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
法律基础知识
法律基础知识目录一、法律基本概念 (3)1. 法律的定义与特征 (4)2. 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 (5)3. 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 (6)二、法律要素 (7)1. 法律规则 (8)2. 法律原则 (9)3. 法律概念 (11)三、法律渊源与效力 (12)1. 法律渊源的种类 (13)2. 法律效力的层次 (15)3. 法律适用的原则 (16)四、法律制定与实施 (18)1. 法律制定程序 (19)2. 法律适用条件 (19)3. 法律遵守与执行 (20)五、法律关系 (21)1. 法律关系的主体 (22)2. 法律关系的客体 (23)3. 法律关系的内容 (24)六、法律责任 (25)1. 法律责任种类 (26)2. 法律责任的认定与追究 (28)3. 法律救济途径 (29)七、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 (31)1. 法治国家的理念与原则 (32)2. 法治社会的建设与维护 (33)3. 全民守法与法治教育 (34)八、国际法与国际私法 (35)1.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36)2. 国际私法的管辖与法律适用 (37)3. 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制度 (39)九、常用法律法规解读 (40)1. 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42)2. 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43)3. 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45)4. 行政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46)5. 经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48)6. 社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49)一、法律基本概念法律的定义:法律是一套规范和约束社会行为的规则体系,由国家制定和实施,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解决纠纷和促进公平正义。
法律的特征: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稳定性、明确性和可预测性等特点。
它适用于所有在其管辖范围内的个人和组织,违反法律会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
法律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法律可以分为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
不同类型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
法律基础知识
一、法理学1. 法的特征是:(1)意志性,法体现的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2)国家性,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是国家权力的体现;(3)规范性,法以权利和义务确定人们的行为规则,以确立、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4)强制性,法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违反义务的行为予以国家名义的制裁。
2. 成文法是指国家立法机构按照既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发布和实施的法律,一般都以法典和单行法规文件形式出现。
3. 不成文法是指不经过正式的立法机构的立法程序而是在司法实践中由人民法院加以确认、因而不具有法典和单行法规文件的存在形式的法律,主要由习惯法和判例构成。
4. 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法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作相应的变化,否则就不能达到为自己经济基础服务的目的。
5. 法对于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并且通过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6. 法与政治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可以归纳为政治主导法律,法律规制政治。
7. 法与道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生成方式上的建构性与非建构性;行为标准上的确定性与模糊性;存在形态上的一元性与多元性;调整方式上的外在侧重与内在关注;运作机制上的程序性与非程序性;强制方式上的外在强制与内在约束;解决方式上的可诉性与不可诉性等方面。
8. 以引起责任的行为性质为标准,将法律责任划分为:(1)刑事责任;(2)民事责任;(3)行政责任;(4)违宪责任;(5)国家赔偿责任。
9. 法律制裁可依不同标准分为不同的种类。
与法律责任的种类相对应,可以将法律制裁分为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违宪制裁。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的16字方针,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新16字方针确立了我国依法治国新阶段的四大目标。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是依法治国的目标并未全部达成,实现政治文明的征程仍在路上,需要我们继续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克服法治发展过程中的障碍。
法律基础知识详细解读
法律基础知识详细解读法律基础知识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了解的一部分,对维护自身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解读法律基础知识,包括法律的定义、法律的分类、法律的来源以及法律的适用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
一、法律的定义法律是一种规范人类社会行为的制度,主要是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规则来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权威。
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对每个公民都具有约束力。
二、法律的分类法律按照其内容和效力可分为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商法、劳动法等多个领域。
其中宪法是国家最高法律,具有最高效力和权威。
而行政法、民法、刑法等则是对不同领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法律。
三、法律的来源法律的来源可以分为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等多个层次。
其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其他法律都必须符合宪法规定。
法律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普遍适用于全体公民的规范,如民法典、刑法典等。
法规是国务院、地方政府等制定的具体规范,如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规章是各个部门、机构制定的针对特定事项的规范,如部门规章、企事业单位规章等。
司法解释是最高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四、法律的适用法律的适用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适用地域、适用时间和适用主体。
适用地域是指法律规范的适用范围,可以是全国范围、地方范围或特定区域范围。
适用时间是指法律规范的适用期限,可以是立即生效、具体时期或特定事件发生后。
适用主体是指法律规范的适用对象,一般包括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五、法律的违反与制裁法律规定了公民或组织在社会行为中的规范,如果违反法律规定,将面临相应的法律制裁。
法律制裁可以分为民事制裁和刑事制裁两种形式。
民事制裁主要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争议,如赔偿损失、履行合同等。
而刑事制裁则是通过刑事诉讼来追究犯罪责任,如刑罚、拘留等。
综上所述,法律基础知识是公民必备的一部分,了解法律的定义、分类、来源和适用等内容对于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法律基础知识
▪ A.法系 B.法律体系 C.法律渊源 D.法的形式 ▪ 3.法律如果未经正式公布,则 ▪ A.有效 B.部分有效 C.效力待定 D.不生效
▪ 4.法的制定主体是: ▪ A.中国共产党 B.全体人民 C.国家 D.党和国家 ▪ 5.在我国,立法的基本依据是: ▪ A.党的政策 B.客观实际 C.宪法 D.国际准则 ▪ 6.在我国负责公布法律的机关是:
和运转环节的全系统,包括立法系统、执法系统、司法
系统、守法系统、法制监督系统等。由这些系统组合而
成的一个纵向的法制运转体系。
▪
法学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有关法律的学科体系。
▪
立法体系是指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的规范性文件的系统,是法的效力等级系统。
▪
法系是指根据法的历史传统对法所作的分类。
▪
法律部门:又称部门法,是根据一定标准
▪ 法的效力层次遵循的原则:宪法至上
原则;等差顺序原则;特别法优先原则;实体法 优先原则;国际法优先原则;新法优先原则。
▪ 法的效力范围:
▪ 3、法律体系
▪
又称“法的体系”或“法体系”,是指由一国现
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
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
法制体系:也称“法制系统”是指法制运转机制
▪ 二、多选
▪ 1、法的基本特征有: ▪ A.技术规范而非行为规范 B.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 C.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有的法有普遍约束力 ▪ 2、法的规范作用包括: ▪ A.指引 B.评价 C.预测 D.执行社会事物 ▪ 3、法的社会作用的具体表现: ▪ A.组织和管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化大生产 ▪ B.推进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 C.维护社会的正常生产与产品交换秩序 ▪ D.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和条件
法律常识,法律基础
法律基础知识,法律常识(一)《法律基础》第一部分法律基本知识一.法律的概念:法律的含义、特征、分类和作用。
二.法律的制定:法律制定的含义和特征,立法体制。
三.法律的实施:法律实施的概念,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的效力,法律关系,法律责任和制裁,法律解释。
第二部分宪法一.宪法概述:宪法的含义和特征,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监督保障。
二.国家的基本制度:中国的国体,政体,选举制度,国家结构形式,经济制度。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三部分行政法一.行政法概述:行政法的概念,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
二.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概念。
三.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概念和分类,行政行为成立的条件,行政行为的效力及其分类。
四.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概念和原则,行政复议的范围,行政复议的管辖,行政复议的申请、受理、决定和执行。
第四部分刑法一.刑法概述:刑法的概念与任务,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适用范围。
二.犯罪和犯罪构成:犯罪的概念,犯罪构成。
三.故意犯罪的形态: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四.刑罚:刑罚的概念与目的,刑罚的种类,量刑,数罪并罚,缓刑和假释,时效。
第五部分民法一.民法概述:民法的概念,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
二.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三.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瑕疵民事行为,代理。
四.民事权利:物权,债权,人身权。
五.民事义务与侵权责任:民事义务,侵权责任。
第六部分经济法一.经济法概述: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经济法律关系。
二.公司法:公司法概述,公司的概念和分类。
第七部分社会法一.劳动法:基础概念,《劳动法》,《劳动合同法》。
第八部分诉讼法一.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和基本程序,刑事诉讼中涉讼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二.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管辖,诉讼参加人,证据,强制措施,审判和执行程序,民事诉讼时效。
法律基础必学知识点
法律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法律基础中需要掌握的必学知识点:
1. 法律的定义和分类:了解法律的基本定义以及法律的分类,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
2. 法律的来源和形式:了解法律的来源和形式,如宪法、法律、行政
法规、司法解释等。
3. 法律的效力和适用:了解法律的效力和适用的原则,如合法性原则、公正原则、适用性原则等。
4. 法律主体和客体:了解法律关系中的法律主体和客体,如公民、法人、国家等。
5. 法律权利和义务:了解法律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和范围,如人身
权利、财产权利、合同义务等。
6. 法律程序和司法制度:了解法律程序和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如诉讼程序、证据规则、审判程序等。
7. 法律责任和制裁:了解违法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如
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等。
8. 法律保护和救济:了解法律保护和救济的途径和方式,如诉讼、仲裁、行政救济等。
9. 法律伦理和道德观念:了解法律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和界限,如法律
道德化、道德约束力等。
10. 法律文书和法律解释:了解法律文书的写作规范和法律解释的原则和方法,如判决书、决定书、司法解释等。
以上是法律基础必学的知识点,通过系统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理解和应用法律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一个基础的框架,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
法律基础知识汇总精品
第一节法理学一、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1.法的定义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好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特征(1)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2)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3)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4)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法体现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人或少数人的意志,同时也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简单的相加。
二、法的渊源法的渊源,也被称为法的形式,是指由一定的有权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现形式。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一般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
(一)法的渊源1.宪法作为法的形式,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经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综合性地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的效力的一种法。
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法律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补充、废止的。
根据《立法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国家行政机关体系中最高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基础知识总汇
法律基础知识总汇法律是一套社会规范和制度,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了解法律基础知识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保护自己的权益,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法律。
本文将为你总结一些重要的法律基础知识。
一、法律的分类1.民法与刑法:民法是指调整私人法律关系的法律体系,包括人身权、财产权、婚姻家庭等方面的规定;刑法则是处理犯罪行为和刑事责任的法律体系,规定了各类犯罪的定义和刑罚。
2.行政法与宪法: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行为和行政组织活动的法律体系,包括公务员法、行政诉讼法等;宪法则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律,确立了国家的制度、权力机关和公民的基本权利。
二、法律的原则和价值观1.法治原则: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强调法律的公正性、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
法治意味着国家、政府和个人都必须按照法律行事。
2.公正与公平:公正是法律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法律对人人平等、一视同仁;而公平则是在特定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待遇。
3.保护和平:法律起到维护社会治安和预防犯罪的作用,它保障了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4.尊重人权:法律承认和保障个人的基本人权,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平等权等,鼓励人们行使自己的权利并保护他人的权利。
三、重要法律原则和制度1.无罪推定:刑法规定“疑罪从无”,要求法律的适用以及罪行的证明都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否则被告人应当以无罪推定。
2.契约自由:合同法规定契约自由原则,即合同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有自由与对等的地位,根据自己的意愿订立、变更或解除合同。
3.知情同意:在医疗领域,医疗法规定了患者必须获得医生提供的相关信息,并在明确意愿后才能进行医疗操作。
4.依法行政:行政法规定官员和政府机关必须尊重和执行法律,依法办事,不得违法乱纪或任意操纵权力。
四、法律的途径和机构1.司法机关:司法机关负责审理案件,维护法律的公正和权威。
包括法院、检察院等机构,法官和检察官是司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律基础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统治阶段〔国家〕意志的规范体系。
2、法的作用,指法对人的行为和社会生活影响,是法的本质在社会中的表现。
3、法的创制又叫法的制定或立法,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法律制定泛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补充、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狭义的法律制定专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或称国会、国家立法机关等〕制定、修改、补充、废止基本法律〔或法典〕和法律的活动。
4、法的实施,是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实现的活动。
5、法律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客观法律现象的主观反映,即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
6、法律解释就是人们对现行法律规范或法律条文的内容、含义以及使用的概念、术语等所作的说明。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人身自由权、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特定人的权利8、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㈠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㈡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㈢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㈣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㈤依法纳税9、国家机构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1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驶自治权,使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民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11、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的版图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设立的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特别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行政区域。
1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
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行驶国家元首的职权。
法律基础ppt课件
行政争议的法律救济途径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等。行政复议是由行政机关内部进行审 查,行政诉讼则是由法院进行裁决,国家赔偿则是国家对受害者的赔偿。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分类
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 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
绝对义务和相对义务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01
02
03
对应关系
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 相互对应,权利人享有权 利的同时也承担相应的义 务。
相互依存
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没 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 无义务的权利。
平衡关系
在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 务应当平衡,不应出现权 利过多或义务过重的情况 。
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
法律体系
指一国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 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成的一个呈体系 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律部门
指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是按照一定 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集 合体。
法律关系与法律事实
法律关系
指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 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事实
法律救济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法律救济是指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权利和利益,包括 司法救济和非司法救济。
详细描述
法律救济是指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权利和利益的一系列 活动。它通常包括起诉、辩护、申请执行等环节,以确 保权利和利益得到合法、有效的保护。根据救济的来源 不同,法律救济可以分为司法救济和非司法救济。司法 救济是指通过法院来保护权利和利益的救济方式,如民 事诉讼、刑事诉讼等;非司法救济则是指通过仲裁、调 解、行政复议等方式来保护权利和利益的救济方式。
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
法律基础知识清单
法律基础知识清单法律是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每个人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个法律基础知识清单,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法律体系和相关概念。
一、法律的定义和分类1.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或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具有强制力的规则和规定的总称,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工具和人们行为准则的核心。
2. 法律的分类:法律可以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律、刑事法律、民事法律、商法、劳动法等各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特定的法律规定。
二、法律的来源和层级1. 法律的来源:法律的主要来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
宪法是最高法律,其他法律都必须遵守宪法的规定。
2. 法律的层级:法律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宪法位居最高,法律次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居次要地位。
三、法律主体和权利义务1. 法律主体:法律主体是指具有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人或组织,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2. 法律权利和义务:法律给予人们一定的权利,同时也要求人们承担相应的义务。
常见的法律权利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知识产权等。
四、法律责任和违法行为1. 法律责任: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等。
2. 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民事纠纷行为。
五、法律程序和司法制度1. 法律程序:法律程序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的法律活动,包括刑事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等。
2. 司法制度:司法制度是指国家依法设立的独立的审判机构和相关机构,负责审理各类案件并作出裁决。
六、法律保护和维权措施1. 法律保护:法律保护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对人民的合法权益给予保护,包括维护人身权利、财产权益等。
2. 维权措施:维权措施是指当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采取的法律手段和方式,如起诉、申请仲裁等。
七、法律与道德的关系1. 法律与道德的异同:法律是法治社会的基础,强调依法行事,具有强制力。
入门级法律基础知识
入门级法律基础知识法律是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对于每个人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入门级的法律基础知识,帮助读者对法律有更全面的认识。
1.法律的定义和分类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公布的对社会行为有约束力的规定。
根据体系和性质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劳动法、商法等多个领域。
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宪法和法律层级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对其他法律具有最高的威力。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
其他法律在宪法的框架下制定,并不能违背宪法的规定。
3.法律的适用法律适用的原则包括普通适用和特殊适用。
普通适用是指法律对于一般情况下的规定和制裁;而特殊适用是对特定人群、特定行为做出的规定和制裁。
法律的适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不能随意变通。
4.法律的效力法律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
一旦法律被制定并公布,就具有普遍约束全体公民的效力,无论个人是否知晓该法律。
同时,法律对于违反者有强制执行的措施,如罚款、拘留、判刑等。
5.合同法基础知识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的成立需要三个基本要素:意思表示、标的物和法律许可。
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的当事人、合同的标的、合同的条款和合同的履行等。
6.刑法基础知识刑法是规定国家对违法行为制止、惩罚和改造措施的法律。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罪责刑相适应等。
刑法分为普通刑法和特殊刑法,普通刑法适用于一般情况,特殊刑法适用于特定行为和特殊身份的人群。
7.民法基础知识民法是规范民事关系的法律,主要包括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和民事责任等内容。
在民法中,私人行为是指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公人行为是指与国家机关有关的行为,8.行政法基础知识行政法是规范公共行政活动的法律,包括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权、行政权利和行政责任等内容。
行政法的实施主体是行政机关,而行政法的内容和适用要根据具体行政行为和情形进行判断。
法律基础
一、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 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 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 身关系的法律规范。
概
念
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民法典——公元 161年古罗马制定的《古罗马市民法》,是 现代民法的始祖。 我国的民法——1986 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通过,1987年1月1日起 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法通则》,简称 《民法通则》。
A.自愿原则 C.诚信原则 B.平等原则 D.公平原则
5.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 必须在合法界限内行使权利,要遵守 国家的法律和国家政策,尊重社会公 德和社会公共利益,遵守公序良俗, 不得损害他人、国家、集体和社会公 共利益。
【案例】“公序良俗第一案”
——泸州遗赠纠纷案
黄永彬立下遗嘱,将财产遗赠给 婚外同居五年的女子张学英。黄永彬 去世后,与黄永彬结婚三十余年的妻 子蒋伦芳控制着全部财产,拒绝分给 张学英。张遂向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 人民法院起诉蒋。
[问题] 根据我国 法律,赵勇是 否有署名的权 利和获得报酬 的权利?
【案例答案】
1、《民法通则》第10条规定:“公民的民 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因此,无论是成年人 还是未成年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能力。 著作权是一项民事权利,它包括作者署名权和 获得报酬权。赵勇完全享有著作权,也当然享 有署名权和获得报酬权。 2、该杂志社虽然为教委下属,但杂志社与 赵勇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适 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杂志社选用 赵勇的作品,就应该依照我国《著作权法》为 赵勇署名并支付报酬。
引起债的发生的主要 根据有四种: 合同 侵权行为 不当得利 无因管理
不当得利之债:不当得利是指没 有合法根据,使他人财产受到损失而 自己获得利益的一种法律现象。 无因管理之债:无因管理是指没 有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义务,为 避免他人的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和 服务的,提供管理和服务的一方有权 要求他方支付必要的费用。
法律基础知识讲解
法律基础知识讲解01:法的本质与特征(★)1.法的本质(1)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
(2)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3)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4)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2.法的特征(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国家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包括概括性和利益导向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明确公开性、可预测性和普遍约束性。
法具有明确的内容,能使人们预知自己或者他人行为的法律后果(可预测性)。
【解释1】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具体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行为模式、标准的属性(概括性)。
【解释2】法的主要内容是由规定权利、义务的条文构成的,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从而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维持社会秩序(利益导向性)。
【例题1·判断题】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2015年)【答案】√【例题2·单选题】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规范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D.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答案】B【例题3·多选题】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行为规范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答案】ABCD【解析】(1)选项AB:属于法的本质;(2)选项CD:属于法的特征。
法律基础知识点考点
法律基础知识点考点法律基础知识点是指在法律领域中,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法律概念、原则、制度等,是法律从业人员和广大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法律素养。
掌握法律基础知识点,对于正确认识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遵纪守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基本法律概念、法律制度和法律适用等方面介绍几个法律基础知识点的考点。
一、基本法律概念1.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公布的,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利益而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
2.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法律赋予人们的权利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下享有的自由和权益;而法律义务是指公民在法律约束下应当履行的义务和责任。
3.公民的法律地位:公民的法律地位是指公民在法律上所处的地位,包括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法律责任和法律保护等。
二、法律制度1.宪法: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国家最高的法律规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职权分配等。
2.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之间行为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包括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行为的法定程序和行政机关的法定权限等。
3.民法:民法是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包括人身权、财产权、合同权益等方面的规定。
4.刑法:刑法是调整犯罪行为的法律规范体系,规定了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刑事责任和刑罚等。
5.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体系,包括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经济制度和经济法律责任等。
三、法律适用1.法律适用原则:法律适用原则是指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法无明文规定不得为所欲为原则、法律有明文规定就应当按照明文规定原则等。
2.法律解释:法律解释是指在具体适用法律时,对法律条文的含义和适用范围进行解释和解决争议的行为。
3.司法解释和裁判规则: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法律适用问题所作的解释,具有指导性和约束力;裁判规则是指各级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
4.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通过对实际案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类似案件的判例和法律适用原则,为类似案件的判决提供参考依据。
法律基础的名词解释
法律基础的名词解释法律基础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法律基础来造句?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法律基础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法律基础的意思《法律基础》在介绍法学基本理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和实施的基础上,全面讨论了中国宪法、行政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商事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诉讼法律制度、国际法律制度、国际私法制度的基本规范和知识。
. 读者对象为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师生和研究人员,法律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法律、法学有兴趣的其他读者。
“法律基础”也是法学专业基础教学教学规范术语,即法学教育最基本的前沿教育。
法律基础造句欣赏、与此同时,土耳其政府改革了法律基础、出台了许多政策来实施经济刺激计划,为国外企业家、土耳其本国民营家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2、为促进中摩合作,双方将继续完善双边法律基础。
3、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组成部分的法律基础知识课程,与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法学专业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
4、第二章对行政综合执法的理论基础和法律基础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5、非法学专业大学生通过法律基础课的学习,了解法律常识、培养法律思维、树立公民意识。
5、造句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6、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高校思想品德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
7、它是美国的根本大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8、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是建立在诚实信用原则之上的先合同义务。
9、WTO是多边贸易体系的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10、在奥地利初级和中级教育的法律基础是1962年的教育法。
法律基础造句精选1、具体来说,他要求律师支持处理全球环境问题所必须的国际条约法律基础。
2、这位律师说,他甚至现在每个星期都会去本市一所公立小学,讲上一堂法律基础课。
3、我国现行的收容遣送制度对维护社会治安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但是收容遣送在法律基础上存在严重的缺陷。
法律基础
法律基础法的本质 1.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不是各阶级)(2)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3)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4)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2.法的特征(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法律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受法律调整、产生法律后果)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注意】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构成法律关系。
1.主体(1)公民(自然人)最常见的法律关系主体。
【注意】包括个体户、农户、合伙人等。
(2)机构和组织(法人)①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②各种企业事业组织;如私营企业、集体企业③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3)国家(4)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包括无国籍人)【注意】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要有两个主体。
2.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权利与义务(1)权利即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自由。
(2)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如: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如: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3)任何一方的权利都必须有另一方义务的存在,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4)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
3.客体法律关系的客体又称权利客体和义务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客体的特征:能为人类所控制并对人类有价值。
例如:太阳、星星、月亮、(1)物①自然物:土地、矿藏等②人造物:建筑、机器等③货币和有价证券(一般等价物)如:借款合同【注意】物可以有形态也可以没有形态。
法律基础
法律基础1.法律的一般含义: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2.法律的定义: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部门组成。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5.、建立社6.7.8.9.10.宪法在11.12.13.14.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利(特定主体指妇女、离退休人员、军烈属、母亲、儿童、老人、青少年和华侨等)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义务。
15.我国的国家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决定国家重大事项,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我国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行使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等重要职权,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国务院(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国务院各部委及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实行总理负责制,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16.民法---概念:是调整平等之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合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禁止权利滥用17.10周18.19.条件;20.权)21.物权22.债权23.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基础1.11、英国法学家()第一次将“法理学”作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
A、奥斯丁B、边沁C、斯密D、霍姆斯参考答案:A2、“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
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这句话是()的名言。
A、孟德斯鸠B、马克思C、卢梭D、霍布斯参考答案:A3、法的历史类型是法律发展的时间线索,以下有关法的历史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划分法的历史类型的标准是法律的历史传统和特征B、法的历史类型分为: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C、各种不同历史类型的法不可能在同一历史时段同时存在D、各种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可以在同一历史时段同时存在参考答案:BD4、法理学是以作为整体的法律的共同性问题和一般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法学,着重揭示法律的基本原理。
()参考答案:√5、在一定的法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法律规范、行为准则和法律程序,其效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衡量的,能够作为社会的调整器。
()参考答案:√1.21、英语的“法”(right)的内涵不包括()。
A、权利B、自由C、正义D、规范参考答案:B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论述“法治”内涵的著作是()。
A、《政治学》B、《法律篇》C、《论法的精神》D、《理想国》参考答案:A3、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的一般特征包括()。
A、规范性B、概括性C、国家强制性D、以权利、义务、权力、职责为主要内容参考答案:AB4、法律所体现的意志归根结底根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参考答案:√1.31、古典自然法学派法学家不包括()。
A、格劳修斯B、洛克C、孔德D、霍布斯参考答案:C2、中国当下法律制度体系具有的特色包括()A、具有现代性B、有混合法特色C、与中国法律文化传统没有冲突D、具有诸法合体的传统特色参考答案:AB3、“现今的很多法律格言都是在古罗马时期形成的,”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就是一例。
这一思想后来被古典自然法学派所推崇,并体现在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宪法之中,形成了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根据此引文以及相关法学知识,下列正确的表述是()。
A、古罗马时期的法律是用法律格言的形式表现的B、“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法律效力原则C、只有古典自然法学派强调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D、法不溯及既往仅仅是人权宣言和宪法通行的效力原则参考答案:AD4、原始社会的调控准则是原始社会规范包括:原始禁忌;原始宗教;原始习俗。
()参考答案:√5、罗尔斯认为制度的正义原则有两条:第一是平等自由原则,即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拥有与他人的自由体系并存的同样的自由体系,包括公民的各种政治权利和财产权利;二是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前者要求社会地位、社会职务等对所有的人平等开放;后者要求在进行分配的时候,如果不得不产生某种不公平,那么这种不公平应该有利于境遇最差的人们的利益改善。
()参考答案:√1.41、古罗马五大法学家包括()。
A、盖尤斯B、保罗C、查士丁尼D、乌尔比安参考答案:ABD2、罗马法学的特点包括()。
A、以公法为中心B、重在解决法律实务C、同国家权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D、以自然理性观为指导参考答案:BCD3、古罗马《国法大全》由下列哪几部分组成:()A、《查士丁尼法典》B、《学说汇纂》C、《法学阶梯》D、《查士丁尼新律》参考答案:ABCD4、孟德斯鸠在通过对众多不同类型的政治法律制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法与社会的关系,并继承了洛克的分权理论以确保政府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参考答案:√5、洛克是古典自然法学派的集大成者,《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是其主要著作。
()参考答案:×1.51、法律起源的规律包括:()A、法律起源经历了一个由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的过程B、法律起源经历了一个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发展成为制定法的过程C、法律起源经历了一个由自发调整到自觉调整的过程D、法律起源经历了一个从神的立法到人的立法的过程参考答案:ABC2、法律发展的规律有:()A、从神法向人法发展B、从“身份的法”向“契约的法”发展C、从不成文法向成文法发展D、从族群之法向世界之法发展参考答案:ABCD3、一国法律现代化的特征包括()。
A、有良好的法律制度B、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C、法律以自由、平等、正义、人权作为价值追求D、司法独立参考答案:ABCD4、孟德斯鸠在通过对众多不同类型的政治法律制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法与社会的关系,并继承了洛克的分权理论以确保政府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参考答案:√5、法律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系统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社会现代化理论相适应,它是指一国法律伴随该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领域的现代化变革而出现的、以某些特征为显著标志的、从传统人治向现代法治转变的深刻变革过程。
()参考答案:√1.61、关于法律对行为的激励,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可以采取正激励和负激励的方式B、可以通过人们的认同感和义务感来实现C、惩罚和制裁不是激励的形式D、利益是激励的动因参考答案:C2、下列()选项属于法律意识的范畴。
A、法国大革命后制定的《法国民法典》B、西周提出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C、中国传统的“和为贵”、“少讼”、“厌讼”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参考答案:BCD3、下列有关法律的外附激励与内滋激励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依据行为科学家麦克雷戈的理论所做的分类B、法治秩序更应该强调法律的内滋激励C、就效果与作用而言,法律的内滋激励好于外附激励D、从某种意义上讲,哈特所谓的人们对法律的内在观点是法律内滋激励的前提参考答案:ABCD4、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现行法律和法律现象的心理体验、价值评价等各种意识现象的总称。
它包括人们对法的本质和功能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适用的评价,对各种法律行为的理解,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等,是法律观点和法律观念的合称。
()参考答案:√5、法律行为的结构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在意志方面,即法律行为有一个内在的、主观的领域,包括动机、目的和认知能力等要素;二是外在表现方面,即法律行为外在地客观表现为行动、手段和效果等要素。
()参考答案:√1.7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从法官裁判的角度看,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条文规定的内容?()A、条文涉及法的渊源B、条文规定了法与政策的一般关系C、条文直接规定了裁判规则D、条文规定了法律关系参考答案:A2、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不包括()A、法律关系的主体B、法律关系的内容C、法律关系的客体D、法律关系的结果参考答案:D3、“在法学家们以及各个法典看来,各个个人之间的关系,例如缔结契约这类事情,一般是纯粹偶然的现象,这些关系被他们看作是可以随意建立或不建立的关系,它们的内容完全取决于缔约双方的个人意愿。
每当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创造出新的交往形式,例如保险公司等的时候,法便不得不承认它们是获得财产的新方式。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契约关系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建立的社会关系B、各个时期的法都不得不规定保险公司等新的交往形式和它们获得财产的新方式C、法律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既有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思想关系的属性,又有物质关系制约的属性D、法律关系体现的是当事人的意志,而不可能是国家的意志参考答案:AC4、法律关系是形式与内容、动态与静态、过程与结果的辩证统一。
()参考答案:√5、法律关系以主体间法律上的权利为内容。
()参考答案:×1.81、以下不属于法律责任特点的是()A、法律责任的法定性B、法律责任的强制性C、法律责任的灵活性D、法律责任的当为性参考答案:C2、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不包括()A、违法B、违约C、故意D、违反法律的特别规定参考答案:C3、《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该条款规定了下列哪一类法律现象的处理原则?()A、法律位阶的冲突B、法律责任的免除C、法律价值的冲突D、法律责任的竞合参考答案:D4、法律责任的归结原则有三个: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
()参考答案:√5、法律责任主要有制裁功能和补偿功能。
()参考答案:×1.9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
关于“依法治国”,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依法治国以国家法律体系的健全、完善、规范、系统、协调为必要条件B、依法治国依赖于法制完备,法律健全完备了,法治就实现了C、依法治国应当树立宪法法律的权威D、依法治国的实现,必须以规范和制约公权力为前提,做到职权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参考答案:B2、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表述哪些是不适当的?()A、法治要求法律全面地、全方位地介入社会生活,这意味着法律取代了其他社会调整手段B、法治与法制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同C、实现了法制,就不会出现牺牲个案实体正义的情况D、法治的核心是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参考答案:ABC3、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人民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D、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提高法律职业人员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参考答案:ABCD4、柏拉图主张法治优于人治。
()参考答案:×5、民主和法治相互制约,彼此平衡。
()参考答案:√1.101、《自由大宪章》与今天的哪一种法律相类似?()A、民法B、行政法C、宪法D、诉讼法参考答案:C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B、法律的权威仅依靠国家强制力C、法律至上意味着没有比法律更高的权威D、法律至上天然排斥特权观念参考答案:C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自由大宪章》诞生于英国封建专制时期B、限制王权是《自由大宪章》的目的之一C、《自由大宪章》揭示了神权与王权之争D、《自由大宪章》揭示了国王与贵族的权力之争参考答案:C4、《自由大宪章》是英国君主立宪制时期重要的宪法性文件之一。
()参考答案:×5、《自由大宪章》限制国王与贵族的权力,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
()参考答案:×1.111、与大陆法系相比,英美法系中法官特有的身份是()A、执法者B、司法者C、立法者D、护法者参考答案:C2、英美法系的主要法律渊源是()A、习惯法B、制定法C、判例法D、法学家的学说参考答案:C3、以下关于法律效力等级的说法错误的是()A、宪法具有最高效力B、旧法优于新法C、上位法优于下位法D、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参考答案:B4、英美法系采用对抗制诉讼模式。