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人生与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是什么》

合集下载

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人生的目的和意义闲着的时候,不小心常常会问到自己关于人生的意义,这可是个关键的问题,回答不好,活着不就没有依据了吗?还好这也是个哲学的基本命题,古今中外的很多大咖都探讨过这个问题,并且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关于人生的目的,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带出的答案是:人生的目的是“提升心性。

锻炼灵魂”。

他觉得人就是为了带着那净化过的崇高灵魂离开人世而来的。

他认为每个人都要“以自己为主角,写一部人生之剧”。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人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要“积善行,思利他”,想方设法在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品行,他认为宇宙中有一种让世界变得更好的力量,称为“宇宙的意志”,人的行为如果符合宇宙的意志,就会得到天助,成就大事。

关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当然有更随性的说法。

其中我特别喜欢王小波先生对人生的三个假设,他假设人都是喜欢智慧的,人都是喜欢有趣的,人都是喜欢异性的。

我觉得这三个假设从三个主要层面说到了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人生无非就是追求智慧、追求异性、追求有趣而已。

当然还有更有率性的观点,台湾作家蔡澜认为:“生活要顺其自然而想,随遇而安而活,知足常乐而过,想吃,就放胆去吃。

人生最后的意义,不过于吃吃喝喝而已。

”这里注重的是一种随性的洒脱,本质上是要顺应自己内心,去干自己想干的事,去过一种真性情的人生。

关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所有的答案中,我最喜欢林语堂先生的,他说:“人生的目的,除了享受人生,还有什么呢”?要真正地享受人生,那可不简单。

林语堂先生还写过一本书叫《生活的艺术》,其实不懂生活的艺术,谈不上享受人生。

要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像一首诗,那可是需要非常高的境界的。

总的来讲,对生活无外乎有两类追求,物质的和精神的。

物质给人带来的享受是短暂的和肤浅的,精神则可带给人深刻而长久的享受。

帕斯卡说过:“人是一支会思想的芦苇”,这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最重要的特征。

人如果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要把生活过成一种艺术,那么每个人都得去经营一小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人生是一段旅程,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旅程中追寻着自己的意义和目的。

无论是富有还是贫困,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希望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一份痕迹,不愿意白白度过。

那么,什么是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呢?首先,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

幸福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物质上的幸福可以是财富、地位和名誉,可以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和物质欲望。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我们发现金钱和物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内心的满足和自我实现。

因此,追求幸福也意味着追求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可,追求一种心灵的平静和内心的满足。

其次,人生的意义在于追寻知识和智慧。

知识是人生的财富,是我们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能力来源。

通过学习和积累知识,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智慧。

知识不仅帮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功,还能够让我们更加理解世界、认识自己,赋予我们深刻的人生感悟和智慧的指引。

再次,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真善美。

真善美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追求。

真是指追求真理、真实和真实性;善是指追求道德、正义和善良;美是指追求美感、美学和美的表达。

追求真善美是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和成长,是审美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升华,能够让人们在追求幸福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满足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在于与他人建立联系并造福他人。

一个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与他人相互连接和关联而形成的。

与他人建立联系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也能够让我们获得情感的满足和人际关系的支持。

同时,造福他人也是人生的目的之一。

通过帮助他人,我们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赋予人生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包括追求幸福、追寻知识和智慧、追求真善美以及与他人建立联系并造福他人。

每个人在人生的旅程中都应该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追求的目标,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无论我们身处何地、经历什么,人生的意义和目的都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和方向,让我们不断努力,追求更加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生。

论善恶业及人生观中人生目的意义价值

论善恶业及人生观中人生目的意义价值

论善恶业及人生观中人生目的意义价值经文:【佛告阿難.夜摩兜率.乃至色無色界.一切諸天.依何而住.阿難白言.不可思議業力所致.】阿難答得非常好:『不可思議業力所致』.業是什麼意思?古大德給它下了一個定義,「造作」名業.正如佛在經典上所說得,無量劫來所造得罪業雖多、雖重,不怕,怕得是不能夠真心悔改,真誠心悔改,從今而後斷惡修善,決定能夠彌補.人只要肯回頭,真正回頭、徹底回頭,就與佛心相應,就能得到諸佛菩薩得加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有分,這是「不可思議業力所致」.因此我們造業,佛在經典上把它分為三大類,第一個是身業,身體得動作;第二是言語;第三是念頭.我們真正講修行,修得是什麼?無非是把錯誤得办法、看法修正過來,錯誤得說法、錯誤得作法,能夠把這四個方面修正過來,這叫真正修行,不再造惡業了.在中國,印光法師是菩薩再來得,他老人家大慈大悲,為現代人奠定因果教育得基礎,善惡心行得標準他沒有用佛法,他用《了凡四訓》,用《感應篇》,這特别有道理,真正是契機契理.這些著作基本上中國人寫得,不是從印度翻譯過來得,提出這樣得教學,深深符合中國人得民族感情,非常容易同意,印祖一生極力提倡.造善就叫善業,造惡就叫做惡業.善業有生善果得力量,惡業有生惡果得作用,因此稱之為業力.阿難在此地講「不思議業力」,佛門裡頭有一首偈子說:「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免.」佛家一般講,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因此我們常常聽古德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愚痴,造作得時候,他疏忽大意,造作種種惡業,果報現前得時候,他可怕了,這個時候可怕也沒用處,也無濟於事.Wc菩薩聰明,果報現前,逆來順受,菩薩怕因,永遠不再造惡因,因此他才能夠不受惡報.這個情况我們學佛不能不重視,一定要了解其中得道理,要認清因果報應得事實真相.這些例子太多太多了,《太上感應篇》跟《文昌帝君陰騭文》得註解、《安士全書》裡面,幾乎每一條之下都引用非常多得例子來做證明.《無量壽經》上講得善惡標準,跟《十善業道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跟印祖所講得《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完全相同,我們不能疏忽.業障現前得時候,念經沒有用,念經消不了業障,要依照經典得理論、方法修正自己得思想、見解、言行,這才管用,這樣才能消業障.諸位一定要明白得,決定不是說業障現前,念幾部經,求佛菩薩保佑,這是迷信,經是佛菩薩講得,你再念回去給他聽,哪有這種道理!佛菩薩會聽他講得經嗎?不可能得情况!佛菩薩看到你依教奉行,确实回頭是岸,那歡喜;因此你在佛菩薩面前念經,佛菩薩搖頭,你搞錯了!一定要明理,一定要依教奉行.因此佛在經上常常叮嚀、囑咐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演确实是要做到、表演,《無量壽經》所講得道理、所有得教訓,我們都能在日常生活當中表演出來,全把它做到,這個佛歡喜!有人向你請教,你能夠把它說得非常清晰、說得非常透徹,叫那個聽得人斷疑生信,也能夠向你學習,這個佛才真正歡喜.因此千萬不能造惡業,惡業這個業習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面永遠不會消逝,什麼時候遇緣它就起現行,起現行确实是果報現前.從事上來講,現代得社會病在什麼地点?最嚴重得病在哪裡?現在社會普遍失去聖賢教誨,全世界教育再發達,科技得教育、工商教育、經貿得教育,人學了這些東西,他有能力在社會上競爭,競爭再提升确实是鬥爭,鬥爭再提升,那不就變成戰爭了?因此這種發展得趨勢到最後,那确实是一般宗教裡面講得世界末日.這個世界非常危險,天災人禍哪一天沒有?次數一年比一年增加,傷害一次比一次嚴重,特别可怕!於是我們曉得,今天社會大眾身口意三業都不善,這還得了嗎?我們從這個地点省悟過來,在這個時代最大得好事、真正得善業,是提倡倫理道德教育,是要發揚光大宗教神聖得教學,這個功德第一大.你做成功了,無量無邊得功德;做不成功,也像衛仲達那一小卷一樣,決定抵得過你無量劫來所造得惡業,我們深深相信,一絲毫不明白沒有.上一個星期天居士林開林友大會,李木源居士邀請我參加,我想在座有很多同修也曾參與這個大會,他邀我講幾句話,我跟林友們提出三樁情况:第一個是人一辈子得目得,第二個是人一辈子得意義,第三個是人一辈子得價值.你看看這個社會上,我們同修也不免,每天追求財富,天天想發財,忙得不亦樂乎,難道你來到這個世間,目得是來發財得嗎?這個目得不是确实.縱然你得財富确实發了,你得到億萬,成了億萬富翁,你有沒有想到,你死了以後一文都帶不去,全都落空了,你有再多得產業,全部都要給別人.假如人一辈子以這個為目標,那真是愚痴到了極處,比不上澳洲土著.澳洲土著他們人一辈子得目標是什麼?快樂,他們追求幸福快樂,這還能講得過去. 佛菩薩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他們生活得目標是什麼?給諸位說,「學習」.生生世世在學習,學确实是覺,我們這才曉得人一辈子最正確得目標方向是求覺悟,不斷把自己得覺性向上提升,這個目標純正.我們有沒有確定自己得方向目標?人一辈子得意義何在?意義确实是要和一切眾生和睦相處,儒家講「仁者無敵」.你在一生當中,心裡面對一切人、一切眾生沒有絲毫怨恨得念頭,你這一生過得有意義;你還有冤家對頭,那就非常糟糕.怎樣才能做到這個境地?必須要有相當得覺悟,你才有能力化敵為友.末後我們講到人一辈子價值何在?在佛法裡面講人一辈子真正得價值,确实是在「弘法利生,續佛慧命」,這個價值是真實得,決定不落空,這是真實功德,不會隨我們死亡而消滅.我們一定要認真努力把它做好,才能真正做到「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否則得話,我們每天念迴向偈,念得冷汗直冒.「願以此功德」,我們拿什麼功德?功德在哪裡?天天在念「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拿什麼功德?業因果報得理跟事,我們決定要深信不疑.【佛語阿難.不思議業.汝可知耶.汝身果報.不可思議.】我們就看這兩句,這是世尊給我們說明什麼叫『不思議業』,哪些是「不思議業」.一開端佛徵問阿難尊者,叫著阿難尊者問他:「你知不明白?」阿難沒有回答,佛也不盼望他回答.佛接著就說:『汝身果報,不可思議』.下面接著說:【眾生業報,亦不可思議.】果報是指過去所造得一切善惡業,感得得結果跟回報,這裡面是相宗所說得「引業」、「滿業」.引業感得得是果,滿業所感得是報.引、引導,引導你到哪一道去投胎.我們大伙儿現在都在人道,都得得是人身,這個業是共同得,是什麼業?佛給我們講得五戒十善業,過去我們曾經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得功德引導我們到世間得這個果、得這個身,身是果報.雖然我們人人基本上一個人身,但是這一生當中,你享受得不相同,貧富貴賤不一樣,這個不一樣是另外一種果報,是什麼果報?你所造得善、不善業,這在相宗裡面稱為滿業.我們得引業不錯,引導我們到人間來,滿業不行,過去生中造得善太少,惡太多,因此我們這一生生活非常不如意.不然而一個人不如意,大多數人都不如意,諺語所謂:「世間事不如人意常八九」,能夠滿意得只一二樁情况,不滿意得情况要佔十之八九,這什麼缘故?分明告訴我們,過去生中所做得善少惡多,這非常有道理.唯識經論裡面告訴我們,六道凡夫起心動念離不開八識五十一心所,五十一心所,心所确实是心裡起用.惡心所二十六個,善心所只有十一個,由此可知,我們起心動念确信是善少惡多,善得力量弱,惡得力量強大.果報現前得時候,佛在經上常講,「強者先牽」,力量強得先受報,那我們是惡得力量強,先受不善得果報,道理在此地.我們不是沒有善業,善得力量弱.明白得這個道理,明白得事實真相,我們有沒有辦法把我們那個善業提早來報?行,只要你明白得就行.如何提早?把你得善業,要明白業因它要沒有緣不起現行,你努力培養善得緣,你有善得因加上善得緣,善得果報就現前.這個道理與事實,《了凡四訓》裡面就顯示出來了,雲谷禪師教導了凡先生得,全然得原理就在此地;《俞淨意遇灶神記》,灶神爺點化他,原理原則也在此地.有沒有效應?有,效應太明顯了,尤其是俞淨意得效應超過袁了凡.因此命運是自己鑄造得,命運自己能够改造,你只要明白得這裡頭得原理原則,明白得改造得方法,我們能够把過去生中造作一切不善業得果報中止.諸位要明白消滅是不可能得,能够把它止住,能够把過去生中造得少分善業提早,讓它形成這個報應,這個方法是斷惡修善.真正覺悟了,讓我們得心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裡面,處事待人接物,修正成純淨、純善,這樣你就把你過去生中造得那些少分善變成大善,能够把過去生中累積那些惡統統蓋覆住,不是做不到.他明白有個道理,來害我得人,這個人性本善,《三字經》上頭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一點都沒有錯.為什麼現在變成不善?他迷惑了,迷得什麼?把他那個本善迷了,這個迷不是永遠得迷,是暫時得迷,他還會覺悟得,那又为必怪他?为必起怨恨心?为必起報復心?起怨恨、報復确信錯誤,害誰?害自己,不是害他,害自己.自己起了三毒煩惱,三毒煩惱起來之後,果報在哪裡?三途地獄,你不是自己害自己嗎?假如對於這些逆緣惡境不起一個念頭,真正做到不動心、不起念、不分別、不執著,你自己境地连忙就提升,《金剛經》佛告訴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忍辱是成就得不二法門,世出世法都不例外.你將來有多大得成就,就看你有多大得忍耐.細心觀察一個人在境地裡面,善緣、順境生歡喜,覺得驕傲,覺得非常了不起,這不能成就;逆境、惡緣常常還有怨恨心,常常表現著不滿意,這人不能成就.世法、佛法都不例外.今天得學校我沒有進去過,不明白變成什麼樣子.常常聽說學生打老師,常常聽到老師說現在學生不聽話,這怎麼得了!兒女不聽父母得話,學生不聽老師得話,這是社會動亂、天災人禍得根源.果跟報本來是一體得,假如細細得去分,諺語常講「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我們今天所遭遇得一切境地,基本上過去生中造作得因跟現前得緣所結合產生得果報,幾個人在一切時、一切處能夠想到這個問題;果然能想到、能觀察到,縱然遇到極不如意得情况,怨天尤人得念頭沒有了,為什麼?明白自作自受,你會非常安稳得順受,這個帳了了、結了,你會非常快樂,欠人得錢還了,欠人得命也了了,他怎麼不自在、不快樂?假如迷惑顛倒,不了解事實真相,怨天尤人,那好了,受果報又造惡因,這個麻煩大了,將來得苦報比現在還要嚴重,這實在是鑄成大錯特錯.『不可思議』是說明這樁情况得因非常深非常深,緣特别複雜.我們今天用得心不一樣,是要利益眾生,是要幫助眾生阿賴耶識裡頭種下佛得種子.現在你們穿得t恤,新加坡是熱帶地區,這些年輕人穿得,前面背後那個團案基本上妖魔鬼怪,看了多嚇人!我們能够t恤印上阿彌陀佛得像,印上「南無阿彌陀佛」,你在街上走一圈,就度了好多好多人.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這裡頭基本上「不思議業」,造得不可思議得善業,常常存這個心,利益一切眾生.。

论人生的目的与意义

论人生的目的与意义

论人生的目的与意义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是每个个体思考人生时都会遇到的重要问题。

这个问题是关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核心问题。

虽然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经历和观念,但是对于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普遍的共识。

首先,让我们来思考人生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存在是为了维持物种的延续和繁衍。

这是一种生物学的解释,它强调了人生的根本目的是确保后代的生存。

从这个角度看,每个人的人生目的就是繁衍后代和传承自身的基因。

然而,人类不仅仅是生物,我们还有着独特的思维能力和理性思考的能力。

相对于其他生物来说,我们更加关注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人生的真正目的是寻找幸福和满足感。

幸福是人生目的与意义的根本动力,我们追求财富、权力、地位以及人际关系等等,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然而,幸福并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与意义。

人生的意义还可以在于追求成长和发展。

人类是有智慧和创造力的生物,我们能够创造艺术、科学和文化。

这种创造力是我们与其他生物的根本区别,也是人生目的与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掌握知识,我们可以不断成长和进步,从而使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

此外,人生的目的与意义还可以通过奉献与回馈社会来实现。

人类是社会性生物,我们与其他人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为他人谋取利益、帮助他人、使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可以体现出善良和正义的价值观。

这种奉献与回馈社会的行为可以让人生更加有意义,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然而,人生的目的与意义并不是静态和唯一的,它随着每个人的生活阶段和经历的变化而不断演变。

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可能更加关注追求个人的幸福和成就。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可能会越来越关注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更加关注他人的幸福与安全。

在追求人生目的与意义时,每个人都需要进行自我审视和反思。

我们需要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兴趣、激情和天赋,以及如何将其与社会需求和他人的需要相结合。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是个人主观感受和选择的结果,它取决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信仰和文化传统。

稻盛和夫: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在哪里?

稻盛和夫: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在哪里?

稻盛和夫: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在哪里?来源|活法(huofa2005)经受各种风浪的冲击,尝尽人间的苦乐,或幸福或悲伤,一直到呼吸停止之前,我们都不懈地、顽强地努力奋斗。

——《活法伍:成功与失败的法则》01我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在哪里?对于这个人生最基本的问题,我认为必须从正面回答,我的答案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

人生在世,为欲所迷,为欲所困,可以说是我们人这种动物的本性。

如果放任这种本性,我们就会无止境地追求财产、地位和名誉,就会沉湎于享乐。

当然,生活需要丰衣足食,自由活动需要相应的资金,希望立身出世也是进步的动力,这些都不应一概否定。

然而,上述一切只能限于现世,再多也不能带往来世,今世的事情必须在今世清算完结。

02如果说人生有不灭之物,那就是“灵魂”。

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你在今世所创造的地位、名誉、财产就得统统放弃,只能带着你的“灵魂”开始新的征程。

因此,如果有人问我:“你为何来到这世上?”我会毫不含糊地回答: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

03经受各种风浪的冲击,尝尽人间的苦乐,或幸福或悲伤,一直到呼吸停止之前,我们都不懈地、顽强地努力奋斗。

这个人生的过程本身,就像磨炼灵魂的砂纸,人们在磨炼中提升心性,涵养精神,带着比降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人世。

我认为这就是人生的目的,除此之外,人生再无别的目的。

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挚的努力。

在这不懈的工作的过程中,就体现了我们人生的目的和价值。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有时我们甚至怨恨神佛,为什么只让我经历那么多的苦难?但正是这些苦难才能磨炼我们的灵魂。

把苦难看作考验,我们需要这样来思考问题。

所谓人生中的苦难,乃是锤炼自己人格的绝佳的机会。

能够把考验看作绝佳的成长机会的人,再进一步说,现世的人生,是上苍赐予我们提升心性的一段时间,是上苍赐予我们磨炼灵魂的一个场所——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有限的人生中结出丰硕的成果,才能给周围的人们带来无尽的幸福。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人生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旅程,每个人都在探寻着自己的人生意义与价值。

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多种多样,因为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经历、观念和目标。

然而,无论人们选择的道路如何,我们可以共同认同的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由自我实现、社会贡献以及对他人和世界的影响而产生的。

首先,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自我实现。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为了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而努力。

人们可以通过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发掘自己的才华和潜能。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我们可以实现自己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

其次,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在于社会贡献。

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这可以体现在个人的工作和职责中,也可以体现在社区服务、慈善事业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

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和帮助他人,我们能够改变和影响他人的生活,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温暖和公正。

社会贡献不仅能够给自己带来成就感和幸福感,也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还在于对他人和世界的影响。

我们生活在一个互相联系的世界中,每个人都在与他人和环境发生着互动。

我们的言行举止、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会对他人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思考我们的行为对他人和世界的影响,并努力做出正确和积极的选择。

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传播正能量和共同合作来影响他人,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进步和富有意义的世界。

综上所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由自我实现、社会贡献和对他人和世界的影响所构成的。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奋斗,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实现自我价值。

同时,我们也要明白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为社会做出贡献,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和价值。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人生赋予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人生,这两个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和深邃的思考。

当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徘徊,时常会陷入沉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究竟在哪里?对于有些人来说,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或许在于追求物质的富足。

他们努力工作,拼命赚钱,为的是能够拥有豪华的房子、昂贵的车子和各种奢侈品。

不可否认,物质的享受能给人带来一定的快乐和满足感,但这种满足往往是短暂的。

当新的物品到手,兴奋感很快就会消逝,然后又陷入对下一个物质目标的追求中。

如果仅仅把人生的意义寄托在物质上,那么当拥有一切物质之后,内心可能依然感到空虚和迷茫。

也有人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功成名就。

他们渴望在自己的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成为知名的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或者政治家,名字被载入史册,成为众人敬仰的对象。

这种追求确实能激发人的斗志和创造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功成名就并非是人生意义的全部。

那些为了追求名声和地位而不择手段,甚至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家庭的人,最终可能会发现,即使达到了目标,也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幸福。

还有一部分人,把人生的意义定义为情感的维系和体验。

他们注重与家人、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珍惜爱情带来的甜蜜和温暖。

在他们眼中,陪伴亲人度过美好的时光,与朋友分享喜怒哀乐,是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这种情感的交流和连接,给予了他们心灵的慰藉和力量。

当遭遇挫折和困难时,亲人朋友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能够重新振作起来。

但仅仅依赖情感,人生也可能会受到限制。

当面对亲人的离去、朋友的疏远或者爱情的挫折时,可能会感到无比的痛苦和失落。

那么,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究竟在哪里呢?或许,它在于不断地成长和自我实现。

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成长的旅程。

我们学习走路、说话、读书、写字,每一个阶段都是一次成长的跨越。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挑战自己,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去尝试新的事物,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不断进取的精神,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概念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概念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概念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

人生目的可以通过实现人生价值来体现的,而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的来支撑。

人生目的更像是一面旗帜,指引着我们逐步地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人生态度决定能否形成主观能动性顺利地实现人生价值。

人生态度是一种主观因素,通过主动地创造,不断地实现人生价值,并最终抵达人生目的。

人生观
人生观,英文是View Of Life,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对人生道路、生活方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

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每个人的人生观在不同时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外因是日益疯狂的世界,导致很多人的直觉和感受发生变化,产生人生观错位等,也许这是人类世界发展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问题。

在自然界中,人生观无可厚非,生存第一,生存至上;在阶级社会里和制度下,人生观有进步和落后之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人生观。

第四章人生的目的及其意义

第四章人生的目的及其意义

第四章人生的目的及其意义一、人生为什么要有目的第一章我们着重讲了世界观,这章我们来阐述人生观,因为世界观影响着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我们先阐述世界观,拥有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拥有正确的人生观,拥有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接受和理解这章阐述的关于人生目的与意义的观点。

前面我们说过思想决定行动和判断标准,人的一生做哪些事情,说哪些话,都是由他的思想来决定的,不同的思想做的事情说的话也不尽相同。

人生的目的决定了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做出的选择,不同的人生目的有不同的判断标准,没有明确的人生目的就难有判断标准,在面对一些事物的时候就无法做出判断或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给出错误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或方式。

很多人会问:我的人生没有目的,不也活得好好的么?在面对事物的时候也能做出判断?其实人生总有目的,你的肚子饿了会吃饭,渴了会喝水,走路会躲避风险,活下去就是你的人生目的,只不过很多人没有明确的人生目的。

退一步说,人生目的与你是否活得好好的没有必然联系,拥有人生目的不一定会使你的生活更美好。

而你从小接受的文化教育、社会的思想影响也会让你有一个自己的判断标准,但却不一定是正确的判断标准,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会让你在处理问题时拥有正确的判断标准,处理问题更加睿智从容,从而活得更加明白。

人生如果没有目的与意义,就是没有思想的肉体,到人生的最后,你会发现自己这一生白活了,浑浑噩噩,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只是犹如飘零在大海上的帆船,任风吹向哪里便飘向哪里,活得不明不白,令人细思极恐,然而这样的人生并不在少数。

二、你的人生目的是什么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

我们来看一些典型的回答。

①为了赚钱;为了升官发财;为了自己人生更美好,更好地享受生活;为了追求幸福感。

②为了自己和家人健康快乐;为了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为了爱。

③为了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或研究出更好的成果。

④我要当世界第一或最好的某某家。

⑤为了更好地服务某类人群。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时光流逝,一转眼,自己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我的预算。

有人认为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了,对人生的种种相、众生的种种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远不如早一点离开人世这个是非之地,落一个耳根清净。

那么,长寿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也不是的。

至少对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会有一些好处。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

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趟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这一生。

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

即使是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锁。

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这一生。

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谈起呢?我自己也属于芸芸众生之列,也难免浑浑噩噩,并不比别人高一丝一毫。

如果想勉强找一点区别的话,那也是有的:我,当然还有一些别的人,对人生有一些想法,动过一点脑筋,而且自认这些想法是有点道理的。

我有些什么想法呢?话要说得远一点。

当今世界战火纷飞、物欲横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处在一个十分不安定的时代。

但是,对于人类的前途,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人类大同之域绝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

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

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

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纽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人生目的与人生意义

人生目的与人生意义

人生目的与人生意义人生是一段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旅程,每个人都在不同的阶段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抉择。

而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就是指导我们行动和决策的内在追求和价值观。

人生目的是指个人在此生中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意义。

它是个体内心所产生的一种追求,是对于人生价值与存在的根本思考。

人生目的不仅仅是追求物质上的成功和满足,更是对于心灵深处的探索和自我实现的追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目的,它可以是成为一个优秀的家庭成员,也可以是成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抑或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人生目的是每个人内心最真实的愿望和渴望,它是人生理想的核心所在。

人生意义则是人生目的所带来的价值和意义。

它是对于个人在追求自己人生目标的过程中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持续成长的认可。

人生意义不仅仅是个人成就和成功的标志,更是对于世界的贡献和社会价值的肯定。

每个人的人生意义都是独特的,它可以是改善他人生活质量,也可以是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还可以是对于美和善的追求。

人生意义是每个个体所追求的一种对于人间价值的追求。

在探讨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人有没有必要有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只是有些人意识到了,有些人尚未觉醒。

一个人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可以是日常的琐碎事务,也可以是高远的追求和理想。

无论是大是小,无论是高还是低,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时,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追求是多方面的。

有些人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和享乐,他们希望通过追求金钱和物质成就来获得幸福和满足。

有些人追求聪明才智和专业成就,他们希望通过个人的智慧和才干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有些人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内心的幸福,他们希望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心灵与宇宙的和谐。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追求,人们都应该明确一个基本的原则:寻找自己的内心真实与价值追求。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主要内容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主要内容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主要内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主要内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人类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无论是古代哲学家还是现代学者,都在不断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人们追求自己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一种对于人类独特存在的思考和探索。

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体发展、社会贡献、价值观念以及存在与自由等方面。

首先,个体发展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始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人们注重个人在生命过程中的成长和进化。

这种发展包括身体、心理和心灵等多个方面。

个体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努力充实自己的人生经验,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可以通过学习、工作、旅行等不同的方式实现。

个体发展是人生意义和价值之所在,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改变自己,创造自己的生活意义。

其次,社会贡献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们在追求个体发展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应该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

人类是一个社会性动物,我们与他人联系在一起,在社会中生活和工作。

社会贡献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如对家庭的关怀、对社区的奉献、对组织的贡献等。

通过为社会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个体能够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并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社会贡献对于个体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也有助于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其次,价值观念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类的价值观念是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系列准则和信念,它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价值观念涉及到人生的目标、道德、道德行为、尊重和公平等方面。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它们受到文化、社会和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体通过价值观念来评估自己的行为是否是正确和符合自己的信仰和意义。

价值观念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发现和实现至关重要。

最后,存在与自由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

个体的存在和自由是人生的基础。

人们通过存在来体验和感受世界,通过自由来选择和决定自己的行动。

存在与自由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

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人生,每个人都只能经历一次,它承载着无尽的可能和无限的意义。

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那么,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到底是什么呢?一、人生的价值所在1. 追求个人成长与进步人生的价值首先体现在个人成长与进步上。

每个人都应该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生活质量。

只有不断追求进步,我们才能够在人生中实现更多的可能。

2. 贡献社会和他人人生的价值也在于我们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

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中,只有通过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才能够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通过贡献社会和他人,我们也能够得到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3. 追寻个人的梦想和目标人生的价值还在于追寻个人的梦想和目标。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无论它有多么遥远,我们都应该努力追逐。

只有不断追寻梦想,我们才能够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二、人生的意义所在1. 活出真我,实现自我价值人生的意义在于活出真我,实现自我价值。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有着独特的才华和潜力。

只有通过发掘自己的优势与特点,不断发展和提升,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自我,活出真实的人生。

2. 培养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人生的意义还在于培养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

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能够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和满足感。

无论是与家人、朋友还是社交网络上的陌生人,都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帮助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够给予我们支持和鼓励。

3. 爱与关怀他人,传递正能量人生的意义也在于爱与关怀他人,传递正能量。

通过关心、理解、支持与帮助他人,我们能够改变他人的生活,点亮他人的希望。

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幸福感。

三、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实现途径1. 价值的实现需要行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够实现。

我们需要为自己确定目标和计划,并且通过不断努力去实现它们。

借助时间管理等工具,我们能够更好地规划和安排自己的生活,使每个行动都朝着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向迈进。

简述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关系

简述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关系

简述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关系咱们聊聊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这三个词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其实啊,它们就在咱们每天的生活里,跟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咱们先说说人生目的。

你有没有想过,这辈子你到底想干啥?是追求事业有成,还是家庭美满?是想环游世界,还是做个小生意,过安稳日子?人生目的啊,就像是咱们心里的那盏灯,给咱们指明方向。

有了它,咱们在人生的路上就不会迷路,碰到困难也知道该怎么坚持。

人生目的不一定得有多宏伟,关键是要符合自己的心意,让自己觉得有意义。

再来说说人生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这话不假。

你瞅瞅,有的人碰到挫折,立马就垮了,像是霜打的茄子;有的人呢,嘿嘿,越挫越勇,像是打不死的小强。

这就是人生态度的差别。

人生态度,就是咱们对生活的看法和做法。

乐观的人,觉得啥事儿都能解决,啥困难都能克服;悲观的人呢,总觉得天塌下来砸到的肯定是自己。

咱们啊,还是得学学乐观的人,把每一天都过得开开心心的,毕竟笑一笑,十年少嘛。

最后聊聊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说白了,就是你这辈子活得到底值不值。

这可不是说你有多少钱,住多大的房子,开多好的车。

人生价值,是看你对这个世界,对周围的人,有没有做出点啥贡献。

你帮了别人一把,让别人笑了,这就是价值;你努力工作,让家人过上了好日子,这也是价值。

人生价值,就像是咱们留下的脚印,有的人的脚印深,有的人的脚印浅,但不管咋样,都是自己走过的路,都是自己的价值。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这三者啊,就像是咱们人生的三个好朋友,缺一不可。

没有人生目的,咱们就像是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没有人生态度,咱们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萎靡不振;没有人生价值,咱们就像是白活了一场,啥也没留下。

所以啊,咱们得好好想想,这辈子到底想干啥,该咋干,才能活出个样儿来,才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人生啊,就像是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咱们啊,还是得珍惜当下,好好享受每一天,才能不负韶华,不负此生。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营员:我现在没有工作,希望能够在佛教里面做点事。

一边做一边学习佛教,并且从佛教里面,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净慧长老:知道要在佛教中寻找人生价值和意义,以此来安顿自己的生命,这就很不简单。

佛教讲到人生的价值,有四句话可能是大家都在念的。

这四句话看起来目标高远,只要一点点地去落实,人生就非常有意义。

这四句话就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我想人生最高的价值,再没有能够超越得了这四句话的。

这四句话可以是很高远,也可以是很实在。

可以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每一件小事都可以用这四句话的精神去检验。

儒家也讲有四句话:“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志于道就是有远大的理想,据于德就是有崇高的道德,依于仁就是有真诚的爱心,游于艺就是有广博的知识。

这四句话和四弘誓愿刚好可以对应起来,不过前后次序不同。

比如说众生无边誓愿度,怎么样才能度众生?要有仁爱之心。

依于仁才能够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从哪里来?烦恼就是从缺乏德养而来。

能够据于德,就能够逐步实践烦恼无尽誓愿断的目标。

法门无量誓愿学,刚好相当于游于艺。

广博的知识,法门无量。

最后的佛道无上誓愿成,那就是志于道。

可见,佛家与儒家在人生追求的目标上虽然有浅深的不同,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儒家说得很实在,佛家的精神则是超越时空的,气势更加宏伟,意义更加深远。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立足于儒家的根本,来实践佛家的法门呢?应该是可以的。

我想,这就是人生的价值所在,人生追求的目标所在。

众生无边誓愿度,就是要不断强化我们的服务意识;烦恼无尽誓愿断,就是要不断强化我们的道德意识;法门无量誓愿学,就是要不断强化我们的学习意识;佛道无上誓愿成,就是要不断强化我们的人格意识。

这四弘誓愿可以和这四种意识结合起来。

我们的人生,无非是要为大众服务,有良好的自我修养,有广博的学问,有高尚的人格。

我们找到了正确的目标,就不要轻易改变,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归到这四句话里面来。

意义与目标 明确人生使命以实现人生价值

意义与目标 明确人生使命以实现人生价值

意义与目标明确人生使命以实现人生价值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我们都在寻找着意义和目标。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似乎是一个永恒的问题,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和不满足。

然而,在我们意识到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明确定义人生使命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那么,什么是人生使命呢?简单来说,人生使命是指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目的和价值。

它可以是指某个人对他人的影响力,也可以是指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个人成长。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人生使命时,我们就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明确人生使命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首先,它给予我们方向和动力。

当我们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我们就能够专注于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而不再被其他人的期望和社会的压力所左右。

这种专注和动力将推动我们不断地努力和进步,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成功。

其次,明确人生使命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和挫折。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但当我们知道自己的目标和使命时,我们就能够更加坚定地面对这些困难,并积极地寻找解决办法。

我们相信自己的使命值得去努力,值得去克服一切困难,这将使我们更加坚韧和不屈不挠。

此外,明确人生使命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当我们追寻自己的使命时,我们将会与志同道合的人们相遇和合作。

这些人将与我们一起分享相似的目标和追求,他们将成为我们的支持者和合作伙伴。

通过与他们的互动和交流,我们可以不断学习和成长,同时也能够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共同实现人生的价值。

那么,如何明确自己的人生使命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热情。

找出那些能够激发我们内在动力和快乐感的事情,这将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方向。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天赋。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和才能,我们需要发现并利用这些优势来实现自己的使命。

最后,我们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探索。

人生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变化的过程,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尝试不同的事物,不断学习和发展,从而逐渐明确自己的人生使命。

《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何在?》

《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何在?》

《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何在?》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何在?人生,是我们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所有经历的总和。

这期间,我们经历了欢笑与悲伤,成功与失败,收获与失落,经历了成长与衰老。

在这个经历的过程中,我们都会不时地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到底何在?有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自我实现、自由和幸福。

这种想法认为,人生只有在拥有幸福感和自由感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对于这一观点,我不完全赞同。

虽然自我实现、自由和幸福对于人生的意义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们的人生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此。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还体现在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影响上。

正如纳撒尼尔·霍桑所说:“真正的成功不是获得成功的欢呼声,而是对世界的影响。

”我们的行为和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周围的社会和世界。

人们在他们的职业和家庭生活中都有许多机会去对社会作出积极的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实现我们人生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即为我们周围的人们带来帮助和改善。

无论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还是通过资源的分配和创造更好的政策,我们都可以影响着我们周围的社会。

除了对周围社会的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也会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内在精神。

人们往往会在生活中寻求心灵上的平静和内心的满足感。

我们的行为会影响我们的心态、情感和内在世界。

我们可以做出积极的选择,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寻找自己的定位、学习和发展自己的技能,以及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式来提高我们的内在状态和幸福感。

最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在于我们对自己的传承。

我们是通过我们的父辈和祖先传递下来的基因和精神性质所构成的。

我们的决策和行为会影响着将要继承我们精神和物质财富的下一代,无论是我们的子女还是我们周围的社会成员。

我们可以通过传承自己的优点和价值观、通过对子女的教育等方式,来为下一代提供帮助和改善。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人生中留下深刻的足迹和卓越的贡献。

综上所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并不仅仅是自我实现、自由和幸福,而是还包括我们对周围社会的影响、我们的内在精神与心态以及我们对自己传承的贡献。

第三讲人生目的与意义

第三讲人生目的与意义

第三讲人生目的与意义人生目的与意义是每个人终生追求和寻找的重要课题,它关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而人生目的与意义是多维度的,它可能在个体层面有着个人的追求,也可能在社会层面有着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个体的人生目的和意义,并且提出一些观点供读者参考。

首先,个体的人生目的和意义应该是基于个人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这是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信仰和追求。

个人的价值观会影响到他们对人生的目标和意义的理解和追求。

例如,一个人可能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追求自我实现,而另一个人可能认为人生的目的是为他人服务。

这些都是个体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所制定的人生目的和意义。

其次,个体的人生目的和意义也应该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活动和领域,这些活动和领域能够给他们带来快乐和满足感。

个体的人生目的和意义可以建立在这些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通过追求和发展这些兴趣爱好来实现自我价值。

例如,一个人可能认为他的人生目的是成为一名画家,因为他对绘画充满了热爱和激情。

通过不断学习和创作,他可以实现自我发展,并通过自己的作品给他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感动。

此外,个体的人生目的和意义也可以体现在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上。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行为和存在都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影响。

个体的人生目的和意义可以包括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

通过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个体可以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一个人可能认为他的人生目的是成为一名医生,因为他想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治疗病人并减轻他们的痛苦。

通过帮助他人恢复健康,他可以提供他人的生命质量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另外,个体的人生目的和意义也可以体现在个人成长和改变上。

人生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变化的过程,个体可以通过不断改善自己和追求更好的自己来实现人生目的和意义。

例如,一个人可能认为他的人生目的是不断学习和进步,通过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环境。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每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

从佛教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生的意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我们的信仰、价值观、人生经验和目标等多个方面。

我理解您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因为这个问题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也反映了我们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我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

首先,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人生的意义是实现内在的平和、智慧和慈悲,以及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

佛教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解脱和觉醒,通过修行和实践,我们可以超越痛苦和无明,实现内心的平和和幸福。

佛教强调,我们的行为应该基于慈悲和利益他人的原则,而不是自我中心和贪婪的动机。

因此,通过修行和实践,我们可以实现内在的成长和提高,同时也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生的意义是建立在我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基础上。

心理学认为,我们的人生意义是基于我们的价值观和目标,以及我们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发现我们的内在需求和愿望,以及我们的优点和潜力。

我们需要与自己建立联系,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点,以及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通过这样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建立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和意义。

最后,我想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帮助您找到人生的意义。

首先,您可以探索自己的内在需求和愿望,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其次,您可以与自己建立联系,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点,以及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

第三,您可以通过修行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内在平和、智慧和慈悲,同时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

最后,您可以与教练或心理医生合作,帮助您更好地探索和发现自己的人生意义。

总之,人生的意义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深刻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

通过佛教和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建立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和意义。

希望我的建议能够帮助您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实现内在的平和和幸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圣严法师《人生与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是什么》如果人生而没有目的,生活便显得十分空虚。

如果生命欠缺意义,便会像行尸走肉一般,何必要生活着受苦。

假使生存而没有价值,不仅生存的本身变成多余的赘物,而且也白白地浪费了世界的许多资源。

人生的目的,凡夫是来受报还债,菩萨行者是来修道还愿。

人生的意义,则因人的身体难得,而又能够知善知恶,能够为善去恶。

人生的价值,是在能够自利利人,成己成人,多积功德,增长福慧。

我曾听到一位母亲叹着气说:‘像我这种女人,出身寒微,目不识丁,存活在世上,既没有用处也没有意思。

’当时,她有一个不到十岁的男孩,听到之后,似乎觉得有点恐惧,马上对他的母亲说:‘妈妈,千万不要说这种话,我很需要你,对我来说,这世界上你是最重要了!我不能够没有妈妈!’母亲听后,便体会到,她在小孩的心灵里,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便感到虽苦犹乐,非常安慰,这也就是她对人生价值观的确定。

动物本能形态的人生观告子曰:‘食色性也。

’也就是说,饮食、男女,乃是人的本能。

不论是文明人或野蛮人,都会有其求生的本能,便是饮食;也都会有传宗接代的本能,便是生儿育女。

渴望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不能没有饮食,同时在生理成熟之后,渴望得到配偶,便有男女的夫妇生活。

这被称为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因为跟其它动物如狗、猫、老鼠甚至鱼类等均十分相似。

所以,人类生活的目的,若止于此,便是最低层次的人生观,那跟一般动物的本能相同。

很多人对人生的目的感到茫然,认为人生是件无奈的憾事。

既然接受了生命,便唯有凡事听天由命,苟且偷安地活下去。

基本上,这还是属于动物本能层次的人生观。

一般人往往也会产生这些念头而不容易察觉。

当然谁也不喜欢承认,自己是属于这个动物本能形态的层次。

但是,我经常会被问及:‘阿弥陀佛,师父,我为什么要在这世界上活受罪?’‘我为什么这样苦?’‘师父,我前辈子欠的债究竟有多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还清?’许多人知道自己有苦恼,却找不出为什么要生活的根源,但也无法摆脱生命的负担,既不能心甘情愿地活下去,又不得不无可奈何地活下去。

痴迷的人生观很多人误解地认为,人生就是为了无止境的追求满足感而打拼,所以只有乱打瞎拼,懵懂一生。

(一)为了保障自我的安全而打拼许多人由于缺乏安全感,渴望获得保障,纷纷利用积蓄金钱、投资房地产、购买股票等以作为安全的保障。

以为拥有的财产越多,便越有保障。

为了自己的将来,或者是儿孙们的生活无虞,花费一生的时间,努力打拼,汲汲营营,以至终老。

然而,有形的财产及权位,能否真正为人带来最可靠的安全保障,却大有疑问。

唐朝时候,有一位大诗人白居易,官居太守,慕名道林禅师(人称鸟窠禅师)住于秦望山中的树上,因而前往拜访。

当他见到禅师高居树上,便喊道:‘小心啊!禅师住处太危险了!’禅师却不以为意,倒劝白居易自己小心保重,而说:‘太守的危险更甚于我哪!’白太守心中诧异,自己身居高位,是一位地方首长,所到之处均受到保护,不明白禅师的用意,故问禅师:‘弟子位镇江山,有什么危险?’禅师答道:‘应当小心地、水、风、火四大所成的身体,天天跟你捣蛋,生老病死随时轮候,贪嗔痴慢疑,经常与你作对,岂不危险?’白居易听后,十分同意禅师的说法,因为只要是在无常生死的范围,从那儿来的安全保障!(二)为了追求名、利、权、位、势而奋斗每当人在贫穷的时候,极渴望获得财富。

当一朝拥有家财万贯之后,便又希望得到名气,随后是追求势力、权力、社会地位等的增长。

如果能够达到一呼百应、望重一方的地步,便认为是不枉此生。

但是,欲望的标准不断地提高,难以满足。

由望重一方而盼能够望重一国,乃至望重世界,拥有越多的同时,越渴望得到更多。

于是,一生的时间,便投注在这无穷无尽的追求之中,不断拼命奋斗,只是为了满足永远不能满足的欲望。

(三)为满足虚荣心而争夺许多人的另一种烦恼,是时常与人比高低、争长短。

由于好胜心的驱使,每当自己的成绩不如别人时,便心生懊恼,不断地鞭挞自己,强迫自己拼命努力,以致于疲于奔命,为的就是要跟人家一较高下。

一旦失败,便自怨自艾,痛苦不堪,一生陷于自我的烦恼之中而无法自拔。

得胜之时,狂傲骄纵;失败之后,怨天尤人。

不论成败,都是在烦恼中打滚。

也有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盼望得到别人的另眼相看,虽然收入不太富裕,却不惜花费大量金钱购买名牌衣服,坐名贵的轿车,戴贵重首饰,以做炫耀;也有些人,富得穷不得,赢得输不得,明明已处困境,还在死要面子,这叫作打肿了脸来冒充胖子,那又何苦来哉!(四)像一只愚笨的狗总括以上所说的,都是痴迷的人生观。

事实上,很多人身陷于这一层次,竟然不能自知自救。

情形恰似一只愚笨的狗,围绕着一株像直径尺把粗的树干打转,发现树身那边有条狗尾巴,本来是它自己的,却误以为是来了一只野狗,于是不断地追逐,心想非得逮住它不可,结果却把自己很可怜地累死了,更可怜的是,尚不知道它是为什么就这般累死了!智者的人生观智者是指有原则、有目标、有理想的人。

例如大艺术家、大科学家、大政治家、大哲学家、大宗教家等。

(一)艺术家的人生观艺术家把生命投注在美的时空之中,既美化自己,同时也美化环境和世界。

从内心的体验到环境的改善及改变,内外浑然一体。

他们体会到整个宇宙,无非是一件完整的、完美的艺术创作。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呕心沥血,极尽艰辛。

每当作品完成后,或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完全投入于一种近乎完美的境界,十分陶醉。

但是,由于仍然未能离开贪嗔等烦恼的困扰,故当回到现实世界里,面迎人事的纷争,情感的纠缠,他们的心灵,便马上变得跟丑陋的烦恼相结合,往往难以接受现实人间的生活,甚至无法与别人相处。

台湾曾有一位武艺及画艺非常杰出的高人,但是他的家庭不美满,事业不顺利,生活并不愉快。

当他在练武作画的时候,能够浑然忘我,淋漓尽致,浸润于宁静、和谐、优美的境界中,但总不能老是练武作画,所以这种经验是时常间断而不永恒的,也无法以此来排除内在的烦恼。

因此,除了艺术生活,便终日以酒为伴,直到他生命的结束。

可知艺术家眼中的世界虽然美丽,却是幻起幻灭的美丽。

(二)科学家的人生观科学家将生命投入在万物现象的分析和观察之中。

能够观察到极大的宇宙是无边际的存在,同时,亦观察到极小的质与量也是空无边际的存在。

这种无内无外的全体,便是整体的存在。

科学家的理论,指出我们这世界都是物质世界,往大看,大至宇宙,浩瀚无边,是无限的;往小看,细微的质量与能,细小得几乎并不存在,也是无限的。

整个地球的生命,便由这一切的无限结合而成。

与佛法所讲‘诸法空相’、‘色即是空’的理论十分接近,但仍不足以代表佛法所见的世界真相。

因为,如单纯以科学的角度看,仍未能解释为何人类要投生这个物质世界和死后将往何处,也无法彻底解释因果不可思议,因缘不可思议。

因此,很多科学家接触到佛法就比较容易接受佛法和亲近佛法。

(三)政治家的人生观大政治家可以为了救国救民而奉献时间、财产,乃至自己的生命。

为了政治理念的实现,可以全心全生命的投入。

他们不考虑个人的安危,只想到人民的幸福,他们已能放下自私的小我而为成全全民的大我。

可是,政治理念的不同,便是政敌,往往会拼成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所以,政治理想,跟现实世界总有距离。

(四)哲学家的人生观哲学家把生命扎根于他们所发明和坚持的理念。

理念是通过逻辑的思惟而证明其合理可信。

哲学家的发现,例如唯神、唯心、唯物、人文主义、存在主义、现象论,如今又有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均能与哲学家自己的生命结合为一。

换言之,他们的哲学理念就是他们的人生观及宇宙观。

他们为了自己的理念而生存,他们的生命亦因他们的哲学理念而有了意义。

当他们一旦生命消失,他们的理念仍能留存于世上,继续推动下去,那就等于是他们的生命,进入了宇宙的不朽。

可是,自古以来,伟大的哲学家们,虽然丰富了人类生命的价值,但由于受到时间的考验,哲学家的理论也不断的被改进,甚至被彼此否定,以致逐渐演变成为仅是历史上的哲学名词。

(五)宗教家的人生观宗教家是将生命来迎接永恒全能的神,并跟对于神的信仰结合为一,人生是由于神的恩赐而来,也当服从神的意旨及安排,期待神的宠召而升天国,永远与神生活在一起。

神是创造者,人是创造物,起于神而归于神。

人与神既是彼此合一的,也是互相个别的。

在人世间总是残缺的,唯有回到天国,才是完美永恒的。

此即弥补了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等生命观的缺点。

一神论的宗教家认为,人虽与神在一起,然人应各有其永恒的独立人格,否则不免失之以人生个别价值的失落及自我立场的空虚。

正因为如此,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们,多会接受宗教信仰,伟大的哲学家们除了唯物论者,多少也会有其宗教信仰的倾向,纵然不信特定人格的神,也会相信泛神。

踏实的人生观踏实的人生观,也可以说是禅的人生观。

此当先从肯定自我开始,然后提升自我,到达消融自我。

(一)肯定自我这是说明我们的人生必有一定的目的、意义、价值。

也就是自信、自知、自我的立场肯定,人生何为?生命何用?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自己为什么要到这世界来走一趟?人生为什么会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事实上,若能承认我们既是为了受报而来,也是为了还愿而来,就会发觉到人生本身就是原因的事实,是很有内容的,是值得珍惜的。

受报的意思,是我们除了这一生之外,过去还曾有过很多的一生又一生、一段又一段的生命过程;从过去无量世来所累积的种种罪报及福报,来到今生,然后延续下去,再到来生又来生。

跟许多的过去世相比,我们于这一生之中的所作所为,非常有限。

同样地,所接受到、遭遇到的也极为有限。

在现在生中,接受过去带来的罪报及福报,同时又制造了不少的恶业及善业,准备继续受报。

当我们知道了今生是由于许多过去世果报的累积,便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在这短短的一生之中,所付出的与所接受的,并不一定相称、相等、相平衡了。

有些人,虽然付出的努力不多,却能荣华富贵,集于一身。

相反地,有些人虽然不断努力,勤奋不懈,为善不在人后,才智不在人下,却是命途多舛,身世坎坷,甚至潦倒一生。

因为,这一生的受报,不论好坏,都是为了对其过去多世以来的一切行为,尽着回收及补偿的任务,有的是你还他人的债,有的是人家还你的债。

小时候,我的心中曾有疑问:‘为什么在众多兄姐之中,只有我一个天生的体弱多病?到底是妈妈不公平还是另有原因?’学佛之后,我知道,这都是自己带来的。

当我在一九八八年回中国大陆探亲,与家人团聚时,我的三哥对我很羡慕,认为我是全家人之中,最有福气和最了不起的一个。

后来,我告诉他有关我的生活:每天喝的是白开水,吃的只是青菜豆腐;每天只能有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我没有假期,乃至生病之时,也得抱病工作;我没有私人的钱财,乃至到了美国也没有一张床铺。

三哥听了便又觉得他比我更有福气。

因我相信,无量世来,我积欠众生的一定很多,有力偿还时能够及时偿还,也是一大福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