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划分标准
代表机型和战斗机分代
![代表机型和战斗机分代](https://img.taocdn.com/s3/m/0c9b91fac8d376eeaeaa31b0.png)
代表机型和战斗机分代按照西方的战斗机分代划分方法第一代:亚音速战斗机(喷气革命)——代表机型:美制F86、苏制米格15、中国歼5(前苏联米格15仿制型)等第一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喷气式、亚音速,从此战斗机螺旋桨时代进入喷气时代,史称战斗机的“喷气革命”。
第二代:强调超音速性能的战斗机(超音速革命)——代表机型:美制F4、F5,苏制米格21、米格25(2代机的巅峰作品),中国歼7(前苏联米格21的仿制型)等第二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战斗机速度首次超过音速,并且重视速度,认为速度越快战斗机越强(非能量机动原理设计),史称战斗机的“超音速革命”第三代:可变后掠翼,米格—23和美制F—111单独划分一代称之为第三代。
第四代:强调中近距离空战和空空格斗的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能量机动革命)——代表机型:美制F15、F16、F14、F18,苏制米格29、苏27、苏30(苏27的改进型)中国歼10等,其中F15、F16、米格29、苏27被称为冷战末期统治天空的战斗机“四大天王”。
第四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符合能量机动原理设计的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
关于能量机动原理,百度里很少有人回答准确什么是第4代战斗机,第三代战斗机就是用能量机动原理设计出来的战斗机。
越南战争时期,美国空军发现,自己的F4速度比米格21快,但是屡屡被米格21击落,甚至在不利情况下难于脱身。
这是为什么?。
一些老的空军退役的飞行员和科学家一起合作研究,发现了“能量机动原理”,具体含义比较复杂,在此不多讲,能量机动原理即,同时具有最大动能和最大势能的战斗机在空战中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很高,这些人在综合了自二战以来所有战斗机格斗案例后的惊人发现,合理的解释了战斗机快和高之间的取舍。
他们提出了和但是理论相悖的能量机动原理,指出,以后设计战斗机,速度并不是第一要求,飞机所有性能复合能量机动原理越好,他们也被当时不理解他们行为的人称为“战斗机黑手党”。
但是F15制造出来以后,一鸣惊人,F15是第一款符合能量机动原理的战斗机,其后的F16服役,F16是第一款根据能量机动原理精确计算后制造的战斗机,自此美国空军进入4代机时代,前苏联几乎花了十几年才搞明白了能量机动原理。
战斗机代数是如何划分的?战斗机代数划分的标准
![战斗机代数是如何划分的?战斗机代数划分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5062d8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5.png)
战斗机代数是如何划分的?战斗机代数划分的标准现代战斗机得分代在世界上有两种标准,欧美标准和俄罗斯标准。
俄罗斯战机的分代,多一代主要是对进入喷气机时代的启示时代划分不同,原苏联比美国早,将简易飞机化成了第一代。
我国现在采用的是欧美标准。
第一代战斗机指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交付使用的各类喷气式战机,它们的技术特点是以涡轮喷气发动机为动力,速度达到高亚音速或跨音速,武器以航炮为主,有的配以火箭。
代表机型有苏联的米格—15、米格—17、米格—19,中国的歼5、歼6,美国的F—86、F—100,英国的“闪电”和法国的“超神秘”等飞机。
第一代战斗机的机载设备和武装系统比较简单,最大平飞速度小(不等作超音速飞行),升限,加速度性和爬升率也不高。
第一代战斗机的代表型有:苏联的米格-15、米格-17,美国F-84、F-86,中国的J5、J6。
第二代战斗机以苏联的米格—21、米格—23,中国的歼7、歼8,美国的F—4、F—5、F—104和法国的“幻影”III等为代表的各类喷气式战机。
它们的特点是最大飞行速度2—2.5马赫,武器为航炮和第一代空空导弹。
这一代战斗机普遍强调高空高速性能,这种技术要求也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期风靡一时。
第二代战斗机再航空界,一般把五六十年代研制的超音速战斗机称为第二代战斗机,最大特点是突破了“音障”,飞的更高也非的更快。
但它们的缺点也很明显:一是亚音速机动性不好,甚至还比不上第一代战斗机;二是起降滑跑距离长(多数都超过1000米)三是体积小,载油系统低,航程和外挂能力明显不足;四是机载设备比较简单,全天后能力有限。
世界公认的第一架超音速战斗机是美国的F-100“超佩刀”。
苏联的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是米格-19。
这一代战斗机还有:中国的J7、J8,美国的F-4、F-104、F-111,苏联的苏-15、米格-21、米格-23、米格-25、米格-27等。
第3代战斗机20世纪70代末期开始研制的苏联的米格—29、苏—27、苏-30苏-35,中国的歼10、歼11A、歼11B、枭龙,美国的F—16、F—1 4、F—15、F—18以及法国的“幻影”2000等为代表的喷气式战机。
飞机abcde的分类标准
![飞机abcde的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75fcd0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0.png)
飞机abcde的分类标准
飞机的分类标准主要是根据机型和使用性质进行划分。
在此基础上,又可以进一步分为ABCDE五个级别,具体如下:
A级飞机:适用于初学者或娱乐性质的飞行。
通常为单发小型飞机,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12,500磅,速度不超过250海里/小时。
B级飞机:适用于商业或私人用途,主要飞行在低空或中等高度。
通常为双发或多发喷气式飞机,最大起飞重量介于12,500磅和300,000磅之间,速度可以达到500海里/小时以上。
C级飞机:适用于长距离商业飞行和货运,主要飞行在高空。
通常为大型喷气式飞机,最大起飞重量可以超过300,000磅,速度可以达到600海里/小时以上。
D级飞机:适用于政府或军队用途,主要用于侦察、监视和打击目标。
通常为高空长航程的喷气式飞机,能够进行空中加油,最大飞行高度可以达到50,000英尺以上。
E级飞机:适用于特殊用途,如飞行实验、科学考察或紧急救援等。
通常为无人机或特种飞机。
最大起飞重量和速度都有很大的差异,取决于具体的用途和设计。
以上就是飞机ABCDE的分类标准,不同级别的飞机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 1 -。
《战斗机大全》课件
![《战斗机大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576fb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b.png)
俄罗斯米格-35战斗机
总结词
米格-35是俄罗斯研制的第四代战斗 机,具有高机动性、先进航空电子和 武器系统。
详细描述
米格-35战斗机是俄罗斯米高扬设计 局研制的第四代战斗机,具备高机动 性、先进航空电子和武器系统。它可 以执行多种任务,包括空对空、空对 地和空对海作战。
欧洲台风战斗机
总结词
欧洲台风战斗机是一款由多个欧洲国家联合研制的第四代战斗机。
雷达的性能决定了战斗机的探测 和跟踪能力,包括探测距离、跟
踪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等。
电子战系统
电子战系统对于提高战斗机的生存 能力和作战效能至关重要,包括电 子侦察、干扰和诱骗等。
通信与导航设备
通信和导航设备对于战斗机的协同 作战和远程打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包括数据链、卫星通信和惯性导 航等。
04 战斗机未来发展
国际关系影响
提升国家地位
01
拥有先进的战斗机技术能够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形象,增强
国际影响力。
军备竞赛与国际安全
02
战斗机的研发和部署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甚至引发军
备竞赛和紧张局势,对国际安全产生影响。
技术合作与国际关系
03
战斗机的技术合作和交流能够促进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和技术
合作,有助于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高超音速战斗机
总结词
高超音速技术是未来战斗机的重要发展 方向,具有快速打击和高速撤离的能力 。
VS
详细描述
高超音速战斗机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能 够在短时间内达到高速度,实现快速打击 和高速撤离。这种技术能够提高战斗机的 作战效率和生存能力,是未来战斗机发展 的重要方向之一。
无人驾驶战斗机
总结词
简述战斗机的划代标准
![简述战斗机的划代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f71ec6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3.png)
战斗机的划代标准主要基于其研发时期的技术特点和性能水平。
具体来说,战斗机的划代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武器系统:包括导弹、航炮、炸弹等武器装备的性能水平,以及火控系统、电子战系统的技术水平。
2.发动机技术:包括发动机的推重比、耗油率、可靠性等技术指标。
3.气动布局:包括飞机的气动性能、飞行稳定性、机动性等指标。
4.雷达技术:包括雷达的探测能力、跟踪能力、抗干扰能力等指标。
5.通信技术:包括通信设备的性能水平、抗干扰能力等指标。
根据以上标准,战斗机通常被划分为以下几代:
1.第一代战斗机:主要特点是追求高空高速性能,重视武器系统和火控系统的性能,采用后掠翼、可变后掠翼等气动布局,代表机型包括美国的F-100超音速战斗机和苏联的米格-15战斗机。
2.第二代战斗机:主要特点是重视机动性能和空战格斗能力,采用三角翼、边条等气动布局,代表机型包括美国的F-4鬼怪式战斗机和苏联的米格-21战斗机。
3.第三代战斗机:主要特点是追求全方位的作战能力,包括高空、低空、高速、低速等飞行条件下的作战能力,采用可变后掠翼、前掠翼等气动布局,代表机型包括美国的F-15鹰式战斗机和俄罗斯的苏-35战斗机。
4.第四代战斗机:主要特点是强调隐身性能和信息化作战能力,采用隐身外形设计和有源相控阵雷达等新技术,代表机型包括美国的F-22猛禽式战斗机和俄罗斯的T-50战斗机。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是一般性的划代标准,实际划代标准可能因不同国家、不同时期而有所差异。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战争形态的变化,战斗机的划代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演进。
当代战斗机发展进程
![当代战斗机发展进程](https://img.taocdn.com/s3/m/f022351df18583d049645927.png)
第二代战斗机参加了越南战争(1961-1973)和其它的一 些局部战争,接受了实战的考验,结果却发现它们并不能 满足实战的要求,因为作战方式和以前预想的已经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高空高速并不是空战的主要范围,因此第二 代飞机的性能优点并不是决定空战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代
第三代:强调多用途的超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4-鬼怪、 F15、苏制米格29、苏27等 ,中国的空中美男子歼8。 出现于1960年代,并在1972年开始大规模的投入使用。 前两代的发展当中,单一用途的拦截机与战斗轰炸机进展至此, 受惠于各项系统的进步,尤其是雷达与航电的功能以及效能,使得第 三代的战斗机开始趋向多任务,多用途的路线。
第二代
第二代:强调超音速性能的战斗机——50年代后期到 60年代后期。代表机型:美制F-8、苏制米格21、中国歼7 等。 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的性能仍然偏低,速度不够,升 限、加速性、爬升率不够高,武器系统和机载设备相对简 单,因而作战能力仍有很大不足之处。为此,50年代后期 各国开始发展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强调所谓“高空高 速”,升限可达20000米以上,最大速度超过两倍音速。 个别的高空截击机的升限高达30000米,速度超过3倍音速。 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出现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代表机 型包括美国F-104“战星”式等”;英国“闪电”式;法 国的“幻影”Ⅲ和“幻影”F1;瑞典的萨伯-37;前苏联 的米格-21、等;中国在米格-21基础上研制的歼7等。
第四代开始引入线传飞控与静不稳定的设计概念搭配, 完全颠覆过去的气动力设计方式和飞行控制机构,这使得 飞行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四代半
这一代战机主要是指延续第四代的发展成果,作为第 五代战机全面服役前的过渡机种。虽说是过渡机种,但是 性能与价格往往比第五代战机来得有优势。这一代战机大 约是以俄罗斯的侧卫家族最为有名,相对于西方,则是延 续第四代的机体进行性能改良的方案居多,如美国的F15E、F-18战机、日本的F-2战斗机、俄罗斯的米格-35战斗 机、苏-35,欧洲的台风战斗机、法国的阵风战斗机、瑞典 的JAS-39战斗机,中国的歼-10B,歼-16等等
第四代战斗机 简介
![第四代战斗机 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509d149e45c3b3567ec8b6c.png)
第四代战斗机百科名片第四代战斗机第四代战斗机是目前正在研制的最先进的战斗机,它的技术战术指标是根据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战经验提出的。
现代战争已经由过去的单一兵器的对抗转变为海、陆、空军三位一体全方位的较量,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制空权的争夺。
目录概述代表机型和战斗机分代1:亚音速战斗机2:强调超音速性能的战斗机其他相关第一、二、三、四代战斗机的概况区别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中国第四代战斗机相关报道节目实录中国四代战斗机-歼20概述代表机型和战斗机分代1:亚音速战斗机2:强调超音速性能的战斗机其他相关第一、二、三、四代战斗机的概况区别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中国第四代战斗机相关报道节目实录中国四代战斗机-歼20展开编辑本段概述由于通讯手段和电子雷达、预警设备的发展,使现代战争的战场空前扩大,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飞机的作战半径也应该相应增加,为此对第四代战斗机提出了超音速巡航的要求;而为了应对敌方强大的电子雷达系统和防空导弹的威胁,飞机具有隐身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隐身无疑提高了飞机的生存率。
综合起来对第四代战斗机往往要求具有下列战术技术性能:第四代战斗机第四代战斗机的标准通常称为4S标准,因为这四个标准的英文单词都以S开头,即Super ManeuverabilitySuper Sonic CruiseStealthSuperior Avionics for Battle Awareness and Effectiveness翻译成中文就是―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某些翻译为不开加力都超音速巡航,实际上是多余的,因为战斗机巡航状态一般不用加力,加力一般用于对空格斗冲刺等任务)、―隐身能力‖和―高级战役意识和效能的航空器‖(直译)。
关于Superior Avionics for Battle Awareness and Effectiveness国内有一些译作―高可维护性‖,―超视距打击‖等等。
按照F-22的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官方文档(http://www.lockheedmartin. com/data/assets/corporate/press-kit/F-22-Brochure.pdf)的解释,更倾向于解释为―高信息优势‖,也就是―网络中心战‖。
航空基础知识
![航空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da988f1964bcf84b8d57bc8.png)
飞机的分类由于飞机构造的复杂性,飞机的分类依据也是五花八门,我们可以按飞机的速度来划分,也可以按结构和外形来划分,还可以按照飞机的性能年代来划分,但最为常用的分类法为以下两种:按飞机的用途分类:飞机按用途可以分为军用机和民用机两大类。
军用机是指用于各个军事领域的飞机,而民用机则是泛指一切非军事用途的飞机(如旅客机、货机、农业机、运动机、救护机以及试验研究机等)。
军用机的传统分类大致如下:歼击机:又称战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称驱逐机。
其主要用途是与敌方歼击机进行空战,夺取制空权,还可以拦截敌方的轰炸机、强击机和巡航导弹。
强击机:又称攻击机,其主要用途是从低空和超低空对地面(水面)目标(如防御工事、地面雷达、炮兵阵地、坦克舰船等)进行攻击,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
轰炸机:是指从空中对敌方前线阵地、海上目标以及敌后的战略目标进行轰炸的军用飞机。
按其任务可分为战术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两种。
侦察机:是专门进行空中侦察,搜集敌方军事情报的军用飞机。
按任务也可以分为战术侦察机和战略侦察机。
运输机:是指专门执行运输任务的军用飞机。
预警机:是指专门用于空中预警的飞机。
其它军用飞机:包括电子干扰机、反潜机、教练机、空中加油机、舰载飞机等等。
当然,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飞机性能的不断完善,军用飞机的用途分类界限越来越模糊,一种飞机完全可能同时执行两种以上的军事任务,如美国的F-117战斗轰炸机,既可以实施对地攻击,又可以进行轰炸,还有一定的空中格斗能力。
按飞机的构造分类:由于飞机构造复杂,因此按构造的分类就显得种类繁多。
比如我们可以按机翼的数量可以将飞机分为单翼机、双翼机和多翼机;也可以按机翼的形状分为平直翼飞机、后掠翼飞机和三角翼飞机;我们还可以按飞机的发动机类别分为螺旋桨式和喷气式两种。
飞机的结构飞机作为使用最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航空器,其主要组成部分有以下五部分:推进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发动机及其附属设备)以及燃料。
战斗机资料
![战斗机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90c2d28bd64783e09122baa.png)
战斗机资料战斗机是指主要用于保护我方运用空权以及摧毁敌人使用空权之能力的军用机种。
特点是飞行性能优良、机动灵活、火力强大;现代的先进战斗机多配备各种搜索、瞄准火控设备,能全天候攻击所有空中目标。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种战斗机是法国的莫拉纳.索尔尼爱L型飞机。
它由于装备了法国飞行员罗兰·加洛斯的“偏转片系统”,稍微解决了飞机在机载机枪射击时被螺旋桨干扰的难题,使飞机第一次在飞行员可以专心驾驶飞机去攻击对方,同时也不需要另外配备机枪手。
但是这个系统会造成子弹的战斗机过去根据执行任务又可分为“歼击机”(战斗机)和“截击机”(拦截机),拦截机的主要任务是快速的的升空之后争取高度,在敌人的轰炸机进入我方空域之前将对方摧毁。
由于拦截机是针对高飞行高度的轰炸机群,在设计上特别强调对速度与爬升率的需求,运动性在摆在较为次要的地位。
二次大战结束之后,有鉴于原子弹的摧毁威力,拦截机的发展一度成为许多国家与传统战斗机同等重要的机种。
不过在导弹逐渐成熟并大量配备之后,拦截机的特性往往可以经由传统战斗机加上导弹来满足,因此现在趋向不再专门发展拦截机种,而是以现役的机种同时担负拦截的任务。
发展历程初露锋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军用飞机首次出现在战场上,主要负责侦察、运输、校正火炮等辅助任务。
在战斗中,敌对双方的飞行员用五花八门的各种武器手忙脚乱地互相攻击,比如石头,这就是“战斗空战”的起源。
1915年4月1日,罗兰·加洛斯驾驶装备了“偏转片系统”的莫拉纳.索尔尼爱L型飞机击落了一架德国侦察机。
取得了战斗机空战的第一次胜利。
随后,德国的“福克E3”式由于装备了性能更好的“机枪同步射击”装置,以其优异的飞行性能和跟猛烈的火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性能最好,击落飞机数量最多的战斗机。
被协约国方称为“福克式的灾难”。
这个阶段的战斗机还处在萌芽期,结构多以木材加上布料蒙皮构成,机翼从单翼到三翼都很常见,主要的武器多半改自陆军使用的轻机枪。
美国战机分类
![美国战机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62020da90029bd64783e2cde.png)
A ATTACK 攻击机F FIGHT 战斗机B BOMB 轰炸机美军飞机型号分类:A-攻击机A-4 A-6 A-10B-轰炸机型号B-17,波音公司设计,重型轰炸机发动机4发,莱特R-1820活塞发动机,1200马力航程1850英里(2979 公里)巡航速度170英里(273公里)/小时最大速度300英里(483公里)/小时升限35000英尺(10667米)总重55000磅(20吨)最大载弹17600磅(8吨)长度74英尺(22.7米)翼展103英尺(31.7米)机组人员10人,机长、副驾驶、机械员、投弹手、通讯员和5名机枪手。
价格约20万美元(1942)B-24“解放者”轰炸机是美军在二战中的一种主力轰炸机。
主要性能(D型)类型:重型轰炸机成员:8—10人武器:10 X 12.7mm载弹量:6 吨长:20.22m高:5.46m翼展:33.53m总重:27.7 吨发动机:4 X 1200 马力航程:5152 公里巡航速度:281 km/h最大速度:487 km/h高度:8534 m型号B-25J制造商北美公司发动机2发,莱特R-2600活塞发动机,每发1700马力航程1350英里(2173 公里)巡航速度230英里(370公里)/小时最大速度272英里(438公里)/小时升限25000英尺(7619米)总重28460磅载弹3000磅+18挺0.5英寸机枪长度52.1英尺(16.13米)翼展67.7英尺(20.6米)机组人员5人:机长、副驾驶、投弹员兼领航员、通讯员兼机枪手、机枪手B26“掠夺者”类型中型轰炸机成员7 人武器11 X 12.7 mm载弹量2 吨长17.09 m高 6.20 m翼展21.64 m重18.3 吨发动机2 X 1920 马力航程1771 km巡航速度348 km/h最大速度458 km/h高度6034.7 m机高:14.25公尺最大离陆重:185970公斤最高时速:705公里上升能力:13725公尺续航能力:15000公里(B-29)一般规格- 乘员: 10: 机师, 副机师, 飞行工程司, 轰炸手, 领航员, 无线电员, 侧炮手(二人), 上方炮手, 尾炮手- 长度: 99 呎0 吋(30.2 米)- 翼展: 141 呎3 吋(43.1 米)- 高度: 27 呎9 吋(8.5 米)de:Boeing B-29- 空载重量: 74,500 磅(33,800 公斤)- 满载重量: 120,000 磅(54,000 公斤)- 最高起飞重量: 133,500 磅(60,560 公斤)- 发动机: 4×莱特R-3350-23 超级增压星形发动机,每个2,200 匹马力(1600 千瓦) 性能- 最高速度: 每小时357 英里(574 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 每小时220 英里(350 公里/小时)- 作战续航距离: 3,250 英里(5,230 公里)- 运输续航距离: 5,600 英里(9,000 公里)- 实用升限: 33,600 呎(10,200 米)- 爬升: 900 呎/分钟(270 米/分钟)- 翼面负载: 69.12 磅/呎²(337 公斤/米²)- 功率/重量比: 0.073 匹/磅(121 瓦/公斤)B-32统治者动力装置:4具2,200马力莱特R-3350-23A双旋风18缸空冷星形发动机,每具发动机装备有两具涡轮增压器。
各国战机划代标准
![各国战机划代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db60f41767f5acfa1c7cdaa.png)
依据航空技术发展水平和军方作战要求“飞机初上战场,仅用于阵地侦察而已。
如果双方空中遭遇,出于骑士风度,有时还会挥手打一下招呼。
但随着敌对情绪的高涨,飞行员偶尔也会腾出一只手来,朝对方开一两枪,以示驱离警告。
”中国航空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航空史研究会理事、国家航空博物馆首批特聘研究员级顾问兼工艺师江东告诉记者,据考证,世界上第一架“战斗机”当推法国的莫兰·索尔尼L 型飞机。
其重要标志是终于能够用“固定”安装在机头上面的机关枪直接瞄准和打击目标了。
直到上世纪的40年代,飞机都还以活塞式发动机为动力,即大众所谓的“螺旋桨飞机”。
因此,直到二战结束,无论是军用或是民用飞机,都统统归属于相对老旧的“活塞式飞机”范畴内。
1939年8月27日,德国亨克尔飞机厂研制的世界第一架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推进的飞机He178完成首飞,标志着人类叩开了喷气时代的大门。
从此,人类终于摆脱了螺旋桨所带来的技术限制,使飞行速度顺利突破700千米/小时大关。
要说战斗机在技术上的“划代”,则始于战斗机全面采用喷气发动机之后,大约发生在上世纪的50年代伊始,最先提出此概念的是美国等西方阵营国家。
“而按照各个年代航空技术发展水平和军方作战要求,战机可以划分为四代。
”第一代战斗机首批采用喷气发动机出现时间: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设计特点】首批采用喷气发动机的战斗机,采用直机翼,带机炮,雷达还仅在特殊的夜间战斗机上装备。
但机载电子设备非常简陋,基本无法进行全天候作战,最大飞行速度在800-1000公里/小时之间,它们的作战武器仍以航空枪炮或火箭弹为主,通过光学仪器实现目视瞄准。
它的使用寿命很短,发动机可靠性差、体积笨重,其功率也只能进行缓慢调节。
【典型机型】德国的Me 262。
它是世界第一种实际投入战斗的喷气式战斗机,最大速度870公里/小时。
Me262表现出的高性能让空军元帅戈林和战斗机总监加兰德中将喜出望外,可“伟大的元首”又来搅局,他命令将Me262作为一种高速轰炸机投产。
四代机
![四代机](https://img.taocdn.com/s3/m/e57c36e69b89680203d825e3.png)
最早的喷气式战斗机,是二战末期出现的。
军事家习惯把此后几十年里出现的各种战斗机划分为若干“代”。
然而各国划分这个“代”的标准不尽相同。
按照美国和欧洲的体系,第一代战机是从二战末到朝鲜战争期间出现的跨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主要是机械化战斗机。
如美国的F-86和前苏联的米格-15。
第二代战斗机从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研制,可达二倍音速,空对空导弹成为主要武器。
如美国的F-4和前苏联的米格-21等。
第二代战机在美俄早已退役,但不少发展中国家还在使用。
第三代战斗机从越战后开始研制,,装备了多普勒相控阵雷达,并向对空、对海、对地全方位攻击的“多用途”发展。
第四代战斗机更强调隐身(反雷达)、超音速巡航以及超视距打击能力,是当前最尖端的战斗力。
而俄罗斯对战斗机的代次划分略有不同。
大致来说,俄军把欧美的前两代战机划分成为了三代,这样,F-15、苏-27按俄军的算法就是第四代,而F-22、T-50、歼20则为第五代。
所以,说歼20是第四代的,是按欧美标准;说是第五代的,则是按俄军标准,都是一回事。
我国“歼”字头家族经过60余年的发展和战火洗礼,目前我国空军拥有兵力40多万人,各式飞机3000多架,其中作战飞机约2000架左右。
“歼”字打头的是这里面的歼击机。
1955年,沈阳飞机公司开始试制我国首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
1964年歼6试飞成功,这是我国首架超音速战斗机,到1986年停产。
歼5、歼6均为第一代战斗机,进入21世纪后相继从我军退役。
1966年,国产第二代战机歼7试飞成功。
至2006年停产为止,仅成都飞机公司生产的歼7各型飞机即超过1500架,其中约500架出口巴基斯坦等国。
1969年,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歼8排除“文革”干扰首飞成功。
歼7、歼8这两款第二代战斗机,是目前我国空军和海航的主力战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研制第三代战斗机——歼10。
1998年首飞,至21世纪方才解密。
20世纪90年代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苏-27战斗机生产线,改名为歼-11,并于1998年首飞。
战斗机的代数划分详解
![战斗机的代数划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8043829aaea998fcc220ee6.png)
F-111战斗轰炸机
第四代战斗机
为应对战斗机成本的持续增长和F-4所取得的空前成功,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多用途战斗机变得非常流行, 这时发展的战斗机称为第四代战斗机。此时的战斗机 即使是专门为某一任务而设计的飞机也具有了多用途 能力。如米格-23和"狂风"等飞机发展出了各种用途的 专用型机,真正意义的多用途战斗机也纷纷登场,如 美国F/A-18"大黄蜂"和法国"幻影"2000。与前一代的截 击机不同,第四代战斗机的设计是超视距作战和近距 格斗并重。电传控制和放宽静稳定性设计被广泛采用。 第四代战斗机典型机型包括前苏联的米格-29、米格-31、 苏-27,法国"幻影"2000,英国的"狂风",以及美国的 F-14、F-15、F-16和F/A-18等。
德国的Me 262
Me-262(梅赛施密特-262战斗机)是人类航空史上第一种用于实战的喷气式 战机。它那呼啸着的喷气式发动机和后掠式机翼显示了战斗机发展的新方向, 同时也揭开了空战史上新的一页。虽然Me-262被视作深陷绝境的纳粹德国空 军施展的最后绝招,而且其生产能力远远达不到扭转战局的需求,但不到一 年的实战过程却证明它不愧为一种强大的作战飞机。
英国“闪电”
英 国 “ 闪 电 ”
苏-9战斗机
为发五苏苏 “全十联 捕天年苏系 鱼候代霍列 笼截研伊高 击制设空 机的计高 ,一局速 。北种于拦 约单上截 绰座世机 号单纪是
-9
(Fishpot)
米格-21战斗机
米格-21战斗机(MIG-21)是前苏联于50年代初期研制的一种轻型 超音速战机,单座单发。该型战斗机的原型机于1955年原型机 首次试飞,1958年开始装备部队,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生 产最多的一种飞机,目前仍有四大洲的近50个国家空军在使用 米格-21战斗机。
简单梳理:二战后世界战斗机划代与发展梗概
![简单梳理:二战后世界战斗机划代与发展梗概](https://img.taocdn.com/s3/m/0df8b7e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e.png)
简单梳理:二战后世界战斗机划代与发展梗概简单梳理:二战后世界战斗机划代与发展梗概战后世界战斗机发展,属于喷气式时代,二战结束后,英美法俄等战胜国均通过各种手段收集德国占领区内各种军事科技和人才,各国喷气式战斗机技术由此得到巨大进步,这一点背景大家很清楚,不再赘述了。
目前公认的战斗机划代有三种,一种分为四个代系,另两种分为五个,后者两种代系也略有不同,下面就以第一种四代划分方式简单回顾一下:第一代战斗机:诞生服役时段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至 20世纪50年代末,代表机型:美国F80/84/86/100,苏联米格15/17/19,法国神秘,英国猎人/流星,中国歼5/歼6等;典型特征:亚音速/跨音速这一代战斗机继承二战末期各国喷气式战斗机技术,主要目标仍然是提高飞行速度、高度,增大发动机推力,增强火力,为了提高飞行速度,这一代战斗机均采用后掠翼设计,采用新型涡轮喷气式发动机,机身材料采用全金属蒙皮,主要武器为各种口径机炮、自由落地航弹或者火箭弹,使用光学瞄准具,这一代战斗机无论在飞行高度、速度还是空中机动性上,均有巨大进步。
50年代中期之后,各国也同时通过加大发动机推力和机翼后掠角的方式,第一次突破音速障碍,比如美制F100和苏联米格19,这些战斗机最高速度一般达到1.3马赫,但准确的说,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1.3马赫尚属“跨音速区域”,并非真正的超音速。
这一代战机中,出现了早期“夜间战斗机”,也就是一部分战斗机在机头装入早期机载雷达,实现了全天候作战,如美国F86L、苏联米格19P,中国歼5甲歼6甲,但这些早期雷达性能极差,也无实用导弹,故夜间拦截能力低下。
一代机的主要战例就是朝鲜战争,在朝鲜战争中,中苏空军的米格15与美国的F84/86进行了激烈对抗,在性能方面,米格15速度、高度和爬升更快,而F86则在水平机动上占优,虽然依仗更出色的战术素养,美国空军在空战中赢得较高的交换比,但美国人也不得不承认,米格15是一款完全能够媲美F86的最好战斗机,此时是美苏战斗机在技术上差距最小的一个时期。
战斗机划分标准
![战斗机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2334bf59e31433239689340.png)
按照西方的战斗机分代划分方法1:亚音速战斗机(喷气革命)——代表机型:美制F86、苏制米格15、中国歼5(前苏联米格15仿制型)等第一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喷气式、亚音速,从此战斗机螺旋桨时代进入喷气时代,史称战斗机的“喷气革命”。
2:强调超音速性能的战斗机(超音速革命)——代表机型:美制F4、F5,苏制米格21、米格25(2代机的巅峰作品),中国歼7(前苏联米格21的仿制型)等第二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战斗机速度首次超过音速,并且重视速度,认为速度越快战斗机越强(非能量机动原理设计),史称战斗机的“超音速革命”3:强调中近距离空战和空空格斗的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能量机动革命)——代表机型:美制F15、F16、F14、F18,苏制米格29、苏27、苏30(苏27的改进型)中国歼10等,其中F15、F16、米格29、苏27被称为冷战末期统治天空的战斗机“四大天王”。
第三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符合能量机动原理设计的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
关于能量机动原理,百度里很少有人回答准确什么是第3代战斗机,第三代战斗机就是用能量机动原理设计出来的战斗机。
越南战争时期,美国空军发现,自己的F4速度比米格21快,但是屡屡被米格21击落,甚至在不利情况下难于脱身。
这是为什么?。
一些老的空军退役的飞行员和科学家一起合作研究,发现了“能量机动原理”,具体含义比较复杂,在此不多讲,能量机动原理即,同时具有最大动能和最大势能的战斗机在空战中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很高,这些人在综合了自二战以来所有战斗机格斗案例后的惊人发现,合理的解释了战斗机快和高之间的取舍。
他们提出了和但是理论相悖的能量机动原理,指出,以后设计战斗机,速度并不是第一要求,飞机所有性能复合能量机动原理越好,他们也被当时不理解他们行为的人称为“战斗机黑手党”。
但是F15制造出来以后,一鸣惊人,F15是第一款符合能量机动原理的战斗机,其后的F16服役,F16是第一款根据能量机动原理精确计算后制造的战斗机,自此美国空军进入3代机时代,前苏联几乎花了十几年才搞明白了能量机动原理。
歼二零是几代机呢
![歼二零是几代机呢](https://img.taocdn.com/s3/m/15e0c79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9.png)
歼二零是几代机呢歼二零是几代机呢?在近日举行的第14届中国航展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大校表示,“中国第五代战机歼-20,已经遍布‘东南西北中’”。
这是空军新闻发言人首次使用“第五代战机”表述歼-20,引发广泛关注。
实际上,这不是“第五代战斗机歼-20”的表述第一次出现在官方表述中。
这种变化,也绝不是一个名称的简单改变。
借此机会,我们也简单科普一下世界各国战斗机的划代,中国的战斗机划代标准经历了什么变化,以及歼-20为什么由四代晋级五代。
珠海航展上展示的歼-20模型。
澎湃新闻记者谢瑞强摄美国“五代论”哪个正宗?目前,国内媒体普遍认为美国的战斗机“五代论”,源自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Code One》杂志(季刊)2005年的第4期《代沟》一文。
该文作者是美国的航空史学家沃尔特·博恩。
他曾经是空军飞行员,1974年就退役了,后曾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馆长,1986年辞职。
他写这篇*的时候,没什么公职了,主要身份是“航空史学家”。
这篇*被国内很多专家和媒体认为是美国战斗机“四代论”改为“五代论”的标志。
这篇*把喷气式战斗机分为五代(这里简称“美标1”)。
第一代主要是未用于实战的试验型飞机。
作者认为,第一种真正的喷气战斗机是亨克尔的He280。
此外,第一代战斗机还包括Me262、英国的“流星”等。
第二代战斗机主要特征是使用后掠翼,亚声速飞行。
这一代战斗机典型代表包括美国的F-86、F9F,苏联的米格-15等,这一代飞机最快速度能够达到跨声速。
第三代战斗机使用了一系列新设计,性能也有所提高,包括达到了超声速。
第三代战斗机包括美国的“百系列”战斗机,也就是F-100、F-101、F-102、F-104、F-105、F-106,苏联的米格-17、米格-19,法国达索公司的“军旗”、“幻影”III等。
这一代的后期战斗机性能更好,包括F-105、F-4,苏联的米格-21和米格-25,瑞典的萨伯-37“雷”。
战斗机的分类及用途
![战斗机的分类及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dce8002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c.png)
战斗机的分类及用途战斗机按用途分类各国家不太一样,大致可分为:1、制空优势战斗机(前线歼击机),各国家空中格斗主要飞机。
2、截击歼击机,速度快,航程、续航能力相对小短,少量配置。
3、护航歼击机,载弹大,续航能力强,过载机动性能优。
4、战斗轰炸机(中国称之为歼轰机),主要用于近海防御,拦截及摧毁中低空及海面高价值目标,或者执行战略武器投放任务。
5、联合战斗机(多用途战斗机),飞机性能优异,适用大部分战斗要求及任务,如美国F35。
6、强击机,如中国强5、美国空中炮艇等,此类飞机执行对地战术任务,为了成为良好的对地武器投射平台,飞机速度较慢,载弹量大,飞机关键区域加装防弹设备等。
轰炸机就不介绍了。
分代原则主要有三条:1、各国研制的战斗机分代标准应该是统一的,应该以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的典型战斗机作为“标杆”,确定分代的标准。
2、各代战斗机的主要技术水平和作战效能要有“台阶性”的提高。
也就是说下一代战斗机比上一代战斗机要“高出一个台阶”。
而不是只要技术水平有所提高、技术特点有所不同,就算“更新换代”了。
3、“换代飞机”必须曾是一个时期的主力机种,要有一定的装备数量、并经过实战考验,一些研究性的飞机不能看作换代飞机。
这样,战斗机分代的标准就清楚了,混淆颠倒的说法也可减少或避免了。
根据这个分代标准至今喷薄欲出气式战斗机可分四代,前三代均已投入使用,第四代正在研制中。
其主要技术特性和代表型号是:第一代飞机的最大速度M0.9-1.3;装航炮、火箭弹和第一代空对空导弹;机上还装有光学一机电式瞄准具和第一代雷达。
代表型号是美国的F-86、F-100和苏联的米格-15、米格-19等。
第二代飞机的最大速度M2-2.5,装第二代空对空导弹和航炮;并装有第二代雷达和具有一定拦射能力的火控系统。
代表型号是美国的F-4、F-104,苏联的米格-21、米格-23和法国的“幻影”Ⅲ等。
第三代飞机的最大速度与第二代相近;装中距和近距格斗导弹、速射航炮;并装有第三代雷达和全方向、全高度、全天候火控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西方的战斗机分代划分方法
1:亚音速战斗机(喷气革命)——代表机型:
xx制
F86、xx米格
15、中国歼5(前苏联米格15仿制型)等
第一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
喷气式、亚音速,从此战斗机螺旋桨时代进入喷气时代,史称战斗机的“喷气革命”。
2:强调超音速性能的战斗机(超音速革命)——代表机型:
xx制
F4、F5,xx米格
21、米格25(2代机的巅峰作品),中国歼7(前苏联米格21的仿制型)等
第二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
战斗机速度首次超过音速,并且重视速度,认为速度越快战斗机越强(非能量机动原理设计),史称战斗机的“超音速革命”3:强调中近距离空战和空空格斗的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能量机动革命)——代表机型:
xx制
F15、F
16、F
14、F18,xx米格
29、苏
27、苏30(苏27的改进型)中国歼10等,其中
F15、F
16、米格
29、苏27被称为冷战末期统治天空的战斗机“四大天王”。
第三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
符合能量机动原理设计的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
关于能量机动原理,百度里很少有人回答准确什么是第3代战斗机,第三代战斗机就是用能量机动原理设计出来的战斗机。
越南战争时期,美国空军发现,自己的F4速度比米格21快,但是屡屡被米格21击落,甚至在不利情况下难于脱身。
这是为什么?。
一些老的空军退役的飞行员和科学家一起合作研究,发现了“能量机动原理”,具体含义比较复杂,在此不多讲,能量机动原理即,同时具有最大动能和最大势能的战斗机在空战中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很高,这些人在综合了自二战以来所有战斗机格斗案例后的惊人发现,合理的解释了战斗机快和高之间的取舍。
他们提出了和但是理论相悖的能量机动原理,指出,以后设计战斗机,速度并不是第一要求,飞机所有性能复合能量机动原理越好,他们也被当时不理解他们行为的人称为“战斗机黑手党”。
但是F15制造出来以后,一鸣惊人,F15是第一款符合能量机动原理的战斗机,其后的F16服役,F16是第一款根据能量机动原理精确计算后制造的战斗机,自此美国空军进入3代机时代,前苏联几乎花了十几年才搞明白了能量机动原理。
后来出来了苏27和米格
29.。
这里有一个争议,即F14,有人认为F14并不能符合能量机动原理设计,但是我们仍然把它算做第3代战机,因为当时正值“战斗机黑手党”和官员们争吵,另外,F14的可变后掠翼为能量机动原理提供了修正机会,所以仍然算第三代战斗机。
史称战斗机的“能量机动革命”
4:强调隐身性能等4S标准的的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
美制F22“猛禽”、F35“闪电”,俄罗斯在研的苏47(S37)“金雕”战斗机
第4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4S,我就不多讲了。
史称战斗机的“隐身革命”。
关于苏联/俄罗斯战斗机的划分代方法是把可变后掠翼的米格—23和美制F—111单独划分一代称之为第三代,前两代和西方划分方法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