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测试用例范例
xxx系统集成测试用例设计(模板)
xxx系统集成测试用例设计(模板)系统集成测试用例设计模板1.测试目的-确保系统各模块之间的集成无误,确保系统整体功能正常且稳定。
-验证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和硬件环境下的兼容性。
2.测试环境- 操作系统:支持的操作系统列表(例如:Windows 10, macOS, Linux)- 数据库:支持的数据库列表(例如:MySQL, PostgreSQL, Oracle)- 浏览器:支持的浏览器列表(例如:Chrome, Firefox, Safari)-硬件设备:支持的硬件设备列表(例如:手机,平板,PC)3.测试用例设计3.1集成测试用例-模块1与模块2的集成测试:-测试输入数据:输入特定的数据-预期输出结果:期望得到的输出结果-验证机制:检查输出结果是否与预期一致,检查模块之间的接口是否正常-模块2与模块3的集成测试:-预期输出结果:期望得到的输出结果-验证机制:检查输出结果是否与预期一致,检查模块之间的接口是否正常-...(根据系统模块的复杂度和需求进行设计更多的集成测试用例)3.2兼容性测试用例-在不同操作系统下的兼容性测试:-操作系统:选择一个操作系统-测试输入数据:输入特定的数据-预期输出结果:期望得到的输出结果-验证机制:检查输出结果是否与预期一致,检查系统在该操作系统下的兼容性-在不同浏览器下的兼容性测试:-浏览器:选择一个浏览器-测试输入数据:输入特定的数据-预期输出结果:期望得到的输出结果-验证机制:检查输出结果是否与预期一致,检查系统在该浏览器下的兼容性-在不同硬件设备下的兼容性测试:-硬件设备:选择一个硬件设备-预期输出结果:期望得到的输出结果-验证机制:检查输出结果是否与预期一致,检查系统在该硬件设备下的兼容性-...(根据系统的需求进行设计更多的兼容性测试用例)4.测试执行流程-根据测试目的执行集成测试和兼容性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并与预期结果进行对比-提交问题报告,并与相关开发人员进行沟通和解决问题-重复执行测试过程,直到所有问题得到解决,并确保系统正常运行5.附注-确保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避免因环境问题导致的测试结果不准确。
集成测试用例模板
集成测试用例模板1. 测试案例概览1.1 名称:集成测试用例1.2 编号:TC-INT-0011.3 版本:1.01.4 作者:测试团队1.5 创建日期:2021年10月10日2. 测试案例描述本测试用例旨在检验系统的集成性能,包括软件、硬件、网络等各方面的集成情况,以确认系统在整体运行中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并在集成环境中是否能够正确地相互协作与运行。
3. 测试目标3.1 确认系统在集成环境中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3.2 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集成协作情况3.3 检验系统在集成环境中的性能表现4. 测试环境4.1 软件环境:系统 A、系统 B、数据库 C、网络 D4.2 硬件环境:服务器 X、网络设备 Y、PC 工作站 Z4.3 网络环境:局域网、互联网5. 测试资源5.1 人力资源:测试人员 3 人,开发人员 2 人5.2 设备资源:服务器 X、网络设备 Y、PC 工作站 Z5.3 软件资源:系统 A、系统 B、数据库 C6. 测试流程6.1 前提条件:各系统、数据库、网络设备均已搭建完毕6.2 测试步骤:依次进行以下测试6.2.1 系统 A 与数据库 C 的集成测试6.2.2 系统 B 与数据库 C 的集成测试6.2.3 系统 A 与系统 B 的集成测试6.2.4 全系统的集成测试6.3 预期结果: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各个子系统之间能够协作运行7. 测试用例7.1 系统 A 与数据库 C 的集成测试用例7.1.1 测试目标:确认系统 A 能够正常读写数据库 C 中的数据 7.1.2 测试步骤:步骤 1:检查系统 A 是否能够连接数据库 C步骤 2:在系统 A 中进行数据操作,如添加、修改、删除步骤 3:检查数据库 C 中的数据是否同步更新7.1.3 预期结果:系统 A 能够正常读写数据库 C 中的数据7.2 系统 B 与数据库 C 的集成测试用例7.2.1 测试目标:确认系统 B 能够正常读写数据库 C 中的数据 7.2.2 测试步骤:步骤 1:检查系统 B 是否能够连接数据库 C步骤 2:在系统 B 中进行数据操作,如添加、修改、删除步骤 3:检查数据库 C 中的数据是否同步更新7.2.3 预期结果:系统 B 能够正常读写数据库 C 中的数据7.3 系统 A 与系统 B 的集成测试用例7.3.1 测试目标:确认系统 A 与系统 B 能够正常进行数据交互 7.3.2 测试步骤:步骤 1:在系统 A 中生成数据步骤 2:系统 A 将生成的数据传输给系统 B步骤 3:系统 B 接收并处理数据7.3.3 预期结果:系统 A 与系统 B 能够正常进行数据交互7.4 全系统的集成测试用例7.4.1 测试目标:确认全系统各项功能协作正常7.4.2 测试步骤:步骤 1:模拟实际运行环境,启动系统 A、系统 B、数据库 C 步骤 2:进行各项功能测试,如登录、查询、数据操作步骤 3:模拟并发操作,检查系统性能7.4.3 预期结果:全系统各项功能协作正常,系统运行稳定8. 风险分析8.1 集成环境硬件故障,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8.2 网络传输延迟,影响系统数据交互8.3 子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不兼容,导致数据交互失败9. 风险应对9.1 定期维护硬件设备,保障集成环境稳定运行9.2 使用高质量网络设备,优化网络传输测算9.3 确保子系统间的通信协议一致,确保数据交互顺畅10. 测试报告10.1 测试结果统计10.1.1 系统 A 与数据库 C 的集成测试通过10.1.2 系统 B 与数据库 C 的集成测试通过10.1.3 系统 A 与系统 B 的集成测试通过10.1.4 全系统的集成测试通过10.2 测试问题和建议10.2.1 集成环境存在网络传输延迟,对系统性能有一定影响10.2.2 通过定期维护硬件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有效解决集成环境的稳定性问题10.3 测试结论全系统在集成环境中表现稳定,各项功能正常运行11. 附录11.1 集成环境配置信息11.2 测试数据及结果截图11.3 测试用例执行记录以上是集成测试用例的模板,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酒店管理系统集成测试用例
酒店管理系统集成测试目录1.简介 (1)1.1目的 (1)1.2范围 (1)1.3定义,首字母缩写及简写 (1)1.4参考资料 (1)2.集成测试用例设计 (1)2.1集成内容描述 (1)2.2类协作关系描述 (3)2.3对外接口描述 (3)2.4测试用例 (3)1. 简介本文档提供集成工作版本的集成测试用例集的总体描述,该测试用例集是组成该系统的每个子系统的测试用例集合,包括组成该子系统的所有单元模块的所有用例。
1.1 目的本文档针对集成工作版本所实现的客房预订系统、前台接待系统、前台收银系统、管家系统、密码管理系统用例基本事件流,测试用例覆盖了用例基本事件流的消息序列。
范围本文档包含的测试用例对应的所有子系统用例消息序列。
定义, 首字母缩写及简写按照《数据库设计说明书》中的命名规则参考资料《酒店管理系统》软件用户需求说明书完成的《酒店管理系统》功能分解图《银行中间业务系统》开发计划等《样本-JDM集成测试用例》2. 集成测试用例设计2.1 集成内容描述2.2 类协作关系描述本表是针对该系统中的客房预订系统前台接待系统、前台收银系统、管家系统、密码管理系统Frame表示框图Table表示表 Button表示按钮 RT表示返回YH表示用户 inf表示信息 FJ表示房间Widowsframe表示操作提示信息如删除成功更新成功等mainframe表示主操作界面Fare_table表示收费详单Dbms表示数据库点击button返回主界面2.3 对外接口描述2.4 测试用例2.5测试过程描述2.6Test Procedure 1 2.6.1.1测试过程状态信息2.6.1.2测试过程执行信息:45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鱼离不开水,人离不开亲人和朋友,当你处于逆境和灾难时,帮助你一臂之力,渡过难关的人,都是你的亲人和朋友。
吃水不忘挖井人,度过苦难,不能忘记援助过你的人。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一个人要想获得幸福,必须懂得感恩。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用例模板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用例模板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而测试用例作为测试的基本单位,则更是不可或缺的。
测试用例模板是编写测试用例时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测试人员系统地收集和记录测试用例,提高测试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深入探讨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并按照从简到繁的方式,逐步介绍测试用例模板的编写过程。
一、单元测试让我们来了解什么是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针对软件系统中最小的可测试部件进行的测试。
它通常是由开发人员编写,用于验证代码的正确性。
在编写单元测试用例模板时,我们首先要明确被测试部件的功能和预期结果,然后按照输入、输出、边界条件等因素编写测试用例。
通过对单元测试的深入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编写针对性强、覆盖全面的测试用例模板。
二、集成测试集成测试是将已经经过单元测试的模块组合在一起进行测试,以验证它们在集成后能否协同工作。
在编写集成测试用例模板时,我们需要考虑模块之间的接口和交互,以及集成后的功能和性能。
通过合理设计测试用例模板,我们能够有效地发现模块间的交互问题和集成错误,保障系统的整体质量。
三、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对整个系统进行验证和确认。
在编写系统测试用例模板时,我们需要从用户角度出发,考虑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
系统测试用例模板应该覆盖各种使用场景和边界条件,以保证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总结回顾通过对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的介绍,我们深入理解了测试的概念和重要性。
在编写测试用例模板时,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测试阶段和对象,设计具体的测试用例模板,并注重测试用例的覆盖范围和深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发现和解决软件系统中的问题,提高软件质量和用户体验。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测试用例模板的编写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艺术。
它需要测试人员对软件系统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经验,才能够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测试用例模板。
测试用例模板的编写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改进,以适应不断演进的软件开发和测试环境。
系统测试用例实用模板
【系统名称】系统测试用例历史记录目录1 概述 (4)1.1 系统简述 (4)1.2 阅读对象 (4)1.3 参考文献 (4)1.4 术语解释 (4)2 测试范围、目的与方法 (4)2.1 测试范围 (4)2.2 测试目标 (5)2.3 测试用例覆盖 (5)2.4 测试方法 (5)3 测试条件和工具 (6)3.1 测试环境 (6)3.1.1 开发环境(如果没有使用该环境作为测试,则删除该节) (6)3.1.2 实验室测试环境 (6)3.1.3 现场环境(如果没有使用该环境作为测试,则删除该节) (6)3.2 测试工具 (6)4 测试用例 (6)4.1 功能测试 (7)4.1.1 功能模块1 (7)4.1.2 功能模块2 (7)4.1.3 功能模块n (7)4.2 非功能测试 (7)4.2.1 并发性测试 (8)4.2.2 可靠性测试 (8)4.2.3 实时性测试 (8)4.2.4 压力测试 (8)4.2.5 安全性测试 (8)4.2.6 安装/反安装测试 (8)4.2.7 兼容性测试 (8)4.2.8 移植性测试 (8)4.2.9 扩展性测试 (9)4.3 用户界面测试 (9)5 业务需求-产品需求-用例对应表 (9)1概述1.1系统简述系统名称:[单击此处填写]系统版本:[单击此处填写]系统功能描述:[单击此处填写]1.2阅读对象1.3参考文献1.4术语解释ST(System Testing):系统测试。
IT(Integration Testing):集成测试。
TS(Test Scheme):测试方案。
TD(Test Data and Test Environment Design):测试数据和测试环境设计。
TC(Test Case):测试用例。
该部分主要填写待测系统涉及到的一些业务术语或者缩写的解释。
2测试范围、目的与方法2.1测试范围此处说明在该系统测试中,需要测试哪些内容,以及不需要测试哪些内容。
集成测试用例
输入数据集
预期结果
案例类型
创建日期
设计者
视频发卡功能在综合代客 正案例 交易菜单项下
20130401
张三
异常提示
反案例
20130401
张三
案例版 本: 状态
V1.0 前置条件
Design
Design
未接通视频的情况下,座席端打开视频发卡功 能
xx项目SIT测试用例
操作步骤 步骤1:开机 步骤2:打开XX登陆地址 步骤3:输入绑定视频服务技能的 员工号和密码。 步骤4:进入XX系统 步骤5:打开视频发卡功能 步骤1:开机 步骤2:打开XX登陆地址 步骤3:输入绑定视频服务技能的 员工号和密码。 步骤4:进入XX系统 步骤5:打开视频发卡功能
xx项目SIT测
子系统名称: 模块及其接口说明: 案例路径(主题) xx xx 案例名称 案例ID 案例描述 步骤名称
业务测试\客服系统\xx 系统\自助设备视频发 座席端1 卡服务
01xx_01
视频发卡功能在综合代客交易自助设备视频发 座席端2 卡服务
01xx_02
软件集成测试计划-模板
XXXXXX软件集成测试计划SRIJS-T0-/V0.0XXXX年XX月—1—目录1.介绍 (4)1.1目的 (4)1.2定义和缩写 (4)1.3参考资料 (4)2.测试内容 (4)3.集成测试策略 (4)3.1测试方法 (4)3.2测试环境 (5)3.3测试工具 (5)3.4测试接口 (5)4.测试活动计划进度 (5)5.准入/准出原则 (5)6.测试用例 (6)6.1维护接口 (6)6.2通信接口 (6)6.3I/O接口 (6)7.输出文档 (8)附录 (9)缺陷状态定义 (9)缺陷严重程度定义 (9)XXXXXX软件集成测试计划1.介绍1.1目的请在这里描述编制本文档的目的,并指明读者对象。
1.2定义和缩写1.3参考资料2.测试内容请描述本次集成测试的内容。
如:通过对XXXXXX设备中通信功能、服务接口功能、I/O功能进行软件集成测试,尽可能发现并改正软件中的错误,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并且验证是否满足EN50128标准中关于SIL2等级认证和软件概要设计的相关要求。
3.集成测试策略集成测试也称子系统测试,是在所有模块都通过单元测试和子系统额功能测试成功的基础上,按照XXXXXX概要设计说明书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的接口测试。
3.1 测试方法集成测试将对概要设计中涉及到的对外接口进行黑盒测试。
3.2 测试环境描述测试所需的电气或自然环境、试验地等。
3.3 测试工具3.4 测试接口4.测试活动计划进度5.准入/准出原则准入原则:准出原则:如下表。
6.测试用例6.1 维护接口追溯编号测试用例对应的设计文档的功能编号,例如SWIOMGD003用例ID TC+项目缩写+测试阶段+XXX(001-999),例如TCIOMIT001功能描述例如,维护接口功能用例目的例如,测试维护接口功能是否正常前提条件例如,CPU模块硬件工作正常,以太网连接正常输入/动作期望的输出/响应测试结果例如,启动程序更新命令例如,下载完毕后,程序是否正常启动6.2 通信接口追溯编号SWIOMGD001用例ID TCIOMIT002功能描述CPU模块外部MVB通信功能用例目的测试与外部MVB设备通信是否正常前提条件CPU模块硬件工作正常,MVB设备连接正常输入/动作期望的输出/响应测试结果半实物仿真平台给出指定端口数值维护软件收到正确数值维护软件强制指定端口数值半实物仿真平台收到正确数值6.3 I/O接口6.3.1数字量输入接口追溯编号SWIOMGD004用例ID TCIOMIT003功能描述DI数字量输入功能用例目的DI数字量输入功能是否正常前提条件DI模块工作正常输入/动作期望的输出/响应测试结果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1路采集通道输出高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1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1”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1路采集通道输出低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1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0”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2路采集通道输出高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2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1”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2路采集通道输出低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2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0”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3路采集通道输出高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3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1”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3路采集通道输出低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3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0”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4路采集通道输出高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4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1”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4路采集通道输出低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4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0”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5路采集通道输出高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5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1”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5路采集通道输出低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5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0”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6路采集通道输出高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6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1”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6路采集通道输出低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6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0”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7路采集通道输出高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7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1”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7路采集通道输出低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7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0”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8路采集通道输出高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8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1”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8路采集通道输出低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8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0”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9路采集通道输出高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9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1”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9路采集通道输出低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9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0”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10路采集通道输出高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10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1”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10路采集通道输出低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10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0”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11路采集通道输出高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11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1”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11路采集通道输出低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11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0”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12路采集通道输出高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12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1”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12路采集通道输出低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12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0”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13路采集通道输出高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13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1”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13路采集通道输出低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13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0”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14路采集通道输出高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14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1”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14路采集通道输出低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14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0”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15路采集通道输出高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15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1”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15路采集通道输出低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15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0”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16路采集通道输出高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16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1”I/O测试平台给DI模块的第16路采集通道输出低电平信号维护软件接收DI模块的第16路采集通道数字量信号为“0”7.输出文档●软件集成测试计划●软件集成测试报告●软件集成测试缺陷报告附录缺陷状态定义缺陷严重程度定义。
集成测试用例
(The English Name)
集成测试用例
XXX项目小组
修订表
审批记录
目录
1.引言 (3)
目的 (3)
范围 (3)
读者对象 (3)
参考资料 (3)
术语与缩略语 (3)
2.测试用例 (4)
接口测试用例 (4)
集成功能测试用例 (4)
集成测试用例
1.引言
集成测试用例是为集成测试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模块之间数据接口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或集成后的功能是否满足要求。
请用户根据项目的实际测试情况,裁剪本测试用例模板。
1.1目的
集成测试是将模块按照概要设计要求组装起来进行测试,主要目标是发现与接口有关的问题。
1.2范围
主要测试模块之间数据传输是否正确、模块集成后的功能是否实现、模块接口功能与设计需求是否一致。
1.3读者对象
1.4参考资料
1.5术语与缩略语
2.测试用例
2.1接口测试用例
在实训时,系统内部的接口(即每个模块或类)由单元测试来执行,如果所选择的项目没有对外系
2.2集成功能测试用例
此处的功能测试的参照是概要设计中功能的划分,在系统集成在一起之后,来测试这些功能是否根。
25 软件集成测试用例-GJB438C模板
编号:版本:状态:密级:分发号:XX软件集成测试用例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标审/日期:会签/日期:批准/日期:XX科技有限公司20XX年X月文档修订记录目录1范围 (1)1.1标识 (1)1.2系统概述 (1)1.3文档概述 (1)2引用文档 (1)3测试准备 (2)3.1硬件准备 (2)3.2软件准备 (2)3.3其他测试前准备 (2)4测试说明 (3)4.1测试用例编号规则 (3)4.2测试用例列表 (3)4.3测试用例 (3)5需求的可追踪性 (8)6注释 (8)1范围1.1标识【注释:本条应描述本文档所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完整标识,适用时,包括其标识号、名称、缩略名、版本号和发布号。
】1.2系统概述【注释:本条应概述本文档所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用途。
描述系统与软件的一般特性(如规模、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技术风险等特性);概述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历史;标识项目的需方、用户、开发方和保障机构等;标识当前和计划的运行现场;列出其他有关文档。
】1.3文档概述【注释:本条应概述本文档的用途和内容,并描述与它的使用有关的安全保密方面的要求。
】2引用文档【注释:本章应列出引用文档的编号、标题、编写单位、修订版及日期,还应给出不能通过正常渠道得到的文档的来源。
】3测试准备3.1硬件准备【注释:本条应描述测试工作所需的硬件准备规程。
有关这些规程,可以引用已发布的操作手册。
(若适用)应提供以下内容:a)用名称和(若适用)编号标识要使用的特定硬件;b)所有连接硬件所有的开关装置和电缆;c)说明硬件、互联控制和数据路径的一个或多个图示;d)使硬件处于就绪状态的逐步的操作说明。
】3.2软件准备【注释:本条描述准备被测项、相关软件以及数据的必要规程。
有关这些规程,可以引用已经发布的软件手册。
(若适用)应提供下述信息:a)测试中要使用的特定软件;b)被测项的存储介质(如光盘、磁盘);c)所有相关软件(如模拟器、测试驱动程序、数据库)的存储介质;d)加载软件的说明,包括所需的顺序;e)多个测试用例共用的软件初始化说明。
信息管理系统集成测试用例
信息管理系统集成测试用例目录1. ............................................................................................................................................. 引言31.1 .............................................................................................................................................. 目的31.2 ............................................................................................................................................. 范围31.3 ..................................................................................................................................... 读者对象31.4 ..................................................................................................................................... 参考资料41.5 .............................................................................................................................. 术语与缩略语42. ..................................................................................................................................... 测试用例52.1 .............................................................................................................................. 接口测试用例52.2 ...................................................................................................................... 集成功能测试用例6集成测试用例1.引言集成测试用例是为集成测试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模块之间数据接口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或集成后的功能是否满足要求。
集成测试案例
集成测试案例集成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它旨在验证系统各个组件之间的交互和集成是否正常,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在进行集成测试时,需要编写一系列的测试案例来覆盖系统的各个方面,以确保系统在集成后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集成测试案例,以便开发人员在进行集成测试时能够更好地指导和规范测试工作。
1. 接口测试。
接口测试是集成测试中的重要环节,它主要用于验证系统各个组件之间的接口是否正常工作。
在进行接口测试时,需要编写一系列的测试案例来验证接口的输入输出是否符合预期,以及接口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例如,对于一个系统中的数据接口,可以编写测试案例来验证接口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是否一致,以及接口在高并发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2. 数据库测试。
数据库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存储了系统的各种数据信息。
在进行集成测试时,需要编写一系列的数据库测试案例来验证系统对数据库的操作是否正常。
例如,可以编写测试案例来验证系统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是否正确,以及系统在数据库异常情况下的处理能力。
另外,还可以编写测试案例来验证系统在不同数据库环境下的兼容性和性能表现。
3. 界面测试。
界面是系统与用户交互的重要方式,它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系统的易用性。
在进行集成测试时,需要编写一系列的界面测试案例来验证系统的界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例如,可以编写测试案例来验证系统的界面布局是否合理,各个组件之间的交互是否正常,以及系统在不同分辨率下的显示效果。
另外,还可以编写测试案例来验证系统在不同浏览器和操作系统下的兼容性。
4. 性能测试。
性能是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集成测试时,需要编写一系列的性能测试案例来验证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例如,可以编写测试案例来验证系统在高并发情况下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以及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下的稳定性。
另外,还可以编写测试案例来验证系统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整机集成测试方案及用例
高压发生器
2
探测器
3
主机架
4
线束器
5
X射线管组件
6
图像处理系统
7
液晶显示器
8
控制盒
1・4
表
环境
温度
湿度
气压
硬件平台
软件平台
设备工具
卷尺
GDU TST
数字角度仪
千伏表
1・5
表
测试项目
标准
1
运动测试
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操作说明说
2
剂虽调剂与曝光測试
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操作说明书
3
工作站软件测试
在任意运动状态按下急停@
□运动停止牛头液晶屏熄灭
□其他情况
2.3
GDU TST- 14-A/00
2.3.1
表
用例编号
04
用例标题
曝光剂塑调节
用例设计者
黄容
设计日期
用例设计依据
系统操作手冊
用例慨述
测试对象:肘线系统
测试方法:点击按键进行调节观察是否可以调节
前萱条件
机器处于待机状态
测试对象SN
测试对象VER
操作步骤
预期输出
kV
观察KV是否变动 点击KV调节键
□调节按键有效/ □无效
mAs
在MAS莫式下点击
dVfh
观察mAs是否
□调节按键有效/ □无效
mA
在Time模式下点击
否变化
观察mA是
□调节按键有效/ □无效
ms
在ms模式下点击;
化
观察ms是否变
□调节按键有效/ □无效
GDU TST- 14-A/00
CMMI5文档之集成测试用例模板
××××××项目集成测试用例模板文档编号:FHI_CMMI_VER_TEM_TUC文档信息:集成测试用例模板文档名称:集成测试用例模板文档类别:CMMI模板密级:内部秘密版本信息:1.1建立日期:2016-1-5创建人:EPG批准人:李庆林批准日期:2016.2.25存放位置:集成公司组织资产库/组织标准过程编辑软件:Microsoft Office 2003 中文版文档修订记录(引用时请修改为实际项目的信息)版本编号或者更改记录编号*变化状态简要说明(变更内容和变更范围)日期变更人批准日期批准人V1.0 C 创建2016-1-5 张娜娜2016-2-25 李庆林V1.1 M 文档编号去掉版本号2016-4-17 邓沛沛2016-4-17 李庆林*变化状态:C――创建,A——增加,M——修改,D——删除目录4 1.产品/项目信息..................................................................................................................4 2.集成测试用例设计...........................................................................................................41.1集成内容描述.....................................................................................................41.2类协作关系描述.................................................................................................41.3对外接口描述.....................................................................................................51.4测试用例.............................................................................................................1.产品/项目信息产品/项目名称产品/项目编号测试阶段用例个数设计时间测试设计人测试模块2.集成测试用例设计1.1集成内容描述[此处列出该集成版本所包含的类]子系统构件子系统名称1.2类协作关系描述[此处列出该集成版本所包含的类之间的协作关系,并以表格的形式列出类间的调用]消息编号消息名消息发送者消息接收者[Msg0001]1.3对外接口描述[此处列出该集成版本所提供的对外接口(功能),当没有外部接口设计时,此章节删除。
系统集成测试计划及案例
测试目的 税务接收 9114 报文,并发送 9115 三 方协议验证通过应答 税务接收 9114 报文,并发送 9115 三 方协议验证失败应答 验证银行收到 3001 报文并发送扣款 成功的 2001 扣税回执报文
测试结果 测试日期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2009-12-24 2009-12-24 2009-12-12 2009-12-12 2009-12-24 2009-12-12 2009-12-12 2009-12-12
验证银行收到的 3001 报文并发送相 应结果代码的 2001 扣税回执报文
正确 正确
3
1021
商业银行接收到实时冲正请求(前提 是 TIPS 已把 1001 报文转发给银行, 但 TIPS 没有收到银行扣税回执时) 中间业务系统未到主机扣帐的情况, 不需要抹帐 中间业务系统已到主机扣帐的情况, 需要抹帐
测试情况记录 测试案 例编号 1.1 1.2 2.1 2.2 2.3 2.4 2.5 2.6
案例关键字 9114(税务发起-验证通过) 9114(税务发起-验证失败) 1001(一票一税扣款成功) 1001(一票多税扣款成功) 1001(扣款失败-账户不存 在) 1001(扣款失败-账户未签 约) 1001(扣款失败-账户、账名 不符) 1001 (扣款失败-账户余额不 足)
正确 正确
2009-12-12 2009-12-12 2009-12-12 2009-12-12 2009-12-12 2009-12-12 2009-12-12 2009-12-12 2009-12-12 2009-12-12 2009-12-12 2009-12-12 2009-12-12
验证银行正确接收 3102 报文并发送 9121 收妥通用确认应答给 TIPS
酒店管理系统集成测试用例
酒店管理系统集成测试目录1。
简介 (1)1.1目的 (1)1.2范围 (1)1。
3定义,首字母缩写及简写 (1)1.4参考资料 (1)2.集成测试用例设计 (1)2。
1集成内容描述 (1)2。
2类协作关系描述 (3)2.3对外接口描述 (3)2。
4测试用例 (3)1. 简介本文档提供集成工作版本的集成测试用例集的总体描述,该测试用例集是组成该系统的每个子系统的测试用例集合,包括组成该子系统的所有单元模块的所有用例。
1.1 目的本文档针对集成工作版本所实现的客房预订系统、前台接待系统、前台收银系统、管家系统、密码管理系统用例基本事件流,测试用例覆盖了用例基本事件流的消息序列。
范围本文档包含的测试用例对应的所有子系统用例消息序列.定义, 首字母缩写及简写按照《数据库设计说明书》中的命名规则参考资料《酒店管理系统》软件用户需求说明书完成的《酒店管理系统》功能分解图《银行中间业务系统》开发计划等《样本—JDM集成测试用例》2. 集成测试用例设计2.1 集成内容描述2.2 类协作关系描述本表是针对该系统中的客房预订系统前台接待系统、前台收银系统、管家系统、密码管理系统Frame表示框图Table表示表 Button表示按钮 RT表示返回YH表示用户 inf表示信息 FJ表示房间Widowsframe表示操作提示信息如删除成功更新成功等mainframe表示主操作界面Fare_table表示收费详单Dbms表示数据库点击button返回主界面2.3 对外接口描述2.4 测试用例2.5测试过程描述2.6Test Procedure 1 2.6.1.1测试过程状态信息2.6.1.2测试过程执行信息:。
SOC系统集成测试用例和记录
SOC系统集成测试用例和记录昆明地铁交通6号线自动售检票系统(AFC)SOC系统集成测试用例和记录编写人员:方亚敏编写日期:2011.12.22第2页,共 83 页版本编号说明:如形成文件、变更内容和变更范围日期变更人批准日期批准人第3页,共 83 页目录1用户管理 61.1用户更改 61.2用户签退 71.3用户超时退出 72SOC监控92.1设备事件信息监控(需详细列出每个终端设备会出现的所有状态) 9 2.2设备状态信息监控(需详细列出每个终端设备会出现的所有状态) 10 2.3SNC状态监控103系统管理 123.1操作日志 123.2数据迁移 123.3时钟同步 143.4网络诊断 153.5启动VNC153.6关闭SNC163.7关闭SOC174设备操作 184.1命令下发 184.2模式切换 224.3寄存器查询274.4状态查询 284.5当前参数版本查询284.6将来参数版本查询294.7软件版本查询 314.83014重新下发324.9参数重新下发 334.10交易数据补发 344.11软件更新 344.12图片更新 354.13系统当前状态 364.14启动紧急模式 375数据查询 385.1BOM签到/签退查询385.2操作员查询386设备日故障统计406.1GATE故障报告统计40第4页,共 83 页6.2BOM故障报告统计406.3TVM故障报告统计416.4ISM故障报告统计 427参数查看(LC下发)与AGM、TVM、BOM相关的参数下发后需增加下发设备端的用例447.11041-车站配置447.22000-线路内部通讯参数 457.33002-AFC设备运营参数477.43003-TVM运营参数497.53004-BOM运营参数507.63005-闸机运营参数527.73006-车站名称/线路设备表537.83007-线路名称表557.93008-系统故障代码表577.103009-操作员表587.113010-线路本地语言资源文件 607.123011-清分系统本地语言资源文件617.133014-设备节点标识码设置表 637.143082-站内换乘映射关系表657.153085-出站换乘站映射关系表667.164001-节日表687.174002-车票类型表697.184003-费率表717.194004-区域表737.204006-非高峰时刻表747.214007-车票黑名单表-全量767.224008-车票黑名单表-增量777.234009-车票类型关系对应表797.244015-移动手机票类型关系对应表 808报表838.1报表83第5页,共 83 页1用户管理1.1用户更改用例编号SOC_1_1_001 编写时间2011-12-26测试内容和目的SOC系统是否能正常登陆,操作员显示是否正常,登陆日志有否有记录。
充电集成测试用例5.3
1.目的:测量在不同条件下手机充电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和用户正常使用。
2.适用范围:样机评测,试产、首次量产及充电管理相关变更均需测试。
3.充电测试(测试用例编号:5.3.1)3.1 关机漏电流和省电电流测试(确认被测机漏电流和省电电流正常)3.1.1测试条件:准备手机2部(确认手机功能正常/软硬件状态符合测试要求)、程控电源1台、假电池1块;3.1.2 测试步骤1)手机在关机状态,将程控电源输出电压(假电池电压)分别调为3.3V和4.2V,分别记录此时程控电源所显示的电流数值(关机漏电流);2) 手机在开机省电状态,将程控电源输出电压(假电池电压)分别调为3.3V和4.2V,分别记录此时程控电源所显示的电流数值(省电电流);3.1.3 测试预期结果1) 关机电流<0.5mA;2) 省电电流一般小于1.5mA;3.2 标配充电器充电测试3.2.1 测试条件:1)标配充电器假电池充电:被测机2部、万用表1个、假电池一块、标配旅充、旅充USB测试引线、程控电源、电流测试软件;开关机状态假电池充电。
2)标配充电器锂电池充电:被测机2部、万用表1个、标配锂电池2块、电池放电负载(25Ω/1W,锂电池测试前需对其放电),标配旅充、旅充USB测试引线、程控电源、电流测试软件;开关机状态锂电池充电。
3.2.2 测试步骤1)标配充电器连接被测机与USB测试引线(其中USB测试引线中间两个接头分别接入万用表的电流“A”插孔和“COM”插孔,万用表档位调至“A”档);2)关机状态从小到大设置程控电源电压2.1V、2.8V、3.1V、3.3V、3.5V、3.8V、4.1V、4.14V、充电完成电压4.15V-4.25V;3)开机状态从小到大设置程控电源电压3.3V、3.5V、3.8V、4.1V、4.14V、充电完成电压4.15V-4.25V;4)分别读取并记录手机在开、关机状态下不同电压对应程控电源所显示的电流数值(电池充电电流)和万用表所显示的电流数值(整机充电电流);3.2.3 预期结果1)整机充电电流<0.9×旅充额定输出电流;2)电池充电电流:漏电2.1V≤15mA,2.8V≤105mA,3.1V≤105mA,3.3V、3.5V、3.8V、4.1V、4.14V<0.85×旅充额定输出电流<0.6×电池容量;3)充电完成<一般小于8mA(记录充电完成时的电流需使用电流测试软件搜平均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模块实际结果是否通
过
备注截图
1控件相同或相近功能的按钮用Frame框起来,并有标题或功能说明。
2控件集中放置完成同一功能或任务的元素。
3控件默认按钮要支持“回车”即选操作。
4控件复选框或单选按钮有默认选项。
5控件同一系统,不同界面的通用按钮的位置保持一致
6控件对可能给用户带来损失的操作最好支持可逆性处理。
7控件对可能造成等待时间较长的操作应该提供取消功能,并显示操作的状态。
8控件根据需要,程序自动过滤输入的空格。
9控件按钮、提示信息无错别字。
10控件按钮、提示信息尽量避免中英文混用。
11控件一组按钮应对齐(横向或竖向)
12控件各按钮文字字号应该一致
13控件提示信息无全角、半角混用
14控件各按钮大小应该一致
15菜单工具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
16菜单相同或相近功能的工具栏放在一起
17菜单工具栏的图标能直观的代表要完成的操作
18菜单状态条能显示用户切实需要的信息。
如果某一操作需要的时间较长,还应该显示进度条和进程提示
20菜单菜单和工具栏有清楚的界限
21菜单菜单和状态条通常使用5号字体
22菜单每个菜单快捷键不应有重复
23菜单菜单项提示符(如“…”)使用要准确24菜单工具栏图标大小应一致
25菜单菜单深度不宜超过3层
26菜单当前不能进行的操作应该置为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