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练习
高考复习文言文固定句式及翻译练习
①县宫经常派猎人捕捉老虎,(猎人却)常常被 猛虎吃掉。(重点:“邑宰”“扑”、被动句 式)。
② (他)每天步行到山中,遇见老虎就赤手空
十七 太平崔默庵多神验。有一少年新娶,未几出痘, 遍身皆肿,头面如牛。诸医束手,延默庵诊之。默 庵诊症,苟不得其情,必相对数日沉思,反复诊视, 必得其因而后已。诊次少年时,六脉平和,惟稍虚 耳,骤不得其故。时因肩舆道远腹饿,即在病者榻 前进食。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淡,①盖目眶尽 肿,不可开合也。问:“思食否?”曰:“甚思之, ②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 【答案】 ①由于眼眶全肿了,不能睁开眼。 ②对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怎么办?(或:医 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对此该怎么办?)
①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 ②不过世上很少有(吴道子)真迹,像史全所收藏(的真迹或 精品),(我)平生大概只能见到一 二次罢了。
十五
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悯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 然自此至儋(今海南省儋县)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 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 可,阅其囊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 新会,有蛮隶窃其囊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 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①然亦奇其不用吾 言而行其志也。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②盖将终 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月军中,故 为作传,异日以授之。 【答案】 ①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 ②(我)大概将要死在此地,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 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
2.“孰与”、“孰若”。用在表示比较和 选择的疑问句中。“孰”是疑问代词,可译 作“谁”“什么”“哪”,它们就在名词或 代词前,可译为“……与……相比,谁(哪 一个)……”;放在动词前,可译为“怎 如”、“何如”、“怎比得上”等。例如: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与其杀是僮,孰若 卖之?
高考文言文固定句式练习
文言固定句式练习一、表示疑问 1、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是“所……者为何”的倒装和压缩。
可译为“所……的(人、事、物)是什么”。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译文:问女儿所思的是什么,忆的是什么。
②卖炭得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译文:卖炭得来的钱用来干什么?2、奈何……?可译为:“……怎么办?”例: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译文:拿了我们的壁,却不给我们城池,怎么办?还可译为:“为什么……?”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译文:为什么夺取它们的时候一丝一毫都不放过,用起来却像抛泥洒沙一般不珍惜。
3、何如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等。
(1)代词性固定结构。
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
可译为“怎么样”。
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译文:樊哙说:今天的事怎么样?(2)表示比较的固定结构。
可译为“比……怎么样”。
例:王以为何如其父?译文:大王认为跟他的父亲比怎么样?4、如……何?奈……何?可译为:“拿……怎么样呢?”“对……怎么样”、“把……怎么样”例: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译文:拿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例:且为之奈何?(《鸿门宴》)译文:将对这件事怎么样?5. 何(奚)以……为、何(奚、曷)……为其中“何”是疑问代词,可用“安”、“奚”、“曷”等词来代替;“以”是动词,“用”的意思;“为”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前者可译为“为什么(要)……呢”、“怎么……呢”,后者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译文:现在别人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正是那鱼和肉,为什么要辞别呢?例: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译文:项王笑着说:这是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河干什么呢?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译文:哪里用得着到九万里高空才向南飞呢?例: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译文:这是国家的大臣,为什么要攻打他呢?6、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谁)……”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更美?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译文:你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二、表示反问1、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例:宋何罪之有?译文:宋国有什么罪?2、独……哉(耶)?可译为:“难道……吗?”例:独不怜公子姊耶?译文:难道不怜爱你的姐姐吗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译文:相如虽然驽笨,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3、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不也是……吗?”例: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寻求宝剑像这样,不是很糊涂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并且不时温习,不也是很快乐吗?……4 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例: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译文:这不是因为远的看起来小而近的看起来大吗?5、岂(其)……哉(乎、耶)?可译为:“难道……吗?”例: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译文:祸患常常在微小处积累,而智慧而勇敢的人多被所溺爱的东西困住,难道只是伶人才这样吗?例: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译文:难道是因为取得天下很难而失去很容易吗?6、安……哉(乎)?可译为:“怎么……呢?“哪里……呢?”例: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译文:然而刘豫州刚刚遭受失败之后,怎么能抵抗这样的灾难呢?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文: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7、……非……欤?可译为:“……不是……吗?”例: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译文:你不是三闾大夫吗?8、宁……耶?可译为:“哪里……呢?”例:宁知此为归骨所耶?译文:哪里知道这是埋葬你骨头的地方呢?9、顾……哉?可译为:“难道……吗?”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译文:人立志,难道比不上蜀地的那个僧人吗?10、其……乎(也、耶)”,表揣测、希望、反问等语气。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常见文言固定句式+
翻译:1.(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 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2.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 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 3.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 那样悲伤! 4.如今我很不幸,早早地失去双亲,又没有 兄弟互相爱护,独身一人,孤立于世,少卿 你看我对妻室儿女又该是怎样呢? 5.而且在其墓门前竖立石碑,来表扬他们的 所作所为。唉,这也真是隆重啊! 6.这是真的不知道(不认识)千里马啊!
假设句式,句式标志: (1)诚……则……(可翻译成“如果…… 那么(就)……” (2)然则 (可译为“既然这样……那 么”) (3)向使(可译为“假如,假使”) (4)否则 (可译为“如果不…… 就……”“不然的话……就……”)
六、选择句式
翻译下列句子,思考固定句式类型,找出标 志。 1.例句: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与妻书》 2.与其杀是僮,孰若买之(《童欧寄传》)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隆中对》(陈寿)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 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 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 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4.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 不死。《狱中杂记》
翻译:1.真的像这样的话,那么(您的)统 一大业可以完成,汉朝的江山可以复兴。 2.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残暴的 秦国的欲望永远没有满足,六国送给秦越 多,秦侵犯六国就越厉害。 3.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 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 秦国,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 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 估量呢。 4.答应了我的条件,便先刺心;不然的话, 四肢解完,心还没死。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例句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例句
1. 主谓宾结构:
例句:吾欲食饭。
(我想要吃饭。
)
2. 主谓宾补结构:
例句:汝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你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3. 主谓状结构:
例句:夫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实践,这不是很快乐吗?)
4. 主谓双宾结构:
例句:吾赠汝书。
(我送给你一本书。
)
5. 主谓宾宾补结构:
例句:吾赐汝金币。
(我给你金币。
)
6. 主谓宾定结构:
例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没有好种子吗?)
7. 主谓宾宾状结构:
例句:夫子示之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孔子示之说:在贫穷时,要专心做好自己;在达到成功时,要兼顾天下。
)
8. 主谓宾宾补状结构:
例句:晏子使楚恶衣粝食者知吾之贵也。
(晏子通过使楚国的穷人了解到我的贵重。
)
9. 主系表结构:
例句:吾乃曲江大将军也。
(我乃是曲江大将军。
)
10. 主谓表结构:
例句:吾皇帝是明天子也。
(我皇帝是明朝的天子。
高考文言文固定句式
高考文言文常见固定结构15例一、“以为”、“以……为”文言中的“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相当。
如: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石钟山记》)然而,在更多的场合,“以为”却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
2.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4.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新唐书·魏征传》)——把铜板当作镜子,可使衣冠端庄。
5.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
(《六国论》)第二,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
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
6.(满座宾客)以为妙绝。
(《口技》)——(满座的宾客)认为它(口技)奇妙极了。
(按:“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二、“所以”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其一,“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
如: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前出师表》)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3.此世所以不传也。
(《石钟山记》)其二,“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
如: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前出师表》)——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
5.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
文言文固定句式
(1)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舟已行矣 不是太糊涂了吗? 译:不是太糊涂了吗?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学而时习之, 有朋自远方来,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人不知而不愠,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学习后经常复习它,不是很愉快的吗? 译:学习后经常复习它,不是很愉快的吗?
1、“岂.....乎(岂.....哉)” 、 乎岂 哉
这一形式的固定句式, 这一形式的固定句式,大多用来表感叹语气或反诘语 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难道....吗”、“怎么... 呢” 难道 吗 怎么 的语气。 ‘‘独 邪 的语气。 “岂.....邪”、独.....哉”、‘‘独.....邪” 邪 哉
2、“不亦.....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不是 、 不亦 乎 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不是.....
吗”、“难道不.....吗” 难道不 吗 (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军队将筋疲力尽,远方的主人已经防备我们, 译:军队将筋疲力尽,远方的主人已经防备我们,恐怕不 行吧! 行吧!
文言文的固定句式 (1)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日夜望将军至, 日夜望将军至 岂敢反乎! 译: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他呢! 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他呢! (2)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怎么可以一切以固定的时间来限制呢? 译:怎么可以一切以固定的时间来限制呢? (3)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赵王难道会因为一块和氏璧的缘故欺骗秦王吗? 译:赵王难道会因为一块和氏璧的缘故欺骗秦王吗? (4)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相如虽驽, 相如虽驽 独畏廉将军哉? 相如虽然愚劣无用,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 译:相如虽然愚劣无用,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
高中文言文固定短语和句式64例(精品、经典)
如……何?
奈……何?
拿……怎么样呢?
例:尔能奈我何?
翻译:你能拿我怎么样?
32.是故
所以,因此。
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翻译:因此,不论地位高还是低,不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33.是以
因此,因而。
例: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翻译:我因此记下这件事,为的是叹惜郦道元(记事)的简略,也嘲笑李渤见识浅陋啊。
40.往往
处处,到处;
常常。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项脊轩志》翻译:(庭院)内外开了许多小门,隔墙到处都是。
41.
唯…是……
倒装结构
例:“惟(唯)命是从”
42.
为…所……
被。
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翻译: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被(刘邦)俘虏!例:问所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齐人有一妻一妾》
翻译:等到已经到了这步田地,(还)说自己没有受辱,是人们说的厚脸皮罢了。
39.所以
a.表凭借(手段、工具、条件、方式、动作行为的状态)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翻译:老师,靠他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b.表因果:
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信陵君窃符救赵》翻译:我之所以不回拜答谢,(是因为我)认为小礼节没什么用处。
7.而况
何况,况且。
例: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翻译:臣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
8.而已
罢了。
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翻译: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不过如此罢了。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句式练习试题及答案
高考文言文句式练习试题及答案高考文言文句式练习试题及答案一、宾语前置㈠以“之”“是”为标志。
固定句式名手是“何……之有?”“”唯……是……”等。
1.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
(2014重庆)译文:这是区区小事,?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
2.齐桓公与邦人饮,曰:“叟盍为寡人寿也?”对曰:“野人不知为君王之寿。
”桓公曰:“盍以叟之寿祝寡人矣!”邦人奉筋再拜曰:“使吾君固寿,金玉之贱,人民是宝。
”(2000年上海卷)译文:要使我们的国君长寿,。
㈡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前置代词宾语以“之”最为多见,或指事,或代人,均须译出。
3.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2015课程标准乙卷)译文:,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我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
4.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2015年湖南卷第9题)译文:假使为了子孙而去做这些事,。
5.有滏阳人焦通……(梁)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
(2015上海卷第18题)译文:有个滏阳人叫焦通……,而将他带到州学,强令他到孔子庙去观摩学习。
㈢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
最常见的代词“何”,此外还有“胡”“奚”“焉”“安”“恶”“曷”“乌”等。
6.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2015天津卷第13题)译文: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7.不能肃淸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2015课程标准卷Ⅱ第7题)译文:(我)不能肃清凶残的逆贼,让王室到了这种地步,我只能抱憾于九泉,!8.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2014江西卷第13题)译文:却一起憎恶那只呼叫它们的鸡并且逼走它呢?9.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3分)(2015湖北卷第12题)译文:既然这样,那么了解郭侯的人就没有谁比我早的了,?二、定语后置㈠以助词“者”为标志,有时还呈现为“(名)+有……者”的结构。
固定句式文言文例句
固定句式文言文例句
1. 固定句式:……者,……也。
例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解释:……是……的意思。
2. 固定句式:不亦……乎。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解释:不也是很……吗?
3. 固定句式:以……为。
例句:先即制,后retaliating。
(《左传》)
解释:把……作为。
4. 固定句式:与其……孰若。
例句:与其临渊羡鱼,孰若退而结网?(《淮南子》)解释:与其……,不如……
5. 固定句式:……非……则。
例句:非得劲儿,则不能自好。
(《史记》)
解释:如果不是……,就……。
6. 固定句式:所+动词。
例句: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
解释:“所”字加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行为的结果。
7. 固定句式:无以。
例句:吾不能无睹矣。
(《孟子》)
解释:没有什么用来……。
8. 固定句式:有以。
例句:臣今日得与将军相见,有以知将军之非窃器者也。
(《三国演义》)解释:有用来……。
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5则范文
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5则范文第一篇: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1.“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1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2.“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例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3.“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3 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
译文:发生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发动,就是从敌方发动,不是在西边发生,就是在北边发生。
例4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译文:正当春季,老百姓不是耕种就是养蚕,一点时间也分不出来。
4.“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
例5 非字而画。
译文:(纸片上面)不是写的字,而是画的画。
5.“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例6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6.“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例7 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7.“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例8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译文:拿了我的璧玉,不给我城,怎么办?例9 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译文:(对楚国作战)不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要听从这种主张呢?8.“如(奈、若)……何”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样”。
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
六、表判断语气
“唯(顾、直)……耳”译为“只是……罢了”。
如:此唯师心自用耳。(《问说》)顾未有路耳。(司马迁 《信陵君窃符救赵》)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见梁襄 王》)
七、表选择语气
“与使……,无宁……”“与其……宁”“与其……孰若”, 表选择,译为“与其……,不如……”
如: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林觉民《与妻书》) 与
4.“安……哉”,译为“怎么……呢”。 如: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张溥《五人墓碑记》) 5.“况……欤”,译为“何况……呢”。 如: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6.“无乃……与”,译为“难道不是……吗”。 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7.“何……之有”,译为“有什么……呢”。 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
4.“比及”译为“等到……的时候”。 如: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 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5.“以为”、“以……为”,译为“认为”、 “把……当作……”、“用……做……”。
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苏轼《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
6.“……之谓也”“其……之谓也”,译为“说的 就是……啊”。
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 子·秋水》)
其李将军之谓也。(司马迁《史记·李广列传》) 7.“不亦……乎”,译为“不是……吗”。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8.“非……不得”,表强调,译为“非……不可”。 如:则谓非草木不得。(《芙蕖》)
3.“何……为”“何(奚)以……为”,译 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 “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
(完整word版)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练习题.docx
文言固定句式分学案学目:1、固定句式的型。
2、会翻各型的例句。
一、表示疑 1 、何所⋯⋯?表疑的固定构。
是“所⋯⋯者何”的倒装和。
可“所⋯⋯的(人、事、物)是什么”。
① 女何所思,女何所。
文:② 炭得来何所?(白居易《炭翁》)文:2、奈何⋯⋯?若何⋯⋯?如何⋯⋯?可:“⋯⋯怎么?”例: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文:可:“ 什么⋯⋯?”例: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左 o 襄公二十六年》)文:例:奈何取之尽,用之如泥沙?3 、何如同构有“何若” 、“奚如”、“胡如”、“奚若”等。
( 1)代性固定构。
常用于作行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
可“怎么”。
例:樊曰:“今日之事何如?”文:( 2)表示比的固定构。
可“比⋯⋯怎么”。
例:王以何如其父?文:4 、如⋯⋯何?奈⋯⋯何?可:“拿⋯⋯怎么呢?” “ ⋯⋯ 怎么”、“把⋯⋯ 怎么”例: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文:例:三老不来,奈之何?(《西豹治》)文:5." 何(奚)以⋯⋯ " 、 " 何(奚、曷)⋯⋯ "其中“何”是疑代,可用“安”、“奚”、“曷”等来代替;“以”是,“用”的意思;“ ”是表示疑的气。
前者可“ 什么(要)⋯⋯呢” 、“怎么⋯⋯呢” ,后者可“哪里用得着⋯⋯呢” 、“要⋯⋯干什么呢”。
例: " 如今人方刀俎,我肉,何辞?文:例: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 (《史· 羽本》)文: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庄子《逍遥游》)文:例: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文:6 、孰与;与⋯⋯孰“跟⋯⋯比,哪一个()⋯⋯”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文:例:公之廉将孰与秦王?——文:二、表示反 1 、何⋯⋯之有?可:“有什么⋯⋯呢?”例:宋何罪之有?文:2 、如之何⋯⋯?可:“怎么能⋯⋯呢?”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文:3 、不亦⋯⋯乎?可:“不是⋯⋯?”不也是⋯⋯?”例:求若此,不亦惑乎?文:例:学而之,不亦乎?有朋自方来,不亦乎?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 文:4 " 不⋯⋯乎 " 用,表反,相当于代的" 不算是⋯⋯? "例:此不者小而近者大乎?文:5 、 ( 其)⋯⋯哉(乎、耶)?可:“ 道⋯⋯?”例:夫患常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独伶人也哉?《伶官序》文:例:得之而失之易欤?《伶官序》文:6 、安⋯⋯哉(乎)?可:“怎么⋯⋯呢?“哪里⋯⋯呢?”例:然刘豫州新之后,安能抗此乎?(《赤壁之》)文:例:燕雀安知之志哉?文:7 、⋯⋯非⋯⋯欤?可:“⋯⋯不是⋯⋯?”例:子非三大夫欤?(《屈原列》)文:8 、宁⋯⋯耶?可:“哪里⋯⋯呢?”例:宁知此骨所耶?文:9 、⋯⋯哉?可:“ 道⋯⋯?”例:人之立志 , 不如蜀鄙之僧哉?...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文:10 、独⋯⋯哉(耶)?可:“ 道⋯⋯?”例:独不怜公子之姊耶?文:例:相如,独畏廉将哉?文:11.“其⋯⋯ 乎(也、耶)”,表揣、希望、反等气。
文言文固定句式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 吾乎? 13、其……邪
译为 “难道……吗” 例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14、无乃……乎(与),得无……乎, 得无……耶
译为“恐怕……吧”
例1、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例2、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 王忠肃公翱事》) 例3、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5、无所 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司马迁《鸿
门宴》)
6、有所
译为“有……的”。(人、物、事)
例2、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7、有……者 译为“有个……人”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8、如何、奈何、若何
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 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 组,则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例: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9、如……何 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10、奈……何 译成“把……怎么办” 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 治邺》)
11、不亦……乎
译为“不也是……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 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愠,不亦 君子乎?”
12、庸……乎 译为“哪管……呢”
23.“何……为”
表疑问语气,译为“为什么……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而我们是鱼和 肉,还辞谢什么呢?
24.孰与
:与„„相比哪一个更
25.唯(顾、直)……耳”译为“只 是……罢了”。
此唯师心自用耳。(《问说》) 顾未有路耳。(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 赵》) 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见梁襄王》)
(完整word版)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练习题
文言固定句式分讲课方案学目:1、固定句式的型。
2、会翻各型的例句。
一、表示疑 1 、何所⋯⋯?表疑的固定构。
是“所⋯⋯者何”的倒装和。
可“所⋯⋯的(人、事、物)是什么”。
① 女何所思,女何所。
文:② 炭得来何所?(白居易《炭翁》)文:2、何如⋯⋯?何如⋯⋯?怎样⋯⋯?可:“⋯⋯怎么?”例:取吾璧,不予我城,何如?文:可:“ 什么⋯⋯?”例:非国家之利也,何如从之?(《左 o 襄公二十六年》)文:例:何如取之尽,用之如泥沙?3 、何如同构有“何若” 、“奚如”、“胡如”、“奚若”等。
( 1)代性固定构。
常用于作行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
可“怎么”。
例:樊曰:“今天之事何如?”文:( 2)表示比的固定构。
可“比⋯⋯怎么”。
例:王以何如其父?文:4 、如⋯⋯何?奈⋯⋯何?可:“拿⋯⋯怎么呢?” “ ⋯⋯ 怎么”、“把⋯⋯ 怎么”例: 以残年之力,曾不可以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文:例:三老不来,奈之何?(《西豹治》)文:5." 何(奚)以⋯⋯ " 、 " 何(奚、曷)⋯⋯ "此中“何”是疑代,可用“安”、“奚”、“曷”等来取代;“以”是,“用”的意思;“ ”是表示疑的气。
前者可“ 什么(要)⋯⋯呢” 、“怎么⋯⋯呢” ,后者可“哪里用得着⋯⋯呢” 、“要⋯⋯干什么呢”。
例: " 现在人方刀俎,我肉,何辞?文:例: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 (《史· 羽本》)文: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庄子《逍遥游》)文:例: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文:6 、孰与;与⋯⋯孰“跟⋯⋯比,哪一个()⋯⋯”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文:例:公之廉将孰与秦王?——文:二、表示反 1 、何⋯⋯之有?可:“有什么⋯⋯呢?”例:宋何罪之有?文:2 、如之何⋯⋯?可:“怎么能⋯⋯呢?”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文:3 、不亦⋯⋯乎?可:“不是⋯⋯?”不也是⋯⋯?”例:求若此,不亦惑乎?文:例:学而之,不亦乎?有朋自方来,不亦乎?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 文:4 " 不⋯⋯乎 " 用,表反,相当于代的" 不算是⋯⋯? "例:此不者小而近者大乎?文:5 、 ( 其)⋯⋯哉(乎、耶)?可:“ 道⋯⋯?”例:夫患常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独伶人也哉?《伶官序》文:例:得之而失之易欤?《伶官序》文:6 、安⋯⋯哉(乎)?可:“怎么⋯⋯呢?“哪里⋯⋯呢?”例:然刘豫州新今后,安能抗此乎?(《赤壁之》)文:例:燕雀怎知之志哉?文:7 、⋯⋯非⋯⋯欤?可:“⋯⋯不是⋯⋯?”例:子非三医生欤?(《屈原列》)文:8 、宁⋯⋯耶?可:“哪里⋯⋯呢?”例:宁知此骨所耶?文:9 、⋯⋯哉?可:“ 道⋯⋯?”例:人之奋斗 , 不如蜀鄙之僧哉?...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文:10 、独⋯⋯哉(耶)?可:“ 道⋯⋯?”例:独不怜公子之姊耶?文:例:相如,独畏廉将哉?文:11.“其⋯⋯ 乎(也、耶)”,表揣、希望、反等气。
高中语文必修课文言文-5-固定句式
第五部分固定句式1、“况······欤?”,“况······乎?”表示进一层的意思。
可译为“何况······呢?”。
例:(1)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译:何况乡间没有声名的人呢? 《五人墓碑记》例:(2)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就是平庸的人尚且对这种情况也会感到羞耻,何况是将相呢!例:(3)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互不欺骗,何况是大国呢2、“……孰与……?”可译为“与…..比,谁(哪个)……?例:(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 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译; 沛公问:“你跟项伯,谁大谁小?”《鸿门宴》3、“无乃……与?”“无乃……乎?”表示推测或反问语气。
可译为“恐怕”“莫非”“不是”等。
例:(1)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译:孔子说:“冉求!恐怕该责备你了吧?”《季氏将伐颛臾》例:(2)无乃与仆之私心刺谬乎? 译:这恐怕和我的内心相违背了吧?《报任安书》“无乃…..乎(与)”表示估计,揣测,常带有感叹或反诘的语气,可译为“恐怕”“只怕”“莫不是”等。
例(3):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译: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年》使军队劳苦困顿去袭击远方的国家,这是我没有听说过的。
军队劳顿,力量耗尽,远方国家的君主对我们又有防备,这恐怕不行吧。
4、“何以……为?”表示反问,相当于“为什么……呢?”例:(1)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这是鲁国的臣属啊。
为什么要攻打它呢?5、“何异于…..”相当于“跟……有什么不同呢(吗)?”表示反问的语气例: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文言文 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表示疑问:1.奈何:怎么办、怎么、为什么例: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2.何如: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3.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例: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讨伐它呢?)4.何所:“所……的是什么例: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5.奈(若,如)……何:对……怎么办例: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6.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7.何故:“什么原因,为什么例: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表示反问8.何……哉(也):怎么能……呢例: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9.何……为:为什么要……呢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10.何……之有?:有什么……呢、“怎么能……呢?例: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11.如之何……:怎么能……呢例: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12.岂(其)……哉(乎,耶,邪)?:哪里……呢?难道……吗?例:①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②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13.安……哉(乎):哪里……呢、怎么……呢例: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14.不亦……乎:不是……吗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15. ……非……欤:……不是……吗例: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16.宁……耶:哪里……呢例: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17.顾……哉:难道……吗例: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18.独……耶(乎):难道……吗例:①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乎?《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表示感叹19.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20.直……:只不过……罢了例: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21.惟……耳:只是……罢了例: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22. 一何:何等、多么、为什么……例:吏呼一何怒!《石壕吏》23.亦……哉:也……啊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高二语文课外专题练习4文言文固定句式
高二语文课外专题练习4文言文固定句式解释下面的固定句式并翻译例句1、无以:例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有以:例如: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3、何以:例如:王,何以战?()4、无所:例如:几无所逃死。
()5、有所:例如:故患有所不避也。
()6、如何:例如:孔明如此用人,如何不误事!《失街亭》()奈何:例如: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7、是故:例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8、所以:例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例如:此世所以不传也。
()例如: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9、庸…乎:例如: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0、其…乎:例如: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11、无乃…乎:例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无乃…欤:例如:求,无乃尔是过欤?()12、非…则…:例如:非死则徙尔。
《捕蛇者说》()13、以为:例如: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例如: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例如:王以其言为然。
()例如:赵王以赵括为将。
()14、然而:例如: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5、于是:例如:于是予有叹焉。
()16、无可:例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7、直…耳:例如: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
”()18、其…欤:例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我的方法和积累:该句译为“所以(遇到)灾祸也有不搜索躲避的呀”“有所”指“有……的(东西、事情、情况、地方、做法、行为、人)”。
“所”是助词,本质上是和其后的动词“避”构成所字结构,“所不避”指“不躲避的”,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词组,“有”与“所不避”构成动宾结构。
文言文中“有所”“无所”常出现,因此可以将其看作固定词组翻译。
再如: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一点东西也不敢有接近的)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报任安书》(有不得以的情况)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信陵君窃符救赵》(不应该有拜访的行为)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信陵君窃符救赵》(难道我有失礼的地方吗?)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信陵君窃符救赵》(君主的命令有不接受的)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这是原文公输选自《墨子》11、军队因长途行军精疲力竭,郑国又有了准备,这样恐怕不行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固定句式分类归纳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记忆固定句式的类型。
2、会翻译各类型的例句。
一、表示疑问 1、何所……
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是“所……者为何”的倒装和压缩。
可译为“所……的(人、事、物)是什么”。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译文:
②卖炭得来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
译文:
2、奈何……若何……如何……
可译为:“……怎么办”
例: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译文:
还可译为:“为什么……”
例: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左传o襄公二十六年》)
译文:
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何如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等。
(1)代词性固定结构。
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
可译为“怎么样”。
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译文:
(2)表示比较的固定结构。
可译为“比……怎么样”。
例:王以为何如其父
译文:
4、如……何奈……何可译为:“拿……怎么样呢”“对……怎么样”、“把……怎么样”
例: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译文:
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
译文:
5. "何(奚)以……为"、"何(奚、曷)……为"
其中“何”是疑问代词,可用“安”、“奚”、“曷”等词来代替;“以”是动词,“用”的意思;“为”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前者可译为“为什么(要)……呢”、“怎么……呢”,后者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译文:
例: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
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译文:
例: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文:
6、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谁)……”
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
二、表示反问 1、何……之有
可译为:“有什么……呢”例:宋何罪之有
译文:
2、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
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译文:
3、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不也是……吗”
例: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4 "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
例: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译文:
5、岂(其)……哉(乎、耶)可译为:“难道……吗”
例: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译文:
例: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
译文:
6、安……哉(乎)可译为:“怎么……呢“哪里……呢”
例: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译文: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
7、……非……欤可译为:“……不是……吗”
例: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译文:
8、宁……耶可译为:“哪里……呢”
例: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译文:
9、顾……哉可译为:“难道……吗”
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译文:
10、独……哉(耶)可译为:“难道……吗”
例:独不怜公子之姊耶
译文:
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译文:
11. “其……乎(也、耶)”,表揣测、希望、反问等语气。
表揣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 表希望“还是……吧!”;表反问:“难道……吗”
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译文: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例: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译文:
例: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译文:
12. "庸……乎"连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译文:
三、表示感叹
1、何其……也!可译为:“怎么那么……啊!”“多么……啊!”
2、特(直或止)……耳,译为”只不过……罢了“
如: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嗟夫,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续孟尝君传》)
译文: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3、惟……耳!可译为:“只是……罢了!”
4、一何……!可译为:“多么……啊!”
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译文:
四、表揣度
1、无乃……乎(欤)!可译为:“恐怕……吧!”
例: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译文:
例: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译文: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我伐颛臾》)
译文:
2、得无……乎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
可译为:“该不是……吗”
例: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
译文:
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3、……庶几……欤可译为:“……或许……吧”
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
译文:
例:庶几可告慰先生也译文:
五、表示选择
1、与其……孰若……可译为:“与其……哪如……”
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译文:
2、……,抑……译为“是……,还是……”或“……,还是(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译文:
3、其……,其……也可译为:“是……呢,还是……呢”
例:呜呼!其(难道)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译文:
六、表示其他
1、所以……译为:“……的原因”;“……的方法”;“用来……”;“……的依据”;“……的工具”;“……的作用”……
2、有……者可译为:“有个……的人”
3、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译文:
4、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鱼我所欲也》
译文:
例: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鸿门宴》
译文:
5、……之谓也;其……之谓也表示总结性判断的固定结构。
其中“之”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谓”是动词,“说”的意思;“也”是表判断的语气助词。
可译为“说的就是……啊”。
“大概说的就是……吧”
例: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译文:
例: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译文:
如果“之谓”位于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是另一种固定结构。
可译为“……叫作……”、“……称作……”。
例: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译文:
6、若……者可译为:“好象……的样子”
7、无以……;有以……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
它们用在谓语动词前,相当于助动词的作用。
可分别译为“有用来……的……”、“没有……的……”。
例: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荆轲刺秦王》)
译文:
例:军中无以为乐。
(《鸿门宴》)
译文:
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文:
10、非……则……可译为:“不是……就是”
11、"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而是"。
例:非字而画。
(《促织》)
译文:
12. "以……为"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
例: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庄子·秋水》)
译文:
例: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
13. "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例: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陈寿《隆中对》)
译文:
22、(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