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谱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090606112 张许柱氢谱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一、电磁波的一般概念

1.光的频率与波长

光是电磁波,有波长和频率两个特征。电磁波包括了一个极广阔的区域,从波长只有千万分之一纳米的宇宙线到波长用米,甚至千米计的无线电波都包括再内,每种波长的光的频率不一样,但光速都一样即3×1010cm/s。波长与频率的关系为:υ= c /λ

υ=频率,单位:赫(HZ);

λ=波长,单位:厘米(cm),表示波长的单位很多。

2.光的能量及分子吸收光谱

2.1光的能量

每一种波长的电磁辐射时都伴随着能量。

E=hυ=hc/λ h-普郎克常数(6.626×10-34J.S)2.2分子吸收光谱

分子吸收幅射,就获得能量,分子获得能量后,可以增加原子的转动或振动,或激发电子到较高的能级。但它们是量子化的,因此只有光子的能量恰等于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时(即ΔE)才能被吸收。所

以对于某一分子来说,只能吸收某一特定频率的辐射,从而引起分子转动或振动能级的变化,或使电子激发到较高的能级,产生特征的分子光谱。

分子吸收光谱可分为三类:

(1)转动光谱:分子所吸收的光能只能引起分子转动能级的跃迁,转动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很小,位于远红外及微波区内,

在有机化学中用处不大。

(2)振动光谱:分子所吸收的光能引起震动能级的跃迁,吸收波长大多位于2.5~16μm内(中红外区内),因此称为红外光谱。

(3)电子光谱:分子所吸收的光能使电子激发到较高能级(电子能级的跃迁)吸收波长在100—400nm,为紫外光谱。

二、核磁共振谱

核磁共振技术是珀塞尔(Purcell)和布洛齐(Bloch)始创于1946年,至今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自1950年应用于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以来,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发展十分迅速,现已成为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从原则上说,凡是自旋量子数不等于零的原子核,都可发生核磁共振。H1,叫氢谱,常用1HNMR表示;13C叫碳谱,常用13CNMR表示。这里我们仅讨论氢谱。

1基本知识

1.1核的自旋与磁性

由于氢原子是带电体,当自旋时,可产生一个磁场,因此,我们可以把一个自旋的原子核看作一块小磁铁。 1.2核磁共振现象

原子的磁矩在无外磁场影响下,取向是紊乱的,在外磁场中,它的取向是量子化的,只有两种可能的取向。

当m s = +1/2时,如果取向方向与外磁场方向平行, 为低能级(低能态) 。

当m s = - 1/2 时,如果取向方向与外磁场方向相反, 则为高能级(高能态)。

两个能级之差为ΔE : ΔE 与磁场强度(Ho )成正比。给处于外磁场的质子辐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当辐射所提供的能量恰好等于质子两种取向的能量差(ΔE )时,质子就吸收电磁辐射的能量,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这种现象称为核磁共振。

1.3核磁共振谱仪及核磁共振谱的表示方法 核磁共振谱仪基本原理示意图

如下图,装有样品的玻璃管放在磁场强度很大的电磁铁的两极之间,

ΔE =r h

H o

用恒定频率的无线电波照射通过样品。在扫描发生器的线圈中通直流电流,产生一个微小磁场,使总磁场强度逐渐增加,当磁场强度达到一定的值H0时,样品中某一类型的质子发生能级跃迁,这时产生吸收,接受器就会收到信号,由记录器记录下来,得到核磁共振谱。

2.屏蔽效应和化学位移

2.1化学位移

氢质子(1H)用扫场的方法产生的核磁共振,理论上都在同一磁场强度(Ho)下吸收,只产生一个吸收信号。实际上,分子中各种不同环境下的氢,再不同Ho下发生核磁共振,给出不同的吸收信号。例如对乙醇进行扫场则出现三种吸收信号,在谱图上就是三个吸收峰。如图:

这种由于氢原子在分子中的化学环境不同,因而在不同磁场强度下产生吸收峰,峰与峰之间的差距称为化学位移。 2.3化学位移值

化学位移值的大小,可采用一个标准化合物为原点,测出峰与原点的距离,就是该峰的化学位移值,一般采用四甲基硅烷为标准物(代号为TMS )。化学位移是依赖于磁场强度的。不同频率的仪器测出的化学位移值是不同的,为了使在不同频率的核磁共振仪上测得的化学位移值相同(不依赖于测定时的条件),通常用δ来表示, δ的定义为:

标准化合物TMS 的δ值为0。

3.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3.1诱导效应

1.δ值随着邻近原子或原子团的电负性的增加而增加。

收强

Ho

1

HNMR 图

乙醇的δ=

×

106

2.δ值随着H原子与电负性基团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3.烷烃中H的δ值按伯、仲、叔次序依次增加。

CH3F 4.3 ,CH3Cl 3.1,CH3Cl 2.6,CH3Cl 2.2。

3.2磁各向异性的影响(次级磁场的屏蔽作用)

烯烃、醛、芳环等中,π电子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产生环流,使氢原子周围产生感应磁场,其方向与外加磁场相同,即增加了外加磁场,所以在外加磁场还没有达到H o时,就发生能级的跃迁,因而它们的δ很大(δ= 4.5~12)。

氢原子位于产生的感应磁场与外加磁场相同方向的去屏蔽区,所以在外加磁场强度还未达到Ho时,就发生能级的跃迁。故吸收峰移向低场,δ值增大。乙炔也有π电子环流,但炔氢的位置不同,处在屏蔽区(处在感应磁场与外加磁场对抗区),所以炔氢的δ值较小。

3.3 其他影响因素

分子中的氢键,溶剂和温度对化学位移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4. 峰面积与氢原子数目

在核磁共振谱图中,每一组吸收峰都代表一种氢,每种共振峰所包含的面积是不同的,其面积之比恰好是各种氢原子数之比。如乙醇中有三种氢其谱图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