:中医护理强调个体化护理,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例如,对于慢性病患者,中医护理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长期护理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方案。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的思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以整体观念、辩证施护、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和个体化护理等为特点。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思维方式,中医护理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中医护理辩证施护的方法完整
中医护理辩证施护的方法完整中医护理是一种独特的医疗方式,其与西医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在中医护理中,辩证施护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对患者的症状分析,以及对中医经典理论的运用,来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探讨中医护理辩证施护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疗法。
首先,中医辩证施护的方法包括四个方面:辨症、辨证、辨治、辨效。
辨症是指中医护士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询问,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中医强调全面观察,包括舌苔、脉搏、面色、呼吸等多种表现形式。
通过准确记录和分析这些症状,可以为后续的辨证施护提供依据。
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方法,也是中医独特的辩证施护方法。
辨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经典理论,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辩证分析。
辨证的目的是确定患者的病因、病机,以及病情的发展演变规律。
辨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施护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多种方式。
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情轻重、体质健康状况等因素。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补虚、清热、祛湿等。
辨效是指治疗后的效果评估,也是中医辨证施护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治疗效果的观察和评估,判断治疗方案是否有效。
中医讲究因时因人因病而施治,辨效可以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辩证施护的方法在中医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深入分析患者的病情,找出病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中医护士需要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同时,辩证施护的方法也要求护士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
除了以上的四个方面,中医辩证施护的方法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扩展和完善。
例如,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医辨证施护可以结合影像学、血液学、常规检验等辅助检查。
这样可以更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提供更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总之,中医护理中的辩证施护方法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疗法。
通过对患者症状和体征的准确观察,以及对中医经典理论的运用,中医护士能够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浅谈中医的辨证施护
浅谈中医的辨证施护【关键词】中医护理中医护理,与中医诊断和治疗一样,首先从整体出发,中医的整体观念是指器官的生理功能是人体整体活动的组成局部,因此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的。
在病理上又是相互影响的,人与自然界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假设气候变化超过人的适应能力或人的适应能力下降,人就会生病或病情加重。
疾病在不同的开展阶段中有不同的性质,有时疾病在不同的开展阶段中有不同的性质,有时疾病在同一阶段证型相同,病症有异,有时证型不同,但病症相似,护理应当随证而异且与治疗紧密衔接。
因此,中医护理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八纲辨证为根底,准确采集病史,详细了解病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围绕病情变化,从精神、饮食、起居等方面进行辨证施护。
1精神及情志护理在中医护理中精神护理是治疗和护理的核心,由于患病之后,病人在精神和肉体上都增加了痛苦,因此在精神上给予抚慰和鼓励,使其安心治疗和休养,以便早日康复。
?内经?中早已提出“恬淡虚无,真气以元,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说法,说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防治疾病的首要条件。
情志对疾病的发生和开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可以引发多种疾病,七情五志刺激人体时可导致阴阳气血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因此在中医护理中做好情志精神的心理工作十分重要,护理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要尽可能使患者心身愉快,使心情处于最正确状态,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情志进行调节,进行开导性精神护理,解除病人的负担,端正对疾病的态度,使之病人精神安定,有利康复。
特别对危、急、重病人或难治之证,一旦发现病人精神反常,更应及时进行耐心的解释,反复的开导,热情的鼓励,帮助病人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要做到“怡情放怀、可愈此脖。
帮助病人克服和消除急躁、忧郁、疑虑、悲伤、恐惧等不良情绪。
防止怒伤肝、忧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以免加重病情。
(2)要做到实事求是,说明治疗的易难。
中医护理学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
中医护理学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1. 引言1.1 概述中医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以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为特点。
在中医传统理论的指导下,中医护理学致力于维护人体健康和促进疾病康复。
与西医的分析疗法不同,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辩证施护作为中医护理学的核心理念,通过辨证论治来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在预防和调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概述和结构,接下来将详细探讨中医护理学的特点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将专注于整体观念的重要性以及辩证施护的理念。
第三部分将具体探讨中医护理学中的整体观念,包括人体整体统一观念、病因与病机综合分析观念以及阴阳平衡观念。
第四部分将聚焦于辩证施护的具体实践,包括辨证指导个性化护理方案、辨证施护针对疾病根本原因和症状表现以及辩证施护强调预防和调节,提高自愈能力和健康水平。
最后,第五部分将进行总结,并展望中医护理发展前景与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中医护理学的特点以及其重要性。
通过分析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的原则,在临床实践中解释中医护理学的应用价值。
此外,通过撰写这篇长文,我们希望能够推动中医护理学在现代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并为人们提供更有效、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2. 中医护理学的特点:中医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在现代医学中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这些特点包括整体观念的重要性和辩证施护的理念。
2.1 整体观念的重要性中医护理学强调人体是一个整体,将人与环境、心身融为一体来进行分析和护理。
它不仅注重症状表现,更加关注疾病的根本原因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
中医观念将人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系统,强调了身心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和协调。
2.2 辩证施护的理念中医护理学采用辩证施护的理念来对待患者。
辩证施护意味着根据患者背后隐藏的问题和根本原因,针对不同个体提供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辩证施护概念
辩证施护概念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学的核心,它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以辩证施护为原则,强调预防为主,重视食疗调理,关注情志调护,同时强调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1.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护理学的指导思想。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因素,以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
2.辩证施护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学的特色之一。
它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和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例如,对于风寒感冒患者,可以采用发汗解表的护理方法;对于风热感冒患者,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护理方法。
3.预防为主中医护理学强调预防为主,即通过调理生活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增强患者的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护理过程中,要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4.食疗调理中医护理学认为,饮食调理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的饮食可以调补身体,增强体质,促进疾病的恢复。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5.情志调护情志调护是中医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志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
在护理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情志变化,采用适当的调护方法,如疏导解郁、怡情养性等,以保持患者的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6.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中医护理学认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居住环境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为患者创造一个适宜的治疗和康复环境。
中医护理理论的基本特点——辨证施护
中医护理理论的基本特点有⼆,⼀是整体观念,⼆是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特点,它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两个内容,即“辨证”和“施护”。
所谓“辨证”就是运⽤中医的理论,通过四诊、详细收集各种主观和客观资料加以分析归纳,辨别其⼋纲所属,根据病因、脏腑、卫⽓营⾎、⽓⾎津液的病理变化,认清疾病的主要病位、掌握证候属性称为“辨证”;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称为“施护”。
因此,辨证施治与辨证施护是诊治与护理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部分。
辨证是决定施护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与施治结合的解决疾病的重要⼿段之⼀,是辨证的医学教|育搜集整理最终⽬的之⼀,同时⼜是对辨证是否正确的检验。
辨证施护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的⼀个护理规范,辨证施治与辨证施护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
中医护理以“辨证施护”为主,但也包含有“辨病护理”与“对症护理”的内容,这是与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理论中的相同疾病在不同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样的证候有关。
因此,同⼀疾病的不同证候在治疗与护理⽅法上就不同,⽽不同疾病只要出现证候相同,便可选⽤同⼀护理与治疗原则与措施。
由此可见“辨证”的“证”可以概括表⽰疾病的病因、部位、性质,以及致病因素和抗病能⼒诸多因素的综合表现与分析的结果。
施护就是根据这个“证”来进⾏的。
例如:同⼀肾病,若见发热医学教|育搜集整理、畏寒、浮肿、⼩便不利等症时,即为“风⽔证”,当选⽤宣肺发汗利尿法治疗与护理。
若肿已消退,仅以腰酸、⾯⽩、肢冷、畏寒为主症时,就属于肾阳虚衰证候,当以温补肾阳的原则治疗与护理。
⼜如多种传染病的初期都有类似的表证,在护理时则都要围绕解表这⼀原则进⾏。
这就是中医“同病异治异护”与“异病同治同护”的特点。
中医辨证施护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注意运⽤中医的理论指导观察疾病的动态变化及提出辨证的护理要求,如:施护必求其本,即必须根据其病因病机、病理进⾏护理;护理的预防观,即充分重视疾病的传变规律,从既要既病防变,⼜要未病防病中进⾏护理;护理的正护与反护,即针对证情与病证寒热虚实的性质关系采⽤“逆者正护”,“顺者逆护”,如寒证热护、热证寒护、实证攻下、虚证补益护理。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中医护理辨证施护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个体的特点和疾病的表现,通过辨证施护来进行护理的一种方法。
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强调通过辨证施治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恢复个体的健康平衡状态。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就是将辨证论治的思想和方法运用到护理工作中,根据患者的体征、症状、脉象等信息进行护理操作,以加速康复和提高护理效果。
1.标本并治: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人体机能失调,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症状。
因此,在进行护理时,既要关注疾病的表现,也要针对病因病机进行治疗,以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
2.个体化:中医辨证施护注重个体的差异性,每个患者的体质、病情、环境等都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辨证主次: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强调主次辨证,即在诊断过程中,区分主要病症和次要病症,并针对主要病症进行治疗。
这样可以避免治疗过程中的漏诊和误诊,提高治疗效果。
4.因人而异:中医护理辨证施护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辨证施治。
比如,老年人和儿童的身体状况和护理需求会有所不同,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操作。
5.调节阴阳平衡:中医认为健康与疾病是阴阳的平衡状态,当阴阳失衡时,疾病就会出现。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通过调节阴阳的平衡,恢复人体的健康状态。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可以在很多方面应用,比如在饮食护理中,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减轻症状和促进康复;在按摩推拿中,可以根据患者的脉象和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按摩操作,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效果;在穴位保健中,可以通过按摩、敷贴等方法刺激特定的穴位,以调节气血、缓解疼痛等。
总之,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在护理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注重个体化、辨证施治,并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提高护理效果。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我们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运用中医护理辨证施护的原则和方法,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
13
辨证施护要正确看待病、证、症。
“症”:即症状和体征,包括病人主观的异 常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是疾病所反映的 个别、表面的现象。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 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 变的部位16
中医护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 着眼于“证”的不同,所谓“证同护亦同,证 异护亦异”的实质,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 含着病机在内的缘故,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 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的护理方法, 就是辨证施护的实质所在。
同病异护 异病同护
二、中医护理的原则
• 1、扶正祛邪 • 2、调整阴阳 • 3、护病求本 • 4、标本缓急 • 5、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 6、三因制宜 • 7、预防为主
22
正护法
• 正护法,又称逆护法,是指疾病的临床表
现和其本质相一致情况下所施行的治疗护 理方法。
• 常用正护法: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
23
反护法
• 反护法,又称从护法,是指顺从疾病外在表现的
假象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护理方法。采用的方法 与疾病证候中假象的性质相同。适用于疾病的征 象与其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病证。
6
昼夜黄昏对人体的影响
1、人体生理 《素问》中说:“故阳气者, 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 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人体的阳气 这种昼夜的变化,反映了人体生理 活动能 动地适应自然变化。
7
2、病理变化:《灵枢》中记载:“夫百病者,
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是因为早晨、中 午、黄昏、夜半人体的阳气存在生、长、收、 藏的变化规律,因而疾病也随之出现慧、安、 加、甚的变化。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
VS
肝郁化火
表现为急躁易怒、不寐多梦等症状。施护 原则为疏肝泻火、镇心安神,可服用龙胆 泻肝汤等中药方剂,注意调节情绪,避免 过度压抑。
06 中医护理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CHAPTER
中医护理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补充和完善现代医学体系
中医护理以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为现代医学提供了重要的补充, 有助于完善整体医疗体系。
中医护理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渊源
中医护理起源于古代中医医疗实践,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完善。在长期的医疗 实践中,中医护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
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中医药的高度重视,中医护理也得到了越来 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各级医疗机构纷纷开展中医护理服务,培养了一批批专业的中医护理 人才。
病机学说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传变和转 归的机理的学说。中医护理中, 掌握病机有助于判断疾病的趋势 和转归,为治疗提供依据。
治则治法理论
治则
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标本缓急等。中 医护理中,遵循治则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治法
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包括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八法。中医护理 中,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法,协助医生进行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强调个体化护理
中医护理注重辨证施护,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 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
弘扬中医文化
中医护理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推广和应用有助于弘 扬中医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2 3
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的提出
针对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中西医结合 的护理模式,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护 理服务。
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_张妤姝
在昼夜晨昏的阴阳变化中,人体也与之相应,并影 响着疾病的变化。“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 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12] ,疾病的变化亦随着昼 夜晨昏 而 变 化。“故 阳 气 者,一 日 而 主 外,平 旦 人 气 生”[13]。人体的阳气昼夜变化,反应了人体生理、病理 的自然变化。
综上所述,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是随四时气候 的变化而相应的改变。了解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后,在 护理上应做好四时护理,情志调护,加强夜间病情的观 察。做好四 时 的 生 活 起 居 护 理。 按 照 自 然 变 化 的 特 点,做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护理,防止病邪侵袭,早 日康复。 2 辨证施护
2010,31( 1) : 80. [8] 朱兰英,袁小芳,颜玲.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施护[J]. 全 科护理,
2010,8( 1) : 40 - 41. [9] ( 唐) 王 冰.《灵 枢 · 邪 客》[M]. 沈 阳: 辽 宁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1997: 45. [10] ( 唐) 王冰 撰写《素问·六节脏象论》[M].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
既病防变,未病先防是最理想的积极措施,但如果 疾病已经发生,则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与护理, 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先安为受邪之地,如感冒 后期,常常配合健脾和胃的方法以助中气增强抗病能 力,这是既病防变法则的具体应用。 3结论
中医是以综合方法为主,把人体看做一个有机的 整体。以宏观角度研究人体的各种内在联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 方法体系。我们的任务是继承中医护理这份宝贵的精 神财富,发扬光大,这样才不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 历史使命,维护人类健康。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
运用问诊全面了解病情
• 详细询问病人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 治疗情况、生活习惯、饮食爱好、情志 状态等,为辨证施护提供可靠的依据。
• 如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只能由问诊得到 资料。
运用切诊探明疾病的性质
包括脉诊、按诊两个方面,判断 疾病的部位、性质和邪正盛衰以及 病变局部的部位、性质、大小等。
中医护理的根本原那么 扶正祛邪 护病求本 标本缓急 三因制宜 预防为主
必时〞、 “洒扫庭内〞、 “土厚水深,居之 不疾〞、“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喜怒忧 思悲恐惊 • 初步形成:战国-东汉 •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华佗 •
中医护理开展史
• 开展阶段: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 • 孙思邈?千金方?首创葱管导尿法、灌肠
等 • 充实阶段:宋金元 食疗养生、调护 • 成熟阶段:明清 李时珍?本草纲目? • 当代护理学的蓬勃开展 • 1959?中医护病学?第一本中医护理专著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
内容
• 中医护理 • 辩证施护
中医护理 是以中医根底理论为 指导,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 护为特点的护理,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生 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临 证护理、饮食护理、技术操 作以及卫生保健、预防、消
中医护理开展史
• 中医护理的起源:夏-春秋 • “头有疮那么沐,身有疡那么浴〞 “饮食
中医护理优势
• 理论特色 • 中医护理方法优势 • 中医养生保健优势 • 护理操作优势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疾病的转归与治疗以及护理得当密切 相关
• 病人遵医嘱的自我护理 • 儿女和家属的看护 • 专业的护理人员的看护
中医护理的根本特点
• 整体观念 • 辨证施护
整体观念Leabharlann •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原则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原则中医护理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中医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的一种护理模式。
它与西医护理相比,具有独特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以下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一、整体观念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将人的身体、心理、社会环境等综合考虑,把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护理。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只有保持整体的平衡和谐,才能保持健康,因此中医护理注重调整和平衡整个人的身心健康。
二、辨证论治中医护理的重要特点是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是中医护理的指导原则之一、辨证论治是根据中医对人的整体观念,通过对患者体质、病情、病因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病因所在,并对病因进行针对性的调理和治疗。
三、平衡调理中医护理强调平衡调理。
中医认为,人体健康与阴阳、气血、精气等各种因素的平衡有关,只有保持这些因素的平衡,才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
因此,中医护理注重通过药物调理、针灸、推拿等手段,平衡人体的阴阳、气血、精气等因素,达到保持和恢复健康的目的。
四、治未病中医护理强调治未病。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自愈能力;当人体内部阴阳失衡、气血不畅时,就可能出现疾病。
因此,中医护理强调在人体健康的早期就进行干预,通过调理和预防,防止疾病的发生。
五、因人制宜中医护理强调因人制宜。
中医认为,每个人的体质、病情都不同,因此护理方法不应一刀切,而是因人制宜,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中医护理师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症状等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
六、手法多样中医护理强调手法多样。
中医护理不仅包括传统的药物治疗、针灸疗法,还包括中草药熏蒸、推拿按摩、气功调理等各种手法。
中医护理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法,进行个性化的护理。
七、疾病防治中医护理强调疾病的防治。
中医护理注重预防,通过调整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方面,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原则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原则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系统和实践方法。
其基本特点和原则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整体观念:中医护理强调人体的整体性,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身心的统一,注重个体的整体健康。
在护理中,中医护理着眼于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体质、气血、脏腑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而不仅仅关注其中一症状或器官。
二、辨证论治:中医护理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
中医护理师通过辨证施治,可以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中医护理方案,包括饮食调养、穴位按摩、药膳疗法等,以促进患者康复和健康。
三、因势利导:中医护理注重因势利导,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和措施。
中医护理师会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疗法,如针灸、推拿、草药疗法等,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患者的自愈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四、整体调理: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调理,注重平衡身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功能。
中医护理师通过中草药调理、饮食调养、推拿按摩等方法,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以维护人体的健康。
五、强调预防:中医护理强调预防为主,注重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健康教育。
中医护理师会教育患者如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等,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六、综合治疗:中医护理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即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疗。
中医护理不仅注重治疗疾病的症状,还重视调整患者整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自我抵抗力。
总之,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因势利导、整体调理、强调预防和综合治疗。
在护理实践中,中医护理师通过精确的辨证施治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中医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和健康。
中医护理的整体思想分析
中医护理的整体思想分析中医护理是以整体观念为原则,以辨证施护为特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预防为主;重视环境对疾病的影响,情志护理、饮食调护、服药护理、功能锻炼。
即整体观、辨证观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一致,符合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方向,也更适合开展整体化护理。
标签:中医护理;现代护理;整体思想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一门科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健康需求的增加,护理必须由医院走向社会,更多的在防治疾病、卫生保健领域中发挥作用。
随着护理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化护理应用于临床,它是以人为中心,以解决患者健康问题为目的的整体护理。
而中医护理是以整体观念为原则,以辨证施护为特点,符合我国人民生活习惯,易为患者接受且行之有效,历经数千年历史,时至今日,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经验,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即整体观、辨证观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一致,符合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方向,也更适合开展整体化护理。
1 以整体观念为原则,辨证施护为特点的中医护理,始终贯穿于患者的全程护理之中其理论基础应用阴阳、五行学说充分说明了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整体观念,它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五脏、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通过气、血、精、津液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同时,又将自然界的五方、五时、无味、五色等与人体联系起来,所以,人体局部的症状可通过经络反映到脏腑,而脏腑的功能失调又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人在长期与自然作斗争中逐渐适应了自然,但自然气候的异常变化、工作生活环境污染以及外伤、虫兽伤、精神刺激等又可使之发病,并且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又可出现不同的证。
辨证施护就是应用四诊合参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别判断疾病为某种性质的证。
2 重视预防和养生,提出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预防为主的思想未病之前,重视形态和精神的调养,主张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强调以提高正气抗病能力为主的摄生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中医护理: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
在中医药学这一宝库中不但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还有丰富的精华,作为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护理同样具有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
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互相协调、互相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上是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这一思想贯穿到生理、病理、辩证和护理等各个方面。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器、器管和组织所组成、各脏器、器官和组织都有着不同的功能。
如心主血脉、主神志,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又有通调水道和朝百脉之功能等。
但五脏各自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人体各脏器、器官和组织和生理上是互相影响,以维持其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如心与肾,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属阴。
根据阴阳、水火升降理论,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所以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而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
称为心肾相交或水火相济。
反之,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心火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肾水凝聚,这样就会出现以失眠为主症的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等心肾不交或水火失济的病理表现。
又如心与肝也有同样的关系,只有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运正常,肝才有藏。
若肝不藏血,血运也必然失常。
说明五脏一体观反映人体内部器管相互关联而不是孤立的。
另方面人体局部和整体也是辩证的统一,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
因此,我们在护理病员过程中,必须从整体出发,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变化,了解机体内脏病变,从而提出护理问题和采用护理措施,使疾病早愈。
如临床上见到口舌糜烂的局部病变,实质是心火亢盛的表现。
因心开窍于舌,心又与小肠相表里,病人除口舌糜烂外,还可有心胸烦热、小便短赤等证候表现。
在护理上除局部给药外,还须嘱病人保持情志舒畅,不食油腻煎炸辛辣等助热生湿之品,宜食清淡泻火之物,如绿豆汤、苦瓜等。
以通过泻小肠之火而清心火,使口舌糜烂痊愈。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相应地产生生理性反应,若超越生理范围,则产生病理变化。
(1)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在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中,有春温、夏热、秋凉和冬寒的气候变化规律。
医。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万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等相应的变化。
人体也不例外,必须与之相适应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如:《灵枢。
五癃津液别》中记载:天暑诮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胱,由为溺与气。
说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易趋于体表,皮肤
松弛,故疏泄多汗等;而秋冬阳气收敛,气血易趋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等。
(2)昼夜黄昏对人体的影响:在昼夜黄昏的阴阳变化过程中,虽在幅度上不象四季气候变化那样明显,但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
如:(《素问。
生气通天论》)中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灵枢。
顺气一日分四时》记载: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人体的阳气这种昼夜的变化,反映了人体生理活动能动地适应自然变化。
昼夜晨昏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疾病。
如(《灵枢。
顺气一日分四时第四十四》)中记载: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说明一般疾病,大多白天病情较轻,夜半加重,是因为早晨、中午、黄昏、夜半人体的阳气存在生、长、收、藏的变化规律,因而疾病也随之出现慧、安、加、甚的变化。
综上所述,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是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相应的改变。
了解人与自然统一性后,在护理上应做好气象护理,加强夜间的病情观察及行为情志护理。
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则,做好四时的生活起居护理。
如春三月,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
以春气之应养生;夏三月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气得泄,以夏气之应养长;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使肺气清以秋气之应养收;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以冬气之应养藏。
只有按照自然变化的特点,做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护理,才能防止六淫之邪的侵袭,确保疾病早日康复和预防病症的发生。
同时,根据昼夜变
化对疾病的影响,夜间应加强病情观察,以防邪气独居于身,导致病情的突变。
辨证施护
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又一基本特点,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本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施护,则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
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辩证的正确与否。
辩证和施护,在护理过程中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具体体现。
中医学认为,证和症有不同的概念。
症,即症状,如咳嗽、头痛、失眠等。
证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如感冒所表现的风寒证、风热证等。
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因而比症状状更全面、更深刻,从而也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但证与病的概念也不同,如清代医家徐灵胎说:病之总者为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
这就是说病可概括证。
如《伤寒论》对伤寒病以六经分证,可分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
《温热论》对温热病以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和血分证。
但中医认识和护理病人、是既辨病又辩证的。
辨证着眼于证的分辨,如见一初起发热、恶寒、头身痛、脉浮的病人,初步印象为感冒病。
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不同,又常表现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不同的证,只有把感冒病所表现的证是风寒证还是风热证辨别清楚,才能确定施护的方法。
如属风寒感冒,根据寒者热之的护理原则,应采用避风寒保暖,室温宜偏高。
饮食上可给
豆豉汤、生妾红糖水等辛温解表之护法;苦属风热感冒,根据热者寒之的护则,应采用室温宜低而温度偏高,使病人感到凉爽舒适,减轻心烦、口干之不适感。
饮食宜给绿豆汤、西瓜、藕汁、苦瓜等清热生津辛凉之品。
但在临床上有时可见到一种病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在护理时可以在辩证施护原则的指导下,采用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的方法处理之。
所谓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病员机体反应性不同,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施护的方法亦各异。
以感冒为例,由于发病季节不同,施护方法也不同,暑季感冒,由于感受暑湿之邪(暑多挟湿),护理应采用一些祛暑化湿的方法。
如室内注意通风凉爽,饮食可给清热利湿之品,如西瓜、绿豆汤、番茄、苦瓜等,忌生冷、油腻和辛辣等助湿化热之物。
如果是冬令时节感冒,宜采用中药温热服,给生姜红糖葱白汤等热饮料以助药力,服药后覆盖衣被,使其周身微微汗出,而达汗出表解之功效。
可见,同属感冒病,由于其发病季节不同,而施护的方法也不一样。
又如风温,在发病的不同阶段而施护方法也各异。
如:风温初起,邪在卫分,病位在表,宜用发汗解表的护理原则。
若邪热进入肺胃的气分证时,由于病邪由表入时,护理上应用清的刻法,从室温、饮食、服药等应清、凉的措施。
对高热不退者,可采用物理降温法。
当热入营血证时,护理上应防变预防病发症的发生。
当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时,护理上征在调字上,通过调养使病症得到痊愈。
所谓导病同护,就时指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护理。
比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等,是不同的病,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都可采升提中气的护理方法。
如用黄芪、党参炖母鸡,苡仁粥、
茯苓粥等益气健脾之品;注意休息,避免疲劳,以培育中气;采用针刺百会、关元、长强穴,以补中益气;保持会阴部清洁,用五倍子、白矾煎水熏洗以促使回纳等。
由此可见,中医护理主要的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和证的不同。
相同的病机和证,可采用基本相同的护理方法,不同的病机和证要采用不同的施护措施。
所谓证同护亦同,证异护亦异实质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涵着病机在内的缘故。
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护法,就是辨证施护的精神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