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生态健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探析
浅析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
![浅析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a2cee60ee87101f69e319591.png)
《黑龙江畜牧兽医》综合指导版2010年3月(下)畜牧业生产的实质是利用畜禽将植物性蛋白、淀粉及其他物质转化为营养丰富和质量更优的畜产品供人们享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过腹转化”较之“过腹增值”更为准确。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以“节能减排、永续利用”为目标,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改善生活条件。
一、主要途径(一)关注产品安全饲料配置技术以及各种添加剂和动物激素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畜产品的产出率。
但过度追求产出率,过多使用多种药物、重金属及生物性有害物质,会影响到畜产品的质量,也会危害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国家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畜牧行业发展,根据生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要求发展绿色畜牧业和有机畜牧业。
(1)绿色畜牧业。
人们将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引入畜牧业的生产,发展绿色畜牧业。
其核心为遵循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集饲料种植、饲养管理、屠宰加工、运输销售于一体的生产经营产业链,并经专门机构检测认证后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的畜产品。
传统的家庭畜禽养殖方式就是最简单的绿色畜牧业例证之一。
(2)有机畜牧业。
相对绿色畜牧业而言,生产等级更高、评价机制更加严格。
有机畜牧业要求畜禽的饲养过程中,禁止使用化学饲料或含有化肥、农药成分的饲料;疫病防治方面也尽量不使用滞留性的有毒药;在畜禽饲养过程中也尽量满足动物福利,按照动物习性进行饲养;在畜禽运输屠宰过程中也尽可能的减少应激以保证畜产品的质量。
(二)注重资源节约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改善人们生活的重要任务,但日益增加的畜产品需求给有限的资源造成了重大的挑战。
“效益型畜牧业”和“节约型畜牧业”的提出为节约资源、高效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实施科学指导、规模生产、现代经营管理,以达到“优质、高效、节约、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大力发展秸秆养畜、科学配置饲料技术和精细饲养等技术的实施,对于降低养殖成本、提升畜禽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畜牧业的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畜牧业的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341b24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5.png)
畜牧业的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畜牧业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人类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却给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如何实现畜牧业的绿色生产,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讨论畜牧业的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畜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存在许多环境问题,包括土地退化、水源污染、气候变化等。
首先,大量放牧导致土地退化,使得土壤贫瘠,难以维持农作物生长。
其次,畜牧业废水和粪便的排放直接导致水源污染,使得水质恶化,对水生生物造成威胁。
此外,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放物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之一,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二、实现畜牧业的绿色生产的重要性实现畜牧业的绿色生产对于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绿色生产可以降低土地退化的风险,改善水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生态系统提供更好的保护,同时也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三、绿色畜牧业的解决方案1. 提高养殖环境管理水平。
优化养殖环境,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确保畜禽的生长和健康。
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合理利用饲料资源,减少营养浪费。
2. 推广有机养殖。
有机养殖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同时,有机畜牧业也可以提高养殖动物的健康水平,提高产品的质量。
3. 利用再生能源。
畜牧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如电力和燃气。
利用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生物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4. 推动循环农业模式。
通过循环利用农产品和废弃物,减少资源的浪费。
例如,将畜禽粪便进行分解和发酵,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施肥。
5. 加强监管和执法。
加强对畜牧业企业和个体户的监管,推动其落实环境保护的责任。
加强执法力度,对违反环境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通过实现绿色生产,畜牧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畜牧业不仅可以保护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畜牧业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畜牧业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5485e1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c.png)
畜牧业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畜牧业作为重要的农业部门,在满足人类对肉类、乳制品和其他动物产品的需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
因此,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畜牧业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一、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资源的压力:养殖场需要大量土地用于放牧和饲料种植,长期过量的土地利用会导致土地退化、土壤侵蚀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等问题。
2. 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畜牧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牲畜排放的大量粪便和农药残留物会污染水源,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3. 温室气体排放:畜牧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牲畜的瘤胃对甲烷的产生以及畜禽粪便的分解都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剧气候变化。
4. 能源消耗:养殖业的高能耗也是其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之一,包括农药、饲料种植和畜禽粪便处理等方面。
二、畜牧业的环境保护措施为了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畜牧业环境保护的一些措施:1. 改善土地利用: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减少土地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恢复退化的土壤,推广可持续的饲料种植方式,提高土壤质量和水土保持能力。
2. 水资源管理:改善养殖场的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采用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如循环利用雨水、改善水的循环系统等。
3. 温室气体控制:通过改善畜牧业管理方式,减少甲烷排放,培养健康的牲畜和饲料,提高消化效率,减少畜禽粪便的露天储存和堆肥处理。
4. 能源节约:推广节能技术,减少农药和饲料种植的能源消耗,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三、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实现。
以下是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关键措施:1. 提高畜牧业管理水平:加强畜牧业从业者的培训,推广先进的畜牧业管理技术,提高畜牧主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畜牧业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畜牧业生态健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探析
![畜牧业生态健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31e00da6c30c2259019e3f.png)
近年 来 , 全 国各地 都在 研 究推 广 生态 健康 养 殖技 术 , 安 徽 省近年 也推 广了不 少实 用 的生 态健 康养殖 技术 , 笔 者接触
过 的主要 有以下 几项 。
及利用 : 二 是 粪污 堆 积 发 酵后 产 生 的 氨 气 、 硫化氢 、 二 氧化 碳、 甲醛 等 有害 气体 对 空气 形 成污 染 , 异味难闻, 危 害健 康 ;
三 是 粪污处理 不 当 , 极易造 成疫 病流 行 , 引发疫 情 ; 四 是大量 滋 生蚊 蝇 . 滋扰 人畜 , 易 造成 人畜 共患病 的发 生 。 1 . 2 对畜 禽产 品 自身 的影 响
( 1 ) 发 酵床 养猪技 术。 利用微生物发酵原理 , 将土著微 生物 与秸 秆 、 稻壳 、 锯 末等按 比例 混合成 发酵 垫床 养殖 生猪 。 该技 术 不仅利 用微 生物充 分分解 和转 化猪 排泄 的粪尿 , 较 大程度 地解 决了粪污污 染问题 . 而且也符合 了生猪爱 睡 、 爱 拱的生物 学特 性 , 利 于猪 的活动和 休息 , 节 省了 人力和 粪污 处理 费用 。
健康 养殖 业 , 实现 畜禽 养殖 与生态环 境 、 人体 健康 、 经 济效益 和 谐发展 的综 合 目标 。
2 . 2 内 涵
当前 , 我 国畜禽 养殖对 粪 污等废 弃物 污染 处理投 入普 遍 不足 , 设施 设 备水 平低 , 更 多 中小企 业 与 养殖 户对 粪 污直 接 进行 露 天堆 放 或 直接 排 放 河流 湖 泊 。 依据 测 算 , 1头 猪 日排
生 态效 益 并重 , 打 造 以生 态 、 安全 、 优质 、 高 效 为 主要 内涵 的
殖, 保 障生 态环 境 和 畜禽 产 品质 量安 全 , 提 升 可持 续 发展 能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ed0039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c.png)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畜牧业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例外。
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保障人类口粮安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社会方面:畜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且对于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来源。
畜牧业的发展可以帮助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 经济方面: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畜牧业提供了肉类、乳制品等重要的食品资源,并且出口牛羊毛等畜产品也是国家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3. 环境方面:畜牧业包括养殖和放牧两种方式,如果不加以合理管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水源污染、土壤退化和草地过度放牧等问题都与畜牧业的不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当前面临的挑战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1. 资源利用不平衡:畜牧业需要消耗大量的水、饲料和土地资源,但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这些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疫病与动物健康:畜牧业容易受到疫病的威胁,特别是高密度养殖环境下更为明显。
疫病的爆发不仅会造成动物的损失,还会对畜牧业产业链条带来巨大的冲击。
3. 环境污染与气候变化:大规模养殖场的废弃物排放和气候变化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日益增大,例如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水体的污染等。
三、可行的解决方案为了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解决方案。
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改进饲料的营养配方、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地资源以及改进养殖设施的节能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a19a9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a.png)
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畜牧业作为重要的农业产业,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肉类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如养殖业的环境污染、动物健康和福利问题、粮食和饲料资源的浪费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畜牧业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环境污染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密集化程度的增加,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养殖场的粪便和尿液排放,水源被污染,土壤受到破坏,空气质量下降,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特别是畜禽养殖场的废水和废气排放,对周边地区的污染非常严重,给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二、动物健康和福利问题现代畜牧业中的动物往往被密集饲养,生长速度快,体重增长大,这对它们的身体健康和福利造成了严重影响。
养殖动物的疾病容易传播,而密集的养殖方式也容易导致动物行为异常、压力过大等问题,这些都对动物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为了提高产出,常常要求动物长时间处于不适宜的环境中,无法得到体温和气息的自然调节,这也会导致动物的疲劳和压力增大。
三、粮食和饲料资源的浪费现代畜牧业需要大量的粮食和饲料资源来满足养殖动物的需求,而粮食和饲料的种植又需要耗费大量的土地、水资源。
全世界仍然有许多人口面临粮食短缺和饥饿的问题,过多地将粮食用于畜牧业生产,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也是对全球粮食资源的浪费。
针对现代畜牧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一、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技术支持为了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规范畜牧业的发展。
还需要加大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提高污水处理和废气处理的技术水平,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绿色畜牧业的发展。
二、提高动物福利标准为了保障动物的健康和福利,需要提高动物福利的标准,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监督养殖业的生产过程。
农村畜牧业健康养殖模式
![农村畜牧业健康养殖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aaf8879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3.png)
农村畜牧业健康养殖模式农村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和保护环境,发展健康养殖模式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农村畜牧业健康养殖模式的相关问题。
一、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农村畜牧业健康养殖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农村畜牧业需要大量的牧草和饲料供应,而且畜牧业对土地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保证土地的肥沃度和水源供应。
因此,在发展农村畜牧业健康养殖模式时,需要科学规划土地利用,避免土地过度开发和过度肥化。
二、养殖方式的优化农村畜牧业健康养殖模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优化养殖方式。
传统的畜牧业养殖方式通常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问题,因此在发展农村畜牧业健康养殖模式时,需要采取科学的养殖方式,例如生态循环养殖和集约化养殖等。
三、饲料供应的保障农村畜牧业健康养殖模式的关键之一是饲料供应的保障。
饲料是畜牧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饲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畜禽的生长发育和产品质量。
因此,在发展农村畜牧业健康养殖模式时,需要加强饲料生产和储备,提高饲料的品质和保障供应的稳定性。
四、环境保护与治理农村畜牧业健康养殖模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环境保护与治理。
畜禽养殖业通常会带来大量的粪便和废弃物,如果不加以有效处理,容易导致污染土壤和水源。
因此,在发展农村畜牧业健康养殖模式时,需要注重环境保护,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五、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农村畜牧业健康养殖模式的成功与否与健康管理密不可分。
畜禽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养殖业的效益和产品质量,因此在发展农村畜牧业健康养殖模式时,需要加强对畜禽的健康管理,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防疫消毒等工作,以保证畜禽的健康生长。
六、科技支持的必要性农村畜牧业健康养殖模式需要有科技支持。
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提高畜禽的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因此在发展农村畜牧业健康养殖模式时,需要加强科技研发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畜牧业健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
![畜牧业健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ec4020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6e.png)
畜牧业健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徐文玉梁艳萍X u m u s h o u y i近几年,随着畜牧业不断的发展,畜牧业生产已经成为了农村重要的经济支柱,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35%,因此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志丹县羊养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养殖规模不一、产业体系不完善、标准化程度不高、农村散养与规模养殖长期存在、畜禽养殖污染处理能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
因此,逐步解决志丹县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促进畜禽健康养殖,保证畜禽产品质量的安全,是志丹县今后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一、畜牧业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养殖观念落后。
目前志丹县养殖还是以小规模散养为主,大部分的养殖户只顾眼前的利益,传统的思想观念较为严重,养殖技术也比较落后,没有把畜牧业作为重点的项目来抓,规模比较小,其生产水平和科技含量也比较低。
2、规模化的企业少。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大多数的企业不管是从开拓市场的能力、经营规模、科技含量还是产业化程度等方面都明显比较弱,处于刚起步的阶段。
第二,畜牧业龙头企业比较少,没办法带动农户集中化、规模化生产,养殖方法还停留在以往的方式上。
第三,农户和企业之间的分工、销售利润、以及结成风险共担的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大大影响了农户养殖的积极性。
第四,扶持龙头企业的措施还没有真正得到落实,企业也反映强烈。
3、资金投入不足。
在当前的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对于养殖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以前传统的养殖方式要及时转变,应该运用当前先进的养殖方法和养殖理念,保证资源能够有效地利用。
但是畜牧技术资金投入不足,会使很多培训单位都没有充裕的资金来购买培训设备。
在当前畜牧业养殖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购买设备本来就是很大的支出,由于没有充足的资金,影响到先进设备的购买,造成了很多先进的技术不能够应用推广。
4、畜牧养殖产业化发展缓慢。
就现阶段志丹县畜牧业养殖情况来看,缺少龙头企业,并且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存在一定的风险,一些大规模的企业,由于缺少固定的畜产品,因此,难以发挥应有的优势。
浅谈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
![浅谈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0e0fa16fc4ffe473368ab91.png)
檀物撤系腐烂或鱼虾死亡后住水底又会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 化氢、氨气等恶臭物质,从而污染水质,对人畜健康又会造成危
害。
剂、酵母培养物等的合理使用和应用新技术改善饲料质量和物 理形态(制粒、膨化)等都是有效的手段。 3 3严格监控盲牧业各管理环节
2.3抗生素等饲料添加剂污染食品
在畜牧业行业管理中应严格审批养殖场、屠宰加工场的设
(004)
3解决措施
3.1
科学处理粪便厦污物,减轻环境污染 ~方面在生产中,在富禽垫料和粪便中加入舄与臭味结合
的物质.如偏硅酸盐矿石(蛭石、硅藻石等)、绿矾、胶化微生物 和酶制剂等来吸跗、抑制、分解、转化排泄物中有毒有害的臭味 成分,减少臭味的产生。异一方面应加强粪便和拉圾收集、处 理场建设。增加有机肥的施用是培吧地力、生产绿色无公害蔬 菜等作物的重要措施.南茼粪便足土i主”的有机肥料。今后应该 把乡、村粪便拉圾收集场和无害化处理加工厂作为农业基础设 施建设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加大扶持力度.使之作为农牧良性
・会
讯・
黑龙江省动物防疫监督工作会议召开
黑龙江省动物防疫监督工作会议于2叫2年4月10日在哈尔滨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全省13个地(市)主管业务副局长,防、 检、监站(所)长和农垦总局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主管领导共计58人。省畜牧局副局长李海林、兽医处高庆武处长到会并做了重 要讲话。 会议上省兽医卫生防疫站站l毛丰书华怍了2001年度全省动物防疫监督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省动物防疫监督工作 在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下。在各级畜牧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一法一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一系 列文件精神,取得了可喜成绩,做到有病不成灾、有疫不流行,保持了我省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会议对2001年度做出优异成绩的先进市(县)和个人由省畜牧局进行了表彰和奖励。授予双城市、五常、木兰、富裕、讷河、绥 芬河、宁安、林口、佳木斯郊区、富锦、安谜、望奎、海伦、虎林、铁力、集贤、嫩江、勃利、绥滨、林甸、农垦北安分局和牡丹江分局等22 个市(县)局“2001年度动物防疫监督工怍先进称号”,授予李财等196名同志“2001年度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同 时.由省防五指挥部授予方世昌等4叭名同志“防五工作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李海林副局长在会上对2002年度全省动物防疫监督工作讲了五点意见。李海林局长要求:~要深入贯彻执行一法一例,提 高依法治疫水平;二要坚持目标钎理,实现各项工作全面达标;三要以防治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确保动物疫情稳定;四要实施全 方位监督管理,保证动物产品安全;五要加快动物防疫标准示范区建设,逐班实现与国际接轨。李书华站长就今年我省防五工作 做了具体安排的布署,决定从4月15日~3【)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第一次强制免疫大会战。郭兆林副站长对2002年度我省禽 。要重和时及常非的开议会. 丧心接着省局要求,做好2002年度动物防疫监督工作,为我省动物防疫监督工作早日实现与国际接轨做出努力。
畜禽养殖的生态与可持续性发展
![畜禽养殖的生态与可持续性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870819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b.png)
畜禽养殖的生态与可持续性发展畜禽养殖业作为农业领域重要的支柱产业,不仅为人们提供大量的肉类、蛋类等动物产品,也为农民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然而,长期以来,畜禽养殖业也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畜禽养殖的生态性问题,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一、生态环境问题1. 水资源污染由于养殖场的大规模需求,畜禽养殖业长期以来对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养殖场向水源中排放大量的粪便和养殖废水,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污染物,直接威胁到水质的安全和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
2. 土壤退化畜禽养殖业过度利用草地资源,导致了土壤的过度耗损和退化。
养殖场的排泄物和废料对土壤造成污染,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土壤酸化、盐碱化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农田的种植效益。
3. 温室气体排放畜禽养殖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源头之一。
大量的畜禽排泄物中含有甲烷等温室气体,通过发酵和腐烂过程释放到大气中,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1. 推行清洁生产通过改进畜禽饲养管理和养殖环境设计,实施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水、废弃物的排放量和污染物的含量。
例如,可以引入先进的养殖废水处理设备,使其达到国家水质排放标准,减少水污染问题的发生。
2. 发展循环农业推动畜禽养殖与农田、林地的协同发展,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通过将养殖废弃物作为有机肥料,用于提高土壤肥力和促进作物生长,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3.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引入先进的畜禽养殖模式,如生态牧场、生态养鸡场等,将畜禽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通过合理的放牧管理、养殖环境的优化设计,减少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4. 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对畜禽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和监管力度。
鼓励养殖场引入绿色科技,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加大对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畜禽养殖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畜牧业的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畜牧业的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2d3e13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a.png)
畜牧业的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农业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畜牧业。
为了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畜牧业的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包括改善畜禽养殖条件、推广可持续的饲料种植和饲养方式、促进循环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等。
一、改善畜禽养殖条件畜禽养殖条件的改善是实现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首先,建立合理的养殖场所和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建造适宜的畜禽舍、鸟舍和鱼塘,确保动物有足够的空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此外,提供清洁饮水和合理的饲料是保障畜禽健康的重要举措。
二、推广可持续的饲料种植和饲养方式传统的畜牧业常常依赖大量的饲料进口和化肥使用,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广可持续的饲料种植和饲养方式是必要的。
一方面,可以通过种植和利用粮食作物秸秆、青贮料等替代饲料,减少对大豆、玉米等传统饲料的需求。
另一方面,可以探索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例如鱼-米-鸭、鸭-鱼的循环饲养方式,使农业生态系统相互促进、循环利用。
三、促进循环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粪便通常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促进循环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
一方面,可以建设并利用生物气化沼气池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沼气,既减少了排放又产生了能源。
另一方面,可以发展有机肥料生产和利用,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肥料补充,减少化肥使用。
四、加强科技创新与人员培训科技创新是推动畜牧业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研发和应用新技术,可以提高畜禽养殖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使他们了解生态农业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更好地管理和保护畜牧业生态系统。
结论畜牧业的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通过改善畜禽养殖条件、推广可持续的饲料种植和饲养方式、促进循环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加强科技创新和人员培训,我们可以实现畜牧业的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efc64c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b.png)
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生态畜牧业是指在尊重自然规律、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充分发挥农业、畜牧业的功能,推动农畜产品生产方式向生态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畜牧业在我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生态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平衡和畜牧业可持续性等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
以下将对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环境污染问题由于传统畜牧业生产模式存在着大量的粪便、尿液、兽医用药品等废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破坏,导致周围的土壤、水体、空气的污染,从而影响着整个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的环境功能。
2. 资源浪费问题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模式中,养殖户通常会大量使用化肥、饲料和农药等资源来生产畜禽产品,而这些资源的使用过程中会存在着很大的资源浪费问题,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3. 生态平衡问题畜牧业的大规模发展,可能导致土地的草地变化,蓝藻水华和水质恶化等,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4. 可持续性问题传统畜牧业的发展模式往往是无序的发展,缺乏长期的规划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畜牧业的生产水平和养殖方法无法长期得到保障,不利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策1. 推行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应该推行生态畜牧业的生产模式,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废物减量和资源节约的方法,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2. 强化环保意识需要加强畜牧业从业者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鼓励他们采用更加环保的畜牧业生产方式。
3. 加强政策支持相关政府部门应出台更加完善的政策,支持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
4. 加强技术创新加强生态畜牧业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生态畜牧业生产技术,提高畜牧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5. 强化监管执法加强对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环保和资源利用的监管执法,加大对环保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推动畜牧业向绿色环保发展。
畜牧业的生态化与绿色发展
![畜牧业的生态化与绿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745e8e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4.png)
畜牧业的生态化与绿色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畜牧业的生态化与绿色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人类追求经济发展和食品安全的同时,如何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成为迫切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畜牧业的生态化发展和绿色发展两个层面进行论述,探讨如何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畜牧业的生态化发展1. 生态畜牧的意义生态畜牧是指在生态系统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畜牧生产,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生态畜牧的意义在于减少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农田的生产能力,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畜牧的关键技术(1)精细饲养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减少养殖排放物的排放,合理利用畜禽粪便,减少环境污染。
(2)畜禽饲料的研究与开发: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开发高效营养的饲料,降低饲料转化率,减少畜禽养殖对农田土壤的侵蚀。
(3)强化环境监测:通过建立畜牧业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预测环境变化,科学合理地调整畜牧业的发展方向。
3. 生态畜牧业的案例分析以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畜牧业为例,该地区山地资源丰富,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
为了实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当地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鼓励养殖户采用轮牧方式,倡导有机肥料的使用,并建立了生态畜牧业示范区。
通过这些努力,当地的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升,实现了畜牧业的生态化与绿色发展。
二、畜牧业的绿色发展1. 绿色畜牧的概念绿色畜牧是指在畜牧生产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措施,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实现绿色畜牧的关键在于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减少化学农药和化学添加剂的使用,保证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2. 绿色畜牧的关键技术(1)养殖环境控制技术:通过使用先进的环境控制设备,如温度调控系统、排污处理装置等,实现养殖环境的精细化管理,减少环境污染。
(2)疫病防控技术:采用先进的疫病防控技术,如疫苗接种、消毒和检疫措施等,控制疾病的传播,保证养殖动物的健康和质量。
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ca911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e.png)
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本文将分析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趋势。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1.1 全球畜牧业概况全球畜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球约有70亿只家畜,畜牧业提供了超过2.3亿个工作岗位。
乳制品、肉类和皮革等畜牧业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2 中国畜牧业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畜牧业在中国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国民经济增长和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中国畜牧业实现了持续增长,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肉产量稳步增长。
1.3 畜牧业的发展挑战然而,畜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
大规模养殖业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水体的污染,以及养殖场排放的废气和废水等问题日益突出。
其次,动物疾病和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畜牧业发展趋势2.1 智能化和自动化养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应用,畜牧业正朝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传感器、无人机、机器人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养殖场的管理更加高效和精确。
智能化养殖不仅有助于提升畜牧业的生产效益,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2 绿色畜牧业为了解决畜牧业面临的环境问题,绿色畜牧业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绿色畜牧业注重生态平衡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合理的养殖方式和科学的饲养管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绿色畜牧业还注重动物福利和健康。
2.3 优质畜产品的需求增长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对优质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消费者对安全、健康、高品质的畜产品的需求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因此,养殖业者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和产品监管,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畜产品。
2.4 畜牧业与环保产业的结合畜牧业与环保产业的结合具有巨大的潜力。
例如,畜禽粪便的利用可以生产有机肥料和生物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需求。
畜牧业养殖模式的区域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畜牧业养殖模式的区域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72a777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7.png)
畜牧业养殖模式的区域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模式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畜牧业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们食品需求的同时,也需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畜牧业养殖模式的区域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展开研究。
一、畜牧业养殖模式的区域适应性畜牧业养殖模式的区域适应性是指在不同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和技术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并且与环境相协调。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水资源等差异,会对畜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养殖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的稀缺,传统的放牧养殖模式可能不太适应,可以采取集约化养殖模式,如畜禽一体化的生态农牧综合系统。
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实现畜牧业与农业的相互依存和循环利用。
而在湿地区,应选择合适的草原养殖模式,利用湿地资源和丰富的草原植被,以牧草养殖为主。
同时,需要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管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畜牧业养殖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畜牧业养殖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础上,保证生产模式的可持续性,并且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养殖环境的改善合理规划养殖场的布局,减少养殖密度,提高养殖环境的舒适度和卫生状况。
建设合适的圈舍、污水处理设施等,有效防止养殖废弃物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
2. 科学喂养管理根据畜禽的生理特点和发展需求,合理配制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对天然资源的依赖。
加强对饲料成分的监测,合理控制添加剂的使用,避免对环境和动物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3. 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推广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例如将畜禽粪便用于有机肥料的生产,减少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同时,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剩余饲料等资源,实现农牧循环发展。
健康养殖——畜牧业未来发展趋势
![健康养殖——畜牧业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b84214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3.png)
健康养殖——畜牧业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日益关注,养殖业也开始向健康养殖方向发展。
健康养殖是指在养殖过程中,以健康环境、健康饲料、健康管理为基础,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生产出更安全、更健康的畜产品。
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将紧密围绕健康养殖展开。
首先,健康环境将成为养殖的关键。
在传统养殖方式下,养殖场通常存在粪污、异味等问题,给环境和畜禽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未来,养殖场将采用更加科学的排泄物处理技术,有效减少粪污污染,保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
此外,科技的应用也将改变传统养殖场的布局,推广宽敞、通风良好的舍舍设施,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其次,健康饲料将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点。
传统养殖业中使用的饲料通常含有大量的抗生素、激素和化学添加剂,会对畜禽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未来,养殖业将倾向于选择优质的饲料,如天然饲料和有机饲料,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
此外,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将为畜牧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比如,转基因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动物的基因组结构,提高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从而减少药物的使用量。
再次,健康管理将成为养殖业的核心。
健康管理包括动物疾病防控、养殖过程监测等。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养殖业将引入智能化技术,如远程监控系统、智能传感器等,对养殖场的环境、动物健康状况进行及时监测和分析,帮助养殖户提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此外,健康管理还包括动物营养管理。
养殖户将注重科学配饲,合理配置营养素,确保动物得到全面、均衡的营养,提高畜禽的生产效益。
最后,健康养殖将强调绿色可持续发展。
未来,畜牧业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养殖场将推行生态养殖方式,与农作物种植、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形成生态循环农业系统,减少资源浪费和排放物的产生。
同时,健康养殖还将注重动物福利,提高动物的生活质量,避免过度饲养和不合理的屠宰方式,减少动物在生产过程中的痛苦。
综上所述,健康养殖是畜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
畜牧养殖的生态养殖模式与生态效益
![畜牧养殖的生态养殖模式与生态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60868a1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0.png)
畜牧养殖的生态养殖模式与生态效益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的发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然而,传统的畜牧养殖模式往往存在着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生态养殖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重点介绍畜牧养殖的生态养殖模式并探讨其生态效益。
一、生态养殖模式的概念与特点生态养殖模式是一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方式。
相比传统的养殖模式,生态养殖模式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提高养殖效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生态环境友好:生态养殖模式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饲养环境和减少化学添加剂的使用等手段,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资源有效利用:生态养殖模式推崇养殖与农业、养殖与种植相结合的模式,有效利用农产品秸秆作为饲料,减少饲料资源的浪费。
3. 健康安全保障:生态养殖模式注重动物健康和产品质量,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无公害饲养技术,保障了养殖产品的安全性。
二、生态养殖模式的种类1. 绿色养殖模式:绿色养殖模式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采用生物、植物等自然方法来治理畜牧废物,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在养殖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有机养殖模式:有机养殖模式强调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采用有机饲料,确保养殖产品符合有机食品的标准和要求,更加环保健康。
3. 循环养殖模式:循环养殖模式通过合理设计养殖场的饲料制备和畜禽粪便处理系统,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形成畜禽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闭环。
三、生态养殖模式的生态效益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可以带来丰富的生态效益,包括:1. 水源保护:生态养殖模式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粪便处理系统,减少养殖废弃物对水源的污染,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2.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养殖模式注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
3. 农田肥力提高:生态养殖模式充分利用畜禽粪便资源,通过科学处理与有机废物的还田,增加了农田的肥力,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畜牧业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畜牧业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af2074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7.png)
畜牧业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畜牧业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过度放牧、土地退化、水资源消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畜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挑战。
为了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畜牧业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采取可持续的经营方式。
1. 环保措施与资源管理畜牧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积极采取环保措施,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首先,要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避免过度放牧和过度养殖导致土地退化。
其次,要注重水资源的管理和节约,通过改善饮水设施、优化水循环系统等方式减少水的消耗。
此外,还应采用先进的废物处理技术,减少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
2. 动物健康与福利保障畜牧业企业应注重动物的健康和福利保障。
首先,要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确保畜禽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和成长。
其次,要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员工的专业技能,确保动物饲养和管理的科学性。
此外,还要关注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做好免疫工作,减少动物患病率,提高养殖效益。
3. 社区参与与扶贫支持畜牧业企业应积极参与当地社区的发展,并为社区提供就业机会和扶贫支持。
首先,要与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进行合作,共同开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其次,要重视员工福利,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工资福利待遇,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技术培训和转型升级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提升畜牧业生产能力,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4. 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畜牧业企业应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首先,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相关的养殖标准和规定,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要加强对饲料的管理和控制,确保饲料质量符合卫生要求。
此外,还应注重产品的溯源和追踪,确保产品的安全可追溯。
5. 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畜牧业企业要积极借助科技手段,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首先,要加强科技创新与研发,推广应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殖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本期策划: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养猪——开展健康养殖实现养猪业的持续发展
![本期策划: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养猪——开展健康养殖实现养猪业的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e9bd8ced5bbfd0a7956736f.png)
恶 劣 的生 态环 境 中 ,养 猪业 陷 于多 种疫 病 的潜 在
威 胁之 下 , 猪 病 流行 的可能 性无 可估量 的增 大 了。 2 . 3抗 生素 的 滥 用和 残 留严 重影 响 人 畜 的健
康 .
随 着 我 国养 猪 业 规 模化 和产 业 化 的发 展 、 商 品市场 化 和 国际 贸易 1 3 渐 紧 密 的结合 以及 人们 对
安全 、 优质 、 高效、 无公 害生产 势在必 行 。 3实现猪健 康 养殖 的对 策
3 . 1 加 大 宣传和 执 法 力度 . 提 高从 业 者 的健 康 养 殖 意识
目前被 污 染 的河 流 中 ,有 7 0 %是 由畜 牧 生产 造成 的 。 一 个存 栏 万头 的猪场 , 年 生产 的猪粪 尿可
目前 家畜 和 家禽 生产 方 式是 在 越来 越 小 的地 方 生产 越来 越 多 的产 品和 种类 , 追 求 的 目标 是 “ 低 投入、 高产 出 、 高效 益 ” 。千 方百 计采 取各 种技术 手 段, 促使 畜禽 长 肉快 、 产蛋多 , 生产 效 率 得 到 了很
使用矿物质 、 抗生素 、 防腐 剂 、 重 金属 添加 剂 和 类 激素等 , 有 的猪场 不遵 守 休 药期 , 造 成 猪 肉 中有害
要满 足 社会 的数量 需 求而 且 也要 提 高质 量 。近 年
来 .国际上 有机 畜 产 品 的异 军突 起 为畜 牧 业 的发 展指 明 了方 向。
3 . 2选 育并使 用抗 病性 强 的健 康猪 种 降低 猪病
发 生机会
数 量 充足 , 又 要质 量安 全 , 还 要价 格 稳 定 。生 猪 生 产 及 价格 大起 大 落 , 除市 场 因素 外 , 与 其规 模 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牧业生态健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探析
摘要简要综述了当前畜牧业在经过持续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与生态环境保护、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产生了一些不相适应的矛盾,由此论述了生态健康养殖的概念、有关技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以及生态健康养殖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畜牧业;生态健康养殖;可持续发展;关系;作用
近年来,畜牧业生产不断持续稳定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畜牧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5%,畜牧业收入约占农民收入的40%,畜牧业也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当前畜牧业生产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畜牧业发展也同步呈现良莠不齐、规模不一、标准化程度不高、产业体系不完善、疫病防控形势严峻、抵御风险能力差、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规模养殖与农村散养长期存在、畜禽养殖污染处理能力弱、生态环境影响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
因此,逐步解决当前畜牧业生产存在的问题,促进畜禽健康养殖,保障生态环境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今后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1-4]。
1 畜禽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1.1 对生态环境影响
当前,我国畜禽养殖对粪污等废弃物污染处理投入普遍不足,设施设备水平低,更多中小企业与养殖户对粪污直接进行露天堆放或直接排放河流湖泊。
依据测算,1头猪日排猪粪2.5 kg、尿4 kg、污水8~10 kg,1个1万头猪场日排粪污约150 t,规模养殖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较大,已成为广大农村地区主要污染来源之一。
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一是河流湖泊等地表水渗入地下后对地下水形成严重的污染,水质恶变,人畜不能饮用及利用;二是粪污堆积发酵后产生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对空气形成污染,异味难闻,危害健康;三是粪污处理不当,极易造成疫病流行,引发疫情;四是大量滋生蚊蝇,滋扰人畜,易造成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1.2 对畜禽产品自身的影响
由于我国大部分养殖场企业化程度不高,片面追求养殖数量及经济效益,缺乏生态健康养殖的理念以及科学的养殖技术,加上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缺乏有效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与条件,一部分养殖场,乱用兽用生物制剂、添加剂、兽药、防腐剂、抗生素等,甚至使用违禁品,如瘦肉精、激素等,造成畜禽产品有害物质超标,不仅严重危害群众健康,而且在国际市场上损害了自身形象,无法出口国外、赢取外汇。
1.3 社会公众印象的影响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不断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居民对食品需求早已更加注重品质,而近年来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曝光,其中就包括了曝光的畜牧业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等,引发了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高度担忧,加之畜禽养殖卫生状况不尽理想,社会公众对畜禽养殖业认同度较低。
2 生态健康养殖概述
2.1 概念
笔者认为,生态健康养殖应该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畜牧生产、动物疫病防控、食品安全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应基于畜禽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影响,饲养与粪污处理同步,以先进的畜禽养殖与疫病防控技术进行指导,生产个体健康、无残留的畜禽及其产品,追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打造以生态、安全、优质、高效为主要内涵的健康养殖业,实现畜禽养殖与生态环境、人体健康、经济效益和谐发展的综合目标。
2.2 内涵
生态健康养殖概念包涵2个方面重要内涵:一是畜禽养殖应不破坏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取得生产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二是畜禽养殖应该提供卫生、健康、安全的畜禽及其产品。
符合这2个基本条件,才可以称之为生态健康养殖。
2.3 有关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研究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安徽省近年也推广了不少实用的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笔者接触过的主要有以下几项。
(1)发酵床养猪技术。
利用微生物发酵原理,将土著微生物与秸秆、稻壳、锯末等按比例混合成发酵垫床养殖生猪。
该技术不仅利用微生物充分分解和转化猪排泄的粪尿,较大程度地解决了粪污污染问题,而且也符合了生猪爱睡、爱拱的生物学特性,利于猪的活动和休息,节省了人力和粪污处理费用。
(2)林网化生态养殖技术。
该技术在笔者所在的青阳县区域推广普及率较高,主要技术特点是利用丘陵地区良好的植被,放养当地土鸡品种。
土鸡性活泼,善奔走,林间放养符合土鸡特性,土鸡以林间青草、昆虫、果实为食,辅以饲料,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土鸡原有的风味和优良品质。
良好的植被为土鸡养殖提供了较好的疫病保护屏障,鸡粪又给林木提供有机肥料,不会污染环境。
该技术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
(3)畜禽—沼—渔—农作物循环利用技术。
该技术通过养殖畜禽,产生粪污,进行沼气发酵,产生沼液、沼渣,一部分用于渔业饲料,另一部分用于农作物肥料,农作物收获后可出售,可作畜禽饲料。
整个循环过程充分利用了粪污,产生畜禽、沼气、水产、农作物多重经济效益,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4)种草养畜技术。
该技术通过栽植优质牧草,饲喂草食畜禽,减少饲料与添加剂的投喂,不仅节省了饲料成本,而且减少了某些残留,保障了畜禽品质,也利用了部分粪污作有机肥,减少粪污污染。
(5)疫病防控技术。
通过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和疫病防控方案,严格兽用生物制剂、兽药、添加剂使用,拒绝违禁药品,执行停药期,严格检疫与卫生监管等措施,保证出栏畜禽个体健康安全。
3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我国畜牧业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继续地发挥作用,并寄希望于走向国际市场,实现自身发展的目标,必然要逐步摆脱当前“小、散、乱”和非健康的状态,走一条生态健康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是适时地调整畜牧产业结构,适应市场的变化需求;二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实行农林牧渔结合、循环利用的生态养殖模式;三是走绿色、无公害畜禽产品道路,创立知名品牌;四是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创建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程度高的龙头企业,走产业化体系发展道路;五是大力进行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大幅度提升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科技含量;六是政府完善有关法律制度建设,进行宏观指导,适时制定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措施。
4 生态健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健康养殖满足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保障畜禽产品安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重目标要求,使养殖业逐步摆脱投入大、产出低、风险高、污染重,发展后劲不足,效益下滑的恶性循环状态。
实施生态健康养殖,促使畜牧业不断走向经济效益好、环境保护好、发展前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健康养殖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基石、是保障;反过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也必将提高生态健康养殖水平,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5 生态健康养殖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是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有助于畜牧业走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改变自身“脏、乱、差”形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是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有助于畜牧业既可发展农林牧渔结合、循环利用的适度规模经济,又可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企业化、产业化的现代畜牧企业,从而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有助于畜牧业提供安全、放心、无公害的畜产品,有助于创立知名品牌,有助于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提升经济效益,促使畜牧业进入发展前景广阔、后劲充足的可
持续发展道路。
四是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有助于畜牧业完善自身行业管理,改革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健全法规制度、政策保障体系,以完善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促进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五是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6 参考文献
[1] 吴梅阶,余舒.规模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与控制措施[J].养殖与饲料,2010(10):99-100.
[2] 郑强,王维民,刘德敬,等.规模化猪场“猪—沼—渔—作物“处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当代畜牧,2006(6):42-44.
[3] 赵吉金,李凤霞.当前畜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C].石家庄:河北省畜牧兽医科技创新论坛论文集,2007:5-8.
[4] 马再强,薛晓玲,李小珍,等.天水市秦州区畜牧业污染及治理对策[J].畜禽业,2010(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