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no36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结果汇总
黄河流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黄河流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一、引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和能源基地。
为了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推动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一直积极开展对黄河流域的监督检查工作。
本文就黄河流域监督检查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二、工作成绩1. 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监督检查,对黄河流域各个省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确保水资源合理分配,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推动黄河流域各省市建立了联防联控的机制,加强对跨界水资源调配的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协调开发。
2. 维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通过监督检查,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评估,发现并取缔了一批违法建设和破坏环境的项目。
同时,加大了对排污单位的监管力度,促使企业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通过这些措施,有效改善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提高了水质和空气质量。
3. 推动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监督检查,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推动了黄河流域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在检查中,发现了一些以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为主的企业,积极引导和帮助这些企业实施绿色生产,降低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这些努力,推动了黄河流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
三、存在的问题1. 监管力度不足尽管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加大了对黄河流域的监督力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
有些违规行为难以发现,一些企业对于环境监管漠视态度,监管部门的执法力量和手段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监管力度,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效率。
2. 缺乏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黄河流域跨越多个省市,涉及众多部门的管理,缺乏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难以协调和衔接。
这不利于流域的综合治理和整体推进。
因此,需要加强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共治。
2022年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情况总结报告
2022年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情况总结报告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某某单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的负责人,现在向大家汇报一下2022年度的工作情况和成果。
2022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以及人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门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一、生态保护方面,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
通过加大生态环境监测力度,及时掌握流域内的污染源和破坏因素,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治理。
我们加强水资源管理,建设了一批水资源监测站点,切实保障水源供应和生态水环境的稳定。
此外,我们还积极推动黄河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和落实,确保流域内的核心生态区域得到全面保护。
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生产、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高质量发展方面,我们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黄河流域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提升流域内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我们还积极推动黄河经济带的建设,加强沿线地区的产业衔接和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促进高质量发展。
同时,我们注重加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
我们还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和服务,为其提供融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助力其稳定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我们加大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力度,提升交通运输的便捷程度。
同时,我们加强水电站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提升。
同时,我们要求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注重环境和生态保护,并加强对工地环境的监管,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总之,2022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
水资源审计整改情况汇报
水资源审计整改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我单位进行了水资源审计,并对审计结果进行了整改。
现将整改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审计结果概况。
经过对我单位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发现存在以下问题,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水污染治理不力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二、整改措施及实施情况。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我单位制定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并着手进行了实施。
具体包括: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技术,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加强水资源监测和管理,实现了对水资源的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
2. 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保护,严格控制水源地的开发利用,确保水质安全。
同时,加强水污染治理,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规,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
3. 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规划、调度和管理,推动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信息化。
4.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水资源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广大市民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推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
三、整改效果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措施实施,我单位取得了明显的整改效果。
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水资源浪费现象明显减少,水污染治理效果明显改善。
整体水资源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为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整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我单位将进一步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不断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推动形成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水资源管理模式。
同时,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五、结语。
水资源是生命之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水污染防治审计案例
中国水污染防治审计案例审计项目名称: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审计审计对象:各级政府及所属环保部门,财政部门,项目单位,企业等审计目标:到2003年底,中国政府批准的《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2001-2005)的阶段性目标是否实现?审计性质:效益审计审计实施: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审计署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地方审计机关进行联合审计和平行审计审计范围:2001年至2003年,海河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措施实施情况,中央、地方政府和企业履行海河流域水污染治理责任情况。
一、背景(一)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背景:海河流域地跨6个省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3.3%,人口约占全国的10%。
海河流域环境背景是:水资源短缺,工业结构不合理,污染严重。
流域位于中国中东部,处于干旱和湿润气候的过渡地带,是东部沿海降水最少的地区。
一些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造纸、制革和酿造企业由于技术和成本等多方面问题,不能实现达标排放,污染严重。
为治理海河流域污染,政府批准实施《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2001-2005)(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在6个省投资400亿元人民币(约50亿美元),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清洁生产、工业污染源治理、流域综合整治、生态农业、饮水打井、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等7项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改善海河流域水质。
(二)审计项目立项背景:确定对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资金进行审计,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海河流域是国家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之一,通过审计促进国家重点流域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从流域水环境审计入手探索符合中国环境保护实践的环境审计模式;三是可借鉴国际环境审计的经验。
水环境审计是世界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成立后确定的第一个环境审计主题,近几年在很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实践。
二、审计对象的选择(一)中央和地方政府: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对全国和地方的环境状况负总责。
黄河流域专项监督工作总结
黄河流域专项监督工作总结
近年来,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备受关注,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监督
管理,相关部门开展了专项监督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下面就对黄河流域专项监督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对黄河流域的水质进行了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黄河流域各水域的水
质进行定期监测,我们发现了一些污染源,并及时采取了整改措施。
同时,我们也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滥用水资源的行为,并对其进行了整治。
其次,我们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通过对黄河流域
的植被、动物种群和土壤质量进行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生态环境破坏的情况,并及时采取了保护措施。
同时,我们也对黄河流域的生态修复工作进行了监督,确保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另外,我们还对黄河流域的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了监督。
通过对黄河流域的污染
源进行排查和整治,我们有效地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保护了黄河流域的水质。
同时,我们也对黄河流域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打击,提高了环境管理的效果。
总的来说,黄河流域专项监督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监督管理,加大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整治力度,确保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相关企业和个人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共同建设美丽的黄河流域。
2022年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情况总结报告
2022年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情况总结报告2022年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总结报告一、总体情况2022年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在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化改革创新,加强生态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二、生态保护工作1. 构建生态保护体系。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基础上,全面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
设立重要湿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河流生态治理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评估和惩治。
2. 推进水资源保护。
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完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机制。
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水生态修复,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高质量发展工作1.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2.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水陆空立体交通发展,提升交通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运输效率。
加快铁路、公路和水路等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3.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生活转化。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1. 生态保护仍存在不足。
一些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
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依法惩处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生态补偿和保护工作,确保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2.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一些地区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单一,面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应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加大对其发展的扶持力度,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黄河流域治理调查报告总结
黄河流域治理调查报告总结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黄河流域治理成为了我国一项关键的工作。
为了探索有效的治理措施并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我们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
本报告总结了调查结果,旨在向各界介绍黄河流域的现状和治理方向。
我们调查了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状况。
调查发现,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水量逐年减少,水质也趋于恶化。
水资源的短缺已经严重影响了流域内的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
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是治理的重要方面。
我们关注了黄河流域的土地利用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大面积的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威胁着流域的生态安全。
不合理的农业耕种方式、过度放牧以及过度开发都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因此,加强土地保护和恢复是黄河流域治理的重要任务。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破坏问题。
过度的水利工程、泥沙淤积、湿地消失等问题严重破坏了流域的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必须采取措施修复湿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加强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的保护。
在治理调查中,我们还重点关注了黄河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河道淤积、水库蓄水不合理以及城市扩张等原因,洪涝灾害频发且破坏性巨大。
因此,加强河道疏浚、完善防洪设施、合理规划城市发展是减轻洪涝灾害的重要举措。
我们调查了流域内的社会经济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流域内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贫困问题突出,水资源分配不公平等问题制约了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强流域内各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推进农村扶贫工作,以及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是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关键。
黄河流域治理是一项复杂而紧迫的任务。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了水资源、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洪涝灾害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向。
希望本报告能够为黄河流域治理工作提供参考,推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跟踪审计实施方案
黄河流域跟踪审计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黄河作为中国母亲河之一,承载着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生态价值。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流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水污染等。
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黄河流域,跟踪审计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
二、跟踪审计目的1. 了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用水量、水质、水生态等方面的情况。
2. 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如非法取水、水污染等。
3. 评估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执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三、跟踪审计内容1. 调查黄河流域各地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等。
2. 对黄河流域的水质进行监测,了解水质状况和变化趋势。
3. 调查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情况,包括湿地保护、植被覆盖等。
4. 跟踪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执行情况,包括水资源管理政策、环保政策等。
四、跟踪审计方法1. 采取实地调查和取样的方式,获取真实、准确的数据。
2. 运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对水资源、水质、生态环境进行定量分析。
3. 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相关部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4. 对相关政策文件和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
五、跟踪审计实施步骤1. 制定跟踪审计计划,明确调查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
2. 组织调查人员进行实地调查和取样。
3. 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形成初步的调查报告。
4. 对初步调查报告进行内部审查和修订。
5. 发布最终调查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跟踪审计预期效果1. 了解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情况,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3. 评估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执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实。
七、总结黄河流域跟踪审计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跟踪审计,可以全面了解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实,为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支持和配合,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的跟踪审计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910亿元治污巨资收获了什么
910亿元治污巨资收获了什么?——我国“三河三湖”水污染治理追踪新华社武汉11月10日电(记者皮曙初、廖君)审计署日前发布审计调查结果称,历经6年时间,投入资金910亿元,涉及8201个项目,我国“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水质依然较差,淮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49.2%的断面水质为劣五类,巢湖平均水质为五类,太湖、滇池平均水质仍为劣五类。
“我国湖泊治污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控制效果不甚理想。
”近日在武汉召开的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上,一些专家直陈我国水污染防治缺乏效率。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部分院士和专家剖析了备受诟病的环保投入“无底洞”现象。
边治理边污染,“再投910亿元也没用”太湖,长三角上一颗明珠。
但随着区域经济的繁荣,太湖水质却“连降三级”:从上世纪80年代的二类水为主下降至五类、劣五类。
当遍布太湖周边的上万家纺织印染、化工制造、食品加工等企业,在为地方GDP增长作贡献时,污染物也在急剧积累,近几年频发蓝藻事件。
与太湖的命运一样,“气吞吴楚千帆落,影动星河五夜来”的巢湖、“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滇池,也在当地政府和居边围网养鱼、围湖造田、建厂兴业的大发展之后,湖面萎缩,水质恶化,成为悬在“江淮首郡”合肥和“春城”昆明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
据了解,从2001年至2007年,国家在“三河三湖”水污染治理上共投入910亿元财政性资金及银行贷款。
但相关审计调查结果却显示,目前“三河三湖”整体水质依然较差,一些被污染的河湖段面只是没有继续恶化,像巢湖、太湖、滇池的平均水质仍为五类或劣五类。
近千亿元巨额投资为何治不好“三河三湖”的污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坦言,首先是湖泊治理方针、技术路线出现了偏差。
“就水论水,强调用工程与技术手段治污,而忽略了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忽略了源头上的节水减排。
建起了污水处理厂,但是运行率低;沿湖的截污做到了,但是陆地上的排污截不了。
黄河流域治理调查报告总结
黄河流域治理调查报告总结近年来,黄河流域的治理工作成为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之一。
为了了解当前的治理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黄河流域治理调查。
本报告将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的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黄河流域治理的进展调查显示,黄河流域的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各级政府加强了对水资源的调度和分配,有效地解决了水资源短缺问题。
在水土保持方面,加强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大规模植树造林,修建防护林带,有效减少了土壤侵蚀的风险。
此外,黄河流域的水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水生态环境逐渐恢复。
二、存在的问题及挑战然而,调查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首先,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仍然较低,农业用水浪费严重,需要进一步加强节水措施的推广和实施。
其次,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加大投入和力度。
另外,黄河流域的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特别是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亟待加强治理。
此外,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三、治理的建议和措施为了进一步推进黄河流域的治理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
其次,加大水土保持工作的力度,加强土地治理和防护林带建设,减少土壤侵蚀的风险。
同时,加强水污染治理,加强企业排污监管,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此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工作,保护黄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
四、社会参与与国际合作为了更好地推进黄河流域的治理工作,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政府部门应加强与各方面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治理工作的开展。
同时,国际合作也是推进黄河流域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应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安全等问题。
黄河流域治理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力度,推进黄河流域治理工作,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好黄河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沿黄流域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沿黄流域治理工作情况汇报经过长期的努力,沿黄流域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面我们将对沿黄流域治理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汇报。
首先我们对沿黄流域的环境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掌握了流域的地质、水文、生态、土地利用等基础数据。
在这一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流域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确保了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治理沿黄流域的水污染方面,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我们对流域内的工业企业进行了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和管理,加强了对工业废水的处理和排放监管。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了节水灌溉和有机农业,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
此外,我们还建设了多个生态处理设施,对河流的污染进行了治理。
在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方面,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们对流域内的水资源进行了测量和评估,确立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目标。
我们完善了水资源的监控系统,加强了对流域内水资源的管理和调度。
在水资源的保护方面,我们建立了多个水源保护区,加强了对水源区的管理和保护。
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方面,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恢复了流域内受损的生态系统。
我们修复了多个湿地和河流生态系统,加强了对流域内濒危物种的保护。
我们还加强了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了生态环境受威胁的问题。
在流域管理和规划方面,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们制定了沿黄流域的综合管理规划,加强了对流域内各项工程的施工管理和监督。
我们还加强了对流域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增强了全社会对流域管理的参与和支持。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我们积极开展了国际合作,与国际同行进行了研讨和交流,吸取了国际经验和教训。
我们还积极开展了对流域管理技术和政策的研究和改进,提高了流域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总的来看,沿黄流域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理性、创新发展、依法依规、综合治理的原则,继续加大沿黄流域治理工作力度,确保流域的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
2024年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年终总结
2024年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年终总结2024年是中国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关键之年。
在全国范围内,各个流域都加大了对水环境治理的力度,实施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对2024年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年终总结,重点介绍工作进展、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工作进展2024年,我国各个重点流域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以下是各个流域的工作重点和进展情况的简要介绍:1. 黄河流域2024年,黄河流域加大了对非法排污和非法采砂行为的整治力度。
通过建立严格的监管系统和加强执法力度,有效减少了非法排污和非法采砂现象。
同时,加强了农村污水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改善了农村水环境质量。
此外,黄河流域还加强了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水环境的质量。
2. 长江流域2024年,长江流域着重治理了水污染和水生态破坏等问题。
通过加强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减少了工业和城市污水的排放量,并提高了处理效果。
此外,长江流域还加强了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大力推进湿地保护和河道生态修复等项目,提高了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水质环境的改善。
3. 珠江流域2024年,珠江流域加大了对水体污染源的整治力度。
通过加强工业、农业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减少了污水排放量和污染物的浓度,并提高了水质。
此外,珠江流域还加强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工作,推行了农田防渗、化肥减量和农药减量等措施,减少了农业对水环境的污染。
4. 海河流域2024年,海河流域加大了对工业园区污染的整治力度。
通过加强工业园区的监管和管理,减少了污水排放量和污染物的浓度。
同时,海河流域还加强了农村污水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改善了农村水环境质量。
另外,海河流域还推进了水资源调度和管理,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的供应能力。
二、取得的成绩2024年,各个流域在水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工作情况汇报
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工作情况汇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工作情况汇报根据工作安排,现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踔厉笃行奋勇争先,持续推动黄河战略落地落实1、强化担当作为抓落实。
制定牛庄镇“一张台账”,按照2022年度东营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一张台账”工作要点,整合区委办、区黄河办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制定了《牛庄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工作台账》,制定近百项具体措施,按照任务分工,汇总各部门相关工作现有进展,做到情况清楚、问题明确,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下步工作重点。
由镇纪委牵头强化对工作落实情况的日常监督,做到管到实处、严到份上。
2、强化机制体制创新。
探索建立“一事一评”平时考核机制,运用数据思维赋能过程管控,激励镇、村干部干在平时、考在平时、比在平时,探索“从考人变考事”“以考事去识人”的日常考核模式。
坚持精细考核,将抽象的考核指标落到一项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体工作中,每名干部承办一项工作都作为一次专项考核,工作成效由上级实时评价赋分,以具体事例、详实数据支撑平时考核。
3、全力实施项目建设攻坚。
按照“早谋划、快开工、抓进度、强储备”的项目建设总要求,集中力量抓项目,建立“挂图作战”工作机制,全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区级及以上16个重点项目开工率达100%,累计完成投资6.3亿元、投资完成率81.5%。
紧盯国家投资导向,抢抓重大政策机遇,加大债券项目谋划对接争取力度,2022年谋划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50.79亿元、23.7亿元,其中东营区牛庄镇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示范产业园建设项目已获批今年第二批地方债支持,发债金额2000万元。
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重点围绕高端装备、现代高效农业、精品旅游等方向,提前谋划、包装一批政策契合度高、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下年度优质项目,积极争取第四批国家和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申报,稳步推进东营区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东营区油地融合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扩产扩能、中农北斗·山东东营数字农批产业园项目、金色粮仓农业综合体等项目建成投产。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资金使用报告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资金使用报告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也是我国的母亲河之一。
为了保护和发展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我国政府投入资金进行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
下面是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资金使用情况的报告。
一、资金使用情况自2014年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生态保护:资金主要用于治理黄河流域的水污染问题,改善水质,保护水资源。
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治理工业废水和农田排水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水污染程度。
此外,还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河道整治、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工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2.水资源调整:资金主要用于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调整和水利设施建设。
通过建设水库、引水渠道、堤防等,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了水资源的供应。
此外,还投入资金用于流域的水资源调度和管理,实现了跨流域调水,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分配,解决了流域内的水资源矛盾。
3.生态补偿:资金主要用于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补偿措施。
通过给予生态保护者经济补偿,鼓励农民参与生态保护工作,并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此外,还投入资金用于植树造林和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二、使用效果通过这些资金的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黄河流域的水质得到了显著提升,河道整治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的问题。
同时,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植树造林工作,增强了植被覆盖,改善了生态环境。
2.水资源有效利用:通过水资源调整和水利设施建设,改善了水资源供应状况。
黄河流域的农田灌溉得到了改善,农作物产量也有所提高。
此外,通过跨流域调水,解决了流域内的水资源矛盾,平衡了黄河上下游的水资源利用。
3.农民收入增加:通过生态补偿措施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农民参与到生态保护中,不仅保护了环境,还提高了自身的收入。
生态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审核表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审核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审核表】一、引言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和文明。
然而,长期以来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给当地的生态系统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为了实现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进行一项全面的审核,以评估当前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现状1.水资源利用与节约在黄河流域,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导致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存在着水资源分配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现象,使得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却面临着严重缺水的困境。
2.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大量的土壤被冲刷走,造成了土地贫瘠和沙漠化的问题。
黄河流域的水质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农业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使得黄河水质严重下降,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3.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面临退化的问题,许多珍稀物种濒临灭绝。
湿地的消失和土地的草原化等问题也给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了挑战。
三、高质量发展的挑战1.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黄河流域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但这也加剧了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的压力;另生态保护需要限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可能对当地的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
2.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黄河流域涉及多个省份和行政区域,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状况存在差异。
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使得流域内各地区的发展不平衡,也增加了生态保护的难度。
四、解决方案和建议1.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节约利用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推行水资源的排放和利用。
需要加大水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的力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加强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防控应该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采取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恢复植被覆盖,防止土壤的冲刷和沙化。
黄河生态治理调研报告总结
黄河生态治理调研报告总结黄河生态治理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而对于这一任务的调研报告总结,需要重点关注黄河的生态状况、问题原因、治理措施和前景展望等方面,在总结中应做到客观准确、条理清晰、突出问题和建议。
首先,在对黄河生态状况进行总结时,可以引用数据和实地考察的结果,如表明黄河流域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沙化等问题的严重性。
同时,可以指出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许多生态功能丧失,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等。
其次,在对问题原因的总结中,应着重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
可以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如指出水污染问题是由于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导致的,土地沙化问题是由于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不合理农耕等造成的原因等等。
这样有助于我们了解到这些问题不仅仅是表面现象,还有更深层次的因素。
然后,在治理措施的总结中,可以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比如,可以考虑实施生态修复项目,加强水资源管理,推进土地治理,改善污水处理技术等,同时需要加大投入,加强监督和考核力度,促进黄河流域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
最后,在前景展望的总结中,可以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可以指出,只有建立起长效机制,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加强黄河流域的生态补偿与促进措施,才能保护好黄河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可以提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解决方案,在探索和研究中找到更好的治理途径。
总的来说,黄河生态治理调研报告总结需要全面客观地展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和前景展望。
这样的报告总结有助于大家更好地了解黄河生态问题,并为未来的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黄河流域考核汇报
黄河流域考核汇报黄河流域考核汇报亲爱的领导和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将向大家汇报黄河流域的考核情况。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和生态区,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
我按照领导的要求,对黄河流域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流域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首先,我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和过度开发,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
水质污染、土地沙化、湿地减少等问题普遍存在,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建议在流域范围内加强生态保护,采取有效的措施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其次,我对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虽然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潜力,但目前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单一,依赖于传统农业和重工业,缺乏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的支撑。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水利等方面的配套设施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针对这些问题,我建议在黄河流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最后,我还对黄河流域的社会问题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流域地区的贫困程度较高,教育、医疗和就业等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和短缺。
针对这些问题,我建议增加对教育和医疗资源的投入,同时加强就业培训和创业扶持,帮助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改善生活状况。
在进行这次调查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黄河流域在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看到了流域发展的巨大潜力。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协作,共同努力,黄河流域一定能够实现更加可持续和健康的发展。
以上是我对黄河流域考核情况的汇报。
希望我提出的建议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并能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谢谢大家!。
最近黄河治理情况汇报
最近黄河治理情况汇报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紧密团结一心,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首先,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重大突破。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工程等措施,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面积,改善了土壤质量,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加强了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确保了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供应和生态安全。
其次,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加强了湿地保护和恢复,保护了珍稀濒危物种,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同时,加强了污染治理和环境监测,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和水质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清洁的生活环境。
再次,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村生活。
同时,加强了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最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监管执法不到位,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不够健全等方面。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监管执法力度,推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不断提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水平。
综上所述,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努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实现美丽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N O36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专项资金审计调
查结果
2011年第36号: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结果
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结果
(二○一一年八月一日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审计署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对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7省区(以下简称7个省区)以及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2008年至2010年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专项资金及相关工作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
现将审计调查结果公告如下:
一、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情况与取得的成效
审计调查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等部门和流域内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出台了《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以下简称《黄河规划》),认真实施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程,严格取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推动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据水利部、7个省区发展改革等部门提供的资料,至2010年底,黄河中上游地区投入224亿元用于《黄河规划》实施,占规划投资319.93亿元的70.02%,其中:中央财政33.23亿元,地方财政74.02亿元,企业资金116.75亿元。
从这些资金的投向看,用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146.24亿元,占65.29%;工业污染防治项目68.14亿元,占30.42%;重点区域污染防治项目9.62亿元,占4.29%。
同时,7个省区在2008年至2010年还投入27.84亿元用于淤地坝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其中:中央财政16.97亿元,地方财政9.29亿元,其他资金1.58亿元。
(一)污染防治项目全面实施。
至2010年底,《黄河规划》的528个项目中,有446个项目已完工,占84.47%,其中: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完工197个,占253个规划项目的77.87%,新增399.79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工业污染防治项目完工240个,占263个规划项目的91.25%;重点区域污染防治项目完工9个,占12个规划项目的75%。
黄河主要支流渭河、汾河流域关停造纸、焦化企业271家,占规划要求关停企业298家的90.94%。
(二)水土保持工作积极推进。
2008年至2010年,7个省区投入水土保持的资金持续增长,2009年比2008年增长10.53%,2010年比2009年增长40.95%;共修建淤地坝1800座,小型水利水保工程14251处,形成拦泥库容3.8亿吨,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12.47平方公里,完成计划治理面积10900平方公里的101.03%。
(三)黄河干流水质总体好转,水资源统一调度得到加强。
2008年至2010年,《黄河规划》中的18个干流国控断面中,达标断面数量由2008年的17个上升为2010年的18个,水质状况3年均为优。
流域管理机构和7个省区地方政府加强了取水管理和水资源统一调度,实现了黄河连续11年不断流,基本满足了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用水需要。
二、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从审计调查结果看,“十一五”期间,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部分地方及有关部门和企业在资金征收管理使用、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管理和部分堤防工程建设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情况是:
(一)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南、山东6个省区的4个省级、10个市级和20个县级水利、环保、建设等主管部门或自来水公司等代征单位欠征水资源费2.16亿元、污水处理费3581.90万元、垃圾处理费57.35万元、排污费81.76万元;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6个省区的256家企事业单位欠缴水资源费2.16亿元、污水处理费1926.60万元、垃圾处理费9099.95万元、排污费2.06亿元;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4个省区的1个省级、5个市级、1个县级财政部门未按规定将水资源费4972.95万元上缴中央财政;甘肃、宁夏、陕西、山西4个省区的5个市级财政部门或代征单位未将水资源费1303.14万元、污水处理费2100.43万元、排污费306.35万元纳入预算管理。
审计调查指出上述问题后,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山东等省区补征补缴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和排污费4281.46万元,纳入预算管理资金1764.46万元。
(二)截至2010年底,《黄河规划》要求建设完工的253个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中,仍有56个未完工,占规划要求的22.13%;302.21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未形成,占应形成702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的43.05%。
审计抽查已建成并运行的96家污水处理厂中,甘肃兰州雁儿湾污水处理厂、山西太原殷家堡污水处理厂、陕西宝鸡凤翔县污水处理厂等10家污水处理厂存在超标排放的问题。
审计调查指出上述问题后,陕西等省区积极采取措施,要求加快规划治理项目建设进度,对排放不达标的污水处理厂督促进行技术改造。
(三)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6个省区的45项水土保持项目资金总缺口2.77亿元,占规划工程总投资5.04亿元的54.96%,其中有1.91亿元是地方配套资金,占资金总缺口的
68.95%,影响了水土流失治理任务的完成。
审计调查指出上述问题后,内蒙古等省区责成有关地方组织整改,地方配套资金也在落实中。
(四)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7个省区的24个建设项目违规占用河道面积1.47万亩,其中丰乐农庄、府谷县河滨公园、大清河水上乐园工程、神泉生态旅游区、宝鸡市渭河生态公园、银滩湿地公园、万荣黄河度假村、兰州水车博览园、“龙”园公园一期、“龙”园公园二期、金马河公园、白塔山黄河索道、塞上江南博物馆、包头市九原区兰柜村25家餐馆等14个项目为旅游休闲设施,温县工业集聚区、焦作多尔克司奶牛养殖园、孟州市一普酒精有限公司、孟州市第一卫生纸厂、平安航运公司昭君分公司等5个项目为企业和工业园区,保德县堤防扩建、和榆平汾高速公路建设、龙城高速公路建设、大运高速铁路项目、天水渭河河道内27座临时建筑等5个项目为基础建设设施。
这些项目开工建设前均未按要求进行防洪评估,也未取得相关河道主管部门的批准,部分建筑设施不符合行洪要求。
此外,审计调查还发现,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中,有的标段存在违法转分包行为,有的勘察(测)设计合同未公开招投标,有的企业违规借用其他企业资质投标。
审计调查指出问题后,黄委出台了进一步加强黄河水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等2项规章制度,下发了要求对违规占用河道项目进行核查、整改等5项通知,并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了通报批评或处分。
上述尚在整改中的事项,审计署将督促有关地方抓紧整改并适时公布最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