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11380字-3套题每套25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

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

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引言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Brief Version)是一种经典的心理测量工具,旨在评估个体与父母和同伴之间的依恋关系。

依恋是人类社会互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情感、认知和行为都有重要影响。

父母和同伴是儿童和青少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依恋对象,他们的支持和关注对个体的自尊心、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在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因其简短和易于使用而受到欢迎。

本文将介绍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的背景、结构以及使用方法。

背景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源于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原版量表于1991年由Armsden和Greenberg开发,并被广泛用于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的依恋关系。

随着研究对依恋的关注不断增加,为了满足研究者的需要,简化版量表也被开发出来。

该量表包括父母关系子量表和同伴关系子量表,每个子量表下包含了对父母或同伴的依恋的若干陈述。

被试根据自己对这些陈述的认同程度进行打分,以表达自己与父母或同伴之间的依恋关系水平。

结构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分为两个子量表:父母关系子量表和同伴关系子量表。

每个子量表下包含了5个陈述。

被试需要针对每个陈述,选择一个满足自己情况的选项。

以下是父母关系子量表的示例陈述:1.我相信我的父母能够理解我的感受和需要。

2.我对我的父母表达我的真实感受。

3.我感到我的父母是值得信任的。

4.我希望我能像我的父母一样坦诚地对待别人。

5.我觉得我的父母对我有兴趣,愿意花时间陪伴我。

以下是同伴关系子量表的示例陈述:1.我相信我的朋友能够理解我的感受和需要。

2.我对我的朋友表达我的真实感受。

3.我感到我的朋友是值得信任的。

4.我希望我能像我的朋友一样坦诚地对待别人。

青少年父母_同伴依恋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

青少年父母_同伴依恋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

对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 ( IPPA ) ( Greenberg et al. , 1983 ) 进 行 修 订 。 原 量 表 共 有 81 个 项 目 组 其中包括母亲 依 恋 分 量 表 28 题, 父亲依恋分量 成, 表 28 题, 同伴 依 恋 分 量 表 25 题 。 每 个 分 量 表 中 分 沟 通 和 疏 远。 台 湾 学 者 杨 淑 萍 为 三 个 维 度: 信 任 、 ( 1995 ) 对该量表进行 修 订 时, 发现在同伴依恋分量 表上的因子与原 量 表 产 生 差 异 。 因 此, 本研究先在 440 名被试中 对 量 表 进 行 了 探 索 性 因 素 分 析, 发现 母亲依恋分量表与量表的结构一致, 可分为三 父亲 、 个维度:信任 、 沟通 和 疏 远;累 计 方 差 解 释 率 分 别 为 51. 17% 和 51. 22% , 同 伴 依 恋 量 表 只 有 两 个 维 度: 沟通和疏远, 累计方差解释率为 51. 78% 。 519 个被 试的验证性因素分 析 显 示, 母亲依恋分量表模型的 RMSEA = 0. 065 , NNFI = 各项 指 标 ( χ2 / df = 2. 85 , CFI = 0. 92 ) , RMSEA 0. 91 , 父 亲 依 恋 ( χ2 / df = 3. 48 , = 0. 073 , NNFI = 0. 90 , CFI = 0. 91 ) 、 同伴依恋 ( χ2 / df = 2. 97 , RMSEA = 0. 056 , NNFI = 0. 93 , CFI = 0. 94 ) 都达到了拟合优度模型标准 。 62 个 测 题 。 其 修订后的量表含有三 个 分 量 表 、 父亲依恋 分 量 表 各 包 含 21 个 测 题, 分为信 中母亲 、 任、 沟通 、 疏远三个维度;同伴依恋分量表包含 20 个 测题, 分为沟通和 疏 远 两 个 维 度 。 量 表 采 用 5 点 量 “从未如此 ” 从 到“总 是 如 此 ” 分别计 1 ~ 表计分法, 5 分, 各分量表疏远维度的题项 反 向 计 分, 其余题项 表示青少年觉知到的父 均为正向计分 。 总 分 越 高, 母、 同 伴 依 恋 的 安 全 性 高, 反 之, 依 恋 的 安 全 性 低。 s α 系 数 为 0. 94 , 在本研究中, 总 量 表 的 Cronbach ’ s 母亲依恋 、 父亲依恋 、 同伴依恋分量表的 Cronbach ’ 0. 93 、 0. 91 。 α 系数分别为 0. 92 、 2. 2. 2 自尊量表 ( SES ) 使用 Rosenberg 的 自 尊 量 表 ( 汪 向 东, 王 希 林, 1999 ) 。 该量表包括 10 个题目, 马弘, 是一个对个人 总体自尊状况的自我报告测量 工 具 。 此 量 表 采 用 4 “很不符 合 ” “非 常 符 合 ” 点计分方法, 从 到 分别计 1 ~ 4 分 。 量表的理论分数范 围 是 10 ~ 40 分, 分数越 高表明自尊程度越高 。 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 性信度为 0. 75 。 2. 2. 3 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 2004 ) 由 心 中学生社会适应 性 量 表 ( 陈 建 文 等, 理优势感 、 心理能量 、 人际适应性和心理弹性四个维 各 分 量 表 可 分 开 使 用。进 一 步 探 度的分量表构成, 索发现:心理能量 分 量 表 包 括 动 力 、 能 力、 活力三方 面, 属认知范 畴 ( 如“我 的 记 忆 力 比 较 好 ” 等), 不在 本研究的视野 。 因此, 选取了心理优势感 、 人际适应 175

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 (2)

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 (2)

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什么是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IPPA(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用于评估个体对父母和同伴的依恋程度。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和临床心理学家了解个体与父母和同伴的关系,并对其心理健康和社交适应性做出评估。

这个版本的量表是简化的,以便更容易使用和应用。

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的使用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的使用非常简单。

它包含两个子尺度: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

每个子尺度包含16个陈述性句子,被试需要根据自己对每个句子的感觉程度进行评分。

评分使用5分 Likert 量表,从1(完全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

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的内容示例以下是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的内容示例:父母依恋子尺度请在每个句子后面选择一个数字,以表明你对该陈述的感觉程度: 1. 我相信我父母会支持我追求自己的目标。

2. 我觉得我父母无法理解我。

3. 我知道我可以依靠我的父母。

4. 我认为我的父母不关心我。

5. 我觉得我可以向我的父母倾诉我的内心想法。

同伴依恋子尺度请在每个句子后面选择一个数字,以表明你对该陈述的感觉程度: 1. 我认为我的朋友们总是支持我。

2. 我觉得我的朋友们并不真正关心我。

3. 我相信我的朋友们会在我需要的时候帮助我。

4. 我觉得我无法与我的朋友们分享我的真实感受。

5. 我觉得我的朋友们对我有很大的理解。

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的分数解释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的得分范围是16到80分,分别对应着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的不同程度。

较高的得分意味着个体与父母或同伴的依恋程度更高。

在分析得分时,可以根据以下的分类方式进行解释:•父母依恋:–偏低:16-30分–中等:31-45分–偏高:46-60分–高:61-80分•同伴依恋:–偏低:16-30分–中等:31-45分–偏高:46-60分–高:61-80分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的优点和局限性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的优点包括简化的设计和使用的简便性。

修订版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PPA-R)的信效度检验

修订版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PPA-R)的信效度检验

修订版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PPA-R)的信效度检验
孔荣
【期刊名称】《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7(033)001
【摘要】目的检验修订版依恋量表在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方法随机整群测查大学生691例;4周后重测.结果 IPPA-R中文版含72个题项;3个分量表的Cronbachα为0.868~0.909,重测信度0.705~0.786;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3个分量表的题项9均删除后,模型指标拟合情况上升;IPPA-R与社会支持、适应显著正相关;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信任、沟通维度与抑郁体验显著负相关;疏离维度与抑郁体验显著正相关.结论 IPPA-R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良好,3个分量表均去除题项9可达到理想的测量学标准.
【总页数】4页(P85-88)
【作者】孔荣
【作者单位】太原工业学院学生处,山西太原03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46
【相关文献】
1.中文修订版痴呆患者功能性沟通评价分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J], 陈惠英;李红;李晶;危艳萍;陈萍
2.中文修订版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J], 王海燕;王惠连;马新娟;王
海英
3.疾病获益感量表修订版在癌症家庭照顾者中应用的信效度检验 [J], 边静;张兰凤;刘谆谆;倪同伟;李芸芸
4.中文版父母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在恶性肿瘤患儿父母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J], 叶增杰;刘美玲;张璋;廖昆仑;彭彩芬;黄惠;余远亮;邱鸿钟
5.父母疾病进展恐惧量表的汉化及在癌症患儿父母中的信效度检验 [J], 杨祎玲;梁丽婵;孟江南;廖小妹;蔡瑞卿;叶红雨;张雨微;何小凤;史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父母教养方式与成人依恋

父母教养方式与成人依恋

父母教养方式与成人依恋父母养方式量表(前1-75道题)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言传身教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您努力回想一下在您小时候父母对待您的方式,回答问题。

每个题目均有4个等级,分别是“从不、偶尔、经常、总是”。

请您分别选择最适合您父亲和您母亲的等级,先对父亲做评定,再对母亲做评定。

您父亲和母亲对您的教养方式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请您实事求是地分别回答。

4个等级之后还有一个选项是“题目不适”。

如果您幼时父母不全,或者您是独生子女,应对相关的题目作出“题目不适”的回答。

成人依恋量表(后1-22道题)阅读下列语句,并衡量您对感情关系的感受程度。

请考虑您的所有关系(过去的和现在的),并回答有关您在这些关系中通常感受的题目。

如果您从来没有卷入情感关系中,请按您认为的感情是怎样的来回答。

题目较多,希望大家耐心作答,非常感谢!1.你与父母一起生活到多少岁? [填空题]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父亲是否健在? [单选题] *○是○否3.母亲是否健在? [单选题] *○是○否4.父母是否离异 [单选题] *○是○否5.父亲文化程度: [单选题] *○大学(包括大学以上、大专)○中专(包括高中、初中、小学)6.父亲职业: [单选题]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7.母亲文化程度: [单选题] *○大学(包括大学以上、大专)○中专(包括高中、初中、小学)8.母亲职业: [单选题]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9.我觉得父母干涉我的所做的每一件事。

[矩阵单选题] *10.我能通过父母的言谈、表情感受他(她)很喜欢我 [矩阵单选题] *11.与我的兄弟姐妹相比,父母更宠爱我。

[矩阵单选题] *12.我能感到父母对我的喜爱。

[矩阵单选题] *13.即使是很小的过失,父母也惩罚我。

[矩阵单选题] *14.父母总试图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使我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高职生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的关系研究

高职生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的关系研究

高职生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的关系研究作者:马亚妮杨昆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31期摘要:通过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对170名高职学生的依恋质量进行测评,结果发现性别、是否独生在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及同伴依恋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离异和未离异学生在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分数差异接近显著。

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支持早期依恋是后期人际交往的基础。

关键词:亲子依恋 ;同伴依恋 ;高职学生依恋指个体在毕生发展过程中与特定他人建立的强烈、持久、同步互动的情感联结[1] ,在生命的早期阶段,主要集中在孩子和主要照看者之间。

在儿童期之后,亲子依恋行为的频率和强度会逐渐减弱,依恋行为会扩展到教师、同伴或伴侣身上。

青少年时期,同伴对其社会适应、安全感和自我概念等有重要的影响,为青少年提供积极的情绪依恋,建立起同伴依恋。

同伴能提供青少年必要的支持与鼓励,重要的同伴关系品质,能提供青少年正向的情绪依恋。

本文将对高职生的亲子依恋、同伴依恋进行探索和分析,为高职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取样的方式,抽取四川某职业学院学生187名,收回有效问卷170份。

其中男生125人,女生45人。

1.2研究工具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量表由 Armsden等编制,包括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同伴依恋 3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包括 25个条目,涉及三个维度信任、沟通与疏离。

信任指被试自觉被依恋对象了解与尊重,以及彼此相互信任的程度。

沟通指被试自觉与依恋对象语言沟通的程度与品质。

疏离指被试会对依恋对象生气,以及自觉与依恋对象情感分离、孤立的程度。

依恋总质量等于信任总分加沟通总分减去疏离感分数。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及t检验。

2结果2.1高职生依恋的基本情况由上表可以看出父亲依恋和同伴依恋的得分比较接近,母亲的依恋得分最高。

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11380字-3套题每套25题

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11380字-3套题每套25题

IPPA问卷亲爱的同学:你好!作为中学生,父母与朋友在你的生活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

你依赖他们需要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同时,对自己的看法,也会影响到你与他们之间的交往。

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学生与重要他人的相互关系,请你仔细回答以下问题,你的回答将作为科学研究所用,你的任何信息都作为个人隐私得到保护,不会向任何人遗漏,请放心作答!年龄:年级:性别: (1)男 (2)女父母是否外出务工:(1)是 (2)否 (选“是”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选“否”请跳过)谁在外务工:(1)爸爸 (2)妈妈 (3)父母均在外务工你与父母分别时间: (1)1-3个月 (2)3-6个月 (3)半年到一年 (4)一年以上“1”-根本不是这样“2”-很少是这样“3”-有时是这样“4”-经常是这样“5”-总是这样请阅读每一个句子,并选择与你最相符合的,然后画圈。

1.我母亲尊重我的情感。

1 2 3 4 52.我认为我的母亲是称职的母亲。

1 2 3 4 53.我真希望我的母亲是另外的人。

1 2 3 4 54.我母亲很认可我现在的样子。

1 2 3 4 55.对我在意的事情,我喜欢听取我母亲的意见。

1 2 3 4 56.我觉得向母亲表露自己的情感是没有用的。

1 2 3 4 57.当我为某事情难过的时候,我母亲会看出来。

1 2 3 4 58.与母亲讨论我的困扰另我感到很羞耻,很愚蠢。

1 2 3 4 59.母亲对我期望太高。

1 2 3 4 510.我很容易为母亲感到难过。

1 2 3 4 511.我有很多不开心,但母亲知道的很少。

1 2 3 4 512.当讨论事情的时候,母亲会很在乎我的观点。

1 2 3 4 513.我母亲信任我的判断。

1 2 3 4 514.我母亲有她自己的烦恼,所以我不会拿自己的烦恼去烦她。

1 2 3 4 5 15.我母亲帮助我更好的了解自己。

1 2 3 4 516.我把自己的烦恼告诉我的母亲。

1 2 3 4 517.我很生气我母亲。

用项目反应理论修订父母同伴依恋量表

用项目反应理论修订父母同伴依恋量表

用项目反应理论修订父母同伴依恋量表臧运洪;赵守盈;陈维;潘运;张禹【摘要】The item discrimination, difficulty and information peak function of the item response theory are used to revise parents peer attachment scale produced by Armsden and Greenberg ( 1991 ), the purpose is that this scale revised is more accurate to survey the status of parents peer attachment of Chinese youth. SPSS15.0 software is used to manage data , using MULTILOG 7.03 software to analysis parameters, using AMOS4.0 to test the verification revised. Results are as follows : 1. Parents peer attachment scale is one-dimensional which can be revised by item response theory. 2. The item discrimination a, difficulty b of new scale are with reasonable scope. 3. The test information peak function of new scale is smaller and has a higher reliability. New father and peer attachment scale contain two factors: trust and communication. New mather attachment scale include factors: trust, communication and alienation,which have the same factors with the original scale . Surveyed officially, the scale revised can effectively survey the status of parents peer attachment of Chinese miao youth.%应用项目反应理论的区分度、难度和信息函数峰值3个参数对Armsden和Greenberg(1991)的父母同伴依恋量表进行修订,目的:使修订后的量表更能精确地调查中国初中生的依恋现状。

青少年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青少年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青少年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作者:周细兰来源:《学周刊》2019年第06期摘要: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青少年依恋问卷”为测量工具对983名中学生进行施测,探讨青少年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结果发现:(1)青少年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同伴依恋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青少年的依恋水平越好,其学业成绩就越好。

(2)父亲依恋、母亲依恋能显著预测学业成绩,而同伴依恋对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青少年;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学业成绩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6-0188-02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9.06.124一、问题提出目前就青少年依恋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

同时,已有研究中对青少年依恋的测量工具较为混乱,信效度不高;对于如何界定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本研究旨在采用信效度较高的测量方法对青少年的依恋水平及学业成绩进行界定,系统探讨青少年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为后期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改善青少年的依恋水平,从而达到提高青少年学业成绩的目的,促进青少年健全发展。

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选取我校七、八、高一、高二四个年段学生,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08份,回收率92.3%;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有效问卷983份,有效率为88.7%。

(二)研究工具1.青少年依恋问卷。

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共包括3个分问卷,对父亲、母亲和同伴分别进行评定。

每个分问卷包括25个项目,3个维度:信任、沟通、疏离。

2.学业成绩测量。

经查阅大量文献[1][2][3],可知学生学业成绩的测量都以月考、期中、期末等大型考试中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总分加权平均,即可当做学生的学业成绩。

本调查中也采取相同的学业成绩认定方法,以七、八、高一、高二四个年段于同一时间测试的第一次月考成绩为参照标准。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自编量表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自编量表











18. 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19. 胃口不好










20. 容易哭泣





题项
21. 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不自在 22. 感到受骗,中了圈套或有人想抓您 23. 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 24. 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 25. 怕单独出门 26. 经常责怪自己 27. 腰痛 28. 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29. 感到孤独 30. 感到苦闷 31. 过分担忧 32. 对事物不感兴趣 33. 感到害怕 34. 我的感情容易受到伤害 35. 旁人能知道您的私下想法 36. 感到别人不理解您不同情你 37. 感到人们对你不友好,不喜欢您 38. 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得正确 39. 心跳得很厉害 40. 恶心或胃部不舒服 41. 感到比不上他人 42. 肌肉酸痛 43. 感到有人在监视您谈论您 44. 难以入睡 45. 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46. 难以作出决定 47. 怕乘电车、公共汽车、地铁或火车 48. 呼吸有困难 49. 一阵阵发冷或发热 50. 因为感到害怕而避开某些东西,场合或活动 51. 脑子变空了 52. 身体发麻或刺痛 53. 喉咙有梗塞感 54. 感到对前途没有希望 55. 不能集中注意力



























亲子依恋问卷

亲子依恋问卷

亲子依恋问卷请思考每句话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你与父母之间关系的实际情况,在题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数字打“V”数字表示的含义为:1二完全不符合;2二比较不符合;3 =不确定;4二比较符合;5二完全符合。

1. 我会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告诉妈妈............... 1 2 3 4 52. 如果妈妈知道有事情困扰我,她会询问我............. 1 2 3 4 53. 我没有从妈妈那里得到什么关注..................... 1 2 3 4 54. 妈妈接受我现在的样子........................... 1-2 3 4 55. 我对妈妈感到生气.............................. 1…2 3 4 56. 当我为某事生气时,妈妈能理解我------------------ 1 2 3 4 57. 与妈妈讨论我的问题让我感到羞愧或愚蠢………………… 1 2 3 4 58. 我很容易因为妈妈感到心烦…………………………………12 3 4 59. 妈妈帮助我更好地了解我自己………………………………1 2 3 4 510. 妈妈尊重我的感受............................ …2・3 4 5 11•我会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告诉爸爸............... 1 2 3 4 512. 如果爸爸知道有事情困扰我,他会询问我............ 1 2 3 4 513. 我没有从爸爸那里得到什么关注.................. 1…2 3 4 514. 爸爸接受我现在的样子........................ 1 2…3 4 515. 我对爸爸感到生气............................ 1 2- 3 4 516. 当我为某事生气时,爸爸能理解我.................. 1…2 3 4 517. 与爸爸讨论我的问题让我感到羞愧或愚蠢............ 1 2 3 4 518.我很容易因为爸爸感到心烦 .......... ......... 1… 2 3 4 5 19. 紹紹埜日卄曲亩力工鮎〒碎曲口戶 ......... o 3 4 5 爸爸帮助我更好地了解我自己 ......... ………………1 …2 20. 爸爸尊重我的感受 .................. ......... …2・34 5注: 3、5、7、8、13 、15 、17、18 为反向题采用 Armsden 等 人编制、 Raja 等人修订的父 母和 同伴 依恋 问卷(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PPA )简版,测量青少年与 父亲、母亲以及同伴依恋的安全性。

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

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

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
本问卷问及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包括妈妈、爸爸和亲密朋友,与你之间的关系请仔细阅读每个部分的说明。

第一部分
下列某些句子问及你对妈妈的感受,或者是你对扮演妈妈角色的那个人的感受。

如果有几个扮演妈妈角色的人(例如,生母、继母、奶奶、外婆、阿姨等),选择对你影响最大的那个人进行回答。

请阅读每个句子,在每题末的括号内填入最符合你情况的那一个数字。

仁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有时符合4=常常符合5=完全符合
这部分问及你对爸爸的感受,或者是你对扮演爸爸角色的那个人的感受。

如果有几个扮演爸爸角色的人(例如,亲生爸爸、继父、爷爷、外公、叔叔等),选择对你影响最大的那个人进行回答。

请阅读每个句子,在每题末的括号内填入最符合你情况的那一个数字。

仁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有时符合4=常常符合5=完全符合
这个部分问及你与亲密朋友们之间的关系
请阅读每个句子,在每题末的括号内填入最符合你情况的那一个数字。

仁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有时符合4=常常符合5=完全符合。

中学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发展特点调查分析

中学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发展特点调查分析

中学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发展特点调查分析作者:邹筱清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年第29期〔摘要〕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随着身心的迅猛发展,其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均受到了挑战,为了了解中学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的特点,为具体分析其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做铺垫,我们采用了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对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在校中学生(除毕业班外)进行施测。

结果:在性别差异上,男女生在母亲依恋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父亲依恋上却差异显著;在年级差异上,中学生依恋质量在整个青春期发生了较大变化。

父母依恋质量呈先降后稳的趋势;同伴依恋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在生源地差异上,城镇和农村不同来源的中学生在依恋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城镇学生的依恋水平均高于农村学生;在父母亲学历差异上,父亲学历高低与青少年的亲子依恋有显著性差异,且呈正相关,而母亲学历的不同对青少年的依恋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发展特点〔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9-0021-04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一)研究背景1.青少年依恋的研究现状Bowlby认为依恋就是“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

” [1]同时,他还认为人类依恋在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的生理迅速发育成熟,由此带来心理“暴风骤雨”般的变化,成人感、自我意识高涨,独立性增强,关注同伴交往,挑战权威。

几乎每个青少年都会思考“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父母、朋友为什么不理解我”等问题,并执着地寻求问题的答案。

身心的迅猛发展给青春期学生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方面带来了挑战。

2.亲子依恋的研究亲子依恋对于中学生而言是促进个体适应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在我们的咨询工作中,却经常会听到很多学生对自己父母的抱怨,如“我的父母不关心我”“我爸妈很爱管我的闲事”“父母简直不可理喻”等等。

父亲印象与依恋量表

父亲印象与依恋量表

父亲印象形容词表性别年龄职业父亲年龄说明:下列是用以描述父亲人格特征的形容词,请您根据自己对父亲的印象,对下列形容词的符合程度给予7点评分。

1分为非常不符合的一端,4分为中等程度,7分为非常符合的一端。

2,3,5,6分为中间的情况。

图示:非常不符合非常符合请将您的答案认真、仔细地填在每个词后的空格处,尽量不要遗漏哦。

谢谢合作!注:下一页还有题目。

成人依恋量表以下陈述与你在依恋关系中的感受有关。

如果你尚未有恋爱经历,请根据与你最亲近的朋友的交往情况作答。

对下列句子的赞成程度给予7点评分。

1分为非常不赞成的一端,4分为中等程度,7分为非常赞成的一端。

2,3,5,6分为中间的情况。

(请把分数写在题号前的横线上)图示:非常不赞成非常赞成1,无论我的心情多么低落,我都不喜欢向恋人表露2,我担心会被抛弃3,和恋人亲密相处,我感到非常舒服4,我很担心我的人际关系状况5,正当恋人开始亲近我时,我感到我不由自主地想逃避6,我担心恋人不会想我在乎他(她)那样在乎我7,当恋人很想亲近我时,我会感到不舒服8,我非常担心会失去我的恋人9,当我对恋人敞开心扉时,我感到不舒服10,我非常希望恋人对我的感情和我对他(她)的感情一样强烈11,我想亲近我的恋人,但我总是退缩12,我经常有想要与恋人融为一体的感觉,但这常常会把他(她)吓跑13,当恋人与我太亲近时,我会紧张14,我害怕一个人独处15,和恋人分享我的个人感受和想法时,我感到很舒服16,我想与人亲近的强烈与我有时会把人们给吓跑17,我尽量避免与恋人太过于亲近18,我需要大量被恋人索爱的保证,这样我才感到安心19,我感到与恋人亲近是比较容易的20,我感到我有事会强迫恋人对我表示出更多的情感和责任21,我感到要让我依赖恋人是很困难的22,我并不担心会被抛弃23,我不喜欢和恋人太过于亲近24,如果我不能使恋人对我感兴趣,我就会感到不安或生气25,我与恋人无所不谈26,我感到恋人不像我想要亲近他(她)那样的来亲近我27,我通常和我的恋人探讨我的问题和担忧28,当我不与他人交往时,我就会感到有点焦虑和不安全29,我感觉依赖恋人很舒服30,当恋人不像我想的那样在我身边时,我感到很受挫31,我不介意向恋人寻求安慰、建议和帮助32,如果我需要恋人但他(她)却不在身边时,我感到很受挫33,在我有需要的时候向恋人寻求帮助是有用的34,当恋人不赞同我时,我感觉自己糟透了35,我会因为许多事向恋人寻求帮助,包括安慰和宽心36,当恋人有一段时间不再我身边度过时,我会感到很愤怒。

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与高中生行为问题的关系

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与高中生行为问题的关系

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与高中生行为问题的关系杨海燕,蔡太生,何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中心,湖南长沙410011)【摘要】目的:探讨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与高中生行为问题的关系。

方法:以高中生与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 )、中学生行为问题问卷为测试工具,对282名高中生进行测评。

结果:①男生违纪高于女生(P <0.05),而女生的神经质行为得分高于男生(P <0.01)。

②高中生的大部分行为问题与父母依恋呈显著负相关,女生的退缩和神经质与同伴疏离呈显著负相关。

③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对于男生攻击、违纪、退缩和神经质的解释率分别为:11%,8%,21%,19%;对女生的攻击、违纪、退缩和神经质的解释率分别为:21%,22%,20%,32%。

结论: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对于高中生的行为问题有影响,相对于男生而言,女生受到的影响更多。

【关键词】行为问题;父母依恋;同伴依恋;青少年中图分类号:R3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611(2010)01-0107-02Parent A ttachment ,P eers A ttachment and H igh S chool S tudents ’B ehavior P roblemsYANG Hai-yang ,CA I Tai-sheng ,HE YingClinical Psychology Center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11,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ent attachment,peer attachmentand their conduct problems.Methods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PPA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roblem behavior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282middle school students.Results :①Boys ’delinquency score was higher than girls ’(P <0.05);and girls ’neuroticism score higher than boys ’(P <0.01).②Adolescent problem behavior had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parent attachment.Girls ’withdrawal and neuroticisms had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peer alienation.③Boys ’aggression,delinquency,withdrawal and neuroticisms could be predicted 11%,8%,21%,19%by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while girls ’be predicted 21%,22%,20%,32%.Conclusion :P arent attachment and peer attachment affect adolescent problem behavior,compared to boys,girls ’are more affected.【Key words 】P roblem behavior ;P arent attachment ;P eer attachment ;A dolescent【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XL057)通讯作者:蔡太生依恋原指婴儿与抚养者的情感联接。

亲子依恋问卷

亲子依恋问卷

亲子依恋问卷请思考每句话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你与父母之间关系的实际情况,在题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数字打“√”。

数字表示的含义为: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

1. 我会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告诉妈妈……………………1 2 3 4 52. 如果妈妈知道有事情困扰我,她会询问我…………………1 2 3 4 53. 我没有从妈妈那里得到什么关注……………………………1 2 3 4 54. 妈妈接受我现在的样子………………………………………1 2 3 4 55. 我对妈妈感到生气……………………………………………1 2 3 4 56. 当我为某事生气时,妈妈能理解我…………………………1 2 3 4 57. 与妈妈讨论我的问题让我感到羞愧或愚蠢…………………1 2 3 4 58. 我很容易因为妈妈感到心烦…………………………………1 2 3 4 59. 妈妈帮助我更好地了解我自己………………………………1 2 3 4 510. 妈妈尊重我的感受…………………………………………1 2 3 4 511. 我会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告诉爸爸…………………1 2 3 4 512. 如果爸爸知道有事情困扰我,他会询问我………………1 2 3 4 513. 我没有从爸爸那里得到什么关注…………………………1 2 3 4 514. 爸爸接受我现在的样子……………………………………1 2 3 4 515. 我对爸爸感到生气…………………………………………1 2 3 4 516. 当我为某事生气时,爸爸能理解我………………………1 2 3 4 517. 与爸爸讨论我的问题让我感到羞愧或愚蠢………………1 2 3 4 518. 我很容易因为爸爸感到心烦………………………………1 2 3 4 519. 爸爸帮助我更好地了解我自己……………………………1 2 3 4 520. 爸爸尊重我的感受…………………………………………1 2 3 4 5注:3、5、7、8、13、15、17、18为反向题。

高中生父母同伴依恋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高中生父母同伴依恋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高中生父母同伴依恋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邓伟;朱志惠
【期刊名称】《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年(卷),期】2018(26)5
【摘要】目的:探讨高中生父母同伴依恋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方法:选取珠海市
4所中学507名高一至高三学生,采用网络成瘾测试量表(IAT)和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网络成瘾学生的各依恋因子得分均低于
非网络成瘾学生(t=-3.870,-2.792;P〈0.05)。

网络成瘾与各依恋因子之间均存
在相关(γ=-0.28,-0.22;P〈0.0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母子疏离、同伴疏离、同伴沟通和父子疏离4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F=21.056,P〈0.001)。

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同伴依恋分别在母子疏离与网络成瘾间、父子疏离与网络成瘾间起部分中
介作用(t=-7.350,5.433;P〈0.001),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3.5%、15.9%。

结论:高中生父母同伴依恋与网络成瘾关系密切,母子疏离和父子疏离直接影响或
通过同伴依恋间接影响网络成瘾。

【总页数】5页(P746-750)
【作者】邓伟;朱志惠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5.6
【相关文献】
1.母亲心理控制与青少年网络成瘾:人际信任和同伴依恋的中介作用
2.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依恋、同伴依恋的关系
3.高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4.衡阳市高中生网络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5.青少年的同伴依恋自我认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PA 问卷亲爱的同学:你好!作为中学生,父母与朋友在你的生活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

你依赖他们需要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同时,对自己的看法,也会影响到你与他们之间的交往。

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学生与重要他人的相互关系,请你仔细回答以下问题,你的回答将作为科学研究所用,你的任何信息都作为个人隐私得到保护,不会向任何人遗漏,请放心作答!年龄:年级:性别: (1)男(2)女父母是否外出务工:(1)是(2)否(选“是”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选“否”请跳过)谁在外务工:(1)爸爸(2)妈妈(3)父母均在外务工你与父母分别时间: (1)1-3 个月 (2)3-6 个月 (3)半年到一年 (4)一年以上“1”-根本不是这样“2”-很少是这样“3”-有时是这样“4”-经常是这样“5”-总是这样请阅读每一个句子,并选择与你最相符合的,然后画圈。

1.我母亲尊重我的情感。

1 2 3 4 52.我认为我的母亲是称职的母亲。

1 2 3 4 53.我真希望我的母亲是另外的人。

1 2 3 4 54.我母亲很认可我现在的样子。

1 2 3 4 55.对我在意的事情,我喜欢听取我母亲的意见。

1 2 3 4 56.我觉得向母亲表露自己的情感是没有用的。

1 2 3 4 57.当我为某事情难过的时候,我母亲会看出来。

1 2 3 4 58. 与母亲讨论我的困扰另我感到很羞耻,很愚蠢。

1 2 3 4 59. 母亲对我期望太高。

1 2 3 4 53 4 515. 我母亲帮助我更好的了解自己。

1 2 3 4 5 16. 我把自己的烦恼告诉我的母亲。

1 2 3 4 5 17. 我很生气我母亲。

1 2 3 4 518. 我没有得到母亲很多的注意。

1 2 3 4 519. 我母亲帮我一起讨论我的困难。

1 2 3 4 520. 我母亲理解我。

1 2 3 4 521. 当我为某事情生气时,我母亲试图理解我。

1 2 3 4 5 22. 我信任我的母亲。

1 2 3 4 523. 我母亲不了解这些天我都经历了些什么。

1 2 3 4 524. 当我需要摆脱某事的时候,我母亲是可以依靠的。

1 2 3 4 525.如果我母亲知道了有事情困扰我,她会询问我详细情况的。

1 2 3 4 510.我很容易为母亲感到难过。

1 2 3 4 511. 我有很多不开心,但母亲知道的很少。

1 234512. 当讨论事情的时候,母亲会很在乎我的观点。

1 2 3 4 5 13. 我母亲信任我的判断。

1 2 3 4 514. 我母亲有她自己的烦恼,所以我不会拿自己的烦恼去烦她。

1 2请阅读每一个句子,并选择与你最相符合的,然后画圈。

1.我父亲尊重我的情感。

1 2 3 4 52.我认为我的父亲是称职的父亲。

1 2 3 4 53.我真希望我的父亲是另外的人。

1 2 3 4 54.我父亲很认可我现在的样子。

1 2 3 4 55.对我在意的事情,我喜欢听取我父亲的意见。

1 2 3 4 56.我觉得向父亲表露自己的情感是没有用的。

1 2 3 4 57.当我为某事情难过的时候,我父亲会看出来。

1 2 3 4 58.与父亲讨论我的困扰另我感到很羞耻,很愚蠢。

1 2 3 4 59.父亲对我期望太高。

1 2 3 4 510.我很容易为父亲感到难过。

1 2 3 4 511.我有很多不开心,但父亲知道的很少。

1 2 3 4 512.当讨论事情的时候,父亲会很在乎我的观点。

1 2 3 4 5 13.我父亲信任我的判断。

1 2 3 4 514.我父亲有他自己的烦恼,所以我不会拿自己的烦恼去烦他。

1 2 3 4 5 15.我父亲帮助我更好的了解自己。

1 2 3 4 516.我把自己的烦恼告诉我的父亲。

1 2 3 4 517.我很生气我父亲。

1 2 3 4 518.我没有得到父亲很多的注意。

1 2 3 4 519.我父亲帮我一起讨论我的困难。

1 2 3 4 520.我父亲理解我。

1 2 3 4 521.当我为某事情生气时,我父亲试图理解我。

1 2 3 4 522.我信任我的父亲。

1 2 3 4 523.我父亲不了解这些天我都经历了些什么。

1 2 3 4 524.当我需要摆脱某事的时候,我父亲是可以依靠的。

1 2 3 4 525.如果我父亲知道了有事情困扰我,他会询问我详细情况的。

1 2 3 4 5这部分是关于你对你的亲密朋友的感情。

请阅读每一个句子,并选择与你最相符合的,然后画“○”。

计分方式同伴疏离4,9,10,11,18,22,23 算总分时反向记分同伴关系的发展一、同伴关系的概念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

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1]。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2]。

美国学者哈吐普(hartup,1989)考察了儿童成长过程中与他人形成的人际关系,并将儿童同伴关系分为两种: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3]。

垂直关系是指比儿童拥有更多知识和权力的父母或教师等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关系。

比如,成人局与主动地位对孩子提出要求,发出指令。

其性质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即成人是总控制的,儿童是服从的。

这种功能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儿童的安全和其他方面的保护。

水平关系是指儿童和与他具有相同社会权力的同伴之间的关系。

在儿童游戏的过程中,一个扮演爸爸,一个扮演妈妈;一个做饭,一个工作。

可以商量玩的内容和玩的时间,也可以交换角色。

在这种水平的交往关系中,幼儿技能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并且提供了交流的机会。

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的不同就在于活动的控制者的不同。

垂直游戏中,成人是“权威”,儿童是“服从”的一方;在水平关系中更倾向于“平等”的关系,儿童有更大的自主权,相比垂直关系,水平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为强烈、持久。

二、同伴关系的功能(一)同伴交往有利于促进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同伴交往为幼儿自我评价提供了有效的对照标准。

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是儿童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是一个逐渐内化的过程, 是从他人评价逐步过渡到自我评价的过程[4]。

同1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 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3 秦金亮.儿童发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92.4〔美〕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伴即可以提供幼儿有关自我的信息,又可以作为儿童与他人比较的对象。

幼儿在于其他儿童交往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己在同伴中的形象和地位。

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幼儿确定自己相对于同龄伙伴角色和地位,并在平等的环境中认识到领导者与追随者的角色,这样可以帮助儿童去自我中心,从而有利于自我概念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

信息扩充:同伴成了依恋对象20 世纪40 年代,安娜·费洛伊德和丹恩对 6 名德籍犹太孤儿进行了一项研究。

这 6名孤儿的父母在他们出生不久后都死在了纳粹的毒气室里。

他们在一个集中营里共同生活了几年,在此期间失去了成年人的直接联系。

二战结束后,他们被带到英格兰一个乡村里,在这里他们受到了人们的照顾,知道他们能适应新的环境。

对他们的观察表明,他们彼此之间的内部关系非常亲密,一旦被分离片刻就会表现出不安。

而且他们彼此的接触也很亲切,自由共享,并且相互慰籍和帮助。

同时他们也具有很多焦虑的症状,包括经常吸吮指头、烦躁不安、幼稚的游戏以及对护理人员的间歇性攻击,同时也伴随着对同伴的完全依赖。

当这些孩子与成年人建立起信赖关系后,他们的游戏能力、言语能力和探索能力也得到飞速的发展。

(二)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幼儿在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如何坚持个人的主张或放弃自己的意见,怎样处理敌意和专横,怎样对待合作和竞争,怎样处理个人和团体的关系。

在幼儿与同伴的接触过程中,不同的儿童会给幼儿带来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的基础,他们在共同的活动中也会做出各不相同的具体表现。

同伴交往可以为儿童提供分享知识经验、相互模仿、学习的重要机会。

在实际的交往中,儿童逐渐的认识到他人的特征以及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学会与其他人共同参与活动,学会如何相互作用和如何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学会如何坚持自己的主张或放弃自己的意见。

同伴关系不良对儿童进入学校以后的适应会有不良的影响。

目前, 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适应障碍———学校适应困难。

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上学, 经常逃学, 有一些学生甚至产生严重的学校恐惧症, 拒绝上学, 有的因此在家里一呆就是半年、一年, 甚至永久性辍学。

不适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同伴关系不良, 在学校里没人理睬, 甚至被欺负, 由此产生孤独、恐惧、焦虑心理, 带来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同伴交往能够满足儿童情感的需要同伴可以满足幼儿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这是人类最基本需要。

幼儿这种需要的满足更多的从一般的同伴集体中获得。

儿童被同伴接纳,受到同伴的赞许或尊重,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比如在不熟悉的环境或有威胁的环境中,或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无法得到抚慰时,同伴提供了一定的感情支持。

为此,幼儿可以从同伴交往中得到宣泄、宽慰、同情和理解,因他们在感情上得到同伴的支持而产生安全和责任感,他们相互帮助克服情绪上和心理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发展。

在一项名为同龄养育的特殊试验中,研究者将恒河猴幼体分群进行养育,并将其与母猴隔离,然后对幼猴的行为进行观察。

当研究者让实验中的幼猴在亲密的同伴(幼猴养育过程中经常亲近的伙伴)、熟悉的同伴及陌生的同伴之间进行选择时,发现幼猴与亲密的同伴在一起的时间最多。

这里最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亲密的同伴在实验中扮演了安全感的提供者的角色,在减轻幼猴的不安全感胜于其他伙伴。

(四)同伴交往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在一百多年前就曾经说过, 被人认可是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赋。

这句名言说明了人类的一个共同的心理倾向, 即希望被同类同伴的社会交往、共同游戏等活动要求儿童遵守规则、承担责任、服从权威、完成任务、要求善于予以协助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是家长不可轻视,更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人的评价包括家长、教师及其他成年人, 当然很大一部分来自同龄人。

儿童正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 逐渐确立了自我, 而自我的发展又促进了儿童良好人格的发展。

(五)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已成为 20 年来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

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的能力[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