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医诊断学试题集

合集下载

2019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七)

2019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七)

2019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七)一、A11、睡后易醒,醒后不易入睡多见于A、心肾不交B、食滞内停C、胆郁痰扰D、心脾两虚E、以上均不是2、头脑空痛,腰膝酸软者属于A、风寒头痛B、气虚头痛C、血虚头痛D、肾虚头痛E、风热头痛3、下列关于头痛不同性质的内容叙述错误的是A、头痛连项,遇风加重者属风寒头痛B、头痛怕热,面红目赤者属风热头痛C、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者属风湿头痛D、头痛绵绵,过劳则盛者属肾虚头痛E、头痛眩晕,面色苍白者属血虚头痛4、常见于头、脘腹、胁肋、腰背处的疼痛为A、隐痛B、酸痛C、重痛D、灼痛E、冷痛5、常见于咽喉、口舌、胁肋、脘腹、关节处的疼痛为A、隐痛B、酸痛C、重痛D、灼痛E、冷痛6、伤风表证的特征是A、恶寒重发热轻B、恶寒轻发热轻C、发热重恶寒轻D、发热重恶寒重E、发热轻而恶风自汗7、风热表证的特征是A、恶寒重发热轻B、恶寒轻发热轻C、发热重恶寒轻D、发热重恶寒重E、发热轻而恶风自汗8、风寒表证的特征是A、恶寒重发热轻B、恶寒轻发热轻C、发热重恶寒轻D、发热重恶寒重E、发热轻而恶风自汗9、下列各项中,关于十问歌的内容正确的是A、一问头身二问汗B、三问寒热四问便C、五问胸腹六饮食D、七聋八渴俱当辨E、以上均非10、下述哪项不是由肾气不足所致A、小便失禁B、小便频数C、小便涩痛D、遗尿E、小便余沥不尽11、下列哪项是久病畏寒的主要因素A、风邪袭表B、寒邪内侵C、湿邪外袭。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影像诊断对腹部实质性脏器病变,最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是A.X线线片B.CT扫描C.同位素扫描D.B型超声波检查E.纤维内窥镜检查『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超声诊断:检测实质性脏器(如肝、肾、脾、胰腺、子宫及卵巢等)的大小、形态、边界及脏器内部回声等,帮助判断有无病变及病变情况。

对二尖瓣狭窄程度的判定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听诊B.胸部X线摄影C.心电图检查D.胸部CT扫描E.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二尖瓣狭窄的二维超声心动图表现最有价值。

肺结核早期诊断最主要的方法是A.痰结核菌检查B.X线检查C.结核菌素试验D.血沉E.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肺结核早期诊断最主要的方法是X线检查。

对临床疑诊自发性气胸患者,应首选的检查方法是A.B型超声波B.胸部CTC.胸部X线D.磁共振成像E.纤维支气管镜『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气胸时X线显示胸腔顶部和外侧高度透亮,其中无肺纹理,透亮带内侧可见被压缩的肺边缘。

液气胸时,立位检查可见上方为透亮的气体影,下方为密度增高的液体影,且随体位改变而流动。

下列关于腹肺部X线检查临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诊断呼吸系统疾病B.检测呼吸功能C.防癌D.防痨E.防职业病『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检测呼吸功能不是胸肺部X线检查临床应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左心室扩大,心影外形应是A.梨形B.靴形C.横位D.烧瓶形E.心腰部突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左心室增大:心脏浊音界向左下扩大,使心界呈靴形,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

下列疾病,立位X线透视可见膈下游离气体影的是A.急性胃穿孔B.肠梗阻C.肠套叠D.肝破裂E.结肠肿瘤『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肠梗阻典型X线表现为:梗阻上段肠管扩张,积气、积液,立位或侧位水平位摄片可见肠管扩张,呈阶梯状气液平,梗阻以下的肠管闭合,无气体或仅有少量气体。

2019年中医诊断学期末考试题

2019年中医诊断学期末考试题

2019年中医诊断学期末考试题
1、耳内流脓水,多属:()
A.气血亏虚
B.肾精亏耗
C.麻疹先兆
D.肾气不足
E.肝胆湿热熏蒸
参考答案:E.
2、脘腹各部位的划分,脐下部位至耻骨上缘称:()
A.胃脘
B.少腹
C.小腹
D.大腹
E.心下
参考答案:C
3、古称谓“哕”者即
A.干呕
B.恶心
C.噫气
D.呃逆
E.呕吐
参考答案:D
4、呕吐清水痰涎者,多属:()
A.寒呕
B.热呕
C.伤食
D.痰饮
E.肝胆郁热
参考答案:D
5、是谁在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补充并创立了三焦辨证?()
A.刘河间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叶天士
参考答案:B.
6、下列哪项不是弦脉的主病?()
A.肝胆病
B.诸痛
C.痰饮
D.疟疾
E.食积
参考答案:E.
7、《脉经》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李时珍
C.崔紫虚
D.巢元方
E.以上皆非
参考答案:A
8、洪脉常见于:()
A.气分热盛
B.虚劳
C.失血
D.久泄
E.表热
参考答案:A。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一)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属A.夺气B.郑声C.错语D.独语E.谵语『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郑声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

语言错乱,说后自知,为A.错语B.谵语C.独语D.夺气E.郑声『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错语指病人神识清楚而语言时有错乱,语后自知言错的症状。

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为A.谵语B.郑声C.错语D.独语E.夺气『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谵语指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

咳声如犬吠样,可见于A.百日咳B.白喉C.感冒D.肺痨E.肺痿『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咳声如犬吠,伴有声音嘶哑,吸气困难,是肺肾阴虚,疫毒攻喉所致,多见于白喉。

顿咳的表现特点是A.咳声重浊B.咳声低微C.咳声如犬吠D.咳声紧闷E.咳终止时作“鹭鸶叫声”『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咳声短促,呈阵发性、痉挛性,连续不断,咳后有鸡鸣样回声,并反复发作者,称为顿咳(百日咳)。

咳声重浊,痰稀色白为A.风寒B.痰湿C.燥热D.脾虚E.肺气虚『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咳声重浊沉闷,多属实证,是寒痰湿浊停聚于肺,肺失肃降所致。

白喉咳嗽的特点是A.干咳B.顿咳C.咳声清脆D.咳声重浊E.咳声如犬吠『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咳声短促,呈阵发性、痉挛性,连续不断,咳后有鸡鸣样回声,并反复发作者,称为顿咳(百日咳)。

有形实邪闭阻气机所致疼痛的性质是A.胀痛B.灼痛。

2019年中医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9年中医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9年中医考试试卷及答案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科室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A型题 (每题1.0分,共30.0分)1.中焦阳明热炽的辨证要点是( )A.潮热,便秘,苔焦躁,脉沉实有力 B.身热不扬,脘痞,呕恶,苔腻C.身热,腹痛,大便溏垢,苔黄腻或黄浊 D.壮热,大汗,渴饮,脉洪大而数E.身热,咳喘,苔黄2.泄泻兼有表证宜使用的方剂是( )A.藿香正气散 B.芍药汤 C.保和丸 D.参苓白术散 E.四神丸3.急性腹膜炎患者的体位常为( )A.被动体位 B.端坐位 C.强迫仰卧位D.强迫侧卧位 E.辗转体位4.以下何项不属于太阳中风证的兼证( )A.桂枝加附子汤证 B.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C.桂枝加葛根汤证D.桂枝新加汤证 E.桂枝加芍药汤证5.急诊处方用纸的颜色为( )A.淡红色 B.淡黄色 C.淡蓝色 D.淡绿色 E.白色6.下列哪一项是风热牙痛的证候( )A.遇风发作,患处得冷则痛减,受热则痛增 B.患处得热则痛减,受冷则痛增C.牙痛剧烈,牙龈红肿较甚,常伴口渴饮冷、口臭等症D.牙齿隐痛,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兼腰膝酸软、头晕眼花等症E.患处受冷受热均使疼痛增加7.死亡讨论记录应在患者死亡后多少时间内完成(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E.1周8.胸腔穿刺抽液引起急性肺水肿是由于( )A.穿刺损伤肺组织 B.抽液过多、过快,胸内压突然下降 C.胸膜过敏反应D.穿刺损伤肺血管 E.空气栓塞9.下列何组药不是属于十八反的内容( )A.甘草反甘遂 B.乌头反白薇 C.海藻反甘遂D.细辛反藜芦 E.藜芦反丹参10.葙危患者的日常病程记录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

每天至少几次(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11.气胸作闭式胸腔引流放置引流管的部位是( )A.锁骨中线第2肋间 B.锁骨中线第3肋间 C.腋前线第4肋间D.腋前线第5肋间 E.胸骨旁线第4肋间12.下列哪项引起的ST-T改变为继发性ST-T改变( )A.心肌缺 B.心肌炎 C.心肌病 D.心肌损伤 E.预激综合症13.有关胸腔穿刺的方法,下列哪项不正确( )A.穿刺时应沿肋骨的下缘进针B.穿刺抽液时,穿刺点取浊音明显部位,一般取肩胛线7~9肋间隙或腋中线6~7肋间C.穿刺抽气时,穿刺点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D.抽液量每次不超过1000ml E.抽气量每次可超过1000ml14.焦病证邪热壅肺的辨证要点是( )A.发热,微恶风寒,咳嗽 B.身热,咳喘,口渴,苔黄C.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苔白腻 D.神昏,肢厥,舌绛E.壮热,大汗,渴饮,脉洪大而数15.药物起效快慢取决于( )A.药物的吸收 B.药物的消除 C.药物的转运方式D.给药剂量 E.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V)16.治疗虚劳失精证的主治方剂是下列哪一项( )A.小建中汤 B.黄芪建中汤 C.八味肾气丸D.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E.炙甘草汤17.患者头面红肿焮痛,咽喉不利。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六)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六)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六)一、A11、下列不属于既往史的是A、冶游史B、手术史C、预防接种史D、传染病史E、过敏史2、下列问诊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首先进行过渡性交谈B、先问简单问题C、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D、当患者的回答与医师的想法有距离时可进行暗示性提问E、避免重复提问3、下列不属于个人史的是A、社会经历B、习惯与嗜好C、冶游史D、职业和生活条件E、生育史二、B1、A.月经情况B.生育情况C.冶游史D.家族遗传病史E.预防接种史<1> 、属于个人史的是A B C D E<2> 、属于既往史的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既往史包括以往健康状况的评价、预防接种及药物过敏史、患过何种疾病等。

【该题针对“问诊”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问诊不可以进行暗示性提问。

【该题针对“问诊”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个人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出生地及居住地:注意出生地及居住地区与某种传染病或地方病的关系。

②生活与饮食习惯。

③过去及现在的职业及工种。

④冶游及性病史。

二、B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个人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出生地及居住地:注意出生地及居住地区与某种传染病或地方病的关系。

②生活与饮食习惯。

③过去及现在的职业及工种。

④冶游及性病史。

【该题针对“问诊”知识点进行考核】【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既往史包括以往健康状况的评价、预防接种及药物过敏史、患过何种疾病等。

【该题针对“问诊”知识点进行考核】一、A11、意识障碍伴呼吸缓慢的疾病是A、尿毒症B、脑型疟疾C、代谢性酸中毒D、肝昏迷E、吗啡中毒2、嗜睡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不能执行一些命令。

2019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五)

2019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五)

2019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五)
一、A1
1、以神疲、乏力、气短、脉虚为主要表现的是
A、气陷证
B、气虚证
C、气脱证
D、气滞证
E、气不固证
2、血瘀证的疼痛特点为
A、胀痛
B、酸痛
C、重痛
D、刺痛
E、冷痛
3、阳水的水肿特点为
A、眼睑先肿
B、足胫先肿
C、足胫、下肢先肿
D、眼睑、颜面先肿
E、上肢、眼睑先肿
4、与气逆证相关的脏腑是
A、肺脾胃
B、肺脾肝
C、肺胃肝
D、脾胃肝
E、肺脾肾
5、血瘀证特有的面色是
A、面色萎黄
B、面色青黑
C、面色淡青
D、面色淡白
E、面色黧黑
6、症见出血,身热烦躁,口渴,舌质绛,脉数此属
A、血热证
B、血瘀证
C、血寒证
D、气不摄血证
E、血脱证
7、津液亏虚证最具特征的表现是
A、孔窍皮肤干燥
B、口渴水不多
C、大便时干时稀
D、小便淋漓涩痛
E、脉象细数
8、身倦乏力,少气,自汗,腹痛拒按,舌有紫斑,证属
A、气滞血瘀
B、气滞
C、血瘀
D、气虚血瘀
E、血瘀兼血虚
9、症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气短自汗,舌淡脉虚,属于
A、气虚证
B、气陷证
C、气脱证
D、阳虚证
E、气滞证
10、头晕眼花,气短疲乏,脘腹坠胀感,形体消瘦并见脱肛,此表现为
A、气虚证
B、气陷证
C、气脱证
D、气滞证
E、气逆证
11、血瘀疼痛的特点是
A、胀痛
B、冷痛。

2019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六)

2019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六)

2019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六)一、A11、下列哪项不属于失眠的病因A、阴血亏虚B、痰湿困脾C、心胆气虚D、食积胃脘E、阴虚火旺2、精神疲惫,神识朦胧,困倦嗜睡,肢冷脉微者多见于A、心肾阳衰B、痰湿困脾C、脾虚不运D、邪闭心神E、营血亏虚3、饭后嗜睡,兼神疲倦怠,食少纳呆者多见于A、脾失健运B、湿邪困脾C、心肾阳虚D、邪闭心神E、以上都不是4、以下均可由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目失充养所致的目部病变是A、目痛、目痒B、目眩、目痒C、目痛、目眩、目痒D、目昏、雀盲、歧视E、目眩、目痒、雀盲5、白昼视力正常,每至黄昏视物不清的症状称之为A、目昏B、雀盲C、歧视D、目眩E、目痛6、耳内胀闷,且有堵塞感,听力减退的症状称为A、耳鸣B、耳聋C、耳胀D、耳闭E、重听7、患者自觉听力减退,听音不清,声音重复的症状称为A、耳鸣B、耳聋C、耳胀D、耳闭E、重听8、导致目眩的病因是A、肝阳上亢B、肝火上炎C、肝阳化风D、痰湿上蒙清窍E、以上都是9、病人自觉视物旋转动荡,如在舟车之上,或眼前如有蚊蝇飞动的症状称为A、目痛B、目眩C、目昏D、雀盲E、目痒10、突发耳鸣,声大如雷,按之鸣声不减的病因不包括的是A、肝胆火盛B、痰火壅结C、气血瘀阻D、肾精亏虚E、风邪上袭11、大便先干后溏者,多见于A、脾虚。

中医诊断学习题集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习题集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习题集及答案中医诊断学绪论习题一,A型题1.下述哪项不是中医诊断的内容?A.收集病情资料B.判断健康与否C.做出疾病诊断D.辨别确定证名E.提出治疗原则2.中医诊斯学的基本原理与近代控制论的“黑箱”理论相似之处是哪项?A.以常衡变B.见微知著C.司外揣内D.四诊合参E.整体审察3.下述哪项不属辨证的范畴A分析病因B确定病位 C 判断病性D推断病势E明确病名4.司外揣内最确切的表述是A有诸内必形诸外B从外环境测知内环境C从表象测知本质 D 观察病人外部表现,测知体内病理本质E从体表情况测知脏腑病变5.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诊断基本原则A辨证施治B整体审察C四诊合参D动静统一E病证结合6.下列哪种观点最可取A诊脉三指定乾坤B医以问诊为首要C望而知之谓之圣D察舌验齿辨生死E诊病应四诊合参7.下述哪项属于症状A脉沉而缓B舌红苔黄C恶心呕吐D肌肤甲错 E.喉中痰鸣8.下述哪项属于体征A心烦失眠B神疲乏力C头晕耳鸣D肢体震颤E下肢麻木9.下述哪项属于病名A胸闷B肝风C下痢D便血E内痔10.下列哪项不属于“证”的概念A气血两虚B脾肾阳虚C痰热壅肺D膀胱湿热E 热结旁流11.主要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学问是A辨证B辨病C诊断D诊断学 E 中医诊断学12. 病人自我感觉到的身体不适和异常变化称为A症B证C病D表象E表征.13.“司外揣内”,“见微知著”和“以常衡变”是中医诊断的A 基本特色B基本手段C基本方法D基本原理 E 基本原则14.通过分析病情资料,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和病情等疾病本质作出判断的思维过程称A症状B体征C证候D辨病E辨证15.“辨证求本”就是A找准病因B判断病位C确定病性D推测病势E概括病机16.首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作者是A汉●张仲景B隋●巢元方C宋●陈无择D金元●李东垣E明●张介宾17.首次提出独取寸口诊脉法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B《难经》C《脉经》D《濒湖脉学》E.《脉谈汇辨》18.下列哪项属于“病”的概念A.高热B.胸闷C.内风D.内痔E.气滞19.下列哪项不属“证” 的概念A心阳虚 B.肝血虚 C.湿温 D.卫分证 E.肝火盛20.建立辨证论治理论的医学典籍是A. 《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 D.《景岳全书》E. 《诸病源候论》21.《濒湖脉学》所载脉象为A.16种B.24种C.27种D.28种E.32种22.《察病指南》是诊法专著,其作者是A.李中梓B.李东垣C.施发D.陈言E.杜清碧23.患者的病情表现不宜称作A.症状B.病候C.病机D.病形E.病状24.下列哪项属于“症状”?A.心烦失眠B.喉中痰鸣C.腹如舟状D.脉细无力E.舌苔薄黄25.下述哪项属于“体征”?A.头晕头重B.恶心欲吐C.神疲乏力D.手指麻木E.大便腥臭26.下列哪项不是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A.诊法B.诊病C.病历书写D.治法E.辨证27.下列哪项属于“病”的概念?A.湿热B.胸闷C.内风D.麻疹E.气滞28.下列哪项不属于“病”的概念?A.麻疹B.胸痹C.悬饮D.痢疾E.脾虚29.下列哪项最能说明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A.整体审察B.司外揣内C.四诊合参D.病证结合E.治病求本30.下列哪项不属于“病”的概念?A.锁骨骨折B.肝阳化风C.疫毒痢D.蛔厥E.白喉31.下列哪项不是“证名”?A.肝阳化风B.烂喉丹痧C.脾肾阳虚D.痰热壅肺E.膀胱湿热32.下列哪项不属于“证”的概念?A.心阳虚B.卫分证C.肝血虚D.肝火盛E.消渴33. “见微知著”的诊断原理最主要是指A从轻微的表现预测严重的病变B. 从局部的微小变化测知整体状态C从隐蔽的症状测知明显的症状 D.从易忽略的体征中求得病情E运用特殊诊法诊断出病证二.B型题A天行赤眼B少气懒言C舌有瘀斑D气滞血瘀E外感暑湿1.上述哪项是症状2.上述哪项是体征3.上述哪项是证名4.上述哪项是病名A.腰膝酸软B.膀胱湿热C.血行不畅D.胃肠病变E.封藏失职F.面色苍白G.妊娠恶阻H.外感风寒5.上述哪项属于病名?6.上述哪项属于证名?7.上述哪项属于体征?A.张仲景B.华佗C.李时珍D.王叔和E.扁鹊8.《濒湖脉学》的作者是9.《脉经》的作者是A.认为四诊是神圣工巧的技能B.论脏腑寒热虚实生死顺逆之法C.对病因辨证的理法较为完善D.最早创立对黄疸进行实验观察E.论述病源与病候的专著10.《诸病源候论》的突出贡献是11.《中藏经》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三,X型题1下述哪些是症状A腹部痞满B腹痛喜温喜按C右下腹压痛明显D腹胀噯气则舒 E.肠鸣腹泻2下述哪些是体征A舌尖红B肢软C脉沉紧D皮肤湿冷E颈项强痛3下列哪项属于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A.整体审察B.诊法合参C.以常衡变D.病证结合E.舍脉从症4.下述哪些属于“体征”?A.耳鸣B.脉浮C.神昏D.口苦E.下肢浮肿5.下述哪些属于“症状”?A.胸闷B.舌淡红C.头痛D.呕吐E.腹胀6.下列哪些属于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A.四诊合参B.见微知著C.司外揣内D.因发知受E.以常衡变四,是非题1.临床诊病时一定要按望闻问切的顺序进行。

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学院2019级中医学专业《中医诊断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学院2019级中医学专业《中医诊断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学院2019级中医学专业《中医诊断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1、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是A.《濒湖脉学》B.《难经》C.《脉经》D.《中藏经》E.《察病指南》答案:C2、以下哪项不属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A.诊法合参B.整体观念C.诊法与辨证D.辨病与辨证相结合E.整体审察答案:C3、《诸病源候论》的作者是A.王叔和B.张仲景C.滑寿D.华佗E.巢元方答案:E4、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是A.诊法合参B.整体审察C.诊法与辨证D.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E.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答案:C5、病人的病情表现不宜称作A.症状B.病候C.病机D.病形E.病状答案:C6、首先论述十怪脉的书籍是A.《世医得效方》B.《诊家枢要》C.《脉诀汇辨》D.《诊家直诀》E.《脉义简摩》答案:A7、下述哪项属于“体征”A.心烦失眠B.恶心欲吐C.神疲乏力D.手指麻木E.肢体震颤答案:E8、下列哪项属于“病名”A.下痢脓血B.口眼歪斜C.髌骨脱位D.肝气郁滞E.肺失宣降答案:C9、现存最早记载问诊内容的医学著作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中藏经》E.《景岳全书》答案:A10、下列何病与所居地域有关A.麻疹B.中风C.疟疾D.月经不调E.眩晕答案:C11.一般情况下,如果外感风寒之邪初期的寒热表现为A.寒热俱轻B.寒热俱重C.恶寒重而发热轻D.发热重而恶寒轻E.但寒不热答案:C12.下列哪项不属“证”的概念A.心阳虚B.卫分证C.血虚D.肝火E.湿温答案:E13、提示疾病发展转折点的是A.自汗B.盗汗C.蒸汗D.冷汗E.战汗答案:E14、以“十问”来总结概括问诊内容的医家是A.张仲景B.扁鹊C.张景岳D.喻嘉言E.赵晴初答案:C15.下列除哪项可见于疟疾发作A.寒热往来有定时B.寒热往来无定时C.尉烈头痛D.口渴E.多汗答案:B16.下列哪项是黄汗产生的机制A.里热蒸迫B.风湿热邪交蒸C.寒湿内阻D.亡阴涸竭之阴津外泄E.阴虚火旺答案:B17.胃脘剧痛暴作,出现压痛及反跳痛,多属A.寒邪凝滞B.气滞C.食积D.胃脘穿孔E.胃癌答案:D18.下列哪项常可导致肩背痛的发生A.寒湿阻滞B.督脉损伤C.跌仆闪挫D.风寒侵袭E.骨痨答案:A19.下列不属绝汗临床表现的有A.冷汗淋漓如水B.四肢厥冷C.面色苍白D.战栗汗出E.汗热而黏答案:D20.下列何证可出现自汗、盗汗并见A.阳气亏虚证B.津血不足证C.阴液亏虚证D.气阴两虚证E.气血两虚证答案:D21.久病畏寒主要与下列哪项有关A.风寒袭表B.寒邪内侵C.感受风邪D.风湿外袭E.阳气虚衰答案:E22.气郁发热的特点是A.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疲乏、少气、自汗等症B.时有低热,兼面白、头晕、舌淡、脉细等症C.长期低热,兼颧红、五心烦热等症D.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急躁易怒等症E.小儿于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发热,兼有烦渴、多尿、无汗等症,至秋凉自愈答案:D23.下列何证可出现汗出过多A.里热证B.表虚证C.里寒证D.表寒证E.虚热证答案:A24.身重,嗜卧,疲乏多见于A.湿困脾阳B.水湿泛滥C.脾气虚,不能运化D.热伤气阴E.气血亏虚答案:C25.视物昏暗,模糊不清是指A.目痒B.目痛C.目眩D.目昏E.歧视答案:D26.突发耳鸣,声大如潮,按之不减者,多属A.肾精亏损B.阴虚火旺C.肝肾阴虚D.肝胆火盛E.气血不足答案:D27.下列不会导致失眠的是A.肝郁化火B.食积胃脘C.阴虚火旺D.痰火扰心E.心胆气虚答案:A28.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属A.阴虚津亏B.热入营血C.湿热内蕴D.热入营血E.痰饮内停答案:D29.以下哪项除外均可见于消渴病A.消谷善饥B.多饮C.多尿D.形体消瘦E.大便溏泄答案:E30.饥不欲食多见于A.消渴病B.胃阴虚C.胃强脾弱D.湿热蕴脾E.胃气败绝答案:B31.下列哪项是除中的表现A.食欲渐复B.食量渐增C.食量渐减D.饥不欲食E.久病突然暴食答案:E32.下列何证可见泻下黄糜,肛门灼热A.食滞胃肠B.热结旁流C.肾阳虚衰D.大肠湿热E.寒湿困脾答案:D33.下列何症属肝郁脾虚A.泻下黄糜B.便夹脓血C.溏结不调D.肛门灼热E.里急后重答案:C34.下列除哪项外可见余溺不尽A.肾阳不足B.肾阴亏损C.久病体弱D.肾气不固E.湿热留著答案:B35.与肾气不固无关的是A.小便失禁B.尿道涩痛C.遗尿D.小便频数E.余溺不尽答案:B36.下列不会导致月经先期的是A.脾气亏虚B.肾气不足C.阴虚火旺D.寒凝血瘀E.阳盛血热答案:D37.以下不属得神表现的为A.目光精彩B.神志清楚C.反应灵敏D.颧赤如妆E.语言清晰答案:D38.中风多见哪项表现A.关节疼痛B.半身偏瘫C.肢体无力D.形体消瘦E.肌肉萎缩答案:B39.本已神志不清、不得言语的病人突然神志清醒,语言不休者属A.神志异常B.无神C.假神D.有神E.神气不足答案:C40.以下哪项不属病色A.面色淡白B.面色红赤C.红黄隐稳D.面色青紫E.面色晦暗答案:C41.除哪项外均属白色所主病证A.夺气B.脱血C.虚证D.寒证E.水饮答案:E42.阳水多见于A.上肢水肿B.全身浮肿C.下肢浮肿D.眼睑面肿E.腹部先肿答案:D43.寒湿内盛或气血瘀滞可见A.黄色B.赤色C.青色D.白色E.黑色答案:C44.“肥人多痰”是指A.形体强壮B.骨骼粗大C.筋弱无力D.肌肉充实E.形盛气虚答案:E45.形盛气虚者的表现为A.肥而食少B.胖而能食C.形瘦食多D.形瘦食少E.骨瘦如柴答案:A46.小儿囟门高突,多因A.温病火邪上攻B.脾胃虚寒C.肾气不足D.吐泻伤津E.气血不足答案:A47.牙龈红肿而痛者多属A.肝火上炎B.脾经有热C.胃火上攻D.胃阴虚火旺E.肾阴虚火旺答案:C48.咽喉色鲜红娇嫩,肿痛不甚者的原因为A.肺胃积热B.痰湿停滞C.寒凝咽喉D.阴虚火旺E.胃中有热答案:D49.肝在五轮学说中为A.水轮B.风轮C.气轮D.血轮E.肉轮答案:B50.突然出现片状脱发者为A.肾虚B.血虚受风C.精血不足D.阴虚火旺E.津液亏损答案:B。

2019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九)

2019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九)

2019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九)一、A1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A、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B、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脉症合参C、证候真假,证候错杂,诊法合参D、证候转化,病证结合,辨证求因E、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2、以下关于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正确的是A、见微知著B、整体审察C、四诊合参D、病证结合E、以上都不是二、B1、A.四诊合参B.整体审察C.见微知著D.病证结合E.司外揣内<1> 、医生利用四诊收集的病情资料,综合判断病情的方法属于A B C D E<2> 、中医上将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来进行疾病诊断的方法属于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了: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故最佳的选项是A。

【该题针对“绪论”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一)司外揣内司外揣内是指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表现(症状、体征等),可以推测内脏的变化,认识了内在的病理本质,便可解释显现于外的证候。

(二)见微知著见微知著是指机体的某些局部,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观察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如面部色诊分候,独取寸口诊全身之疾,耳诊,舌诊,目诊等。

(三)以常衡变以常衡变又称以常达变,是指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或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BCD选项是属于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的内容。

因此在此不符合题干要求。

【该题针对“绪论”知识点进行考核】二、B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四诊合参是指医生临证时必须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的病情资料,综合判断,参照互证,以全面、准确地作出诊断。

故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

【该题针对“绪论”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病证结合:中医的诊断结论由病名和证名组成。

2019春中医诊断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春中医诊断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医诊断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A1型题(从每道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的相应字母填入下表中,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30分。

)1.消谷善饥是指()A.无饥饿感B.厌食油腻C.偏嗜异物D.饥不欲食E.多食易饥2.小儿指纹浮而显露者,多属()A.表证B.里证C.虚证D.实证E.寒证3.呕吐物秽浊有酸臭味,多属()A.寒呕B.热呕C.伤食D.痰饮E.肝胆郁热4.肝气郁结者多见()A.少气B.太息C.呃逆D.喷嚏E.喘气5.狂躁妄动,胡言乱语,打人毁物,不避亲疏,少寐多梦。

最常见于()A.狂病B.癫病C.痫病D.卑惵E.脏躁6.下列哪项不是阳水的特点? ()A.多挟风邪为患B.按之凹陷难复C.起病急病程短D.皮肤光亮而薄E.为头面部先肿7.舌绛少苔最常见于()A.热盛B.血瘀C.气虚D.阴虚E.痰火8.浮而细软的脉象是()A.虚脉B.细脉C.濡脉D.微脉E.弱脉9.哪项不属强硬舌的特征? ()A.卷伸不利B.板硬强直C.舌失柔和D.舌软无力E.不能转动10.某女,尿血三日,溲频短急,灼热疼痛,舌红苔黄,应诊为()A.心火下移证B.湿热下注证C.中焦湿热证D.膀胱湿热证E.血热证11.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的鉴别要点,下列哪项最有意义? ()A.发热与否B.有无头身疼痛C.恶寒与否D.汗出与否E.恶风与否12.舌苔黄腻多主()A.湿热内蕴B.热盛伤津C.寒湿内困D.疫疠初起E.暑热偏盛13.烂苹果气味,多见于()A.水肿病晚期B.消渴病危重期C.失血证D.脏腑败坏E.瘟疫病14.心脉痹阻证中,若胸痛以胀痛为特点的是()A.寒凝心脉B.痰阻心脉C.气滞心脉D.热郁心脉E.瘀阻心脉15.咳声如犬吠,伴有语言嘶哑,吸气困难,多见于()A.白喉B.顿咳C.百日咳D.燥咳E.寒咳16.颈侧颌下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者,称为()A.瘿瘤B.瘰疬C.痰核D.发颐E.梅核气17.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称为()A.谵语B.郑声C.独语D.错语E.狂言18.下列哪项不属表证的证候?()A.恶寒发热B.咳嗽吐痰C.脉浮苔薄D.鼻塞喷嚏E.头身疼痛19.血瘀疼痛的特点是()A.胀痛B.窜痛C.刺痛D.掣痛E.灼痛20.下列哪项属神气不足的表现()A.精神不振B.两目晦暗C.面色无华D.形体羸瘦E.动作迟钝21.饭后神疲困倦易睡,形体衰弱,多属()A.心阳不振B.脾气虚弱C.湿困脾土D.寒邪直中E.寒湿困脾22.大便时干时溏多见于()A.脾胃虚寒B.肾阳不足C.肝郁脾虚D.湿热内阻E.脾肾虚衰23.按胁部以下哪项最应注意排除肝癌()A.左胁下可触及痞块,按之硬B.右胁下肿块,按之凹凸不平C.胁下肿块,刺痛拒按D.胁下肿块,软而不坚E.胁痛喜按,按之空虚无力24.下述哪项不是引起气滞证的常见原因()A.情志不舒B.用力闪挫C.病邪阻滞D.气血亏虚E.阳虚寒凝25.患者咳嗽气喘,咳痰黄稠量多,胸痛,咳吐腥臭脓血痰,发热,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腻,宜诊断为()A.肺热证B.痰热壅肺证C.风热犯肺证D.痰火扰心证E.燥邪犯肺证26.导致内风证的常见原因,不包括哪项()A.热盛B.阳亢C.血瘀D.血虚E.阴虚27.胁痛与下列哪项同见,对诊断肝阴虚证最有意义? ()A.头晕目眩B.脉象弦数C.烦热盗汗D.急躁易怒E.便干尿黄28.倦怠乏力,舌淡,脉弱细微,气短,便血。

2019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一)
A.心气虚证
B.心阳虚证
C.心阳暴脱证
D.心阴虚证
E.心血虚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心阳虚证: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痛,气短,自汗,畏冷肢凉,神疲乏力,面色(白光)白,或面唇青紫,舌质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弱或结或代。
患者咳喘无力,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尤甚,痰清稀,声低懒言,自汗、畏风,神疲体倦,舌淡苔白,脉弱。证属()
A.太阳中风证
B.太阳伤寒证
C.太阳蓄水证
D.太阳蓄血证
E.太阴病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太阳蓄水证: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小腹满,口渴,或水入即吐,脉浮或浮数。
日晡潮热,手足汗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舌苔黄厚干燥,脉沉实。其证候是()
A.阳明经证
B.阳明腑证
C.太阳蓄水证
D.少阴热化证
身热颧红,手足心热,耳聋,手足蠕动、瘈疭,舌绛苔少,脉细数。其证候是()
A.上焦病证
B.中焦病证
C.下焦病证
D.营分证
E.血分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下焦病证:身热颧红,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神倦,耳聋,或手足蠕动、瘈疭,心中憺憺大动,舌绛苔少,脉细数或虚大。
A.传经
B.直中
D.并病
E.逆传
伤寒病初起不从阳经传入,病邪直入于三阴者,称为
C.厥阴病证
D.少阳病证
E.阳明腑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厥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斑疹隐隐,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其证候是()
A.少阳病证
B.气分证
C.营分证
D.血分证
E.太阳蓄血证
『正确答案』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医诊断学试题集[A1型题]1.外感热病中,正邪相争。

提示病变发展转折点的是A.战汗 B.自汗C.盗汗 D.冷汗 E.热汗答案:A解析:A指先全身恶寒,战傈,接着大汗出,若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是邪去正复之佳兆,主疾病向愈;若汗出而身热不减,仍烦躁不安,脉来疾急,为邪胜正衰之危候,主病情恶化。

B由于阳气亏虚,不能实卫固表,腠理疏松,津液外泄,故见自汗。

C是因入睡之时,卫气入里,腠理不固,加上阴虚所生之虚热蒸津外泄,故睡时汗出;醒后卫气复归于表,腠理固密,虽阴虚内热,也不能蒸津外出,故醒后汗止。

D为亡阳之汗,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冷汗清稀,兼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

E热汗,即阳汗。

故选择A。

2.自汗、盗汗并见,其病机是A.精血亏虚 B.阴阳两虚C.阳气不足 D.津液不足E.以上均非答案:B解析:自汗多见于气虚或阳虚证,常伴有气短乏力,神疲畏寒,舌淡脉弱等症。

盗汗多见于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证,常伴有颧红,潮热,咽干,舌红少苔等症。

二者并见可以见于气阴两虚或者阴阳两虚。

故选择B。

3.外感病汗出热退身凉者,表示A.表邪入里 B.阳气衰少C.汗出亡阳 D.真热假寒E.邪去正安答案:E解析:在外感病中,正邪相争,提示病变发展转折点的是战汗,是指先全身恶寒,战傈,接着大汗出,若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是邪去正复之佳兆,主疾病向愈;若汗出而身热不减,仍烦躁不安,脉来疾急j为邪胜正衰之危候,主病情恶化。

故选择E。

4.患儿,3岁。

自汗明显;伴盗汗,汗出以头部、肩背明显,动则益甚。

面色少华,少气乏力,平时容易感冒,舌淡苔少,脉细弱。

其证候是A.表虚不固 B.营卫不和C.气阴虚弱 D.心脾两虚E.肝肾阴虚答案:C解析:题目中强调自汗明显,自汗多见于气虚或阳虚证,常伴有气短乏力,神疲畏寒,舌淡脉弱等症。

伴见盗汗提示存在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证,面色少华,少气乏力,平时容易感冒,舌淡苔少,脉细弱等症提示气阴两虚明显。

故选择C。

考点:问疼痛5.有形实邪闭阻气机所致的疼痛,其疼痛性质是A.胀痛 B.灼痛C.冷痛 D.绞痛E.隐痛答案:D解析:A主气滞,多属肺肝胃肠气滞之证,排除A。

B属热证,多属火热之邪窜扰经络,或阴虚火旺,组织被灼所致,故排除。

C属寒证。

因寒邪侵入脏腑、经络所致者,多属实寒证;因阳气不足,脏腑形体失于温煦所致者,多属虚寒证,C也要排除。

D多因有形实邪阻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所致,故答案为D。

E多属虚证,由于精血亏损或阳虚生寒,脏腑、形体失于充养、温煦而致。

也要排除。

考点:问头身胸腹6.下列各项。

属痰湿内阻头晕临床表现的是A.头晕胀痛 B.头晕昏沉C.头晕眼花 D.头晕耳鸣 E.头晕欲仆答案:B解析:头晕胀痛多为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故排除。

头晕昏沉或头晕且重提示痰湿内阻,故选择B。

头晕眼花多为气血亏虚所致,故排除。

头晕耳鸣多提示肝肾阴虚。

头晕欲仆多提示风阳上扰。

7.视物旋转动荡。

如在舟车之上。

称为A.目昏 B.目痒C.目眩 D.雀目E.内障答案:C解析:A为视物昏暗,模糊不清。

B是指睑边、眦内、甚则痒连睛珠,痒极难忍为主症,但睛珠完好,视力也正常。

临床上由于风、火、湿热、血虚均可引起目痒。

C俗称眼花,两眼发黑,眼冒金花,或眼前如有蚊蝇飞动的自觉症状,常兼头晕,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

D指白昼视力正常,每至黄昏视物不清,如雀之盲。

E中医称之为圆翳内障,圆翳内障本病是指晶珠混浊,视力缓降,渐至失明的慢性眼病。

故选择:C。

8.下列哪项不会出现口渴多饮A.热盛伤津 B.汗出过多C.剧烈呕吐 D.泻下过度E.湿热内阻答案:E解析:口渴多饮指口渴而饮水较多,是体内津液损伤的基本表现之一,多见于燥证、热证。

比如外感热病、里热炽盛及消渴病等。

A为热病伤津。

B、C、D均可造成津液内伤,而口渴多饮。

E并不耗津液,故口不渴。

故选择E。

9.患者口淡乏味,常提示的是A.痰热内盛 B.湿热蕴脾C.肝胃郁热 D.脾胃虚弱 E.食滞胃脘答案:D解析:痰热内盛时的口味为黏腻而苦,故排除。

湿热蕴脾时口味多为黏腻而甜,故排除。

肝胃郁热时口味多为口酸,也需排除。

脾胃虚弱时口味多为口淡,故选择D。

食滞胃脘口味为口酸。

10.假神的病机是A.气血不足,精神亏损B.机体阴阳严重失调C.脏腑虚衰,功能低下D.精气衰竭,虚阳外越E.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答案:D解析:假神提示脏腑精气耗竭殆尽,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

故选择D。

A为少神的病机。

B机体阴阳严重失调描述过于笼统。

C为失神病机。

E为阴阳格拒的病机。

11.下列除哪项外,均提示病情严重。

预后不良A.目-暗睛迷 B.舌苔骤剥C.脉微欲绝 D.抽搐吐沫E.昏迷烦躁答案:D解析:选项A、B、C、E均为脏腑精气将绝,形体极度衰弱的表现,此种情况一旦出现多为病重失神之象,预后不良。

D为神乱意识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尚未达到病情严重预后不良的程度,故选择D。

12.下列不属谵妄表现的是A.意识大部分丧失 B.谵语C.躁动不安 D.意识模糊 E.错觉答案:A解析:谵妄是较意识模糊更为严重的意识障碍类型,主要为意识清醒程度降低、注意力变差、失去定向感、情绪激动或呆滞、睡眠一清醒周期混乱、有时清醒有时又变得昏睡,常常伴随着妄想、幻觉等。

选项B、C、D、E符合谵妄的表现,谵妄并没有提到意识丧失,更多的是清醒程度差,故选择A。

考点望面色13.主水饮,肾虚水泛,气血受困的面色特点是A.面色白 B.面色黧黑C.眼眶黑 D.面色紫黑 E.黄如烟薰答案:B解析:黑色主肾虚、水饮、血瘀、寒证,由此便可排除选项A及E。

A主虚寒、气血不足、失血。

B多提示瘀血内停,考虑到题目中提到的气血受困,此选项更切题。

C多为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

D提示气滞血瘀。

E为寒湿郁滞所致。

故选择B。

14.湿热熏蒸的面色是A.黄而鲜明 B.黄如烟薰C.苍黄 D.淡黄消瘦 E.淡黄浮肿答案:A解析:A为阳黄,乃湿热熏蒸为患,此项即为正确答案。

B为阴黄,为寒湿郁滞所致。

C多属肝郁脾虚。

D多属脾胃气虚,气血不足。

E多属脾气虚衰,湿邪内盛。

15.下列各项,不属面色青主病的是A.寒证 B.惊风 C.湿证 D.气滞 E.血瘀答案:C解析:青色主瘀血、肝病、寒证、痛证、惊风。

湿证属黄色主病,故选择C。

16.痰热内闭的目态是A.戴眼反折 B.目睛微定C.昏睡露睛 D.双睑下垂 E.横目斜视答案:B解析:A属肝风内动,牵引目系所致。

B提示痰热内闭。

故选择B。

C多由于脾气虚弱,气血不足,胞睑失养所致。

D多为先天不足,脾肾亏虚。

E属肝风内动,牵引目系所致。

17.下列各项。

与牙齿干燥如枯骨关系最密切的是A.热盛伤津 B.阳明热盛C.胃阴不足 D.肾阴枯涸E.肺阴亏虚答案:D解析:齿为骨之余,骨为肾所主。

正常人牙齿洁白润泽而坚固,是肾气旺盛,津液充足的表现,牙齿干燥,甚者齿如枯骨,为胃津已伤或肾阴枯竭。

故选择D。

18.疹的主要特点是A.色深红或青紫 B.平铺于皮肤C.抚之碍手 D.压之不褪色E.点大成片答案:C解析:凡色红,点小如粟米,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者,为疹。

故选择C。

A、B、D、E均为斑的特点,即色深红或青紫,多点大成片,平铺于皮肤,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

19.风痰的特征是A.色黄黏稠 B.白而清稀C.清稀多泡沫 D.白滑而量多E.少而黏稠答案:C解析:A为热痰,因热邪内盛,煎熬、浓缩津液成痰。

为寒痰,因寒邪客肺,津凝成痰,或脾虚失运,聚湿为痰。

C为风痰。

故选择C。

D多为湿痰,因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而成痰。

E为燥痰,因燥邪犯肺,耗伤肺津,或肺阴虚,肺失润养所致。

考点:望舌20.邪热夹酒毒上壅的舌象是A.舌色青紫 B.舌色晦暗C.舌紫肿胀 D.舌脉粗长E.舌多瘀斑答案:C解析:A为血瘀所致,还可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或药物、食物中毒等病。

B表明津液匮乏,气血大亏。

C多见于酒毒内蕴,酒癖患者。

故选择C。

D由气滞血瘀所致。

E多为瘀血内阻,或肝失疏泄,或肺失宣肃,气滞而血瘀,或气虚而致血流缓慢,或外伤损伤络脉,血溢致瘀。

21.阳虚湿盛的舌象是A.舌红苔白滑 B.舌淡嫩苔白滑C.舌边红苔黑润 D.舌红瘦苔黑E.舌绛苔黏腻答案:B解析:A为湿热内盛之证。

B为阳虚湿盛之证。

故选择B。

C为肝胆热盛,痰湿久郁。

D为阴虚有热,热极津枯之证。

E为热人营血,兼有痰湿之证。

22.舌红绛而光者,属A.阴虚 B.气虚C.血虚 D.气阴两虚 E.水涸火炎答案:A解析:绛舌主热入营血、阴虚火旺及瘀血,舌红绛少苔或无苔,为阴虚火旺。

故选择A。

23.气血两虚证的舌象是A.舌体淡瘦 B.舌淡齿痕C.舌尖芒刺 D.舌暗瘀点 E.舌红裂纹答案:A解析:A多见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故选择A。

B多由气虚、阳虚、津液内停所致。

C多为心火亢盛。

D为气血郁滞。

E为阴虚内热证。

故选A。

24.下列除哪项外。

均是舌颤动的病因A.气血两虚 B.亡阳伤津C.热极生风 D.酒毒所伤E.心脾有热答案:E解析:颤动舌主肝风内动,若舌淡白而颤动,多见于气血两虚;舌红少苔而颤动,多见于肝肾阴虚;舌红绛而颤动不已,伴眩晕肢麻,为肝阳化风;舌绛紫而颤动,伴高热踌,为热极生风。

排除A、C。

B一般容易引起虚风内动,引起颤动舌。

D多为湿热内盛,耗伤阴精,日久可致肝风内动或肝肾亏虚,均可以起颤动舌。

E为吐弄舌的病机。

故选择E。

25.舌绛少苔有裂纹,多见于A热邪内盛 B.气血两虚C阴虚火旺 C.瘀血内阻 E.脾虚湿侵答案:C解析:绛舌主热人营血,阴虚火旺及瘀血,舌绛而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则为阴虚火旺。

故选择C。

26.阳虚湿盛的舌象是A舌红苔白滑 B舌淡嫩苔白滑C舌边红苔黑润 C.舌红瘦苔黑E舌绛苔黏腻答案:B解析:A主热证,无虚象。

B主阳虚,嫩舌多见于虚证,气血亏虚,或阳虚不化,白滑苔为湿盛的舌象,故选择B。

C多为肝胆热盛,黑润为痰内停。

D为热极伤津之证,与题目不符。

E为湿热内盛之证,与题目不符。

27.舌淡白胖嫩。

苔白滑者,常提示的是A阴虚夹湿 B脾胃湿热C气分有湿 C阳虚水停E瘀血内阻答案:D解析:淡白舌主阳虚,嫩舌多见于虚证,气血亏虚,或阳虚不化,白滑苔为湿盛的舌象,故选择D。

28.患者腹部痞胀,纳呆呕恶,肢体困重。

身热起伏。

汗出热不解,尿黄便溏。

其舌象应是A.舌红苔黄腻 B.舌红苔黄糙C.舌绛苔少而干 D.舌绛苔少而润E.舌红苔白而干答案:A解析:题目中所描述症状表现为湿热蕴脾之证。

A主热证,黄腻苔主湿热内蕴、痰饮化热或食积化热。

符合题目的病机特点,故选择A。

B为伤津之症。

C为阴虚火旺,热盛伤津,津液受损,也需排除。

D为阴虚之证,与题目不符。

E为燥热伤津之证,强调热盛伤津,与题目不符。

29.患者。

男,60岁。

形寒便溏。

完谷不化。

夜尿频多清长。

下肢不温,舌质淡白,脉沉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