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__第一章第一节
最新-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018-2018学年高二化学选修4(鲁科版)同步练习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原理》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学目的: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2、理解反应热、焓变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3、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
4、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焓变。
二. 重点、难点: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三. 知识分析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人们广泛利用一些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如何定量描述一个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呢?用什么方法可以测定、计算这些热量呢?(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定义:化学上规定,当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与产物的温度相同时,反应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2、表示符号:通常用Q表示,且反应放热时,反应体系减少热量,Q为负;反应吸热时,反应体系增加热量,Q为正。
3、决定因素:对于一个给定的化学反应,反应热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状态及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有关。
4、测量方法:反应热的数据可以用量热计测量。
在测量反应热的实验中,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以通过反应前后体系温度的变化来计算:Q=-C(T2-T1)其中,C代表溶液及量热计的热容,T2、T1分别代表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热力学温度(T= t +273.15℃)。
(二)化学反应的焓变1、焓变(1)定义:为了描述与反应热有关的能量变化,引入了一个叫做“焓”的物理量,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化学反应的焓变。
用焓变来描述与反应热有关的能量变化。
(2)表达式:△H = H(产物)-H(反应物)(3)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如果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的是等压反应,而且没有电能、光能等其他形式能量转化,则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即Qp=△H。
从上面的关系式可以看出:当△H>0时,产物总焓大于反应物总焓,反应是吸收能量的,为吸热反应;相反△H<0时,为放热反应。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ppt
二、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参加 反应 物质的量 和反应热 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
1、1molC与1molH2O(g)反应生成1molCO(g) 和1molH2(g),需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 应的反应热为△H= +131.5 kJ/mol。 2、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 -92kJ/mol 则1molN2生成NH3的反应为: ,1mol H2 -30.67kJ/mol 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
30.5克
4、已知: S(s) + O2(g) = SO2(g) ΔH =-290.6KJ, 求 1.6克硫燃烧成为SO2气体放出多少热量?
14.53KJ
思考与交流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 化学方程式有什么区别?正确书写其应当 注意哪几点?
小结∶热化学方程式不单表示了反应物和生 成物的关系,而且表示了反应的热效应。
D、1/2CH4 (g)+O2 (g) =1/2CO2 (g) +H2O (l) ΔH = -890 kJ/mol
3、已知
(1)H2(g)+1/2O2 (g) =H2O (g) ΔH1 = a kJ/mol
(2)2H2(g)+O2 (g) =2H2O (g) ΔH2 = b kJ/mol
(3) H2(g)+1/2O2 (g) = H2O (l) ΔH3 = c kJ/mol (4) 2H2(g)+O2 (g) =2H2O (l)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C ΔH4 = d kJ/mol 。
A、 2CH4 (g)+4O2 (g)=2CO2 (g)+ 4H2O (l) ΔH = +890 kJ/mol B、 CH4 +2 O2 = CO2 + H2O C、CH4 (g)+2 O2 (g) =CO2 (g) +2H2O (l) ΔH = -890 kJ/mol ΔH = -890 kJ/mol
第一节反应热学案及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学案【教学目标】:1、通过反应热定义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描述与反应条件有关。
2、通过中和热的测定活动,使学生初步接触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测定原理及方法,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及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通过学习反应焓变的定义以及热化学方程式,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热力学的严谨性及其意义。
4、通过学习盖斯定律求算反应焓变,使学生初步接触热力学状态函数的变化与变化途径无关这一重要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运用这一性质正确处理具有实际意义的等压反应热效应数据。
5、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从能量的角度理解化学科学的重要性。
重点:反应热概念的含义、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焓变的计算难点:反应焓变的计算【课前预习】一、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破坏旧键时需要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时又要能量。
2、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的生成,还有的变化,这种变化常以、、等形式表现出来。
3、化学反应据能量的变化可分为反应和反应。
4、任何化学反应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二、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反应热的定义: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反应为吸热时,Q为,反应为放热时Q 为。
常用仪器来测量反应热,该仪器由、两个筒组成,筒的外壁覆盖有。
还包括的仪器、(中和热:在25℃时,酸与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摩尔水时所放出的热量。
)【活动、探究】2、据课本P3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实验思考下列问题:(1)、该实验是定量实验,其实验原理是怎样的?(2)、为了使定量测定实验尽量达到高准确度,实验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3)、实验过程中,溶液的比热采取了一种近似处理,这种近似合理吗?为什么?(4)、为了使反应能够充分进行,实验时可以使酸或碱过量。
为什么必须使反应分进行?为达到充分进行的目的,使酸或碱过量,这又是为什么?具体如何操作?(5)、使用温度计时,必须注意什么问题?(6)、所测得的三个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相同吗?原因是什么?(7)、本实验中所用的反应物的浓度都是1.0mol/L,能否改用超高浓度或超低浓度的?为什么?(8)、实验时所用盐酸及NaOH溶液的体积均为50mL,各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g﹒K),实验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试推断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计算式_____________ _。
化学反应原理第1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mol
C→CO2 H→H2O(l) N→N2 S→SO2等。
不一定是1mol 生成的水为1mol
相 同 点
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
△Q<0 单位:kJ/mol 讲燃烧热或中和热的大小:不带“-”号
△Q
1、下列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 H=-57.3kJ/mol, 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 H=2×(-57.3)kJ/mol
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定义: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 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 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为反应热。 2、符号:用Q表示 Q<0,表示放热;Q>0,表示吸热; 3、单位:J/mol或kJ/mol 4、测量工具: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 以直接测量,其测量仪器叫做量热计
4.表示的意义:
例如:C的燃烧热为393.5kJ/mol(叙述燃烧热时,用正值), 表示: 在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kJ的热量。 ★ ★ ★燃烧热是以1mol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来 定义的,因此在书写它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 烧1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系数。例如:
1mol
~ 285.8 kJ
H2(g)+ 2 O2(g)=H2O(l) 2H2(g)+ O2(g)=2H2O(l)
1
△H(298K)=
-285.8 kJ· -1 mol -571.6 kJ· -1 mol
△H(298K)=
2mol
~
571.6 kJ
H2O(l)=H2(g)+ 1/2 O2(g) △H(298K)= + 285.8 kJ· -1 mol
第1章第1节第1课时-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教学PPT
返回目录 9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④实验数据处理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为稀溶液,其密度近似地认为都是1 g·cm-3,反应后生成的 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该实验中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是 ___0_.4_1_8_(_t2_-__t_1)_k_J____,中和反应反应热为____0_.4_1_8_0(_.0_t2_25-__t_1)___k_J_·__m__o_l-_1___。
返回目录 18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2.下列过程一定释放能量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分子拆分成原子
D.原子构成分子
D [原子构成分子的过程为新化学键形成过程,一定释放能量。]
返回目录 19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3.硅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工业冶炼纯硅的一种原理是 粗硅冶炼:①SiO2+2C═高═温═ Si+2CO↑; 精炼硅:②Si+3HCl═高═温═ SiHCl3+H2; ③SiHCl3+H2═高═温═ Si+3HCl。
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虽然反应热和焓变单位一样,但是只有在等压条件下反应热和焓变才会相等,所 以不能说反应热就是焓变。
返回目录 17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诊断
自测
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的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 ) (2)反应热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 ) (3)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 ) (4)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 “-”。( √ )
化学反应原理目录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1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第3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章末知识网络构建 章末综合测评 ( 二 )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1课时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第2课时 pH的计算及应用
第3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1课时 盐类水解的原理
第2课时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
章末知识网络构建
章末综合测评 ( 四 )
模块综合测评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第3课时 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第1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 第2课时 沉淀反应的应用 章末知识网络构建 章末综合测评 ( 三 )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第一节 原电池
第二节 化学电源
第三节 电解池
第1课时 电解原理
第2课时 电解原理的应用Βιβλιοθήκη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一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基础知识梳理】1.写出298K时,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3molNO2(g)与1molH2O(l)反应生成HNO3(aq)和NO(g),放热138kJ。
(2)用CO(g)还原1molFe2O3(s),放热24.8 kJ。
(3)1molHgO(s)分解为液态汞和氧气,吸热90.7 kJ。
2.请解释下述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4NH3 (g) + 5O2(g) == 4NO(g) + 6H2O(g) △H= -950 kJ·mol-1若将此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均乘以2,应如何书写热化学方程式?3. 回答下列问题:(1)H2(g) + Cl2(g) == 2 HCl (aq) ①H2(g) + Cl2(g) == 2 HCl (g) ②在相同温度下,反应①比反应②释放的能量多,为什么?(2)CH2 = CH2 (g) + H2(g) == CH3 CH3(g) ③CH3CH2 = CH2 (g) + H2(g) == CH3CH2CH3(g) ④在相同条件下,反应③和反应④释放的能量几乎相等,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原因是什么?【能力提升】问题1.已知C(S,石墨) + O2(g)==CO2(g),△H1=-393.5 kJ·mol-1CO (g) +1/2 O2(g) ==CO2(g),△H2=-283.0 kJ·mol-1试利用298K时上述反应焓变的实验数据,计算此温度下C(s, 石墨)+1/2 O2(g)==CO (g)的反应焓变。
问题2.已知C(S,石墨) + O2(g) ==CO2(g),△H1= -393.5 kJ·mol-12H2(g) + O2(g) ==H2O (l),△H2= -571.6 kJ·mol-12C2H2(g) + 5O2(g) == 4CO2(g)+2H2O (l),△H3= -2599kJ·mol -1试利用298K时上述反应焓变的实验数据,计算此温度下C(s, 石墨)和H2(g)生成1mol C2H2(g)的反应焓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1课时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1
焓变 反应热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2
焓变 反应热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3
焓变 反应热
这是一幅幅多么撩人的自然美景,然而, 如今的地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大气 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 臭氧空洞、酸雨、赤潮、温室效应、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等。归根结底,都和化学反应有着 密切的关系,我们这一章研究的主要是物质的 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以热能、电能、光 能等形式表现出来。让我们共同学习、研究化 学反应与能量,做好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工 作。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22
焓变 反应热
【例 2】 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lmolN≡N键分
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 N2生成 NH3的反应热为 -92KJ/mol ,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 -30.6KJ/mol 分析:N2(g)+3H2(g)=2NH3(g),因拆开 lmol N-H键和 生成 lmol N-H键吸收和释放出的能量相等,所以此反应 的反应热计算如下: △H =(946kJ/mol+3×436kJ/mol)- 2×3×391kJ/mol =-92kJ/mol 而 lmol H2只与 1/3 mol N2反应.所以此题lmolN2生成NH3 的反应热△H= -92kJ/mol。 lmolH2生成NH3的反应热 △H= -30.67kJ/mol。
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反之键能越 小,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专题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学设计
专题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学设计化学反应的焓变(2课时)一、教学内容: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必修二第二章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有初步介绍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再认识。
本节以能量变化的一部分——热效应为主线索,首先定义了反应热的概念,并大体介绍了定量测定反应热的实验方法,使学生对反应热有个初步概念。
然后重点介绍了一种在一定条件(等压、等温)下的反应热——焓变的概念。
其中出于描述一个反应的反应热的需要,本节还对热化学方程式做了详细说明。
在本节学完之后是学生不但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过程有了更充分的认识,而且打下了化学热力学的初步基础,为以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巨大的方便。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知道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
2.理解能量变化实质,键能的含义。
3. 知道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微观和宏观不同角度研究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热化学方程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从能量角度比较深刻的了解化学科学对人类的贡献,进一步了解化学的研究特点,激发学习的兴趣,建立基本的化学科学思维。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理解焓变的概念,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讨论能量变化实质。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自主梳理】学点1 化学反应的焓变1.反应热当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温度相同时,化学反应过程中叫做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般被称为。
记做,单位用。
△H=∑E(生成物)∑E(反应物)∑E(反应物)>∑E(生成物),反应,△H0为“”值;∑E(反应物)<∑E(生成物),反应,△H0为“”值;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热量的化学反应称为吸热反应;热量的化学反应称为放热反应。
典型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课堂练习1〗关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除了热量外,还可以是光能、电能等C.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也服从能量守恒定律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3.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课后习题和答案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课后习题和答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课后习题和答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5习题1.举例说明什么叫反应热,它的符号和单位是什么?2.用物质结构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有的反应吸热,有的反应放热。
3.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 mol N2 (g)与适量H2(g)起反应,生成NH3(g),放出92.2 kJ热量。
(2)1 mol N2 (g)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NO2(g),吸收68 kJ热量。
(3)1 mol Cu(s)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CuO(s),放出157 kJ热量。
(4)1 mol C(s)与适量H2O(g)起反应,生成CO(g)和H2 (g),吸收131.3 kJ热量。
(5)卫星发射时可用肼(N2H4)作燃料,1 mol N2H4(l)在O2(g)中燃烧,生成N2(g)和H2O(l),放出622 kJ热量。
(6)汽油的重要成分是辛烷(C8H18),1 mol C8H18 (l)在O2(g)中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5 518 kJ热量。
4.根据下列图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P6习题1.举例说明什么叫反应热,它的符号和单位是什么?1、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反应热。
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
、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或kJ?mol-1 。
例如1molH2(g)燃烧,生成1molH2O(g),其反应热ΔH=-241.8kJ/mol。
2.用物质结构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有的反应吸热,有的反应放热。
2、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要放出能量。
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原理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
即: Q = △U - W
第一节 化学反应方向
可逆反应在某条件下,反应方向如何判断?
能量最 低原理 热效应 焓变 计算 处理 熵增 原理
计算 自由能G 最小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与自然现象
1-1自发过程 一定条件下,无需外力作用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自发”不含“快速”之意
“非自发”不等于“不可能”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一般原理
化学反应所涉及的问题包括: ⑴反应判据 ⑵反应限度 ⑶反应速度 ⑷反应机理 ⑴⑵属于化学热力学范畴;⑶⑷属于化学动力学范畴。 本章主要从反应能量变化的研究开始,讨论反应的方向 和限度,然后再考虑反应的快慢。 仅涉及一些基本知识和思考的方法,重点在于实际应用。
热力学简介
它是研究能量转换过程中所遵循规律的一门学科。于19世纪 中叶,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研究热和机械功之间的转换关 系形成,后来研究范围推广到各种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中。
特点:
1、基础是两个经验定律; 2、结论具有统计意义:是讨论大量质点的平均行为, 不涉及物质的微观结构和过程机理。
局限性:不能讨论过程如何进行和进行的快慢; 结论不能说明过程进行的机理和快慢。
热力学一些专门术语
体系(系统):研究对象。 环境:与体系紧密联系的部分。
体系分类:敞开体系、封闭体系和隔离(孤立)体系 状态:体系不再随时间变化的情形(平衡态) 状态函数:描述体系状态性质的函数(物理量) 状态函数特征: 状态一定值一定,殊途同归变化等,周而复始变化零。 热量 : 发生变化时,体系与环境之间因温差传递的能量形式。它 与变化相关联。规定:体系从环境吸热为正。 功:除热以外的其他能量传递形式。规定环境对体系做功为正。 内能:体系内部能量总和——热力学能。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人教版)全部课件
一、反应热 (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 可以用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 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又称为焓变。
PS:
Δ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 放热反应:ΔH<0或 ΔH为“-” 吸热反应:ΔH>0 或ΔH为“+”
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以H2+Cl2=2HCl为例
E1不能通过实验测得,∴没有实际的计算意义 Ⅱ: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Σ反与生成物分 子形成新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Σ生的相对大小 △H= Σ反- Σ生 若: △H > 0 则为吸热反应 △H为“+” , Q<0 △H <0 则为放热反应 △H为“-” , Q>0 Ⅲ:通过实验直接测得→掌握中和热的测定
一、反应热 (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 可以用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 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又称为焓变。
PS:
1、符号:△H
单位: kJ/mol 或 kJ· mol-1
2、反应热描述的是化学反应前后的热量变化 3、反应热描述的是一定温度下的热量变化 4、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表现为吸热反应或 者放热反应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 用“空格”隔开, △H:吸热用“+”,放热用:“-”, 单位是kJ/mol或J/mol
3、下列变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的是 ( D ) ①硝酸铵溶于水②物质的燃烧③苛性钠溶于水 ④生石灰放入水中 ⑤醋酸的电离 A.仅①⑤ B.仅②③ C.仅②④ D.②③④ 4、下列变化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B ) A.Ba(OH)2· 8H2O与NH4Cl的反应 B.点燃的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氯化钠溶于水
第1章第1节第2课时-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教学PPT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教材
梳理
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一、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表明反应所__释__放__或__吸__收__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表明了化学反 应中的_物__质___变化和__能__量__变化。如在25 ℃和101 kPa下,1 mol气态氢气和0.5 mol气 态O2反应生成1 mol气态H2O时,放出241.8 kJ热量,而生成1 mol液态水放出285.8 kJ 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___H_2_(g_)_+__12__O__2(_g_)_═_═_═__H_2_O_(_g_)___Δ_H__=__-__2_4_1_.8__k_J_·m__o_l-_1_、__H_2_(_g_)+__12__O__2(_g_)_═_═_═__H_2_O_(_l)____ ___Δ_H_=__-__2_8_5_._8_k_J_·_m_o_l_-_1___。
返回目录 5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2.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 (1)指明了反应时的__温__度__和__压__强__,若在25 ℃、101 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 明。 (2)在化学方程式右边注明ΔH的“+” “-”、数值和单位。 (3)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括号注明它们在反应时的__聚__集__状__态____。常用_s__、 __l _、__g_、__a_q_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和溶液。 (4)化学计量数只表示___物__质__的__量___,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__分__数__。 (5)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热数值可以同时增大或减小__相__同__的倍数。
返回目录 7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二、燃烧热
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节 水溶液
目标 1、水的离子积 2、水的电离影响因素 3、电解质,强弱电解质定义范围 4、溶液酸碱性判断依据
一、水的电离
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的电离:
H2O+H2O
H3O++OH-
H2O
H++OH-
电离平衡常数为: K =
[H+][OH-] [H2O]
KW= [H+][OH-]
KW叫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课堂探究
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t/℃
K W/mol2·L-2
25
1.0×10-14
55
7.3×10-14
80
2.5×10-13
100
5.5×10-13
注意:1、 KW反映了水中[H+]与[OH-]的关系; 2、 KW值只与温度有关; 3、水的电离是个吸热过程,温度越高,KW越大 4、在25℃时,Kw=1×10-14(mol/L)2。
加入HCl 向左 增大 减少
加NaOH
向左 减少 增大
Kw
增大 不变 不变
结论: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Kw增 大,加酸加碱,抑制水电离, Kw不变
规律
• 1、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任何酸、碱、 盐的稀溶液。在任何水溶液中,Kw=c(H+) · c(OH-) 均 成立(25℃ :Kw 25℃ =10-14 )
• 2、任何水溶液中都有[H+]和[OH-]。由水电离产生的[H+]和 由水电离产生的[OH-]一定相等
• 3、酸碱由于电离产生H+或OH-,能抑制水的电离,使水 的电离程度减小,但KW不变
• 4、由水电离出的[H+]或[OH-]均为10-12时,溶液 可能为酸溶液,也可能为碱溶液
反应热说课稿
反应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反应热”。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反应热”是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是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后续学习化学平衡、电化学等知识奠定基础,而且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教材首先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入手,引出反应热的概念。
通过实验和数据,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并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本质。
然后,教材介绍了反应热的定量表示方法——焓变,以及焓变的计算方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 2 中已经初步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反应热的概念、焓变的含义以及反应热的计算,还缺乏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反应热、焓变的概念,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本质。
(2)掌握焓变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够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反应热概念和焓变计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对能源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本质。
(2)焓变的计算方法,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教学难点(1)焓变的概念和计算。
(2)盖斯定律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反应热、焓变等概念,掌握相关知识。
化学选修4反应原理第一节
kJ。因此ΔH与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有关,如果化学计量数加
倍,则ΔH也要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
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例如:已知H2(g)+
1 2
O2(g)
=H2O(l) ΔH=-285.8 kJ·mol-1,则2H2(g)+O2(g)=
2H2O(l) ΔH=-571.6 kJ·mol-1;H2O(l)=H2(g)+ ΔH=+285.8 kJ·mol-1。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课时 焓变 反应热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 化 2.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重点)
1.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 应热产生的原因 2.从反应体系能量的升高与降低角度认识ΔH的“+”与 “-” 3.通过分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领悟化学反应中能量守 恒的思想
(4)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而不表示分子数或原子 数,因此可以为非整数。
(5)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热的数值可以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 倍数。
思考题2 为什么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明反应物和 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答案 反应热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即状态不同,产 生的热效应不同。
二、中和热及其测定 1.中和热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这 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正负号 及单位
不要求注明 无
意义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物质变化
必须在化学式后注明
必须注明
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 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三、中和热的测定与计算 1.中和热测定实验的注意事项 整个实验过程中应把好两关:①隔热关。如量热计保温 层内隔热填充材料要填满;盖板上的两孔只需要正好使温度 计和环形玻璃棒通过即可;倒入NaOH溶液要迅速,尽可能 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②准确关。如配制溶液的浓度 要准确;NaOH溶液要新制;量取溶液体积时读数要准确; 对温度计的读数要读到最高点。 2.中和热的计算 由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 溶液进行实验,根据所测结果,计算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 隔开,△H:吸热用“+”,放热用:“-”,单位 是kJ/mol或J/mol;
2、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 明条件,即指: 25℃ 1.01×105Pa;
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27
热化学方程式
活动与探究
1、请大家观察量热计 的构造,分析一下,量热 器直接测定的数据是什么? 是焓变的数值吗? 是体系(溶液)温度的变化
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2、根据体系温度变化可以求得什么物理量? Δ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 可以求得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Q =m c Δt
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28
热化学方程式
3、请在下列的药品中选择一种你认为最合适 的酸和碱。 50 mL 0.50 mol/LHCl溶液 50 mL强酸、强碱的稀溶液! 0.50 mol/LCH3COOH溶液 0.7mL 18mol/LH2SO4溶液 50 mL 0.55 mol/LNaOH溶液 50 mL 0.50 mol/LNH3溶液
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25
热化学方程式
我们的猜想: 测定强酸强碱反应中和热 ,化学反应的热 效应。 需要的仪器和材料: 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 计、两支量筒(50ml)、泡沫塑料、泡沫塑料 板、环形玻璃棒。 0.50mol/L盐酸、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
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2、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 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 方程式正确的是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H H
H 共吸收总能量 679kJ/mol
吸收能量436kJ/mol Cl Cl Cl Cl
吸收能量243kJ/mol H H Cl Cl H H Cl Cl 共放出总能量 862kJ/mol
【思考】该过程中反应体系总能量增加还 是减少?
(该过程中反应体系的总能量减少183kJ/mol) 与实验值184.6kJ/mol接近。
【课堂练习】
例 1: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 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kJ/mol。 +131.5
例 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lmolN≡N
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
【小结】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
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一般不写反应条件(如 加热、点燃等)。如在常温(250c)、常压(101kpa) 下,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2、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固体-s,液体-l,气 体-g;溶液中-aq。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 个数。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 相同的反应,当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 4、在方程式右端要注明△H,标明“+”或“-”, kJ/mol。
过程中反应体系的能量变化曲线图:
能量 能量 生成物 反应物的 总能量
生成物的 总能量
反应物
吸收热量
反应物的 总能量 反应物 图1
放出热量
生成物的 总能量
图2 生成物
思考:图1、图2过程中反应体系的总能量 增加还是减少?
一、焓变 反应热
1、焓和焓变 ⑴焓(H): 是一个与内能(U)有关的物理量 。 ⑵焓变(△H):ΔH = H生成物-H反应物 (宏观)
1、上述三个反应的反应热是多少?中和热 是多少? 2、三个反应有何异同,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中和热数值相同。 H+(aq)+OH-(aq)=H2O(l) △H=-57.3kJ/mol
3、若是弱酸、弱碱反应,中和热还是57.3 kJ/mol吗?若不是,是偏大还是偏小?
不是,偏小。原因是电离需要吸 收热量。
四、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 mL) 组装量热器 小烧杯(100 mL) 泡沫塑料或纸条 和空气绝缘, 塑料板或硬纸板(两个孔) 防止热量损失 温度计 ————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 环形玻璃搅拌棒 ——搅拌,使反应液混合均匀 迅速反应,减小误 量筒(50 mL)两个——量取反应液 差 0.50 mol/L 盐酸 0.55 mol/L NaOH溶液 使一个反应物过量
二、热化学方程式
1 H2(g)+ O2(g)=H2O(g) 2 1 H2(g)+ O2(g)=H2O(l) 2
△H=-241.8kJ/mol
△H=-285.8kJ/mol
g(气态),aq(溶液中) 吸热
固态
液态
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物质的状态。吸热
气态
吸热
二、热化学方程式
1 H2(g)+ O2(g)==H2O(g) △H=-241.8kJ/mol 2 2H2(g)+ O2(g)==2H2O(g) △H=-483.6kJ/mol 4、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
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为整数或分数。 对于相同的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 普通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宏观上表示各物质的 物质的量,微观上表示原子分子数目,只能为整数, 不能为分数。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课时)
二、热化学方程式
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 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H2(g)+I2(g)======2HI(g) 101kPa
200℃
△H=-14.9kJ/mol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1、热化学方程式包含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两 个部分,二者缺一不可。 普通化学方程式只包含物质变化一个部分。
能 量 反应物 能 量
生成物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过程(I)
反应过程(II)
思考:I和II哪个是放热反应,哪个是吸热反应?
⑹反应热产生的微观原因(微观讨论) 请观察P2页图1-1 H2(g)+Cl2(g)=2HCl(g)反应 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分析图中包含的信息: ①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 ③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
从焓变角度看:
ΔH=H(生成物的焓)-H(反应物的焓)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表现 △H﹤0或△H为 △H﹥0或△H为 “ +” 行式 “—” 能量 生成物释放的总能 生成物释放的总 变化 量大于反应物吸收 能量小于反应物 的总能量 吸收的总能量 键能 生成物总键能大于 生成物总键能小 变化 反应物总键能 于反应物总键能 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 联系 反之键能越小,物质能量越高,越不 稳定。
(2)用一个量筒量取 50 mL 0.50 mol/L盐酸,倒入小 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 酸的温度,记入下表。然后 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 净。
(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 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 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 记入下表。 (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 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 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 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 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 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 高温度。
1、条件:稀溶液,表示符号为aq 2、反应物:酸和碱 3、生成水的物质的量:1mol
HCl(aq)+NaOH (aq)= =NaCl (aq) +H2O(l) △H=-57.3kJ/mol HNO3(aq)+KOH(aq)=KNO3(aq)+ H2O(l) △H=-57.3kJ/mol 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 △H=-114.6kJ/mol
看下面的例子
观察下列示意图:
H H H H
436 kJ/mol Cl Cl 243kJ/mol
+
Cl
+
Cl
H Cl
H Cl
431 kJ/mol
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1、…… 2、…… 3、……
反应的能量示意图
键断裂
HH 键断裂
H + Cl 键 形 成 H Cl
+ +
H
+
Cl 键 形 成 H Cl
Cl Cl
二、热化学方程式
H2(g)+I2(g)======2HI(g) 101kPa
200℃
△H=-14.9kJ/mol
1 H2(g)+ O2(g)==H2O(g) △H=-241.8kJ/mol 2 2、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对于25℃、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温度和压强。
完全反应,减小误差
药品:
实验原理的细化: 50 mL 0.50 mol/L 盐酸 和 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反应 测量反应放出的热量: Q=m· c· Δt = 100g×4.18J/(g · ℃) ×Δt = 0.418Δt kJ 计算生成 1 mol H2O 时的焓变:
【例题】
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 生成2mol气态HCl,放出184.6KJ的热
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 + Cl2(g) =2HCl(g) ∆H =-184.6KJ/mol
而这些书写也是对的
三、中和热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 1molH2O放出的热量,叫中和热。
(填“+”或“-”)
即:当ΔH为“-”或ΔH<0时,为 放热 反应
当ΔH为“+”或ΔH>0时,为 吸热 反应
我们可以发现:其实
从能量的角度看:
∆H=
E
(生成物的总能量)-
E
(反应物的总能量)
从键能的角度:
∆H= E(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E
(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H=
0.418· (t2-t1)
0.025
kJ/mol
♣实验步骤: (1)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 (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 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 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 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 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 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 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 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 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 的,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 行。
能量与放出能量的相对大小
。 。 。
②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 。 结论: 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要看吸收、
即:ΔH = E吸收-E放出
⑺反应热表示方法:——反应热是表示化学
反应过程中整个体系的能量(即焓)增加或
者减少的量值,ΔH =H生成物-H反应物(宏观) 思考:焓增加—吸热—则用“ + ”表示 焓减少—放热—则用“ - ”表示
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 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 热能 能量变化 电能 光能
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
放热反应:例如 化学反应
燃料的燃烧 中和反应 金属与酸反应 大多数化合反应
C+CO2 , H2+CuO C+H2O Ba(OH)2· 8H2O+NH4Cl CaCO3高温分解 大多数分解反应
(5)重复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数 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