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古罗马教育的蜕变)【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学校的肇端)【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学校的肇端)【圣才出品】

第2章学校的肇端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有史可稽最古老的学校是()。

A.僧侣学校B.宫廷学校C.骑士学校D.文士学校【答案】B【解析】据古代埃及文献记载,在古王国时期已出现了宫廷学校。

苏联教育史学家米定斯基认为,建于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宫廷学校是人类有史可稽的最古老的学校。

宫廷学校是国王法老在宫廷中设立的学校,以教育皇子皇孙和朝臣的子弟为宗旨,学生学习完毕,接受适当的业务锻炼后,即分别被委任为官吏。

2.古巴比伦的学校称为()。

A.书舍B.书吏学校C.古儒学校D.泥板书舍【答案】D【解析】由于苏美尔人学校用的教材是泥板书,学生做练习或作业也是用泥板,泥板成为学校的主要学习工具,故学校被称为“泥板书舍”。

在泥板书舍中,负责人称为“校父”,教师称为“专家”,助手称为“大兄长”,学生称为“校子”。

当时图书馆收藏的也是泥板书,大图书馆收藏的泥板书达数万块之多。

3.古埃及作为学术中心的学校是()。

A.僧侣学校B.宫廷学校C.骑士学校D.文士学校【答案】A【解析】僧侣学校(或称寺庙学校),是中王国以后出现的一种附设在寺庙中的学校,着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

4.关于东方文明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及教育B.此时的教育具有强烈阶级性、等级性C.教育内容及机构丰富、繁多D.正式形成正规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答案】D【解析】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是中国、埃及、巴比伦、亚述及印度等亚洲和非洲的几个东方文明古国。

此时的教育与原始社会的教育有本质的不同,其特点主要包括:①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有可能让一小部分人去专门从事智力活动,整理和总结来自实践的知识和经验,从此也就形成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文字也应运而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②随着阶级和私有财产的出现,教育则被统治者所独占,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它成了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施行政治统治、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的工具。

③教育内容和机构丰富多样,学校便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9世纪欧美国家教育的发展)【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9世纪欧美国家教育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10章19世纪欧美国家教育的发展1.工业革命出现的哪些变化预示着教育变革时代的来临?答: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以英国人瓦特改进蒸汽机为标志。

由农业、手工业经济向城市里由机器驱动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转变的革命性进展。

工业革命时期发生了以下变化:(1)政治的民主化政治的民主化趋势对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选举权的扩大和普及增强了个体的受教育意识,因为只有提升文化水平,才能参与政治生活、提高社会地位。

其次,各国自由主义政党在谋求国家世俗化和教育世俗化的努力中取得了重要成就。

再次,通过议会制,各种教育法律得以颁布和实施,从而推动了初等义务教育的发展。

至19世纪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建立了以普及初等教育为主的义务教育制度。

(2)工具理性的兴起首先,科技进步使得科学的世界观最终取代了宗教的世界观,人们的理性观念得以提升。

其次,科技进步促进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促进了工具理性精神的成熟和完善,人类已经进入了希冀借助科学、理性的途径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的目的。

再次,工具理性强调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注重技术上的精确性和可计算性,它以客观结果为衡量依据的科学精神由自然科学领域渗透到社会各领域。

这一思维使得教育研究和发展具有了坚实的基础,为人类对近代教育的改造和变革、为近代教育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3)哲学思潮的繁荣哲学思想是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

19世纪出现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证主义哲学、唯意志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哲学思潮先后出现,从而为教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直接和间接的理论来源,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各国教育改革与教育科学体系的建立。

(4)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为教育思想的丰富和深化奠定了基础,加速了教育科学化进程,这一时期出现的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联想主义心理学、理性主义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

总体而言,工业革命使欧美国家在物质生产和生活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文化科技领域呈现繁荣景象,政治也日渐开明。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中世纪教育的兴衰)【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中世纪教育的兴衰)【圣才出品】

第5章中世纪教育的兴衰一、单项选择题1.中世纪最典型的教育机构是()。

A.修道院B.教区学校C.主教学校D.堂区学校【答案】A【解析】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应该算是分散于各地的修道院。

①修道院早在罗马帝国时期已经出现,最初它们并不是真正的教育机构,只是一种教徒集体修行的场所;②但是进入中世纪以后,特别是在早期,由于其他教育形式基本不存在,它们不但承担起教育的基本职能,而且成为西欧最主要的教育机构。

2.与基督教教育相对立的是世俗封建主教育,主要的两种类型是()。

A.宫廷教育、骑士教育B.骑士教育、城市学校C.宫廷教育、城市学校D.中世纪大学、城市学校【答案】A【解析】①宫廷学校是一种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②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这两种都是不同于基督教教会学校的,用来满足世俗封建主需要的教育形式。

3.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经济、社会的稳定B.十字军东征C.新兴市民阶层需求D.改造原有大学【答案】D【解析】中世纪大学形成的原因包括:①西欧封建制度在11~12世纪进入发展的顶峰时期。

王权日见强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稳步上升,手工业逐渐成为专门的职业。

由工商业者所定居的城市开始在西欧的一些地区出现。

②十字军东征使成千上万的基督徒从西欧离开家乡,到东方去打击“异教徒”,传播基督教信仰,加强了不同文化的交流。

③新兴的城市市民阶层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这不仅提出了新的经济、政治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文化要求。

4.关于城市学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领导权上最初独立自主,后来转交政府B.在内容上强调世俗知识的学习C.培养目标上是适应对职业人才的需要D.使用拉丁语教学【答案】D【解析】①城市学校是指,随着城市的发展,新兴的市民迫切需要掌握初等文化知识,需要对经营工商业有用的实际技能的训练,由此而出现的世俗性的学校。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圣才出品】

第14章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一、单项选择题1.不属于永恒主义教育的观点的是()。

A.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B.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对人施以人性的教育,达到人性的自我实现、人的进步和完善C.学校课程应当以实用学科为中心D.提倡通过教学进行学习【答案】C【解析】永恒主义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哈钦斯、阿德勒、英国的利文斯通和法国的阿兰。

永恒主义教育理论包括:①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②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③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④提倡通过教学进行学习。

2.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提倡宗教教育的是()。

A.新托马斯主义B.永恒主义C.存在主义D.分析教育哲学【答案】A【解析】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是提倡宗教教育的一种教育理论,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意大利、法国等西欧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曾在美国流行。

它的主要教育理论包括:①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教徒和有用的公民;③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④教育应该属于教会。

3.不属于新托马斯主义的观点的是()。

A.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B.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徒和有用的公民C.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D.教育权应由国家掌控【答案】D【解析】新托马斯主义的主要教育理论包括:①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教徒和有用的公民;③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④教育应该属于教会。

4.存在主义者要求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中的关系应是()。

A.我与您B.我与你C.我与他D.我与你们【答案】B【解析】存在主义教育主张个别教育的方法,强调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信任的关系,其代表人物布贝尔曾写过《我和你》等著作。

5.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开辟了道路的一种教育思潮是()。

A.结构主义B.存在主义C.要素主义D.新行为主义【答案】D【解析】新行为主义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观点出发,提出了程序教学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开辟了道路。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20世纪60~80年代欧美国家教育的演变)【圣才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20世纪60~80年代欧美国家教育的演变)【圣才

第13章20世纪60~80年代欧美国家教育的演变1.冷战使教育面临怎样的挑战?答:(1)国家实力对教育的挑战①冷战时期,美苏双方在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较量,政府不断宣扬国家利益受到挑战,使教育的危机意识不断增强。

②冷战中的激烈竞争使各国深刻认识到精英人才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于是进一步强化了精英教育的倾向。

(2)意识形态对教育的挑战①美国在麦卡锡主义盛行时,强迫许多教师进行“忠诚宣誓”,授权学校可以解雇那些涉嫌有“共产主义”倾向的教师,一些州还对教科书的内容严加审查,凡对美国政治制度不满的内容一律删除。

②苏联十分重视在学校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苏联社会的下一代是社会关系的代表者,是全面发展的、具有共产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所必备的高度的道德和文化的人。

”(3)社会理想与社会问题对教育的挑战①美国20世纪50~60年代,贫困问题、种族问题、民权问题等诸多社会问题严重困扰着美国社会。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着手实行改革。

肯尼迪提出了“新边疆”的口号,试图解决美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而约翰逊则提出了“伟大社会”的施政纲领。

教育被看作是实现这些社会理想的重要武器。

②苏联苏联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改造与培养人才有分不开的关系。

在社会改革中对教育提出:a.人的思想教育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建设共产主义社会。

b.发展人的智慧才能,以适应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

c.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更多的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技术进步对劳动者专业技能的要求。

(4)新科技革命对教育的挑战①冷战时期科学技术的竞争异常激烈,新科技革命给教育带来了挑战,它势必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要有相应的改革。

②新科技革命呈现出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趋势,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不断涌现,人们把它称之为“知识爆炸”的时代。

③各学科领域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出现了很多新兴的边缘学科。

这就要求学校教学内容要能够及时反映这些新知识、新信息,并且不断开发新课程。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9世纪欧美国家教育的发展)【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9世纪欧美国家教育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10章19世纪欧美国家教育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1751年,在美国创办了第一所文实中学的教育家是()。

A.杰斐逊B.富兰克林C.林肯D.贺拉斯·曼【答案】B【解析】文实中学是由美国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于1751年在费城首先创办,这是18世纪中期美国中等教育界的新生事物,文实中学大多是私立收费的,有的还是寄宿学校,既开设古典文科课程又开设实际应用学科。

他被称为“美国文实中学之父”。

2.关于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一种明确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B.有一定积极意义,推动教育的发展C.完全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D.带有一定的机械化倾向【答案】C【解析】C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有双重理论基础,即伦理学和心理学。

在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中,伦理学主要起着价值规范的作用,即为教育目的和基本方向的确立提供依据,而心理学则为实现教育目的确定方法、手段;A项,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在严格按照心理过程规律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和活动进行高度的抽象,以建立一种明确的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B项,赫尔巴特及其学派教学理论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世界近代教育的发展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D项,根据教育性教学思想,他把教学完全从属于教育,把教育和教学完全等同起来,具有机械论的倾向。

3.创立“恩物”这一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B.福禄培尔C.陈鹤琴D.杜威【答案】B【解析】恩物是福禄培尔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他认为,恩物的教育价值在于它是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工具。

恩物作为自然的象征,能帮助儿童由易到难,由简及繁,循序渐进地认识自然。

真正的恩物应满足三个条件:①能使儿童理解周围世界,又能表达他对于这个客观世界的认识;②每种恩物应包含一切前面的恩物,并应预示后继的恩物;③每种恩物本身应表现为完整的有秩序的统一观念——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可形成有秩序的整体。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7世纪教育的沿革)【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7世纪教育的沿革)【圣才出品】

第8章17世纪教育的沿革1.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对欧洲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答:近代科学革命丰富了人类的科学知识,开拓了人类的认识视野,提升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1)自然科学知识获得空前增长,极大地推动了近代科学教育的传播及教育科学化进程近代科学革命兴起所产生的最直接结果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科学知识获得空前的增长。

随着科学逐渐地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类的注意力也开始从天上转移到人间,从探索超自然的事物转向研究自然事物,并通过自己的创造带来了自然科学知识的繁荣。

除天文学、力学、医学生理学之外,数学、化学、冶金学、博物学以及电磁学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2)科学研究方法取得突破性改进,科学理性精神得以确立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仅使研究的领域得以拓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而且也使研究方法得到了突破性的改进。

建立在经验和正确感知基础上的新科学方法的应用,打破了少数精英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垄断,“任何具有足够才智的人都能够很容易地理解,而且能用来掌握新的实验和观察原则、了解从资料中得出恰当结论的途径。

”从而使知识的等级色彩开始消退,而民主性的特征不断增强,这都为随后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可能。

(3)科学理性精神得到树立,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改变近代科学革命不仅产生了新的知识以及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科学革命的伟大成就破除了人们长期迷信的并带有宗教灵光的权威观点,树立起了科学的理性精神,使得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根本变化。

(4)伴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新型学校在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欧洲主要国家的学校教育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主要表现为一批新型学校的建立、课程内容的世俗化、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及新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等,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

2.近代初期的科学教育呈现出哪些特征?答:近代初期的科学教育呈现出的特征有:(1)注重科学知识的实用性16~17世纪,自然科学领域发生的革命性巨变使得自然科学逐渐摆脱了神学束缚,并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人们开始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征服和控制自然过程中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宗教改革时期教育的演变)【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宗教改革时期教育的演变)【圣才出品】

第7章宗教改革时期教育的演变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史上最早提出义务教育的教育家是()。

A.柏拉图B.路德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答案】B【解析】宗教改革运动始于德国,发起者是马丁·路德。

按照路德派教义,个人的信仰源于个体对《圣经》的独立的理解。

人人都应读《圣经》。

这种平等的观念反映到教育上则意味着受教育权利的平等。

他认为应使每一个儿童,不分男女贫富都受到教育,教育应在所有等级的儿童中普及。

与普及教育的主张相联系,路德进而提出义务教育的主张。

他认为,对父母而言,使子女受教育是一种对于国家和社会应尽的义务;对行政当局而言,使儿童受教育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应强迫父母把子女送入学校受教育。

对不承担义务的父母,国家应予以惩罚。

2.罗耀拉领导的(),是一种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锋。

A.教区学校B.主教学校C.修道院学校D.耶稣会学校【答案】D【解析】耶稣会是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锋和中坚,其首创者是西班牙人罗耀拉。

出于培养精英以控制未来的统治阶层的考虑,耶稣会集中全力于中等和高等教育方面,而不重视初等教育。

耶稣会设立的学校统称为学院,其中初级部5~6年,相当于中等教育和大学预科,学习内容以文学科为主,耶稣会学校富有成效主要取决于完备的组织管理、高水平的师资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3.有关耶稣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完备的组织管理B.高水平的师资C.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D.顺应宗教改革潮流【答案】D【解析】耶稣会学校的教育富有成效,主要取决于:完备的组织管理、高水平的师资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耶稣会教育有其致命的弱点,即服从于一个目的——企图重建教皇和天主教会对欧洲的统治。

这一目的是逆历史潮流的,是与民族国家的兴起相对立的。

必然因之而遭到各民族国家的拒斥,富有成效的手段服务于一个背时的目的,只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结果必然为历史所淘汰。

4.下列选项中的学校与其他类型不同的是()。

A.免费学校B.贫儿学校C.流动学校D.文法学校【答案】D【解析】D项,文法学校是西方一种历史悠久的普通学校类型,英国近现代主要中等教育机构,收取学费,招收对象多为贵族阶层子弟。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古希腊教育的兴衰)【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古希腊教育的兴衰)【圣才出品】

第3章古希腊教育的兴衰一、单项选择题1.与雅典教育不同,斯巴达()。

A.接受军事训练B.对新生儿进行体格检查C.实施家庭教育D.重视女子教育【答案】D【解析】与雅典教育的不同,斯巴达人非常重视女子教育。

①女子通常和男子接受同样的军事、体育训练,其目的是造就体格强壮的母亲,以生育健康的子女;②女子教育的另一目的是,当男子出征时,妇女能担负起防守本土的职责。

2.斯巴达教育的三阶段不包括()。

A.体格检查B.受国家严格监督的家庭教育C.公共教育D.军事教育【答案】D【解析】斯巴达教育的三个阶段包括:①出生时接受严格的体格检查,只有被认为体质合乎健壮标准的,才准许留下来;身体虚弱的,便弃之荒野,任其死去。

②在7岁以前,公民子女在家中接受母亲的养育,要接受国家的严格监督。

③从7岁至18岁,儿童进入国家的教育机构接受公共教育,开始军营生活。

在这个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灌输,使儿童养成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以及勇敢、坚忍、顺从、爱国等品质。

3.雅典的教育制度注重()。

A.德智体美和谐发展B.军事C.文字D.体育及军事训练【答案】A【解析】雅典的教育,是繁荣的雅典文化、科学、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雅典实施奴隶主民主政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特点包括:①要把统治阶级的子弟训练成为身强力壮的军人,更要求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多种才能、能言善辩、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家和商人;②重视智育,重视德育和美育,教育内容比单纯实施军事体育训练的斯巴达的教育要丰富、充实得多,教育方法也要灵活得多。

雅典就是通过这样的教育来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

4.雅典教育分成五阶段不包括()。

A.家庭教育B.文法和琴弦学校C.军事训练D.音乐教育【答案】D【解析】雅典教育的五个阶段包括:①七岁前,由父母在家中养育;②进入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又称琴弦学校),文法学校教给儿童文学及简单知识,琴弦学校教儿童弹唱;③十二岁至十三岁的少年,一方面继续在音乐学校或者文法学校学习,同时又开始入体操学校进行学习;④十五至十六岁时,大多数青年不再继续上学,要从事其他职业;⑤十八岁至二十岁的青年,属于预备公民阶段,可以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受军事训练。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古代文明与教育-冷战时期教育的演变)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古代文明与教育-冷战时期教育的演变)

第14章冷战时期教育的演变一、单项选择题1.1958年,美国国会颁布的《国防教育法》,主要内容不包括()。

A.加强中小学的基础教育B.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C.加强职业技术教育D.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答案】A【解析】1958年9月2日,美国总统亲自批准颁布了《国防教育法》,该法案共10章,主要内容有:①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即“新三艺”)的教学;②加强职业技术教育;③强调“天才教育”;④增拨大量教育经费。

2.不属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主要领域的是()。

A.中小学的课程改革B.整顿和规划师范教育C.继续解决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D.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答案】B【解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教育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①中小学的课程改革;②继续改善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③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3.在中小学课程改革方面,发表了《教育过程》报告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赫尔巴特B.布鲁纳C.斯宾塞D.桑代克【答案】B【解析】布鲁纳发表的《教育过程》,主要思想包括:①强调早期教育,发掘儿童自身潜力;②逐级下放科学技术课程,缩短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的距离;③用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作指导,编制结构课程,并使之与学过程结构和儿童的智力发展结构相适应,成为儿童可掌握的概念;④鼓励学生用探索的发现式方法学习。

4.不属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所在的是()。

A.高等教育B.劳动教育C.基础教育D.职业教育【答案】A【解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围绕“生计教育”和“返回基础”展开,“生计教育”涉及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返回基础”即强调基础阶段,而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不是重点。

5.在颁布时间上不属于20世纪80~90年代的文件是()。

A.布什的教育政策B.《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C.《国防教育法》D.《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答案】C【解析】A项,布什的教育政策是在80年代后期推行的;B项,《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是1983年颁布的;C项,《国防教育法》是1958年颁布的;D项,《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是1985年颁布的。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古罗马教育的蜕变)【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古罗马教育的蜕变)【圣才出品】

文艺复兴时代影响很大。昆体良认为,大多数的教学可以用同样大小的声音传达给全体学生,
更不必说那些修辞学家的论证和演说,无论听众多少,每个人都能全部听清楚。他还提出,
根据一些教师的实践,把儿童分成班级,依照他们每个人的能力,指定他们依次发言。昆体
良的这些见解,是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9.古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教育形式主要是( )。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成人教育 【答案】A 【解析】古罗马在共和国早期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城邦,当时是不存在学校的,在大多 数情况下,教育都是在家进行的。家庭既是社会的基层组织,又是教育儿童的中心。在家庭 教育中,父母是最主要的老师。父辈们经常带领自己的儿子在田间进行实地农事操作,并在 劳动过程中,传授有关农业生产的知识和经验。在劳动之余,父辈们还经常教儿子们投标枪, 练习骑马、角力、游泳、传授有关军事方面的知识、技能。此外,罗马人还利用民谣、诗歌 以及《十二铜表法》等材料,对儿女进行简单的读、写教育,使儿女掌握初步的文化知识。 这一时期的培养目标是:既是合格的农夫,又是勇敢的士兵。
4.罗马共和前期的家庭教育是以( )为核心。 A.知识教育 B.道德教育 C.公民教育
2/9
圣才电子书

D.道德一公民教育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案】B
【解析】罗活和
社会活动中,男童从父亲那里受到敬畏神明、孝敬父母、忠爱邦国、遵守法律的教育。此外,
7.希望儿童先学习希腊语,然后学拉丁语,再后,两种语言的学习同时并进,即教育 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 )。
A.西塞罗 B.昆体良 C.柏拉图 D.普罗泰戈拉 【答案】B 【解析】昆体良是公元 1 世纪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他十分重视学前教育,关于学 前教育的内容,主张教儿童认识字母、书写和阅读。昆体良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 育问题,希望儿童先学希腊语、然后学拉丁语,再后,两种语言的学习同时并进。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古代文明与教育-共和教育制度的蜕变)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古代文明与教育-共和教育制度的蜕变)

第4章共和教育制度的蜕变一、单项选择题1.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萌芽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西塞罗D.昆体良【答案】D【解析】昆体良认为:①大多数的教学可以用同样大小的声音传达给全体学生,更不必说那些修辞学家的论证和演说,无论听众多少,每个人都能全部听清楚;②根据一些教师的实践,把儿童分成班级,依照他们每个人的能力,指定他们依次发言。

昆体良的这些见解,是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因为这种班级教学尚未推广到各级学校中去,也还没有对它作理论上的论证,所以我们不能说昆体良已经创立了班级授课制,只能说他有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2.西塞罗和昆体良的共同特征是()。

A.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雄辩家B.道德教育第一C.都是职业教师D.都是罗马元老【答案】A【解析】①西塞罗是古罗马杰出的演说家、教育家,古典共和思想最优秀的代表,罗马文学黄金时代的天才作家。

他认为,能就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的演说是雄辩家最本质的特点,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雄辩家。

②昆体良是古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但是他比西塞罗更重视雄辩家德行的培养。

3.培养演说家与政治家,主要发生在古罗马的()。

A.王政时期B.共和早期C.共和中晚期D.帝国时期【答案】C【解析】古罗马的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是王政时期。

③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是共和时期。

a.在共和时期,古罗马仿照希腊开办了一种更高级的学校——修辞学校。

修辞学校是为了把贵族子弟训练成为演说家雄辩家而设立的。

因为这时只有演说家雄辩家才有希望跻身于罗马的统治集团成为新的贵族;b.共和后期,演说、雄辩在罗马公民的政治、社会、法律生活中越来越占有主要地位。

③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5世纪是帝国时期。

4.罗马共和前期的家庭教育是以()为核心。

A.知识教育B.道德教育C.公民教育D.道德一公民教育【答案】B【解析】罗马共和国前期的家庭教育以道德一公民教育为核心。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嬗变)【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嬗变)【圣才出品】

第二编现代教育的历史基础第6章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嬗变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提出的“全人”有何特征?答:(1)反对禁欲主义,肯定人的自然本性和现实生活近代早期的人文主义者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便是猛烈地批判基督教神学的禁欲主义观点,肯定人的现实生活和人的自然本性。

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关怀人的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追求人的幸福,成为人文主义区别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重要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大多数人文主义者都主张在现实的人生中要采取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2)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实现个人理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个人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强烈地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对个人的压制和束缚,由此而产生的个人主义的特征主要是强调个性解放、突出个人性格、挖掘个人潜能、依靠个人奋斗、实现个人理想、体现个人价值。

(3)主张人生而平等,批判等级制度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冲破中世纪神学世界观框架的束缚,但许多人文主义思想家却在不断地修正着这个框架并改变了它的重心。

人文主义者越来越多地歌颂人的现实生活,赞美人在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生机和力量,赞美人的理性和意志的自由。

2.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有何异同?答: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提出了“全人”理想,人文主义者最根本的目的,是追求文化和智力的统一,即塑造拥有最高智慧的全才。

北欧人文主义兴起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北欧洲诸国的文艺复兴运动较意大利晚,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一个分支,相对倾向于贫民和社会。

(1)不同之处①教育性质不同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更加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世俗性。

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家注重社会道德的全面进步,具有较强的宗教性。

②教育内容不同意大利的教育注重文学和美学,北欧的教育注重宗教和道德教育。

③培养目标不同意大利强调培养城市公民,北欧强调培养君主和朝臣。

(2)相同之处①注重对古典科目的学习与研究;②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③反对经院哲学,强调个性解放;④注重古典语言;⑤两地后期均出现了形式主义。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圣才出品】

第14章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1.试述终身教育思想所引发的教育变革有哪些。

答:终身教育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后,便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终身教育”已成为建立学习化社会的象征。

(1)终身教育的含义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是指人从出生到死亡整个一生的教育:①教育并不限于青少年阶段,而应贯穿于人的一生,并且人一生的教育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②教育并不限于在学校中进行,应该使学校以外的社会机构也承担教育的功能,把教育扩展到社会整体中,并寻求各种教育形式的综合统一。

(2)终身教育的目标①培养新人终身教育不仅能够使人适应各种变化,特别是经济和职业方面的变化,而且能够培养人的丰富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能充实、幸福地生活。

②实现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的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朗格朗主张学校教育的“重点一定要放在为民主而教育人这一点上”,终身教育是“实现真正平等教育的手段”。

(3)终身教育的原则①要保证教育的连续性,以防止知识过时;②使教育计划和方法适应每个社会的具体要求;③在各个阶段都要努力培养新人,使之能适应充满进步、变化和改革的生活;④大规模地调动和利用各种训练手段和信息,这种训练和信息超出了对教育的传统定义和组织形式上的限制;⑤在各种形式的行动(技术的、政治的、工业的、商业的行动等)和教育的目标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

(4)引发的教育变革①终身教育的发展预示着社会结构将朝着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方向变化,终身教育模式的确立有助于冲破传统学校的僵化体制,学校将成为整个社会服务的教育和文化中心,而不再是与现实生活隔绝、只供一部分人使用的封闭区域。

②按照“终身教育”的设想,从学校毕业将不再被看作是教育的终结,而是新教育的开始,终身教育将有助于社会为每一个人的受教育权利提供终身保障。

③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终身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重点。

④尽管对于如何按照终身教育理论对教育进行总体规划仍需进一步探讨,但是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为宗旨的终身教育理论和模式必将会改变世界教育的面貌。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史前教育)【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史前教育)【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一编古代文明与教育第1章史前教育1.关于教育起源的观点主要有哪些?答:目前,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

(1)教育的本能起源说教育的本能起源说是从生物学角度提出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提出证据证明,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范围以外、在人出现之前产生的。

他根据对动物生活的观察得出结论,认为动物界早就已经存在教育活动。

生存竞争的本能就是教育的基础。

(2)教育的模仿起源说教育的模仿起源说是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育史学家孟禄。

孟禄在1905年出版的《教育史教科书》中,认为史前社会的教育是从无意识的模仿开始的,当模仿的过程变成了有意识的过程时,教育就真正出现了。

(3)教育的劳动起源说①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从哲学和社会学角度提出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联的教育学者。

他们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等著作中所阐述的观点为基础,批判了前两种主张,提出了教育起源于劳动的观点。

②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支持者认为,只有当人认为在自己和自然界之间需要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时,只有当人学会使用它们时,只有当人面临着制作劳动工具和选择劳动手段的任务时,才会在人类社会中产生老一辈向晚一辈传授劳动经验、知识和技巧的需要。

2.史前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种形态。

在原始社会里,教育活动一般是与生产活动、家庭生活、宗教仪式,以及禁忌活动等融合在一起的。

从总体情况来看,这一时期的教育活动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它是与原始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与人的生存密切联系的。

其基本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史前人类的教育是与社会生活分不开的,模仿成为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2)教育的内容日益多样和复杂;(3)儿童作为社会的成员逐步受到重视,儿童公有公育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特点;(4)与性别有关的男女儿童的教育,特别是男孩的教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问题。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8世纪教育的演进)【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8世纪教育的演进)【圣才出品】

够增进人的聪明才智的知识;学习的方法是要让儿童在实际活动中自觉、自动地学习,要激
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兴趣、采取直观教学的方法等,让儿童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d.青春期(15~20 岁)
主要是道德教育、信仰教育和性教育。儿童要开始接受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学会做一
个城市社会中的自然人。卢梭认为,道德教育应该从人的自爱、自利开始,进而培养人的善
良的情感、道德判断能力以及坚强的道德意志。同时,卢梭还提出了在这个时期进行爱情教
育和性教育的问题,并把它们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
④教育教学的主要原则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主要原则是要正确地看待儿童,要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
(3)意义
①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
②确立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③奠定了内发论思想观念的基础。
1 / 10
圣才电子书

正确的教育。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儿童期(2~12 岁)
主要是感观教育。任务是使他们通过感觉器官的运用获得丰富的感觉经验,但是不要强
迫他们去读书。
c.青年期(12~15 岁)
主要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儿童开始学习文化知识,其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有用的而且能
④为新儿童观的确立做出了贡献。
⑤促进了感观教育的发展。
⑥具有世界性的广泛影响
2 / 1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影响了康德思想乃至教育思想的形成; b.影响了德国泛爱教育运动; c.影响了瑞士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验; d.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4 / 10
圣才电子书

③教学内容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战后初期各国教育的重建)【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战后初期各国教育的重建)【圣才出品】

第12章战后初期各国教育的重建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战后教育重建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答:(1)教科文组织的成立及其组织结构①成立1946年11月在巴黎召开了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第一次大会,该组织正式成立,简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②宗旨教科文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其宗旨是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的交流促进各国间的合作,从而对和平、安全、正义与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③组织结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设在法国巴黎,主要机构有大会、执行局和秘书处。

大会为该组织最高权力机构,每两年开会一次,决定该组织的政策、计划和预算。

执行局为大会闭幕期间的管理和监督机构,由总干事领导的秘书处负责执行日常工作。

(2)教科文组织的活动及贡献①教科文组织成立初期,其活动领域主要集中在欧洲,为战后重建欧洲的文化教育提供服务。

②大批新独立的国家纷纷加入该组织,使它进入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历史新阶段。

其活动自然也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增加了诸如扫盲计划、反对种族主义和种族隔离等方面的内容。

③教科文组织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和儿童基金会等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了一批教育、科学和文化方面的重要项目。

④教科文组织的突出优势就在于它具有进行广泛的智力合作的能力,它是一个“知识性组织”,拥有智力资源的优势,在巴黎总部汇集着多方面的一流专家,并与各成员国家的优秀学者联系密切。

2.日本战后教育重建的基本措施是什么?答:二战期间,日本教育体系具有浓厚封建与国家主义思想的教育制度,国民教育一度停办,整个学校教育体系几乎完全瘫痪。

(1)教育重建政策的确立①1946年,日本颁布战后新《宪法》,提出了发展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实行义务教育。

②1946年8月,日本根据《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制定了《教育基本法》。

其基本内容包括:a.教育目的“完善人格、尊重个人价值、培养充满独立精神的和平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

b.教育方针“尊重学术自由,培养进取精神,通过互敬与合作,致力于文化的创造和发展”。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古代文明与教育-共和教育制度的蜕变)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古代文明与教育-共和教育制度的蜕变)

第4章共和教育制度的蜕变1.古罗马教育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1)古罗马教育的发展阶段古罗马的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

其中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有划分为:希腊化前的教育、希腊文化影响后的教育和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教育。

(2)各阶段的主要特征①罗马共和国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a.教育主要由家庭承担,国家不太干预。

希腊文化前的罗马教育,家庭教育一直持续到16周岁,主要有父母承担对子女的教育。

b.教学内容主要以道德、法律和修辞教育为主。

在希腊文化影响下的教育,初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识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的文法能力,将学生培养成演说家。

c.教学方式主要采取模仿、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来进行。

d.教师的地位比较低。

如初等教育中的教师大多是穷困潦倒的希腊人。

②罗马帝国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a.国家干预和控制教育共和时期罗马的教育主要由家庭承担,随着希腊文化的传入,罗马帝国的统治者逐渐意识到了教育和人才的价值,开始干预和控制文化和教育,这主要表现为建立图书馆和博物馆,支持和保护学术发展。

b.给予教师一定的豁免权共和时期罗马教师地位低下,自恺撒开始,教师陆续获得了一些豁免权。

截止公元150年,教师相继获得了民事义务、税收、兵役的豁免权,外省教师的公民权也得到承认。

c.教师由政府任命共和时期罗马的父母可以为孩子选择教师和学校,但罗马帝国逐渐集中了这一权力,由政府直接任命教师并提供薪水。

教师的任命需经过中央政府允许,再由地方委员会决定。

选择教师的条件主要包括:道德水平、学术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形式通常是公开演讲。

d.限制言论自由为巩固统治,罗马帝国实行了文化高压政策,如焚烧预言书籍、逼迫宣扬共和观念的学者等,使原本活跃的罗马思想界归于沉寂,许多学者转向研究斯多葛哲学和基督教理论。

这一时期也正是基督教的高速发展时期。

2.古罗马教育的主要类型是什么?其具体内容和过程如何?答:(1)普通学校教育①小学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明显改善,教学条件改变不大,教学对象仍主要针对平民子女,贵族及富豪子女依然在家庭中接受家庭教师的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古罗马教育的蜕变
1.古罗马教育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罗马的主要教育机构是家庭,主要学习内容包括读写算、农业知识、道德义务、传统和习俗、军事训练以及法律的构成,教学方法主要以模仿和亲身经历为主。

在教育思想方面,罗马人很少涉及纯理论问题的探讨,更关注教育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具体问题。

(1)古罗马教育的发展阶段
古罗马的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

其中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有划分为:希腊化前的教育、希腊文化影响后的教育和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教育。

(2)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①罗马共和国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
a.家庭承担教育
教育主要由家庭承担,国家不太干预。

希腊文化前的罗马教育,家庭教育一直持续到16周岁,主要有父母承担对子女的教育。

b.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以道德、法律和修辞教育为主。

在希腊文化影响下的教育,初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识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的文法能力,将学生培养成演说家。

c.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主要采取模仿、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来进行。

d.教师的地位
教师的地位比较低。

如初等教育中的教师大多是穷困潦倒的希腊人。

②罗马帝国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
a.国家干预和控制教育
共和时期罗马的教育主要由家庭承担,随着希腊文化的传入,罗马帝国的统治者逐渐意识到了教育和人才的价值,开始干预和控制文化和教育,这主要表现为建立图书馆和博物馆,支持和保护学术发展。

b.给予教师一定的豁免权
共和时期罗马教师地位低下,自恺撒开始,教师陆续获得了一些豁免权。

截止公元150年,教师相继获得了民事义务、税收、兵役的豁免权,外省教师的公民权也得到承认。

c.教师由政府任命
共和时期罗马的父母可以为孩子选择教师和学校,但罗马帝国逐渐集中了这一权力,由政府直接任命教师并提供薪水。

教师的任命需经过中央政府允许,再由地方委员会决定。

选择教师的条件主要包括:道德水平、学术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形式通常是公开演讲。

d.限制言论自由
为巩固统治,罗马帝国实行了文化高压政策,如焚烧预言书籍、逼迫宣扬共和观念的学者等,使原本活跃的罗马思想界归于沉寂,许多学者转向研究斯多葛哲学和基督教理论。

这一时期也正是基督教的高速发展时期。

2.古罗马教育的主要类型是什么?其具体内容和过程如何?
答:(1)普通学校教育
①小学
a.具体内容
出现于公元前3世纪末,以7~12岁的儿童为教育对象,教授读、写、算,道德格言和“十二铜表法”。

b.发展进程
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明显改善,教学条件改变不大,教学对象仍主要针对平民子女,贵族及富豪子女依然在家庭中接受家庭教师的教育。

②文法学校
a.具体内容
拉丁语取代了希腊语成为文法学校主要的教学语言,拉丁文学作品则成为了主要的教学内容。

教育对象为富豪子弟。

b.发展进程
在帝国的文化高压政策下,文法学校的教学逐渐地走向形式主义,逐渐脱离生活。

③修辞学校
a.具体内容
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雄辩家、律师和政治家等,教授修辞学、法律、天文学、数学、几何、伦理等。

b.发展进程
拉丁修辞学校成为了主要的高等教育机构,但文化高压政策挤压了演说的空间与可能,雄辩术逐渐沦为了法庭辩护,因而雄辩术教育也走向了远离生活的形式主义,成为了贵族青年进入政界的敲门砖。

(2)帝国时期的其他类型教育
①医学教育
罗马最著名的医学家盖伦创作了《论身体各部器官功能》,是当时医学校的标准教科书,
这一时期的医学教育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中世纪,奠定了萨拉诺大学的基础。

②建筑学教育
著名罗马建筑师维特鲁维乌斯创作了《论建筑》,他在书中提出建筑家首先应该受到广泛的、自由的基础教育;其次应该多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而非进行纯理论的学习。

罗马时期的建筑学教育为基督教教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建筑师,同时也奠定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

③法律教育
帝国时期的法律教学一般采用讲座的形式,教师评注教材,学生记忆,并到法庭旁听。

当时通行的法律教材有《查斯丁尼法典》《法学总论》《学术汇编》《法典》和《新律》。

罗马的法律教学传统为中世纪波隆那大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西塞罗和昆体良教育思想之间的异同是什么?
答:(1)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后期重要的历史人物、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思想家。

①西塞罗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具备雄辩能力的优秀政治家,对雄辩家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

②雄辩家的培养应彰显人的本性和特点,待人礼让,同时培养广博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③雄辩家的培养有四大要素,其中道德品质的养成是雄辩家教育的首要任务,知识文化素养其次,良好地表达能力(即修辞)是演说的必要能力,优雅的举止风度也十分重要。

(2)昆体良是古罗马帝国著名的雄辩家、教育家。

①昆体良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善良的、精于雄辩的人”,即道德高尚的、具有完美雄辩术技巧的雄辩家。

②雄辩家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应通晓希腊文和拉丁文,对辩证法、几何、天文学、哲
学、音乐、法律等都有所了解,对优秀雄辩家的作品保有崇敬,具有非凡的文化修养。

③昆体良驳斥了“受教育是一种少数人具有的天赋”的思想,认为教育缺少的不是天赋而是学习,教育必须与天赋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理想的雄辩家。

因此,教育者必须了解儿童的天赋和特点,发挥学生的长处,因材施教。

④昆体良划分了教育阶段:7岁前接受家庭教育,7岁以后进入初级学校,毕业后进入文法学校,有初步基础后进入雄辩术学校。

⑤昆体良极力主张实行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

他主张把学生分成班组,由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3)相同点
二人对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同,即教育都是为了培养雄辩家。

西塞罗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具备雄辩能力的优秀政治家,对雄辩家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

昆体良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善良的、精于雄辩的人”,即道德高尚的、具有完美雄辩术技巧的雄辩家。

(4)不同点
①教学方式不同
西塞罗认为,培养雄辩家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实地训练,而昆体良极力主张实行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

他主张把学生分成班组,由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这是二者在培养雄辩家方面最大的不同。

②对雄辩家的所应具备的素质要求不同
西塞罗认为雄辩家的培养有四大要素,其中道德品质的养成是雄辩家教育的首要任务,知识文化素养其次,良好地表达能力(即修辞)是演说的必要能力,优雅的举止风度也十分重要。

而昆体良则强调雄辩家要具有非凡的文化修养。

③对教育阶段的划分不同
由于西塞罗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雄辩能力,因此,他不太注重学校教育,也就没有固定的教育阶段。

而昆体良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的作用,他将教育阶段划分为家庭教育、触及学校、文法学校和雄辩术学校四个阶段,并明确规定了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