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颗粒的分类及其流化特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化床颗粒的分类及其流化特性:

1973年Geldart根据多年对颗粒大小对流化床流化特性的研究,将颗

粒的流化特性与颗粒平均径的关係分成A、B、C和D四大类,并将它

们表绘在以dp为横坐标,以固体密度ρp与流化气体密度ρg的差

(ρp –ρg)为纵坐标的图上(参见下面的Geldart颗粒分类图)。以便供根据物理或反应过程的特性对流化特性的要求,以选用适合于

自己工业化的特点的颗粒粒径及分布。

A类颗粒了(充气流化特性):A类颗粒的特点是颗粒的平均尺寸较小,颗粒的密度较低。由图可知,A类颗粒一般颗粒的平均粒径<100微米,颗粒密度小于1400kg/m3,这类颗粒由于凝聚性较小,因此颗粒间充气性好,床层膨胀比(R≡床层流化时的高度Hf/床层静止时的高度H0)大,当床层气速达到起始流化速度时,床内还不会产生气泡(即床层

的起始鼓泡速度大于起始流化速度),当气速进一步增加时,床内虽

产生了气泡,但气泡较小,气泡的聚併、分裂速度也快。所以,这类

颗粒应该说是流化特性较好的一类颗粒。(说明:起始流化速度umf

即是流化床开始流化时的最小速度。起始鼓泡速度umb即是流化床内

出现笫一个气泡时的气体速度。)

在工业上使用时应尽可能选用这类颗粒。在石化行业中的催化裂化装

置上首先被使用,在这个行业中,催化剂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小颗粒,小于44微米被称为关键组分。这类颗粒以后在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等

流化床中也得到了应用。

B类颗粒(沙状流化特性):由图可知,B类颗粒一般颗粒的平均粒径

<40微米<500微米,颗粒密度<1400kg/m3<4000kg/m3。这类颗粒

在气速达到或稍高于颗粒的起始流化速度时,床內就出现了气泡,床

层膨胀比R较A类颗粒小,气泡聚併现象严重,气泡直径也迅速变大,且气泡随床高而变大,当气泡达到床层表面时破裂,从而影响了流化

质量,影响了床层与传热面间的传热和相间的传质。

这类颗粒在工业上应用也较多,如醋酸乙烯、农药百菌清和苯酐行业

都有使用。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行业并不是不想使用A类颗粒,而是

不能用,如醋酸乙烯、农药百菌清流化床反应器,因其使用的催化剂

是活性炭,活性炭不允许做得太细,太细了易被吹出,不易回收!而

在苯酐行业由于催化剂是钒催化剂,可制成小颗粒,所以北二化首先

在苯酐行业将B类颗粒改用A类颗粒,流化质量明显地得到改善!本

人在对温州某化工厂的苯酐流化床的改造中,仅在其原用的B类颗粒

中加入了10%的A类颗粒后,其产量就增加了25%以上!

根据本人对颗粒粒径及分布的研究,认为A、B类颗粒流化特性的差别

是非常明显的,如:

1.] A、B类颗粒流化时的最明显直观的差别是:B类颗粒流化时umb

=umf,而A类颗粒流化时umb>umf。也就是说A类颗粒在流化时床

层巳流化了,但没有产生气泡。床层充气性好。

2.] 床层膨胀比R,对于B类颗粒约为1.2~1.4,而对于A类颗粒可

达1.6~1.8。膨胀比大,表明在气速不变的条件下,氯甲烷在在床内

的仃留时间增加,有利于氯甲烷单程转化率的提高;

3.] 气泡与乳化相间的传质速率A类颗粒是B类颗粒流化床的5~10倍!气泡与乳化相间的传质速率快,表明进入床层生成的氯甲烷气泡

与触体间的传质加快,利于反应;

4.] 床层与传热面间的传热速率,A类颗粒比B类颗粒高1.2倍左右。床层与传热面间的传热速率大,利于反应热的控制和移出,使床内反

应温度更均一,减少逐步过热和高温区,不利于付反应,不利于高沸

物和碳的生成;

5.] 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则因反应特性不同,各不相同。一般来说,

对传质控制的反应过程,最好採用A类颗粒,使反应过程转为反应控制;对于反应控制的反应过程,可採用B类颗粒。当然对于有些反应

过程所採用的催化剂,只能制成B类颗粒的,如乙炔法制醋酸乙烯的

活性炭催化剂,只能採用B类颗粒进行工业化生产了。

对于有机硅单体合成流化床来说,上述四点对反应都是有利的。其实

当年星火万吨级的单体流化床反应器的硅粉平均粒径为235微米左右,最大粒径达950微米以上,气速最高仅为0.2米/s左右,而现在极

大部分厂家单体流化床的硅粉平均粒径为130~150微米左右,这也说

明减少硅粉粒径对单体合成反应是有好处的,但是否最好,还有待于

研讨。

在本论坛中,坛友ygq9394也深有体会,他在闲聊‘有机硅单体合成

流化床使用硅粉的粒径帖子的回帖中写道:“…单体的合成,很大一

部分是硅粉原料说了算。之前通过流化床在实验室做过一些实验。针

对于不同硅粉的粒径做了一系列实验,由于时间问题没有细细总结,

但是验证了大家公认的比重(?可能书写有误)大的50~100um范围的

硅粉反应较好,主要表现在反应速率和反应启动快慢,单体收率和二

甲选择性等,其中由于无法和生产流化床一样设置旋风,针对于你提

到的扩大段在无法验证,只有根据动力学知识做了一些推断。看了楼

主的很多帖子,感觉你对单体合成一段比较了解,细心人啊!”。当然,对于50~100um范围的硅粉,反应是否较好,我以为还有探讨的余地。但至少说明了硅粉的粒径和分布对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可惜的是

未见过面合盛硅业的同事ygq9394,因他可能己于2012年8月左右己离开了有机硅行业!无法与他交流了。

C类颗粒(粘性流化特性):C类颗粒在Geldart颗粒分类图上的颗粒,是指颗粒径<30微米的那些颗粒。由于颗粒颗粒径小,晶格缺陷较多,又易吸湿,易造成颗粒凝聚。因此其流化特点是难于流化,流化时床

层的压降比理论值小,极易造成构流或节涌!床层与传热面间的传热

系数也比A、B类颗粒也小得很多。

C类颗粒在工业上很少应用,浙江原温州化工厂的明矾石综合利用曾试用过,但因工业化未继续下去,从而仃止了。现在由浙江大学开发的

水煤漿流化燃烧技术,也可算作C类颗粒在工业上应用的例子吧。

D类颗粒(喷动流化特性):D类颗粒在Geldart颗粒分类图上的颗粒,是指粒径>600微米的颗粒。由于这类颗粒的粒径较大,因此临界流化速度也大,难以流化,也不能稳定的流化。具有喷动流化特性。

D类颗粒在工业上,大多实际应用于物料的干燥和煤燃烧。

值得注意和要提示的是:

1. Geldart颗粒分类图是在常温以空气作为流化介质得出的;

2. Geldart在颗粒分类时,末考虑流化介质的粘度和密度不同对流化

特性的影响,而实验表明,颗粒的流化特性还与流化气体的粘度和密

度有关,所以在有压力和高于室温时还应对气体的粘度和密度作适当

修正。因此对于颗粒分类,中、日等国都有学者对Geldart颗粒分类

图作出修正的分类图。有兴趣者可查阅有关资料。

3. 颗粒直径是指颗粒的平均粒径,其单位为微米。粒度分布一般为正

态分布。颗粒与气体的密度单位为 g/cm3。

4. 注意颗粒分类图是双对数坐标,使用时应注意!

综上所述,有机硅单体合成流化床的硅粉颗粒应採用什么类型的颗粒,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如何选择,我想还是留给工作在第一线的有关工

程技术人员,根据本公司流化床反应器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自己的经

验去选用适合于本公司的硅粉颗粒的粒径及分布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