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部编教材《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精准教材注释教参翻译)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梳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梳理
第二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
第三段战后曹刿论述战役取胜的原因。
九、本文特殊句式:
判断句
夫战,勇气也。 “也”,表判断语气。译文:作战,是靠勇气的。
倒装句
宾语前置:
何以战? “何”是介词“以”的宾前语,置。正常语序应为“以何战?”译文:您 凭借什么作战呢?
状语后置:
战于长勺。 “于长勺”,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长勺战” 译文:在长勺交战。
5、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 鲁庄公 的“鄙”表现在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曹
刿的“远谋”表现在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6、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如: 战前:鲁 浅陋 ; 曹有远谋 战时:鲁不作调查,急躁冒进;曹 实地调查,抓准时机 战后:鲁 茫然不知 曹 细说原委 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
参与
2、肉食者鄙:高官们见识浅陋。 鄙:(见识)浅陋
3、何以战:靠什么作战?以: 用,凭,靠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衣食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我不敢独 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弗:不 专 :专有
5、徧,通“遍”普遍。
6、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的牛、羊、丝织品,我不敢(向 神)虚报,一定对神说实话。
4、曹刿认为取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即取信于民) 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 也就是文中鲁庄公所说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句话的译文是:“大 大小小的案件, 我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 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这一句话所 表达的意思其实与孟子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所说的“人和”是一个意思即:希 望统治者能够赢得最大多数人的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

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

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

《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一.一词多义1、间: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挑拨离间()③亲密无间()2、师:①遂逐齐师()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属:①忠之属也()②属予作文以记之()4、牺牲:①牺牲玉帛()②为国牺牲()5、故:①故克之()②公问其故()6、请:①曹刿请见()②战则请从()7、从:①战则请从()②民弗从也()8、以:①何以战()②必以分人()9、之:①肉食者谋之()②小大之狱()③公与之乘()二.通假字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三.古今异义词四.词类活用五.重点词语解释6、弗敢专也()7、小信未孚()六.特殊句式1、夫战,勇气也2、再而衰,三而竭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5、何以战七.理解性默写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4、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5、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7、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8、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八.课文内容理解1、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3、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4、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5、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6、就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

九.中考典型例题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③而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段理解。

(1)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和鲁庄公的“”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

部编九下语文20《曹刿论战》朗读+知识点

部编九下语文20《曹刿论战》朗读+知识点

课后思考探究一、复述课文略。

二、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主要原因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有利时机,在齐人三鼓之后,也就是彼竭我盈之时,进攻敌军;在齐国辙乱旗靡之后,追击齐军。

三、本文紧扣“论战”来写,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言论。

如第一段中曹刿与鲁庄公的问答,详细具体地表现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

再如第三段论述战争胜利的原因,把曹刿的作战必须依靠士气、抓准时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略思想表现了出来。

这两段文字,充分地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对于无助于表现“论战”的事,如战争的起因、战斗的状况、战后的处理等,则略写或不写。

这样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五、1. 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2. 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3.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4. 再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又一次。

六、曹刿的身份为普通老百姓,积极参与国家大事,可以看出他对国家的关心和热爱。

在战前准备中,他充分肯定了鲁庄公的第三个准备,因为他知道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战则请从”表现了曹刿主动请战的热忱。

在战争中,他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做出正确判断,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的胜利。

总之,曹刿是一个政治上有远见卓识,军事上有卓越才能的人。

主要知识点(一)1.文学常识填空。

(1)《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所写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长勺之战。

(2)《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齐师伐我。

伐:攻打(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参与(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遍及,普遍(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2020版部编教材《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精准教材注释教参翻译)

2020版部编教材《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精准教材注释教参翻译)

2020版部编教材《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精准教材注释教参翻译)2020版部编教材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一、作家作品:《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二、教材课下注释:1十年:鲁庄公十年(前684年)。

2师:军队。

3我:《左传》是按照鲁国纪年顺序编写的,所以称鲁国为“我”。

4公:指鲁庄公,鲁国国君。

5肉食者:吃肉的人。

这里指当权者。

6间(jiàn):参与。

7鄙: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8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

以,凭、靠。

9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

安,指安身。

专,独自享有。

10必以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11对:回答。

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12遍:遍及,普遍。

《曹刿论战》知识点归纳

《曹刿论战》知识点归纳

《曹刿论战》知识点归纳一. 文学知识:1. 左丘明。

2. 选自:«左传»。

«左传»,我国现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即按年代顺序记事)。

表达春秋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依据鲁国国史«春秋»编的。

又叫«左氏春秋»。

二、留意以下的注音:刿(guì) 间(jiàn) 弗(fú) 徧(biàn) 帛(bó) 孚(fú) 辙(zhé) 轼(shì) 竭(jié) 靡(mǐ)三、重点词语解释:1、既克,公问其故 (克:打败)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参与)3、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可以:可仰仗)4、肉食者鄙 (鄙:浅陋,这里指目光浅短)5、望其旗靡 (靡:倒下)6、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逐)7、弗敢专也 (专:独自享有,独自专有)8、小信未孚 (孚:为人所信服,信服)四、重点语句翻译: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大国是很难估测(它的举动)的,担忧他们会设下潜伏。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这只是小信誉,不能为神所信服(信任),神灵是不会赐福(保佑)你的。

3、可以一战。

战那么请从。

*可仰仗(这个条件)打一仗。

(假设)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逐一明察,也一定依据实情慎重处置。

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掌权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去参与呢?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小恩小惠惠普及百姓,百姓不会遵从您的。

8、彼竭我盈,故克之。

*敌方的士气曾经消逝了,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可以打败他们。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曹刿论战》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曹刿论战》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曹刿论战》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

二、词类活用1、下视其辙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2、神弗福也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三、古今异义1、间古义:参与今义:两个物体之间;中间例句:又何间焉2、鄙古义: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今义:轻视,看不起。

例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安古义:养今义:平安例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4、牺牲古义:指猪、牛、羊等。

今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为正义的事业舍弃生命。

例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5、加古义:虚报今义:增例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6、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例句:小大之狱7、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忠古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今义:忠诚例句:忠之属也9、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以,表允许。

例句:可以一战10、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例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四、一词多义1、故:公问其故(缘故,原因)故克之(所以,因此)2、请:曹刿请见(请求)战则请从(请允许我)3、从:民弗从也(听从)战则请从(跟随)4、信:必以信(实情)小信未孚(讲信用)五、重点虚词1、以:何以战(介词,凭、靠)必以分人(介词,把)必以信(介词,按照)可以一战(介词,凭、靠)2、之:肉食者谋之(第三人称代词,代鲁国将要迎战这件事)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公与之乘(第三人称代词,代曹刿)公将驰之(第三人称代词,代齐军)登轼而望之(第三人称代词,代齐军)彼竭我盈,故克之(第三人称代词,代齐军)望其旗靡,故逐之(第三人称代词,代齐军)3、其:其乡人曰(第三人称代词,代曹刿的)下视其辙(第三人称代词,代齐军的)公问其故(第三人称代词,代取胜的)吾视其辙乱(第三人称代词,代齐军的)望其旗靡(第三人称代词,代齐军的)4、于:战于长勺(在)5、而:登轼而望之(顺接连词,表修饰)再而衰(顺接连词,表承接)三而竭(顺接连词,表承接)六、特殊句式(一)省略句1、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梳理记忆知识点

《曹刿论战》梳理记忆知识点

《曹刿论战》梳理记忆知识点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书名原为《左氏春秋》,后人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二、通假字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同“遍”,遍及、普遍三、古今异义词1、小大之狱狱:古义:官司、案件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2、牺牲玉帛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3、又何间焉间:古义:参与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4、肉食者鄙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5、虽不能察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6、再而衰再: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7、忠之属也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8、可以一战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行四、一词多义1、师:遂逐齐师:军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2、属:忠之属也:一类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嘱咐。

3、信必以信:实情小信未孚:信用4、何何以战:什么又何间焉:为什么,何必5、以何以战:凭借必以分人:把必以情:根据6、之肉食者谋之(迎战齐军这件事)公与之乘(他,代曹刿)小大之狱(的)公将鼓之(助词,补充音节,无义)登轼而望之(代齐军撤退的情况)故克之(他们,指齐师)忠之属也(这)故逐之(他们,指齐师)7、其公问其故 (其中) 吾视其辙乱 (他们,代齐师) 其乡人曰 ( 他的,代曹刿) 下视其辙(他们,代齐师)8、伐:齐师伐我:攻打伐竹取道:砍伐9、安:衣食所安:养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哪里10、故:公问其故:原因、缘故彼竭我盈,故克之:所以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11、夫:夫战,勇气也:发语词予观夫巴陵胜状:那其夫呓语:丈夫12、从:民弗从:听从战则请从:跟从13、再:再拜:两次再而衰:第二次14、焉:惧有伏焉:兼词,在那里夫子何命焉为:“焉”和“为”合用,表疑问语气. 又何间焉:疑问语气词15、请:战则请从:请允许我曹刿请见:请求16、加:弗敢加也:虚报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17、于:战于长勺:在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从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五、词类活用①公将鼓之:名作动,击鼓②神弗福也:名作动,赐福,保佑六、相关成语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

《曹刿论战》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

《曹刿论战》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

《曹刿论战》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曹刿论战》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旧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做,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它是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二、字词解释:1、通假字:“徧”同“遍”,遍及、普遍(小惠未徧,民弗从也)三、内容理解:1、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取信于民”在文中是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分析鲁庄公“鄙”的表现。

战争前:“公将战”表现其轻率;前两次答语中,将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神灵保佑上,表现其目光短浅。

战争中:“将鼓”“将驰”表现其不察敌情,急躁冒进。

战争后:“问其故”表现其胜不知因,平庸。

3、分析曹刿“远谋”的表现。

战前,他启发鲁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战中,他掌握战机,详察敌情,后发制人;战后,他善于总结经验。

4、评价鲁庄公其人。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说明他目光短浅,政治上平庸;在战争过程中,他急于迎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启发下终有所悟,认识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作战中能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知人善任,与一般昏君有别。

5、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取胜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二是善于捕捉进军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三是追击时机的判断正确:辙乱旗靡。

6、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鲁浅陋;曹有远谋战时:鲁不察敌情,急躁冒进;曹详察敌情,抓准时机战后:鲁茫然不知;曹细说原委好处是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卓越军事才能。

7、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8、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曹刿guì又何间jiàn焉玉帛bó辙zhé轼shì靡mǐ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又何间焉间:参与。

(2)肉食者鄙鄙: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3)何以战以:凭,靠。

(4)弗敢专也弗:不。

专:个人专有。

(5)弗敢加也,必以信加:虚报。

信:实情。

(6)公将鼓之鼓:击鼓进军。

(7)遂逐齐师逐:追赶,追击。

(8)一鼓作气作:振作。

(9)夫大国,难测也测:推测,估计。

(10)望其旗靡靡:倒下。

3.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一鼓作气:现用来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辙乱旗靡:形容军队溃败混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曹刿请见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5)“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那些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把它分给别人。

(3)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这是忠于职守(尽心尽力为人民办好事)之类的事。

凭这一点,就可以跟敌人打一仗了。

如果(跟齐国)作战,就请(让我)跟从(您)。

(4)夫战,勇气也。

作战,要靠勇气。

(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仔细察看发现了齐军战车轮迹混乱,又远远望见齐军战旗也倒,(知道他们真的败了)所以才(请您下令)追击他们。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曹刿论战》中曹刿分析战争胜利原因的一段话。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必备知识点精修订

曹刿论战必备知识点精修订

曹刿论战必备知识点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一、文学常识《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春秋三传”之一。

是记录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旧时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战国时人所编。

二、知识点总结1.通假字: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通“遍”,遍及。

2.词类活用:①神弗福也:福,名作动,赐福②公将鼓之:鼓,名作动,击鼓进军3.古今异义①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②小大之狱狱,案件③可以一战可以,可以凭借④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4.多义词⑴以①凭借:何以战/可以一战②把必以分人(以头抢地耳《唐雎》)③按照:必以信/必以情⑵之①代词,这件事:肉食者谋之②代词,他:公与之乘③助词,的:小大之狱④▲补充音节,不译:公将鼓之(/怅恨久之/卒之为众人/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处处志之)⑶其①他们的:下视其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②其中的:公问其故⑷加①虚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②戴: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③给予:大王加惠④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⑤更加: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⑸间①参与:又何间焉②暗地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③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④偶然,间或: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⑤间隔、间断:遂与外人间隔⑹▲再①第二次:再而衰②两次:主人日再食/子墨子起,再拜⑺伐①讨伐,攻打:齐师伐我②砍伐:伐竹取道⑻乘①乘坐:公与之乘②辆:车六七百乘⑼安①养:衣食所安②怎么:安能辨我是雄雌⑽故①原因:公问其故②所以,因此:彼竭我盈,故克之5.其它重点字词(掌握课下注释,如:)必以信.(实情)小信(信用)未孚.(为人所信服)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旺盛)望其旗靡.(倒下)6.文言句式⑴宾语前置句:何以战⑵省略句: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必以(之)分人⑶判断句:忠之属也⑷状语后置句:战于长勺7.翻译下列句子。

【北京中考必考古文】部编初中语文-《曹刿论战》重点文言知识及课文理解

【北京中考必考古文】部编初中语文-《曹刿论战》重点文言知识及课文理解

《曹刿论战》重点文言知识一、重要字词1.齐【师】伐我军队2.【肉食者】谋之吃肉的人。

这里指当权者3.又何【间】焉 jiàn 参与4.肉食者【鄙】/不以臣卑【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5.衣食所【安】,弗敢【专】业安:指安身专:独自享有6.【对】曰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7.小惠未【遍】遍及、普遍8.弗敢【加】也虚夸,夸大9.必以【信】实情10.小信未【孚】使信服11.虽不能【察】明察12.必以【情】诚,诚实。

这里指诚心13.【忠】之属也尽力做好分内的事14.战则请【从】跟随15.齐师【败绩】大败16.公将【驰】之驱车追赶17.【既】【克】既:已经克:战胜18.一鼓【作】气鼓起19.三而【竭】穷尽20.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21.难【测】也推测,估计22.惧有【伏】也埋伏23.望其旗【靡】倒下24.伐(1)齐师【伐】我攻打(2)【伐】薪烧炭/【伐】竹取道砍伐25.属(1)忠之【属】也类(2)【属】予作文以记之同 "嘱",嘱托26.故(1)【故】克之因此,所以(2)公问其【故】缘故,原因27.从(1)战则请【从】跟随(2)民弗从也服从,听从您的命令拼死作战28.以(1)何以战?凭,靠(2)必以分人把(3)必以情按照29.之(1)代词: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公与【之】乘(代词,他,指鲁庄公) (2)结构助词,的:小大【之】狱二、古今异义1.【牺牲】玉帛 <古>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2.小大之【狱】 <古>指诉讼事件3.【可以】一战 <古>可:可以;以:凭借4.【再】而衰 <古>第二次三、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

赐福,保佑2.一【鼓】作气名词用作动词。

击鼓(进军)四、特殊句式1.宾语前置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2.状语后置战于长勺。

即“于长勺战”3.省略句(1)省略主语:(曹刿)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知识梳理

《曹刿论战》知识梳理

《曹刿论战》知识梳理【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全称《春秋左氏传》。

相传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作,是我国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本文记叙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长勺之战。

2、本文主要运用对比手法,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在对话中,曹刿的“远谋”和庄公的“鄙”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齐师伐.我:攻打。

肉食者谋....之: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谋划。

肉食者鄙.:鄙陋,眼光短浅。

未能远谋..:深谋远虑。

乃.入见:就,于是。

弗.敢专.也:不。

独自占有。

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

牺牲玉帛.:丝织品。

弗敢加.也:虚报。

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虽.不能察.:即使。

明察。

必以情.:(以)实情判断。

未.可:不。

忠.之属也: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公将鼓.之:击鼓进军。

齐师败绩..:大败。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下视其辙.:车轮轧出的痕迹。

登轼.而望之:古代车子前面的横木。

遂逐.齐师:追赶,追击。

既克.:战胜,攻下。

一鼓作.气:振作。

再.而衰:第二次。

三而竭.:尽。

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2020部编版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07《曹刿论战》知识梳理

2020部编版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07《曹刿论战》知识梳理

《曹刿论战》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

课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

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儒家经典之一,叙述春秋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的。

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本文所写的战争是齐鲁两国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又称“长勺之战”。

二、字音字形曹刿(ɡuì)又何间(jiàn)焉弗(fú)小信未孚(fú)玉帛(bó)下视其辙(zhé)登轼(shì)败绩(jì)遂(suì)逐(zhú)齐师旗靡(mǐ)三、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1.齐师.伐我师:军队2.肉食者...谋之肉食者:吃肉的人。

这里指当权者。

3.肉食者鄙.鄙:浅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安身专:独自享有5.对.曰对:回答。

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6.小惠未徧.遍:遍及、普遍7.虽不能察.察:明察8.必以情.情:实情9.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属:类10.战则请从.从:跟随11.齐师败绩..败绩:大败12.公将驰.之驰:驱车追赶13.既.克既:已经14.一鼓作.气作:振作15.彼竭.我盈.竭:衰竭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16.难测.也测:推测,估计17.惧有伏.焉伏:埋伏18.望其旗靡.靡:倒下(二)通假字1.小惠未徧.徧同遍,遍及、普遍。

(三)古今异义1.小大之狱.古义:诉讼事件今义:监狱2.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3.又何间.焉古义:参与今义:中间4.弗敢加.也古义:虚夸,夸大今义:增加5.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6.必以信.古义:实情今义:书信7.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今义:忠诚。

(四)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2.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曹刿论战》知识点归纳

《曹刿论战》知识点归纳

《曹刿论战》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曹刿论战》选自《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它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2.《曹刿论战》一文通过人物对话,阐明了作战必须取信于民及运用正确地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

二、字词解释安:养。

专:独自专有。

徧:通“遍”,遍及。

必以信:信实。

小信未孚:信用。

信任。

三、重点句子翻译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用来祭祀的猪、牛、羊、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凭借实情禀报神。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轻重不同的诉讼案件,我即使不善于明察,一定会根据实情判断。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这是尽力做好本职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他于是下车观察齐军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来瞭望齐军。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尽了。

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看见他们的车轮陈迹紊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追击齐军。

四、内容理解1、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答:写了曹刿进见鲁庄公的原因和他认为作战要取信于民的远见卓识。

2、“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交战的两个国家和战争的性质(齐对鲁的侵略战争)。

3、简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①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②反衬出曹刿的远见卓识。

4、读了这段文字,曹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答:有爱国心和责任感(有远见卓识)。

5、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第一段:叙述战争的概况。

第二段:曹刿论述鲁国取胜的原因。

6、用原文语句填空。

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彼竭我盈的时候。

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的时候。

7、第①段通过描写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如何的品质和才干?答:胸有成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战机。

8、文中的“公将鼓之”和“公将驰之”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性格?答:急躁冒进。

9、“彼竭我盈,故克之”这句话表现了曹刿的什么才能?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能表现了他这种才能?(写出两处)表现了曹刿善于把握作战时机表现的语句:①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007《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

007《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

《曹刿论战》1.十年春,齐师伐我。

注释: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标题是编者加的。

《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本文所写的战争是齐鲁之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故又称“长勺之战”。

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3我:《左传》是据鲁史写的,所以称鲁国为“我”。

4翻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2.公将战,曹刿请见。

注释:公:指鲁庄公。

5翻译: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3.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注释:肉食者: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6间(jiàn):参与。

7翻译: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注释:鄙: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8翻译: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4.乃入见。

问:“何以战?”注释: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

以,凭、靠。

9翻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专,个人专有。

10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11翻译: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

”6.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注释:对:回答。

12徧:通“遍”,遍及,普遍。

13翻译: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7.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注释: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牺牲,指猪、牛、羊等。

帛,丝织品。

14 加:虚报。

15信:实情。

16翻译: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8.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注释: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

孚:为人所信服。

17 福:赐福,保佑。

18翻译:曹刿回答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曹刿论战》原文、译文及知识点

《曹刿论战》原文、译文及知识点

《曹刿论战》原文、译文及知识点《曹刿论战》原文、译文及知识点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曹刿论战》原文、译文及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曹刿论战》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译文: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准备应战。

曹刿请求拜见。

他的同乡说:“都是得高官厚禄的人,又为什么要参与呢?”曹刿说:“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上朝去拜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什么应战呢?”庄公说:“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拿它来分给一些臣子。

”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于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的。

”庄公说:“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凭着一片至诚,告诉神。

”曹刿回答说:“这点儿小诚意,不能被神信任,神不会赐福的。

”庄公说:“轻重不同的案件,我既使不善于明察详审,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要打仗,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

《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

《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一、基础知识1.字音曹刿( ɡuì) 玉帛( bó) 小信未孚( fú) 辙乱( zhé) 旗靡( mǐ)2.一词多义何以战( 介词,凭、靠)以必以分人( 介词,把)民弗从也(动词,听从)从战则请从( 动词,跟随)必以信( 名词,实情)信小信未孚( 名词,信用)公问其故(名词,原因,缘故)故故克之( 连词,所以)曹刿请见( 请求)请战则请从( 请允许我)又何间焉( 表示疑问,呢)焉惧有伏焉( 表示停顿,相当于“也”)公与之乘( 指代曹刿)之大小之狱( 的)公将鼓之(起补足章节作用,无实义)故克之( 指代齐师)3.词类活用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使动用法,使信服)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赐福,保佑)下.视其辙( 名词作状语,向下)公将鼓.之( 名词作动词,击鼓)4.古今异义齐师伐我( 古义:军队。

今义:称某些传授知识技术的人)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接)肉食者鄙( 古义:浅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今义:粗俗;低下)衣食所安[ 古义:指安身。

今义:平安;安全(跟“危”相对)牺牲玉帛( 古义: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曹刿论战》重点文言字词梳理

《曹刿论战》重点文言字词梳理

《曹刿论战》重点文言字词梳理
一、通假字。

小惠未(徧):通“遍”,遍及。

(在新版教材中,句子是:小惠未遍,没有通假现象)
二、古今异义。

1.又何间焉( 间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
2.小大之狱( 狱古义:指诉讼案件今义:监狱)
3.弗敢加也( 加古义:虚报夸大今义:增加)
4.牺牲玉帛( 牺牲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今义:为正义献出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古义:目光短浅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
6.可以一战(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行)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情古义:诚,诚实。

这里指诚心今义:感情)
8.忠之属也(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忠心)
三、一词多义
故:既克,公问其故故:原因,缘故
望其旗靡,故逐之故:所以
从:小惠未遍,民弗从也从:听
战则请从从:跟随
请:曹刿请见请:请求
战则请从请:请允许我
安: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养
安求其能千里也安:怎么
四、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2.一鼓作气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

《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

《曹刿论战》一、文学知识1、本文选自《左传》2、《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春秋期间左丘明所作,是依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册。

二、语音刿( guì)孚( f ú)辙( zhé)轼( shì)遂( suì)盈( yíng)靡( mǐ)公与之乘( chéng)玉帛( bó)鄙( bǐ)又何间( ji àn)焉弗( f ú)敢专也三、古今异义词1、小大之狱狱:古义:案件今义:牢狱2、牺牲玉帛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3、能够一战能够:古义:能够依赖今义:能够或同意4、又何间焉间:古义:参加今义:分开、不连结,如中断、间隔等5、衣食所安安:古义:养生今义:安全、平定6、齐师伐我师:古义:军队今义:师长7、再而衰再: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8、必以情情:古义:真相今义:感情9、忠之属也忠:古义:全力做好安分的事今义:忠诚四、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2、一鼓作气鼓:名词用作动词,敲鼓(进军)五、一词多义1、故:故克之(所以,所以)公问其故(缘由,原由)2、间:又何间焉(参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3、从:战则请从(跟从)民弗从也(遵从,遵从您的命令拼命作战)4、以:何以战(凭,靠,依赖)必以分人(把)必以情(依据)必以信(用)5、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小大之狱(构造助词,的)故克之(它,代齐军)公与之乘(代词,他)公将鼓之(助词,无心义)六、理解性默写1、《曹刿论战》中反应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守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可以察,必以情。

2、曹刿突破阻止,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由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阐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机遇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4、本文中出现的成语有:一鼓作气、再衰三竭、辙乱旗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版部编教材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一、作家作品:《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二、教材课下注释:1十年:鲁庄公十年(前684年)。

2师:军队。

3我:《左传》是按照鲁国纪年顺序编写的,所以称鲁国为“我”。

4公:指鲁庄公,鲁国国君。

5肉食者:吃肉的人。

这里指当权者。

6间(jiàn):参与。

7鄙: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8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

以,凭、靠。

9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

安,指安身。

专,独自享有。

10必以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11对:回答。

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12遍:遍及,普遍。

13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牺牲,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玉帛,祭祀用的玉和丝织品。

14加:虚夸、夸大。

15信:实情。

16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

孚,使信服。

17福:赐福,保佑。

18狱:指诉讼事件。

19察:明察。

20情:诚、诚实。

这里指诚心21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

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属,类。

22可以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23从:跟随。

24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乘一辆战车。

之,指曹刿。

25鼓之:击鼓进军。

古代作战,击鼓命令进军。

下文中的“三鼓”就是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

之,起补足音节作用。

26败绩:大败。

27驰:驱车追赶。

28下视其辙:向下查看车轮碾出的痕迹。

29登轼而望之: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

30既克:战胜齐军后。

既,已经。

31夫(fú)战,勇气也:作战,靠的是勇气。

32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

作,鼓起。

33再:第二次。

34竭:穷尽。

35盈:充满。

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36测:推测,估计。

37伏:埋伏。

38靡(mǐ):倒下。

三、教参翻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

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庄公:“您凭借什么根齐国打仗?”鲁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

”曹刿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

”曹刿说:“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

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他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

曹刿说:“现在不行。

”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

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军大败。

鲁庄公正要下令追击。

曹刿说:“还不行。

”说完就下去查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打仗,要靠勇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减弱,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敌方的士气已经穷尽了,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齐国是大国,难以摸清他们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

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四、字词归纳:(一)古今异义1、小大之狱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2、牺牲玉帛古义:猪、牛、羊等。

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3、又何间焉古义: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续。

4、肉食者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今义:粗俗,低下。

5、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今义:忠诚。

6、可以一战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许可。

7、再而衰古义:第二次。

今义:又一次。

8、齐师伐我古义:军队。

今义:老师。

9、衣食所安古义:有“养”的意思。

今义:安全。

10、弗敢加也古义:虚报。

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11、虽不能察,必以情古义:(以)实情判断。

今义:感情。

(二)一词多义1、故故逐之(连词,所以)公问其故(名词,原因,缘故)2、从民弗从也(动词,听从)战则请从(动词,跟随)3、其下视其辙(代词,齐军的)公问其故(代词,战胜的)4、以何以战(介词,凭、靠)必以分人(介词,把)必以情(介词,按照,根据)5、焉又何间焉(语气词,呢)惧有伏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6、之公与之乘(代词,指曹刿)登轼而望之(代词,指齐军)(三)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2.公将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3.下视其辙(名词用作动词,下车)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形容词用作动词,个人专有)(四)文言句式1.倒装句(1)何以战(倒装句,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以何战”)(2)战于长勺(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于长勺战”)2.判断句(1)夫战,勇气也(判断句,“……也”表判断)3.省略句(1)必以分人(省略句,应为“比以(之)分人”)(五)成语梳理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五、难点解析1.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中,反映了鲁国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参考答案】平民不愿与官谋划,统治者不得民心的社会现实。

2.曹刿能冲破阻碍进见,说明他具有何种品质?“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参考答案】他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精神。

这句话为下文写鲁庄公的鄙、曹刿的远谋做铺垫。

3.庄公的两次答话能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参考答案】两次答话看出鲁庄公具有鄙的特点。

因为他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对左右侍臣施加小恩小惠上和并不存在的神身上,而不明白百姓不会服从他。

4.曹刿最后因为什么条件同意鲁庄公跟齐国作战?【参考答案】因为鲁庄公领悟到尽力作好本职的事,百姓会服从他,这是治国之本。

曹刿认为,凭借这一条同意跟齐国作战。

5.在指挥作战中,曹刿只说了两次“未可”、“可矣”,这样简短的语言表明他具有怎样的特征?【参考答案】表现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和善于把握战机的特征。

6.待敌人三鼓后而后鼓的目的是什么?在文章结构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参考答案】目的是养鲁军的锐气。

为下文“彼竭我盈”铺垫。

7.本问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塑造了曹刿的形象,请你谈一谈。

【参考答案】曹刿是一位有远谋的军事家。

他热爱自己的国家,关心国家大事,敢于进谏;面临强敌,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