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第十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2: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题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基础巩固1.据统计,1901~1911年的10年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家,资本总额近1亿余元,是以前30余年的两倍多。
造成这种变化的因素有()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②列强资本输出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③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刺激④欧美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A『解析』材料表明1901~1911年我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这一时期处于晚清时期,主要原因是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④均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应排除。
2.1935~1936年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8.86%。
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约230亿美元,为日本的1.8倍,占世界经济的近4%,是近代中国经济的最高点。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的推动B.国内政局的稳定C.国际社会的支持D.科技发展的影响『答案』 A『解析』解题时注意时间为“1935~1936年”,由此判断应与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有关。
B、C、D三项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3.据统计,1912~1922年,中国纱锭总数由50余万增加到近160余万,布机由2 616台增加到6 675台。
该资料直接反映当时中国() A.自然经济非常强大B.外国资本完全退出中国市场C.棉纺织业发展迅速D.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答案』 C『解析』由材料信息“中国纱锭总数由50余万增加到近160余万”、“布机由2 616台增加到6 675台”可知资料直接反映当时中国的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4.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A.高歌猛进B.曲折发展C.停滞不前D.萧条萎缩『答案』 B『解析』民国时期是指1912年到1949年,包括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的春天”“较快发展”“日益萎缩”“陷入绝境”等几个阶段,综合起来,可概括为曲折发展。
A、C、D三项无法体现民国时期整个历史阶段民族工业的特征。
2021-2022年高中历史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
2021-2022年高中历史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1.“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
”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
A.戊戌变法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民国初年D.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析从材料中可以提取有效信息“公共机关”、“专购国货”,由此可判断文告反映了政府提倡使用国货的意图。
戊戌变法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都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排除A、D两项;辛亥革命时期政权尚不稳固,主要任务是反封建,颁布此文告的可能性不大,排除B项;民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地位提高,政府实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中华民国政府提倡使用国货的可能性最大。
答案C2.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上述材料说明( )。
A.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B.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C.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D.民国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仔细阅读材料,材料表明,民国建立激发了民族资本家创办实业的热情,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D3.20世纪初,张謇极力宣扬“实业救国”,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实业救国”口号在近代的中国曾响彻了半个世纪。
下列对其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C.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D.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解析在清朝反动政权下,是不可能仅仅靠振兴实业来救国的;必须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才能为振兴实业创造必要的政治前提。
所以实业救国口号并没有揭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
答案A4.1937年以前,重庆只有大小工厂39家,1939年增至84家,到1944年底多达1 518家。
这种增长状况表明(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地区,其根本原因是()A.这些地区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较深B.这些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C.清政府重视沿海地区企业的发展D.受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2.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过外资经济、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这几种经济同自然经济的关系是()A.互相依赖B.不同程度地瓦解自然经济C.继承发展D.既互相依赖又互相瓦解3.1896~1899年张謇以状元的身份,在通州创办了大生纱厂。
驱使他与“学而优则仕”传统道路告别的主要社会背景是()A.中国政府大力扶持私人办厂B.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C.洋务运动的顺利开展D.列强经济侵略有所松动4.(2011年河南濮阳二模)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
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以儒家思想指导商业5.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上述材料说明()A.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B.民国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D.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6.下图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导致这一营业状况的因素有()①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②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④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⑤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7.(2011年广东中山高一联考)1929~1933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表:A.贸易逆差加大B.白银大量外流C.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压制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D.世界经济危机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8.1938~1944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431件,比此前20年全国的总和增长了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1.时间: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2.原因:(1)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3.表现:(1)商办企业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2)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4.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二、短暂的春天(1912-1919)1.时间:一战期间2.原因:(1)辛亥革命扫除障碍(2)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实业救国思潮出现(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4)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主要原因)3.表现:(1)厂矿企业增多;(2)投资总额增加;(3)面粉、纺织发展较快【探究】1.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很快衰落下去?衰落原因:一战后,欧洲列强又加紧了对华的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进入20世纪20年代大批民族工业或被外资控制兼并,或因产品竞争力弱而亏损倒闭。
2.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么?最大因素: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三、曲折发展(1927—1949)1.发展较快(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 1927-1936)(1)原因:①国家基本实现统一②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2)表现:①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新兴工业部门都有较大发展②产品出口国外③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日益萎缩(全面抗战时期 1937-1945)(1)原因:①沦陷区:日本侵略者的掠夺②国统区:官僚资本的压榨(2)表现:①沦陷区: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②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民族资本日益萎缩3.陷入绝境(抗战胜利后1945-1949年)(1)原因:①美国的经济掠夺②官僚资本的挤压③国民政府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2)表现: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中国人民生活艰难。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二、短暂的春天(1912—1919年)
1、原因:
2、表现: (1)厂矿企业增多和投资总额增加 (2)轻工业发展较快:面粉业、纺织业等
3.结束: “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 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 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 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
小结
曲折发展
1860 1870 1895 1912 1914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调整与改造 (1949-1956)
(一)合理调整(1949-1953) (二)和平改造(1953-1956)
中 概况
时间
原因
国 民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自然经济的解体; 外商企业刺激; 洋务企业的诱导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社会历史 发展方向的国内基本因素是 (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 C、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 D、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活动
3、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
影响主要有:( )
(1)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机会
(2)使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调整
第 10 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9世纪末)
1、原因: (1)甲午战争后列强争先向中国输出资本;
(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表现:
(1)投资总额迅速增长 (2)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3)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影响:
①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如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族
初步发展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23: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题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汪敬虞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的4年中,全国各省新开设的资本万两以上的厂矿共62家,资本总额1246.5万两白银,远远超过甲午前20余年的总数,平均每年设厂数超过甲午前的7倍。
这主要得益于()A.清政府主导大力推动工业化B.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C.民间“实业救国”思潮兴起D.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高涨2.1904年,美国国内的排华暴行引发中国反美运动。
上海各织布厂原本“连年亏折”,而在1905年“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各处相戒不用美货,是以本布销场,顿形畅旺”。
这表明()A.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出现B.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C.民族主义影响消费心理D.列强侵略阻碍民族工业发展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国内棉纺织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日资在华增加了约20万枚纱锭。
1921年日商在青岛设厂,1921-1922年日商在上海新设立了六个纺织企业,日资纱厂的纺锭数量增长极速。
日本此举()A.导致欧美在华势力的退出B.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C.确立了日本在华独占地位D.加速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4.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如1928年的“基本工业建设计划”、1931年的“实业建设程序案”、1933年的“实业四年建设计划”、1937年的“中国经济建设方案”等。
这些计划和议案的制定()A.化解了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B.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C.阻止了日本对华北地区的渗透D.促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记载:“1928年,国民政府修改了过去的单一税率,改为十二级税率,最高关税为50%;后又改为十四级税率,最高关税增至80%。
”这一措施体现() A.关税自主运动的完成 B.对国际市场秩序维护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效果D.国民政府发挥经济职能6.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国家进口关税税则》,进口税的最高税率比1929年提高了近一倍,1933年国民政府再次提高进口税率,比1930年的最高税率提高50%以上。
高中历史必修2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复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2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复习题【重点讲解】一、浅谈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工业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大体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日渐萎缩等几个阶段,在夹缝中生存的近代民族工业经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近代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1.兴衰过程(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的刺激下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3)进一步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一战期间列强被迫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得到进一步发展。
(4)日益萎缩和破产: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垄断中国社会经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及抗战结束后,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日益萎缩和破产。
2.认识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工业虽然有较大发展,但它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小,其主要特点有:(1)民族工业的发展以轻工业为主,小工厂多,大工厂少,表明中国民族工业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中国的民族工业虽然较前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但仍然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
(3)中国的民族工业是趁欧美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压迫的空隙发展起来的,因而这种发展只能是暂时的、畸形的。
有的工业产品服从于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反映了它对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依赖性。
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兴旺的景象,只是昙花一现。
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为同一时期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条件。
中国近代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
欢迎指教
再见
(2)作用:①经济上:作为一种先进 的经济因素,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促进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的 发展,促进中国经济近代化。②政治 上: 促进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 发展,资产阶级运动风起云涌;促进 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 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 基础。③思想上:冲击和动摇了封建 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 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嫁接
2.为何说民族资本主义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先天不足: 它的产生,不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成熟的结果;
后天畸形: ①分布区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 ②工业体系不完善,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薄弱 ③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④从发展原因上看,客观上是列强之间的矛盾提供了 一定的机会
探讨在半殖半封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短暂春天
较快发展
初步发展
产生
日益萎缩 陷入绝境
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6 1937 1945
序曲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温故知新:
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在外国资本主 义的入侵下被摧毁了。那么,中国的民族资本主 义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下列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 济形态,即外国资本、洋务资本、民族资本、 官僚资本、自然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请同 学们将a、b、c、d、e分别与这五种经济形态 对应起来。
a: 自然经济 b:洋务资本 c: 外国资本
d: 民族资本
e: 官僚资本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人教版 必修二 第十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练习
第十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由民国元年至十年……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
”材料中“黄金时代”的到来主要是由于A.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B.辛亥革命的促进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D.国民政府的推动2.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A.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洋务运动之后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3.阅读下表:1935年和l94l年中国民族工业资本状况对比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A.轻工业衰退未获得发展B.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C.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D.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4.下列图表反映了我国部分工矿业发展情况。
导致这一时期工矿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C.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工业D.日本加强对中国的军事侵略5.1935年国民政府成立资源委员会,拟制了一份“重工业建设计划”、以湖南、江西、湖北三省为中心,建设一个重工业区,以充实国防力量,促进国家工业化。
到1937年,资委会共筹办和整理扩充了21家厂矿或筹备机构。
资源委员会推动的工业化建设A.是对日本加紧侵华的积极应对B.企图从经济上封锁中央苏区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D.近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6.据记载,1916年上海一家并不显赫的运输洋行,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之内,就收到了铁路、面粉厂、纺织厂等工业行业的订单20多张。
此现象说明A.中国工业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B.重工业已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C.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大发展空间D.“实业救国”已经开始变为现实7.下表是近代中国西北地区工矿企业数据表,根据图表信息变化,以下分析正确的是B.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失衡有了质的变化C.西北工业亦为抗战提供了物质保障D.抗战时期的中国工业有了较大发展8.下表为1912-1920年中国主要民营工业发展速度表。
高中历史必修2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复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2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开展〕复习题〔重点讲解〕一、例谈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工业曲折开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大体经历了产生、初步开展、进一步开展、日渐萎缩等几个阶段,在夹缝中生存的近代民族工业经过了困难曲折的开展过程。
近代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开展推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1.兴替过程〔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的刺激下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初步开展:甲午中日X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开展。
〔3〕进一步开展: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一战期间列强被迫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得到进一步开展。
〔4〕日益萎缩和破产: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垄断中国社会经济,日本发动侵华X以及X结束后,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日益萎缩和破产。
2.认识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工业虽然有较大开展,但它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旧很小,其主要特点有:〔1〕民族工业的开展以轻工业为主,小工厂多,大工厂少,说明中国民族工业的根底还比拟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中国的民族工业虽然较前有了比拟大的开展,但仍旧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操作。
〔3〕中国的民族工业是趁欧美帝国主义忙于第—次世界X临时放松对中国压迫的空隙开展起来的,因而这种开展只能是临时的、畸形的。
有的工业产品服从于帝国主义X的需要,反映了它对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依赖性。
X期间民族工业兴盛的景象,只是昙花一现。
我国民族工业的开展,为同一时期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阶级根底和经济根底,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条件。
中国近代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抵抗,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摧残,开展缓慢,历经曲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十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按《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要在三年内付清 日本2亿两的巨额赔款,当时清政府国库空虚,一年 的财政收入也不过8000余万两。 甲午战后,社会上要求“设厂自救”的呼声高 涨,就连“中外臣工”也纷纷条陈时务,谋求自救 之策。光绪皇帝也锐意推行新政,以求富国强兵。 其新政的中心内容不外是“修铁路、铸钱币、造机 器、开矿产、折南漕、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 整海军、立学堂,大抵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 惠工为本源”。(《时务报》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九月十
当时的民族工业发展主 要在轻工业方面,重工 业虽然有所发展,但较 为薄弱,工业结构不平 衡。
新建的民族工业大都分 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 地域分布不平衡。
1912年~1921年中国对外贸易情况
单位:百万海关银两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一日。)
表现:
企业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
商办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影响:
随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 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 台,主要表现是维新派掀起了只在救亡 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发动了推 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 革命70 569 454 516 550 555 647 762 906
出口额 371 403 356 419 482 463 486 631 542 601
入超额 102 167 213 35 34 87 69 16 220 305
材料中1912~192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额的变化 反映了一战期间和一战后中国对外贸易的何 种现状?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
民国初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 (1917年上海厂开工后产品销售未计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原因:(1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2 )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时间:19世纪末(即甲午中日战争后)。
3、表现:(1)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2)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4)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民族工业发展仍然十分艰难4、影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主要表现为:(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2)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
二、短暂的春天:1、原因:(1)辛亥革命的推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经过这场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哪些方面的影响?①推翻了满清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在革命中,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得到提高,激发了爱国热情与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③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辛亥革命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3)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思想内容:把振兴实业看作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倡导“实业救国”。
实质: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结果:“实业救国”在中国行不通。
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不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发展,中国社会就不可能发展。
历史必修二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历史必修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检测单一、选择题1.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
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这是指①辛亥革命推翻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制度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政治地位有了提高的实业家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被激发起来④辛亥革命促使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3.下列是民国初年一组民族火柴商标·火花图案,能准确体现当时中国人民主要愿望有()①发展民族工业②收回领土主权③实现国家强盛④征服世界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4.费正清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这是因为()A.工业结构不合理B.地区分布不均衡C.社会环境未得到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5.孙中山在《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对此话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反映孙中山积极的世界观B.孙中山没有正确估计中国民族工业的前途和命运C.反映孙中山对中国的现代化充满信心D.孙中山科学地预见了中国近代化的实现6.据统计,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加了80%。
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政府实行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B.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发展C.西方列强因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7.抗战时期国统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大批破产,主要是由于①美国的经济侵略②国民政府的统制经济政策③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垄断④日本的野蛮经济掠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8.“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文档资料
1、 1901年,我国近代民族工矿业仅有155家,到1911年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就达700多家,资本总额拥有1.3亿元,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到了新高峰。
“新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 清末新政奖励实业政策的实行D. 南京临时政府扫清了发展实业的障碍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中国某个时期经济发展时说:“这些工厂好像商业组织,可是他们没有相对应的公司可以发生商业上的关系。
他们是制造者,可是社会上没有材料与零件供应者和推销员。
”这类企业()A. 可能属于19世纪70年代的民营企业B. 产品用于供应皇室和贵族C. 为民族工业出现或发展创造了条件D. 在建国初期发挥过作用3、一战期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A. 机器制造业B. 纺织和面粉业C. 采矿业D. 交通运输业4、南京国民政府在1930年底同意裁除厘金,1933年和1935年实行币制改革,1935年资源委员会实施重工业五年计划,1933—1937年先后设立中央农业实验所、全国稻麦改良所和中央棉产改进所等等。
这些措施( )A.得益于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B.具有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特征C.实现了民族工业的稳定发展 D.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转型5、《请积极发展民营重工业以充实国力案》指出:为“谋国民生活的安定与抵御外侮的国防能力的充实”,“经济建设应速完成重工业”,由“中央予以指导,令各省分别举办,以民营为主,或官民合办,以助成之”。
上述方案是( )A. “百日维新”的法令B.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方案C. 北洋政府初期的政策D. 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计划6、据史料记载,1905年上海织布厂“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各处相戒不用美货,是以本布销场,顿形畅旺”。
上海织布厂的发展境况侧面反映出()A.洋货的市场竞争力较弱 B.国内商品市场过于狭小C.民族经济生存与发展艰难 D.中国织布技术领先世界7、下列各项为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创造了条件的有()①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②洋务运动的刺激③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④民族资产阶级收回利权的斗争A.①③④B.③④C.①③D.②③④8、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北平分行金库主任崔中石拿10万美元贿赂党通局官员时说:“为了稳妥,昨晚在南京花旗银行现提的,也就10万,按今天的比价,一元兑换法币(国民政府官方货币)1200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第十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于A.19世纪50—60年代B.19世纪60—70年代C.19世纪70—80年代D.19世纪80—90年代2.国货运动发端于20世纪布抗议美国排华事件,20年代发展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全国性运动,30年代达到顶峰,先后出现“国货年”(1932年)“妇女国货年”(1934年)、“学生国货年”(1935年)、“市民国货年”(1936年)。
这一现象A.是单一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的结果B.体现国人自觉排外的理性心理C.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推动了政府对帝国主义态度根本转变3.1932年8月,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制定的兵工整理计划,对全国的兵工厂提出了三个原则:对地处沿海的兵工厂进行迁移;对靠近前沿的兵工厂亦应迁移;其位置颇适于国防之地位的兵工厂则加以扩充。
这些措施客观上A.加强了国家对军事的控制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推动了官僚资本的发展D.为持久抗战提供一定物质基础4.一战期间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部门在一战结束后受打击也最重,这主要说明()A.民族工业投资总量较小,规模较小B.战争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密切相关C.民族工业应重点发展重工业D.帝国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5.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从政治角度对中国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A.进一步破坏了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B.是中国社会未曾有过的新的生产方式C.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D.清政府增加了税收,减轻了还债压力6.杭州“张小泉剪刀”在1909年传至张祖盈时,制剪技术在杭州已传八代,他以“海云浴日”作为商标,送至知县衙门,并报农商部注册“张小泉剪刀”。
此材料可印证A.近代商业意识的发展B.近代机器工业的兴起C.中国洋务运动的发展D.东南民族企业的发达7.1948年8月19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如果当年金圆券的购买力以1计算12月跌至0.0603,1949年2月跌至0.0000002,相当于金圆券发行时的500万分之一。
上述现象A.说明国人的消费能力增强B.是政府刺激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举C.反映了国民政府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D.与《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有直接关系8.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的原因是①帝国主义的贷款提供了大量资金②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③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④民族资本主义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9.近代中国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①帝国主义的侵略②封建势力的压迫③官僚资本的压制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⑤资产阶级的斗争A.①②⑤B.④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10.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近代”两字的本质认识,正确的是A.产生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B.采用大机器生产C.由商人、资本家出资兴办D.以利润为生产的目的11.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前途的经济奇迹”。
这主要是因为A.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B.地区分布不平衡C.国内政局混乱D.工业结构不合理12.(题文)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企业。
1934年前最高产值曾达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
1947年仅到16万吨。
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原因有:①旧军阀的封建统治②官僚资本的侵夺③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④残酷的战争环境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3.下列各项符合张謇所办企业情况的是①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②以纺织业为重点③按近代经营管理方式管理④属民族资本主义性质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14.1937年8月15日,国民政府发布《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
设立了中、工、交、农四行办事总处;成立隶属于军事委员会的贸易调整委员会和资源委员会,实行民制、官收、官运、官专卖政策与统购统销政策。
这一政策A.企图从经济上影响沦陷区的稳定B.突出政府对经济的高度集中管制C.标志着官僚资本垄断地位的确立D.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5.1946年,千家驹在评价《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时说:“这种‘互惠’是一种狼与羊的互惠。
狼对羊说,你可以咬一口,我也只咬你一口,这不是“平等‘互惠’之至吗?”千家驹旨在强调A.战后国际经济制度化不利于自由贸易B.后发国家对国际经济合理秩序的需求C.关贸总协定有助于实现国际贸易自由D.平等互惠是战后世界遵循的共同原则1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具有以上特点主要原因在于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资本家由官僚地主投资而来,与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C.外国资本主义拥有大量资本,技术高超D.中国封建势力的强大与顽固17.“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这表明洋务运动:A.能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B.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D.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些抵制作用18.学者何善川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仅仅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会,如果说一战期间北洋政府像某些专著所说的那样黑暗专制,到处遏制摧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
那么,即使提供再多的机会,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也不会发展。
”下列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是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与外部因素无关B.北洋军阀政府并不是一个黑暗专制的政府C.国内因素推动了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D.北洋政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19.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从1917年开始迅速发展,这一年由于外货锐减,国产纱布畅销,纱价由每箱156元涨到230元,因此全年获利76万两。
以后四年也连续盈利,1917—1921年共获利560多万两。
但是1922年以后,大生各纺织厂开始走下坡路。
以上材料说明A.洋务企业的刺激和诱导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C.纺织业是民族工业中的支柱产业D.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影响重大20.1936年初,国民政府规定,对农产品加工,提倡就农村或其附近发展,对一般工业应由政府实行保护和奖励的政策,对于那些地方上无力举办的大工业,应由政府、企业家一致进行。
这说明国民政府采取的行动是A.实行“币制改革”B.鼓励外资投资国内产业C.提倡国货运动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2小题,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的统治受到威胁。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力量削弱,蒋介石以为除去了心腹之患。
国内外政局的变化促使南京国民政府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国内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上来。
1935年4月,蒋介石在贵阳发表谈话,提出要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同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提出要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把重工业的建设放在首位。
由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加上调整进出口关税,币制的统一,工业、农业、交通等其他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得到了某些发展。
全面抗战爆发打断了这一运动,但它仍为后来国民政府在全面抗战期间运用行政力量干预经济生活以造应战时需要提供了某些范本。
——摘编自《中国军事经济全史》等材料二罗斯福大胆地采取了一些促使经济通货事胀的措施,缓解由大萧条引起的饥饿状况。
他的解决经济灾难的建议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
这个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项目被称为“新政”。
它的基本前提,即政府干预经济来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
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火改变。
开始了社会改革立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在大萧条后仍持续很久。
最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大规模的军费开支对结束美国范围内和其他地区的大萧条起到了比新政策或者类似的措税更加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新全球史》(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分别有哪些?(2)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紀30年代中美经济政策的共同特征,分析造成两者不同结果的原因。
参考答案1.B【解析】1858年签定《天津条约》,规定允许各国船只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这方便了列强对长江中游地区的侵略;A项涉及《南京条约》,五口通商涉及东南沿海地区及长江下游地区,故A 不正确;C和D涉及《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时间比《天津条约》迟,故都不正确;故选B。
2.C【解析】国货运动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单一的爱国主义精神,故A项错误。
排外不是理性健康的心理,故B项错误。
国人的国货运动,增加了国货的销量,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正确。
国货运动并未根本改变政府对帝国主义态度,故D项错误。
3.D【解析】“对地处沿海的兵工厂进行迁移;对靠近前沿的兵工厂亦应迁移;其位置颇适于国防之地位的兵工厂则加以扩充”,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抗战时期军事物资的供应,从而为持久抗战准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故D项正确;A项是主观目的,故错误;这些措施不是为了保障工业化战略,故B项错误;官僚资本是指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兵工厂属于民族资本,故C项错误。
4.D【解析】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间忙于战争,所以使得民族工业获得了“短暂的春天”,但是,随着一战的结束,帝国主义又重新加紧侵略中国,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很快萧条,说明帝国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故D正确;A、B、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5.C【解析】题目要求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政治造成的影响,即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所以C正确,BDA不符合题意。
6.A【详解】材料中时间是1909年,民族工业在此时期获得初步发展机会,报农商部注册“张小泉剪刀”说明民族工业比较注重商业意识,故A项正确;B项是19世纪60-70年代,排除;洋务运动此时已经失败,故C项错误;材料个案不能代表东南民族企业,故D项错误。
7.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1948年8月19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如果当年金圆券的购买力以1计算,12月跌至0.0603,1949年2月跌至0.0000002,相当于金圆券发行时的500万分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乱发纸币、通货膨胀的现象,说明国民政府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故C正确。
解放战争时期国人的消费能力不可能增强,故A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