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用光学准直仪检测直线度的测量方法。

2、加深对直线度误差定义的理解,掌握被测物直线度合格性判断的方法。

3、进一步理解形状误差的评定准则一最小条件。

二. 测量仪器

42J光学准直仪, “0”级平尺(1.5m)

三.测量原理

机床、仪器导轨或其他窄而长的平面,为了控制其直线度误差,常在给定平面(垂直平面、水平平面)内进行检测。常用的计量器具有框式水平仪、合象水平仪、电子水平仪和自准直仪等。使用这类器具有共同特点是测定微小角度的变化。由于被测表面存在着直线度误差,计量器具置于不同的被测部位上,其倾斜角度就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节距(相邻两测点的距离)一经确定,这个变化的微小倾角与被测相邻两点的高低差就有确切的对应关系。通过对逐个节距的测量,得出变化的角度,用作图或计算,即可求出被测表面的直线度误差值。

四、实验步骤

1.量出被测导轨表面总长,确定相邻两测点之间的距离(节距),将被测平尺或平板调整到基本水平位置(水平仪).

2.量出被测物的点距Lx(钢板尺).

3.调整光学平直仪及反光镜位置(光学平直仪基准线).

4. 逐段测量,在草稿纸上记录“n”次后取点位平均值。

5.将其各点位平均值(正,反向)逐位记入数据表格内,并计算出相对误差及

累积误差(f-).

6.跟据计算出的实际相对误差及累积误差值,采用适当的比例和坐标,画出被

测物直线度的误差放大图。

7采用最小条件法作两条平行线将被测物直线度的误差折线紧紧包容起来。

8垂直于X坐标,量出由最小条件法评定出的误差值f _ 。

9.对照相应直线度公差值t,判断是否f_≤t .

提示;

学生所作实验报告内容为(1.5m平尺)直线度检测,(0.6x0.9m)平板直线度检测作为实验辅助内容不记入实验报告。

如此顺测(从首点至终点)、回测(由终点至首点)各一次。回测时桥板不能调头,各测点两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测量数据。必须注意,如某测点两次

读数相差较大,说明测量情况不正常,应检查原因并加以消除后重测。

为了作图的方便,最好将各测点的读数平均值同减一个数而得出相对差(见后面的例题)。

根据各测点的相对差,在坐标纸上取点。作图时不要漏掉首点(零点),同时后一测点的坐标位置是以前一点为基准,根据相邻差数取点的。然后连接各点,得出误差折线。

用两条平行直线包容误差折线,其中一条直线必须与误差折线两个最高(最低)点相切,在两切点之间,应有一个最低(最高)点与另一条平行直线相切。这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才是最小包容区域。从平行于纵坐标方向画出这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此距离就是被测表面的直线度误差值f (格)。

将误差值f (格)按下式折算成线性值f (微米),并按国家标准GB1184-80评定被测表面直线度的公差等级。

f (微米)=0.01Lf (格)

例:用合象水平仪测量一窄长平面的直线度误差,仪器的分度值为0.01mm/m ,选用的桥板节距L=200mm ,测量直线度记录数据见附表。若被测平面直线度的公差等级为5级,试用作图法评定该平面的直线度误差是否合格?

注:①表列读数,百分数是从图1的11处读得,十位、个位数是从图1的9处读得。

②a 值可取任意数,但要有利于相对差数字的简化,本例取a=297格。

1120001.0⨯⨯=f m μ22=

按国家标准GB1184-80,

直线度5级公差值为

。误差值小于公差

25m

值,所以被测工件直线度

误差合格。

实验结果

测量位置0~250 ~500 ~750 ~1000 ~1250 正方向读数(格)

反方向读数(格)

读数平均值(格)

格值250x0.005/1000=0.00125mm

相对读数值/µm

累计读数值/µm

L(点距)

误差折线图

五.实验分析及思考

提示;

1. 被测物在相对点位内允许最大极限误差值为;

“0”级(1.5m)平尺不直度公差≯8μm。

“0”级(0.6x0.9m)平板不平度公差≯9μm(可参照平尺相对点位)。

2.通过“误差折线”图解,评述采用“最小条件法”和“端点连线法”评定

的利弊,说出选“最小条件法”评定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