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地理教案水循环和洋流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两篇(附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两篇(附导学案)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有着丰富的水及水圈的概念、特点和水的重要性;2.了解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3.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主要环节及其类型及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教材P58图3.2,使学生能够分析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和特点,思考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及其原因;2.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德育目标1.认识可利用的淡水在地球水体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理解水循环和水平衡对淡水资源更新的重要意义,牢固建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2.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水循环的分类及过程、意义图析【教学媒体与教具】计算机软件、地球卫星图片、地球水体储量表、地球水储量百分比图、水循环示意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计算机图片:地球卫星图片、太阳系九大行星图片。

请同学们看,这是人类的家园——地球,与太阳系其它大行星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有丰富的水)是的,我们所居住的这颗行星,表面四分之三为水所覆盖,是一颗“水的行星”。

我们这一章要学习的就是地球上的水。

【板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引导】水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固液气三态变化、比热、胀缩、溶剂等)那么,地球上的水都存在哪里呢?(海洋、河流、湖泊、地下、冰川、沼泽、大气、生物体等)【总结】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这实际上就是水圈。

【板书】一、水圈1、定义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计算机显示】水圈的构成图(教材第58页图3.1)。

【引导】在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类型?占总水量的多少?【学生回答】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水循环》教学设计

《水循环》教学设计

《水循环》教学设计地理组李春【课题】高中地理必修1《水循环与洋流》的水循环部分。

【教学目标】1、能说出地球上水体的组成和水资源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

3、绘制简单的水循环示意图并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4、通过举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5、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结合实例分析、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6、通过学习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认识人类活动应正确运用水循环原理、遵循自然规律,从而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2、难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思路】一、背景分析1、《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理念:要求学生在初步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

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解读课标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够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要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

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它的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等。

3、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水循环与洋流》的第一课时,是开篇内容,本节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

水循环与洋流教案

水循环与洋流教案

水循环与洋流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水循环与洋流教案目标:1. 了解水循环和洋流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2. 探索水循环和洋流的形成原因和动力驱动;3. 了解不同区域的洋流和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教学时长:3个学时教学目标:1. 理解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蒸发;2. 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和对气候的影响;3. 掌握一些重要的洋流和水循环术语和概念;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某些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

教学准备:1. 地球仪和世界地图;2. PowerPoint或其他可视化工具;3. 大白纸和彩色笔;4. 适当的参考资料和教学素材。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5分钟)1. 使用世界地图或地球仪,向学生展示地球上的水域和陆地分布,并引导他们思考水循环和洋流的概念。

2. 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以下问题:- 你听说过水循环和洋流吗?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环境的?- 你认为水循环和洋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 鼓励学生共享自己的想法,并记录学生已经了解或猜测的相关知识。

第二步:知识探索(30分钟)1. 准备一份简短的幻灯片或图表,介绍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解释蒸发、凝结、降水和蒸发的意义和关系。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过程在不同地方和季节的不同。

2. 简要介绍洋流的形成原因和对气候的影响。

解释重要概念,如赤道洋流、海洋风系统和暖流/寒流。

3. 制作一份简单的图表,展示全球某些重要洋流和水循环的特点和分布。

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并探讨这些洋流和水循环对生态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第三步:团队合作探究(6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区的洋流和水循环进行深入研究。

可以选择自己所在地区或其他感兴趣的地方。

2. 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参考资料和自行搜集到的信息,分析所选地区的洋流和水循环对当地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他们可以记录关键信息和数据。

3.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和讨论各自研究结果,并设计一个简单的展示(如海报或口头报告)来展示他们的发现。

地理水循环和洋流说课稿高三

地理水循环和洋流说课稿高三

地理水循环和洋流说课稿高三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地理水循环和洋流说课稿高三水循环和洋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讲述水的运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之中。

教材紧紧抓住水体运动这一重要思想,侧重介绍了两部分内容:一是水循环,二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洋流。

本节共三课时,第一课时为水循环。

水循环课程标准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教材地位教材在前面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岩石圈、大气圈等知识,本节课把我们的视野扩大到水圈,水圈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循环更是把这四大圈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促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各圈层之间实现物质和能量交换;影响气候和生态,塑造着地表形态。

2、内容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有:水循环过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出”是一般性要求,即了解;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说明,“说明”要求理解和掌握。

3、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学难点: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影响4、教材特点教材力图实现“对话、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强调了师生课堂教与学的互动设计,问题设计的创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并说明水循环运动产生的原因。

理解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绘制水循环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水循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发展的观念指导个人行为。

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高三地理教案:水循环和洋流

高三地理教案:水循环和洋流

高三地理教案:水循环和洋流高三地理教案:水循环和洋流【】鉴于大家对查字典物理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三地理教案:水循环和洋流,供大家参考!本文题目:高三地理教案:水循环和洋流24水循环和洋流学案学习目标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结构预习1、回顾以学过的知识,完成下列图表2、水循环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和状态的变化。

在能及的作用下,水在、和间通过吸收或放出,以、、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水循环个别环节。

2、水循环有什么意义和作用?一是维护了全球水量平衡(通过各个环节,把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有机地联系成为一个水循环系统,水在不断地运动、转化);二是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水循环使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乃至与海洋水之间相互交换转化,促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水循环系统);三是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四是水循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3、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状态,从这一意义上讲水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而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

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4、自己绘制一张全球洋流分布模式图,阅读教材小组合作完成P62页活动内容。

5、阅读教材P62页的材料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

1.南北半球中、低纬度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以副热带为中心的五个大洋环流系统)2.北半球中、高纬度气旋型大洋环流;(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系统(只有北半球两个))3.南极大陆外围的西风漂流;4.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

6、完成P63页活动内容,归纳总结洋流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洋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的水热输送和全球的热量平衡;对沿岸地区气候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如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气候受寒流影响较大。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循环和洋流 教案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循环和洋流 教案

地理必修1《水循环和洋流》教案一、课程标准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解法表示水循环过程,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及综合处理信息能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和洋流,学会用简结语言表达其对地理环境的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分析水循环、洋流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水循环,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论、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2、增强学生节水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3、通过物质运及其规律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类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三、教材分析水有三态变化,在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水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对于人类来讲水的作用重大。

地球上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中。

陆地各种水体不仅自身都有各自的运动系统和运动规律,而且它们之间又彼此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较大的循环系统,而这一循环系统仅是全球水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第一部分讲述了陆地水的组成及主要水体类型;第二部分讲陆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转化运动、相互转化关系;第三部分说明了陆地水的更新,即阐明了全球水循环运动的过程和律;第四部分从水循环运运的角度讲述水循环运动的能量转化;最后讨论水循环的意义。

关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材主讲三点:1、维持全球水体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更新;2、水循环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它促使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传输转化;3、水循环影响全球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3.1 水循环教学设计(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3.1 水循环教学设计(2)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教学设计本节课是《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课时,是开篇内容,本节主要讲述了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学生在前边的学习中,初步了解了太阳辐射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提供了能量;并且了解了关于水圈的知识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但关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这部分内容比较宏观,学生很难通过自身的体验来得到感性的认识,因此这部分内容要详细分析。

1.人地协调观:学生根据示意图简单分析水循环基本原理,了解三个环节之间的动态联系,能简单画出水循环的过程图解释等相关自然现象,并结合现实生活了解人类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牢固建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2.综合思维:把握水循环的原理,理解其地理意义,综合分析水循环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区域认知;结合实际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的水循环差异。

4.地理实践力:会自己绘制水循环示意图,会在生产、生活中充分利用水循环原理解决具体问题。

1.重点: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2.难点: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多媒体自制教具(一)引入课题利用李白的诗《将进酒》中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入,思考“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上是什么意思?“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入海真的不复回么?江河奔流不息,最终注入大海,为什么大海的水没有增多?过渡: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水循环学起。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请同学看书P46,P47,了解什么是水循环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水循环的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分类:按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与海上内循环。

(板书)1.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板书)教师结合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在三种水循环中以海陆间大循环为主学生通过读图来思考:要完成一个水循环,需要哪几个环节呢?通过让学生回答:老师必须经过四个环节才能完成一个水循环。

即: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和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3.3海水的运动—洋流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3.3海水的运动—洋流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b.采访航运公司或渔民,了解洋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c.参观海洋馆或相关科普展览,增加对洋流知识的了解。
a.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学习任务。
b.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
c.加强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学生整体水平。
5.评价与反馈,促进教学相长:
a.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作业、实践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实例引入:介绍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部气候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洋流的重要性。
3.设疑法: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地区的气候会四季如春?这与洋流有什么关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习洋流知识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洋流的概念:讲解洋流的定义,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洋流。
3.3海水的运动—洋流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洋流的概念、成因及分类,掌握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掌握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洋流分布及影响,提高空间分析和综合分析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与洋流相关的地理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学生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洋流的概念、成因、分类、分布规律及影响。
2.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强调重点、难点知识。
3.知识拓展:介绍与洋流相关的趣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
4.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水循环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水循环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重难点:
(1)水循环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和作用,特别是植物蒸腾、地下径流等环节的理解;
(2)运用地理图表、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水循环过程;
(3)水循环在我国水资源分布、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重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掌握水循环对我国水资源分布、气候变化等的影响,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能力。
2.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水循环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认识。
3.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水循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课堂互动: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水循环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分组讨论水循环在我国水资源分布、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过程: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主题展开讨论。
(2)讨论主题:如水循环对南方地区水资源的影响、水循环与西北地区气候的关系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水循)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2.了解水循环在地球水文学、气候学、生态学等领域的重要意义。
3.学会运用地理图表、数据等分析水循环的过程,提高空间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地理-水循环和洋流学案 最新

高中地理-水循环和洋流学案 最新

第5讲水循环和洋流一、水循环1.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主要环节:图中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E地下径流、F下渗、G植物蒸腾。

3.类型:按照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可分为乙海陆间水循环、丙海上内循环、甲陆地内循环。

4.能量太阳能及地球重力的作用。

5.意义(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2)使地表物质得以运动,并塑造地表形态。

(3)伴随着能量转化和交换。

(4)使水成为洁净的可再生资源。

6.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人工增雨及跨流域引水。

二、洋流1.概念: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2.分布(3)西风漂流:自西向东流动。

误区警示(1)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

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但在不同纬度的海区,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低纬的寒流水温可能比高纬的暖流水温高。

(2)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不一定都是暖流。

例如,索马里寒流(夏季)由于受上升流的影响,虽然从低纬流向高纬,但仍然是寒流。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一水循环的类型、作用及人类活动施加的影响1.(2018·天津文综)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下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的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A.a增加B.b增加C.c减少D.d减少答案 B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水循环的环节以及影响因素。

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是增强了地面的下渗、蒸发功能,所以在图中水循环的四个环节中,a(地表径流)减少,b(下渗)增加,c(地下径流)增加,d(蒸发)增加,因此,正确答案是B项。

【考向立意】结合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考查水循环构成环节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思维过程】阅读题干和图示→提炼其中“可呼吸地面”和“城市水循环示意图,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等关键信息→调运所学知识确定a、b、c、d等环节的地理意义及其变化→得出结论。

高中地理教案自然界的水循环

高中地理教案自然界的水循环

高中地理教案自然界的水循环高中地理教案自然界的水循环范文篇一:高中地理教案自然界的水循环范文开场白: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自然界的水循环》这节内容位于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地理必修Ⅰ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说教材1.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同时给出了活动建议:用计算机设计水循环动画.该"标准"旨在引导学生能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要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图3.2直观地说明各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本节活动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3,三维目标定向⑴.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②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③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⑵.过程与方法①课前布置思考题《如果地球没有了水》,加深学生对地球上水的认识.②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同学间合作探究长江水的补给形式,播放水循环flash动画,通过"说,指,画,比,思,辨"等让学生自主构建水循环的知识.③由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4,教学重点① 陆地水体相互关系.② 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5,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① 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② 遵循水循环的规律,合理安排人类活动.二,说教法1.创设情景教学实践证明,合理有趣的情境创设,可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提高课堂效率2.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3.多媒体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动画和数字资料,把学生轻松得引入本课,通过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奋点,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4.案例分析法(黄河断流问题)三,说学法1,学会用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3.2和图3.3理解水循环的相关性2,学会探究:学生思考分析总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及黄河断流的原因. 3,学会合作:学生讨论合作收集相关的资料,完成活动.四,说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课前作业】学生思考《如果地球没有了水》.【问题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之水真的"奔流到海不复还"了吗【问题2】: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河水和井水真的毫无关联吗学习了本节课"自然界的水循环"之后,我们对这两个问题就能够给出科学合理的答案了.【问题3】:我们都知道3月21日通常是春分日,同学们知不知道3月22日是什么日子 (国际水日)为什么设立这个节日播放音乐《高山流水》,就课前思考题《如果地球没有了水》提问学生.教师评点后,由"失去了水,就失去了绿色,生命和希望.地球正因为有了水,才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生机.那么地球上的水是以什么形态存在,分布在什么地方呢 " 导入新课.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构成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课件展示图片】:图3.1"水圈的构成",了解水体的构成:【过渡】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课件展示图片】:图3.2"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大家思考"读图思考"的两个问题."学生自主讨论2分钟.提问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回答1:大气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提问2:河流与湖泊的关系十分密切.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他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回答2:从水往低处流的道理,当湖泊水位较低,河流水补给给湖泊;当湖泊水位较高,湖泊水补给河流水.【课件展示各种水体之间补给的关系图】"以上的内容充分说明,自然界的水体由很多部分组成,但是他们都处于相互转换,相互影响的过程,他们是相互联系的."【总结】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①河流单一补给的.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以某种补给为主.雨水补给:流量随降水量变化而变化,汛期出现在雨季.(依据气候类型判断) 积雪融水:冬季有大量积雪地区,春季气温回升融化而出现春汛.冰川融水:山岳冰川融化,成为大河源头或干旱地区河流主要水源.流量受气温影响,夏季流量大.湖泊水:对湖泊以下河流段径流起调蓄作用,延缓削减洪峰.人工水库,沼泽等湿地有同样的作用.地下水: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往往构成河流的"基流".②大气降水是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③冰川对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冰川融水单向补给河流及陆地其他水体.④江河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高低,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水流一般由水位高处流向水位低处.【联系实际,进行知识的延伸和运用】在《红楼梦》六十九回中秋桐说:"我和她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冲了她 "对照此话回答,"井水"真的不犯"河水"吗用所学地理知识加以分析.问题情景通过确定话题,设置悬念,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水存在的形式,对水有个大体的了解培养学生从地理图表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结合课前所发的导学提纲来掌握本部分内容解答新课导入时所提的问题,使学生懂得学以致用二,水循环的过程(用时大概15分钟)【问题承转】滚滚长江东逝水.为什么长江水源源不断东流入海而不枯竭呢【动画演示】播放水循环flash动画.【学生活动】说一说: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有哪些指一指:水循环发生的环节有哪些画一画:水循环的简单示意图.比一比:水循环的三种类型想一想:哪一种水循环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更新哪一种水循环所参与的水量最多辨一辨:内陆湖泊水蒸发,洪水入海,台风登陆,赤道海域的对流雨等分别属于那种类型的水循环通过"看,说,指,画,比,思,辨"调动学生"眼,嘴,手,脑"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自主构建水循环的知识三,水循环的意义(用时大概10分钟)【教师播放图片后提问】自然界中水循环有什么意义【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归纳水循环的四点意义.(水量平衡器,天然淡水制造厂,大自然的空调,地形雕塑师)【案例分析――播放有关黄河断流的图片,文字说明黄河断流现象】"黄河之水奔流不到海",黄河断流逐年加剧.1972年至1998年的27年中,有21年下游出现断流.进入20世纪90年代,几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河段上延至距河口约780千米的河南开封.【问题探究】黄河断流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学生根据课前所搜集的资料发言说明)原因是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应采取什么措施【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发言,比较所提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生态措施,工程措施,气象措施,生产措施,协调措施等)【教师总结】人类活动可以对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环节产生影响,因此人类活动一定要遵循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否则这种影响会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危机. 通过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归纳水循环的意义.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的环节产生影响.检测评价(用时大概5分钟)运用水循环原理,辨析下列说法.1.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2."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件展示――国家节水标志检测,反馈,矫正,巩固所学知识,转化能力,同时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课外探究【实验模拟探究水循环的原因】1.在一只杯子里装半杯冰水,静置3分钟,观察杯子外壁的变化.思考杯子外面的水来自何处2.在碗里装半碗水,用透明的塑料纸蒙在碗上(注意密闭),将碗放在阳光下暴晒,观察碗和塑料纸.思考塑料纸下面的水汽从何而来水汽变成水珠为何又能滴到碗里3.寻找关注自己周围生活中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引申,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五,板书设计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形态―――固态,液态,气态2,水圈分布―――陆地水,大气水,海洋水3,水体联系―――相互补给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形式――海陆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循环2,水循环的意义: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附: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提纲篇二:水循环+教学设计第10讲水循环教学设计(2课时)一、教学内容与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学生已经学过上一框气候的类型及分布,本节课的内容是上一框知识内容的延续。

海水的运动洋流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海水的运动洋流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某一海域的洋流情况,如美国东海岸的洋流分布。
2.提出作业要求,如要求学生准确识别洋流类型、分析洋流成因和影响等,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如通过绘制洋流分布图,展示自己对该海域洋流的理解和思考。
4.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深入剖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气候、海洋生物、海洋航行等方面,举例说明洋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配小组任务,让学生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某一海域的洋流情况,如我国东海的洋流分布。
2.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如通过观察洋流分布图,分析该海域的பைடு நூலகம்流类型和成因。
5.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洋流实例,让学生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洋流的定义、分类及其特点,能够正确识别各种洋流并理解其形成原因。
2.分析洋流的分布规律,学会阅读和分析洋流分布图,提高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3.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气候、海洋生物、海洋航行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通过对典型洋流实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从地理角度审视和理解洋流的作用,提高其地理综合素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洋流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运用地图分析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和分析洋流分布图,提高其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3.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洋流实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从地理角度审视和理解洋流的作用,培养其学以致用的能力。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循环与洋流专题教案-图文(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循环与洋流专题教案-图文(精)

高考一轮复习水循环与洋流专题教案一、水循环2、水循环的类型:3、影响湖泊或海区盐度的因素:(1 温度和蒸发量上下;(2 降水量多少;(3 水域封闭程度。

内陆湖泊往往属于咸水湖,主要原因是蒸发强烈,降水少,湖水与外界交换缓慢。

位于副热带比拟封闭的海区,如红海,盐度最高的原因也是如此。

例如: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伊犁河;③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巴尔喀什湖是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部的一个内流湖,萨雷姆瑟克半岛从南岸中部向北岸延伸,把湖水分为东西两半,流经中国新疆的伊犁河,接纳了大量的来自天山的冰雪融水注入巴尔喀什湖西部,占总入水量的75%至80%,而湖东部因缺少河流注入,加之湖区气候干旱,远离海洋,湖水大量蒸发而使湖水含盐量增多,因而形成了西淡东咸的一湖两水现象。

二、河流及其水文、水系特征径流环节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因此河流补给类型及特点、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是复习考察重点,而不同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在新课已经学过,在此不再赘述,1、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分析方法:(1 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内容:流量的大小;曲线变化幅度反映水量的季节变化;曲线的峰期反映汛期出现的时间以及长短;谷期反映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及长短2、河流水系特征:主要指水系结构(干支流状况、流程长短、流域面积大小、河道的弯曲深浅,流向等,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相对高度、山脉倾向、走向及表层岩性3、河流水文特征:切;例如: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①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多上升气流,降水丰沛;②平原地形及三面高、向东敞开的地形地势,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③水汽进入内陆后,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④流域面积广,地表水从三面向亚马孙河聚集。

又如:长江水量大的自然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南北支流多,东西长度大,流域面积广阔。

24水循环和洋流教案

24水循环和洋流教案

24水循环和洋流教案一、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要紧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阻碍。

(1)标准解读本条和下一条“标准”关注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水。

本条“标准”旨在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阻碍。

一样将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畴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

“标准”并不要求对水循环作如此的划分或显现三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是指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的转变;环节是指实现水的循环运动的途径,要紧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径流、水汽输送等。

依照“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要紧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它的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样要求。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第一是坚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稳,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阻碍。

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差不多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从本条和下一条“标准”综合来看,本条“标准”尽管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放在陆地上。

因此,关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循环各环节的联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的阻碍等,应给予适当的关注。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阻碍本条“标准”关注水圈中的海洋水。

海洋水是地球上最要紧的水体,也是大气最重要的水汽来源和热量来源。

关于海洋水,传统高中地理课程要求的内容较多,如海水的温度、盐度以及各种形式的运动等。

《水循环和洋流》 说课稿

《水循环和洋流》 说课稿

《水循环和洋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水循环和洋流》。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水循环和洋流”是高中地理必修 1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中的重要内容。

水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自然因素之一,水循环和洋流对于地球的气候、生态、地理环境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水循环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地球上水的运动和转化规律,认识到水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而洋流的知识,则有助于学生了解全球海洋的水热交换和物质运输,以及对气候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对前面所学大气环流、岩石圈物质循环等知识的补充和延伸,也为后续学习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水循环和洋流两大部分。

水循环部分主要介绍了水循环的概念、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以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洋流部分则讲解了洋流的概念、分类(暖流和寒流)、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气候、海洋生物、海洋航行和海洋污染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水的三态变化、河流和海洋等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水循环和洋流的系统知识还比较欠缺。

(二)学习能力经过高中阶段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但对于抽象的地理原理和过程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学习兴趣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有着一定的兴趣,但对于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可能会感到乏味。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水循环的概念、类型和主要环节。

2、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能够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3、掌握洋流的概念、分类和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水循环和洋流学案
学习目标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点
●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
●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
结构预习
1、回顾以学过的知识,完成下列图表
2、水循环
概念:
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和状态的变化。

在能及的作用下,水在、和间通过吸收或放出,
以、、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水循环又使地表得以大规模
地运动,并塑造了多种。

过程:读图填出图中箭头表示的水循环过程Array水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大规模转化
和交换
水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人类目前只能以增加或减
少、及等方式,去
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

3依据上图分析水循环包括哪些主要的环节?分为哪几种类型?人类活动对哪个环节影响最
为显著?
洋流
概念:洋流又叫,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

洋流的分类:查阅练习册理解洋流的分类
协作指导
1、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并说明水循环运动的产生原因。

并完成教材P59页
活动内容。

在太阳能及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森林能涵养水源、增加蒸发和下渗、减少地表径流、促进水的良性循环,被称为“绿色天然水库”。

大量砍伐树木会破坏当地水的良性循环,使水资源减少或枯竭。

水循环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巨大,人类目前只能以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人工降雨及跨流域调水等方式,去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

2、水循环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一是维护了全球水量平衡(通过各个环节,把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有机地联系成为一个水循环系统,水在不断地运动、转化);
二是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水循环使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乃至与海洋水之间相互交换转化,促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水循环系统);
三是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
四是水循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3、“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状态,从这一意义上讲水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而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

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4、自己绘制一张全球洋流分布模式图,阅读教材小组合作完成P62页活动内容。

5、阅读教材P62页的材料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

1.南北半球中、低纬度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以副热带为中心的五个大洋环流系统)2.北半球中、高纬度气旋型大洋环流;(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系统(只有北半球
两个))
3.南极大陆外围的西风漂流;
4.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

6、完成P63页活动内容,归纳总结洋流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洋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的水热输送和全球的热量平衡;对沿岸地区气候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如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气候受寒流影响较大。

2、对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的影响:寒暖流交汇为鱼类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形成渔场,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

3、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可使污染范围扩大。

4、对海洋事业的影响:顺水航行可以节省油料,逆水反之。

拓展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地球上各种水体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
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2.下列地理事物中,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有()
A.塔里木河B .天山冰雪融水C.长江D.未登陆的台风
3.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A.大气环流B.水循环C.地壳物质循环D. 洋流的运动
4.关于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
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无季节变化
C.所有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D .我国大多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很大
5.右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永久积雪冰川补给 ②是雨水补给
③是地下水补给 ④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6.地球上储水量最多的淡水是( )
A .地下水
B .冰川
C .河水
D .湖泊淡水
7.下列关于洋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大西洋暖流是密度流
B .赤道逆流是风海流
C .秘鲁寒流是密度流
D .加那利寒流是补偿流
8.右图为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该环流是( )
A .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季风洋流
B .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C .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
D .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9.下列渔场中,不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是( )
A .舟山渔场
B .秘鲁渔场
C .纽芬兰渔场
D .北海道渔场
10.2月份,下列纬度大致相当的亚热带海区中,海水表面温度较高的是( )
A .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
B .亚洲东部沿岸海区
C .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
D .澳大利亚东部沿岸海区 二、综合题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_
循环,B 地的水循环类型有________循环和
________循环。

(2)a 、b 两条河流中,水量较稳定的是___
河,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3)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
_____城市,原因是__________。

(4)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__________;外因__________。

12.读大洋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如果此大洋为太平洋,则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3)如果此大洋为印度洋,此时为___季,在次季节里,下列那

地理现象可信?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地中海沿岸河流进入汛期B.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出现台风C.舟山渔场正直带鱼汛
13.右图是某海区海水表层等温线示意图。

图中纵横直线表示经纬线,Array曲线表示海水等温线(单位:℃),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
问题。

(1)判断图中洋流的性质是寒流还是暖流?_________。

(2)图中相临两条纬线的纬度间隔为5℃,中间一条纬线的度数为
20℃,判断A点的纬度位置为__________。

(3)假如该图所示洋流在太平洋某海区,说出这支世界著名洋流的名称;简述它对周围地理环境及人类
生产生活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D 5.D 6.B 7.D 8.D 9.B 10.D
二、综合题
11.(1)陆上内海陆间陆上内 (2)a a河位于断层处,地下水补给量大而稳定,b河主要靠雨水补给,季节变化大 (3)乙该城市离海洋近,水循环活跃,降水丰沛 (4)水的固、液、气三种相态的变化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的作用
12.(1)北副热带高压(2)日本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3)夏
A不可信,地中海此时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为枯水期
B可信,夏季是我国东南季风盛行的时期,多台风活动
C不可信,舟山渔场冬季是带鱼汛,夏季是墨鱼汛
13.(1)寒流(2)南纬25°(25°S)(3)秘鲁寒流减温减湿,对秘鲁太平洋沿岸成为
荒漠环境起一定的影响;上升流把海底有机盐类带到上层,形成著名的渔场;海轮向北航行
的速度,比向南航行的速度快的多;加快污染的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的范围扩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