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重点知识点复习

合集下载

统计学复习要点

统计学复习要点

1.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不列颠百科全书)2.按照计量层次分: 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3.按收集方法分: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4.按时间状况分: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5.总体: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 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个体也称为元素6.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或样本量7.参数: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所关心的参数主要有总体均值(?)、标准差(?)、总体比例(?)等8.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它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些量,是样本的函数,所关心的样本统计量有样本均值(?x)、样本标准差(s)、样本比例(p)等9.数据的间接来源:系统外部的数据和系统内部的数据10.二手数据的特点:搜集容易,采集成本低、作用广泛、在研究中应优先考虑11.二手数据的可靠性评估:数据是谁搜集的?为什么目的而搜集的?数据是怎样搜集的?什么时候搜集的?12.数据的直接来源:调查数据、实验数据13.概率抽样的特点: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14.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单位中随机地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每个单位入抽样本的概率是相等的,最基本的抽样方法,是其它抽样方法的基础。

15.分层抽样:将抽样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16.整群抽样:将总体中若干个单位合并为组(群),抽样时直接抽取群,然后对中选群中的所有单位全部实施调查17.系统抽样: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抽样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在规定的范围内随机地抽取一个单位作为初始单位,然后按事先规定好的规则确定其它样本单位。

先从数字1到k之间随机抽取一个数字r作为初始单位,以后依次取r+k,r+2k…等单位18.多阶段抽样:先抽取群,但并不是调查群内的所有单位,而是再进行一步抽样,从选中的群中抽取出若干个单位进行调查19.非概率抽样:相对于概率抽样而言。

统计学原理考试知识点整理

统计学原理考试知识点整理

第1章绪论1、统计的含义统计一词最基本的含义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2、统计的特点P3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3、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总体与总体单位P10:总体是指在某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总体的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总体的分类: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标志、变异与变量P10: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变异:总体单位之间品质和数量上的差异,即可变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异.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

连续型变量与离散型变量联系和区别:连续型:变量值可作无限分割的变量离散型:变量值只能以整数出现的变量指标与标志P11(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区别:第一,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而标志则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第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所有指标都要用数字来回答问题,没有用文字回答问题的指标。

而标志既有反映数量也有反映品质.第2章统计调查1、统计调查的含义及其在统计工作中的地位P13含义: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地位: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一环2、统计调查的基本原则P13-14一、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二、要及时反映,及时预报三、要数字与情况相结合3、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普查P14:含义:为搜集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某时某地的情况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优缺点:,适用场合:主要用于一些重要项目呢的调查,如人口普查、耕地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工业普查和库存普查等;随机抽样调查P14:含义(按随机原则(机会均等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借以推断和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方法)以及具体的抽样方法【第七章】(简单随机、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多阶段抽样)及适用场合;非随机抽样:含义(调查者有意识地或随意而非随机地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的统计方法)以及具体的抽样方法P15(重点抽样:只对总体中为数不多但影响颇大的重点单位进行研究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典型抽样:根据对调查对象的初步了解,有意识地从中挑选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研究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灵活方便,反映迅速,省时省力,深入具体、任意抽样:方便抽样或随意抽样,点插着随意抽取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如市场调查,民意调查,柜台访客调查,街头路边拦人调查、配额抽样:在对总体作若干种分类和样本总容量既定的情况下,按配额(按一定要求给定的样本单位数)从总体各部分抽取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权重】)及适用场合4、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P21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就是统计调查中的总体和总体单位报告单位又叫填报单位,是指按照调查方案的要求负责向上级报送调查结果的单位5、调查误差P24:含义与分类:调查所得的统计数字与调查对象的实际数量之间的差异(数量之差),工作误差:由于调查工作中的食物所造成的的误差,代表性误差:以部分推断总体时必然存在的误差;产生原因P25;防止和减少调查误差的方法P25:一.要正确周密地制订统计调查方案二.健全原始记录,完善统计台账三.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四.要加强对统计调查资料的审核五.要科学地抽取样本和选择典型六.加强统计司法,严惩弄虚作假第3章统计整理1、统计整理的意义和程序统计整理的含义P27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取得的各项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组和汇总的工作过程。

统计学复习(含公式)

统计学复习(含公式)

1、统计学:是收集、汇总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和艺术。

2、统计数据的分析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它是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方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

3、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如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等。

4、抽样调查的特点:经济性;时效性高;适应面广;准确性高。

5、调查方案:是指导整个过程的纲领性文件,其内容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和调查表等内容。

6、组距分组的几个步骤:一、确定组数二、确定组距三、确定组限和进行次数分配四、绘制统计图五、分析。

)7、为消除组距不同对频数分布的影响,需要计算频数密度,即频数密度=频数/组距,用频数密度才能准确反映频数分布的实际情况.8、以组中值作为代表值有一个必要的假定条件,即各组数据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或在组距中值两侧呈对称分布。

9、描述统计的内容也包括频数分布、但主要是关于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的描述问题。

10、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从分布的角度看,众数是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一组数据分布的最高峰点所对应的数值即为众数,记为M.11、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心位置的一个代表值。

当然,如果数据的分布没有明显的集中趋势或最高峰点,众数也可以不存在;如果有多个高峰点,实际上也可以认为有多个众数.12、协方差的大小会受到计量单位和数据均值水平的影响,从而使不同相关总体之间的相关程度缺乏可比性。

13、时间系列:是反映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数据系列,也称为时间数列或动态数列。

14、用报告期水平减去基期水平,就等于增长量。

其中,当基期水平为上期水平时,就称为逐期增长量,当基期水平为某个时期的固定发展水平时,就称为累计增长量。

15、报告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称为发展速度。

其中,当基期水平为上期水平时,就称为环比发展速度;当基期水平为某个时期的固定发展水平时,就称为定基发展速度。

16、序时平均数也称为动态平均数,它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水平达到的一般水平.由于指标形式分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等,所以对其平均的方法存在差异性。

统计学知识点(前四章)

统计学知识点(前四章)

统计学知识点(前四章)第1章导论1.统计学: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按数据分析方法分类:↗描述统计—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推断统计—利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3.统计数据是对现象进行测量的结果。

4.按照计量尺度的不同,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1)分类数据:对事物分类的结果,用文字表述,数据表现为类别(男女);2)顺序数据:有序的类别,如,一等品二等品、小学初中高中、同意;3)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具体的数值。

5.数据的计量尺度:1)定/分类尺度:数据表现为类别,按照事物的属性平行的分类,计量层次最低,具有“=”或“≠”的数学特性;2)定/顺序尺度:数据表现为有序的类别,具有“>”或“<”的数学特性;3)定距/间隔尺度:数据表现为数字,没有绝对零点;4)定比/比率尺度:数据表现为数字,有绝对零点。

3、4统称数值型数据。

6.定性/品质数据: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统称。

定量/数量数据:数值型数据。

7.按照数据的收集方法: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按时间状况: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统计数据的分类)8.总体:是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

组成总体的每个元素成为个体。

按包含数目是否可数,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9.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成为样本量。

抽样的目的是为了根据样本提供的信息推断总体的特征。

10.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如,总体平均数μ、总体标准差σ。

11.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量,如,样本平均数χ 、样本标准差s。

12.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如,商品销售额、受教育程度。

变量的具体值称为变量值,比如商品的销售额可以是20万、30万。

13.变量的分类——分类变量:性别、行业;顺序变量:产品等级、受教育程度;数值型变量:↗离散型变量:产品数量、企业数(取值以整数位断开)↘连续性变量:年龄、温度、零件尺寸(取值连续不断)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第2章数据的搜集1.数据的来源:间接来源和直接来源2.间接来源的数据:对原信息重新加工、整理,数据可以取自系统外部或内部。

统计学知识点

统计学知识点

统计学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统计学的定义与范围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涵盖的主要领域2、数据收集方法普查与抽样调查观察法与实验法问卷设计要点3、数据整理与描述数据分类与分组集中趋势的度量(均值、中位数、众数)离散程度的度量(方差、标准差、极差)4、概率与概率分布随机事件与概率的定义常见概率分布(正态分布、二项分布等)概率计算方法5、抽样分布样本均值与样本比例的分布中心极限定理6、参数估计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置信区间的构建与解释7、假设检验原假设与备择假设的设定检验统计量的选择与计算显著水平与决策规则8、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原理多重比较方法9、相关与回归分析相关系数的计算与解读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回归系数的估计与检验11 统计学的定义与范围111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它通过运用数学、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帮助人们做出决策、解决问题和发现规律。

112 统计学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商业等。

在社会科学中,统计学可用于研究人口趋势、经济发展、社会现象等;在自然科学中,可用于实验数据分析、模型验证等;在工程技术中,可用于质量控制、可靠性分析等;在医学中,可用于临床试验、疾病监测等;在商业中,可用于市场调研、销售预测等。

12 数据收集方法121 普查是对研究对象的全体进行调查,其优点是能够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但成本高、耗时长,且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实现。

抽样调查则是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抽样调查可以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和整群抽样等,非概率抽样包括方便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等。

122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现象等来收集数据,适用于无法直接询问或干预的情况。

实验法是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来研究因果关系,其优点是能够更有效地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但实验设计和实施较为复杂。

统计学考试重点

统计学考试重点

精品文档统计学考试重点(是我去年考试时的,命中率百分之百)1.统计的涵义:从数量方面认识总体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或调查研究活动。

概括为: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的联系:统计工作是获取统计资料的实践活动,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

同时又服务于统计工作,统计学来源于统计实践,有用于指导统计实践,它可以使统计工作进行的更科学,得到的统计资料更全面、更及时、更准确3.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与规律。

4.统计的研究对象具有以下特点:①数量性②总体性③具体性。

5.统计工作可分为四个阶段,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6.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推理法7.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确定的所研究对象的全体。

8.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或个体,是只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

9.指标是指用来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或属性特征的概念或名称。

10.标志根据表现形式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11.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12.指标所包含的要素有:指标名称,指标数值,时间,空间,计量单位。

13.指标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又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

14.按所反映总体内容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5.变量,所谓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

16.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分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17.数据的类型有:定性数据(由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计量形成) 。

定量数据(由定居尺度和定比尺度计量形成) 。

18.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内容):①确定调查的目的和任务②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③确定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式,④确定调查时间、空间和调查期限,⑤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⑥选择调查方法精品文档19.统计数据搜集的原则:准确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完整性原则。

20.统计数据搜集的方法:观察法,报告法,询问法。

统计学知识点(完整)

统计学知识点(完整)

基本统计方法第一章概论1. 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对象的全体(集合);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

2. 参数(Parameter):反映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标准差等,用希腊字母表示,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Statistic):反映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标准差等,采用拉丁字字母表示,是在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3. 统计资料分类:定量(计量)资料、定性(计数)资料、等级资料。

第二章计量资料统计描述1. 集中趋势:均数(算术、几何)、中位数、众数2. 离散趋势:极差、四分位间距(QR=P75-P25)、标准差(或方差)、变异系数(CV)3. 正态分布特征:①X轴上方关于X=μ对称的钟形曲线;②X=μ时,f(X)取得最大值;③有两个参数,位置参数μ和形态参数σ;④曲线下面积为1,区间μ±σ的面积为68.27%,区间μ±1.96σ的面积为95.00%,区间μ±2.58σ的面积为99.00%。

4.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正态近似法:;百分位数法:P2.5-P97.5。

第三章总体均数估计和假设检验1.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由个体变异产生、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异。

抽样误差不可避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个体的变异性。

2. 均数的标准误(Standard error of Mean, SEM):样本均数的标准差,计算公式:。

反映样本均数间的离散程度,说明抽样误差的大小。

3. 降低抽样误差的途径有:①通过增加样本含量n;②通过设计减少S。

4. t分布特征:①单峰分布,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②形态取决于自由度ν,ν越小,t值越分散,t分布的峰部越矮而尾部翘得越高;③当ν逼近∞,逼近, t分布逼近u分布,故标准正态分布是t分布的特例。

5. 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α)确定的包含总体参数的一个范围,计算公式:或。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一.单项选择(20 X 2=40)单选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不用死记概念,要理解其内涵,灵活应用!第一章.绪论统计的定义: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有力工具。

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科学,研究如何收集(如调查与试验)、分析(回归分析)、表述数据(图与表),并通过数据得出基本结论。

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①数量性。

统计数据是客观事物量的反映。

②总体性。

统计的数量研究是对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

③变异性。

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着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并不是事先可以预知的。

统计的分类:统计可分为描述统计,推断统计、核算统计、理论统计、应用统计描述统计:汇总的表、图和数值。

包括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推断统计:用样本数据对总体性质进行估计,检验核算统计:对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过程及各类总量进行描述和分析总体: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体。

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是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单位可以是人、物、机构等实物单位,也可以是一种现象或活动等非实物单位。

样本:由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

样本容量:样本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标志(变量):总体各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标志的分类:①品质标志: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

品质标志的表现只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

②数量标志: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

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来表现几种常用的统计软件:SAS SPSS MINITAB STATISTICA Excel思考题:1、在调查某高校学生的学习状况时,总体是(C )A该校全部学生B该校每个学生C该校全部学生的学习情况D被随机抽取进行数据采集的全部学生2. 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A )。

A.每一个人B.每一户C.每个省的人口D.全国总人口第二章.数据数据:所收集、分析、汇总表述和解释的事实及数字,数据是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的基础;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征,是客观事实;不仅仅局限于数字范畴,包括非数字形式的其他信息。

统计学---知识要点

统计学---知识要点

统计学---知识要点知识结构1. 掌握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1)总体:所谓总体,是指研究所关注的全部单元组成的集合。

(2)总体单位:即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单元。

(3)标志:总体单位的特征,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数量标志只能用数字表示。

(4)指标:数量标志汇总之后就成为指标。

指标只能用数字表示,可相加。

(如,我国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为3335353亿元)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一般用相对数或者平均数表示。

质量指标一般以倍数、系数、% 结尾且不带单位。

(5)变量:一般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两种。

连续变量可分割,可用小数表示,如身高、体重、降雨量、土地面积、金额等;离散变量不可分割,不能用小数表示,如职工人数、设备台数等。

2.数据类型P7(1)数据可以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用文字表示,定量数据用数字表示。

(2)定性数据又可分为定类数据(不能排序)和定序数据(可排序,如满意度数据)(3)实验数据、观察数据;截面数据、历时数据(略)3. 抽样方法P9(1)简单随机抽样(2)分层抽样:分层抽样后的数据可以排列大小,如:优秀、一般、差;老年、中年、青年;100-200元、200-300元、300-400元等。

(3)整群抽样:整群抽样一般以当下划分的标准进行,如地域:广东、广西、河南、山东等;如企业性质:国有企业、中外合资、私人企业等(4)等距抽样(也叫系统抽样)4.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为数据。

知识要点一、构建频数分布表(1)定性频数分布表P15-16(2)定量频数分布表,理解等距分组与不等距分组P18-20(3)若某组上限与邻组的下限重合,采用“上限不在本组”原则。

二、组中值(1)组中值=(上限+下限)/ 2(2)缺上限开口组的组中值=下限+ (相邻组的组距/2)缺下限开口组的组中值=上限—(相邻组的组距/2)例题1.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正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的数值时,一般是()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将此值归入上限或下限所在组均可D.另行分组选【B】例题2.某连续变量,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下限为40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600B.450C.500D.550选【D】三、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P271.平均数可以用来表示一组数列的集中趋势,包括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算数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其中,众数和中位数是位置平均数。

统计学复习重点

统计学复习重点

统计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统计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法:1.描述统计方法;2.推断统计方法统计数据的含义:统计数据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政治算数学派:威廉。

配第;国势学派:康令;数理统计学派:凯特勒统计数据研究的对象具备如下特点:1.数量性2.具体性3.总体性4.社会性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服务与监督基本方法:1.大量观察法 2.综合指标法 3.统计数据分组法总体:即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总体单位:形成统计数据总体的个别单位标志:表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用属性则表示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用数量表示,数量标志的具体体现:标志值指标:表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

1.按结构分后:指标名称、指标数值2.按内容分:数量指标(绝对数)、质量指标(相对数、平均数)标志与指标的联系和区别:区别:1.标志(指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而指标(指数量指标)一定经过汇总就可以获得。

2.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但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明时间、地点、范围联系:1.有些数量标志值汇总可以获得指标的数值。

既可以指总体各单位标志量的总和,也可以指总体单位数的总和2.数量标志与指标之间存在变换关系。

随着统计目的的改变,如果原来的总体单位变成了统计总体,则与之相对应的数量标志就成了统计指标变异:就是标志在各总体单位具体表现的差异——通常意义上的变异;严苛说道,变异指品质标志的不同表现变量:指气门的数量标志。

变量的具体内容数值整体表现即为变量值(线性变量、连续变量)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为统计指标体系流量:即为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而获得的总收入或开支的总量。

就是时期指标。

存量:即某一时点上过去生产与积累起来的产品、货物、存储、资产负债的结存数。

是时点的指标。

流量之比、存量之比及流量与存量之比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

统计学基础知识要点

统计学基础知识要点

统计学基础知识要点第一章:引言1,什么是统计?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哪两类?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达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统计方法可分为描述性统计平方值根据收集方法,观察数据是在没有人为控制的情况下获得的。

通过控制实验对象收集的数据。

根据所描述的对象和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年龄,“平均年龄”是一个参数。

统计是用于描述样本特征的一般数字度量例如,应该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年抽样方法和推断统计方法。

2.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哪些类型?不同类型数据的特征是什么?根据不同的测量尺度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数据。

根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根据所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将其分为区间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根据测量尺度,分时:在分数数据中,不同类别之间有一个相等的并列,不同类别之间的顺序可以任意改变;序列数据可以在类别之间进行比较。

数值数据结果表明,具体数字是分时的:截面数据描述了某一时刻现象的变化;时间序列数据描述了现象随时间的变化。

3,举例说明人口、样本、参数、统计和变量的概念。

群体是一个集合,包括所有被研究的个体。

例如,如果你想检查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那这组灯泡就是整体。

样本是从群体中提取的一些元素的集合。

例如,从一批灯泡中随机选择100个灯泡,这100个灯泡形成一个样本参数是用于描述总体特征的通用数值度量。

例如,为了调查256岁以上岁的人,样本中的“平均年龄”是一个统计数字。

变量是说明现象某些特征的概念。

例如,商品的销售额是不确定的,它是变量。

第2章:数据收集1。

调查计划包括哪些方面?调查的目的是实现调查的具体目标。

调查对象和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总体或调查范围。

调查项目和问卷是解决调查内容的。

2年,间接数据来源(次要数据)主要是公开发表或公开报道的数据;数据的直接来源是调查或观察和实验3.统计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普查、统计报表等。

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人群中随机选取一部分单间房间之间的空隙。

统计学知识点汇总

统计学知识点汇总

统计学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析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分类:描述统计、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是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 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变量:每次观察都会得到不同结果的某种特征. 分类变量:又称无序分类变量,观测结果表现为某种类别的变量. 顺序变量:又称有序分类变量,观测结果表现为某种有序类别的变量。

数值变量:又称定量变量,观测结果表现为数字的变量。

数据:1、分类数据2、顺序数据3、数值型数据总体: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样本量:构成样本元素的数目。

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2、分层抽样3、系统抽样4、整群抽样简单随机抽样: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组成一个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

分层抽样:也称分类抽样,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干层(类),然后从各个层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元素组成一个样本。

软件应用:用Excel抽取简单随机样本.第二章:一、定性数据的图示:1、条形图2、帕累托图3、饼图4、环形图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来表示数据多少的图形,用于观察不同类别的多少或分布状况。

帕累托图:是按各类别出现的频数多少排序后绘制的条形图.通过对条形的排序,容易看出哪类频数出现的多,哪类出现的少。

饼图:主要用于表示一个样本(或总体)中各类别的频数占全部频数的比例。

用图表展示定量数据:生成定量数据的频数分布表时,需要先将原始数据按照某种标准分成不同的组别,然后统计出各组别的数据频数即可。

一组数据所分的组数K应不少于5组且不多于15组。

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组数=全距 /组距每组组距均相等称为等距数列,反之则为异距数列在比较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的次数分布时常用:次数密度=本组次数/本组组距2。

组中值 class midpoint组中值=(本组上限+本组下限)/2或组中值=(本组假定上限+本组假定下限)/2二、定量数据的图示:1、分组数据看分布:直方图2、未分组数据看分布:茎叶图和箱线图、垂线图和误差图最小值 25%四分位数中位数 75%四分位数最大值箱线图的示意图:Array3、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散点图是用二维坐标展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P111.3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哪⼏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答:①按照所采⽤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说明的是事物的品质特征,通常是⽤⽂字来表述的,其结果均表现为类别,因此统称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

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通常是⽤数值来表现,因此也可称为定量数据或数量数据。

②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法,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则是在实验室中控制对象⽽收集到的数据。

③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截⾯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截⾯数据通常是在不同的空间获得的,⽤于描述现象在某⼀时刻的变化情况。

时间序列数据是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个概念总体是包含研究的全部个体的集合。

⽐如要检验⼀批灯泡的使⽤寿命,这⼀批灯泡构成的集合就是总体。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元素的集合。

⽐如从⼀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个,这100个灯泡就构成了⼀个样本。

参数是⽤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如要调查⼀个地区所有⼈⼝的平均年龄,“平均年龄”即为⼀个参数。

统计量是⽤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如要抽样调查⼀个地区所有⼈⼝的平均年龄,样本中的“平均年龄”即为⼀个统计量。

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如商品的销售额是不确定的,这销售额就是变量。

P402.2⽐较概率抽样和⾮概率抽样的特点,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概率抽样?什么情况下适合⾮概率抽样?答:概率抽样的特点:①抽样时是按⼀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②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③当⽤样本对总体⽬标量进⾏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

⾮概率抽样的特点:操作简便,时效快,成本低,⽽且对于抽样中的统计学专业技术要求不⾼。

统计学知识点梳理

统计学知识点梳理

统计学第一章导论1.1.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数据分析所用的方法分为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方法。

1.2统计数据的类型1.2.1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照所采用的计算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是用文字来表示。

例如:支付方式、性别、企业类型等。

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例如:员工对改革措施的态度、产品等级、受教育程度等。

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测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例如:年龄、工资、产量等。

统计数据大体上可分为品质数据(定性数据)和数量数据(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

1.2.2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观测数据: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的数据。

例如:降雨量、GDP、家庭收入等。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例如:医药实验数据、化学实验数据等。

1.2.3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分类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例如:2012年我国各省市的GDP。

时间序列数据:同一现象在不同的时间收集的数据。

例如:2000-2012年湖北省的GDP。

1.3.1总体和样本总体: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1.3.2参数和统计量参数: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统计量:用类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例如:某研究机构准备从某乡镇5万个家庭中抽取1000个家庭用于推断该乡镇所有农村居民家庭的年人均纯收入。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5万个家庭;样本是1000个家庭;参数是5万个家庭的人均纯收入;统计量是1000个家庭的人均纯收入。

第二章数据的搜集2.1数据的来源2.1.1数据的间接来源间接来源的数据:如果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原信息已经存在,我们只是对这些原信息重新加工、整理,使之成为我们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使用的数据。

统计学(复习)

统计学(复习)

第1章统计和统计数据1统计学的定义: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含义、容、目的。

描述统计: 是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其容包括如何取得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如何用图表形式对数据进展处理和展示,如何通过对数据的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所关心的数据特征.推断统计: 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容包括两大类:参数估计: 是利用样本信息推断所关心的总体特征.假设体验:是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对总体的某个假设是否成立.2、变量与数据:不同数据类型的含义,会判断已有数据的类型.变量:它们的特点是从一次观察到下一次观察会出现不同结果.Ex: 企业销售额, 上涨股票的家数, 生活费支出,投掷一枚骰子观察其出现的点数数据: 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总体: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样本: 从总体中抽取的一局部元素的集合样本量: 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定量变量或数值变量:定量变量的观察结果称为定量数据或数值型数据.可以用阿拉伯数据来记录其观察结果.如“企业销售额〞、“上涨股票的家数〞、“生活费支出〞、“投掷一枚骰子出现的点数〞定性变量:分类变量和顺序变量统称为定性变量分类变量:表现为不同的类别.如“性别〞、“企业所属的行业〞、“学生所在的学院〞等.分类变量的观察结果就是分类数据顺序变量或有序分类变量:具有一定顺序的类别变量. 如考试成绩按等级,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顺序变量的观察结果就是顺序数据或有序分类数据离散型变量: 只能取有限个值得随机变量连续型变量:可以取一个或多个区间中任何值得随机变量3、获得数据的概率抽样方法有哪些?根据一个的概率来抽取样本单位,也称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单位(元素)中随机地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每一个元素都有一样的时机(概率)被抽中. 抽取元素的具体方法有重复抽样是抽取一个个体记录下数据后,再把这个个体放回到原来的总体中参加下一次抽选。

统计复习 知识点整理

统计复习  知识点整理

统计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整理)第一、二、三章☐1、P3: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互相结合、密切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

☐2、P6:统计工作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3、P7:总体与总体单位(定义、关系)/ 总体: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所形成的集合。

总体单位: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即个别单位。

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相互关系:1)总体与总体单位是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同质性) 。

2)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 总体与总体单位可以互相转化。

如:研究一个企业的职工情况,则企业是总体,职工是单位,若研究一个城市的企业规模时,则该市所有企业是总体,企业又成为总体单位。

☐4、P8:标志与指标(标志的定义和分类;指标的定义和分类;)统计标志定义: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如:职工性别、工资水平、所有制性质、职工人数等。

分类: 品质标志(表示总体单位质的特征,用文字表示)数量标志(表示总体单位单位数量的特征,用数值表示。

)统计指标定义: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分类:按说明的总体内容不同: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按对比关系不同: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按时间状况不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按计量单位不同:实物指标、价值指标☐5、P10:变量(变量与变量值的定义;分类:离散型和连续型)变异: 反映组成总体的各单位不同的具体表现。

变异分品质变异和数量变异。

变量值: 变量的具体取值。

变量定义:一般在数量上的变异。

分类:①连续型变量:在整数间可插入小数的变量。

如:工业总产值、身高等。

②离散型变量:变量值只能表现为整数的变量。

如工厂数、工人数等。

☐6、P18:统计调查方案设计(主体部分包括的六部分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填报单位、调查时间、调查期限等概念的理解)六部分内容:调查目的和任务;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调查对象:指总体范围。

统计学复习要点

统计学复习要点

统计学复习要点第一篇:统计学复习要点第1章统计和统计数据数据类别;总体、样本;几种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第2章用图表展示数据定性数据表:频数分布表,列联表图:条形图(复式),帕累托图,饼图,环形图定量数据表:频数分布表(分组)图:直方图、茎叶图、箱线图;垂线图、误差图;散点图;雷达图,轮廓图第3章用统计量描述数据水平:均值,中位数,分位数,众数(选择原则)差异:极差,四分位差;方差,标准差,标准分数(经验法则);离散系数分布:偏态,峰态(解读)第4章概率分布重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超几何分布,正态分布(判断);t分布,卡方分布,F分布统计量分布:参数,统计量,抽样分布,中心极限定理,标准误第5章参数估计点估计:原理,缺陷区间估计:置信区间,置信度评价标准:无偏,有效,一致性单个总体参数估计待估参数均值比例方差大样本小样本大样本χ2分布σ2已知σ2已知Z分布Z分布Z分布σ2未知σ2未知Z分布t分布两个总体参数估计待估参数均值差独立大样本σ12、σ22已Z分布独立小样本正态总体σ12、σ22已知Z分布σ12=σ22t分布比例差独立大样本Z分布方差比匹配样本F分布t分布σ12、σ22未知σ12、σ22未Z分布σ12≠σ22t分布第6章假设检验原假设,备择假设;如何提假设显著性水平,P值,第一、二类错误结果表述(拒绝,不拒绝)参数检验(对照参数估计)第7章分类变量的推断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卡方独立性检验,相关性度量(3种系数)第8章方差分析与实验设计方差分析研究的问题,基本原理,基本假设方差分析表,参数估计表实验设计3种设计以及与方差分析的对应第9、10章回归分析回归的基本流程:判断有无关系、建模、检验、预测模型好坏的评判标准:判定系数,估计标准误差多元回归特有问题:调整判定系数,多重共线性(产生的问题,识别,处理),哑变量回归(系数解读)第11章时间序列时间序列的几种成分不同类型时间序列对应的预测方法:基本原理第二篇:应用统计学复习要点(09)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知道统计的三种含义及关系(P1)2、知道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的概念与特征(P5)3、知道标志与指标的含义与分类(P6)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1、知道统计调查的方式分类(P15)2、知道统计调查的方法分类(P17)3、知道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P18)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1、知道统计分组的原则与分组整理的步骤(P31)2、知道统计表的构成及设计原则(P38)3、会编制频数分布表(例3.2、计算题1和2)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统计测度1、知道集中趋势的含义及常用测度指标(P63)2、知道离散程度的含义及常用测度指标(P64)3、知道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与数据分布特征的关系(P70、P72)4、会计算平均数和离散系数(计算题1、2和4)第八章相关与回归分析1、知道相关关系的含义及分类(P130)2、知道相关系数的含义、性质与相关程度的划分(P135)3、知道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含义(P131)4、知道回归参数的经济意义(P138)5、能完成方差分析表并由回归分析表回答相关问题(计算题3)第九章时间序列分析1、知道时间序列的概念、分类及编制原则(P156、P157)2、知道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及不规则变动的含义(P169)3、会计算水平分析指标和速度分析指标(计算题1和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统计的三种含义:统计活动、统计数据和统计学
2.统计活动:指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并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的活动过程。

3.总体: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务的整体,亦称统计总体。

4.总体单位: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

5.指标: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6.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7.标志和指标:
主要区别:①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二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②标志中的数量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示,而品质标志是不能用数量表示的。

所有的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不存在不能用数值表示的统计指标。

联系:①有些统计指标是在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值基础上直接汇总得到的;②在一定条件下,指标和标志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8.数量变量还可以细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离散变量的取值是有限的,连续变量的取值是无限的。

9.定类(名类)尺度:按照它可对研究客体进行平行的分类或分组,按照研究对象的某种属性将其划分,使同类同质,异类异质。

10.定序尺度(顺序):是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序列的一种尺度
11.定距尺度(区间):是一种不仅能将变量(社会现象)区分类别和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的方法。

12.定比尺度:也称比例尺度或等比尺度,是一种除
有上述三种尺度的全部性质之外,还有测量不同变量(社会现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方法。

13.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等。

普查: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方式,如人口普查、工业普查。

统计报表: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规定,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住逐级填报。

14.数据分组的关键:选择分组标志;划分各组界限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