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课设
接触网课程设计(接触网绝缘配合)
接触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学号:姓名:指导教师:Array年月日1.大体题目题目接触网绝缘配合。
题目分析接触网的绝缘配合,确实是依照接触网所在的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中所可能施加于接触网的各类电压,包括正常工作电压、操作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并考虑爱惜装置的特性和接触网的绝缘特性,来确信接触网对所加电压的必要的耐受强度,以便把作用于接触网上的各类电压所引致的接触网绝缘损坏和阻碍接触网不中断正常供电的概率,降低到在经济上和铁路运营上所能同意的水平。
良好的绝缘配合,确实是要在技术上正确处置各类电压、各类限压方法(如装设避雷器)和接触网绝缘耐受能力三者之间的配合关系,并在经济上和谐接触网建设投资费、运营保护费和事故损失费三者之间的关系。
因此,对接触网的绝缘配合进行分析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题目:接触网绝缘配合的分析与研究接触网的绝缘部件(1)绝缘子是接触网带电体与支柱设备或其他接地体维持电断气缘的重要部件。
接触网用的绝缘子多为悬式绝缘子和棒式绝缘子。
悬式绝缘子要紧用来悬吊或支撑接触悬挂,电气化铁路供电的额定电压是25KV,选用的绝缘子形式一样是由三片组成的绝缘子串,轻污染区采纳三片一般型悬式绝缘子组成,重污染区采纳四片均为防污型悬式绝缘子组成的绝缘子串。
棒式绝缘子是依照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工作条件而专门设计的一种瓷质的整体式绝缘子,依照利用环境及条件可分为一般型﹑防污型及双重绝缘三种类型。
绝缘子的性能好坏,对接触网可否正常供电阻碍专门大。
﹙2﹚绝缘子的机械性能绝缘子在接触网中不仅起绝缘作用,而且还经受着机械负荷,专门是软横跨的承力索及下锚用的绝缘子经受着线索的全数张力,因此对绝缘子的电气及机械性能的要求都是极为严格的。
(3)绝缘子的电气强度绝缘子在工作中要受到各类大气环境的阻碍,并可能受到工频电压、内部过电压和外部过电压的作用。
因此,要求绝缘子在这三种电压作用及相应的环境之下能够正常工作或维持必然绝缘水平。
绝缘子的电气性能,用干闪络电压﹑湿闪络电压和击穿电压表示。
接触网课设
1 方案选择1.1 题目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控制参数设计。
1.2 内容根据高速接触网的控制参数及理论分析,设计京—沪高速电气化接触网控制参数。
1.3 设计方案高速接触网控制参数包括波动速度、振动波的反射因数、多普勒因数、增强因数、接触线应力及链形悬挂的固有频率等。
本设计主要针对振动波的反射因数、多普勒因数及增强因数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计算,对波动速度和链形悬挂的固有频率只做粗略说明。
2 设计计算根据参考文献,可以得到京沪高速电气化铁路的常用参数如表1所示:表1 京沪高铁各种参数2.1 波动速度电弓抬升引起接触悬挂的振动,该点振动波会沿接触悬挂传播,传播的速度称为波动速度。
理论分析表明,它的大小与接触线的张力和接触线的单位长度质量有关系,可用下式表示mT C P 6.3 (1) 式中: T 接触线的张力(N)m 接触线的线密度(kg/m) 3.50407.1210006.3==P C (km/h ) 波动速度被一致认为是控制运行速度的重要条件,并表示为P C v β=式中:v 实际运行速度(km/h)β 无量纲系数,一般取为0.65~0.70在β取为0.65~0.70时具有最佳的受流效果,若运行速度达到或接近波动速度(β≈1)时,受流质量严重恶化,因此,要保证高速接触网的稳定受流,必须提高接触线的波动速度。
也就是说,波动速度是控制最高运行速度的重要条件之一。
反过来可以理解为,如若想继续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必须相应地改变接触悬挂的综合张力和单位长度质量,即采用轻型和具有高抗拉强度的线材。
世界各国均以最高行车速度不应大于波动传播速度的0.7倍为标准。
我国设计规范规定:波动传播速度不应小于行车最高速度的1.4~1.5倍。
秦沈线200km/h 区段的波动传播速度为420km/h ,只是波动传播速度的0.476倍,300km/h 区段的波动传播速度为489km/h ,只是波动传播速度的0.613倍。
京沪线与秦沈线200km/h 区段相同。
接触网保护课程设计
接触网保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接触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接触网保护装置的种类、原理及功能;3. 学生能了解接触网故障类型及危害;4. 学生能掌握接触网保护参数的设置及调整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接触网故障原因;2.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触网保护装置;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接触网保护参数的设置与调整;4.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接触网保护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接触网保护工作的兴趣和责任感;2.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调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树立安全意识;4. 提高学生对我国高速铁路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但对接触网保护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接触网保护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故障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接触网基本概念:接触网的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2. 接触网保护装置:种类、原理、功能及应用;- 绝缘监察装置- 避雷器- 自动重合闸装置- 故障测距装置3. 接触网故障类型及危害:短路故障、接地故障、断线故障等;4. 接触网保护参数设置与调整:保护定值、时间特性、动作特性等;5. 接触网保护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故障案例,掌握故障处理方法;6. 接触网保护实践操作:模拟实际操作,进行保护装置的设置与调整。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接触网基本概念及保护装置介绍;第二周:接触网故障类型及危害;第三周:接触网保护参数设置与调整;第四周:接触网保护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教材章节关联:《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第三章:接触网保护;《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第七章:接触网保护与故障处理。
接触网课程设计36
接触网课程设计36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接触网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组成、分类及功能;2. 学生能掌握接触网的主要参数及其对铁路运行的影响;3. 学生能了解接触网的设计原则和标准,以及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接触网的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接触网的基本检查和维护方法;3. 学生能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接触网参数的简单计算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铁路电气化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重视接触网运行安全,关注铁路行业的发展;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铁路电气化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接触网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电学基础知识,但对接触网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专业素养。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其安全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接触网基本概念:介绍接触网的定义、作用、发展历程;2. 接触网组成与分类:分析接触网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接触线、承力索、绝缘子、支柱等,以及不同类型的接触网;3. 接触网参数:讲解接触网的主要参数,如接触线高度、拉出值、弓网关系等,及其对铁路运行的影响;4. 接触网设计原则与标准:阐述接触网设计的基本原则、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5. 接触网故障分析:分析接触网常见故障类型、原因及处理方法;6. 接触网检查与维护:介绍接触网的检查方法、维护周期和注意事项;7. 接触网参数计算与优化: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接触网参数的简单计算和优化;8. 接触网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接触网故障案例,提出解决措施。
接触网工程与课程设计
接触网工程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接触网工程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运行原理,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 使学生掌握接触网设备的设计方法,了解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注意事项。
3. 帮助学生了解接触网工程的施工技术,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接触网工程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接触网设备设计技能,能独立完成简单接触网工程的设计任务。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接触网工程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接触网工程领域的发展,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其认识到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熟练描述接触网工程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运行原理。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接触网设备设计,并掌握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参数。
3. 学生能掌握接触网工程的施工技术,了解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4. 学生能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接触网工程设计项目,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
5. 学生对我国接触网工程领域的发展有深入了解,具备一定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6. 学生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关注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接触网工程基本概念与组成结构- 接触网的作用与分类- 接触网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 接触网的运行原理2. 接触网设备设计- 接触网设备设计的基本要求- 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计算- 设计时需考虑的因素及注意事项3. 接触网工程施工技术- 接触网工程施工的基本流程- 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施工安全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4. 接触网工程设计实践- 简单接触网工程设计项目- 团队合作与分工- 设计成果展示与评价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第一周:接触网工程基本概念与组成结构第二周:接触网设备设计第三周:接触网工程施工技术第四周:接触网工程设计实践本章节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如下:- 教材第一章:接触网工程概述- 教材第二章:接触网设备设计原理与方法- 教材第三章:接触网工程施工与维护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案例,讲解接触网工程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运行原理,使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
接触网课程设计 (2)
接触网工程课程设计评语:考勤(10)守纪(10)设计过程(40)设计报告(30)小组答辩(10)总成绩(100)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001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3 年7月18日目录1题目 (1)2高速铁路接触网悬挂方式 (1)2.1 简单链型悬挂 (1)2.2 弹性链形悬挂 (1)2.3 复链形悬挂 (2)2.4 三种悬挂类型的综合比较 (2)3接触线选型 (3)4 承力索 (3)5.张力自动补偿装置 (4)(1)滑动式张力自动补偿装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张力计算 (4)11、题目.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悬挂模式设计设计内容:对各种悬挂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确定适合高速运行接触网的悬挂模式,选择接触线、承力索、吊弦、弹性辅助索等的型号,计算其张力,进行张力补偿的设计。
2、高速铁路接触网悬挂方式接触网的分类主要以接触网悬挂类型来区分,在一条接触网线路上,无论是在区间还是在站场,为满足供电和机械性能方面要求,总是将接触网分成若干长度且相互独立的分段(即为接触网锚段),接触网悬挂分类是针对架空接触网中每个锚段而言。
到目前为止,现实已经开通运营或正在建设的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悬挂方式主要有三类:简单链型、弹性链型、复链型。
2.1、简单链型悬挂简单链形悬挂是一条接触线通过吊弦悬挂在一条承力索上,承力索通过钩头鞍子或悬吊滑轮悬挂在支持装置上。
此种悬挂方式稳定性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接触网系统的跨距、接触线和承力索的张力、吊弦长度、吊弦间距、支持装置及支柱稳定性等技术参数的好坏。
图1 简单链型悬挂2.2、弹性链形悬挂弹性链型悬挂是在简单链型悬挂基础上在每处悬挂点增加Y形弹性吊索,长度一般为8~16m,仍为单链形悬挂。
此悬挂方式稳定性好与坏,除受跨距、承力索和接触线的张力、吊弦、支持装置及支柱稳定性影响外,弹性吊索张力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也十分的大。
接触网课程设计
接触网课程设计第一章 设计任务书第一节 原始资料设计1、广安车站平面图(初步设计)一张;2、悬挂类型: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THJ-95+CHTA-120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TJ-95+TCG-110全线采用BT 供电方式,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回流线采用TJ -70铜绞线。
3、气象条件、污秽区(1)、气象条件:第Ⅲ气象区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10℃;最大风速:25米/秒;最大风速时温度+15℃;覆冰厚度:5mm ;吊弦、定位器正常位置时气温:+15℃。
(2)、污秽区划分:重污秽区 4、设计速度:120km/h5、地质条件:31.6t/m =γ,︒=φ30,a 150KP R ]=[,K598+220至K599+100间为填方,其余为挖方;6、其它参数请参考6.1节内容。
第二节 设计内容1、复制车站平面图;2、决定车站最大跨距;3、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并绘制安装曲线图;4、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5、平面设计(1)、完成所给站场和区间(一个锚段)的接触网平面图;(2)、绘出咽喉区部位放大图;(3)、写出设计主要原则,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4)、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6、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7、验算一组软横跨的支柱容量;8、预制一组软横跨;9、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第三节设计要求1.相互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全过程,不分工合作;2.设计报告包括:设计说明书(原始资料、计算过程、特殊说明);咽喉区放大图;站场平面设计图;张力差曲线;安装曲线。
3.条理清楚、字迹工整、图表规范。
第二章 接触网设计计算第一节 计算负载计算负载指悬挂线索的单位负载,它包括自重负载,覆冰负载,风负载,合成负载等,这些计算负载是确定跨距大小,锚段长度,计算安装曲线,支柱选型,软横跨预知的基础。
计算如下:A 正线:THJ-95+CTHA-120垂直负载 1.自重负载:2.单位覆冰重mkN mkN m kN m kN g g g q g g g djcd jc/10924.1/105.0/10061.1/10813.02322----⨯=++=⨯=⨯=⨯=mkN m kN g B A b b mkN g d b b gg bcb bc bc/10561.310088.110473.2/10088.11010900)29.129.1255.0(514.35.010)22(2/10473.21010900)5.125(514.310)(333bjb0399bj 399g gg---------⨯=⨯+⨯=+=⨯=⨯⨯⨯++⨯⨯⨯⨯=⨯⋅++=⨯=⨯⨯⨯+⨯⨯=⨯⋅+=接触悬挂冰负载接触线单位冰负载承力索单位冰负载γπγπ 水平负载 1. 最大风负载mkN d k mkN d k j jvc CVpP /10268.5109.122525.185.0615.010615.0/10104.5105.122525.185.0615.010615.036262max 36262max ------⨯=⨯⨯⨯⨯⨯=⨯⨯=⨯=⨯⨯⨯⨯⨯=⨯⨯=αα接触线最大风负载承力索最大风负载2.覆冰风负载mkN b A kV m kN b d kV b jbc b cbpp /10310.710)59.12(2525.185.0615.010)(615.0/10189.910)525.12(2525.185.0615.010)2(615.036263626------⨯=⨯+⨯⨯⨯⨯=+⨯=⨯=⨯⨯+⨯⨯⨯⨯=+⨯=αα接触线覆冰风负载承力索覆冰风负载合成负载合成负载是垂直负载和水平负载的矢量和 ,在计算悬挂线索的合成负载时,为了简化计算,假定接触线所受风负载通过定位器传给支柱,对承力索不产生影响,因此,计算线索的合成负载时不考虑接触线的风负载。
接触网课程设计
接触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接触网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结构、原理和分类。
2. 学生能掌握接触网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了解接触网的运行维护要求。
3. 学生能了解接触网在我国高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和发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接触网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接触网设备的检查、维护和保养方法。
3. 学生能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接触网参数的计算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接触网工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投身铁路事业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在工程实践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明白接触网安全对铁路运输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结合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接触网有一定了解,但对实际操作和维护知识掌握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接触网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接触网基础理论:- 接触网的定义、结构、原理及分类。
- 接触网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标准。
- 接触网在我国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案例。
2. 接触网设备及其功能:- 接触线、承力索、悬挂索等主要设备的作用及结构。
- 避雷器、接地装置、绝缘子等辅助设备的功能及原理。
- 接触网设备的运行维护要求及故障处理方法。
3. 接触网运行与维护:- 接触网运行的基本要求及安全措施。
- 接触网设备的检查、维护和保养方法。
- 接触网故障诊断与处理流程。
4. 接触网参数计算与优化:- 接触网参数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
- 接触网优化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 应用专业软件进行接触网参数计算与优化实例。
5. 实践教学环节:- 接触网设备认识实习。
接触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1
接触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班级:电气084学号: 200809329姓名:王艺霏指导教师:于晓英评语:年月日1.基本题目1.1 题目计算某地区的跨距,已知条件为:最大风速为30m/s ,触线水平面内支持扰度j γ=50mm ,无冰负载,接触线j T =9800N ;d=11.8mm,R=500m 。
1.2 题目分析跨距就是两相邻支柱间的距离,跨距有经济跨距和技术跨距两个概念。
单从经济观点考虑问题所决定的跨距为经济跨距;而按技术要求决定的跨距称为技术跨距。
在一般情况下,经济跨距总是要大于技术跨距的,因此,技术跨距总是研究的中心核心问题。
技术跨距是根据接触线在受横向水平力 (如风力) 作用时,对受电弓中心线所产生的许可偏移而决定的。
对于简单接触悬挂,驰度也是决定跨距的重要因素。
通过计算接触线驰度,来校验跨距长度是否满足跨距的要求。
2.跨距长度的计算为了简化计算,以简单接触悬挂的受风偏移状态为例来计算说明,并假设跨距两端是死固定,同时认为在受风以后,不考虑导线的弹性伸长。
2.1 接触线水平偏移的分析当风作用在接触线上时,接触线产生顺风方向的偏移,如图1 所示。
如图中表示的是接触线在跨距内任一点的横断面,接触线在垂直负载和水平风负载的作用下移动一定距离,根据相似的关系,水平偏移的计算如下:图 1接触线的水平受风偏移即y j bj pj gv qvj j q p y b =vj j q p yb = (1)接触线在跨距内任意点的弛度y 值为:jv T x l x q y 2)(-⋅=(2)将y 值代入式(1)中得j b jj T x l x p 2)(-⋅=(3)当2/l x =时,具有最大水平风偏移,即jj j T l p b 82max ⋅=(4)2.2 直线区段接触线水平偏移及最大跨距在直线区段上,当接触线布置成之字形时,根据相邻定位点之字值得大小,分别按一下两种情况进行计算。
(1) 等之字值布置接触线 (直线区段) 等之字值风偏分析图如图 2 所示:图 2 等之字值布置跨中任意点接触线相对受电弓中心的偏移值有1y 、2y 组成:j b =1y +2y其中max j ba xl1y 2yajj T x l x p y 2)(1-⋅=lx l a y )2(2-=式中a ——接触线之字值(mm)j p ——接触线单位长度上的风负载(kN/m) j T ——接触线张力(kN)l ——跨距长度(m)由此可得接触线在跨距长度内任意点对线路中心的偏移值j b 为lx l a T x l x p b jj j )2(2)(-+-⋅=(5) 令 0=dxdb j 解得:lp aT l x j j⋅-=22 将x 值再代入式(5),整理可得:222max 28l p Ta T l pb j jj j ⋅+⋅=(6) (2) 不等之字布置接触线 (直线区段) 不等之字布置风偏分析如图3所示:图 3 不等之字值布置可按等之字值得计算方法令a 为两定点之字值得平均值,此时:由图3可得:max j baxl1y 2y 1a a3y2a 221a a a +=222121113a a a a a a a y -=+-=-= (7) 于是有 j b =1y +2y +3y ;将不等之字值布置时形成的偏移分量代入式(6)中,并将3y 代替式中a 值,就可求得接触线在跨距内最大偏移值max j b ,得22)(82122212max a a l p T a a T l p b j jJj j -+⋅++⋅=(8)如果取式(6)中的jx j b b =max ,并求解出l ,可得到接触线在直线上的最大跨距)(222max a b b p T l jx jx jj -++=(9)式中max l ——最大计算跨距值(m)j T ——接触线的张力(kN)j P ——接触线单位长度的风负载(kN/m)jx b ——接触线的许可偏移值(m)a ——接触线之字值(在曲线区段上为拉出值)(mm) 2.3 曲线区段接触线水平偏移及最大跨距接触线在曲线区段上布置成割线的形式,拉出值为a ,其曲线区段上的受风偏移如图(4)所示。
9接触网课程设计
9接触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接触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掌握接触网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 学生能掌握接触网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了解接触网在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学生能了解接触网在我国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接触网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接触网模型的搭建和测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能运用现代化工具,如CAD软件等,进行接触网设计和绘图,提高接触网工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接触网课程,培养对铁路交通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增强职业素养。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和团队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3. 学生通过接触网的学习,认识到科技进步对铁路交通的重要性,激发创新意识和科技强国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接触网基本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职或中职院校轨道交通相关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和铁路知识,学习积极性较高,实践操作能力强。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为导向,强化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接触网基本概念与组成- 接触网定义、分类及其功能- 接触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2. 接触网工作原理与结构- 接触网的工作原理及供电方式- 接触网的悬挂类型及其特点- 接触网主要设备结构及功能3. 接触网参数与性能指标- 接触网电压、电流等主要参数- 接触网的技术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接触网设计、施工和维护中的注意事项4. 接触网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接触网在我国高速铁路的应用案例- 接触网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5. 接触网模型搭建与测试- 接触网模型的搭建方法与步骤- 接触网模型的测试方法及性能分析6. 接触网设计与绘图- 接触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接触网绘图技巧及现代化工具运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接触网基本概念与组成第2周:接触网工作原理与结构第3周:接触网参数与性能指标第4周:接触网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第5周:接触网模型搭建与测试第6周:接触网设计与绘图教材章节关联:《轨道交通接触网》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
接触网实训课程设计
接触网实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接触网的基本结构、原理和功能,掌握接触网的关键技术参数。
2. 学生能够描述接触网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及维护的基本流程。
3. 学生了解我国接触网技术标准及行业发展现状。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接触网的简单故障排查及处理。
2. 学生能够在指导下完成接触网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操作。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轨道交通事业,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团结协作的工作态度,提高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良好品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求知欲强,喜欢动手实践,但部分学生对接触网技术了解较少,需要加强引导。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采取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接触网基本概念:接触网的结构、原理、分类及功能,国内外接触网技术标准和发展趋势。
2. 接触网设备与材料:接触线、承力索、绝缘子、悬挂装置等设备的功能、结构及性能参数。
3. 接触网施工技术:接触网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
4. 接触网运行与维护:接触网运行原理、运行维护方法、故障处理及安全防护措施。
5. 接触网实训操作:接触网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及维护的实训操作,包括简单故障排查与处理。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接触网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第二周:接触网设备与材料第三周:接触网施工技术第四周:接触网运行与维护第五周:接触网实训操作(分组进行)教材章节关联:《轨道交通接触网技术》第一章:接触网基本概念第二章:接触网设备与材料第三章:接触网施工技术第四章:接触网运行与维护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接触网的基本概念、原理、设备与材料等理论知识,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地铁接触网课程设计
地铁接触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铁接触网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2. 掌握地铁接触网的关键技术参数,如电压、电流、接触线间距等。
3. 理解地铁接触网与列车的供电、受流关系,以及接触网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铁接触网故障原因的能力。
2. 提高学生针对接触网故障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接触网设备、进行简单故障排查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增强职业素养。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严谨、细致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地铁接触网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知识传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电工基础知识,对地铁接触网有一定了解,但对实际操作和故障处理能力有限。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地铁接触网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地铁接触网概述- 接触网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 接触网的关键技术参数及其作用2. 地铁接触网设备与部件- 接触线、承力索、悬挂装置的构造与功能- 绝缘子、馈线、接地装置等关键部件的作用3. 接触网供电与受流- 地铁列车的供电系统及受流方式- 接触网与列车的供电、受流关系及其影响4. 接触网故障分析与处理- 常见接触网故障类型及原因- 故障处理方法与流程5. 接触网安全运行- 接触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安全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6. 实践操作- 接触网设备认识与简单操作- 接触网故障排查与处理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1周:地铁接触网概述第2周:地铁接触网设备与部件第3周:接触网供电与受流第4周:接触网故障分析与处理第5周:接触网安全运行第6-8周:实践操作教材章节关联:《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第3章:接触网《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第2章:接触网设备与部件《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第4章:接触网故障处理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制定详细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地铁接触网相关知识。
接触网课程设计 (1)
课程名称:接触网课程设计院系:电气工程系专业:铁道电气自动化年级:2012级姓名:曹思田蔓琳学号:指导教师:吴卫伟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2015年 3 月18 日摘要本设计主要阐述接触网雷害分析及防雷措施。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系统必不可少的主要设施之一,特点是没有备用线路,发生任何事故,都将中断铁道运营。
接触网线路长,穿越山陵旷野,遭受雷电袭击的机率大,容易受雷击导致电气设备损坏。
接触网没有避雷线,接触网上装有少量的避雷器,其工作接地直接接在钢轨上,或接入轨道电路的轭流变压器线圈中点。
这样的简单方式对防止雷电过电压是不够的。
本文就是针对铁路电网结构及特点,研究雷电过电压及其保护措施,保证铁路电网的安全运行,减少雷击损失。
这不仅对铁路运输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也对加快社会物质流动和经济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工程实际中需要研究解决的热门课题。
我国客运专线建设速度加快,所经地区地理、气象、气候条件差别较大,情况复杂,如果接触网不设避雷线,易遭受雷击引起损坏。
为保证接触网运行的高可靠性在分析德国、日本接触网防雷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气化铁道现状,提出接触网系统防雷的改建建议。
通过分析和理论计算,对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防雷进行研究。
针对电气化铁道中部分线路遭受雷击较频繁的现状对广深线接触网遭受雷击跳闸进行了统计分析,建议广深线全线架设架空地线架空地线采用柱顶方式安装。
在强雷区应设置避雷线对客运专线应切实做好避雷器和避雷线的接地,保障避雷设施正常运行。
关键词: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防雷措施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6)1.1 接触网防雷的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接触网防雷的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接触网课程设计
接触网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原始资料1.悬挂形式:正线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2.气象条件:学号尾数1的为第一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2的为第二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3的为第三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4的为第四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5的为第五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6的为第六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7的为第七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8的为第八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0、9的为第九典型气象区。
3.悬挂数据:学号尾数0、1的结构高度为1.1米,学号尾数2的结构高度为1.2米,学号尾数3的结构高度为1.3米,学号尾数4的结构高度为1.4米,学号尾数5的结构高度为1.5米,学号尾数6、7的结构高度为1.6米,学号尾数8、9的结构高度为1.7米。
站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接触线CT85,Tjm=1000kg。
正线:承力索JT70,Tcm=1500kg;接触线CT110,Tjm=1000kg。
e=4m4.土壤特性:(1)女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º,挖方地段。
(2)男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º,填方地段。
二、设计内容1.负载计算2.最大跨距计算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决定5.平面设计(1)基本要求(2)支柱布置(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4)锚段关节(5)咽喉区放大图(6)接触网分段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支柱编号、侧面限界、支柱类型、软横跨结点、地质情况、基础类型、安装参考图号三、验算部分1.各种类型支柱校验2.缓和曲线跨距校验四、使用图纸按学号最后一位选择奇偶组,按最后两位相加之和的末位数选择站场0---站场9的图纸五、课程设计于任务书下达后六周内交老师,延期交以不及格论处,特殊情况申请延期除外。
《接触网》课程标准
《接触网》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21221014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类型理论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程课程学分 3.5学分课程学时56学时修读学期第4学期适用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合作开发企业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执笔人谭丽娜石成审核人米秀杰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接触网》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接触网结构的组成、作用、分类及选用依据;了解接触网的简单力学分析和计算;熟悉接触网运营、检修和施工的基本标准及其基本工艺要求和操作方法。
本课程与前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相衔接,使学生进一步对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基础知识了解与掌握,与后续课程《接触网专业技能实训》等相衔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所面向的职业岗位为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检修工、接触网检修工,主要从事城轨交通接触网施工、设备检修、维护、实验调试等工作。
根据职业岗位分析,确定本课程的建设思路是:基础理论、施工与检修三大部分,理论联系实际,使三部分内容有机融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的设备施工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计算能力,了解接触网施工程序,并具有一定的操作检修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目标2.1能力目标(1) 能够有效辨别接触网基础设备;(2) 能够正确分析接触网的组成及供电方式;(3) 具有简单的力学分析和计算能力;(4) 具有相关基础设备的安装检调能力;2.2知识目标(1) 掌握接触网的组成级供电方式相关知识;(2) 掌握接触网基础设备与结构;(3) 了解接触网的简单力学分析和计算;(4) 熟悉接触网运营、检修和施工的基本标准及其基本工艺要求和操作方法;(5) 了解接触网施工相关知识2.3素质目标(1) 培养学生共享知识的能力,即团队合作能力;(2) 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即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3) 培养学生知识传播能力,即交流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获取、领会和理解外界信息的能力;(5)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的良好职业道德素养;(6)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分析判断的能力;(7)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
接触网工程课程设计
接触网工程课程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092班姓名:龚岩学号:200909114指导教师:任丽苗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2 年7月13日1基本题目1.1题目城市轨道交通授流分析。
2授流方式2.1受电弓受流2.1.1架空式柔性接触网柔性架空接触网由带张力的柔性金属导线组成,在运行过程中,受电弓与接触线保持可靠的弓网压力,并进行取流。
柔性悬挂已在我国电气化铁路应用了上万公里,是十分成熟可靠的。
在上海地铁、广州地铁、深圳地铁、大连快轨、长春轻轨等线路中也已成功应用。
2.1.2架空式刚性接触网刚性架空接触网是将传统的接触线夹装在汇流排中,用汇流排取代了承力索,并靠它自身的刚性保持接触线的固定位置,使接触线不因重力而产生较大弛度。
刚性架空接触网节省隧道净空,可靠性高,耐磨性好,接触网零件简单,维修成本大大降低。
从20世纪90年代起得到较快发展,我国广州、南京等地的城市轨道交通采用刚性架空接触网形式。
刚性架空接触网一般适用于地下段,而不应用于地面及高架桥。
刚性架空接触网汇流排本身可承受较大的电流,所以目前采用的均为单根接触线的汇流排。
双接触线的汇流排已有设计,但没有实际应用。
我国目前在建的采用直流1500V 供电制式的接触网线路,隧道内采用刚性架空接触网的线路有广州、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轨道交通。
2.2第三轨受流第三轨(又称接触轨)系统是沿线路敷设专为电动车辆授给电能的系统。
其根据授流方式不同分为上部授流、下部授流和侧部授流三种方式。
在国内北京、天津采用上部授流接触轨形式,武汉采用下部授流接触轨形式。
侧部授流形式在国内应用很少,在国外加拿大多伦多士嘉堡捷运线、马来西亚吉隆坡的PUTRA LRT线中有所使用。
2.2.1上部授流上部授流方式为接触轨正方,如图2.1所示,车辆受流器通过与接触轨的上顶面接触获取电能。
北京地铁1号、2号、4号、5号、10号、13号线和八通线采用上部授流方式。
接触网课程设计--接触网的接地与防雷设计
接触网工程课程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2年7月13日1 方案选择1.1题目接触网的接地与防雷。
1.2题目分析接触网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部分裸露在自然环境中没有备份,需要采用必要的大气过电压防护措施。
如果缺少防护措施或措施不当,可能引起绝缘子损坏,造成线路跳闸,直接影响电气化铁路运营。
同时雷击产生的侵入波过电压通过接触网传入牵引变电所,可能引起所内电气设备的损坏造成更大事故。
我国地域广大,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的事故屡见不鲜。
根据牵引供电系统运营部门统计数据分析,目前开通的 26 万多千米电气化铁道中部分雷击事故比较频繁,所以应重视接触网的防雷设计,以运输安全为目标,以系统优化、综合防护、防雷减灾的原则进行接触网的防雷设计。
接触网地线是起保护作用,地线将接触网设备中非常带电的金属部分于钢轨连接起来,当绝缘子发生击穿,闪络或因老化而严重漏电时,变电所保护装置回立即反映事故状态,迅速切断电路。
2 设计计算2.1 直接雷击接触网雷击包括直接雷台,雷电反击和感应雷击过电压等。
雷击接触网承力索产生直击雷过电压同样与雷电流幅值成正比,即雷击过电压约为100 倍的电流幅值,雷击承力索将产生几百到几千 kV 过电压。
雷电反击过电压雷击支柱顶部产生接触网雷电反击过电压,其中不仅有雷电流通过支柱,而且在支柱顶产生电位,同时空气中迅速变化的电磁场还在导线上产生感应电压;按图 l 表示客运专线典型接触网支柱悬挂方式,根据 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计算方法,计算耐雷电反击过电压水平。
感应雷击距接触网有限远S>65m处, 雷击对地放电时.在接触网上产生的过电压与雷电流幅值成正比,其比值为 3.8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网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103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4 年7月 12日1 设计原始题目具体题目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绝缘配合的研究。
设计内容根据所在区域环境条件选择绝缘设备型号,整定空气绝缘间隙,确定绝缘配合方案及配合中的参数设计。
(避雷器部分不是主要设计部分)本设计假设交流电气化铁路的接触网所处的环境如表所示,全线按重污区设计。
表气象条件表名称单位数值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10覆冰时气温℃-5最大风时气温℃10吊弦、定位器正常位置时温度℃25接触网运营设计风速m/s35接触网结构设计风压kN/m2路基上结构风速m/s45覆冰时风速m/s10覆冰厚度mm5雷电区/最大雷电日等级/天中雷区/2 题目计算与分析接触网的绝缘部件绝缘子的种类绝缘子是接触网带电体与支柱设备或其他接地体保持电气绝缘的重要部件。
接触网用的绝缘子多为悬式绝缘子和棒式绝缘子。
悬式绝缘子作为输电线路的重要设备之一,担负着悬挂导线和对铁塔绝缘的重要任务,选用的绝缘子形式一般为由几片绝缘子组成的绝缘子串。
棒式绝缘子是根据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工作条件而专门设计的一种瓷质的整体式绝缘子。
绝缘子的性能好坏,对接触网能否正常供电影响很大。
绝缘子的机械性能绝缘子在接触网中不仅起绝缘作用,而且还承受着机械负荷,特别是软横跨的承力索及下锚用的绝缘子承受着线索的全部张力,所以对绝缘子的电气及机械性能的要求都是极为严格的。
绝缘子的机械强度选择绝缘子机械强度的选择,一般是按所选用导线型号及分裂根数和覆冰厚度、风速等所受综合负载来确定。
我国绝缘子常按机械强度(KN)分级为:70、100、160、210、300等。
110—200kV 线路一般用70kN和100kN二级,300kV线路常用100kN、160kN二级;500kV线路常用160kN、210kN、300kN三级。
考虑接触网25kv的电压以及机械破坏负荷情况,本接触网采用40KN、70KN 二级绝缘子。
绝缘子的电气性能绝缘子在工作中要受到各种大气环境的影响,并可能受到工频电压、内部过电压和外部过电压的作用。
因而,要求绝缘子在这三种电压作用及相应的环境之下能够正常工作或保持一定绝缘水平。
绝缘子的电气性能,用干闪络电压﹑湿闪络电压和击穿电压表示。
1.绝缘子的干闪络电压:绝缘子在干燥﹑清洁的环境时,施加电压使其表面达到闪络(表面暂时性放电)时的最低电压,称为干闪络电压。
2.绝缘子的湿闪络电压:雨水在降落的方向与绝缘子表面呈45度淋在绝缘子表面时,使其闪络的最低电压,就称为绝缘子湿闪络电压。
3.绝缘子的击穿电压:击穿电压是指绝缘子瓷体被击穿损害而失去绝缘作用的最低电压。
悬式绝缘子的选择(每串片数)每串绝缘子片数应符合工频电压的爬电距离要求,同时应符合操作过电(内过电压)要求,有工频电压爬电距离要求的线路,每串绝缘子片数应符合下式要求:L K u n e mλ≥式中:n —每串绝缘子片数;m u —系统最高电压,kV ;λ—爬电比距,330kV 及以上为kV ,220kV 及以下为kV ;0L —每片悬式绝缘子的几何爬电距离,cm ; e K —绝缘子爬电距离的有效系数;绝缘子串除应在长期工作电压下不发生闪络外,还应耐受操作过电压的作用,即绝缘子串的湿闪电压在考虑各种影响因数并保持一定裕度后,应大于可能出现的操作过电压,于是绝缘子串的工频湿闪电压(最大值)或正极性操作冲击50%放电电压可由下式确定50.s u 01u K ≥ 式中:50..s u —绝缘子串的工频湿闪电压最大值或正极性操作冲击50%放电电压;0u —对220kV 及以下系统为计算用最大操作过电压,对于330kV 及以上系 统为线路相对地统计操作过电压,采用空载线路合闸、单相重合闸和 成功的三相重合闸中的较高值;1K —线路绝缘子串操作过电压统计配合系数。
考虑到是重污区,故采用4片防污型悬式绝缘子组成的绝缘子串,选用型号为XWP 2-70(X-悬式,W-防污型,P-盘形,2-结构高度146MM ,70-额定机电破坏负荷),具体参数如表所示。
表 悬式绝缘子参数表型号 泄漏距离(mm) 工频试验电压(kV) 50%全波冲击闪络电压幅值(kV) XWP 2-70 400 90 130在实际运行中,不能排除存在零值绝缘子的可能性。
因此,在按上述操作过电压确定每串绝缘子片数时,还应适当增加片数。
对于直线塔杆,35~220kV 电压等级下增加1片,220kV 及以上增加1~2片。
棒式绝缘子的选择根据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工频额定电压25kV 以及重污区要求棒式绝缘子的爬电距离要大于规定中的1200mm ,所以选择的棒式绝缘子型号为QBN 2-25,具体参数如表所示。
表 棒式绝缘子参数表产品型号 额定电压(kV) 爬距(mm) 全波冲击耐受电压(kV) 工频湿闪耐受电压(kV) QBN 2-25 25 1200 270 130绝缘间隙绝缘间隙的定义接触网带电体与接地体(包括大型建筑物、机车车辆、扩大货物等)之间的空气绝缘距离,称为绝缘间隙。
如果接触网的绝缘间隙过大,将提高电气设备的耐压等级及水平,造成投资过大;如果绝缘间隙过小,会导致击穿绝缘间隙的情况频频发生,造成不稳定运行。
所以要对绝缘间隙进行合理确定。
绝缘间隙的确定确定合理的绝缘间隙,应考虑接触网的工作电压和其他影响空气击穿的因素。
选择空气绝缘的原则,一是能够经受住在空载条件下具有脉冲性质的操作过电压;二是能在任何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不发生事故,以保证接触网良好的工作状态。
在确定绝缘间隙时,除了考虑电压的变化外,还应考虑气温变化、受电弓抬起接触线以及施工误差等原因造成绝缘间隙的变化。
绝缘间隙还应保证在任何运营条件下,消除在接地零件上发生闪络的可能性。
在考虑了这一切因素后,应当力求缩小绝缘间隙的数值。
我国曾用下述经验公式来确定接触网带电体与接地体之间的绝缘间隙,即0.1150HU d =+式中:d —空气间隙(m);U—接触网额定电压(kV)H由于考虑条件和实验条件不同,对最小允许绝缘间隙的取值也不尽相同。
对于25kV接触网电压,我国标准固定绝缘间隙取300mm,最小允许固定间隙取240mm。
经过综合的经济、技术比较后所确定的各项带电体至接地体之间的空气绝缘间隙如表所示。
附加导线对地面及相互间距离如表所示。
接触网的防雷本次设计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所处的环境为中雷区,可每公里装设两只避雷器,避雷器选择氧化锌避雷器。
表空气绝缘间隙表(接触网电压25kV,风速13m/s)序号间隙类别正常值(mm)最小值(mm)1绝缘锚段关节两悬挂点间的间隙(一般)450—2绝缘锚段关节两悬挂点间的间隙(吸流变)300—2供电线带电体的间隙500450325kV带电体距固定接地体的间隙300 240425kV带电体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间隙350 —5受电弓极限和导线最高位置距接地体的瞬时间隙2001606各相关线距接地体的间隙330—7带电体与自耦变压器中线或保护线的间隙250—8绝缘元件接地侧裙边距接地体的间隙10075表附加导线对地面及相互间距离(接触网电压25kV)序号间隙类别供电线回流线架空地线1绝缘锚段关节两悬挂点间隙5000-70004000-60002导线距峭壁、挡土墙和岩石(无风时)10005002导线距峭壁、挡土墙和岩石(计算最大风偏时)300753与建筑物间的最小距离3000-40001000-25004导线跨越非电气化股道7500 75005导线跨越不同回路电气化股道300020006与铁路沿线树木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35003000绝缘配合绝缘配合的定义电力系统中用以确定输电线路和电工设备绝缘水平的原则、方法和规定。
研究绝缘配合的目的在于综合考虑电工设施可能承受的作用电压,过电压防护装置的效用,以及设备的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对各种作用电压的耐受特性等因素,并且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以确定输电线路和电工设备的绝缘水平。
绝缘配合的方法1.统计法:绝缘配合的统计法是根据过电压幅值和绝缘的耐压强度都是随机变量的实际情况,在已知过电压幅值及绝缘闪络电压的统计特性后,用计算方法求出绝缘闪络的概率和线路的跳闸率,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正确的确定绝缘水平。
2.简化统计法:在实际工程中,为便于计算,对过电压及绝缘放电概率的统计规律做了一些通常是允许的假设,即假设它们均服从正态分布,而且已知它们的标准偏差。
这样,就可以写出过电压的概率密度函数及绝缘放电的概率函数。
然后通过变量置换进行积分运算和略去负极性下的故障率既得绝缘在操作过电压下故障率的估算值。
3.惯用法:在此法中,系统最大过电压、绝缘耐受电压与安全裕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如下:W0maxn r 0U A U ⋅==式中:A —安全裕度;w U —绝缘的耐受电压(kV); .m ax 0U —系统最大过电压(kV); n U —系统额定电压有效值(kV); r K —电压升高系数;K—系统过电压倍数。
对于接触网,按绝缘配合要求应做到:在任何运行条件下导线及其他带电金属和接地部分之间空气间隙的绝缘强度不小于接触网绝缘子的绝缘强度。
一般情况下,绝缘间隙只作为一种后备保护,主要还是通过避雷器和绝缘部件进行绝缘。
3 结论本设计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绝缘配合进行了研究,接触网的绝缘配合主要是指绝缘部件、绝缘间隙以及避雷器之间的相互配合,使接触网受到过电压的损害最小。
良好的绝缘配合,是确保接触网运营安全可靠的主要因素。
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不同温度下和污染严重的地区,绝缘子的绝缘水平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要对绝缘的配合有科学合理的选择。
因此对绝缘部件和避雷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选择,并对绝缘间隙做了简要计算。
参考文献[1] 于万聚.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2] 李爱敏.接触网生产实习指导[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3] 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电气化勘测设计院.电气化铁道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4] 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第一工程处.电气化铁路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5] 何金良,过电压防护及绝缘配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